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門診健康教育包括哪些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兒科就醫診治出現了新的變化。體現在輸液治療上,80%以上家長拒絕患兒住院治療,而選擇門診輸液觀察。以至於形成患兒及家長在醫院停留時間較短與醫護人員接觸交流機會減少,加上部分家長醫學知識缺乏,導致對孩子所患疾病的治療及預防、護理過程不清楚,對所患疾病應注意的問題了解不全面等。為滿足不同層次、不同疾病患兒及家長的各種需要,我科自2001年建立了兒科輸液觀察室,並對患兒家長採取了口頭宣教與小組講課、圖片宣傳等各種方式的健康教育,取得了滿意的效果,深受患兒及家長的歡迎,現將體會介紹如下。
1 臨床資料
2001年1月~2002年8月,我科共收治門診輸液觀察患兒4461例次,其中男佔58%,女佔42%,平均年齡3.5歲。主要疾病為急性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腸炎,化膿性扁桃體炎,皰疹性口腔炎,蕁麻疹,頸淋巴結炎等。
2 門診輸液室特點
門診輸液觀察特點是患兒隨時來診,輸液時間不定,最短1h,最長6h,平均3h [1] 。針對輸液觀察室流動性大,患兒停留時間短的特點,我們著手在輸液室牆壁上貼一些色彩生動的畫片,將一些需注意的問題配以簡明的文字,吸引患兒及家長的注意並能使其產生興趣記住內容。另外,固定板報宣傳欄定期更換內容進行科普教育。並備有各種免費宣傳冊可供家長隨時拿取。
3 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及內容
② 護士在健康教育中發揮什麼作用結合你的知識闡述如何開展健康教育
護士在健康教育中發揮作用
健康教育是健康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衛生保健事業不斷發展、完善和進步的重要標准。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和新的健康觀的確立,健康教育在健康管理工作中日益受到重視。護理工作涉及到人的生命過程,其工作范圍不僅是在醫院臨床,還要深入到家庭、社區及社會,為人類提供健康保健護理服務。促進全民健康是每一位護理工作者的神聖使命。
健康教育的目標是鼓勵民眾採取和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利用現有的衛生資源,改善他們的健康狀況及生活環境。護士的重要職責在於:通過健康教育,幫助服務對象達到預防疾病、促進健康、維護健康、和恢復健康的目的。因此,護士在健康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健康教育的最佳人選。
③ 怎樣做好病人的健康教育
應明確病人教育的目的與作用
病人教育的目的是為了讓病人達到知、信、行。知:讓病人知道所患疾病的一般知識、檢查治療的目的及護理要點。信:護士用豐富的知識幫助指導病人,讓病人感到護士可信,並形成一種實行的信念,知識一旦變成信念,就支配著人的行動。行:利用護士的影響力指導病人,病人將護士交給的知識付諸於行動。
病人教育的作用可以降低病人的焦慮狀態,病人住院都有陌生緊張的心理,特別是需要手術的病人,護士應根據病人治療不同階段進行教育,講明各種檢查、治療、用葯的目的、注意事項及配合方法。讓病人做到心中數,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病人在住院期間許多護理活動是需要護士與病人共同完成的。如術前的體位練習,術後的功能鍛煉,有效的咳痰方法等都需要病人在護指導下來完成。因此,護理活動中護士與病人應形成指導、參與、合作這種新型的護患關系,而不是單純地、幫病人去做,調動病人主觀能動性積極參與自我護理活動。很多病人患病後由於不認識疾病的危險性,一旦病情好轉就不按醫囑服葯,不注意休息,造成疾病復發,甚至發生其它合並症。因此,護士要針對疾病特點,講明按時服葯的重要性及各種注意事項,以避免疾病復發和並發症的發生。
2 合理採用病人教育形式
我院採取了以下三種形式 一對一教育:主管護士針對病人的具體情況進行教育指導。護士了解病人生理、心理、社會、文化等各方面情況,評估病人健康知識問題,對其健康知識不足,進行有的放矢地教育與指導,體現個體化教育的優越性。小組式教育:適用專科病房。將同一種疾病的病人組織起來,針對其共同需要了解的問題進行教育指導,組織病人進行討論,解答病人提出的問題。電化教育:直觀性強,能將抽象的難以理解的內容具體化、形象化、有利於病人接受和理解,是值得提倡的一種教育形式,這種教育形式適用於慢性疾病。
