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健康狀況 > 中國人的健康素養有哪些

中國人的健康素養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6-29 08:43:48

心理健康素養10條有哪些

今年的主題是「健康心理,快樂人生」。

為了讓更多人重視這些心理、精神疾病,國家衛健委疾控局結合中科院心理健康素養網路調查結果,針對社會對心理健康的主要關切,並經過多方專家論證,編制了「心理健康素養十條(2018年版)」。

第一條:

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身心健康密切關聯、相互影響。

一個健康的人,不僅在身體方面是健康的,在心理方面也是健康的。

心理健康是人在成長和發展過程中,認知合理、情緒穩定、行為適當、人際和諧、適應變化的一種完好狀態。

心理健康事關個體的幸福,家庭的和睦,社會的和諧。

心理健康與身體健康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聯。

一方面,心理健康會影響身體健康。例如,消極情緒會導致個體的免疫水平下降。癌症、冠心病、消化系統潰瘍等是與消極情緒有關的心身疾病。

另一方面,心理健康也受到身體健康的影響。例如,慢性疾病患者的抑鬱焦慮等心理疾病發病率比普通人群更高。長期處在較大的壓力下而無法有效疏解,對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都會帶來不良影響。

第二條:

適量運動有益於情緒健康,可預防、緩解焦慮抑鬱。

運動是健康生活方式的核心內容之一,對於心理健康也有幫助和益處。

運動尤其是有氧運動時,大腦釋放的化學物質內啡肽又稱快樂激素,不僅具有止痛的效果,還是天然的抗抑鬱葯。太極拳、瑜伽等注重覺察和調整自身呼吸的運動有助於平靜情緒、緩解焦慮。

運動還可以提升自信、促進社會交往。

堅持適量運動,每周三到五天,每天鍛煉30分鍾以上,對於預防和緩解焦慮抑鬱更為有效。

如有必要,可尋求醫生和專業人員的幫助,根據自身情況制定運動方案。

第三條:

出現心理問題積極求助,是負責任、有智慧的表現。

出現心理問題卻不願尋求專業幫助是常見而有害健康的表現。

不願求助的原因包括:認為去見精神科醫生或心理咨詢師就代表自己有精神心理疾病;認為病情嚴重才有必要就診;認為尋求他人幫助就意味著自己沒有能力解決自己的問題;擔心周圍的人對自己的看法等。

其實求助於專業人員既不等於有病,也不等於病情嚴重。相反,往往是心理比較健康的人更能夠積極求助,他們更勇於面對問題、主動做出改變、對未來有更樂觀的態度。

積極求助本身就是一種能力,也是負責任、關愛自己、有智慧的表現。

出現心理問題可求助於醫院的相關科室、專業的心理咨詢機構和社工機構等。

求助的內容包括:尋求專業評估和診斷、獲得心理健康知識教育、接受心理咨詢、心理治療與葯物治療等。

第四條:

睡不好,別忽視,可能是心身健康問題。

睡眠質量是心身健康的綜合表現。

常見的睡眠問題包括入睡困難、早醒、夜間醒後難以入睡、經常噩夢等。

睡眠不良提示著存在心理問題或生理問題,是心身健康不可忽視的警示信號。

多數睡眠不良是情緒困擾所致,抑鬱、焦慮等常見情緒問題都可能幹擾睡眠。焦慮往往導致入睡困難,抑鬱則常常伴隨著失眠早醒等問題。

另一方面,睡眠不良會影響心理健康,加重心理疾病。睡眠不足會損害情緒調控能力,使負面情緒增加。

第五條:

抑鬱焦慮可有效防治,需及早評估,積極治療。

抑鬱症和焦慮症都是常見的心理疾病。

如果情緒低落、興趣喪失、精力缺乏持續兩周以上有可能患上抑鬱症。抑鬱症可導致精神痛苦、學習無效、工作拖延,甚至悲觀厭世。抑鬱患者具有較高的自殺風險,需要及時防範。

焦慮症以焦慮情緒體驗為主要特徵。主要表現為無明確客觀對象的緊張擔心、坐立不安並伴有心跳加速、手抖、出汗、尿頻等症狀。

公眾要提高對自身情緒健康的覺察能力,及時尋求科學的評估方法,盡早求治,防止問題加重。

② 健康素養是哪些工作效果的重要評價指標

健康素養是衡量健康素質的重要指標,直接影響到人的生命和生活質量,進而影響社會生產力的水平和整個經濟社會的發展。世界衛生組織高度重視健康素養指標,將其作為評價醫療衛生工作的重要指標之一,倡導各國大力開展健康素養促進工作,為實現千年發展目標提供保障。加強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是提高全民健康素養的重要策略和措施。

什麼是《健康素養66條》?

