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們為什麼要保護膽囊如何才能科學的保護膽囊
不要不吃飯,每次進食時,膽囊都會釋放膽汁。當你不吃飯的時候,膽汁就會積聚起來。這會提高膽囊中的膽固醇水平。隨著時間的推移,蠟質脂肪會硬化成膽結石。一些膽汁酸也可能使你更容易得膽囊癌。所以要留出時間吃正餐。達到健康的體重。超重或肥胖會增加你得膽結石的幾率。一項研究發現,肥胖使你得膽結石病的可能性增加三倍。這是因為額外的體重會使你的膽囊變大而不能正常工作,從而提高你的膽固醇水平。如果你把多餘的重量放在腰上,而不是放在臀部和大腿上,這一點尤其正確。多吃水果和蔬菜。你知道新鮮的農產品對你的身體有好處。包括你的膽囊。首先,水果和蔬菜富含維生素,包括維生素C和維生素E,這兩種維生素都有助於預防膽結石。水果和蔬菜也富含水分和纖維,可以幫助你保持飽腹感。這可以幫助你減肥。為了最大的好處,吃很多不同的農產品。
② 膽囊不好的人,通常都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膽囊不好的人通常要注意飲食規律和食材新鮮,而且要注意體重的控制,還要減少辛辣刺激食物的攝入。
膽囊不好的人都不適合吃太油膩的食物,在平時生活中要保持清淡飲食,這樣能促進膽囊功能的恢復,能防止膽囊炎症和膽結石等多種疾病出現,對維持人類肝膽健康有一定的好處,膽囊不好的人在平時要注意飲食規律,切忌暴飲暴食,不然會加重膽囊負擔,容易出現膽結石和膽絞痛,會嚴重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
三、注意保持大便通暢
大綱不好的人會讓膽固醇在身體內堆積上身體內的有害物質超標,所以膽囊不好的人一定要注意保持大便的通暢,在平時生活中多吃蔬菜水果和富含粗纖維的食物,加快腸道蠕動,讓身體內的食物殘渣和有害物質盡快隨大便排出體外,這樣也能緩解膽囊壓力,防止膽囊出現病變,除此以外控制體重,降低體脂率,對人類的膽囊也有一定維護作用,能防止膽結石症和膽囊炎的發生。
③ 怎麼做才能保持胰腺和膽囊健康
首先,要想保持胰腺和膽囊健康,必須控制飲酒。平時不僅要每天日常食用細糧,也要多食用一些粗糧,做好粗細搭配。很多人可能就“肉食主義者”,但是總是吃肉也是不健康的,肉類脂肪攝入過多誘發的可不僅僅是胰腺和膽囊的疾病,現在的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三高”問題困擾著無數的中老年人,成為一種習以為常的疾病情況,其實人體疾病多由飲食以及不良嗜好引起的,病從口入形容的特別准確,我們要注意葷素搭配,多吃一些青菜,促進消化的同時,還能增加自身所需的維生素以及其他微量元素。要注意三餐要按時吃,不要一頓吃撐一頓不吃,同時建議多食用一些香蕉、蘋果這種利於消化又能促進膽固醇新陳代謝的水果,來盡量避免胰腺和膽囊疾病的發生。
每天和我默念一遍健康最重要!
