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6月份以後進入澳門需要准備那些資料
六月份以後進入澳門也是需要核酸檢測證明。和身體健康證明。
㈡ 商家門口的健康碼怎麼申請
門店健康碼如何申請
門店健康碼可以通過支付寶來申請,1、打開手機上的支付寶,點擊更多。2、選擇健康碼點擊進入,再點擊國家平台健康碼。3、然後點擊立即查看,找到「場所到訪人信息登記碼申領」。4、點擊同意,最後填好相關信息,點擊提交即可。健康碼是以真實數據為基礎,由市民通過自行網上申報,經後台審核後,即可生成屬於個人的二維碼。[1]
該二維碼作為個人在當地出入通行的一個電子憑證,實現一次申報,全市通用。健康碼的推出,旨在讓復工復產更加精準、科學、有序。
中文名
健康碼
外文名稱
Health Code
提出日期
2020年2月11日
首發地點
浙江省杭州市[1]
相關集合
新冠病毒防疫名詞
共41個詞條4.9w閱讀
封控區
封控區是指將陽性個案的密切接觸者及共同暴露高風險人群的居住點、工作點、活動點及周邊區域劃為封控區。實行「只進不出、嚴禁聚集」管理措施。封控的第1、4、7天分別進行一次全員核酸檢測。暫時關閉轄區內經營性場所和棋牌室、活動室等非生活必需的文體休閑娛樂場所。
管控區
管控區是指病例發病前2天或無症狀感染者檢測陽性前2天起至隔離管理前,如其對工作地、活動地等區域人員具有一定傳播風險,且其密切接觸者、密接的密接追蹤判定難度較大的相關區域,實行「人不出區、嚴禁聚集」。
防範區
防範區是指縣(區)內封控區、管控區以外的區域,實行「強化社會面管控,嚴格限制人員聚集」。
查看更多
出台標准
2020年3月5日,《防疫通行碼參考架構和技術指南》送審稿通過專家評審會審核,並正式報批。該標準的出台,為防疫通行碼的開發企業提供了技術規范,並對防疫通行碼使用單位的人員管理、授權管理、採集點管理等所需具備的功能等,進行了規范和要求。
2020年4月29日,市場監管總局(標准委)印發公告,發布《個人健康信息碼》系列國家標准。該系列標准採用了國家標准快速程序,從立項到發布僅用了14天時間。該系列國家標准實施後,可實現個人健康信息碼的碼制統一、展現方式統一、數據內容統一,統籌兼顧個人信息保護和信息共享利用,適用於指導健康碼相關信息系統的設計、開發和系統集成。
涵蓋范圍
標准涵蓋了親屬綁定等更貼近實際生活應用的功能,為老人和兒童解決了防疫信息上報及出行等問題。
健康碼的應用涵蓋了社區管理、企業復工、交通出行、學校開學、買葯登記、超市商場等使用場景,可以協助社區、企業、學校等做好防疫管理及疫情控制等重點工作。在疫情防控和復產復工中,健康碼可以實現高效率的人員流動管理,在辦公樓、商場、地鐵、火車站等人流密集的地點提高過檢效率,避免過多的人員接觸和聚集。
功能特點
「健康碼」分為三種:綠碼可以直接進入杭州,紅碼集中隔離14天,黃碼隔離7天以內。
浙江省的「健康碼」管理信息系統以真實數據為基礎,連通重點人員動態管控清單等相關資料庫,根據群眾申報信息與後台數據的校驗比對結果發放「健康碼」。
健康碼系統已經形成一套標准,可根據不同地區需求,結合各地疫情防控需要快速推出。
為推動各地「健康碼」互通互認,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提供了跨省份互認共享的三種實現方式:第一種是在不改變地方現有「健康碼」的情況下,通過跨地區防疫健康信息數據共享,在本地「健康碼」中增加跨地區互認功能。第二種是各地「健康碼」與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防疫信息碼」對接,以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防疫信息碼」為中介進行轉換,從而實現跨地區「健康碼」互認。第三種是未建設本地「健康碼」的地區,可直接採用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防疫信息碼」,同時結合本地防疫健康相關信息,實現跨地區互通互認。[2]
通過健康碼實現了一碼就醫、預約掛號、一鍵急救、心理援助、健康證明、健康檔案等多個健康應用。
實施情況
2020年2月11日,浙江省杭州市率先推出健康碼模式,實施市民和擬進入杭州人員的「綠碼、紅碼、黃碼」三色動態管理,並與釘釘企業復工申請平台打通。市民和擬入杭人員可通過支付寶APP等渠道自行在線申報,在填寫健康信息、14天內是否接觸過新冠確診病人或疑似病人等信息後,通過審核後將產生一個顏色碼,領取綠碼的人員憑碼通行,領取紅碼和黃碼的人員需按規定隔離並健康打卡,滿足條件後將轉為綠碼。大量返崗復工人員在支付寶內申領健康碼,上線首日訪問量即達到1000萬。[3][4][5]
2020年2月24日下午,浙江省在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公布,截至當日12時,浙江已累計發放健康碼5047萬張。
2020年2月25日,支付寶宣布,過去兩周,從杭州發源的健康碼落地全國超過200城,覆蓋公交地鐵、社區、寫字樓、醫保支付、商場超市、機場車站等十大場景。多地正在擴大健康碼應用范圍,杭州、溫州健康碼均已上線看病買葯功能。