《健康素養66條》是《中國公民健康素養——基本知識與技能》的簡稱。

2008年,原衛生部以公告的形式發布了《中國公民健康素養——基本知識與技能(試行)》,簡稱《健康素養66條》。這是我國健康教育領域發布的第一個政府公告, 也是世界上第一份界定公民健康素養的政府文件。

《健康素養66條》界定了我國公民健康素養的基本內容,明確了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的工作重點, 開創了以公共衛生為切入點的全新視角,改變了以往以疾病為重點的傳播模式,成為我國健康教育工作的一個里程碑。自此,推行公民健康素養基本知識與技能作為各項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活動的一條主線,在全國各地得到了深入、廣泛落實。

《健康素養66條》的內容是如何確定的?

《健康素養66條》是在評估我國城鄉居民主要健康問題、健康需求、健康危險因素、不良衛生習慣、衛生資源供給與利用狀況等因素的基礎上,經過專家論證、嚴格循證、廣泛徵求意見等工作環節確定的。

2008年我們發布了一版《健康素養66條》,為什麼這次要修訂?

2008年,原衛生部首次發布了《中國公民健康素養——基本知識與技能(試行)》(以下簡稱《健康素養66條》)。《健康素養66條》發布7年多來,我國城鄉居民的主要健康問題和健康需求有所變化,醫療衛生領域研究成果不斷湧出。2013年國家衛生計生委成立,衛生計生工作也有了新的變化。為適應當前形勢,國家衛生計生委決定對2008年出版的《健康素養66條》進行更新、修訂。

③ 健康素養主要包括哪些基本維度

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4個方面。
2008年1月,衛生部發布了《中國居民健康素養的基本知識與技能》,這是我國健康教育領域發布的第一個政府公告,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份界定公民健康素養的政府文件。公告界定的公民健康素養包括了三方面內容:基本知識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基本技能。一共有66條,也就是俗話說的《健康素養66條》。

④ 居民健康素養66條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中國公民健康素養——基本知識與技能(2015年版)》66條

一、基本知識和理念

1.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或虛弱,而是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的完好狀態。

2.每個人都有維護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責任,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夠維護和促進自身健康。

3.環境與健康息息相關,保護環境,促進健康。

4.無償獻血,助人利己。

5.每個人都應當關愛、幫助、不歧視病殘人員。

6.定期進行健康體檢

7.成年人的正常血壓為收縮壓≥90mmHg且<140 mmHg,舒張壓≥60mmHg且<90 mmHg;腋下體溫36℃~37℃;平靜呼吸16~20次/分;心率60~100次/分。

8.接種疫苗是預防一些傳染病最有效、最經濟的措施,兒童出生後應當按照免疫程序接種疫苗。

9.在流感流行季節前接種流感疫苗可減少患流感的機會或減輕患流感後的症狀。

10.艾滋病、乙肝和丙肝通過血液、性接觸和母嬰三種途徑傳播,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觸不會傳播。

11.肺結核主要通過病人咳嗽、打噴嚏、大聲說話等產生的飛沫傳播;出現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帶血,應當及時檢查是否得了肺結核。

12.堅持規范治療,大部分肺結核病人能夠治癒,並能有效預防耐葯結核的產生。

13.在血吸蟲病流行區,應當盡量避免接觸疫水;接觸疫水後,應當及時進行檢查或接受預防性治療。

14.家養犬、貓應當接種獸用狂犬病疫苗;人被犬、貓抓傷、咬傷後,應當立即沖洗傷口,並盡快注射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血清)和人用狂犬病疫苗。

