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健康狀況 > 什麼是不健康素質

什麼是不健康素質

發布時間:2022-07-03 02:55:30

A. 如何評價一個人是否具備健康素養

中國公民健康素養66條
一、基本知識和理念
1.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或虛弱,而且是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的完好狀態。
健康表現為體格健壯,人體各器官功能良好;能正確評價自己,應對處理生活中的壓力,能正常工作,對社會作出貢獻;通過自我調節保持個人與環境、社會及在人際交往中的均衡與協調。
2.每個人都有維護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責任,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夠維護和促進自身健康。每個人都有獲取自身健康的權利,都可以通過採取並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獲取健康,提高生活質量。
3.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四個方面。主要表現為生活有規律,沒有不良嗜好,講求個人衛生、環境衛生、飲食衛生,講科學、不迷信,平時注意保健、生病及時就醫,積極參加健康有益的文體活動和社會活動等。
4.勞逸結合,每天保證7~8小時睡眠。有規律的睡眠對保證睡眠質量、維護健康有好處。睡眠不足和過長都對人體有害無益。
5.吸煙和被動吸煙會導致癌症、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等多種疾病。香煙中的有害物質可損害體內幾乎所有器官,導致不孕、新生兒低體重和猝死、白內障、勃起功能障礙、骨質疏鬆、消化道潰瘍等。
6.戒煙越早越好,什麼時候戒煙都為時不晚。
35歲以前戒煙,因吸煙引起心臟病的機會降低90%,59歲以前戒煙,在15年內死亡的可能性僅為繼續吸煙者的一半,即使年過60歲戒煙,其肺癌死亡率仍大大低於繼續吸煙者。
7.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葯品。
保健食品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適宜於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的食品。
8.環境與健康息息相關,保護環境促進健康。
人類所患的許多疾病都與環境污染有很大的關系。每個人都有愛護環境衛生,保護環境不受污染的責任。
9.獻血助人利己,提倡無償獻血。
適量獻血是安全、無害的。健康的成年人,每次採集的血液量一般為200~400毫升,兩次採集間隔期不少於6個月。
10.成人的正常血壓為收縮壓低於140毫米汞柱,舒張壓低於90毫米汞柱;腋下體溫36℃~37℃;平靜呼吸1
6~20次/分;脈搏60~100次/分。高血壓診斷標准為收縮壓≥140毫米汞柱或舒張壓≥90毫米汞柱;診斷、治療高血壓必須由醫生進行。
11.避免不必要的注射和輸液,注射時必須做到一人一針一管。
注射和輸液等醫療操作都有一定傳播疾病的風險,因此在治療疾病時應遵從醫囑,能吃葯就不打針,能打針就不輸液。
12.從事有毒有害工種的勞動者享有職業保護的權利。《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明確規定,勞動者依法享有職業衛生保護的權利。保護勞動者免受不良工作環境對健康的危害,是用人單位的責任。
13.接種疫苗是預防一些傳染病最有效、最經濟的措施。
接種疫苗花費的錢很少,可有效預防和控制傳染病的發生、流行。
14.肺結核主要通過病人咳嗽、打噴嚏、大聲說話等產生的飛沫傳播。具有傳染性的病人咳嗽、打噴嚏、大聲說話時,結核菌會通過噴出的飛沫傳播到空氣中引起肺結核的傳播。
15.出現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帶血,應及時檢查是否得了肺結核。早期診斷肺結核病可以提高治癒率,減少傳播他人的可能性。連續2周以上咳嗽、咳痰,通常是肺結核的一個首要症狀。
16.堅持正規治療,絕大部分肺結核病人能夠治癒。進行6~8個月直接督導下的短程化療,是當前治療結核病最主要的方法,堅持全程、按時、按量服葯是治癒的最重要條件。
17.艾滋病、乙肝和丙肝通過性接觸、血液和母嬰三種途徑傳播,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觸不會傳播。這三種疾病不會藉助空氣、水、食物、馬桶圈、電話機、餐飲具、卧具、游泳池或公共浴池、一般社交上的接吻、擁抱、咳嗽、蚊蟲叮咬等方式傳播。
18.蚊子、蒼蠅、老鼠、蟑螂等會傳播疾病。
蚊子傳播瘧疾、乙腦、登革熱等疾病。蒼蠅傳播霍亂、痢疾、傷寒等疾病。老鼠傳播鼠疫、流行性出血熱、鉤端螺旋體病等多種疾病。
蟑螂傳播痢疾、傷寒等多種疾病。
19.異常腫塊、腔腸出血、體重減輕是癌症重要的早期報警信號。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可以預防癌症的發生。
「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提高癌症治癒水平的關鍵。
20.遇到呼吸、心跳驟停的傷病員,可通過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急救。心肺復甦可以在第一時間恢復病人呼吸、心跳,挽救傷病員生命。
21.應該重視和維護心理健康,遇到心理問題時應主動尋求幫助。人一生中會遇到各種心理衛生問題,心理衛生問題能夠通過調節自身情緒和行為、尋求情感交流和心理援助等方法解決。
22.每個人都應當關愛、幫助、不歧視病殘人員。
關愛、幫助、不歧視病殘人員,不僅是預防、控制疾病流行的重要措施,也是人類文明的表現,更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23.在流感流行季節前接種流感疫苗可減少患流感的機會或減輕流感的症狀。
兒童、老人、體弱者等容易感染流感的人群,應當在醫生的指導下接種流感疫苗。
24.妥善存放農葯和葯品等有毒物品,謹防兒童接觸。有毒物品不能與糧油、蔬菜等同室存放,防止誤服或污染食物、水源。
25.發生創傷性出血,尤其是大出血時,應立即包紮止血;對骨折的傷員不應輕易搬動。對骨折傷員搬移前應先固定骨折部位,不要在現場進行復位;如傷勢嚴重,在現場急救的同時撥打120急救電話。