2020年2月28日,山西全省上線健康碼。至此,全國可在支付寶申領健康碼的城市已超過200城。其中,浙江、四川、海南、重慶、上海、雲南、山西、湖北等省市實現全覆蓋。支付寶方面透露,隨著有序復產復工需求的增加,健康碼覆蓋城市進一步擴大的同時,應用范圍也在不斷拓展。由於防控形勢不同,各地政府的發碼規則和應用范圍存在差異。浙江省的應用場景最為廣泛,領碼人數也遙遙領先。
長三角、京津冀等推進區域內健康碼互認,浙江與河南、山東與貴州等省份開展了健康碼的跨省互認。已經上線試運行的國家政務服務平台則推出了防疫健康信息碼,並逐步與廣東、上海等地的健康碼對接。[6]
2020年2月29日,國家政務服務平台推出「防疫健康信息碼」,公眾可以通過「國家政務服務平台」微信小程序中「防疫信息碼」入口,或者部分省市的公眾也可以通過微信城市服務中「防疫健康碼」入口進行健康碼的申領服務。在進行實名認證,並簡單上報個人健康狀況之後,即可申領自己的防疫信息碼,憑碼即可出入社區、辦公樓等地方。[7]
2020年3月4日晚,江蘇健康碼正式上線。這也意味著,長三角在全國率先實現健康碼全覆蓋: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全部上線省級健康碼。
截至2020年3月5日,騰訊防疫健康碼上線25天,累計亮碼突破10億次,覆蓋超過8億人口,累計訪問量43億,是服務用戶最多的健康碼。
2020年3月10日,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通告稱,為落實分區分級分類分時差異化防控策略,推進企業復工復產和人員安全有序流動,決定開展湖北健康碼發放工作[8]。通告明確,中、低風險地區持綠碼人員,全省通行;高風險地區持綠碼人員,按照當地防控指揮部規定出行,縣域內通行規則由縣(市、區)防控指揮部確定,市域內通行規則由市(州)防控指揮部確定,武漢市以外高風險地區人員憑綠碼與流入地採取「點對點」運輸方式安全有序流動。持黃碼人員不予放行,持紅碼人員按疫情防控要求由當地收治、隔離。[8]。
2020年3月16日,在浙江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第三十六場新聞發布會上,浙江省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省政府副秘書長陳廣勝表示,浙江將健康碼作為分類精控的利器,針對返浙華人華僑、留學生及其他外籍人士實際情況,推出健康碼國際版,將實行橙、黃、綠三色分類,截至16日12時,浙江省已累計發放健康碼7209.2萬張,其中國際版3.1萬張。[9]
2020年3月20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國家衛生健康委規劃司司長毛群安介紹,健康通行碼互認的難點在於各地疫情防控形勢和政策不同。全國低風險縣域已佔98%,各個省份正在按照統一的數據格式標准和內容要求,加快向全國一體化平台匯聚本地區防疫健康信息目錄。截至20日,全國絕大多數地區的健康通行碼可以實現一碼通行。[10]
為更有效實施新冠肺炎常態化管理,實現從入境到小區管理的全覆蓋,澳門特區政府於2020年5月3日上午9時正式啟用「澳門健康碼」。至下午4時,使用人數達9萬人,使用次數為17.6萬次。[11]
2020年5月24日,杭州市衛生健康委提出了健康碼「一碼知健」的設計思路:通過集成電子病歷、健康體檢、生活方式管理的相關數據,在關聯健康指標和健康碼顏色的基礎上,探索建立個人健康指數排行榜。同時,也可以通過大數據對樓道、社區、企業等健康群體進行評價。
2020年9月13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近日公布《探索老年痴呆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要求基層機構定期對老年人開展認知功能評估;國家衛健委公布工作方案,要求基層機構定期對老年人開展認知功能評估,對認知功能疾病的預防服務和針對性治療怎麼做明確提出了細化任務。
2020年12月10日,國家衛健委發布《關於深入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五個一」服務行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指出,推進「一碼通」融合服務,破除多碼並存互不通用的信息壁壘。《通知》要求,各地要依託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落實健康碼信息互認機制和規則,明確跨地區流動人員健康碼信息在各地區可信可用,切實方便人員出行和跨省流動,實現防疫健康碼統一政策、統一標准、全國互認、一碼通行。[12]
2021年1月12日,國家發改委聯合多部門發布關於做好2021年春運工作和加強春運疫情防控的意見,意見指出,要加快推動「健康碼」全國一碼通行,提高人員通行效率,避免因掃碼查驗等引起人員聚集。[13]