15.蚊子、蒼蠅、老鼠、蟑螂等會傳播疾病。

16.發現病死禽畜要報告,不加工、不食用病死禽畜,不食用野生動物。

17.關注血壓變化,控制高血壓危險因素,高血壓患者要學會自我健康管理。

18.關注血糖變化,控製糖尿病危險因素,糖尿病患者應當加強自我健康管理。

19.積極參加癌症篩查,及早發現癌症和癌前病變。

20.每個人都可能出現抑鬱和焦慮情緒,正確認識抑鬱症和焦慮症。

21.關愛老年人,預防老年人跌倒,識別老年期痴呆。

22.選擇安全、高效的避孕措施,減少人工流產,關愛婦女生殖健康。

23.保健食品不是葯品,正確選用保健食品。

24.勞動者要了解工作崗位和工作環境中存在的危害因素,遵守操作規程,注意個人防護,避免職業傷害。

25.從事有毒有害工種的勞動者享有職業保護的權利。

二、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

26.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四個方面。

27.保持正常體重,避免超重與肥胖。

28.膳食應當以谷類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注意葷素、粗細搭配。

29.提倡每天食用奶類、豆類及其製品。

30.膳食要清淡,要少油、少鹽、少糖,食用合格碘鹽。 31.講究飲水衛生,每天適量飲水。

32.生、熟食品要分開存放和加工,生吃蔬菜水果要洗凈,不吃變質、超過保質期的食品。

33.成年人每日應當進行6~10千步當量的身體活動,動則有益,貴在堅持。

34.吸煙和二手煙暴露會導致癌症、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等多種疾病。

35.「低焦油卷煙」、「中草葯卷煙」不能降低吸煙帶來的危害。

36.任何年齡戒煙均可獲益,戒煙越早越好,戒煙門診可提供專業戒煙服務。

37.少飲酒,不酗酒。

38.遵醫囑使用鎮靜催眠葯和鎮痛葯等成癮性葯物,預防葯物依賴。

39.拒絕毒品。

40.勞逸結合,每天保證7~8小時睡眠。

41.重視和維護心理健康,遇到心理問題時應當主動尋求幫助。

42.勤洗手、常洗澡、早晚刷牙、飯後漱口,不共用毛巾和洗漱用品。

43.根據天氣變化和空氣質量,適時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44.不在公共場所吸煙、吐痰,咳嗽、打噴嚏時遮掩口鼻。

45.農村使用衛生廁所,管理好人畜糞便。

46.科學就醫,及時就診,遵醫囑治療,理性對待診療結果。

47.合理用葯,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輸液,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抗生素。

48.戴頭盔、系安全帶,不超速、不酒駕、不疲勞駕駛,減少道路交通傷害。

49.加強看護和教育,避免兒童接近危險水域,預防溺水。

50.冬季取暖注意通風,謹防煤氣中毒。

51.主動接受婚前和孕前保健,孕期應當至少接受5次產前檢查並住院分娩。

52.孩子出生後應當盡早開始母乳喂養,滿6個月時合理添加輔食。

53.通過親子交流、玩耍促進兒童早期發展,發現心理行為發育問題要盡早干預。

54.青少年處於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要培養健康的行為生活方式,預防近視、超重與肥胖,避免網路成癮和過早性行為。