二、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
26.勤洗手、常洗澡,不共用毛巾和洗漱用具。
講究手、皮膚、口腔的衛生、不共用衛生用品能有效地防止感染及傳播疾病

27.每天刷牙,飯後漱口。
提倡每天早、晚刷牙。牙刷要保持清潔,最好每3個月更換一次牙刷。
吃東西後漱口,可清除口腔內食物殘渣,保持口腔衛生。
28.咳嗽、打噴嚏時遮掩口鼻,不隨地吐痰。肺結核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麻疹等常見呼吸道傳染病的病原體可隨患者咳嗽、打噴嚏、大聲說話、隨地吐痰時產生的飛沫進入空氣,傳播給他人。
29.不在公共場所吸煙,尊重不吸煙者免於被動吸煙的權利。不要當著你的家人、朋友和同事吸煙,只有完全無煙環境才能真正有效地保護不吸煙者的健康

30.少飲酒,不酗酒。
盡可能飲用低度酒,建議成年男性一天飲用酒的酒精量不超過25克,成年女性不超過15克。孕婦和兒童、青少年不應飲酒。
31.不濫用鎮靜催眠葯和鎮痛劑等成癮性葯物。服用鎮靜催眠葯和鎮痛葯等成癮性葯物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不能濫用。
32.拒絕毒品。
毒品嚴重危害健康,吸毒危害自己、危害家庭、危害社會。預防毒品危害從自己做起,絕對不要嘗試毒品。
33.使用衛生廁所,管理好人畜糞便。使用衛生廁所,管理好人畜糞便,可以防止蚊蠅孳生,減少腸道傳染病與某些寄生蟲病傳播流行。
34.講究飲水衛生,注意飲水安全。首先要保護好飲用水源;提倡使用自來水;受污染水源必須凈化或消毒處理後,才能用作生活飲用水。
35.經常開窗通風。
開窗通風可減少病菌、病毒在室內滋生和傳播的機會,預防呼吸道傳染病的發生。
36.膳食應以谷類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注意葷素搭配。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指出,成年人每天攝入谷類食物250-400克、蔬菜300~500克、水果200~400克有利於健康。
37.經常食用奶類、豆類及其製品。建議每人每天飲奶300克或相當量的奶製品、攝入30~50克大豆或相當量的豆製品,對於飲奶量過多或有高血脂和超重肥胖傾向者應選擇減脂、低脂、脫脂奶及其製品。
38.膳食要清淡少鹽。建議每人每天烹調油用量不超過25克;食鹽攝入量不超過6克(包括醬油、醬菜、醬中的含鹽量)。
39.保持正常體重,避免超重與肥胖。進食量和運動是保持健康體重的兩個主要因素,兩者保持平衡,使體重維持在適宜范圍,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某些腫瘤患病率。
40.生病後要及時就診,配合醫生治療,按照醫囑用葯。早診斷、早治療,配合醫生治療,可提高治療效果、節約看病的費用。
41.不濫用抗生素。抗生素是處方葯,只能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使用。濫用抗生素容易引發致病菌產生耐葯性,導致抗生素起不到治療疾病的作用。
42.飯菜要做熟;生吃蔬菜水果要洗凈。飯菜要燒熟煮透再吃、冰箱里的剩飯菜吃前應重新徹底加熱、生的蔬菜、水果吃前洗凈可預防患腸道疾病。
43.生、熟食品要分開存放和加工。在食品加工、貯存時做到生、熟分開,減少熟食品被生食品上的細菌、寄生蟲卵等污染,維護人體健康。
44.不吃變質、超過保質期的食品。
食品超過保質期會受污染或者變質,是不能食用的。不要吃標識上沒有確切生產廠家名稱、地址、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的食品。
45.婦女懷孕後及時去醫院體檢,孕期體檢至少5次,住院分娩。
孕婦產前檢查在孕早期1次、孕中期1次、孕晚期3次(其中1次在第36周進行),住院分娩,能最大限度地保障母嬰安全。
46.孩子出生後應盡早開始母乳喂養,6個月合理添加輔食。
母乳營養豐富、容易消化吸收且含有大量的抗體,是嬰兒最理想的天然食品;嬰兒6個月以後,適量添加輔食更能保證嬰兒生長發育的營養需要。
47.兒童青少年應培養良好的用眼習慣,預防近視的發生和發展。
每天做眼保健操、合理膳食、多到戶外體育活動、每天睡眠時間不少於7小時,可預防近視眼的發生;已經近視或有其他屈光缺陷,應該堅持佩帶屈光度准確的眼鏡。
48.勞動者要了解工作崗位存在的危害因素,遵守操作規程,注意個人防護,養成良好習慣。
勞動者知道所從事的工作對自己的健康的危害因素,有利於自我保護和預防職業病;定期參加職業健康檢查,被診斷得了慢性職業病,必須及時治療,避免繼續大量接觸或調換工作。
49.孩子出生後要按照計劃免疫程序進行預防接種。
按照國家免疫規劃疫苗的免疫程序按時帶孩子接種疫苗,可以有效預防疫苗針對的12種疾病對孩子健康的危害。
50.正確使用安全套,可以減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險。
在性接觸中正確使用安全套,可以減少艾滋病、乙肝和大多數性傳播疾病的危險。不要重復使用安全套,使用後應打結後丟棄。
51.發現病死禽畜要報告,不加工、不食用病死禽畜。
鼠疫、狂犬病、非典、高致病性禽流感等許多疾病可以通過動物傳播,做到發現病死禽、畜要及時向畜牧部門報告,不接觸、不加工、不食用病死禽畜可避免感染疾病。
52.家養犬應接種狂犬病疫苗;人被犬、貓抓傷、咬傷後,應立即沖洗傷口,並盡快注射抗血清和狂犬病疫苗。
狂犬病目前可防不可治,因此,家養犬接種狂犬病疫苗、被犬、貓抓、咬傷後正確處理傷口和預防接種可以最大限度地挽救人的生命。
53.在血吸蟲病疫區,應盡量避免接觸疫水;接觸疫水後,應及時預防性服葯。
血吸蟲病是嚴重危害健康的寄生蟲病,因生產、生活和防汛需要接觸疫水時,要採取塗抹防護油膏,穿戴防護用品等措施並及時到當地醫院或血吸蟲病防治機構檢查或接受預防性治療。
54.食用合格碘鹽,預防碘缺乏病。碘缺乏病對人的最大的危害是影響智力發育。除自然環境碘含量高的地區的居民、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腺炎病人等少數人群外,堅持食用合格碘鹽能有效預防碘缺乏病的發生