④ 膽囊炎秘方
膽囊炎早期:可見右脅下時常作痛,伴見舌苔糙垢根厚、質紅且干,脈多弦滑而數,大便干結,小溲赤少。此為膽熱郁滯,氣機不暢,治宜清瀉膽熱,疏調氣機,以緩疼痛。處方:柴胡60g,黃芩10g,旋覆花10g,片姜黃6g,杏仁10g,蘇子梗各10g,焦山楂、神曲、麥芽各10g,檳榔10g,雞內金10g。在治療期間必須注意飲食調攝,減少食量,以青菜為主,忌食油膩之品,每天早晨必須走路以助消化。
急性發作期:多由慢性膽囊炎轉來,臨床表現為右脅劇烈疼痛拒按,發熱,惡寒,嘔吐,惡心,舌苔垢厚,心煩急躁,兩脈洪滑而數,大便數日未通,小溲赤熱,急以清瀉膽熱,攻下利膽為治,用大柴胡湯加減:柴胡6g,大黃3g,枳實6g,黃芩10g,半夏10g,鬱金10g,杏仁10g,香附10g。
慢性膽囊炎長期不愈者仍需輕瀉膽熱,增強其消化功能,用葯沿清熱調肝利膽法:竹茹6g,陳皮6g,半夏10g,蟬衣6g,杏仁10g,萊菔子6g,焦山楂10g,雞內金10g。
體弱氣血不足而消化功能過差者,宜用益氣補中、健運緩痛法,並囑其堅持體育鍛煉以期配合治療。方用:木香6g,砂仁2g,白術10g,茯苓10g,太子參6g,陳皮6g,竹茹6g,黃芪10g,焦麥芽10g,枳殼6g。
膽囊炎經常發作,脈象細弦,舌紅口乾,又有陰傷陽亢之象者,當用養血柔肝,疏調木土法:當歸10g,白芍10g,木瓜10g,生牡蠣20g,香附10g,片姜黃6g,旱蓮草10g,女貞子10g。
若陰傷而陽熱過亢者,兩脈細小弦滑數,心煩口乾急躁,夜寐夢多,形體瘦弱,甚則午後低熱,當用養血柔肝折熱法:金鈴子10g,元胡6g,香附10g,旋覆花10g,柴胡6g,夏枯草10g,鬱金6g,焦山楂、神曲、麥芽各10g,杏仁10g。
⑤ 膽囊炎如何治療與保養
急性膽囊炎:
⒈ 一般治療:卧床休息,給易消化的流質飲食,忌油膩食物,嚴重者禁食、胃腸減壓,靜脈補充營養、水及電解質。
⒉ 解痙、鎮痛葯物治療:阿托品0.5mg或654-2 5mg肌注;硝酸甘油0.3-0.6mg,舌下含化;維生素K38-16mg,肌注;度冷丁或等美散痛等鎮痛,不宜用嗎啡。
⒊ 抗菌治療:氨苄青黴素、環丙沙星、甲硝唑;還可選用氨基糖甙類或頭孢菌素類抗生素,最好根據細菌培養及葯敏試驗結果選擇抗生素。
⒋ 利膽:舒膽通、消炎利膽片或清肝利膽口服液口服,發作緩解後方可應用。
⒌ 外科治療:發生壞死、化膿、穿孔、嵌頓結石者,應及時外科手術治療,行膽囊切除或膽囊造瘺。
慢性膽囊炎:
⒈ 手術治療:慢性膽囊炎伴有膽石者,應行膽囊切除術。手術一般擇期在膽囊炎發作2個月後進行,這樣可減少膽囊周圍的粘連與膽囊水腫。
⒉ 綜合治療:低脂飲食,口服利膽葯,如硫酸鎂、消炎利膽片、清肝利膽口服液、保膽健素等;應用熊去氧膽酸、鵝去氧膽酸、消石素等溶石;有寄生蟲感染者應當驅蟲治療。
3.飲食療法:中醫認為,慢性膽囊炎多為肝膽郁熱、疏泄失常所致。當以清利肝膽、疏肝行氣、調理氣機為治。中醫辨證食治,一般分為以下幾型:
飲食停滯型 :主要表現為脅肋疼痛、胃脘脹滿,或惡心欲嘔、大便不爽、苔厚膩、脈滑。當以理氣消食、和胃導滯為治,可選用下列飲食治療方。
1.山楂山葯餅:山楂、山葯、白糖各適量。將山楂去核,同山葯共蒸熟,冷後加白糖攪勻,壓為薄餅服食,1日1劑。
2,乾薑胡椒砂仁肚:乾薑、胡椒、砂仁各6克,肉桂、陳皮各3克,豬肚1個,調料適量。將豬肚洗凈,諸葯布包,加水同煮至豬肚爛熟後,去渣取汁飲服,豬肚取出切片,調味服食,2日1劑。
肝氣犯胃型 :主要表現為脅肋疼痛,胃脘脹滿,攻撐作痛,曖氣頻繁,大便不暢,每因情志因素而疼痛發作,舌苔薄白,脈弦。當以疏肝理氣為治,可選用下列飲食治療方。
