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長壽因素中,DNA的遺傳比例是多少
民間有句俗語是“人這一輩子吃多少飲是天註定的,誰吃完生命就結束了。”雖然這種說法沒有科學的依據,但是人們對於生命的探索就從古時候開始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也從各個研究當中逐漸的了解了長壽的秘密。在人類壽命的長短只有一小部分是由DNA決定的,DNA只佔有百分之十五,其它部分由環境、習慣、情緒等因素構成。
每個人對於幸福的指數都不同,現在人們的要求高了,總是過度的追求慾望,卻總是得不到滿足。有許多年紀輕輕就過世的人很多原因是因為慾望太重,心理壓力大,最後猝死。古人在很久以前就知道人的情緒直接影響著我們的身體健康,所以我們只要保持快樂、積極、輕松的心情面對世間的事物,身體自然就會健康起來。
在長壽的因素中DNA只佔有百分之十五一小部分,人們要求長壽的秘訣在於摒棄不良嗜好,保證好的生活習慣、保持樂觀輕松的心態,堅持運動等等,我們的身體才會健康,壽命才會延長。在研究當中,許多百歲老人能夠長壽都是有著樂觀豁達的心境和良好的生活習性。所以DNA並不是長壽的確定性因素。
㈡ 請問影響健康的最主要因素是什麼,能佔到健康因素的多大比例
影響健康的主要因素有4個方面:環境因素、行為生活方式因素、生物遺傳因素、醫療衛生服務因素。具體是
1、環境因素
自然環境危險因素:包括生物性危險因素如細菌、真菌、病毒、寄生蟲等、物理性危險因素如雜訊、振動、電離輻射等、化學性危險因素如毒物、農葯、廢氣、污水等。
2、行為生活方式因素
是指由於自身行為生活方式而產生的健康危險因素,稱為自創性危險因素。行為生活方式與常見的慢性病或社會病密切相關。不良的行為生活方式有吸煙、酗酒、熬夜、毒物濫用、不合理飲食、缺乏鍛煉、不合理駕駛等。
3、生物遺傳因素
包括直接與遺傳有關的疾病以及遺傳與其他危險因素共同作用的疾病,如年齡、性別、種族、疾病遺傳史、身高、體重等。4、醫療衛生服務因素
是指醫療衛生服務系統中存在的各種不利於保護和增進健康的因素,包括醫療質量低、誤診漏診、院內交叉感染、醫療制度不完善等。
㈢ 整個人體的百分之多少是屬於基因遺傳的
人的基因儲存著生命孕育生長、凋亡過程的全部信息,通過復制、表達、修復,完成生命繁衍、細胞分裂和蛋白質合成等重要生理過程。基因是生命的密碼,記錄和傳遞著遺傳信息。生物體的生、長、病、老、死等一切生命現象都與基因有關。它同時也決定著人體健康的內在因素,與人類的健康密切相關。例如:長壽基因FOXO3A;猝死基因Nos1ap;FTO等位基因;快樂基因;奴性基因D2;飢餓基因Per 2;無私基因DARPP-32等等
㈣ 1.健康的決定因素及影響因素各有哪些
人體健康有五大決定因素
邊工作邊鍛煉,一口氣能做十個引體向上,今年8月16日在簽售會上,他向記者說:「我看到漂亮女孩還是很心動」。院士曾表明,雖然多項研究表明人的自然壽命能達到100歲以上,但因為種種原因,大多數人都活不到這個歲數。
他表示,人體健康有五大決定因素:父母遺傳佔15%,社會環境佔10%,自然環境佔7%,醫療條件佔8%,而生活方式佔60%,幾乎起了決定作用。院士首次公開「養生經」,早看你就早賺了!