55.每年做1次健康體檢
定期健康體檢,了解身體健康狀況,能及早發現健康問題和疾病,有針對性地改變不良的行為習慣,減少健康危險因素。
56.系安全帶(或戴頭盔)、不超速、不酒後駕車能有效減少道路交通傷害。
開車或乘車時,按照交通法規系安全帶(或戴頭盔)、不超速、不疲勞駕駛、不酒後駕車,就是對自己、對社會、對家庭負責。
57.避免兒童接近危險水域,預防溺水。兒童少年游泳要有人帶領或有組織地進行,不要單獨下水,不能到情況不明的水域游泳,不在游泳時打鬧。
58.安全存放農葯,依照說明書使用農葯。保管敵敵畏、樂果等易揮發農葯時,要把瓶蓋擰緊,不能把農葯與食物混放。嚴格按照說明書和操作規程施用農葯,做好個人防護。
59.冬季取暖注意通風,謹防煤氣中毒。煤氣中毒可造成人員死亡,發現有人中毒,應立即開窗通風並把中毒者移到室外通風處,解開衣領,保持呼吸順暢。中毒較重者應立即呼叫救護車送醫院搶救


三、基本技能
60.需要緊急醫療救助時撥打1
20急救電話。電話接通後應當簡要說明需要救護者的病情、人數、所在地址以及傷病者姓名、性別、年齡、聯系電話以及報告人的電話號碼與姓名。
61.能看懂食品、葯品、化妝品、保健品的標簽和說明書。學習相關知識,仔細查看食品的包裝標識或者產品說明書、葯品標簽或者說明書、化妝品及保健食品標簽和說明書上標注的內容、辨別假冒、偽劣產品,遵照說明食用或使用,維護自己的健康。
62.會測量腋下體溫。腋下體溫測量方法:先將體溫計度數甩到35℃以下,再將體溫計水銀端放在腋下最頂端後夾緊,10分鍾後取出讀數

63.會測量脈搏。脈搏測量方法:將食指、中指和無名指指腹平放於手腕橈動脈搏動處,計一分鍾搏動次數。
64.會識別常見的危險標識,如高壓、易燃、易爆、劇毒、放射性、生物安全等,遠離危險物。
易燃 易爆 高壓 放射 生物安全 。
65.搶救觸電者時,不直接接觸觸電者身體,會首先切斷電源。
發現有人觸電,要立即關閉電源或用不導電的物體將觸電者與電源分開,絕不能直接接觸觸電者的身體,防止自己觸電。觸電者觸電後應盡可能自救,可一邊呼救,一邊奮力跳起斷開電流並抓住電線的絕緣處用力擺脫電源。
66.發生火災時,會隔離煙霧、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低姿逃生;會撥打火警電話119。
突遇火災時,應立即撥打電話119報火警。如果無力滅火,應不顧及財產,迅速用濕毛巾或者衣襟等捂住口鼻,用盡可能低的姿勢,有秩序地逃離火災現場。

