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健康狀況 > 如何向他人傳遞健康的金錢觀

如何向他人傳遞健康的金錢觀

發布時間:2022-07-10 20:04:05

⑴ 如何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要使家庭成員認識金錢,淡看金錢。首先要對金錢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金錢是什麼?金錢就是一件物品,一個工具,一個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一種資源,和水、空氣、衣服、房子沒有什麼區別。

或許正如有些人所說的「離了錢是萬萬不能的」,我們離了水和空氣也是萬萬不能活下去的。但是,我們維持生命,只需要必要的水和空氣就可以了,用一生都去追求水和空氣,拚命地攢著,有什麼用呢?

窮盡一生,你所需要的水和空氣也不需要多少;窮盡一生,你所需要的金錢也不需要多少。何必為了金錢而搭進自己的一切呢?

所以,一定要對金錢有一個正確的理念。 要教育孩子從小懂得,金錢本身是中立的,無所謂善惡,不值得唾棄、也不值得崇拜。

要教育孩子從小明白,金錢絕不是萬能的,金錢可以買到舒適的床,卻買不到甜美的睡眠;可以買到書籍,卻買不到智慧的頭腦;可以買到豪宅,卻買不到溫馨的家;可以買到昂貴的化妝品,卻買不到青春美貌;可以買到最好的葯,卻買不到健康。無論任何時候都不要因為追逐金錢而錯失了生命中更寶貴的東西。

其次,要杜絕攀比心理,懂得知足。攀比心理是一種不良的心理活動。這種心理不僅會驅使我們改變行為方式,還會導致心理扭曲,生嫉妒、怨恨之心,是不利於家庭幸福的不良心理。

⑵ 怎樣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金錢是什麼?金錢意味著什麼?有人說它使人貪婪無度,有人說它讓人豐衣足食,有人說它是一種改善自己和他人生活的工具。面對這紛繁的世界,該如何幫助自己的孩子樹立一種正確的金錢觀呢?
有關專家指出,父母完全能夠教會孩子具有經濟頭腦,也能夠訓練孩子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而且這類教育宜早不宜遲。受到良好金錢觀教育的孩子長大成人後才能對金錢抱有正常的心態,處理好人與金錢的關系。
什麼是正確的金錢觀?是貪圖富貴,揮金如土?還是只掙不花,做守財效?雖然有錢沒錢都可能導致罪惡,但金錢本身並不可怕,關鍵是家長首先應該弄清自己的價值觀,否則無法成功地教導孩子。孩子是通過觀察父母的言行來學習的。如果父母在吃飯的時候總是談論什麼東西值多少錢,那麼,當你告訴孩子錢並不是一切時,孩子肯定是大惑不解。
針對不同年齡的孩子,金錢觀的教育也是不同的。
3-6歲
銀行家尼爾·高德佛瑞建議家長對幼兒進行游戲教育,讓孩子從小認識錢幣,了解找零錢。當孩子稍大一些後,可以帶他去購物,並和他討論所購物品的價格。
幾乎每個家長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一帶孩子購物時,如果不給孩子買他要的東西,他就會生氣耍賴。為避免此類事情發生,最好在出門之前就和孩子講好「條件」:只買一樣。這樣,孩子就會在整個購物過程中仔細考慮他要的東西。對於孩子的過分要求,即使你買得起,也應該對孩子說「不」。慢慢地,孩子會知道,不是他們想要什麼就有什麼。
此外,還應教會孩子學會給予。要讓他知道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上學念書,都有溫暖的家,都能穿漂亮的衣服。讓孩子去接近、去關心、去幫助在困難中的孩子。