1.陳皮檳榔:陳皮20克,檳榔200克,丁香、豆蔻、砂仁各10克。將諸葯洗凈,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轉文火慢煮;煮至葯液干後,停火候冷。待葯液冷後,將檳榔取出,用刀剁為黃豆大小的碎塊備用。每次飯後含服少許。
2.丹參田雞湯:丹參30克,大棗10克,田雞250克。將丹參布包,大棗去核,田雞去皮洗凈。加水同燉至田雞熟後,去葯包,加入食鹽、味精等調服,每日1劑。
肝胃郁熱型:主要表現脅肋疼痛、胃脘脹滿灼痛,煩躁易怒、泛酸嘈雜、口乾口苦、舌質紅苔黃、脈弦或數。當以疏肝泄熱,行氣止痛為治,可選用下列飲食治療方。
1.牛蒡炒肉絲:牛蒡子10克,豬瘦肉150克,胡蘿卜絲100克,調味品適量。將牛蒡子水煎取汁備用。豬肉洗凈切絲,用牛蒡子煎液加澱粉等調味。鍋中放素油燒熱後,下肉絲爆炒,而後下胡蘿h及調味品等,炒熟即成,每日1劑。
2.金幣竹葉粥:金幣草30克,竹葉10克,大米50克,白糖適量。將金幣草、竹葉擇凈,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鍾後。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時,調入白糖,再煮兩沸即成。每日1劑。
瘀血停滯型:主要表現為脅肋疼痛、痛有定處而拒按、胃脘脹滿疼痛、舌質紫暗、脈澀。當以活血化淤,理氣止痛為治,可選用下列飲食治療方。
1.山楂三七粥:山楂10克,三七3克,大米50克,蜂蜜適量。將三七研為細末,先取山楂、大米煮粥,待沸時調入三七、蜂蜜,煮至粥熟服食,每日1劑,早餐服食。
2.無花果木耳紅棗煲瘦肉:豬瘦肉250克,無花果60克,紅棗5枚,黑木耳15克,調料適量。將豬肉洗凈、切片;大棗去核;黑木耳發開洗凈,與無花果等同放鍋中,加清水適量煮沸後,調入蔥、姜、椒、鹽等。待熟後,味精調服,每日1劑。
3.桃仁墨魚:桃仁6克,當歸10克,墨魚1條,調味品適量。將墨魚去頭、骨,洗凈,切絲,桃仁、當歸布包,加水同煮沸後去浮沫。文火煮至墨魚熟透,去葯包,調味服食。
偏方一則:
〖辨證〗肝膽氣滯,濕熱蘊結。
〖治法〗疏肝利膽,理氣除濕。
〖方名〗疏肝利膽湯。
〖組成〗柴胡12克,白芍20克,枳殼10克,木香10克,元胡12克,川楝子15克,茵陳30克,大黃6克(後下),金錢草30克,麥芽3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2劑,日服2次。
★膽囊炎飲食調理★
近幾十年來對膽囊炎、膽結石形成機理的研究,人們已認識到飲食營養與膽囊炎、膽結石之間有著一定的關系,膽固醇結石與人們的過度營養有關,而膽色素結石又與食物中蛋白質的缺乏不無聯系,膽色素結石的發生還和膽道蛔蟲病有著密切的關系。基於這些認識,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問題,對預防膽囊炎、膽結石的發生可能會有一定的作用。
(1)有規律的進食(一日三餐)是預防結石的最好方法:因為未進食時膽囊中充滿了膽汁,膽囊粘膜吸收水分使膽汁變濃,此時膽固醇/卵磷脂大泡容易形成,膽汁的粘稠度亦增加,終於形成膽泥。如果進食,當食物進入十二指腸時反應性地分泌膽囊收縮激素,使膽囊收縮,這時大量粘稠的和含有膽泥的膽汁被排出到達腸道內,因此可以防止結石的形成。
