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健康狀況 > 健康的含義不包括哪些內容

健康的含義不包括哪些內容

發布時間:2022-07-19 07:34:41

Ⅰ 健康的概念是什麼

健康是指一個人在身體、精神和社會等方面都處於良好的狀態。

健康的內容:主要臟器無疾病,身體形態發育良好,體形均勻,人體各系統具有良好的生理功能,有較強的身體活動能力和勞動能力,這是對健康最基本的要求;

健康不僅是軀體沒有疾病,還要具備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有道德」。因此,現代人的健康內容包括:軀體健康、心理健康、心靈健康、社會健康等,健康是人的基本權利。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財富。

(1)健康的含義不包括哪些內容擴展閱讀:

不健康現象

一、小便增多,常上廁所,晚上口渴。或小便頻繁,尤其是夜尿增多,尿液滴瀝不凈。要小心是否得了糖尿病或前列腺疾病。

二、上樓梯或斜坡時就氣喘、心慌,經常感到胸悶、胸痛。要小心是否得了高血壓、腦動脈硬化症。

三、常為一點小事發火,焦躁不安,時常頭暈。要小心是否得了高血壓、腦動脈硬化症等疾病。

四、咳嗽痰多,時而痰中帶有血絲。要小心是否得了支氣管擴張、肺結核等肺部疾病。

五、食慾不振,吃一點油膩或不易消化的食物,就感到上腹部悶脹不適,大便也沒有規律。要小心是否得了胃腸疾病或肝膽疾病。

Ⅱ 「健康」的含義是什麼

在各種節日里,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句祝福的話就是「祝你身體健康」,同學們在寫給老師和好朋友的簡訊、賀詞里也少不了「祝你健康、快樂」的字樣,可見「健康地生存是人生的第一需要」。這是千真萬確的道理。那麼,你知道怎樣算健康嗎?你對健康的知識了解多少呢?

對於健康,人們有不同的說法和理解。有人說又白又胖是健康;還有人說瘦就是健康。有人說能吃能睡能喝是健康;有人說身體好沒有病就是健康;這些說法好像有道理,實際都不科學。沒病就等於健康嗎?

隨著生產的發展,醫學模式的轉變,健康的觀念在深入和發展,認為身體沒有病就是健康的觀念已過時了。在現代社會里,健康的概念已經發生了變化。健康,不僅僅是不得病,還應包括心理健康以及社會交往方面的健康,即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會交往上保持健全的狀態。過去,人們對健康的理解主要限於生理方面,只要沒有生病就算是健康了。如今關於健康的概念是:健康是軀體上、精神上和社會適應方面的完好狀態,不單是沒有疾病和不虛弱,而是軀體的、精神的健康和社會幸福的完善狀態。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是:沒有身體缺陷和疾病,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狀態和社會適應能力。簡單地說就是,沒有軀體和心理疾患,對社會適應良好。這個新的健康概念的基本內容包括兩個方面:

身體健康:指人體各器官、系統發育良好,體魄健壯,功能正常,精力充沛,具有良好的勞動效能的狀態,並通常能用人體測量、體格檢查和各種生理生化指標來加以衡量。屬於人們軀體的健康狀態。

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完好:「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完好」二者是相互聯系、相互交叉的,這里合在一起介紹一下。中外學者、心理學家對心理健康有不完全相同的表述。例如1946年國際心理衛生大會提出心理健康的4個標志是:1.身體、智力、情緒十分協調;2.適應環境,在人際關系中能彼此謙讓;3.有幸福感;4.在工作和職業中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過著有效率的生活等等。

世界衛生組織1948年對健康的定義提出全面的10條標准:

1.精力充沛;

2.處事樂觀;

3.睡眠良好;

4.保持標准體重;

5.適應能力強;

6.能抵抗一般性疾病;

7.眼睛明亮;

8.牙齒完堅;

9.頭發有光澤;

10.肌肉皮膚彈性好。

該組織又指出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而且是一種個性在身體上、精神上、社會上完全安寧的狀態。1989年世界衛生組織提出除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健康以外,還有一條道德健康,這才是全面的健康,概括地講就是:身心健康。身心健康有具體的標准,但沒有統一的標准,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論述,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標准,總的來說,身體健康是指各個器官的功能,各項生活活動指標正常,能適應自然環境的變化,能有效地抵制各種疾病的侵襲。

心理健康是指個體和人群以及生活環境之間保持良好的協調和均衡,能正確對待自己,正確對待別人,正確對待社會。

所以,不僅要重視身體健康,更要重視心理健康,只有身心健康才是真正健康的人。

知道了這些有關健康的知識,同學們對健康就有了一個全面的了解了。有的同學總結的身體健康就是「五快」,即吃得快,便得快,睡得快,說得快,走得快;心理健康就是「五有」,即有明確的生活目標,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有和諧的人際關系,有健全穩定的個性,有自知之明。別看這5條簡單,真正做到很不容易。相比之下,想要心理健康更重要,要求就更高。

