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健康教育的措施有哪些
1)健康行為與生活方式:不隨地吐痰,不亂丟果皮紙屑等垃圾;咳嗽、打噴嚏時遮掩口鼻;勤洗澡、勤換衣、勤洗頭、勤剪指甲(包含頭虱的預防);不共用毛巾和牙刷等洗漱用品(包含沙眼的預防);不隨地大小便,飯前便後要洗手;正確的洗手方法;正確的身體坐、立、行姿勢,預防脊柱彎曲異常;正確的讀寫姿勢;正確做眼保健操;每天早晚刷牙,飯後漱口;正確的刷牙方法以及選擇適宜的牙刷和牙膏;預防齲齒(認識齲齒的成因、注意口腔衛生、定期檢查);適量飲水有益健康,每日適宜飲水量,提倡喝白開水;吃好早餐,一日三餐有規律;偏食、挑食對健康的影響;經常喝牛奶、食用豆類及豆製品有益生長發育和健康;經常開窗通氣有利健康;文明如廁、自覺維護廁所衛生;知道蚊子、蒼蠅、老鼠、蟑螂等會傳播疾病。(2)疾病預防:接種疫苗可以預防一些傳染病。(3)心理健康:日常生活中的禮貌用語,與同學友好相處技能。(4)生長發育與青春期保健:生命孕育、成長基本知識,知道「我從哪裡來」。
『貳』 學校健康教育實施方式有幾個方面
為了確保我縣順利實現創建國家級衛生城市目標,推動健康教育工作步入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根據《國家衛生城市標准》、《學校衛生工作條例》和《中小學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的要求,結合教育系統工作實際,特製定實施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學校衛生工作條例》和《中小學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突出健康教育工作重點,努力提高師生環境健康衛生意識和能力,培養師生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健康衛生習慣,加強健康教育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優化育人環境,為全縣創建國家級衛生城市作出積極貢獻。
二、工作目標
在中小學開設健康教育課程,健康教育普及率達到100%,健康知識知曉率達到85%,健康行為形成率達到85%,依據《學校健康教育評價方案》學校自評得分≥85分,「開課率」等5個項目總得分不低於自評分的95%。做好學生傳染病、多發病防治工作,無甲、乙類傳染病爆發流行。14歲以下兒童蛔蟲感染率控制在3%以下。
三、教育內容
1、小學階段(略) 2、中學階段
(1)健康行為與生活方式:不良生活方式有害健康,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發生與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關;膳食平衡有利於促進健康;青春期充足的營養素,保證生長發育的需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利於生長發育和健康(每天睡眠時間9小時);食物中毒的常見原因;發現病死禽畜要報告,不吃病死禽畜肉;適宜保存食品;拒絕吸煙、飲酒;毒品對個人、家庭和社會的危害;拒絕毒品的方法;吸毒違法,拒絕毒品。
(2)疾病預防:乙型腦炎的預防;疥瘡的預防;肺結核病的預防;肝炎的預防(包括甲型肝炎、乙(丙)型肝炎等);不歧視乙肝病人及感染者;艾滋病的基本知識;艾滋病的危害;艾滋病的預防方法;判斷安全行為與不安全行為,拒絕不安全行為的技巧;學會如何尋求幫助的途徑和方法;與預防艾滋病相關的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知識;吸毒與艾滋病;不歧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與患者。
(3)心理健康:不良情緒對健康的影響;調控情緒的基本方法;建立自我認同,客觀認識和對待自己;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和狀況確定合理的學習目標;異性交往的原則。