(2)適度營養並適當限制飲食中脂肪和膽固醇的含量:膽固醇結石的形成和膽汁中含有較多量的膽固醇有關。吃得過多,特別是食物中有較多的脂肪和膽固醇,就會使膽汁中膽固醇的濃度增高,會促使膽固醇結石的形成。近年,我國人民的生活得到較大的改善,人們的飲食由以前的「溫飽」型逐漸向吃好、吃精轉變,魚、肉、禽、蛋等食品的消耗量正在逐年增加。但是,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帶來了一些因吃得過好、過多而引起的「富貴病」,如肥胖症、冠心病和膽結石。要預防這些「富貴病」,就要注意營養適度,特別要注意不食用過多的膽固醇和動物脂肪。所謂適度的營養,就是要對人們的飲食的質和量都加以一定的限制,要求飲食的質量全面地提供各種比例合適的營養物質,而食物的量則以能維持人體正常的生命活動為度。根據適度營養的原則,並參照我國人民目前的飲食習慣和消費水平,我國的營養學家提出了以下的每人每月較為合理的食物組成:谷類14kg,薯類3kg,豆類 1kg,肉1.5kg,魚0.5kg和水果1kg。當然,以上標准只是適用於從事一般活動的普通成年人。此外,參加適當的體力勞動和體育鍛煉,對防止營養過度也有一定的幫助。
(3)保證攝入足夠量的蛋白質:蛋白質是維持我們身體健康所必需的一種營養物質。據研究,蛋白質攝入量的長期不足,與膽色素結石的形成有關。因此,保證飲食中有足夠的蛋白質,就會有助於預防膽色素結石的發生。事實上,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膳食中蛋白質量已有明顯增高,因此我國患膽色素結石的人數已有減少的傾向。但在我國有些地區,特別是農村,膽色素結石仍很常見。
(4)講究衛生,防止腸道蛔蟲的感染。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後要洗手,生吃瓜果必須洗凈,搞好環境衛生等,是預防蛔蟲病的有效措施,因而對預防膽色素結石也很有幫助。
(5)積極治療腸蛔蟲症和膽道蛔蟲症:發現腸蛔蟲症後,應及時服用驅蟲葯,以免蛔蟲鑽入膽道,萬一得了膽道蛔蟲症,更應積極治療,以防日久發生膽色素結石。
(6)保持膽囊的收縮功能,防止膽汁長期淤滯:對長期禁食使用靜脈內營養的病人,應定期使用膽囊收縮葯物,如膽囊收縮素等。
★膽囊炎家庭養護★
(1)慢性膽囊炎急性發作時,參照急性膽囊炎的膳食要求。
(2)慢性膽囊炎的膳食,應根據病情給予低脂肪、低膽固醇的半流質食物或低脂肪,低膽固醇的軟食。低脂肪:指脂肪總量以20-30克/日為宜,並把這些脂肪總量分在各餐中。低膽固醇:指忌食用含膽固醇較高的食物。如蛋黃,腦,肝、腎及魚子等,因魚油中含大量多烯酸,能降低血中膽固醇水平,所以平日可多食用些魚類食物;
(3)蛋白質:蛋白質食用要適量,每日50-70克,足量的蛋白質有利於損傷組織的修復,但過量的蛋白質會增加膽汁的分泌,不利於膽囊炎性組織的修復。
(4)碳水化合物:慢性膽囊炎的病人的熱量主要來源於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易消化,利用率亦高。但過於肥胖的人患膽囊炎,同時合並有冠心病或高脂血症時,則需要適當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包括主食及含糖糕點,糖塊的攝入,以利於減輕體重。
(5)大量飲水。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水量的攝入,以利於膽汁的稀釋,減少膽汁滯積。
(6)忌食用刺激性食物或濃烈的調味品。
(7)少量多餐。
(8)避免便秘發生,因其能影響膽汁的排出,所以適當用些含粗纖維的蔬菜和水果。
(9)此外還可採用如下飲食療法:
金錢敗醬茵陳茶:金錢草、敗醬草、茵陳各30克,煎汁1000毫升,加白糖適量溫服代茶飲。雞蛋汁黃瓜藤飲:黃瓜藤100克,洗凈煎水100毫升,新鮮雞蛋1個,取汁沖服。蘿卜湯:取新鮮蘿卜1個,切成小塊,適量水,放少許食鹽,共煮之,取汁飲用,每周3次服。
★膽囊炎預防保健★
急性膽囊炎即膽囊壁的急性炎症反應,通常是由於膽石阻塞膽囊管引起的.
