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健康狀況 > 心理健康服務活動有哪些

心理健康服務活動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7-14 00:49:41

⑴ 心理健康教育有哪些形式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
(1)開設心理健康教育有關的課程;
(2)開設心理輔導活動課;
(3)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內容;
(4)結合班隊、團隊活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5)個別心理輔導或咨詢;
(6)小組輔導。

⑵ 社區心理健康服務

目前社區心理健康促進針對人群主要涉及兒童、青少年、女性、老年群體。社區心理健康促進活動面向整個家庭、學校、工作場所和各種社區組織及相應社會文化環境等。

心身疾病是一組發生發展與心理社會因素密切相關,主要特點包括
1 心理社會因素在疾病的發生與發展過程中起重要作用;
2 表現為軀體症狀,有器質性病理改變或已知的病理生理過程;
3 不屬於軀體形式障礙,肺結核是由結核分歧桿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有特定的傳染源。

⑶ 心理健康服務主要包括什麼

心理健康服務包括很多內容,比如說測試、測量、輔導、疏散、撫慰,總的來說是測量和心理陪伴兩個方面。

⑷ 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有哪些

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如下:

(1)正確處理人際關系的指導

指導學生在人際交往中,要跳出以「我」為中心的怪圈,對他人要熱忱、坦率、謙虛、友愛;要為人寬厚,能屈能伸,生活中不斤斤計較;能正確對待各種不公平的現象,能容人、讓人、能冷靜處事,能理智待人。

(2)挫折承受力與意志的培養

教育學生能承受挫折,經得起打擊;培養學生鋼鐵般的意志和頑強的奮斗精神不因一時的挫折而消沉;在艱苦環境下不悲觀、不氣餒;能吃苦耐勞,能意志堅強地堅持工作、學習、生活;培養學生勝不驕、敗不餒的良好心理素質。

(3)健康人格的教育

大學生正處於人格定性的關鍵時期。對他們進行健康人格的培育,包括提高學生自我意識水平,增強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的責任感,培養良好的性格,形成廣泛的興趣,提高對困難和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掌握正確的心理防禦方法,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等。

(4)樹立正確的擇業觀的教育

培養學生以社會需要為己任的心理素質和思想品德,正確地把個人需要同社會需要結合起來,要具備自我認識,自我了解的能力,對個人的條件、氣質、興趣進行分析,確定切合實際的自我期望值和奮斗目標,樹立到艱苦的環境中去鍛煉和實現人生價值觀念及為社會作貢獻的高尚心理品質。

持續關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持續一年多的疫情防控讓全國各地高校的教學和管理狀態都發生了變化,同時也對在校學生的心理健康產生了影響。

日前,教育部公布的2021年高校春季開學有關安排,明確要求高校要組織學生思想調查和心理健康排查,做好思想教育引導、解難幫困、心理危機預防和干預工作。由於全國的高校基本條件、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配備、經驗水平等差異較大,重視程度也不同,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

為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常態化期間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服務,我建議切實推動高校履行好主體責任,一是要創建豐富多彩的、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校園活動,引導學生正確抒發和表達情緒。

二是學校心理咨詢服務機構要積極主動開展工作,持續進行心理評估,制定完善的危機干預措施。三是要廣泛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搭建學生心理自助和互助教育平台,提升學生自我調節能力。

⑸ 心理健康包括哪些內容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個方面及活動過程處於一種良好或正常的狀態。心理健康主要包括如下:

1、有正常的智力水平

正常的智力是人一切活動的最根本的心理前提。如果智力有缺陷,則社會化的過程難以進展,心理發展必然受到阻礙,難以獨自生存。心理健康的人能在工作、學習、生活中保持好奇心、未知欲,能發揮自己的智力和能力,獲取成功。

2、能夠了解並接受自己:

對自有適當的了解和恰當的評價,並且能夠很好地接納自己的現狀,知道自己的長處和短處,願意揚長避短開發潛能,不苛求自己,自信樂觀,而不是過於自卑或過於自負。

3、能與他人建立和諧的關系:

一個人的人際關系狀況最能體現和反映他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的人樂於與他人交往,能以尊重、信任、理解、寬容、友善的態度與人相處,能分享、接受、給予愛和友誼,有穩定的人際關系,擁有可信賴的朋友,社會支持系統強而有力。


4、善於調節與控制情緒:

心理健康的人能經常保持愉快、開朗樂觀、滿足的心境,對生活和未來充滿希望。雖然也有悲、憂、哀、愁、恐等消極體驗,但能適當發泄、主動調節和控制情緒,不為情緒所控,不因為情緒影響正常生活。常說的情商便是體現這一能力。

5、有良好的環境適應能力:

環境適應能力包括正確認識環境的能力和正確處理個人與環境關系的能力。心理健康的人是環境的良好適應者,他對自身所處的環境有客觀的認識和評價,始終使自己與社會保持良好的接觸,生活有理想但不脫離現實,能面對現實調整自己的需要與慾望,使自己的思想行為與社會協調統一。

心理健康的主要標准

1、安全感高,自我價值感高。

2、適度地自我批評,接納自己的不完美,能與自己友好地相處。

3、在日常生活中,積極主動,樂觀向上。

4、不是活在虛擬世界中,能夠坦然接受現實,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擊。

5、有自己的正常需要,並有能力為自己的需要付出努力。

6、清楚自己的動機和目的,並能對自己的能力作出理性客觀地評估。

7、人格相對完整,個人的價值觀適應社會的標准,工作認真負責,精力集中。

8、有積極樂觀適當的生活目標。

9、有從經驗教訓中學習和成長的能力,能適應現實環境的需要。

10、能相對良好地處理人際關系,有愛人和被愛的能力。在不違背社會標準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的個性,能良好地處理生活中發生的各種情況,不過分在意他人和社會的評價,自我獨立,有判斷是非的標准,即為心理健康。

⑹ 大學心理活動創意點子有哪些

1、「心靈陽光」大講堂

圍繞心理的主題,按照心理健康全員育人的思路,面向心理健康教育各條戰線各支隊伍分別開展四場講座,其中一場輔導員講座、一場心理委員講座、一場研究生導師講座、一場後勤安保服務人員講座。

2、「讓陽光灑進心底」主題演講大賽

緊扣主題,自擬題目,主要圍繞塑造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和培養心理韌性展開,表現大學生如何從逆境中成長,接納自我,勇於追求夢想,積極投入學習生活等。

3、「心夢想心健康」原創微視頻大賽

圍繞「夢想」「學會適應」「管理情緒」「完善自我」「人際和諧」「珍愛生命」等主題關鍵詞,原創設計製作與其相關的微視頻,並以視頻加腳本的形式呈現,引導觀眾體驗當下生活的幸福與美好、感受到未來征途的廣袤無垠、意識到新時代的崇高追求。

4、心書箋大賽

圍繞「新時代心夢想心健康」的主題,設計大學生喜聞樂見的心書箋,傳播心理健康知識和理念,引導大學生關注心理健康和全面發展。

5、「心認識,心成長」心理繪畫大賽

圍繞主題,藉助繪畫形式,將諸如「心情從壞到好的變化」「美麗的夢想」「心頭感到陣陣暖意」等內容生動形象地展現出來,以促進大學生認識自我、接納自我、重塑自我,營造關注心理健康的氛圍。


舉辦心理活動的意義:

通過舉辦心理活動,採取演講、繪畫、詩朗誦、微視頻等活動形式,以提高大學生人際交往,人際合作方面的認知,加強大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從而從而認識自我,接納自我,能體驗到自己存在的價值。

讓大學生能夠建立正確的生活態度與人生觀,這樣的人才能用尊重、信任、友愛、寬容的態度與人相處,能分享、接受、給予愛和友誼,能與他人同心協力。為即將進入工作的准職業人創造條件!

⑺ 大學心理健康活動有哪些

活動主題

以「新時代、心夢想、心健康」為主題,不斷創新和深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引導大學生把自我發展與時代呼喚有機結合,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愛,心懷夢想,健康成長。

二、活動內容

本屆心理健康節以倡導學生積極應對壓力、有效管理情緒、提升心理效能為重點,結合學校實際和學生特點,整合XX高校心理素質教育工作資源,以生動活潑的形式,重點開展以下心理健康教育及實踐活動。

⑻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開展形式有哪些

開設心理學方面的專業課,開心理講座,個體心理咨詢,團體心理活動,心理社團,心理劇,心理沙龍等都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開展形式。