7-12歲
孩子在7歲左右已能懂得行為與結果之間的關系,並開始自己作出決定。這時候可以開始給孩子零用錢。家長一定要記住,給孩子錢的目的並不是讓孩子去炫耀家庭的經濟地位或解決生存之必需,而是要讓孩子學習如何使用與管理金錢,這是給零用錢的最重要的目的。當孩子手裡拿著有限數目的金錢時,他就會學著取捨。
有些家長把零用錢的多少與孩子的成績高低或做家務多少聯系起來,也有些家長給零用錢沒有限度,孩子隨要隨給,這樣做究竟好不好呢?要回答這個問題,需要我們不斷反思給孩子零用錢的目的,這就是:讓孩子學習如何使用與管理金錢。凡是不利於實現這一目標的做法,都是不足取的。
孩子應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也應該努力學習,這是他們的責任。如果在學習和做家務之類的事情上付錢給孩子,某種程度上說是在「賄賂」孩子,這是不利於孩子建立正常的責任感的。給錢沒有限度,肯定不能讓孩子學會如何使用與管理金錢。
零用錢還給孩子提供了一個學會節省的機會。有一對夫婦,丈夫是律師,妻子是教師,生活還算可以。他們每周給女兒5元零用錢。夫婦倆每月都把一定比例的錢存起來,他們也鼓勵女兒這樣做。女兒說,她的一部分零用錢用來買漫畫書和學慣用品,省下的存銀行。「等我長大了,我要拿我存的錢買一幢房子、一輛車,還可以用它去幫助有困難的人」
13-17歲
這個年齡的孩子應該掌握怎樣控制消費。父母到底該不該給孩子買他企盼已久的新款名牌運動鞋呢?這是許多家長都會遇到的典型問題。如何決定,不僅取決於你的收入水平,還取決於你和你孩子的價值觀。香港一位姓韓的保險業女士開始反對給她的孩子買那麼貴的名牌運動鞋,不過後來,她改變了主意。她說:「實際上,名牌鞋更耐穿,而且樣子確實好。」讓韓女士感到欣慰的是,她的孩子已逐漸學會了合理支配手頭的金錢。她和孩子關於物品性能價格比的討論,開始起作用了。
當孩子向家長要錢時,家長不要總是有求必應,要多少給多少。孩子不那麼容易拿到錢,有利於培養他們的獨立與自尊。如果家長不贊成孩子穿名牌服裝,那麼就對他說「不」,並向他說出你的理由,這樣,有助於當孩子獨立面對奢華誘惑時,理智地作出自己的判斷和選擇。
對十幾歲的孩子進行金錢觀教育的終極目標是培養他們的經濟獨立意識。做父母的不妨自問:「當我的孩子成人時,他能夠處理好自己的經濟問題嗎?」如果你的回答是否定的,那麼現在開始幫助他,引導他,為時不晚。

⑶ 如何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如何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金錢是多學科的研究對象。研究金錢的哲學理論主要包括經濟哲學和社會哲學。思想政治教育要發揮多學科的作用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1、幫助大學生客觀認識金錢的作用

金錢是商品社會的必需品。

①金錢不是萬能的,沒錢也是不行的。

金錢的學術概念是貨幣。貨幣是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

金是黃金。馬克思曾經說過,「金銀天然不是貨幣,但貨幣天然是金銀。」

錢原來是一種大鋤(農具),形狀象沙和尚的禪杖。曾經在我國很多地區充當一般等價物。後來人們便把各種貨幣簡稱為錢。

貨幣(金錢)拜物教就是把物當作神來崇拜。

在中國有「錢能通神」的說法。西晉有個叫魯褒的人在《錢神論》中寫到:「錢多者居前,錢少者居後,處前者為君長,處後者為臣僕。」「錢之所在,危可使安,死可使活;錢之所去,貴可使賤,生可使殺。」

莎士比亞在《雅典的泰門》劇中寫到:「金子!黃黃的、發光的、寶貴的金子!只這一點兒,就可以使黑的變成白的,丑的變成美的,錯的變成對的……。」

金錢不是萬能的。海外華人作家孫淡寧在《農婦隨筆選》中寫到:「錢可以買到房屋,但買不到家;錢可以買到葯品,但買不到健康;錢可以買到娛樂但買不到愉快;錢可以買到夥伴但買不到朋友;錢可以買到服從但買不到忠誠。」將來的共產主義社會各盡所能、按需分配,沒有商品和貨幣(金錢)。

但我們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必須大力發展商品經濟。在商品經濟社會生存離不開金錢。有個貧困地區的縣委書記去看望窮「親戚」,他掏出了1500元錢,把1000元錢交給農民,資助農民發展生產;他們越談越有希望、越談越有把握,臨走時書記又掏出500元錢交給農民。他當初為什麼要留下500元錢?因為他也不是超脫社會的救世主,他在生活中也需要金錢。多借給農民500元,他就要過緊日子。

