❶ 「躺著也能長壽」這個說法是真的嗎
對於“躺著也能長壽”這種說法,當然是不可信的,而且這種說法也是沒有任何的依據的,不符合基本的醫學常識。長壽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就現在的研究水平,還沒有研究出能夠實現長壽的基本方法。這種“躺著也能長壽”的說法,基本上是道聽途說,沒有絲毫作用的。我們面對這些言論,最好保持一個科學謹慎的態度,我們要相信科學,相信醫學,不能聽信一些所謂的老方法,老秘方,那些東西是經不起科學的驗證的。
有效的保養的方式會讓自己變得更年輕,要注重對自己的保健。
❷ 你覺得正常人一直不睡覺的話,可以堅持幾天
首先要說,長時間晝夜不睡覺的個體沒有能健康活著的,大部分都處於一種亞健康的狀態,為身體健康帶來大量的風險,而有極少數人是確實對睡眠的需求很少。
建議每天在晨光中曬上一小時,你會覺得精神奕奕,而晚上也更容易睡著。如果你躺著實在睡不著的話,也別在床上乾熬著。起來到別的地方做做放鬆的事,看看書報,聽聽音樂甚至看看電視,直到你覺得疲倦為止,只是要避免讓自己太過於興奮。干躺在床上的焦急感,往往會讓你更難睡好。
❸ 健康的人最多可以活多久
天年
是我國古代對人的壽命提出的一個有意義的命題。天年,就是天賦的年壽,即自然壽命。人的生命是有一定期限的。古代養生家、醫家認為在百歲到百二十歲之間。如《素問•上古天真論》:「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如《尚書•洪範篇》:「壽、百二十歲也」,《養身論》亦說:「上壽百二十,古今所同」。此外,老子、王冰也都認為天年為120歲。西德著名學者H. Franke在1971年提出:「如果一個人既未患過疾病,又未遭到外源性因素的不良作用,則單純性高齡老衰要到120歲才出現生理性死亡」。事實上,120歲的天年期限與一般的長壽調查資料相符,自古至今超過這一生理極限的例子,也是不少的。
❹ 到底愛運動的人長壽還是躺著的人長壽
常言道:生命在於運動!愛運動的人肯定比整天躺著的人長壽!
運動有益於我們身體上各個部位。
第一是肺部,運動可以讓我們的肺活量增加,加大氧氣利用水平。
第二是對心血管的影響,當你能夠長期堅持運動時,心臟的容積就會增大,安靜脈搏和運動脈搏都會下降,安靜脈搏就是正常脈搏,運動脈搏就是跑步起來以後的脈搏,它們都會下降,速度都會下降,血管的彈性也會增加。我們周邊很多晚年的老人,血管很脆弱,很容易破裂,所以血管彈性很重要。
建議你早上太陽升起時再跑效果是最好的,請採納吧。
❺ 到底愛運動的人長壽還是躺著的人長壽有什麼依據呢
有人說“生命在於運動”,也有人說“烏龜不動活千年”,其實影響人類壽命的因素有很多,這兩句話只是兩種觀點的人找的一些借口,雖然各有其科學依據,但是一個人其實想要長壽既不能劇烈的運動,也不能長期躺著不動。如果非要比較的話,愛運動的人肯定是比長期躺著的人活的要更久一些的,這是因為運動可以增強體質,避免一些病症的發生,所以自然而然也會變得長壽。
但是大家在運動時不應該過度,適當的運動對健康十分有幫助,像一些老年人如果運動過量的話,不僅會對他們的關節有害,而且還會促進心臟的過度使用,這樣不僅不能促進長壽,還會產生相反的效果。適當的運動再加上良好的生活習慣,對長壽肯定有益處。
❻ 人不睡覺能活多久
對這個問題目前還沒有肯定的答案,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長期不睡覺,比如超過一個星期以上,患者不睡,死亡的風險就會明顯增加。具體到每個人,因為體質狀況不一樣,並發症不一樣,因此具體能活多久就不好說。一般隨著不睡覺的時間的延長,死亡的風險會逐漸增加。有基礎疾病的中老年朋友不睡覺的時間越長,死亡的風險也會越增加。如果人不睡覺的話,一般情況下是可以活5到10天的,但具體的存活時間,是要看患者的意志力還有身體情況的,這只是大概的估算,沒有具體有確定的時間。睡覺是人必不可少的生理行為之一,睡覺可以促進體內組織的生長和修復,緩解疲勞的神經,從而消除體力疲勞的症狀,還可以緩解壓力。所以建議患者要規律睡眠,不要長時間熬夜不睡覺,否則精神和身體都會受到損害的。
❼ 一般人不吃不喝躺著多久會死
瘦子大概能活3 4天 胖子的話(特殊的胖子,就那種一場不吃都要瘋的胖子)可以活5 6天 不睡覺的話 真的不知道了