三、基本技能

55.關注健康信息,能夠獲取、理解、甄別、應用健康信息。

56.能看懂食品、葯品、保健品的標簽和說明書。

57.會識別常見的危險標識,如高壓、易燃、易爆、劇毒、放射性、生物安全等,遠離危險物。

58.會測量脈搏和腋下體溫。

59.會正確使用安全套,減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險,防止意外懷孕。

60.妥善存放和正確使用農葯等有毒物品,謹防兒童接觸。

61.尋求緊急醫療救助時撥打120,尋求健康咨詢服務時撥打12320。

62.發生創傷出血量較多時,應當立即止血、包紮;對懷疑骨折的傷員不要輕易搬動。

63.遇到呼吸、心跳驟停的傷病員,會進行心肺復甦。

64.搶救觸電者時,要首先切斷電源,不要直接接觸觸電者。

65.發生火災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低姿逃生;撥打火警電話119。

66.發生地震時,選擇正確避震方式,震後立即開展自救互救。

⑤ 健康素養的概念及素養監測工作的意義

健康是人生的基礎。人們從事勞動、建設和各種工作,為了什麼?為了更加幸福地生活,但是如果沒有健康,即便幸福就在身邊也無從享用;反過來講,人們要得到幸福的生活,必須從事勞動、建設和各項工作,若是沒有健康,又如何工作?「健康是人全面發展的基礎,關系幹家萬戶幸福」,這是千真萬確的真理。所以,黨的十七大報告已把「建立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寫入了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
中國人很早就注意到維護健康的重要,提出了「養生」、「護生」等一系列概念及養護的方法,曾經發揮過非常積極的作用。但時至今日,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人們生活環境、生活條件的改變,我們完全應當也完全可能在吸收前人智慧的基礎上,提出更為科學也更加適合現代社會需要的維護健康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於是,衛生部組織專家經反復研究、反復篩選,提出了中國公民必須掌握的66條健康素養要點。這就是衛生部2008年第3號公告的由來。
健康素養,是指人的這樣一種能力:它使一個人能夠獲取和理解基本的健康信息和服務,並運用這些信息和服務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決定,以維持並促進自己的健康。現代的健康概念,不僅僅限於無疾病或不衰弱,而是指身體、心理與社會適應的完好狀態。健康素養自然也就包涵著這三個方面的內容。
仔細閱讀《健康66條》的內容,把握基本知識與技能,是提高健康素養的基礎。這些一看就懂、一學就會的要點,有些看來似乎已是老生常談,但只要知行合一、認真遵循,便可終生受益。
現在依然是「談癌色變」的時代,至今還沒有能令癌症葯到病除的良方。但是,如果我們知道煙草煙霧中含有大量致癌物質,因此立志戒煙,就會大大降低肺癌等多種癌症患病的風險。
許多慢性病,如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糖尿病等,已經成為人們健康的大敵。患者不僅個人痛苦,也使家庭因長期的醫療費用而不勝負擔,同時耗費著社會大量的醫療資源。其實,慢性病的發生,相當大的程度取決於生活方式是否健康。起居無序、飲食無節、煙酒無量、運動無時等,都是慢性病的重要病因。如果按照66條健康素養的要求,摒棄不良行為,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慢性病就無從肆虐。
維護健康,需要掌握必要的知識與技能。許多危險來源於無知。生產中的職業危害如何規避,煤氣中毒如何防止,骨折傷員如何搶救,心肺復甦如何進行,葯品、農葯如何存放……掌握這些知識與技能,既可以自救,也可以救人,從而避免許多無謂的傷害與死亡。

⑥ "中國公民健康素養66條"的主要內容包括哪些方面

摘要 您好親,我已經看到您的問題了,正在為您查詢資料,請稍等哦~

⑦ 健康素養是哪些工作效果的重要評價指標

健康素養相關背景及工作介紹rev100603報告提綱一、健康素養相關背景二、《中國公民健康素養——基本知識與技能》開發過程三、中國公民健康素養促進行動工作四、國際交流情況(一)基本概念健康素養是指個體獲取、理解和處理基本健康信息或服務,並運用這些信息和服務做出正確決定以維持和促進健康的能力。健康素質是指在先天生理基礎上,通過環境、教育及自身實踐的影響,形成的相對穩定的身體、心理及社會適應狀態。健康素養是健康素質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和評價指標。為了便於測評,常用健康素養來反映健康素質。一、健康素養相關背景健康素養與健康教育工作的關系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屬於公共衛生服務」,是提高公民健康素養的重要手段,是減少和消除健康不公平的有效方法。但是,目前我國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缺乏客觀科學的評價和監測指標;社會上開展的一些健康教育活動內容缺乏科學性,有的受商業利益影響,甚至傳播錯誤信息,誤導公眾。上述情況嚴重影響和制約我國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事業的發展。公眾健康素養狀況可通過制定穩定的監測系統進行評價,具有可監測性。公眾健康素養的提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的工作效果。健康教育健康促進評估模型健康教育健康促進評估模型(二)國內外相關形勢與進展世界衛生組織指出,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普遍偏低,例如在美國,約50%***對健康信息的理解存在困難;而提高健康素養是加快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中衛生相關目標的迫切需要。健康素質是公民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六大報告把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與健康素質列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之一。十六屆六中全會《中共中央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中進一步明確,到2020年,全民族的健康素質明顯提高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和主要任務之一。2007年《國家人口發展戰略研究報告》指出,提高人口健康素質,必須從提高出生人口素質、提高全民健康素養、建立以預防為主的公共衛生體系三方面著手。我國政府高度重視提高公民健康素養近年來,WHO陸續就各主要衛生問題發布核心信息。美國等發達國家對公民健康素養相關研究基礎,如美國《健康人民2010》。衛生部發布了防治乙肝、艾滋病、結核病、癌症、血吸蟲、高血壓等的健康傳播核心信息。自1992年至今,由中國科協牽頭已進行了5次中國公眾科學素養調查。(1)文獻回顧與收集2007年1月以來,經充分的文獻復習、8次研討論證,確定了研究項目名稱為《中國公民健康素養——基本知識與技能》,研究范圍應涵蓋醫葯衛生領域各個方面最基礎和最核心的信息。2007年6月,共收集整理各領域核心資料22種並匯編成冊,作為參考資料提供給專家。1.文獻回顧與研討二、中國公民健康素養研討制定過程2.研討確定基本范圍和內容傳染病慢性非傳染病預防傷害與自救互救地方病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職業衛生環境衛生學校衛生婦幼保健與生殖健康食品安全口腔衛生合理利用衛生服務的技能健康生活方式衛生法律法規其他保健信息