B. 如何看待大學生體質健康素質逐年下滑的現象,請分析具體原因

原因

1、生活不規律。

2、缺乏鍛煉。

3、熬夜。

4、精神空虛。

5、生活方式不健康。


具體原因

(1)學生正常體育活動時間被擠占,缺乏經常有效的體育鍛煉。

(2)片面追求升學率,致使學生課業負擔過重,閑暇時間過少,體育活動時間更少。

(3)教師素質不高,學生體育鍛煉的質量和效益不高。

(4)學生睡眠時間嚴重不足。

(6)學生膳食結構不合理,營養失調。

(7)學校體育政策與制度保障缺位,使學生體育鍛煉缺乏強有力的制度保障。

也有人認為,從現象來看,學生體質下降的「元兇」是各級各類學校不能按照國家的相關規定完成學校體育的任務,始作俑者則是片面追求升學率。在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大旗下,學校置國家有關課程規定於不顧,隨意佔用或不安排體育課、體育活動,直接導致了學生體質的不斷下降。

此種看法認為造成我國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下降的原因主要在學校。

國家應該強宣傳力度,提高體質健康意識。學生體質下降並不是偶然現象,家長,學校片面追求升學率是重要原因之一,要全面提高青少年學生的健康問題,一定要改變社會傳統上對體育認識的偏差和誤區。

大學生加強體育鍛煉,加強體育鍛煉是增強體質健康水平最好的方式方法,但在進行體育鍛煉時要要注意鍛煉的科學性。

C. 人不健康的素質是指什麼

亂吃垃圾食品,不鍛煉等

D. 心不健康是什麼意思

在心理學上,心理問題分為4個等級:健康狀態—不良狀態—心理障礙—心理疾病。 一、心理健康狀態 1、本人不覺得痛苦。即在一個時間段中快樂的感覺大於痛苦的感覺。
2、他人不感覺到異常。即心理活動與周圍環境相協調,不出現與周圍環境格格不久的現象。 3、社會功能良好。 即能勝任家庭和社會角色,能在一般社會環境下充分發揮自身能力利用現有條件(或創造條件)實現自我價值。
二、不良狀態 是界於健康狀態與疾病狀態之間的狀態。是正常人群組中常見的一種亞健康狀態,它是由於個人心理素質(如過於好勝、孤僻、敏感等)、生活事件(如工作壓力大、晉升失敗、被上司批評、婚戀挫折等)、身體不良狀況(如長時間加班勞累、身體疾病)等因素所引起。
它的特點是: 1、時間短暫。此狀態持續時間較短,一般在一周以內能得到緩解2、損害輕微。此狀態對其社會功能影響比較小。處於此類狀態的人一般都能完成日常工作學習和生活,只是感覺到的愉快感小於痛苦感,「很累」、「沒勁」、「不高興」、「應付」是他們常說的詞彙。
3、能自已調整。 此狀態者大部分通過自我調整如休息、聊天、運動、釣魚、旅遊、娛樂等放鬆方式能使自己的心理狀態得到改善。小部分人若長時間得不到緩解可能形成一種相對固定的狀態。
這小部分人應該去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以盡快得到調整。 三、心理障礙 心理障礙是因為個人及外界因素造成心理狀態的某―方面(或幾方面)發展的超前、停滯、延遲、退縮或偏離。 它的特點是: 1、不協調性。
其心理活動的外在表現與其生理年齡不相稱或反應方式與常人不同。如:成人表現出幼稚狀態(停滯、延遲、退縮);兒童出現成人行為(不均衡的超前發展);對外界刺激的反應方式異常(偏離)等等。 2、針對性。
處於此類狀態的人往往對障礙對象(如敏感的事、物及環境等)有強烈的心理反應(包括思維、信維及動作行為),而對非障礙對象可能表現很正常。 3、損害較大。此狀態對其社會功能影響較大。
它可能使當事人不能按常人的標准完成其某項(或某幾項)社會功。如:社交焦慮考(又名社交恐懼)不能完成社交活動,銳器恐怖者不敢使用刀、剪,性心理障礙者難以與異性正常交往。 4、需求助於心理醫生。
此狀態者大部分不能通過自我調整和非專業人員的幫助而解決根本問題。 心理醫生的指導是必須的。 四、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是由於個人及外界因素引起個體強烈的心理反應(思維、情感、動作行為、意志)並伴有明顯的軀體不適感。
是大腦功能失調的外在表現。其特點是: 1、強烈的心理反應。可出現思維判斷上的失誤,思維敏捷性的下降,記憶力下降,頭腦粘滯感、空白感,強烈自卑感及痛苦感,缺乏精力、情緒低落成憂郁,緊張焦慮,行為失常(如重復動作,動作減少,退縮行為等),意志減退等等。
2、明顯的軀體不適感。由於中樞控制系統功能失調可引起所控制人體各個系統功能失調:如影響消化系統則可出現食慾不振、腹部脹滿、便秘或腹瀉(或便秘-腹瀉交替)等症狀;影響心血管系統則可出現心慌、胸悶、頭暈等症狀;影響到內分泌系統可出現女性月經周期改變、男性性功能障礙……等等。
3、損害大。此狀態之患者不能或勉強完成其社會功能,缺乏輕松、愉快的體驗,痛苦感極為強烈,「哪裡都不舒服」、「活著不如死了好」是他們真實的內心體驗。 4、需心理醫生的治療。
此狀態之患者一般不能通過自身調整和非心理科專業醫生的治療而康復。心理醫生對此類患者的治療一般採用心理治療和葯物治療相結合的綜合治療手段。 在治療早期通過情緒調節葯物快速調整情緒,中後期結合心理治療解除心理障礙並通過心理訓練達到社會功能的恢復並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E. 心裡不健康,心裡素質差。