(4)生長發育與青春期保健:熱愛生活,珍愛生命;青春期心理發育的特點和變化規律,正確對待青春期心理變化;痤瘡發生的原因、預防方法;月經期間的衛生保健常識,痛經的症狀及處理;選擇和佩戴適宜的胸罩的知識。
(5)安全應急與避險:有病應及時就醫;服葯要遵從醫囑,不亂服葯物;不擅自服用、不濫用鎮靜催眠等成癮性葯物;不擅自服用止痛葯物;保健品不能代替葯品;中毒的應急處理;溺水的應急處理;骨折簡易應急處理知識(固定、搬運);識別容易發生性侵害的危險因素,保護自己不受性侵害,預防網路成癮。
四、任務措施
(一)、健全學校健康教育工作機制
中小學健康教育是教育系統在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工作中的重要內容,各校要高度重視,進一步完善健康教育領導機構,將健康教育工作納入學校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及時制定本年度健康教育專項工作,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創新舉措,狠抓落實。做到機構健全,工作有、有檢查、有。
(二)、開足、上好健康教育課
中小學必須全面開設健康教育課程,把健康教育課納入教學計劃,並做到教師、教材、教案、課時、考核「五落實」。積極挖掘其它學科健康教育因素,進行環境教育滲透教育,在體育課教學中滲透個人衛生習慣教育,在科學課中滲透環境衛生教育,在思想品德課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等,使學生能夠接受全方位的健康教育。加強校本教材的研究開發,充實校本教材的健康教育內容。加強健康教育的教學研究,對健康教育教師進行多種形式的培訓,通過開展示範課、觀摩課等教研活動,提高健康教育教師的業務能力和水平。
(三)以活動為載體,認真做好健康教育的宣傳和教育工作。辦好健康教育專欄。每兩個月更換—次健康教育內容。充分利用班隊會、家長會、校園廣播、黑板報、牆報、手抄報、掛圖、專欄等形式多樣的宣傳載體,宣傳健康教育的重大意義,普及健康知識,衛生知識和疾病預防知識。重點抓好中小學生的青春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理健康教育、控煙教育等。確保學生的健康知識知曉率和健康行為形成率必須在85%以上。要重視艾滋病預防的健康教育,積極開展艾滋病專題講座等宣傳教育活動。
(四)、切實作好健康教育的評價工作,每學年6月份組織開展中小學健康教育評價活動,對照《學校健康教育評價方案的實施細則》規定的20項指標,認真開展自評。尋找差距和不足,切實加強學校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改善學校健康教育環境,確保健康教育各項指標高質量達到國家衛生城市標准。
(五)、加強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健康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各中小學按照《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的規定,按照600:1的比例配備專兼職衛生技術人員,學生數不足100人的學校,配備1名專職或兼職保健教師。
(六)、繼續開展「健康教育示範校」創建工作,充分發揮健康教育示範校作用,做好校與校健康教育工作交流,進一步推動我縣中小學健康教育工作的發展。
(七)、繼續做好健康教師和校醫的培訓工作,採取座談會、培訓班、健康知識講座、文藝匯演等多種師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廣泛開展創衛及健康教育知識宣傳。
(八)、加大對學生常見病防治和傳染性疾病預防知識的宣傳與教育,建立健全傳染病預防工作長效機制,做好學生體質健康指導工作。按照創衛關於學校「六病」防治的要求,積極採取有效措施,切實做好中小學生齲齒、近視眼、脊椎彎曲、沙眼、蛔蟲病、營養不良、貧血等常見病和麻疹、腮腺炎等傳染性疾病的群體預防與嬌治,確保14歲以下兒童蛔蟲感染率控制在3%以下。
(九)、嚴格執行學校疾病信息報告制度。學校發生群體性發熱、咳嗽、腹瀉;食物中毒以及麻疹、腮腺炎、肺結核等傳染性疾病時,學校應及時書面報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教育局。
