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健康狀況 > 如何確保仔豬的初生重量和健康

如何確保仔豬的初生重量和健康

發布時間:2022-07-17 07:42:32

⑴ 剛出生的仔豬咋樣管理

哺乳幼崽

1、保溫防壓。1-3日的溫度30-32℃為宜;4- 7日28—30℃為宜;8- 30日22- 26℃為宜。

哺乳仔豬適宜溫度:1~7日齡為31.8~28.3℃,8~35日齡為27.7~23.5℃,舍內溫度控制在18.3~22.1℃,相對濕度49.7%~70.4%,保持空氣新鮮。仔豬應設有保溫箱或保溫室,並在保溫箱底或距保溫室底30~40厘米處掛一隻250瓦的紅外線燈泡。同時做好仔豬護理工作,並在分娩欄內安裝護仔欄。

2、吃足初乳及固定乳頭。初乳裡面的免疫球蛋白,可提高免疫能力。

仔豬生後1小時內要人工輔助吃足初乳。生後2~3日齡內要固定好乳頭。固定乳頭以自選為主,個別調整為輔,把初生體重小的仔豬固定在前排乳頭,把初生體重大的仔豬固定在後排乳頭。

3、補鐵與過仔並窩。預防貧血為防止仔豬缺鐵性貧血,要求對出生後2-3天後的小豬,注射100-200毫克鐵劑。

4、開食與補料。

仔豬生後5日齡訓練飲水,7日齡訓練開食,至20日齡應全部開食。一仔豬開食後,補喂全價配合料,採用生濕料型(料水比為1:0.5),日喂5~6次。

5、去勢與斷奶。仔豬生後25日齡去勢,35日齡斷奶。

6、衛生與消毒。每天清掃圈舍除糞2次,每周舍內通道用2%火鹼水溶液或其他消毒劑消毒1次。

7、疫病防治。仔豬生後20日齡接種豬瘟疫苗。

(1)如何確保仔豬的初生重量和健康擴展閱讀

仔豬生理特點

1、不耐低溫

新生苗豬體內能量儲備不多及能量代謝的激素調節功能不全,對環境溫度下降極為敏感。

2、消化功能不完善

苗豬消化器官在胚胎期雖已形成,但結構和功能都不完善。

3、生長發育迅速

仔豬生長快,是因為物質代謝旺盛,特別是蛋白質代謝和鈣、磷代謝要比成年豬高 的多。

4、缺乏先天免疫力

出生後的苗豬吃足初乳,是防止苗豬患病、提高成活率的關鍵措施之一 。

⑵ 如何提高仔豬的初生重

如何提高仔豬的初生重?

一、仔豬初生重的重要性

仔豬出生時初生重每增加100g,斷奶前死亡率很可能會降低0.4%。出生時初生重每增加1g,18日齡斷奶時體重可以提高2.34g,26日齡斷奶時體重可以提高2.7g,以下這種情況甚至可能更多(圖1),即初生重發生0.5kg的改變,相當於23日齡的斷奶重出現1kg的變化。

由此可見,初生重對斷奶重和屠宰日齡的影響顯著

二、仔豬有個理想的初生重必備條件

行動要早,在母豬繁殖周期很早時候所採取的措施會對仔豬出生重產生重大的影響。

後備母豬在210-240日齡體重達到135kg第三次發情時進行有效配種。

最後一次配種確保母豬無應激和興奮。

配種後12-24d確保受精卵充分著床,最好不要對母豬進行混群。

給配種母豬提供一個安靜的休息環境。

斷奶至配種期間進行短期優飼,保證子宮表層(子宮內膜)可以更快地恢復接受性。

妊娠攻胎期確保飼喂3.0kg-3.5kg/d飼料。對存在初生重小問題的母豬,可以嘗試飼喂較當前所飼喂多1.5kg/d的飼料。另外,人工授精前和妊娠攻胎期間可給母豬飼喂哺乳料的日糧。