可能你年紀還小吧,
慢慢來,心理素質不是天生的,經歷的多了就會好些。
針對心理素質教育目標的七大方面,教育內容的選擇也從七個方面入手,具體包 括自我意識訓練、智力訓練、情感調控、意志培養、個性塑造、學習指導和交往
指導七個方面。

自我意識訓練

1.自我意識及其意義。

自我意識是對自己身心活動的覺察,即自己對自己的認識,具體包括認識自 己的生理狀況(如身高、體重、體態等)、心理特徵(如興趣、能力、氣質、性 格等)以及自己與他人的關系(如自己與周圍人們相處的關系,自己在集體中的 位置與作用等)。總之,自我意識就是自己對於所有屬於自己身心狀況的認識。

由於個體能洞察自己的一切,因而能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調節和控制。自我意識的

成熟被認為是個性基本形成的標志,它在人的社會化過程中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自我意識是個體社會化的結果,同時,自我意識的形成和發展又進一步推動個 體的社會化。

由於自我意識在人發展過程中是循序漸進進行的,是在自我認識、自我體驗 和自我調控三種心理成份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過程中發展的,所以,心理素質 教育是在其自我意識發展規律的基礎上,結合我們的日常生活、學習和勞動,采 取靈活多樣的方式,促進我們認識自我、評價自我、體驗自我和調整自我,促使 我們自我意識健康發展。

2.自我意識訓練內容。

(1)自我認識。自我認識是主觀自我對客觀自我的認識與評價,自我認識是 自己對自己身心特徵的認識,自我評價是在這個基礎上對自己作出的某種判斷。 正確的自我評價,對個人的心理生活及其行為表現有較大影響。如果個體對自身 的估計與社會上其它人對自己客觀評價距離過於懸殊,就會使個體與周圍人們之 間的關系失去平衡,產生矛盾,長期以來,將會形成穩定的心理特徵自--滿或 自卑,將不利於個人心理上的健康成長。

自我認識在自我意識系統中具有基礎地位,屬於自我意識中「知」的范疇, 其內容廣泛,涉及到自身的方方面面。對我們進行自我認識訓練,重點放在三個 方面:第一,讓我們學生能認識到自己的身體特徵和生理狀況。第二,認識到自 己在集體和社會中的地位及作用。第三,認識到內心的心理活動及其特徵。

自我評價是自我意識發展的主要成份和主要標志,是在認識自己的行為和活 動的基礎上產生的,是通過社會比較而實現的。由於我們自我評價能力不高,往 往不是過高就是過低,大多屬於過高型。因此,要提高我們的自我評價能力,你 就應學會與同伴進行比較,通過比較做出評價。你還應學會藉助別人的評價來評 價自己,學會用一分為二的觀點評價自己。由於自我評價是自我認識中的核心成 份,它直接制約著自我體驗和自我調控,所以,對我們進行自我意識訓練,核心 應放在自我評價能力的提高上。

(2)自我體驗。自我體驗是主體對自身的認識而引發的內心情感體驗,是主 觀的我對客觀的我所持有的一種態度,如自信、自卑、自尊、自滿、內疚、羞恥 等都是自我體驗。自我體驗往往與自我認知、自我評價有關,也和自己對社會的 規范、價值標準的認識有關,良好的自我體驗有助於自我監控的發展。對我們進 行自我體驗訓練,就是讓你有自尊感、自信感和自豪感,不自卑,不自傲,不自 滿,隨著年齡增長讓我們懂得做錯事感到內疚,做壞事感到羞恥。

(3)自我監控。自我監控是自己對自身行為與思想言語的控制,具體表現為 兩個方面:一是發動作用,二是制止作用,也就是支配某一行為,抑制與該行為 無關或有礙於該行為進行的行為。進行自我認知、自我體驗的訓練目的是進行自 我監控,調節自己的行為,使行為符合群體規范,符合社會道德要求,通過自我 監控調節自己的認識活動,提高學習效率。