(十)、加大對各中小學健康教育的督查力度。按照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工作對中小學健康教育工作的要求,縣局要對各校健康教育的教學工作和活動開展情況,採取普查和抽查相結合的形式進行檢查指導,確保學校健康教育工作向高質量、高水平邁進。
附:學校健康教育評價方案實施細則
(1)課時:根據教基[XX]14號文件要求,各中小學校(九年義務教育教材階段各年級)每周要在活動類課程「科技文體活動」中安排0 .5課時開設健康教育課(以列入正式課表為准),未列入課表的其它時間和其它形式進行健康教育不作為此項指標的評價內容。
(2)教材與教具:教材必須做到①「中小學生健康教育要求」的八項內容,②教育內容(文字、插圖)無概念錯誤;③課文深度和文字數量教學規律(三項);教具包括掛圖、模型、幻燈片及其它類型的健康教育用具。內容相同類型不同的教具只按一種計算。允許自製教具,但製作的教具必須科學、准確。本指標對教具的評價只要求內容,不要求類型,以「必備教具配備率」為評價指標。必須教具目錄見附錄1。
必備教具配備率=以配備的教具內容數÷必須教具內容總數×100%
(3)採光照明與黑板:採光照明的測量方法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室內明測量方法(GB5700—85)》。所查各教室平均照明度的總平均值為本指標的評價值,總平均照度應不低於150LX;黑板應無裂縫、無反光、無眩光(三項完全達到為合格),以受檢「黑板合格率」為指標。
(4)課桌椅:評價標准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學校課桌椅衛生標准(GB7792—87)》。課桌、椅號(或高度)均與就座學生身高相符合時才計入符合人數。以受檢「課桌椅符合率」為指標。
(5)飲水與洗漱設施:學校應為學生提供符合衛生標準的飲用水;應提供相同與教學班數的完好的水龍頭,對無自來水的農村學校酌情評價。
(6)廁所實施:學校修建的廁所,其學生數與蹲位比應達到:男生40:1,女生20-25:1,男廁所小便池要相應配套。
(7)數學計劃:應有完整的健康教育數學計劃,做到數學進度、數學內容與計劃一致(確定執行情況時可參與教案)。
(8)教案:教案應包括課時、課題、數學目的、數學重點、數學難點、教具、數學內容及過程、數學小結等八項內容;教案書寫應做到無概念錯誤、整潔、簡練等三項主要內容。共十一項內容。
(9)師資培訓:授課教師平均每人每學年應接受120小時以上的培訓。培訓形式為:培訓班、集體備課、教研活動、數學交流、觀摩課等。
(10)授課質量:教師應做到概念清楚、啟發式數學、語言生動、理論聯系實際、板書工整等五項主要內容。
(11)傳播活動:學校每年應利用宣傳欄、家長會、班隊會、廣播、衛生小報等多種形式向學生或家長宣傳不同內容的衛生保健知識達20次。
(12)開課率:開設健康教育課的數學班數占應開設健康教育課的數學班總數的百分比。
(13)書面考核:核實個人成績和總平均成績。以全部學生總平均成績為指標。
(14)實際操作:從附錄2中按各年級教學要求隨機抽三項,受檢學生做到三項完全符合標准為合格。評價時對受檢學生採用逐項淘汰的辦法(每查完一項,將不符合標準的學生淘汰)。以受檢學生「合格率」為指標。【學校健康教育實施方案5篇】學校健康教育實施方案5篇。
(15)頭發與指甲:學生應做到頭發整潔(勤洗頭、無異味、無頭虱),指甲整潔(勤剪指甲、保持干凈),兩項均做到合格。以受檢學生「合格率」為指標。
(16)面部與衣著:學生應做到面、耳、頸干凈,衣服、鞋帽整潔、無異味,兩項均做到為合格。以受檢學生「合格率」為指標。
(17)體育鍛煉:學生應做到堅持做好課間操(態度認真、動作準確為合格);積極參加課外體育鍛煉。以做操合格「百分率」或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百分率」為指標。
(18)教學用房與宿舍(寄宿制學校的學生宿舍):應做到地面和牆壁無煙頭、無紙屑、窗明、桌椅凈、物品擺放整齊。六條均做到為合格。有學生宿舍的學校,受檢宿舍數應不少於受檢教學用房與宿舍總數的三分之一。以受檢教學用房與宿舍「合格率」為指標。