對上胎初生重過小的經產母豬,在其產前60天,每天補喂200-250g動物脂肪或油脂飼料(占日糧的5%-8%),可增加胎兒初生重。

哺乳期間母豬體重不能損失不要超過10kg。

不要過早使用前列腺素,胎兒在臨產前每天增重達60g。

⑶ 怎樣才能提高仔豬的初生窩重

要提高仔豬的初生窩重,就是要想辦法提高母豬的產仔數和仔豬的初生重。

(1)提高母豬的產仔數 母豬的實際產仔數平均在10頭左右(地方良種平均12頭)。通過加強飼養管理,提高母豬產仔數,對提高初生窩重有一定意義。可給母豬補飼,促使母豬多排卵,懷孕期控制母豬能量水平。夏季懷孕的前3周,保持母豬涼爽,豬舍溫度保持在16~22℃,相對濕度為50%~75%,為母豬創造良好的衛生條件。配種時做好消毒工作,避免子宮內膜炎等的發生。及時淘汰劣等母豬和實行復配、合理使用公豬,避免過度使用等,這些均能提高胚胎存活率和產仔數。

(2)提高仔豬的初生重 初生仔豬的體重約有60%左右是在妊娠末期20~30天增長的。所以,加強母豬妊娠末期的飼養管理對提高仔豬的初生重起到決定性作用。具體說,這個時期要逐漸減少青粗飼料,增加精飼料,特別是增加含蛋白質較多的豆餅類飼料,適當增加一些動物性飼料。注意維生素、礦物質的補充,以滿足母豬體重與胎兒生長發育迅速增長的需要,以提高仔豬的個體重。

(3)選擇適宜的品種飼養或進行雜交 此方法也可提高初生窩重。

⑷ 豬場如何提高仔豬初生重

肢蹄軟弱、蹄裂。
1豬場如何提高仔豬初生重——母子平安(母豬專用)——飼料添加劑,純綠色;
2、懷孕母豬搭配飼料喂養,可以消除母畜產前產後癱瘓、弱仔弱胎,顯著提高胎兒初生重;
3、促進泌乳

⑸ 如何喂養剛出生的小豬

吃足初乳初乳為母豬分娩後前3天分泌的乳汁,裡面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可提高初生仔豬的疫病免疫能力,因此在仔豬出生後的24小時內,應使仔豬吃到充足的初乳。

補料給水仔豬生長快,出生7天,體重即為出生時的2倍,母豬在授乳三周後,其泌乳量和營養都會逐漸下降,而生長中的仔豬所需的營養物質卻愈來愈多;

故應用人工補料來補充豬乳量不足,通常在5- 7天開始補料,要注意飼料營養豐富,注意蛋白質的質量,同時供給充足的飲水。

拱土特性:

豬有天賦拱土的遺傳特性,拱土覓食是豬採食行為的一個突出特徵。豬鼻子是高度發育的器官,在拱土覓食時,嗅覺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盡管在現代豬舍內,豬還表現拱地覓食的特徵,餵食時每次豬都力圖占據食槽有利的位置;

有時將兩前肢踏在食槽中採食,如果食槽易於接近的話,個別豬甚至鑽進食槽,站立食槽的一角,就像野豬拱地覓食一樣,以吻突沿著食槽拱動。

⑹ 仔豬成活率很重要,5個方面教您如何判斷初生仔豬的活

1 、仔豬初生重

當前,很多豬場技術管理人員認為,仔豬初生重越大越好,但實際上該觀點是錯誤的。母豬產道有限,仔豬初生重過大,極易出現母豬難產問題,仔豬不能順利產出,會造成仔豬憋死或出現蒼白等活力差的情況。同時,仔豬初生重過大,會造成母豬消耗體能過大、產道損傷、產後食慾恢復慢、高峰期採食量低、子宮炎症增多等問題。而初生重過小,仔豬體質虛弱,後期會出現搶不到奶頭、反應慢、易被壓死等問題。大量研究數據表明,仔豬最佳初生重范圍應在1.4~1.6
kg,初生重在此范圍內的仔豬後續的生長速度和成活率明顯優於初生重在1.6 kg以上或1.4
kg以下的仔豬。如果仔豬初生重沒有控制好,後續母豬和仔豬都會出現一系列問題,豬場生產成績難以理想。

2、 仔豬出生時是否有掙扎尖叫

生產過程中,可以根據接產時仔豬被抓後是否用力掙扎來判斷仔豬的活力。活力好的仔豬表現應是:生下來後,使勁掙扎,會主動尋找奶頭吃奶。活力差的仔豬表現為:在擦乾其身上羊水時,發現仔豬的身體是軟的,這類仔豬被抓後無明顯掙扎動作或尖叫聲,活力差,難以養活,若不做好接產處理,仔豬在後期吃奶時不易搶食乳頭,免疫力低下,易被壓死或受病原感染死亡。