❽ 人不睡覺能活幾天
最多11天。
空軍飛行員在被剝奪睡眠3到4天之後會進入一種精神錯亂的狀態,而且會因為突然進入睡眠而導致飛機墜機。即使只有一個通宵沒有睡覺,也會暈暈乎乎的像喝醉了一樣。
人類最長不睡覺的記錄是264個小時,這個記錄由一個高中生在1965年創造,在11天之後他將要睡著時,他基本上已經進入了無意識狀態。
據報道,一名男子為了看歐洲杯的所有比賽連續熬夜11天最終喪命。但是,他在熬夜的同時也大量地飲酒和吸煙,因而他的死亡原因無法單純地去界定為缺少睡眠。
還沒有任何一個人是因為睡眠被剝奪最終喪命的,而且科學家們也無法在實驗室找到這個問題的准確答案。
不過科學家已經在小白鼠身上做了類似實驗。在1999年,芝加哥大學的睡眠專家將小白鼠放在十分吵雜的環境中,並不斷記錄小白鼠發射出的腦電波以確認小白鼠沒有睡著。當小白鼠快要睡著的時候,音樂就會突然響起並且把它推向牆邊讓其保持醒著的狀態。
小白鼠在這個環境里待了兩周後死亡了,並且在其死亡的前夕發現了代謝亢進症狀,在這個症狀中,生物體即使在完全靜止的狀態下也會燃燒大量的卡路里。而這個症狀也正是因為缺乏睡眠而引起的。
睡眠方法
1、跟著太陽同起落:盡可能地在太陽升起的時候起床,或在起床時點一盞很亮的燈。明亮的光線會讓人體生物鍾調整到最佳狀態。每天在晨光中曬上一小時,你會覺得精神奕奕,而晚上也更容易睡著。
2、別躺在床上乾瞪眼:如果你躺著實在睡不著的話,也別在床上乾熬著。起來到別的地方做做放鬆的事,看看書報,聽聽音樂甚至看看電視,直到你覺得疲倦為止,只是要避免讓自己太過於興奮。干躺在床上的焦急感,往往會讓你更難睡好。
3、調整一下室溫:把室溫調整到舒服的狀態,太熱或太冷的房間,都會讓你的身體緊張,從而更難入睡。
❾ 人一直健康會活多少歲
我們到底能活多久? 美國科學家認為,即使科學不斷進步,人類的壽命也很難達到100歲,至少在未來的一個世紀內不會成為現實。本世紀出生的人平均壽命85歲。 芝加哥伊利諾大學研究公共保健的教授奧勒尚斯基說,在現今的世界上還沒有一種神奇的葯物、荷爾蒙、抗氧化劑、基因工程或生物技術的方法,可以像有些人預言的那樣,使人類的壽命增至120歲或150歲。舊金山加州大學研究壽命問題的專家赫福利克完全同意奧勒尚斯基的觀點,認為人類「超長壽」的說法簡直是「無稽之談」。 但是奧勒尚斯基並不否認,有一些事實還是令人鼓舞的。他在舊金山召開的美國科學發展協會的年會上說,自從1900年以來,由於醫療水平的提高,人類的平均預期壽命已經增加了30年。例如,一個在1900年出生的美國女孩的預期壽命僅為48.9歲,而於1995年出生的女孩的預期壽命已達到79歲。奧勒尚斯基在本周即將出版的一期《科學》雜志上發表一份報告稱,在法國和日本出生的嬰兒至少要在200年後,才能活到100歲;而在美國出生的嬰兒則要到600年後才能加入這個百歲俱樂部。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是,在這3個國家裡,死亡率下降的速度不同。從1985年到1995年,法國的死亡率下降了1.5%,日本下降了1.2%,而美國只下降了0.4%。根據這個數據推測,法國人平均預期壽命到2033年就能達到85歲,日本為2035年,而美國則要到2182年。 根據資料記載,迄今為止壽命最長的人是一個名叫卡爾梅特的法國婦女,她於1997年去世時是122.45歲。英國王太後也是少數長壽的例子之一。赫福利克教授稱,人的壽命與預期壽命是兩個概念。壽命是指某一個人能活多久;而預期壽命是指在某一年出生的人群預計平均能活多少年。人類的最長壽命大約是125歲。即使人類最常見的死因如癌症、心臟病和中風等消除了,預期壽命也最多增加15年,然後人會因衰老而死亡。他認為,只有在生物學研究人員發現如何延緩衰老過程,並使這一發現服務於全人類,人類壽命的下一次大飛躍才會出現。 奧勒尚斯基說,目前最現實的做法是研究如何延長人類的健康期。今天,65歲人的健康狀況已與1960年時60歲人的健康狀況相同。對人類來說,生命的質量可能要比活多久更重要。 我個人認為應該是240歲左右。
❿ 一直躺在床上不吃不喝幾天能死如果喝水不吃飯呢能活幾天
不吃不喝,一般7天會死,單喝水能活半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