(19)校園與廁所:校園應做到無雜草、無亂棄廢物、無痰跡、無污水窪(池)、無亂寫亂畫(五條);廁所應做到無臭、無蚊蠅滋生、無亂拉亂尿、無亂寫亂畫、糞池加蓋(五條)。共十條。
(20)缺課率:指除事假以外的各種原因造成的缺課。
『叄』 聯系實際論述大班健康教育的目標和基本內容
一、健康教育總目標:
1. 身體健康,在集體生活中情緒安定、愉快。
2. 生活、衛生習慣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 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識,學習保護自己。
4. 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動作協調、靈活。
二、階段目標:
三月份:
1.保持個人衛生,並能注意周圍環境的衛生,進一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生活自理能力。
2.進一步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初步了解不同的食物有不完全相同的營養素,身體需要各種營養素;知道有些食物兒童不宜吃,否則會影響身體健康。
3.進一步認識身體的主要器官及其重要功能與保護方法,了解預防齲齒和換牙的有關知識,學會保護牙齒,懂得乳類食品有利於身體健康成長,初步養成每天喝奶的習慣。
4.了解哪些是運動中容易發生危險的事,增強自我保護意識,通過活動「寶寶防跌」,增強幼兒的防跌意識。
第一周:保持個人衛生,並能注意周圍環境的衛生,進一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生活自理能力。
第二周:進一步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初步了解不同的食物有不完全相同的營養素,身體需要各種營養素;知道有些食物兒童不宜吃,否則會影響身體健康。
第三周:進一步認識身體的主要器官及其重要功能與保護方法,了解預防齲齒和換牙的有關知識,學會保護牙齒,懂得乳類食品有利於身體健康成長,初步養成每天喝奶的習慣。
第四周:了解哪些是運動中容易發生危險的事,增強自我保護意識,通過活動「寶寶防跌」,增強幼兒的防跌意識。
四月份:
1.認識安全標志,乘汽車、乘船、過橋時能注意安全;不玩火,不接觸煤氣,不觸摸電器開關,注意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遇到危險時能盡快告訴成人,有初步的自我保護能力。
2.能輕松自如地繞過障礙曲線走和跑,能快跑30米或接力跑,能走、跑交替(或慢跑)300米左右,能聽信號左右分隊走。
3.利用彩色跳繩練習跳、鑽、爬等各種基本技能。
4.初步了解足球的基本方法,激發幼兒對足球運動的興趣讓幼兒
通過故事表演,在玩樂中懂得安全常識。
第一周:認識安全標志,乘汽車、乘船、過橋時能注意安全;不玩火,不接觸煤氣,不觸摸電器開關,注意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遇到危險時能盡快告訴成人,有初步的自我保護能力。
第二周:能輕松自如地繞過障礙曲線走和跑,能快跑30米或接力跑,能走、跑交替(或慢跑)300米左右,能聽信號左右分隊走。
第三周:利用彩色跳繩練習跳、鑽、爬等各種基本技能。
第四周:初步了解足球的基本方法,激發幼兒對足球運動的興趣讓幼兒通過故事表演,在玩樂中懂得安全常識。
五月份:
1. 能原地自然蹬地起跳觸物、連續縱跳觸物,能雙腳熟練地改變方向跳;能從30-40厘米高處自然地跳下,落地輕穩;能立定跳遠,跳距不少於40厘米;助跑屈膝跳過高度約40厘米的垂直障礙,能連續向前跳過多個高40厘米、寬15厘米的障礙。
2.能半側面單手投擲小沙包等輕物約4米遠;會肩上揮臂投擲輕物並投准目標(如直徑不小於60厘米的鏢靶,投擲距離約3米);能拋接高球,或兩人相距2-4米互拋互接大球。
3.能在寬15厘米、高40厘米的平衡木上交換手臂動作(叉腰、平舉、上舉等)或持物走;能兩臂側平舉,閉目起踵自轉至少5圈不跌倒;
4. 配合韻律節奏音樂,拍擊身體各部位,培養協調性、節奏感,開展「讓孩子暢行無阻」活動,為孩子營造一個安全的氛圍。