②缺錢意味著貧窮,貧窮不是社會主義。

社會需要帶領和幫助老百姓賺錢的好乾部。「幹部兩袖清風,群眾兩手空空」不是社會的理想狀態;理想狀態是:「幹部兩袖清風,群眾舍己為公;幹部能掙會花,群眾致富發家。」

目前我國正在進行一場扶貧攻堅戰。黨和政府要盡職盡責,先富起來的人們要出錢出力,缺錢貧困的人們更要努力奮斗。

2、幫助大學生增進對待金錢的智慧

金錢是個人德才的試金石。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①奉獻的境界(品德)

「黃金數噸,只吃三頓;房間無數,只睡一鋪;以錢助人,心滿意足。」

②算賬的才能(智慧)

第一,政治前途帳。貪污腐敗將會喪失政治前途。

第二,經濟收入帳。有一次開座談會,一個領導幹部的家屬算了一筆帳:夫妻雙方每月穩定的收入近萬元,維持家庭的生活已經比較寬裕,比起改革開放前已經改善了幾十倍甚至上百倍,比起身邊的許多人來說,也強了許多,應該知足了,應該珍惜來之不易的這一切。

第三,人身自由帳。貪污腐敗被判刑失去人身自由。

第四,家庭幸福帳。貪污腐敗損害夫妻關系、親子關系。

3、幫助大學生規避涉及金錢的誤區

對金錢要有底線和高壓線。要自覺遵守法律和財經紀律。

①不要貪小便宜,用假發票報銷;

②不要濫用權力,接受小人賄賂;

③不要濫用錢色,導致他人犯罪。

前一條是涉及金錢的做人的底線;後兩條是涉及金錢的做人的高壓線。

⑷ 父母該如何幫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呢

爸爸媽媽如果想要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的話,首先要讓孩子知道什麼是金錢。因為有很多小孩子在成長的過程當中都不知道錢的重要性,他們只知道錢可以買來東西,但是卻並不知道錢可以買來多少東西,也不知道多少金錢能夠買來自己的一個玩具。而且有的時候金錢對於小孩子而言似乎就是一個單純的數字,所以說小孩子在花錢的時候也有可能會出現大手大腳的現象。

做好對於孩子的引導

爸爸媽媽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讓孩子參與到現實之中,一定要讓小孩子知道金錢到底是怎樣花出去的又是怎樣賺回來的。這一切對於孩子而言都是非常有意義的教育,而且也是非常有用的幫助。所以說爸爸媽媽一定要懂得用正確的方式來給自己的孩子做好相關的引導,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小孩子養成正確的金錢觀。

⑸ 如何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做理智的消費者應該遵循的原則:量入為出,適度消費;避免盲從,理性消費;保護環境,綠色消費;勤儉節約,艱苦奮斗。正確對待貨幣,既要認識貨幣在經濟生活中的作用,又不盲目崇拜金錢,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做到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

對金錢,要取之有道, 用正當手段賺錢,靠誠實勞動和合法經營、致富是受法律保護的,是光榮的。對於金錢,要用之有益,用之有度。要把錢用到最需要的地方,用於做最有意義的事。花錢要節制,用於做什麼要分輕重緩急,能節省的要節省,少花錢多辦事,辦好事,就能讓錢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正確的金錢觀,指導我們理性地對待金錢,通過合乎道德與法律的正當途徑掙錢,把錢用到利於國家,他人的有益的地方,用到有利於自己發展,實現人生價值的地方。樹立正確的金錢觀,我們的靈魂更純潔,道德更高尚,境界和智慧都能上一個層次。

(5)如何向他人傳遞健康的金錢觀擴展閱讀

金錢觀是對金錢的根本看法和態度,是和人生觀緊密相連的。金錢觀屬於物質觀,作為物質世界的一種表現;金錢作為人類社會一般等價物的載體表現。金錢觀也可以說是人類在人類社會中對物質世界的一種認識。

