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健康狀況 > 魚如何判斷是否健康

魚如何判斷是否健康

發布時間:2022-06-30 12:30:14

Ⅰ 挑魚須知:怎麼挑才能挑到健康好魚呢

我相信一定有不少朋友都有一顆想養魚的心,畢竟那些在水中游動的五彩斑斕的小傢伙實在是太漂亮了,但是卻因為不會挑魚而大傷腦筋,挑魚可真的是一項技術活啊。今天呢小編我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些常規的挑到健康好魚的方法。

第一:不要挑選在原地左搖右晃的魚

如果你在實體店挑魚的時候,看到有的魚在魚缸里幾乎待在原地左搖右晃好幾分鍾的話,那麼這條魚多半是病了,而且病的不輕。一般來說,健康正常的魚都會在水中游來游去,所以那些在水中待在原地左搖右晃的魚都是沒有力氣游動的魚,已經非常虛弱了,只好通過不斷地左搖右擺確保自己不沉入缸底。



以上就是我幫大家做出的簡單總結,概括來說就是要做到「三不要」和「兩要」。我相信只要能夠做到這些,絕對不愁挑不到健康好魚

Ⅱ 怎樣看自己養的魚是否健康

看魚的狀態和吃食及其活動情況了。
健康的魚體色鮮艷,動作活躍,吃食情況良好。而且到餵食時候有索食行為。
水質不好的時候魚表現不活躍,體色暗淡,呼吸加快,鰭條微縮。
溫度較低的時候魚活動減少,體色較深,食慾減退。
病菌感染時候體表粘液增多,體色變深,鰭條縮鰭,鰭條邊緣腐爛,嚴重的體表潰爛,鱗片脫落等等
寄生蟲感染體表會出現擦身,嚴重抖鰭,體表粘液增多,體色變深。感染鰓部,鰓微張呼吸加快。

Ⅲ 如何輕松辨別新鮮健康魚呢

一般來說,判斷魚的新鮮度可以從魚的眼睛、鰓、腹部等外觀和味道來了解。但是最近有些小商店都會先把魚包裝好,想要動手檢查就比較困難。有些甚至已經切成片販賣就更難分辨,所以魚背上較黑的肉和普通的肉的分界線是否明顯,就成了辨別魚肉是否新鮮的指標。以下是選擇新鮮魚的參考。

(左上)當天購買的鮪魚、(右上)在冰箱放了2天左右的鮪魚,失去水分,發黑情況嚴重。/(左下)當天購買的紅鯛、(右下)在冰箱放了2天左右的紅鯛,失去水分,肉質也逐漸失去彈性。

Ⅳ 怎樣辨別魚是否生病

魚類發病後常有以下共同的症狀與病變,通過它們可以判斷魚類是否發病:
(1)魚的活動情況:健康魚一般是成群集游,行動靈活,反應敏捷,受驚後立即潛入水中。而病魚通常離群獨游,行動呆滯,反應遲鈍,受驚後略向水深處游去,或很快又游到水面。當一些寄生蟲寄生時,魚會在水面發狂打轉或在水面做持續跳躍。
(2)魚的攝食情況:健康魚食慾旺盛,搶食力很強,投餌時成群聚集在食場周圍搶食,而且食量較穩定,而病魚食慾減退,攝食量會突然減少,或食慾廢絕,完全不攝食。
(3)體色變化:各種魚均有自己特有的體色,色澤鮮艷,折光性強,但當發生疾病時,魚的體色通常發黑或灰白色;有的病魚在體表出現紅色的出血斑、出血點或白點。
(4)體形與體表變化:健康魚肌肉厚,肥滿度好,體表完整,並有一層黏液,而病魚可能出現干癟,體表潰爛,身體彎曲,或有異物附著,體表黏液增多或減少,鱗片脫落或豎立,腹部膨大,眼球突出,肛門紅腫外突等表現。(5)魚的解剖變化:多數疾病都在各組織器官中表現不同的病變,如出血、顏色變化、腫脹或萎縮等。如鰓正常時鮮紅色,鰓絲完整,但發生細菌性爛鰓病時,鰓絲腐爛並帶有污泥,或黏液增多,鰓呈紫色或蒼白色;發生細菌性腸炎時,腸壁變薄,彈性與韌性下降,腸腔內充滿大量黏液或帶血的黏液,同時黏膜壞死,出血。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農業出版社《物種資源檢驗鑒定》