3 、仔豬身上的羊水顏色

實際生產過程中,仔豬生下來後,身上的羊水有的是透明色,有的是紅色,有的是黃色,有的甚至是像下水道淤泥一樣的黑色。正常仔豬身上羊水顏色應該是透明色。羊水為紅色時,說明仔豬在產道停留時間長,仔豬出現了缺氧情況;羊水呈黃色時,說明母豬的肝腎功能差;羊水呈黑色時,說明母豬的健康度差,可能有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等疾病。所以,通過觀察仔豬出生時羊水顏色,可對母豬健康度有一個基本的判斷。

4 、仔豬臍帶的粗細

臍帶是母體與胎兒間的二氧化碳和氧氣運輸、代謝產物和營養物質交換的主要運輸通道。臍帶的粗細可以直接反映胎兒血液的供應,即養料與氧氣的供應,其粗細程度現還沒有統一標准。但通常臍帶越粗,代表胎兒養料與氧氣的供應越充足,胎兒生長得越好,說明仔豬在子宮角吸收營養越好,發育得越好,就像樹的根莖一樣;而臍帶很細,則說明母豬存在生殖營養的缺乏,通常臍帶越細的仔豬活力越差。

5 、仔豬站立吃奶能力及皮膚顏色

活力好的仔豬,站立能力強,能很快自行吃到初乳;活力差的仔豬,站立不穩或者不停發抖,皮膚蒼白,閉著眼睛甚至眼圈發青,沒有吃奶的意識或者吸吮力很差。仔豬站立能力差,代表仔豬體力較弱,免疫力低下,不易爭搶乳頭,易餓死或被壓死;而仔豬皮膚蒼白(見圖3),通常代表仔豬體內營養缺失,如缺鐵性貧血,此類仔豬因營養不足,免疫力低下,易受病原感染死亡。

⑺ 豬仔在出生後,都有哪些注意事項如何安全飼養

仔豬剛出生時是特別脆弱的,因為其自身生理機能,消化功能系統及免疫系統尚不完善,所以對仔豬的日常喂養管理也應科學到位,稍有不慎則會導至仔豬出現健康問題,或造成豬場損失。下面就來講講對剛出生仔豬喂著應著重管理的四個階段。

一、仔豬的初生時期的管理

仔豬出生後,應及時清理干凈鼻、口及全身的黏液,剪斷劑帶並消毒。接生完畢後及時清除產圈內的所有被污染的墊草等重新輔墊,防止滋生或繁殖病菌對仔豬的健康造成威脅。同時應及時做好保證豬圈的通風防潮,保暖防寒的工作。



以上是據我養豬戶朋友的口述整理,關鍵做好仔豬的初生,誘食,斷奶後的日常喂養這幾階段的管理,對於仔豬的出欄率,仔重及健康都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⑻ 剛出生的仔豬,照顧方法有哪些

初生仔豬(生後1周內仔豬)最易發生死亡,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凍死、壓死、餓死和拉稀死亡。因此,搞好初生仔豬護理,是提高仔豬成活率的關鍵。

(6)斷尾用斷尾鉗給豬進行斷尾,長度,公豬為陰囊正上方。目的是減少咬尾現象發生。

(7)精心護理仔豬首先要防止母豬踩壓仔豬,在產仔架兩側設仔豬保育欄,每當母豬躺下時,仔豬很快跑到兩側,可大大減少壓死仔豬的數量。做好「三察看」工作:察仔豬糞便,看仔豬健康;察仔豬睡覺,看豬舍溫度;察聽仔豬叫聲,看固定乳頭。冬季做好防寒保溫工作,尤其1~3日齡時保溫箱內要保持32℃。以後逐日減溫,15~20日齡為22℃左右;對沒奶吃的仔豬進行寄養;還要給仔豬開食和補料。

(8)補鐵、補硒和補料可在仔豬出生後2~3天在母豬乳房表面噴刷含鐵溶液(每升溶液中含硫酸亞鐵25克、硫酸銅1克和二氯化鈷1克),或注射牲血素、補鐵王等鐵劑150~200毫克,7天時再注射1次,注射時將皮膚錯開,不同窩間要換針頭。另外,母豬每日所泌乳汁雖然隨時間有所增長,但不能滿足仔豬日益增長的營養需要,應及時對仔豬進行補料。