⑼ 大學生心理健康日可以開展哪些活動

幸福生活從心從我做起。」為優化我校學生的心理品質,通過舉辦豐富多彩的各種活動,幫助同學們陶治情操、感受幸福、體驗快樂;提高人際交往、團隊協作能力;進一步認識自我、,學發展自我與完善自我、促進身心和諧發展生處、校學生會舉辦首屆「大學生心理健康活動」,活動由學生會、心理健康協會承辦。本次活動圍繞「和諧校園、陽光心靈」的主題,於2011年5月下旬推出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講座、心理漫畫比賽、心理徵文比賽、心理趣味運動會、心理影片賞析、「心願卡」、班級心理沙龍等一系列活動。 一、 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講座擬請三位專家進行三場講座,具體主題與時間將與專家協商。內容是與大學生息息相關的心理健康知識,從多方面、多層次、多角度解析當代學生的心理特點,傳遞相關的應對技巧與心態調節方法,從各方面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心理健康觀,增進心理素質。 二、 心理漫畫比賽 主題:「美麗心靈,快樂生活;敞開心扉,放飛夢想」,心理漫畫作為一種新型的藝術表現形式,為表達大學生生活、學習、情感等活動中的心理困擾、心理感悟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同學們展示風採的一個舞台。內容可以大學生活的方方面面為創作背景,以人們常見的心理現象為創作題材,要求能給人一定的啟迪。由心理健康協會承辦。 形式鼓勵多樣性,含對白或必要的文字說明。可以單張或多張的漫畫來講述心理故事。 作者必須註明自己方便可靠的聯系方式和真實姓名、系部、班級。 獎勵方式:參賽作品由心理協會組織人員進行評選,設一等獎1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6名、鼓勵獎若干名,每位獲獎者都有精美禮品一份。同時還為獲獎選手頒發榮譽證書。 三、心理徵文比賽主題:「關愛心靈,點滴成長」,打開心扉,激揚文字,以文字記錄下你的心路歷程。內容可以是你成長經歷的分享,如自己的心理變化以及感悟與收獲;可以感激生命中某一個重要的人對你心靈成長的幫助;可以從自己的成長經歷談對心理健康的認識;談談在各種挫折和磨難中怎樣在自己或他人的幫助下保持樂觀的心態,重拾信心。由心理健康協會承辦。徵文鼓勵形式多樣、新穎活潑,可以是文字稿件,也可以是文字配以漫畫的形式。文章需有真情實感、創新和個性化。文稿字數一般不超過1500字。作者必須註明自己方便可靠的聯系方式和真實姓名、系部、班級。獎勵方式:參賽作品由心理協會組織專家進行評選,設一等獎1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6名、鼓勵獎若干名,每位獲獎者都有精美禮品一份。同時還為獲獎選手頒發榮譽證書刊。四、心理影片賞析「心隨影動」,電影以藝術的方式濃縮了人生的點點滴滴,讓人震憾與感動。通過四場經典心理電影,請心理協會成員事先准備材料,幫助同學們對電影進行解讀,從電影中提煉愛與希望的力量,歡迎看完電影的同學發表觀後感,在影院現場發下精美紙片,記錄下同學們的感言,也可事後發表觀後感文章。擬觀賞影片為:《阿甘正傳》、《放牛班的春天》、《美麗人生》、《出水芙蓉》、《勇敢的心》、《肖申克的救贖》。由心理健康協會承辦。五、心願卡心願可以寄託人們的祝福與夢想(可寫下自己的班級、姓名,轉與校廣播站),「我所擁有的」「我所缺憾」的,讓同學們審視自己的內心也觀察別人的內在,啟發更多的人珍惜擁有,坦然面對缺憾,了解人與人之間共通之處,增強對他人的信任與理解。用兩張大的宣傳版報紙與彩筆,讓同學們分別填寫。由心理健康協會承辦。 六、班級心理沙龍動員各班級根據本班的實際情況開展,主題自擬,沙龍主題為大學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路向何方?大學生就業、大學生職業規劃;職業選擇——是否轉專業?大學生的戀愛情況;大學生的人際交往(與父母的關系、與教師的關系、與舍友的關系等);情緒管理;壓力管理;自我認識(認識並愉悅自己)等等。各班根據心理沙龍的開展情況整理成文字資料發與心理健康教育辦公室,由該室進行整理並匯報給學生處。歡迎同學們踴躍參與!

閱讀全文

與心理健康服務活動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州番禺哪裡有阿里健康大葯房 瀏覽:592
抖音稱呼美女還有什麼 瀏覽:164
沙溢胡可如何在細節中體現愛情 瀏覽:260
婚姻線左右手都有怎麼看 瀏覽:721
小米手環6女性健康怎麼開 瀏覽:872
什麼影響男人的事業運勢 瀏覽:353
如何發展老人經濟 瀏覽:939
有人說你不知道什麼是愛情 瀏覽:63
風聲的美女長什麼樣 瀏覽:477
成語故事紙上談兵講的是什麼 瀏覽:119
考環保方面事業編題庫有哪些 瀏覽:340
東軟集團政府事業部怎麼樣 瀏覽:152
萬科幸福譽對面蓋什麼醫院 瀏覽:622
故城縣哪裡有美女 瀏覽:910
養老事業包括什麼 瀏覽:567
婚姻男方冷暴力不理你怎麼發信息 瀏覽:733
美國經濟歷史發展的原因有哪些 瀏覽:712
被套多久換一次最健康 瀏覽:208
美女洗澡有什麼漂亮 瀏覽:409
經濟艙和折扣艙什麼意思 瀏覽: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