3 靈活應用病人教育的方法
3.1 語言教育 語言教育是最直接、最簡捷、效果最好的方法之一,可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和不同人群的共性問題進行教育。語言教育較少受文化的影響,對文化層次低的病人更適合語言教育。因此,護士要掌握交流技巧隨機進行教育。運用語言教育時應重點突出、形象生動、簡單明了並鼓勵病人提問。
3.2 書面教育(宜傳材料) 各試點病房根據病種的特點編寫、繪制一些宜傳卡、手冊、板報等便於病人隨時了解相關知識。①宜傳卡:為一病一議。比較詳細的敘述某種疾病防治措施、檢查的一般知識、飲食與熱量、服用葯物的注意事項等。如「冠心病的預防」從什麼是冠心病;危險性;可預防的危險因素;預防方法;減少進食含膽固醇多的食物;經常運動;冠心病出現的警告訊號等。②宣傳手冊:內容系統,知識豐富,圖文並存,把深奧的醫學護理知識通俗化、專用術語具體化、護理技術簡明化。③宣傳板報:試點病房根據病種特點定期更換扳報。
3.3 實物教育 應用一種模型真實地向病人展示、講解、教會疾病預防方法及自我護理的措施。
3.4 示範教育 護士通過為病人演示一些手術體位的訓練方法,功能訓練的重點進行教育。
4 進行病人教育時護士應具備的素質及注意事項
4.1 護士要有對病人進行教育的意識 學會實施病人教育的方法,掌握病人教育的內容,在思想上認識到開展病人教育是護士的重要職責。同時護士要有認真刻苦的學習精神理論聯系實際的科學態度。
4.2 護士應掌握溝通技巧 溝通是護士與病人進行交流的一種治療性的護理技術,是實施病人教育並取得成效必不可少的方法。
4.3 病人教育做到持之以恆 要根據病人住院的不同時期,不同的病情進行全方位的教育。實施護理操作時與病人教育相結合,將軀體護理與教育融為一體。
④ 如何開展健康教育
學校開展健康教育是預防和控制各類流行性疾病的重要措施。青少年是社會和國家的未來,抓好學校的健康教育是根本上解決不良衛生行為問題的戰略舉措。通過學校健康保健衛生教育,是增強學生健康觀念,培養健康習慣和建立健康行為的最有效手段。結合學校健康教育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健全組織,提高認識
學校健康教育遵循「預防為主,嚴堵源頭為重」的原則。成立以校長為組長、副校長為副組長,教務處、政教處、團委、醫務室為成員的健康教育領導小組。使學校對健康教育責任到人,落實到位,切實有效地開展健康教育工作。充分發揮學校健康教育管理組織,即學校領導、醫務室與班主任、學生會及各班衛生委員的三級管理網路體系,組織學習教育部、市教育局下達的有關貫徹、落實學校衛生健康教育等文件,進行動員宣傳教育。使學校教職工及學生充分認識到學校開展健康教育工作重要性、緊迫性。
二、制訂計劃,措施落實
根據教育部和衛生部學校健康教育要達到的提高學生健康促進相關知識的知曉率。培養學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強預防艾滋病等流線性疾病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改善學生的健康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減少缺課;改善體質和精神健康。每學期召開由各班衛生委員參加的會議,提出學校衛生、健康教育、流行病防控等工作目標要求和任務安排,保證工作部署到位。
三、把健康教育融入到各學科
按照學校健康教育基本要求,將健康教育納入學校教學計劃,充分發揮學校各相關組織工會、團委、學生會的協同作用,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通過課堂教學、專題講座、播放多媒體教學片形式,將有關知識滲透到思想品德、自然、生物課、體育與健康等課程中,使健康教育工作做到制度化、經常化、教育形式的多樣化,反復強調、不斷滲透、貫穿整個學年,確保健康教育工作計劃貫徹、落實、有效。
四、把健康教育融入到國防教育
學校高一起始年級,每年8—9月份新生入學進行軍政訓練期間,組織學生觀看《青春期生理衛生》、《預防艾滋病、性病》等VCD片;開展禁毒、預防艾滋病板報展覽;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處方發放人手一份;並備有一定數量的《性病與艾滋病》健康教育小叢書,供學生借閱進行宣傳教育。使學生了解預防艾滋病相關知識、增強學生自我保護意識和抵禦艾滋病侵襲的能力,培養其健康的生活方式