1、生活作息不熬夜,晚上11:00之前睡覺。早上7:00起床。中午小睡半小時。
2、走路是非常好的鍛煉方式人很容易'死在嘴上,懶在腿上'。要堅持每天鍛煉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鍛煉內容可以採取最簡單的辦法——走,光走路就行了,這是最簡單、最經濟、最有效的辦法。
體質上升期0-28歲
要參加體育鍛煉,羽毛球、乒乓球、馬拉松、游泳等活動我都非常贊成;
體質下降期28-49歲
就不要參加競技運動了,進行體質鍛煉;
到老年體質衰退期49歲後
就要進行功能鍛煉,保持功能正常。他同時表示,最推薦的運動是快速步行(>120步/分)、游泳。年長者適合練太極。生命在於運動。結合健美專家、運動教練和運動生理學家的意見,結合人體基本生理要素、運動危險程度、熱量消耗等指數,最有效的6種男人運動形式出台。平時多做這些運動對身體健康和健美益處多多。
方法/步驟
慢跑
慢跑是當今世界上最流行的有氧代謝運動方法,對保持良好的心臟功能,防止心臟功能衰退,預防肌肉萎縮,防止冠心病、高血壓、動脈硬化、肥胖症等,都具有良好的作用。慢跑的速度不宜太快,要保持均勻速度,主觀上不感到難受為宜。運動時間不少於20分鍾,每周不少於4次。專家建議年輕人及體質較好者,宜選擇強度較大、持續時間較短的方案;中老年及體質較差者宜選擇強度小而持續時間較長的方案。
快步行走
快步行走是一種最簡單而有效的有氧健身運動。運動者根據自己的健康情況、體力、年齡和習慣,自行掌握強度。速度一般應控制在每分鍾100~130米,每次步行持續不少於20分鍾。每天最好選擇在晚上飯前或進餐半小時以後,在空氣清新、環境優雅的場所步行。
游泳
據《今日美國》最新報道,如果男性可以堅持每天游泳30分鍾,患前列腺的可能性會大大降低,這是因為游泳不僅能提高抗病能力,還可以促進前列腺局部血液和淋巴循環。另外,游泳對勻稱地發展肌肉,增強耐寒能力。鍛煉內臟特別是心肺的功能,促進新陳代謝以及培養勇敢頑強的意志等方面都有積極作用。
打籃球
打籃球可訓練腦部的思考和判斷能力,及隨思考後身體繼發的反射動作速度;可訓練眼睛視力及耳朵聽力的敏感度;可訓練全身的肌肉活動及肌肉力量,同時也能訓練耐力,改善體形;可訓練關節的協調及敏捷度,對於正處於成長期的青少年朋友還可以促進骨骼的發育,讓你長得更高。
登樓梯
登樓梯是一項健身與日常生活相結合的運動,是一種簡單、有效、容易開展、且運動量便於調節的健身運動方法,深受世界上居住在大都市高層建築中居民的青睞。登樓梯一般採用走、跑、多級跨越和跳等運動形式。初練者宜從慢速並持續20分鍾開始,隨著體能的提高,逐步加快速度或延長持續時間。當體能可耐受30~40分鍾時,可逐步過渡到跑、跳或多級跨樓梯。
騎車
騎自行車健身的鍛煉效果不亞於慢跑和游泳。為了達到健身的目的,鍛煉者必須掌握好運動的強度,初始者一般應達到每分鍾蹬車60次;對於有一定基礎的鍛煉者,每分鍾蹬速可為75~100次。每次鍛煉的時間30~50分鍾為宜,每周不少於4次。
總結一下:想要長壽,必須每健康生活,及要做到8個方面。
1、一定要吃好3頓飯;
2、一定要睡好8小時覺;
3、每天堅持運動半個小時;
4、每天要笑,身心健康;
5、每天一定要大便,排出毒素;
6、一定要家庭和睦;
7、不吸煙,不酗酒,每天健走;
8、注意滋補身體,提高免疫力。健康要從每一天開始,每天健康,就一生健康。
一定要記住這幾句話:「能吃能喝不健康,會吃會喝才健康,胡吃胡喝要遭殃。」用肚子吃飯求溫飽,用嘴巴吃飯講享受,用腦子吃飯保健康。
㈤ 影響個人健康的最大因素為父母的遺傳因素
人體健康有五大決定因素:父母遺傳佔15%,社會環境佔10%,自然環境佔7%,醫療條件佔8%,而生活方式佔60%,幾乎起了決定作用。
這么看來,生活方式是影響壽命最重要的因素!可以這么認為,大多數沒到百歲的人,受到的最大影響就是生活方式!
最近,鍾南山院士首次公開「養生經」,早看你就早賺了!