⑧ 年輕人要有哪些生活必知的健康知識

1、天天運動
生命在於運動,這句名言流傳很久了。現代社會節奏很快,工作很忙,家庭事務繁多,很多人會找不到時間來運動。或者有時間了,只想躺著休息,沒有興趣去鍛煉。運動是大家在生活當中必須養成的好習慣,生命的源泉在於運動是真理。

運動是最佳的養生方法,它能夠提高人的身體素質,提高人體免疫力,預防生病。運動還能幫助人們減肥,讓人們保持一個健康的體型,要知道肥胖是非長危險的,是很多疾病的發病因素。
運動不必過度,也不需時間太長,以身體能出少量汗為標准,並不一定需要在健身房裡打卡。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鍛煉方式,包括八段錦、養生操這些較為舒緩的方式。適度的夫妻生活都是有益的運動方式。



保持樂觀的心態情緒低落,愛發脾氣的人,血液的帶氧腺體數目也會增加,而這樣會導致人體的免疫細胞快速抵達病菌入侵現場,所有保持樂觀的心態,開心面對生活,對身體也有好處。

想要養生一定要注意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要養成一些對身體健康有好處的生活習慣。不要覺得養生是一件很深奧的事,養生最淺顯易懂了,凡是對身體健康有好處的事,都能劃進養生的范疇。希望大家都能夠養成這些好的生活習慣,都能讓自己處於積極健康的狀態。

⑨ 健康素養包括哪些方面

健康素養包括身體鍛煉,飲食結構,作息規律,情緒調節控制等等各方面

⑩ 目前我國居民的主要健康和衛生問題有哪些

如今,有人認為,以前聞所未聞的病紛紛冒出來了,似乎疾病越來越多,人們往往認為是經濟發達造成的。其實不然,疾病多,是衛生健康知識沒跟上經濟發展步伐,「一手硬一手軟」造成的。
目前我國居民的主要健康和衛生問題有哪些?主要是收入多、作品多,保健知識未必多。胡吃海吃,吃得多、吃得葷、吃得偏,而動得少。

現狀:中國人健康赤字達8.2歲。即身體狀況比實際年齡老了8.2歲。九成人高估了自己的健康狀況。中國人的健康素養即健商也很低,衛生部統計顯示,掌握最基本健康素養的人還不到7%。
影響健康的因素中,遺傳佔15%,醫療條件佔8%,自然環境佔7%,社會環境佔10%,生活方式佔60%。你不能選擇父母、難以改變生活環境,但可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健康了,你就基本合格了。健康的生活方式並不需高科技,其實很簡單,那就是世界衛生組織倡導的十六個字:「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生活方式健康,能減少55%的高血壓,減少75%的腦卒中、冠心病,50%的糖尿病,三分之一的腫瘤,平均壽命延長10年以上。順應自然,健康長壽;違背自然,疾病短命。
過去30多年,我國人口疾病死亡模式已發生了重大變化,急性傳染性、感染性疾病的死亡率及其相對死亡比大幅度下降,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死亡率及其相對死亡比迅速增加。目前,心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以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趨勢,全國慢性病死亡人數已經佔到了因病死亡總數的80%以上,而這些慢性病多由不良生活方式導致的。如中國居民特別是城市居民蔬菜與糧食攝入量不足,肉類攝入過量從而導致了很多的慢性疾病,全國超重人口已經超過3億,而肥胖人口也超過1億。

閱讀全文

與中國人的健康素養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武義事業編制人員哪些人需要政審 瀏覽:268
遞交婚姻登記需要什麼 瀏覽:165
如何評價經濟停擺下的超低廉石油 瀏覽:815
愛情抗體韓語怎麼寫 瀏覽:534
行政事業單位慰問金怎麼用 瀏覽:838
財政所怎麼是事業單位 瀏覽:913
事業單位初級證丟了怎麼補辦 瀏覽:522
俄羅斯美女叫什麼 瀏覽:331
林青霞事業什麼時候開始的 瀏覽:385
鄉村愛情李現演什麼 瀏覽:929
如何提高生活幸福力 瀏覽:128
蒼南縣婚姻介紹所在什麼地方 瀏覽:140
一個女人一生的愛情是什麼 瀏覽:963
愛情沖突怎麼取捨 瀏覽:359
哪個帥哥美女送 瀏覽:276
如何培育健康的黴菌 瀏覽:379
婚姻多少年才能穩定不變 瀏覽:185
美女幾次點贊為什麼不回 瀏覽:293
發改委事業編怎麼改革 瀏覽:234
山東哪裡美女多淄博 瀏覽: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