根據以上總結,得出了一些結論。同學們可以根據以下「健康十大准則」,對照一下自己是不是一個健康的人:

1.有充沛的精力,能從容不迫地擔負日常生活和繁重工作,而且不感到過分緊張與疲勞;

2.處事樂觀,態度積極,樂於承擔責任,事無大小,不挑剔;

3.善於休息,睡眠好;

4.應變能力強,能適應外界環境的各種變化;

5.能夠抵抗一般性感冒和傳染病;

6.體重適當,身體勻稱,站立時,頭、肩、臂位置協調;

7.眼睛明亮,反應敏捷,眼瞼不易發炎;

8.牙齒清潔,無齲齒,不疼痛;牙齦顏色正常,無出血現象;

9.頭發有光澤,無頭屑;

10.肌肉豐滿,皮膚有彈性。

Ⅲ 健康的正確含義是

什麼是健康?
這個問題並非所有人都能正確回答。長期以來,人們習慣把健康理解為身體不生病或不衰弱,也就是「無病即健康」的觀念。這種認識雖有一定道理,但顯得片面。如今,人們對健康的理解已經更全面、更完整了。1948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就提出:「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或不虛弱,而是身體的、心理的和社會適應方面的完滿狀態。」1978年,世界衛生組織在《阿拉木圖宣言》中重申這一定義,並指出「達到盡可能高的健康水平是世界范圍內一項最重要的社會性目標,而其實現則要求衛生部門及社會各部門協調行動」。1990年,世界衛生組織又對健康做出新的定義:
即「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而且包括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性良好和道德健康」。
具體而言,健康包括以下幾方面
1.身體健康。身體健康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主要臟器無疾病,身體形態發育良好,體形均勻,人體各系統具有良好的生理功能,有較強的身體活動能力和勞動能力,這是對健康最基本的要求;二是對疾病的抵抗能力較強,能夠適應環境變化和各種生理刺激,抵抗致病因素,這種對疾病的抵抗力可以通過體育鍛煉而獲得。
2.心理健康。由於社會、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響,心理健康的標准比較模糊。但心理健康對人的行為准則起著主導作用,面對五彩繽紛的人生,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能適應各種各樣的環境、處理形形色色的事情。一般而言,心理健康是一種良好的心理狀態,處於這種狀態下。人們不僅有安全感、自我狀態良好,而且與社會完美契合,能以社會認可的形式適應外部環境。心理健康的人能夠適應發展著的環境,具有完善的個性特徵。其認知、情緒反應、意志行為處於積極狀態,並能保持正常的調控能力。在生活實踐中,能夠正確認識自我,自覺控制自己,正確對待外界影響,從而使心理保持平衡協調。在現實生活中,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是互相聯系、互相作用的,心理健康每時每刻都在影響著人的生理健康。如果一個人性格孤僻,心理長期處於一種抑鬱狀態,就會影響體內激素分泌,使人的抵抗力下降,疾病就會乘虛而入。一個原本身體健康的人,如果總是懷疑自己得了什麼疾病,就會整天鬱郁寡歡,最後可能真的導致一病不起。
3.社會適應良好。社會適應良好指能與自然環境、社會環境保持良好接觸,不讓自己長期處於種封閉、壓抑的狀態。思想、情感、行為等能與社會環境的要求保持一致,能適應社會生活的各種變化。能對周圍環境有良好的適應能力,有一定的人際交往能力,能有效應對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壓力,能正常地工作、學習和生活。
4.道德健康。道德健康是人的一種「本質力量」,由思想品德和人格自我完善兩部分構成。其內容包括:不以損害他人的利益來滿足自己的需要,能辨別真與偽、善與惡、美與丑、榮與辱等是非觀念,能按照社會行為的規范准則來約束自己及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有悖於社會道德准則的人,其行為必然導致緊張、恐懼、內疚等不良情緒的產生,進而損害健康。

Ⅳ 健康的含義不包括下列哪一方面的內容() A.身體是否健康 B.心理是否健康 C.社會適應能力

傳統的健康觀是「無病即健康」,現代 人的健康觀是整體健康,世界衛生組織認為,健康是指一種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適應方面的良好狀態,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不虛弱.近年來,世界衛生組織又把道德修養和生殖質量也納入了健康的范疇.可見D符合題意.
故選:D

Ⅳ 健康的含義

健康是指一個人在身體、精神和社會等方面都處於良好的狀態。
現代人的健康內容包括:軀體健康、心理健康、心靈健康、社會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環境健康等。健康是人的基本權利,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之一;健康是生活質量的基礎;健康是人類自我覺醒的重要方面;健康是生命存在的最佳狀態,有著豐富深蘊的內涵。

Ⅵ 健康的含義不包括() A. 精神健康 B. 生理健康 C. 社會關系健康 D. 朋友多

ABC、精神健康、生理健康、社會關系健康都屬於健康的含義;
D、朋友多不屬於健康的含義.
所以,健康的含義不包括朋友多.
故選:D.