1、生活作息
不熬夜,晚上11:00之前睡覺。
早上7:00起床。
中午小睡半小時。
2、飲食要做到:"皇帝的早餐,大臣的中餐,叫花子的晚餐"
按照很多健康專家的倡導應該是"早餐吃飽、午飯吃好、晚飯吃少"。
但現實中很多白領、上班一族卻恰恰是"早飯不吃,午飯湊合,晚飯撐個飽"。
長期不吃早餐容易得膽囊炎,午飯不按時吃容易得胃病。不挑食,不抽煙,不喝酒。
每餐一定多吃蔬菜。
3、全世界最不好的習慣是抽煙
抽煙的人,氣管炎,肺氣腫或者肺心病,最後肺癌,這是死亡三部曲。
4、喝醉一次酒,等於得一次急性肝炎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六種最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第一是吸煙,第二是酗酒。
5、輕傷就要下火線
我真心地希望每一個人都要珍惜自己的健康,早防早治,輕傷就要下火線。
6、人不是老死的,不是病死的,是氣死的
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
所以人一定不要當情緒的俘虜,而要做情緒的主人;一定要去駕馭情緒,不要讓情緒駕馭你。
記住情緒是人們健康的指揮棒,至關重要。
生活中的三種"快樂",我們要時刻牢記:知足常樂、自得其樂、助人為樂。
㈥ 影響人體健康的因素有哪些
(一)環境因素
1.自然環境因素自然界中的空氣、水、陽光、糧食、蔬菜、動物等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
2.社會因素。社會經濟狀況與個人經濟條件的好壞都會直接影響人們的健康水平。
文化教育因素通過影響人類素質間接影響人們的健康意識。
(二)機體的生物學因素
1.遺傳因素
遺傳是影響人類健康的一大因素。由於遺傳病種多(達2000種以上)、發病率高(佔一般病的20%)。
2.心理因素
消極的心理因素可引發許多疾病。
(三)生活方式
許多疾病與不良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有關。因此應大力提倡良好的生活習慣。
(四)獲得保健設施的可能性。衛生保健設施因素包括醫療保健網路是否健全、醫療保障體系是否完善及群體是否容易獲得及時有效的衛生保健和醫護等方面的照顧。
㈦ 世界衛生組織調查影響人類健康長壽的因素有哪些及所佔比例是多少
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指出,健康與長壽取決於下列因素:
自我保健占 60%
遺傳因素占 15%
社會因素占 10%
醫療條件占 8%
氣候因素占 7%
報告十分強調加強健康教育、健康保護、健康促進,提倡自我保健.這種新觀念要求人們把注意力由偏重於治療轉向積極地預防和保健,由依賴醫生轉向由自己把握健康地命運.
㈧ 健康營養
健康基本知識
一、健康的定義:
國際衛組織給健康下了這樣一個定義:第一,身體沒有疾病,四肢齊全;第二,生理沒有疾病,有正常的生育功能;第三,精神沒有疾病;第四,社會適應力良好,能正常面對各種社會壓力,比如失業呀、下崗呀、天災人禍等等;第五,道德健康。
根據權威機構調查,健康的人群佔10%, 生病的人群佔15%,而大部分人群處於亞健康狀態,這樣的人群佔到了75%。亞健康狀態的人群主要表現為:頭發枯黃、發叉,眼睛干澀,吃東西無味,經常感到疲倦,站著想坐著,坐著想躺著,躺著又睡不著,常常感到腰酸背疼,總覺得不舒服,感覺有病,但到醫院檢查又檢查不出來什麼毛病,就隨便開點葯吃。其實亞健康狀態通過飲食和生活習慣調整、注意休息就可緩解。
二、健康四要素:
要獲得健康,首先要有積極樂觀的心態,俗話說,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事情的發生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的想法和看法。塞翁失馬,焉知禍福。壓力是萬病之源,而積極樂觀的心態會讓你消除壓力,遠離疾病。因此,我們要始終做「六好」人,「想好的,看好的,聽好的,說好的,做好的,得好的」。
其次,要有充足的睡眠,應達到六至八小時的睡眠。而睡眠的最佳時間是晚上的十點至凌晨的兩點,這是肝臟修復的時間。難怪有些人雖然睡了十幾個小時還是那麼疲倦,是因為他們總是凌晨兩三點後才睡覺,錯過了睡眠的最好時間,讓肝臟得不到休息和修復。
第三,要有適量的運動。我們所建議的運動是有氧運動,慢跑和散步都是比較好的有氧運動。按照三個三安排運動比較好,一周至少鍛煉三次;一次運動在三十分鍾左右,感到身體微微有汗即可;每次運動心跳在一百三十次左右。
第 四,要有均衡的營養。談到這里,很多人有一個誤區,以為大魚大肉,現在什麼都不缺,什麼都能買到,想吃什麼就買什麼,誰還會缺營養呢?其實,吃得飽不等於吃得好,吃得好不等於吃得營養,吃得營養不等於吃得營養均衡。這也是為什麼在目前不缺吃不缺穿的情況下,會有越來越多的胖子和豆芽出現,年齡也呈年輕化。
三、影響健康的因素:
在影響我們健康的因素中,遺傳因素佔15%, 這里指基因的遺傳和飲食習慣的遺傳,比如父母得糖尿病,子女得糖尿病的幾率比較大,是因為父母吃什麼,子女也跟著喜歡吃什麼造成的;社會因素佔10%,包括失業、下崗、意外、各種社會壓力等等造成的影響;環境因素佔7%;我們常常所依賴的醫療因素只佔8%;其實,最重要的是自我保健,它佔到了影響健康因素的60%。所以我們的健康應該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四、七大營養素
我們的人體是由各種各樣的營養素所構成的,主要分為七大類。
一是蛋白質,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人體除了尿液和膽汁里沒有蛋白質參與外,其它所有的細胞、血液、組織、器官都含有蛋白質,它的食物的主要來源是魚肉豆蛋奶。
二是脂肪,是人體熱量的來源,還有固定臟器的作用,其主要來源是雞鴨魚肉等。
三是碳水化合物,也是我們平常說的糖類,主要來源是五穀雜糧,如米、麵食等。
四是維生素,固名思義,就是維持生命的原素。雖然量小,但其作用巨大。它分為水溶性和脂溶性兩種。水溶性包括維生素B和維生素C等;脂溶性包括維生素A、D、E等。其主要來源是蔬菜和水果。
五是礦物質,它是參與生命活動的重要物質,如鈣、鎂、鋅、銅、錳、鐵等。
六是纖維素,稱為腸道清道夫,它幫助身體排毒,其作用不可忽視。多吃粗纖維有助於預防各種腸癌。
七是水,它佔到了人體的百分之七十左右,其重要程度可見一斑,人體缺水會造成很多病變。
五 膳食指南
根據中國營養學會為大家提供了這樣一份一天的營養搭配,供參考。
油鹽糖 小於 25克
豆 50克;奶 100至150克;蛋一個;魚禽肉 100至200克
水果(五形) 100至200克;蔬菜 400至500克
五穀雜糧 300至500克
口味是一時的,健康是一輩子的。
六 影響營養吸收的因素
1 污染:水,大氣,陽光,食物鏈
2 不良飲食習慣:不吃早餐十年(男性肝上有問題,女人子宮會長肌瘤。),吃夜宵會加大肝臟的負擔,產生很多毒素。
3 不良嗜好:抽煙、喝酒、喝濃茶、咖啡都會影響營養的吸收。
4 垃圾食品:包括腌臘製品、肉類及各種加工食品、果脯等。
5 葯品也會影響營養的吸收。
6 壓力
七 如何選擇營養保健食品
1、歷史性:歷史達25年以上,這是一個經濟震盪周期,人的身高要用尺子來量,體重要用秤來稱,而一個產品的好壞要用時間來衡量。
2、安全性: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曾經曝光的康泰克含PPA事
㈨ 身高因素中,遺傳佔比99%
身高遺傳因素佔70%,成人終身高往往是由遺傳和環境因素共同決定,環境因素佔30%,而主要是由遺傳因素所決定。雖然遺傳因素佔有身高的百分比高,但是環境因素同樣重要。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母親就要注意保持樂觀的情緒,因為有研究發現樂觀向上的母親生出的寶寶身高會更高,長的更好。同時,在懷孕的時候母親千萬不要吃垃圾食品,特別是可樂、雪碧等含糖飲料。因為如果媽媽喜歡吃,寶寶對這些垃圾食品就有天然的愛好,這些垃圾食品會對寶寶帶來隱性營養不良和肥胖,影響長高。
出生以後要想長的更好、更高,首先要加強營養,特別是奶製品,因為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鈣,有助於骨骼的健康,有助於長高。要注意均衡營養,主食粗細搭配,同時新鮮的蔬菜、水果、肉、蛋、奶適度、適量,以及肉類紅肉、白肉交替使用。同時,要加強戶外曬太陽,陽光當中的紫外線照射在皮膚,讓寶寶的體內維生素D合成更好,有助於鈣的吸收,有助於長高。要養成運動的愛好,運動的愛好能夠終身受益,也可以長得更高、更好。保證充足的睡眠,因為睡眠和運動都能讓生長激素分泌的更好。同時,如果細心觀察,如果發現寶寶生長變慢,甚至和同齡兒生長的身高明顯差距,應該去醫院進行詳細的檢查,尋找病因進行相應的治療。
㈩ 基因對人的影響很重要,基因有多大的比例影響人的生活呢
基因對人體的影響是很大的,差不多能占據70%左右。從出生到死亡,基因都會一直伴隨著我們,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我們的生活。基因的影響主要包括幾個方面,比如說外觀、疾病、生活等。基因的影響是方方面面的,就連我們的性格和氣質,也會受到基因的影響。
3、智力和氣質的影響
很多人認為智力和氣質跟後天的環境有關,其實這句話並不完全正確,基因也會影響到我們的智力和氣質。我們不能否認後天生活和教育環境,對於一個人的智力和氣質的影響,可是先天的因素也佔有很大的成分。正所謂“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拚”,這三分的優勢,在生活中可是很明顯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