⑤ 如何進行健康教育
1.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的社會教育活動,使人們自覺地採納有益於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減輕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預防疾病,促進健康,提高生活質量,並對教育效果作出評價。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人們樹立健康意識、促使人們改變不健康的行為生活方式,養成良好的行為生活方式,以減少或消除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通過健康教育,能幫助人們了解哪些行為是影響健康的,並能自覺地選擇有益於健康的行為生活方式。
健康教育應該從小學開起,不同學段開設不同深度的健康教育教育課,讓學生形成身體健康,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完整社會人,才是一個全面發展的勞動者。
[1]
2018年11月12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新聞發言人宋樹立在解讀《貧困地區健康促進三年攻堅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時指出,到2020年我國將實現貧困地區居民健康教育全覆蓋[2]。
中文名
健康教育
外文名
Health Ecation
形式
社會教育活動
方式
採納有益於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
目的
促進健康,提高生活質量
快速
導航
教育內容
教育意義
教育目標
策略措施
害病原因
教育覆蓋
教育目的
1、增強人們的健康,使個人和群體實現健康的目的;
2、提高和維護健康;
3、預防非正常死亡、疾病和殘疾的發生;
4、改善人際關系,增強人們的自我保健能力,使其破除迷信,摒棄陋習,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倡導文明、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
5、增強健康理念,從而理解、支持和倡導健康政策、健康環境。
教育內容
按照我國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規劃綱要(2005-2010年),健康教育主要有以下內容:
綱要提出:
——建立和完善適應社會發展的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體系。
2010年,縣及縣以上的健康教育專業機構要配置健康教育專業技術人員,配備適應工作需要的設備。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專業技術人員應具備社會動員、倡導、傳播與教育、計劃設計、實施、監督與評價等基本技能。至2010年,社區、醫院、學校、企事業單位等有直接面向目標人群開展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的服務設施和網路。至2010年,建立國家級人群健康素質監測網路和信息庫;建立健全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中心資料庫;建立完善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專家庫、傳播材料庫。
——做好重大疾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
—廣泛開展農村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積極推進「全國億萬農民健康促進行動」
至2010年,東部、中部、西部地區農村居民基本衛生知識知曉率分別達到80%、70%、60%;人群健康相關行為形成率分別達到70%、60%和50%
。
——深入開展城市社區的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