馬克思主義科學地揭示了金錢的本質和歷史作用,認為金錢作為物質財富,是人類創造的,並為人類服務,人類應當是金錢的主人,而不是金錢的奴隸。人們依靠自己的勞動創造財富,獲取財產,金錢是光榮的,而那種用剝削、掠奪欺詐的手段不勞而獲,則是可恥的。

金錢在促進商品交換的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但金錢並非萬能,世界上有比金錢更重要、更寶貴的東西。居里夫人放棄「鐳專利」的巨額金錢,毅然將煉鐳的技術公布於世,並把自己幾乎全部獎金捐給了科研事業和戰爭中的法國。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於1950年拒絕美國伊利諾大學終身教授的重金聘約,攜妻子兒女一起越過太平洋的驚濤駭浪,投身於祖國的建設事業。

《茶花女》書中有一句名言:「金錢是好僕人、壞主人。」是做金錢的主人,還是做金錢的奴隸,這反映了兩種不同的金錢觀。

正確的金錢觀,指導我們通過合乎道德與法律的正當途經掙錢,把錢用到有利於國家社會他人的地方,用到有利於全面發展自己、實現人生價值的地方。樹立正確的金錢觀,我們的靈魂更純潔,道德更高尚,人生更有意義。

錢是可以放棄的

當然,有了錢就可以有許多東西,就能建立一個在物質上比較富裕的家庭,也就能過較為舒適的物質生活。但是,我們的生活絕不是只要擁有高檔的物品就一切美滿了,因為幸福的生活除了物質享受之外,精神上的愉快也是必不可少的,甚至更為重要。

我國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有些革命青年甘願放棄城市的優裕生活,到延安去睡土炕,吃小米;解放初期,許多僑居海外的科學家,舍棄洋房、汽車,回國住集體宿舍,騎自行車,他們的薪金少了,物質生活水平降低了,然而他們卻感到更幸福。可見,一個人即使缺少錢,但他為了某種高尚的理想而活著,那麼他是幸福的。

錢也不是萬能的

一個人即使有很多錢,但他的精神世界如果是空虛的,或者生活並不自由,那麼就決不會有幸福,有時甚至是痛苦的。《紅樓夢》里的賈寶玉生長在一個門第顯赫、極為富貴的封建官僚家庭里,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奢侈生活,按理說他是很幸福的,但事實並非如此。

他為封建禮教所禁錮,沒有自由,因此,他不幸福。古羅馬帝國皇帝尼祿可以說是富甲天下了,但他是否幸福呢?他的富有、尊貴只使得他獸性大發,弒母戮師,甚至荒唐到火燒羅馬城,最後眾叛親離,只得自殺。這,說明了金錢與幸福之間並不能劃等號。

透過現象看本質

我們透過金錢的魔力,揭開它那神秘的面紗,就會發現錢不過是一種商品,如果喪失了那種能夠交換商品的能力的話,那麼紙幣不過是一些廢紙,金屬幣也只不過是一堆破銅爛鐵。對錢的態度正確,理解得透徹的人是不會被錢所動的。

我們對錢要有一種正確的認識。既不能像晉朝的王夷甫那樣把它蔑稱為「阿堵物」,連碰也不願碰它,也不能為它而瘋狂,用不正當的手段去獲取它。總而言之,我們對錢的態度應是「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⑹ 我們應樹立怎樣的金錢觀

這讓我想起了猶太人的一句話:「金錢不是萬惡之源,金錢是幸福的來源」。在小的時候讀到這句話的時候,我還很不理解,但是慢慢的長大了我我真的理解了這句話的含義,確實有些利慾熏心的人,因為金錢而昧著良心在做事,但是我還是想說,金錢確實能給我們帶來幸福,比方說,同樣是生了一場大病,但是有錢人和沒錢人,就是兩個結果,金錢可以調動社會上的很多資源,但是如果沒有錢,那麼有可能是寸步難行,但即便是如此,我們也要樹立正確的金錢觀,我認為樹立正確的金錢觀應該從以下幾點著手:

3、金錢是幸福的來源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到過,很多人說過金錢是萬惡之源?其實我非常反對這種說法,如果沒有金錢,我們怎麼實現人生價值?如果沒有金錢,我們怎樣獲得幸福?難道你對於別人的幫助只是攙扶他過馬路嗎?所以我們一定要認識到,合理的利用金錢,金錢就是幸福的來源,而不是萬惡之源。