Ⅳ 如何用「看」法簡單判斷魚體健康

1.看行動。魚病發生時,常伴隨著各種異常活動現象。池中魚類受到寄生蟲侵襲和刺激時,往往出現不安,如魚受到侵襲後,表現為上跳下躥,一時急劇狂游;魚類因農葯或工業廢水中毒時,也會出現興奮、跳躍和沖撞現象,而後進入麻痹階段。
2.看管理。魚病常與飼養管理不善有關。如投喂的飼料不新鮮或腐敗變質,就容易引起魚類腸炎;施肥過量或肥料發酵不完全,會引起水質變化,從而引起浮頭,甚至泛塘;水質較瘦、餌料不足會引起萎癟病、「跑馬病」等;拉網使魚體受傷,容易引起白皮病和水霉病。
3.看體表。病魚尾柄以及腹部兩側有圓形或橢圓形紅斑,好像打了紅色印章,則為列印病;病變部位長著大量的棉絮狀菌絲,像一團團的白毛,則為水霉病;鱗片脫落,鰭條折斷,體表發炎、充血,則為赤皮病。四看鰓部。如鰓絲末端腐爛,黏液較多,有時鰓蓋爛穿呈「透明天窗」,則為細菌性爛鰓病;如鰓片顏色比正常魚的鰓片顏色白,略帶血紅色小點,則為鰓霉病。如果是口絲蟲、斜管蟲、車輪蟲等寄生蟲引起,則鰓片上黏液較多;而鰓絲腫大,鰓上有白色蟲體或孢囊,鰓蓋脹開,則為黏孢子蟲等寄生蟲病。五看腸道。把腸道分成前、中、後三段置於盤中,輕輕地把腸道中的食物和糞便去掉,然後進行觀察。若發現腸道全部或部分充血呈紫紅色,粗細不勻,內有大量乳黃色的黏液,則為腸炎;腸道內壁有灰白色小結節,周圍組織潰爛,甚至穿孔,則為球蟲病;病魚腹部膨大,腹腔內有白色帶狀寄生蟲,則為舌形絛蟲病。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農業出版社《物種資源檢驗鑒定》

Ⅵ 養魚如何觀察魚

養魚一定要學會觀察魚的狀態,學會了觀察魚的狀態了解魚的情況以後養魚就會變得很簡單。那我們需要通過哪些東西來觀察魚呢?

Ⅶ 如何判斷金魚是否健康

看他游的時候是否端正。不離群。大便不要乳白色,要褐色。不浮頭。身體沒有受傷。身上有沒有生其他雜東西。
一般不吃食,不能代表魚就不健康。魚的吃食是受溫度,水的清澈度,飽不飽,決定的。溫度不高不低,適合他生長,水很清澈,有肌餓感,他可定很樂吃。一般喂到7成飽就好,保持他的幾餓度,讓他幫忙啄掉池中的青苔或者綠澡。

Ⅷ 怎樣判斷魚是否生病

魚類發病後常有以下共同的症狀與病變,通過它們可以判斷魚類是否發病:
(1)魚的活動情況:健康魚一般是成群集游,行動靈活,反應敏捷,受驚後立即潛入水中。而病魚通常離群獨游,行動呆滯,反應遲鈍,受驚後略向水深處游去,或很快又游到水面。當一些寄生蟲寄生時,魚會在水面發狂打轉或在水面做持續跳躍。
(2)魚的攝食情況:健康魚食慾旺盛,搶食力很強,投餌時成群聚集在食場周圍搶食,而且食量較穩定,而病魚食慾減退,攝食量會突然減少,或食慾廢絕,完全不攝食。
(3)體色變化:各種魚均有自己特有的體色,色澤鮮艷,折光性強,但當發生疾病時,魚的體色通常發黑或灰白色;有的病魚在體表出現紅色的出血斑、出血點或白點。
(4)體形與體表變化:健康魚肌肉厚,肥滿度好,體表完整,並有一層黏液,而病魚可能出現干癟,體表潰爛,身體彎曲,或有異物附著,體表黏液增多或減少,鱗片脫落或豎立,腹部膨大,眼球突出,肛門紅腫外突等表現。
(5)魚的解剖變化:多數疾病都在各組織器官中表現不同的病變,如出血、顏色變化、腫脹或萎縮等。如鰓正常時鮮紅色,鰓絲完整,但發生細菌性爛鰓病時,鰓絲腐爛並帶有污泥,或黏液增多,鰓呈紫色或蒼白色;發生細菌性腸炎時,腸壁變薄,彈性與韌性下降,腸腔內充滿大量黏液或帶血的黏液,同時黏膜壞死,出血。

閱讀全文

與魚如何判斷是否健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幸福生活張嘉譯主演一共多少集 瀏覽:463
甘肅省哪個市經濟活躍 瀏覽:480
幸福樹上長黑點兒怎麼辦 瀏覽:657
經濟糾紛的概念與解決途徑有哪些 瀏覽:10
婚姻事業受到阻力怎麼辦 瀏覽:496
冬季北京三里屯美女穿什麼衣服 瀏覽:506
美女文老師什麼電視 瀏覽:985
女生屬虎和豬屬相配婚姻如何 瀏覽:733
石家莊幸福城什麼時候交房 瀏覽:292
繪本逃脫故事第22關怎麼過 瀏覽:550
村集體經濟如何分紅上級文件 瀏覽:804
人類平等才有經濟活力是什麼意思 瀏覽:878
將相之間有哪些故事 瀏覽:848
幸福樹一米高買回來怎麼進盆 瀏覽:493
事業人員離崗多少歲 瀏覽:730
垃圾婚姻是怎麼造成的 瀏覽:545
美女晚上去酒店見客戶怎麼辦 瀏覽:249
婚姻宮有沖是什麼意思 瀏覽:352
李邕有哪些關於書法的故事 瀏覽:701
什麼是膚白貌美的氣質美女 瀏覽: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