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健康碼誰開發出來的
鍾毅。
健康碼是以實際真實數據為基礎,由市民或者返工返崗人員通過自行網上申報,經後台審核後,即可生成屬於個人的二維碼。
簡介
2020年12月10日,國家衛健委、國家醫保局、國家中醫葯管理局聯合發布《關於深入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五個一」服務行動的通知》,明確要求各地落實「健康碼」全國互認、一碼通行。
2021年1月,國家發改委聯合多部門發布關於做好2021年春運工作和加強春運疫情防控的意見,要求春運期間推動「健康碼」全國一碼通行,避免因掃碼造成聚集。
2021年春運期間健康碼全國互認。「碼」上加「碼」是個例、是特殊,確有原因暫不能與其他地區互認的,要先報告。3月23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在發布會上介紹,全國目前基本實現了健康碼的「一碼通行」。3月30日,國家政務服務平台「防疫健康碼」已整合「通信大數據行程卡」相關信息,可在健康碼中顯示用戶。
⑵ 健康碼的研發出自於誰
據新京報消息,目前全國通用的「健康碼」開發工作實際上出自一位普通民警——鍾毅。
據報道,鍾毅是杭州市公安局的一名民警,他在2020年2月接到緊急召集令,被要求研發「杭州健康碼」。在之後的48個小時里,「健康碼」實現了從零到有,並在2月11日上線。上線首日申請量突破130萬,40天後「健康碼」從杭州走向全國。
鍾毅表示,當初沒有樣本可以參照,全憑自己摸索,在「一人一碼」等條件下完成開發,之後經過40天內29輪次技術調整、14個版本的規則完善、63項功能應用的迭代終於成熟,准確率達到了99.9%。這是他最深刻的記憶。
(2)健康碼怎麼研發出來擴展閱讀
健康碼從立項到發布僅用14天時間:
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的消息,市場監管總局(標准委)在2020年4月29日印發公告,發布《個人健康信息碼》系列國家標准,該系列標准採用了國家標准快速程序,從立項到發布僅用了14天時間。
在健康碼標准制定工作中,阿里巴巴表示其也全程參與,主要通過支付寶、阿里雲參與負責全國一體化政務平台以及全國統一疫情防控健康碼系統的搭建和支持。
⑶ 健康碼是由什麼公司運營
健康碼是由是由阿里支付和微信兩大平台為政府開發並運營的服務。自2月在杭州率先推出以來,在中國各城市快速普及。
該應用需要綁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根據用戶的自行申報以及在使用手機各APP時的位置信息,實時生成健康狀況評估和出行記錄,並以此分配相應的顏色代碼。
健康碼的由來
健康碼是在疫情期間為了恢復經濟而做的一項很成功的嘗試。今年2月份中國經濟在新冠疫情的肆虐下陷入了臨時的停滯,復工和防疫成為擺在所有城市面前的巨大難題。
根據中國新聞周刊的報道,2月7日杭州率先提出了市民健康碼的概念,4天後杭州健康碼上線了,當天就有114萬人申領,同期深圳的健康碼也在2月9日上線,這種大數據識別出個人的健康狀況之後,生成的二維碼被叫作健康碼。
⑷ 健康碼是馬曉東發明的嗎
目前全國通用的「健康碼」開發工作實際上出自一位普通民警——鍾毅。據報道,鍾毅是杭州市公安局的一名民警,他在2020年2月接到緊急召集令,被要求研發「杭州健康碼」。在之後的48個小時里,「健康碼」實現了從零到有,並在2月11日上線。上線首日申請量突破130萬,40天後「健康碼」從杭州走向全國。鍾毅表示,當初沒有樣本可以參照,全憑自己摸索,在「一人一碼」等條件下完成開發,之後經過40天內29輪次技術調整、14個版本的規則完善、63項功能應用的迭代終於成熟,准確率達到了99.9%。這是他最深刻的記憶。
⑸ 健康碼和行程碼到底是鍾毅還是馬曉東誰發明的
健康碼跟行程碼的話。都是由馬曉東發明的因為央視都是由馬曉東發明的因為央視媒體他是由馬曉東發明的,因為央視媒體公布的就是馬曉東發明的這個健康碼。
⑹ 起底西安一碼通:僅花3天研發,是什麼人研發了這個一碼通
是由中國電信西安分屬研發的
我們都知道,這段時間西安出現了一點小問題,導致整個城市開始封閉,為了不讓新冠病毒快速傳播。由於西安是一個人口基數比較龐大的大型城市,面對這么多人口的防疫措施,得需要一個系統來支持和幫助。這個系統就是西安一碼通。這個系統可以提供多人的健康碼出示以及各種事宜。
⑺ 健康碼的創始人叫什麼名字
健康碼的設計出自於杭州市公安局的一位普通民警,他的名字叫鍾毅。
2020年2月,鍾毅接到上級緊急命令-研發「杭州健康碼」。經過48個小時的努力,鍾毅和他的團隊把「健康碼」設計出來了,經過29輪的改進,40天後「健康碼」從杭州走向了全國,在全國疫情防控工作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他開玩笑地說自己是穿著警服的產品經理。
現如今,健康碼已經成、為了我們大眾必備的出行工具,它給大家的出行帶來了極大的健康保障,鍾毅本人也被評為了2020年「最美公務員」。
健康碼的作用
健康碼的作用是通過健康碼的顏色,可以快速識別一個人是否途徑疫情比較嚴重的省市,是否直接或間接接觸過感染患者。然後通過大數據分析,可直接鎖定並找到可能被感染的人群。