⑺ 如何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價值觀

金錢觀是對金錢的根本看法和態度,是和人生觀緊密相連的。金錢觀屬於物質觀,作為物質世界的一種表現;金錢作為人類社會一般等價物的載體表現。金錢觀也可以說是人類在人類社會中對物質世界的一種認識。

對於金錢,要用之有益,用之有度。要把錢用到最需要的地方,用於做最有意義的事。花錢要節制,用於做什麼要分輕重緩急,能節省的要節省,少花錢多辦事,辦好事,就能讓錢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樹立正確的金錢觀,指導我們理性地對待金錢,通過合乎道德與法律的正當途徑掙錢,把錢用到利於國家,他人的有益的地方,用到有利於自己發展,實現人生價值的地方。樹立正確的金錢觀,我們的靈魂更純潔,道德更高尚,境界和智慧都能上一個層次。

(7)如何向他人傳遞健康的金錢觀擴展閱讀:

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第一,要認真學習。要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學會用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去分析問題、解決矛盾。還要學習經濟、政治、法律、科技、歷史、文學等方面的知識。學習主要靠自學,當然,必要的灌輸也是不可少的。

第二,要認真進行思想改造。除認真學習外,最重要的是要經常進行自我改造,這是一個長期而艱苦的過程,而這個改造最主要的在「內因」。要想認真地自我改造,就要以馬克思主義世界觀為標准,不斷檢視自己的思想和行為。

進行必要的批評和自我批評,克服任性和偏私。還要敢於向一切錯誤的思想觀念、腐朽的生活方式宣戰,要勇於接受組織和群眾的監督。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改造的目的。象周恩來同志那樣「活到老、學到老、改造到老」。

第三,要善於區分觀念的正確與否,把握好自己的言行。比如享樂主義,這種人生觀認為「人生在世,吃喝二字」,因此貪圖安逸,追求吃喝玩樂。在它的影響下,一些人講「不要活得太累」,「過把癮就死」等。

面對燈紅酒綠的美食城、歌舞廳、夜總會,有的領導幹部經常泡在裡面,還美其名曰「工作應酬」。對諸如此類的觀念和說法,必須要有一個正確的區分,對錯誤的東西必須要堅決抵制,否則,你原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也慢慢會被這些所謂的「新觀念」所替代。

第四,領導幹部要正確運用手中的權力,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樹立「三觀」的過程中,作為領導幹部,要經常想一想,「自己手中的權力是誰給的」、「如何用手中的權力為人民造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是每個黨員都應該履行的。

但作為領導幹部責任更大,其作用也更明顯,工作有失誤,可危害一片。因此,作為領導幹部,應該十分珍惜人民賦予自己的權力,時刻把群眾的冷暖放在心上,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真正實現總書記提出的「五個過硬」。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光明日報:我們應該樹立怎樣的金錢觀

閱讀全文

與如何向他人傳遞健康的金錢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1991年羊婚姻如何2017 瀏覽:437
勵志音樂愛情在哪裡 瀏覽:151
沒有婚姻經歷該怎麼辦 瀏覽:828
婚姻法有什麼補償 瀏覽:77
醫學是什麼事業 瀏覽:890
當幸福來敲門評價為什麼高 瀏覽:885
新安民間故事有哪些 瀏覽:308
什麼屬相走不上事業大運 瀏覽:785
健康的花什麼樣 瀏覽:340
愛情期間錢怎麼花 瀏覽:897
九棵樹健康證在哪裡辦 瀏覽:625
幸福樹怎麼用硫酸亞鐵澆灌 瀏覽:298
大陸農村題材愛情電影有哪些 瀏覽:860
最正婚姻觀是什麼 瀏覽:491
幸福樹干葉子和掉葉子是怎麼回事 瀏覽:716
行政事業單位的科員月車補多少 瀏覽:699
演講學習故事的開頭怎麼寫 瀏覽:533
幸福美滿的婚姻是什麼樣子的 瀏覽:601
思政課要講好什麼改革開放故事 瀏覽:596
山陽辦健康證多少錢 瀏覽: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