Ⅶ 健康的含義是什麼,它包含了哪些方面

健康的含義是什麼,它包含了哪些方面?

健康是一種和諧,是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人和自身的和諧和諧。的理想是東方文化的終極追求。所謂東方哲學,也就是和諧的哲學。


所以綜合上述,生理上的健康是需要心理上的健康相輔相成的!每天給自己一個豁達的心情,凡是自然都會好的!

Ⅷ 什麼是健康

健康是指一個人在身體、精神和社會等方面都處於良好的狀態。健康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主要臟器無疾病,身體形態發育良好,體形均勻,人體各系統具有良好的生理功能,有較強的身體活動能力和勞動能力,這是對健康最基本的要求;

二是對疾病的抵抗能力較強,能夠適應環境變化,各種生理刺激以及致病因素對身體的作用。傳統的健康觀是「無病即健康」,現代人的健康觀是整體健康,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健康不僅是軀體沒有疾病,還要具備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有道德」。

(8)健康的含義不包括哪些內容擴展閱讀

現代健康的含義並不僅是傳統所指的身體沒有病而已,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解釋:健康不僅指一個人身體有沒有出現疾病或虛弱現象,而是指一個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會上的完好狀態,這就是現代關於健康的較為完整的科學概念。

現代健康的含義是多元的、廣泛的,包括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性3個方面,其中社會適應性歸根結底取決於生理和心理的素質狀況。心理健康是身體健康的精神支柱,身體健康又是心理健康的物質基礎。

Ⅸ 健康的定義有哪些

健康是指一個人在身體、精神和社會等方面都處於良好的狀態。傳統的健康觀是「無病即健康」,現代人的健康觀是整體健康,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健康不僅是軀體沒有疾病,還要具備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有道德」。因此,現代人的健康內容包括:軀體健康、心理健康、心靈健康、社會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環境健康等。健康是人的基本權利,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之一;健康是生活質量的基礎;健康是人類自我覺醒的重要方面;健康是生命存在的最佳狀態,有著豐富深蘊的內涵。
1978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給健康所下的正式定義/衡量是否健康的十項標准:

1、精力充沛,能從容不迫的應付日常生活和工作;

2、處事樂觀,態度積極,樂於承擔任務,不挑剔;

3、善於休息,睡眠良好;

4、能力強,能適應各種環境變化;

5、對一般感冒和傳染病有一定的抵抗力;

6、體重適當,體態均勻,身體各部位比例協調;

7、眼睛明亮,反應敏銳,眼瞼不發炎;

8、牙齒潔白,無缺損,無疼痛感,牙齦正常,無蛀牙;

9、頭發光潔,無頭屑;

10、肌膚有光澤,有彈性,走路輕松,有活力。

健康不僅僅是指沒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一種身體上、精神上和社會上的完全良好狀態。也就是說健康的人要有強壯的體魄和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並能與其所處的社會及自然環境保持協調的關系和良好的心理素質。

Ⅹ 健康的含義是什麼

健康是指一個人在身體、精神和社會等方面都處於良好的狀態。健康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主要臟器無疾病,身體形態發育良好,體形均勻,人體各系統具有良好的生理功能,有較強的身體活動能力和勞動能力,這是對健康最基本的要求;
二是對疾病的抵抗能力較強,能夠適應環境變化,各種生理刺激以及致病因素對身體的作用。傳統的健康觀是「無病即健康」,現代人的健康觀是整體健康,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健康不僅是軀體沒有疾病,還要具備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有道德」。
因此,現代人的健康內容包括:軀體健康、心理健康、心靈健康、社會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環境健康等。

閱讀全文

與健康的含義不包括哪些內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什麼牌子床墊零甲醛經濟實惠 瀏覽:861
工作在事業單位入黨的有什麼區別 瀏覽:96
如何幽默說幸福 瀏覽:120
事業單位招生提前多久 瀏覽:45
美女胸上有紋身是怎麼弄出來的 瀏覽:552
經濟關系具體有哪些類型 瀏覽:442
479什麼愛情意思 瀏覽:405
日照幸福里哪個小區好 瀏覽:399
新婚姻法律師有哪些 瀏覽:483
先秦諸子散文中以什麼援引神話故事最多 瀏覽:509
膠東與蘇北哪個經濟發達 瀏覽:982
女人在婚姻中最容易犯的病是什麼 瀏覽:987
事業單位職工辭職是怎麼規定的 瀏覽:5
婚姻要靠自己經營什麼意思 瀏覽:13
安徽事業單位聯考分數多少進面 瀏覽:158
美女特警追捕罪犯3年是什麼電影 瀏覽:424
用擬人寫愛情是什麼 瀏覽:978
健康碼添加快捷指令怎麼搜不到 瀏覽:573
健康寶綠碼怎麼才能變 瀏覽:457
精衛填海事什麼故事 瀏覽: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