健康碼是指借鑒浙江等地方推行健康碼模式,助力分類有序復工復產的經驗,在國務院辦公廳電子政務辦的指導下,支付寶基於中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研發的中國統一的疫情防控健康碼系統。
⑻ 還記得全球第一個健康碼是如何誕生的嗎
誰發明了健康守則?有人說它是杭州一名警察發明的,也有人說它是阿里部門的員工發明的。實際上,《衛生法典》的誕生是由餘杭區委辦公室提出,阿里團隊共同開發的。
在手機定位的基礎上,通過消費記錄、出行記錄、航班記錄、填寫出行信息、掃描場景定位等方式進行大數據分析。假設在高危地區,健康代碼的顏色將變為紅色,這對有效阻斷傳播鏈做出了巨大貢獻。綜上所述,健康代碼的發展,以及健康代碼從無到有、從不穩定到成熟的發展,不是一個人或一家公司的貢獻,而是一個團隊的貢獻,是團隊每個成員日夜的努力。由於他們的默默無聞,他們為預防和控制以及打破傳播鏈做出了巨大貢獻。
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哪裡有不對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哦,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
⑼ 健康碼誰開發出來的
據新京報消息,目前全國通用的「健康碼」開發工作實際上出自一位普通民警——鍾毅。 據報道,鍾毅是杭州市公安局的一名民警,他在2020年2月接到緊急召集令,然後參與開放。
⑽ 健康碼是根據什麼原理實現的全國14億人口,每個人都有信息, 這樣需要的伺服器夠用嗎
健康碼的數據來自於大數據,舉個簡單的例子,過往7~14天的GPS位置、線下掃碼商家位置、購買火車票的信息等等,如果你買了一張去湖北的火車票,健康碼很可能就會變色。
健康碼的數據來源
健康碼是動態碼,如果申請者曾經與確診或者疑似病例共同乘坐過一輛班車,或者來自重點疫區,那麼就會影響到健康碼的顏色。
健康碼數據採集來源比較多,大家使用手機操作的基本上都可以被記錄到。比如移動支付消費、二維碼乘坐公交、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微信、支付寶在後台記錄的用戶GPS位置信息,甚至是手機連接的基站位置信息,都可以用於健康碼的數據來源。
如果在某一個時間,在特定的場合出現了確證患者,那麼系統就會根據大數據分析判斷那些人可能曾經與這些病例接觸過,健康碼就會「變色」。
健康碼的三種狀態
紅碼:確證病人、疑似病人、無症狀感染者,與確診病人有過密切接觸的人員,醫學觀留人員,這些人都是紅碼狀態。需要連續健康打卡14天,才能轉換成綠碼。
黃碼:全國確診人員的非密切接觸的同行人員、發熱門診等級、外省人員、留觀等有發熱、咳嗽、腹瀉等不適症狀的人員,還有省外本省未滿14天健康打卡人員等重點關注的人群。連續健康打卡7天,轉換為綠碼。
綠碼:當前無症狀、健康正常、可以人員流動、復工復產,有效期為3天,3天內需要自行健康打卡,否則可能轉換為「灰碼」。
總之,健康碼不能判斷大家得了什麼病,只是追蹤大家出行的軌跡,然後結合大數據給出有沒有可能接觸到新冠病毒,相應的部門可以作為判斷依據,對於疫情防控有很重要的意義。
健康碼通過手機後台的大數據,能夠將你每天行動的軌跡進行記錄。然後進入大數據的資料庫,一旦資料庫裡面有感染者或者是疑似患者時候,後台大數據就會自動的進行計算並對比篩選出來與與確診患者或者是疑似患者有過軌跡交集的人員數據。與之密切相關的人員的健康碼的顏色也就隨之變色,簡單理解就是這個原理。更多的是依賴於後台大數據的計算數據,而不是簡單的手機當中的一個二維碼圖片
IT之家2月6日消息因為疫情,人們已經習慣了健康碼綠碼通行的生活。但是健康碼背後的工作原理是什麼,你知道嗎?今天,一項阿里巴巴在2020年6月1日申請的健康碼相關的專利得到曝光,其中介紹了一些關於健康碼的原理。
去年年初,疫情肆虐的時候,支付寶在國務院辦公廳電子政務辦的指導下,基於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研發全國統一的疫情防控健康碼系統。從專利上大致能看出,健康碼是通過不同的電子憑證來標識用戶的健康狀況。
而電子憑證生成時,系統會根據用戶所處的不同應用場景各自對應的健康狀態來判定條件和用戶標識,從而獲取不同應用場景各自對應的參考用戶數據。然後,根據不同應用場景各自對應的參考用戶數據,確定用戶在不同應用場景中分別對應的健康狀態。接著,根據這些健康狀態和用戶標識,生成與用戶對應的電子憑證。
這些電子憑證和用戶數據會被存儲在伺服器中,以便後續查看。當用戶到了某一個場景,該場景中對應的終端設備會發送服務請求信息,信息中包含用戶的電子憑證,若電子憑證有效,則從電子憑證對應的信息中確定用戶在這個場景中的健康狀態,然後,伺服器向終端設備發送通知消息,通知消息中包含用戶在該場景中對應的健康狀態以及模糊處理後的用戶標識。接著,伺服器會生成檢測記錄,用於記錄該場景對應的終端設備對用戶的健康狀態的檢測情況。
專利中還以就醫場景為例做了一個流程介紹,大家可以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