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醫葯經營企業職工的健康檔案請問怎麼建立GSP和葯監局檢查人員方面是哪些作為葯品經營企業應該怎麼做
建立健康檔案要點:1、可分為企業檔案和個人檔案,也可合二為一建立。2、檔案主要內容:檢索目錄、員工姓名、性別、任職崗位、體檢時間、體檢結果、處理意見等。附件主要有體檢表、化驗單、健康證等。3、體檢要求:直接接觸葯品的人員。批發企業主要有質量管理人員、驗收員、養護員、倉庫保管員、出庫復核員、送貨員等崗位,零售企業主要有質量管理人員、驗收員、養護員、倉庫保管員、出庫復核員、駐店葯師、營業員、廠方促銷員等崗位。每年體檢一次。4、體檢內容:血液檢驗(是否有傳染性疾病)、胸透(是否有傳染性疾病)、皮膚病、精神病、色盲等檢查,具體體檢內容按當地主管葯監局的要求去做,體檢機構也要到當地主管葯監局指定的機構去做。
㈡ 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包括哪些內容
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包括下列內容:
1、勞動者的姓名、性別、年齡、籍貫、婚姻、文化程度、愛好等情況;
2、勞動者的職業史、既往病史以及職業病危害接觸史等;
3、歷次職業健康檢查的結果及處理的詳細情況;
4、職業病診療資料記錄;
5、需要存入職業健康監護檔案的其他有關資料。
(2)員工健康檔案有什麼擴展閱讀
職業健康監護檔案的管理:
1、安全生產行政執法人員、勞動者或者其近親屬、勞動者委託的代理人有權查閱、復印勞動者的職業健康監護檔案。
2、當勞動者離開用人單位時,有權索取本人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復印件,用人單位應當如實、無償提供,並在所提供的復印件上簽章。
3、當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發生分立、合並、解散、破產等情形時,用人單位應當對勞動者進行職業健康檢查,並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妥善安置職業病病人;其職業健康監護檔案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實施移交保管。
㈢ 勞動者職業健康檔案應包括哪些內容
法律分析:職業健康監護檔案應當包括勞動者的職業史、職業病危害接觸史、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和職業病診療等有關個人健康資料。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第三十六條 用人單位應當為勞動者建立職業健康監護檔案,並按照規定的期限妥善保存。職業健康監護檔案應當包括勞動者的職業史、職業病危害接觸史、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和職業病診療等有關個人健康資料。
勞動者離開用人單位時,有權索取本人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復印件,用人單位應當如實、無償提供,並在所提供的復印件上簽章。
㈣ 員工職業健康管理都包含哪些方面
員工健康管理則是一項企業管理行為,它是通過企業自身或藉助第三方的力量,應用現代醫療和信息技術從生理、心理角度對企業員工的健康狀況進行跟蹤、評估,系統維護企業員工的身心健康,降低醫療成本支出,提高企業整體生產效率的行為。
員工健康管理的內涵十分豐富,它不僅不含了員工身體健康管理方面的內容,比如(1)對員工進行全面的體檢,建立健康檔案,定期進行健康評估等等;同時也包含了對員工的心理健康進行必要的跟蹤和輔導,(2)設立心理咨詢熱線、設置心理輔導專員和員工互助小組等。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競爭壓力的增加,員工心理問題已成為企業管理中的重要問題。對員工進行心理健康管理,其主要目的是消除高負荷的工作壓力帶來的負面影響,促進員工的心理健康水平,進而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企業績效。
2、健康評估
(1)身體健康測評:身體檢查(育齡期婦女生殖檢查)——有相關醫療體檢中心執行,體質、體能——建議由企業自己負責評估。
(2)心理、社會適應測評:使用「東方健管」提供的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評估軟體,由經過培訓的企業專業人員負責執行。
(3)職業健康測評:包括職業健康狀態(方向感、安全感、壓力感、倦怠感、歸屬感)、職業能力(崗位能力)、職業適應(職業測評)。
(4)企業健康風險因素評估:包括個人風險因素,職業風險因素,環境風險因素。
3、員工健康促進
員工心身健康自我管理計劃
員工健康幫助計劃
情緒管理
壓力管理
員工人際管理
員工心理激勵
員工生活管理
裁員心理幫助
健康教育
健康咨詢
㈤ 健康檔案是什麼
健康檔案是記錄每個人從出生到死亡的所有生命體征的變化,以及自身所從事過的與健康相關的一切行為與事件的檔案。健康檔案具體的內容主要包括每個人的生活習慣、以往病史、診治情況、家族病史、現病史、體檢結果及疾病的發生、發展、治療和轉歸的過程等。家庭健康檔案則根據實際情況,建立和使用的形式不一。社區健康檔案在全科醫療服務中沒有被給予更多的統一要求,主要用以考核醫師對其所在社區(包村)的居民健康狀況與社區資源狀況的了解程度,考查全科醫生在病人照顧中的群體觀點。
㈥ 個人健康檔案是什麼
個人健康檔案是指記錄每個人從出生到死亡的所有生命體征的變化,以及自身所從事過的與健康相關的一切行為與事件的檔案。
具體的內容主要包括每個人的生活習慣、以往病史、診治情況、家族病史、現病史、體檢結果及疾病的發生、發展、治療和轉歸的過程等。
㈦ 個人健康檔案包括
個人健康檔案包括身體是否健康,心理是否健康等各個方面。
㈧ 生物安全實驗室人員健康檔案有哪六點內容
生物安全實驗室人員健康檔案管理。一、目的:為貫徹《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加強病原微生物管理,確保實驗室安全。 二、適用范圍:實驗室。 三、支持性文件:《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 四、執行人員:檢驗科全體工作人員 五、操作程序:實驗室生物安全人員健康檔案管理程序 健康監測是對所有涉及危險生物因子的員工進行監督的程序,特別是從事危險生物因子操作的實驗人員。應編制花名冊,了解本單位涉及實驗室生物安全所有人員的基本情況。評估實驗活動中每位工作人員可能存在的生物危險,採取合適的、有針對性的免疫措施,必要時可進行血清學本底檢測,對涉及高致病性危險生物因子的人員還必須進行血清留樣。 建立從事危險生物因子實驗活動的實驗人員的健康檔案,檔案保留每位人員的健康體檢報告、預防性服葯、免疫接種、血清本底值以及職業治療記錄等資料。因身體狀況出現異常而就醫診治的實驗人員只要懷疑與實驗活動的危險生物因子相關就應進行監督、陪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