雖然急性膽囊炎大多數是由於膽結石所致,但其病理機制尚未完全明了.膽囊管阻塞一般引起膽囊粘液分泌增加,膽汁成分包括膽鹽,磷脂,甚至膽固醇可發生變化,從而引起粘膜炎症.後期可出現動脈阻塞和缺血.除少數病例外,急性膽囊炎並不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對發病開始幾天內手術取出的膽囊膽汁作培養,其陽性率不到33%.至少95%的急性膽囊炎患者伴有膽囊結石.
控制飲食可以預防膽囊炎膽石症急性發作,因為脂肪類食物可促進縮膽囊素的產生而增強膽囊的收縮,如果膽道口括約肌不能及時弛緩使膽汁流出,則可發生有上腹部不適的感覺。
因此在膽囊炎膽石症急性發作期,應禁食脂肪類食物,不要飽餐,而應採用高碳水化合物流質飲食如稀飯等。膽囊炎膽石症不論在發作期或靜止期,含有豐富膽固醇的食物如動物內臟、蛋黃等均應少吃為宜。但植物油脂有利膽作用,在不存在總膽管梗阻的病例,或膽囊炎膽石症靜止期均可服用,不必限制。
許多水果都對人們的健康有益,水果中大量的維生素和各種養分,可以使人養顏強體、延年益壽。美國最新的一項調查還發現,女士們多食用橙子,還可以預防和減少膽囊炎的發生。
這也就從反方面提醒大家,雖然生活條件在不斷的提高,親朋好友間聚會也逐漸增多。不少人節日期間「吃大餐」機會多,吃大魚大肉的頻率也很高,暴飲與肥膩成了膽結石等結石病的主要誘因。一些經常忙應酬、過夜生活、長期出差的男性甚至會發生腎結石。專家認為,一般40歲左右的人體內都有不同程度的結石,但小結石一般可通過自身的排泄機能逐步排出,只要注意合理飲食,大多可避免結石的疼痛及手術之苦。
⑥ 膽囊炎怎麼治療好
最近有個夥伴說,他聚餐完吃太飽結果肚子異常的痛,去醫院就診發現得了【膽囊炎】,問我飲食應該需要注意什麼?
現在隨著大家大魚大肉的增加,我們會發現太多人飽餐後就肚子痛,這其實是身體給你發出的警示,讓你要認真對待飲食了。
當然肚子痛的原因很多種,今天我們先來科普下大多數的原因——【急性膽囊炎】發作。
在回答【膽囊炎】應該如何吃之前,我依然先跟大家進行簡單的科普,畢竟想要治療疾病了解首先得了解它為什麼會生病。
下面將會從以下這幾方面跟大家談談如何應對【膽囊炎】
(1)膽囊在哪,有什麼功能?
(2)為什麼會得膽囊炎,主要有哪些症狀呢?
(3)如何預防急性膽囊炎發作呢?
(4)膽囊炎該不該做手術
(5)膽囊炎能不能吃雞蛋?
好接下來,我們一一來了解下吧
膽囊在哪,有什麼功能?
首先,我們來看看這張圖↓↓↓
那這個坊間流言是怎麼來的呢?
主要是因為雞蛋中含有豐富的磷脂、膽固醇等,而剛剛我們也講了膽汁的主要作用就是乳化脂肪,所以吃了雞蛋後膽汁的需求增加,膽囊排空受阻,導致反流,引起膽囊炎發作。
不可否認,有些朋友一吃雞蛋確實會膽囊不舒服,但這畢竟是少數。
但是,雞蛋中的營養還是非常豐富的,它的氨基酸結構與人體的最為接近,生物價也很高,就這么放棄了,實在可惜。
所以,其實我們可以分情況來處理是否吃雞蛋。
①對於那些一吃蛋黃就有問題和同時還有另外油大食物的情況下,可以不吃蛋黃,只吃蛋清。
②對於沒有問題的,可以考慮先從少量開始攝入,慢慢增加一個(主要考慮耐受情況)
好了,今天關於【膽囊炎】的科普就到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