第一周:能原地自然蹬地起跳觸物、連續縱跳觸物,能雙腳熟練地改變方向跳;能從30-40厘米高處自然地跳下,落地輕穩;能立定跳遠,跳距不少於40厘米;助跑屈膝跳過高度約40厘米的垂直障礙,能連續向前跳過多個高40厘米、寬15厘米的障礙。
第二周:能半側面單手投擲小沙包等輕物約4米遠;會肩上揮臂投擲輕物並投准目標(如直徑不小於60厘米的鏢靶,投擲距離約3米);能拋接高球,或兩人相距2-4米互拋互接大球。
第三周: 能在寬15厘米、高40厘米的平衡木上交換手臂動作(叉腰、平舉、上舉等)或持物走;能兩臂側平舉,閉目起踵自轉至少5圈不跌倒;
第四周:配合韻律節奏音樂,拍擊身體各部位,培養協調性、節奏感,開展「讓孩子暢行無阻」活動,為孩子營造一個安全的氛圍。
六月份:
1. 能熟練地聽各種口令和信號做出相應的動作;能聽信號迅速
地集中、分散、整齊隊列、變換隊形;能跟隨音樂節奏有精神地做徒手操和輕器械操,動作有力、到位;開展「小小安全監督員」活動,增強安全自護意識。
2. 會用球、繩、棒、圈、積木、報紙、輪胎或其他廢舊材料進行各種身體鍛煉活動;具有一定的防暑、耐飢渴的能力和較強的抵抗疾病的能力。
3. 較全面地掌握有關體育活動的知識,能自覺養成遵守體育活動的規則和要求,合作、負責、寬容、謙讓、愛護公物;有較強的集體觀念;敢於克服困難,能體驗克服困難、取得勝利後的愉悅。
4.培養對自己性別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參觀小學校,了解小學生的生活習慣,培養上學的熱情。
第一周:能熟練地聽各種口令和信號做出相應的動作;能聽信號迅速地集中、分散、整齊隊列、變換隊形;能跟隨音樂節奏有精神地做徒手操和輕器械操,動作有力、到位;開展「小小安全監督員」活動,增強安全自護意識。
第二周:會用球、繩、棒、圈、積木、報紙、輪胎或其他廢舊材料進行各種身體鍛煉活動;具有一定的防暑、耐飢渴的能力和較強的抵抗疾病的能力。
第三周:較全面地掌握有關體育活動的知識,能自覺養成遵守體育活動的規則和要求,合作、負責、寬容、謙讓、愛護公物;有較強的集體觀念;敢於克服困難,能體驗克服困難、取得勝利後的愉悅。
第四周:培養對自己性別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參觀小學校,了解小學生的生活習慣,培養上學的熱情。
『肆』 健康教育的內容有哪些
一般性健康教育、特殊健康教育、衛生管理法規教育和健康意識教育。
1、一般性健康教育:幫助了解增強個人和人群健康的基本知識。這是健康教育的基礎部門,奠定對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解,也是個人在生活中必備的生活常識,對提升生活技能,增強身體健康有很大的作用。
2、特殊健康教育:針對社區特殊人群常見的健康問題進行教育。這部分包含的內容比較多,會涉及到許多疾病的了解。當然,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會在生活中遇到這些健康問題。這部分內容最主要是教導我們如何正確的看待自己的或者他人的健康問題。
3、衛生管理法規教育:了解法規,提高個人的責任心和自覺性。
4、健康意識教育:提升個人和群體對健康的認識態度及價值觀念。
『伍』 健康教育主題班會內容有哪些
幼兒園心理健康主題班會內容:
活動目標:
1、在說說、畫畫中明白如何讓不愉快的心境變好。
2、能用連貫的語言表達自我的想法。
3、經過活動學會關心他人,萌發互相關愛的情感。
活動准備:
小兔布偶一個、一棵大樹、各種樹葉狀的彩紙、記號筆、PPT、人手一份笑臉和哭臉。
活動過程:
1、出示小兔子的心境圖片,談話引入。
師︰昨日小兔子去公園玩了,它好開心啊,它的心境是愉快的(笑臉)。
可是今日小兔子生病了,它好難受啊,它的心境就是難過的(哭臉)。
小結:每個人都會有這兩種情緒,這些都是很正常的。
2、出示兩種心境圖片,幼兒自由選擇。
師:每個人的書袋裡面都有兩個心境圖片,請你選擇一種心境卡片來代表你今日的心境。
3、分析並找尋辦法。
分析原因:
師:班級里有這些小朋友選擇了哭臉,說明今日他們的心境很不好,我們來聽一聽是什麼原因導致他們心境不好,好嗎?
4、找尋高興起來的方法。
師∶如果心境不好,不開心,就會給我們帶來很多的問題(出示圖片),那我們趕快來找個讓自我開心起來的辦法吧?如果你心境不好了,你會用什麼辦法呢?