至2010年城市居民健康知識知曉率和健康行為形成率,分別達到80%和60 %以上。
——開展以場所為基礎的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
⑥ 如何開展健康教育和促進健康教育
1、首先將健康教育納入教學計劃,認真開展健康教育。
2、設置健康教育宣傳欄,每周或是每月更換一次。
(內容是貼近學生生活的易於被學生接受的健康知識)。
3、可以與當地衛生院或是社區門診聯系,就學生感興趣的、關心的問題定期開展健康教育講座(比如青春期心理咨詢、愛眼日、愛耳日等世界衛生日專題講座)
4、配合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做好學生視力、齲齒等學生常見病監測。
⑦ 如何開展健康教育活動
(1)在機關、企業和事業單位開展多種形式的職業衛生、疾病預防和衛生保健等宣教活動,使職工相關衛生知識知曉率達到80%以上。
(2)在中小學校開設健康教育課,各類學校要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動,使學生健康知識和健康行為形成率達到80%以上,14歲以下兒童蛔蟲感染率低於3%。
(3)醫院要有針對性地向病人及其親屬開展健康教育,住院病人相關知識知曉率達到80%以上。
(4)街道和社區要圍繞群眾的健康需求開展活動,引導廣大市民群眾提高自我保健意識和能力,自覺摒棄不良衛生習慣,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居民健康行為形成率不低於70%。
(5)新聞媒體要堅持正確的輿論引導,開設專版、專欄、專題,大張旗鼓地宣傳衛生防病和健康知識,全面提高城市文化品位。認真落實《安康市公共場所禁止吸煙條例》,積極開展控煙活動,禁止發布任何形式的煙草廣告。
⑧ 如何開展護理健康教育
1運用健康教育路徑前對病人或家屬的評估
護理評估是護理程序的第一步,是護士通過閱讀病歷、與病人或家屬交談、觀察及體格檢查等方法收集病人生理、心理、社會等方面的資料的過程[3],護理評估做得是否准確、全面直接影響到護士工作的准確性。因此,護理人員在對病人進行健康宣教前要先評估病人當時的病情是否許可、病人有無不適和焦慮、病人目前是否需要護士的宣教、宣教的時機是否適宜。
2 掌握臨床疾病健康教育路徑的內容綱要
健康教育路徑是將病人從入院到出院的健康教育內容以表格的形式制訂出來,主要以兩大類病人為主。
非手術病人包括入院指導及與檢查、治療、護理相關的知識指導、飲食指導、生活保健指導、康復指導、出院前指導、出院當天指導。
手術病人包括入院指導及與檢查、治療、護理相關的知識及配合指導;指導床上使用便器、深呼吸、有效咳痰的方法;解釋術前准備的意義和配合要點;介紹手術日的准備程序和配合要點;介紹術後表述和緩解疼痛的方法;指導病人深呼吸、有效咳痰及床上活動;飲食指導、生活保健指導、康復指導、出院前指導、出院當天指導。在執行的過程中要注意應按實際情況增加或減少內容,不能千篇一律,否則達不到個體化的宣教效果。
3 掌握好執行時機
對住院病人的健康宣教要掌握好時機,避免機械按照路徑表中制訂的時間進行,當班護士根據病人當時的病情及醫生的治療方案將健康宣教適當的提前或推後是正常的。我院在運用健康教育路徑的時候為了更好地指導低年資護士的工作,制訂了住院病人健康宣教的參考時機(見表1)。表1
住院病人健康宣教的參考時機(略)
4 宣教對象的選擇
對於一些意識清醒、能理解及配合的病人,護士可以直接對該病人進行宣教。對於一些需要病人家屬配合的,如飲食指導、出院指導等則可以選擇對病人和家屬一起進行宣教,但是在面對患兒和老年人的時候,病人的陪護可能每天都會更換,護理人員在進行宣教時就會不斷地跟每個人進行講解,效果並不理想。
5 宣教方式的選擇
目前,醫院大多數的宣教方式是口頭宣教並配合一些文字和圖譜進行補充說明。對於一些特殊病區(愛嬰區)會配合一些錄像帶對產婦進行母乳喂養、新生兒沐浴、乳房護理等宣教。在康復科、骨外科等病區針對病人的康復鍛煉宣教,護士大多採用的是現場指導的方式。總之,健康宣教的方式要根據病人的病情、文化程度、理解能力、個人需求等來加以調整和補充。
6 評估的方法和技巧
護士在使用健康教育路徑的同時要掌握評估和實施的技巧。
評估的技巧:並非所有的評估都是直接問出來的,很多評估結果是通過觀察、推理得出來的,所以護理人員在對病人進行評估的時候不能只重視病人的主訴,更多的是應在日常工作中進行病情觀察。