為提高我們自我監控能力,重點應放在促使一個轉變上,即由外控制向內控 制轉變。我們自我約束能力較低,常常在外界壓力和要求下被動地從事實踐活動 ,比如只有教師要求做完作業後檢查,你才會進行檢查。針對這種現象,你應學 會如何藉助於外部壓力,發展自我監控能力。
心理素質,是靠長期比賽一點一點地提高的。它應該是和比賽的經驗成正比 的,所不同的就是因人而異,也許有些人天生就具有一定的心理素質,也許有些 人心理關
總是過不了。但是,心理素質始終還是可以靠後天的鍛煉的。
有句話說得好,「藝高人膽大。」如果說自己的技術水平到達了一定的高度,那 么心裡 面自然就會比較踏實穩定。反之如果要用自己不足的實力去向強手挑戰,就需要 在一定的 比賽經驗上加以自身的全力投入,才有可能打出自己的水平。想要好的心理素質 ,首先還 是應該把自己的水平提高,才有提高心理素質的資本。在實力並沒有到達一定程 度的時候 談心理素質沒有太大的意義。如果說雙方實力相近,那麼往往看誰可以發揮得好 一些,這 個時候就靠自己的狀態的調整了。 先說幾個影響發揮導致失敗的原因。
1 求勝心過重。心態的變化直接影響到技術的發揮,這就是很多業余的愛好者遇 弱不強, 遇強卻不弱的原因(心理放鬆,沒壓力,技術能充分發揮)。
2 練球不足。很多朋友是打落點、打控制的,這樣就需要有手感做保證,在未練 球(包括 練球不足)的情況下,往往會大失水準。
3 打法相剋。業余愛好者往往忽視這一點,其實以己之短,遇彼之長是非常常見 的事,這 就取決於個人的調整和適應能力了,而這一點往往是業余愛好者最欠缺的。
4 不合適的器材。業余愛好者也往往忽視這一點,認為自己反正水平很差,拿什 么拍子都 差不了很多,這種想法是不對的,除非對不會打球(沒有絲毫手感可言)的人來 說什麼拍 子都差不多。手感越是細膩的人,對球拍也越挑剔,而往往手感的好壞決定了一 個人水平 的高低。
5 思想包袱。這一點和第一條有些類似,往往生在領先,眼看就要勝利的時候, 最容易出 現心理的變化。這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無論業余或者專業)。金澤洙也一樣在 20:16的 時候把握不住自己,丟掉了幾乎到手的勝利,何況我們業余愛好者。
所以自身狀態調整的好壞直接關繫到比賽的的勝利。調整的方法很多。比如說比 賽一 開始就全力以赴,認認真真地對付每一個球;贏了一個球就握緊拳頭叫喊一下, 振奮一下 ,多小跑一下,;打失了一個球,讓自己冷靜一下,重新振作投入比賽。這些都 可以很好 的調節自己的精神狀態。排除雜念也是提高心理素質的重要方面。雜念之一:想 贏怕輸。 比賽沒人想輸,但比賽時腦子里老想這個就影響你打好球。求勝心切,容易蠻干 ,關鍵時
候手腳又放不開;怕輸就更沒戲了,先一個怕字你還能幹什麼?勝利是一分一分 贏得的, 不用多想結果,就想把每一個球都打成好球。雜念之二:環境影響。陌生的地方 陌生的人 ,讓你孤單無助;拉拉隊(尤其是有很多ppmm)的喧鬧,不習慣的場地條件,讓 你頭昏眼
花,心煩意亂。沒關系,多出去見見世面,不要太在意觀眾,這會兒你是主角, 這是你的 舞台不是他們的,打好你的球要緊,打好自然可以得到尊敬。
心理素質和適應能力的提高是一種經驗的積累,只有通過比賽來不斷的獲得,因 此多打 比賽也是提高心理素質的一個重要途徑。通過對陣不同打法的對手來豐富自己的
閱歷,提 高自己的適應能力。

F. 身體亞健康,生活失樂趣,哪些方面全面提升身體素質,遠離亞健康

伴隨著時代發展,科技發達,非常多的事情已經不必要我們親自動手去做了,可能我都不用出門就可以把事情處理了,這樣非常省時省力,但是這也讓我們的身體缺少了很多鍛煉的機會。我們現在所謂的健康身體都是亞健康狀態,但是如果亞健康狀態讓我們沒有了任何生活樂趣了。我們需要從什麼個方面進行提高咱們的身體素質從而脫離亞健康狀態呢?

增多肌肉力氣,其實就是說增加肌肉的生產能力。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健身,都需要通過肌肉收縮進行的。假如肌肉基本沒力量,搬東西會覺得搬不動,上樓梯下樓梯都會導致非常喘。增多肌肉的力量需要做一些訓練力量的運動。我們不能太過依賴現在發到的科技,我們得走出門邁開腿去運動,脫離亞健康狀態。

G. 人類的身體素質是不是在不斷的退化

我感覺現在的人,尤其是在中國!人們的身體素質確實是不斷退化的!原因如下!

一,現代化城市的快節奏,很多的上班族在鋼鐵城市裡打拚多少都會患有職業病,比如說白領,會患有眼疲勞,肩周炎和頸椎病,因為大部分時間是坐著工作。還比如說需要天天應酬的人,大多都有胃病!諸如此類,幾乎大部分人都處於亞健康的狀態,什麼是亞健康!就是不健康和健康之間的緩沖地帶,如果一段時間作息規律了,就沒什麼事,如果一段時間又熬夜,又不按時吃飯,那就有可能會被感冒發燒腸胃炎等等小毛病乘虛而入,久而久之,小病拖成大病。

二,飲食不健康,中國菜雖然好吃,但是對衛生啊,食品安全有時候不太重視,尤其現在外賣行業興起,不知道後廚怎麼樣,食材怎麼樣,有時候送到了飯都涼了,就算味道再好也不要經常吃外賣!而且經常有新聞說國外食品中毒,而中國人吃了什麼事兒沒有,其實是我們的身體已經習慣了不健康的飲食!如果吃的不健康,身體素質也會受到影響!

