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運動前後如何科學補水
我們在運動的過程中會大量出汗,造成身體缺水,於是就會感到口渴難耐。有人因口渴喝起水來沒完,結果導致腹脹、胃痛等不適;也有人雖口渴難忍,卻不敢喝水,害怕身體不舒服,等到運動結束後30分鍾才喝水,結果導致身體脫水,危害健康。
那麼,在運動時應如何補水呢?
1.補水的時機要准確把握
一般情況下,在運動前30分鍾左右補足水分最好。如果運動過程中口渴難忍,則可以少量補水。如果是進行超大強度的訓練,除訓練前補足水外,最好在訓練後再補水。
2.飲水的質量
盡量不喝各種飲料,諸如汽水之類;要喝白開水,或者綠豆湯,或含鹽1%的淡鹽水等,及時補充體內由於大量出汗而丟失的鈉。
3.忌服過冷的水
人的體溫正常情況下在37°左右,經過運動後,可上升到39°左右,如果飲用過冷的水,會強烈刺激胃腸道,引起胃腸平滑肌痙攣、血管突然收縮,造成胃腸功能紊亂,導致消化不良。
4.飲水的量
運動中出汗多,需飲用的水量自然大,但不能一次喝足,要分次飲用。一次飲水量一般不應超過200毫升,兩次飲水至少間隔15分鍾。另外飲水速度要慢,不可過猛。
溫馨小貼士
專家認為,如果在運動前喝一杯咖啡,不僅可以增強運動的耐力,還有助於減輕體重。
㈡ 健康小知識:運動後如何補水 選好水喝出健康
運動飲料補水效果最好
運動中,水代謝速率加快,大量水分遺失,因而每15~20分鍾就應該補充一次水,每次喝0.5~1杯(120~230毫升)水。但當運動時間過長,超過60分鍾,或者從事的是高對抗運動,這時就需要喝運動飲料。因為,劇烈運動會導致體內電解質代謝過程也加快,大量的電解質伴隨汗液遺失。因此,要把水、糖和電解質一起補。如果運動時不注意補液,可導致運動性脫水。運動飲料一般都含有糖和電解質,其中各種營養素的組分和含量能適應體育鍛煉者的生理特點和格外營養需求。而不少運動員比賽間隙喝的飲料就是運動飲料。
此外,運動中補充液體的量一般不應超過800毫升,且必須少量多次,以免一次性大量補充液體對胃腸道和心血管系統造成過重的負擔。在高溫下進行大強度的運動,每小時補液量應大於300毫升。
需要注意的是,運動飲料也並非人們都適用,對於血糖偏高的人或糖尿病患者,飲用時要格外慎重,另外,高血壓、心功能或腎功能不好的人,也不宜大量飲用,以免加重心臟和腎臟的負擔。此外,一般不主張在運動前和運動中飲用含二氧化碳氣體的運動飲料,這會使胃部產生脹氣感,對運動不利。
運動後跟著心跳喝水
運動後因為身體還處在興奮期,心跳速度也沒有馬上恢復平緩,因而在盡量保持飲水速度平緩的前提下,節奏盡量和心跳保持一直,再間歇式地分多次喝。這樣才能讓心臟有序地、充分地吸收水分。無論是運動前、運動中、還是運動結束後都不要喝過冷的水,以免對腸道進行過分的刺激,水溫可在37℃~39℃即可。
運動完喝多少水和體重相關,原則上,體重每減輕0.5公斤,水的攝入量就要增加2~3杯,約500~700毫升。
最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運動中消耗過多時,可以大量補充運動飲料,但在平時,如果出汗多,還是以喝白開水為主,任何種類的甜飲料都要少喝,特別是正在進行減肥的朋友。有研究顯示,兩瓶500毫升甜飲料所含的熱量約等於一頓晚餐。因此,多喝白開水,特別是溫白開水,是保持身體正常代謝,維持水平衡的最佳途徑。
㈢ 運動後怎樣做到正確健康飲水
運動健身是最健康的健身方式,在運動過程中人體會排出大量的汗液,那麼運動過程中要進行必要的水分補充,那麼運動時怎麼樣補充水分才更加健康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3.水的選擇
水的選擇,應該盡量為運動飲料。鑒於女性對熱量都很敏感,加上女性的生理特殊性,所以推薦運動女性選擇專業的女性健身飲料,如目前在健身房流行的康比特 「運動美人」,這是國內首款為運動健身女性量身定製的健康飲品,它能夠滿足女性健身的諸多需求,包括補充水分、電解質和維生素,降低熱量並增加膳食纖維攝入,同時能夠增強減脂效力,檸檬香味,清新爽口,是女性運動健身的上選飲品。
㈣ 經常運動跑步會覺得特別的口渴,運動過後怎樣健康飲水
運動過後應該要喝溫水,不應該喝冰水,並且運動過後要盡量多喝一些水,可以少喝多次,也就是每次少喝一點,但喝的次數頻繁一些,這樣就能夠將運動過程中所散發的水分補回來,保證身體有充足的水分,這樣身體才能夠正常的去代謝,保持健康狀態。