(9)疾病防治由於仔豬本身生理機能不完善,如所處環境應激因素較多,仔豬不能承受而發病死亡。只有及時預防和治療各類疾病,精心護理,才能提高仔豬的成活率和個體重。這段時間主要防治仔豬拉稀及豬鏈球菌病。常見引起新生仔豬拉稀的疾病主要有仔豬黃白痢、仔豬紅痢、傳染性胃腸炎、豬瘟和偽狂犬病等。預防這些疾病,主要是要給母豬制定科學、合理的疫苗免疫接種程序,使仔豬出生以後通過吃母豬的乳汁,獲得高水平的抗體,從而獲得抵抗這些疾病的能力。

⑼ 出生仔豬應該如何做好保健

新生仔豬的防疫與保健

第1天:1、豬瘟超前免疫,次法可在豬瘟病情嚴重的情況下採用,並且在35天二免,70天三免。

2、出生乳豬在吃初乳前口服抗生素,也可肌注長效治菌磺以防治消化道疾病。

3、乳豬在出生後24小時後剪牙、編號。嚴格做好仔豬傷口的消毒工作。

第2天:注射牲血素。

第3天:1、偽狂犬基因自然缺失苗。每頭豬用二分之一頭份進行滴鼻,是仔豬的鼻腔粘膜局部得到免疫(肥豬在60左右二免,後備種豬則在180左右三免),此法也可在第一天不免豬瘟的情況下採用。

2、肌注長效土黴素0.5ml。也可採用3、7、21天的保健,能有效的控制哺乳期疾病的發生。

第5--7天:給新生仔豬去勢、短尾(留2—3cm)。注意做好消毒工作並注射破傷風。

第8天:1、傳染性萎縮性鼻炎(適用於後備種豬或疫區25—28天二免)。(選用)大白豬易得

2、開食乳豬料。乳豬在出生3—5天後便可補料,在乾燥清潔的木板上撒少許教乳料,3—4天後開始採用料槽,飼料每天更換,料槽每天消毒清洗。每天5—6次。(也可在飼料中加入土黴素、金黴素、鹽黴素)

第10天左右:氣喘(支原體)疫苗。(選用,適用於後備種豬或疫區,24天後二免。)

第14天左右:水腫單苗或水腫副傷寒二聯苗。

第21天左右:豬瘟疫苗小豬4頭份、母豬5頭份,60天左右二免(此法在不做超免時採用)。

第24天左右:仔豬斷奶。斷奶的前後7天在飼料中添加抗生素,給仔豬做保健。

斷奶10—14天內不可喂的過飽,以防下痢。然後用教乳料與仔豬料混合,逐漸減少教乳料的比例,10—14天後可全換仔豬料,之後自由採食。最好為濕料逐步過渡到濕拌料。

斷奶頭三天,注意限料以防止下痢,由於仔豬斷奶後的消化系統受到影響,可在料中添加「霉治劑」或3%檸檬酸、0.2%紐埃特酸合劑,從而提高日採食量、日增重量和飼料轉化率。

每天喂4—6次,日糧為豬重的1/20。
註:添加酸制劑在仔豬30公斤以前效果明顯,30公斤以後則不明顯。

第26天左右:鏈球菌多價滅活苗(60—70天二免)。

結束產床內的飼養,轉入保育舍內

閱讀全文

與如何確保仔豬的初生重量和健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省會國企和縣城事業單位哪個好 瀏覽:619
社會這么現實什麼是愛情 瀏覽:132
到店事業群銷售審核是做什麼的 瀏覽:451
哪裡白領美女多 瀏覽:148
幸福歸來帆船比賽怎麼拍的 瀏覽:637
網路經濟a股有哪些 瀏覽:770
下一站是幸福賀爸爸叫什麼 瀏覽:399
代表健康的花卉是什麼 瀏覽:503
中年夫妻婚姻如何相處 瀏覽:875
幸福是什麼喝茶文案 瀏覽:348
兔年的女人婚姻如何 瀏覽:281
美女拉屎沒紙怎麼辦 瀏覽:212
愛情中的對錯是什麼意思 瀏覽:444
婚姻中會存在什麼困惑 瀏覽:357
幸福都是因為什麼 瀏覽:628
中小企業如何擁抱數字經濟 瀏覽:102
這世間到底是什麼才是愛情 瀏覽:525
幸福里美酒怎麼樣 瀏覽:477
女生生氣了該講什麼故事 瀏覽:370
為什麼櫃員都是美女 瀏覽: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