三,健身意識不強,雖然國外的胖子也有很多,但是國外的全民健身意識真的不是國內能比的,就拿俄羅斯來說,不過寒冬還是夏日,都有人在露天的健身器材上鍛煉,有的人還打著赤膊,不愧是戰斗民族,再看中國,去健身房的人也不少,但真正堅持鍛煉的人不多,不是今天懶了,就是明天有事兒,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不像以前的人天天下地務農或者翻山越嶺的做苦力,身體素質都比較好。

雖然現在的人類壽命是延長了,那是現代醫療發達了,有很多在以前必死的疾病被攻克,而不是人類的身體素質變好了,現在的致癌率不斷上升,也有可能是在以前沒等癌症發作,就因為一些感冒發燒瘧疾而死了!

如果想讓身體素質變好,最起碼要做到的是放下手機,收起雞湯,去真正的執行!去改掉一些生活的陋習!

H. 不利於身體健康的幾種習慣,具體是什麼呢

正常情況下熬夜貪黑就是一個非常不好的習慣,其實現在很多年輕人因為學習或工作的原因,有的甚至為了玩電腦游戲和手機游戲,經常熬夜貪黑,這個習慣會給他們的健康埋下極大的隱患,因為良好的睡眠能夠幫助我們調節體內內分泌,促進新陳代謝,幫助臟器排毒,但是如果你熬夜貪黑的話,那麼這些良好的幫助就全都沒有了,反而會為我們身體帶來非常巨大的損害,比如說使體內毒素堆積而引發一些慢性疾病,或者導致肥胖等等等等,當然還有以下幾種習慣對我們身體健康特別不好:

3、吸煙

這個習慣的壞處相信不用我多說,大家已經都知道個大概了,但是我還是想再次重申一下,因為吸煙對我們的危害實在是太大了,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死亡因素排在第2位的肺癌,就是由於吸煙所導致的,患肺癌的人群當中,吸煙佔85%。

I. 健康素養是指什麼

健康素養是指個人獲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務,並運用這些信息和服務做出正確決策,以維護和促進自身健康的能力。

提高健康素養的方法與途徑[2]
健康素養是衡量健康教育的一項重要指標,而健康教育則是提高健康素養的一項主要方法。只有通過對健康素養內涵的了解,對健康素養不斷深入研究,才能找到有效提高健康素養的正確方法。健康素養主要包括健康知識和健康技能兩方面。提高健康素養,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加強組織領導。衛生部發布公告公布了《中國公民健康素養——基本知識與技能(試行)》,這是現階段界定全民健康素養與普及健康知識的基本內容,也是今後評估發布各地城鄉居民健康素養狀況的重要依據。各級衛生部門應主動加強部門間的溝通與合作,使健康素養普及工作能夠得到各部門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努力做到資源共享、優勢互補,著力解決普及健康素養面臨的突出問題以及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衛生和健康問題。把健康素養普及納入社會發展規劃,建立長期、穩定、有效的機制,確保政策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

重視健康教育。隨著公眾健康意識的提高,人們逐漸認識到健康教育的作用。現代醫學研究發現,許多疾病的發生與人們不良的生活方式、心理素質、社會和環境因素有關,不衛生的習慣、不科學的生活方式、不健康的行為已成為人類疾病的重要病因。要想減少這類因不良生活習慣、不科學的生活方式引起的疾病,改變行為習慣是關鍵。而行為習慣的改變主要靠個人,改變的動因在於認識的提高,提高認識的關鍵在於教育。用教育的手段,普及人們的衛生科學知識,幫助公眾樹立正確的衛生觀念,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建立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以提高公眾的自我保健能力。

媒體廣泛宣傳。研究表明,提高知識和技能最好的方法,是通過現在發達的傳媒技術,以視聽的形式形象、生動的廣泛傳播,提高健康信息的可讀性。簡單的說,就是利用公共媒體的影響力,選擇便於理解的信息,傳播給人民大眾,使大眾對健康的含義有初步的理解,對有害的生活習慣有明確的認識,使健康素養初步形成。在利用媒體傳播的同時還要注意提高健康信息的可讀性,可讀性好的健康信息往往可以使目標人群更加順利、准確地理解其含義。公眾對信息的接受,不僅取決於信息本身的難易程度、表達的方式和傳播技巧,還受到個人接受度、判斷信息能力的影響。

倡導健康生活方式。全國愛衛會、衛生部統一部署啟動了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各地也應在加強組織協調的基礎上,統一組織開展多學科、多領域的健康干預工作,利用開展愛國衛生月、健康教育宣傳月等活動,在全社會廣泛開展健康生活「一二一」(日行一萬步,吃動兩平衡,健康一輩子)活動,以合理膳食和適量運動為切人點,發動群眾參與設計與居民日常工作生活密切相關,簡便易行、能長期堅持、效果明顯的健康生活方式指導方案。

提高公民健康素養已經在世界各個國家引起高度重視,實現這一目標不僅需要政府來作出努力,同時更需要個人對健康負起責任,除了健康素養知識的學習以外,關鍵要知行合一,認真遵循,才可以終生受益,最終達到提高國民健康素養,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質的目標。