喝溫水由於人在進行大量運動之後,血液處於快速流動狀態,血管擴張,此時如果喝冷水的話,對血管會造成一些刺激,可能會造成一些疾病,因此運動過後一定要喝溫水。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天進行運動之後血管擴張,如果此時喝冰水可能會對身體器官造成損害,而溫水不具有刺激性,所以在運動過後比較適合喝。
綜上所說,經常運動跑步會覺得特別口渴,此時需要及時大量的喝水,但是也需要注意喝水的正確方式以及時間,平時生活中我們也要注意補充水分,因為人每天身體所需要的水分是比較多的,並且水對身體來說是比較重要的。
㈤ 運動流汗特別多,怎樣才能「有效補水」
一般來說,如果出汗量不大,補充常見的飲料,如礦泉水、白開水、茶水、碳酸飲料、果汁、綠豆湯、牛奶、運動飲料等均可。如果出汗量大,則最好補充含有一定量電解質的運動飲料、鹽水、菜湯等。出汗量大時不要單獨狂飲白開水,每次補充100~200毫升。
㈥ 運動後容易缺水,什麼時間補水最健康
夏天運動量增大,體內會流失大量的水分,隨著汗液揮發掉,因此運動時及時地補充水分是很有必要的,這里小編給愛運動的朋友總結了一些補水小竅門:
5.運動後每隔15分鍾可以補水一次
出汗較多的運動者每隔15分鍾可以補充100到150ml的水,可以及時補充身體流失掉的水分
6.運動後如果不及時的補充水分會怎樣
大量運動而又不及時的補充水分和鹽分,這樣很容易丟失體內大量的水和電解質,造成人體代謝後的廢物堆積,而且長期堆積就會導致肌肉局部血液循環不好,引起小腿肌肉痙攣,嚴重者還會出現胸悶、氣短,心慌、昏厥的情況。
小編認為,運動一方面要注意訓練強度,另一方面要合理規劃飲食、及時的補水,這樣運動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㈦ 運動時應該應該怎樣正確補充水分
1、常規補水
跑前少量補水:在跑步運動過程中會出現大量的出汗,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因此,為了避免水分的流失,運動者可以先喝少量的水,約200毫升,半小時到一小時後再開始跑步。
跑步途中補水:需要根據運動強度、體力消耗和自我疲勞程度進行有效補水,通常控制在10~15分鍾內,飲用150毫升溫水。不過標准不做統一,因為每位跑者情況不同,所以攝水量也不同。只要供水量大致與出汗量相等即可,讓身體始終保持水分平衡狀態。
忌口渴再補水:跑步時補水要積極主動,一定不能覺得渴了才想到喝水。此時,身體已經進入缺水狀態,對身體的損害也已經形成,所以跑者應該在運動的時候盡快補充水分。
養成早起適量補水:有晨練習慣的跑者,早上起床後可能不會感到口渴。其實經過一夜的睡眠後,身體會分泌出一部分汗水,此時身體已逐漸進入缺水狀態,此時應先喝點溫水,然後再進行跑步鍛煉。
跑步者喝的水主要是開水和含糖量低的糖水。有需要的跑者,還可以喝一些淡鹽水,因為淡鹽水很容易被人體吸收,更容易融入人體內部。現在市場上有很多運動飲料和功能飲料。這些飲料可以為人們在運動中提供必要的能量和物質。不過適度飲用是有益的,最好不要喝太多,甲魚就是養成了喝運動飲料的壞習慣,現在每天一瓶不喝就難受,不要學習甲魚這樣的壞習慣。這些飲料的糖和鹽含量過高,容易對人體造成吸收負擔。一般來說,運動時糖的濃度應該保持在3%~6%,而鹽的濃度應該在0.2%左右。另外,一些碳酸飲料,由於會在體內產生氣體,所以不適合在運動過程中飲用。也有部分跑者習慣在運動前喝葡萄糖以補充水分和能量。對此專家認為,這也沒有太大的必要。
2、通過表麵皮膚為人體補充水分
喝水是一種常見的補水方法,但也可以通過皮膚為人體吸收水分,也許這樣的做法不被很多人理解。通過皮膚為人體補水的方法非常簡單,將水澆在皮膚表面。在很多馬拉松比賽中,經常看到運動員把整瓶礦泉水倒在自己身上。這樣的做法一方面,可以冷卻身體表面;另一方面則是,補充身體適量的水分。將水直接潑在身上不是即興行為,而是要有針對性。適合肌膚補水的部位,這其中包括頭、頸、大腿前部等,水溫盡量控制在10~18℃。
它還能為身體節省大量的水分,防止身體失水。這是因為在體表充滿水分後,可以代替汗液的功能,起到調節體溫的作用,身體不再需要過多的汗液分泌。這對保持人體水分,消除神經系統疲勞,保持最佳運動狀態,提高運動效率具有積極意義。
其實,這種補水的方式主要是針對職業運動員。對於業余跑者來說,由於訓練量和強度並不高,所以就沒有必要採用這種補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