5、關心小朋友。
聽聽小朋友心境不好的原因。
幫忙小朋友找到歡樂起來的辦法。
師:把你找到讓她歡樂起來的辦法畫下來。
6、把這些辦法編成一首詩。
師:每個人總會碰到心境不好的時候,這時候我們要學會調節自我的情緒。
我能夠吃上一顆糖果,讓自我的心境變得甜甜的。
我能夠穿上漂亮的衣服,讓自我的心境也變得美美的。
7、延伸環節∶
把心境樹放到班級的心育牆上,當小朋友不高興時,能夠過去看一看,這樣心境就會變得好起來。
『陸』 健康教育內容有哪些
健康教育包括五個方面的內容:健康教育宣傳、健康教育講座、健康教育宣傳欄、影音治療的播放、個體化健康教育。
『柒』 幼兒園健康教育內容有哪些
幼兒園健康教育內容如下:
一、個人衛生教育。
1、生活自理能力。要讓幼兒自己洗手、吃飯、收拾桌椅、玩具、及各種生活自理的能力和習慣。
2、有規律的生活習慣。幼兒園培養幼兒定時飲食、規律大小便,培養規律性的生活。
3、清潔衛生習慣.讓幼兒養成勤洗手、勤洗頭、勤洗澡、勤換衣,勤剪指甲,勤理發等習慣。與小夥伴一起玩耍的時候,打噴嚏要用手帕或紙巾捂住鼻口。幼兒園老師要教育幼兒不要用手挖耳、摳鼻、揉眼,也不要將手指、蠟、筆鉛筆等放入口中。
4、學習衛生習慣。幼兒園老師要著重培養幼兒良好的閱讀、繪畫、寫字、唱歌等習慣。是正確的坐姿、站姿,注意用眼衛生,保持書籍、文具和玩具的清潔。
二、心理健康教育。
1、讓幼兒學習適應表達情緒情感和思想技能的方法。
2、培養幼兒對自己和他人的積極情感。
3、幫助幼兒改善與人交往的技能。
4、培養幼兒形成與人合作分享的品質。
5、增強幼兒自知和自我接受的意識。
三、營養與飲食衛生教育。
對幼兒進行營養衛生教育與飲食衛生習慣的培養。教育幼兒認識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素,讓幼兒知道飲食中要多吃富有粗纖維的蔬菜。
培養幼兒對平衡合理膳食的積極態度,能自覺自願地使用各種食物不偏食、不挑食、吃飯時保持良好的習慣,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如飯前洗手、吃飯時要細嚼慢咽,不要大聲說笑等,做到不吃沒有消毒和清洗的食品,不吃霉變,腐壞的食品、不吃被農葯重金屬等污染的食品。
四、消費衛生教育。
幼兒不僅有一般的消費需要和願望,也有特殊的消費需要和願望。如今商品玲琅滿目,讓幼兒的選擇的機會很多。很有必要對幼兒進行安全健康教育,讓他們對各種消費物品和消費服務具有初步的識別能力,能抵制來自社會各個方面的消極消費觀念和行為,逐漸增強自我保健意識,形成穩固,健康的消費行為和習慣。
五、環境衛生教育。
環境衛生教育主要是教育幼兒明白保護環境衛生的重要性,逐漸產生和形成保護生活環境衛生的責任感,培養幼兒保護環境衛生的行為和習慣。
『捌』 健康教育內容有哪些呢
健康教育內容有以下5個點:
1、建立促進健康的公共政策:健康促進的含義已超出衛生保健的范疇,各個部門各級政府和組織的決策者都要把健康問題提到議事日程上。
2、創造健康支持環境:健康促進必須為人們創造安全的、滿意的和愉快的生活和工作環境。
3、增強社區的能力:確定問題和需求是社區能力建設的起點。
4、發展個人技能:通過提供健康信息,教育並幫助人們提高作出健康選擇的功能,來支持個人和社會的發展。
5、調整衛生服務方向:健康促進中的衛生服務責任由個人、社會團體、衛生專業人員、衛生部門、工商機構和政府等共同分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