健康素養的影響因素分析[2]
研究表明,最低的健康素養發生在非工業化的非洲國家布吉納法索和尼日的婦女當中,其具有健康素養比例為10%~15%。在工業化國家,缺乏健康素養及技能在窮人、少數民族、失業者、缺乏教育及其他社會經濟方面的弱勢群體中普遍存在。個體文化程度差異。文化程度是影響健康的一個重要因素。在醫療環境中,病人低文化程度會妨礙與醫生的交流,使病人往往不能正確理解醫生的指令,從而影響醫生的診斷;文化程度還會影響個體獲取關於自身健康相關的權利和護理方面的關鍵信息,如低文化程度的慢性病病人不能很好理解關於自己所患疾病治療和管理的基本信息。低文化程度的個體往往具有較低健康素養。文化程度高的人在閱讀理解水平、知識面、分析能力和篩選信息的能力等方面優於文化程度低的人,從而可能更准確有效地理解相同的信息。文化程度高者易於採取主動尋求健康知識的行為,並且對自己的健康不良行為產生較強的約束力,對健康行為通過動力定型產生良好的行為習慣。但並不是具有高文化程度的個體就一定具有較高的健康素養。

信息可讀性差異。無論是在醫療場所,還是在公共衛生領域,許多普及性的健康相關信息都是以直觀、生動的視聽材料及書面的形式傳遞給病人和大眾的,如病人手冊、出院指南、知情同意書等。但是醫學上往往會有很多的專業術語,面對陌生的詞彙和概念組成的復雜信息,即使有很高的文化程度,但沒有醫學背景的人可能難以理解。例如,一個外科醫生在幫助家人參加醫療保險時也可能感到困擾,即使是大學教師有時也可能不明白醫生的處方或診斷結果,而一個會計師可能不知道應該什麼時候去進行健康檢查。這些情況的存在並不僅僅是看不懂文字的問題,而是對於健康領域內某些內容缺乏理解。

低健康素養的危害。健康素養水平對健康相關的各個方面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包括健康知識水平、健康狀況和衛生服務的使用。直接的影響包括醫患之間不能有效的溝通,患者對自己的權利義務不能充分了解,公眾對自身健康的管理失敗;間接影響難以測量,可能包括保險問題、醫療保健的獲得、錯誤的生活方式。健康素養低的人不能很好地遵從醫囑或自我保健程序,他們不會預防性的保健,因而住院率比健康素養高的人多兩倍。當他們需要治療時,不能有效地利用復雜的醫療保健系統。例如有研究表明,在調查了某人群健康素養水平及相應疾病的健康知識之後,發現低素養人群只有一半的人了解低血糖的症狀,而高素養人群的這一比例為94% ,而且低健康素養的高血壓患者很少知道通過控制體重可以降低血壓。低健康素養還導致公眾和國家衛生投入增加及衛生資源的浪費。

參考文獻

J. 健康素養指的是什麼

健康素養是指個人獲取和理解健康信息,並運用這些信息維護和促進自身健康的能力。居民健康素養評價指標納入到國家衛生事業發展規劃之中,作為綜合反映國家衛生事業發展的評價指標。

健康素養包括了三方面內容:

基本知識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基本技能。

提高健康素養的方法與途徑:

健康素養是衡量健康教育的一項重要指標,而健康教育則是提高健康素養的一項主要方法。只有通過對健康素養內涵的了解,對健康素養不斷深入研究,才能找到有效提高健康素養的正確方法。健康素養主要包括健康知識和健康技能兩方面。提高健康素養,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各級衛生部門]應主動加強部門]間的溝通與合作,使健康素養普及工作能夠得到各部門門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努力做到資源共享、優勢互補,著力解決普及健康素養面臨的突出問題以及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衛生和健康問題。把健康素養普及納入社會發展規劃,建立長期、穩定、有效的機制,確保政策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

重視健康教育。隨著公眾健康意識的提高,人們逐漸認識到健康教育的作用。現代醫學研究發現,許多疾病的發生與人們不良的生活方式、心理素質、社會和環境因素有關,不衛生的習慣、不科學的生活方式、不健康的行為已成為人類疾病的重要病因。

要想減少這類因不良生活習慣、不科學的生活方式引起的疾病,改變行為習慣是關鍵。而行為習慣的改變主要靠個人,改變的動因在於認識的提高,提高認識的關鍵在於教育。

用教育的手段,普及人們的衛生科學知識,幫助公眾樹立正確的衛生觀念,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建立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以提高公眾的自我保健能力。

閱讀全文

與什麼是不健康素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他的家庭非常幸福用英文怎麼說 瀏覽:570
最幸福的豬島在哪裡 瀏覽:341
山東打加強針健康碼變什麼顏色 瀏覽:349
為什麼美女下場都不好 瀏覽:293
鄉鎮事業編往市裡調入哪個單位好 瀏覽:513
女人如何成為婚姻贏家 瀏覽:403
沒有愛情之前要做什麼 瀏覽:20
愛情受傷的心怎麼復原 瀏覽:842
告別了昨日的愛情叫什麼名 瀏覽:138
如何客觀的看待中國經濟放緩 瀏覽:396
社會事業領域主要是哪些工作 瀏覽:120
村集體經濟應該怎麼發現 瀏覽:571
婚姻家庭到底給女人帶來什麼 瀏覽:639
38度中國故事酒多少錢 瀏覽:937
機關事業單位喪葬費怎麼領取 瀏覽:5
經濟法哪個版本比較好 瀏覽:188
我很幸福具體說的什麼 瀏覽:685
78年配90年婚姻怎麼樣 瀏覽:445
怎麼做真皮和健康 瀏覽:356
如何讓人輕松獲得幸福 瀏覽: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