實施的技巧:護理人員的工作比較忙,沒有專門的時間為病人及其家屬進行健康宣教,所以在工作中要注意實施健康教育的技巧,為病人提供護理、治療、查房時等都是健康教育的時機,護理人員要做到逢做必講,講後補記,記時查漏,這樣才能及時有效地將健康教育貫穿於護理工作中。
⑨ 如何做好健康宣教
健康宣教是通過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的教育使患者及其家屬自覺地採納有益於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可消除或減輕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預防疾病,促進健康,提高生活質量。現階段,我國臨床上的健康教育方式大多隻是注重信息的傳遞,不能顧及患者及家屬是否形成健康觀念,今後是否能正確進行健康的行為。那麼,如何使你的健康教育收到很好的效果呢。
下面給您介紹一種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
知信行模式(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 KAP模型),亦被稱之為認知模式,是知識、態度信念及行為三者的總稱,是目前健康教育領域行為轉變模式中較為成熟的理論之一。
下面就運用KAP模式進行健康教育的方法做一簡單介紹:
一、疾病認知教育
1.一對一個體宣教:
患者入院後立即對其進行KAP問卷評估,根據患者知識缺乏程度對其進行針對性的健康教育,進行健康教育時應避開進食、睡覺及治療、護理等。教育過程中強調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盡量使用鼓勵性語言,以交談的方式與患者及家屬交流。對於重點內容進行反復強調,利用一問一答的形式加深患者對重點內容的掌握,及時反饋學習的成果,不斷豐富與改進教育的內涵。
2. 專家知識講座:
組織患者及家屬參加疾病相關講座,講座結束後留出一定時間給患者答疑解惑。
二、信念干預
1.小組集體宣教:
將患者進行歸類,將需要進行相同教育意義和講課內容的患者聚集起來,由相關專家進行講解,每周一次,每次45分鍾為宜。宣教內容主要是介紹一些臨床治療成功的案例、研究方向及研究成果。
2.座談會:
對於相關情況的患者可以邀請他們一起參加座談會,交流各自的心聲,分享體會和經驗;使被動聽取意見變為主動徵求意見,更好的制定治療及護理方案。時間為每周一次,每次60分鍾為宜。
三、行為干預
1.針對不同疾病,結合患者的文化水平及認知能力,為患者制定相關的飲食指導、休息、活動及其他注意事項,及時解答患者疑問。
2.出院指導結合隨訪教育: 患者出院時為其提供個體化教育,並利用電話、簡訊、微信等多種現代媒體通道為患者進行高質量的健康宣教。對患者提出的問題給予一一解答,為患者營造一個良好的人性化服務氛圍,從而建立和維護和諧的護患關系。
健康宣教是護理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健康宣教的形式和內容必須要與患者的需求相結合,讓患者自身主動參與進來,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天津中醫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魏洪悅 谷曉玲 )
參考文獻:
1.李運智,劉宏,閆春林,等.知識-信念-行為教育理論在高風險壓瘡患者家屬教育中的效果研究[J].護理管理雜志,2016,16(04):281-283.
2.Trzcieniecka Green A, Bargiel-Matusiewicz K, Borczyk J. Quality of patients after laryngectomy[J]. Jouranl of physiology and Pharmacology.2007,58(5):699-704.
3.高丹. 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對卵巢癌術後患者KAP、生活質量及希望水平的影響[D].南京中醫葯大學,2017.
精彩內容推薦:
.護士:懷揣仁愛的變革者
.一起做個微笑天使吧!
職業禮儀加分項:護理服務禮儀
門診護士如何做好護患溝通?
美麗天使 綻放笑容
溫馨提示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來稿請附上以下內容:作者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