2021年1月,廣東升級健康防疫核驗系統。老年人群體只需要出示居民身份證刷一刷,即可進行實時健康防疫狀態核驗,用於替代電子健康碼,具有與電子碼同等的效力。[14]
2021年7月28日,杭州健康碼顯示疫苗接種信息不一樣了,中間多了「蛇形」特殊標志,下面還顯示「已完成新冠疫苗接種」字樣。[15]
2021年9月,為助力群眾安全出行,國家政務服務平台把健康碼和行程碼整合「一頁可查」,打開支付寶的健康碼同時能看到行程碼。這意味著健康碼、行程碼在全國全面實現一頁通行式的「二碼合一」。[16]
2021年12月10日,香港健康碼系統開放申請注冊,香港健康碼分為紅色、黃色和綠色。[17]
2022年1月,廣西壯族自治區大數據發展局對廣西健康碼信息系統進行緊急擴容和優化提升,並自主創新,於2022年1月10日率先開發成功並正式上線「斷網可用」功能,保障群眾在健康碼系統發生故障甚至網路中斷等極端狀態下仍然可以亮碼出行,保障人員安全有序流動。據了解,這是全國首創健康碼斷網可用。[18]
2022年1月,河南已啟用「健康碼前置核驗」購票系統,健康碼大數據融合進河南省客運聯網售票平台,旅客在線上進行實名購買汽車票或是定製客運業務時,只要錄入身份信息認證,就能提前核驗購票人的健康狀態。其中,綠碼旅客可正常購票,如果核驗結果為黃碼或者紅碼,豫州行平台會在第一時間予以攔截,並提醒旅客主動與區疫情防控人員聯系。該系統由省交通廳牽頭,協調省大數據局與「河南健康碼」系統進行實時對接,打通數據壁壘,實現健康碼聯防聯控一體化。這也是河南在全國率先實現線上購票自動核驗健康碼服務功能。[19]
社會評價
各類健康碼的推出,彰顯了地方政府在重大突發公共事件治理中的創新思維。但要進一步打通疫情防控和復產復工中的人流、物流堵點,還有賴於更加精準和靈活的治理模式,讓技術應用更好地為疫情防控「加碼」護航。(新華網)[6]
故障事件
2020年5月6日早上7時49分,杭州健康碼臨時出現介面不穩定問題,導致亮碼故障,健康碼專班根據預案迅速組織搶修。8時31分故障即予排除,系統恢復正常。杭州健康碼專班將對系統運行狀況作持續跟蹤,全力確保系統運行穩定。[20]
社會影響
2020年12月16日,「健康碼」入選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發布的「2020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新詞語」。[21]
參考資料
[1]
浙江將全省推行健康碼方便疫情期間人員出行新華網(引用日期 2021-12-29)
[2]
依託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共享信息 全國絕大部分地區「健康碼」已可實現「一碼通行」新華網(引用日期 2020-03-22)
[3]
全國版健康碼下周上線:借鑒浙江 助力有序復工復產_網易新聞(引用日期 2020-02-16)
[4]
健康碼、數字化、電力指數……大數據護航復工復產CCTV(引用日期 2020-02-26)
[5]
下周見 全國版健康碼將在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上線新浪網(引用日期 2020-02-16)
㈢ 澳門入境最新規定
依據珠海本地寶的信息網頁鏈接,澳門入境最新規定是:
一、人員范圍
除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疑似患者、密切接觸者、有發熱或呼吸道症狀者,以及14天內有外國或其他境外地區旅居史者外,從澳門進入內地人員,不再實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14天措施。
二、入境須知
(一)持有效出入境證件。
(二)持有7天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或包含7天內核酸檢測陰性信息的「健康碼」。
(三)須配合內地口岸有關部門的疫情防控和出入境邊防檢查工作。
(四)未持有7天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或者包含7天內核酸檢測陰性信息「健康碼」的入境人員,仍須實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14天措施。
三、健康管理規定
(一)遵守內地疫情防控規定。所有從澳門進入內地人員,須承諾入境內地前14天內無外國或其他境外地區旅居史;配合、服從內地各級政府及部門疫情防控工作安排,遵守內地疫情防控有關規定。
(二)申報個人健康信息。從澳門進入內地人員入境時必須填寫《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入境健康申明卡》,向海關如實申報個人健康狀況,並配合做好體溫監測、醫學巡查、醫學排查等衛生檢疫工作;入境後如出現發熱、咳嗽、疲倦乏力等不適症狀,應當及時到定點醫院排查治療,並向當地社區等有關部門報告。
澳門入境最新規定
㈣ 現在能去澳門旅遊嗎要隔離嗎
昨天起,內地恢復辦理
內地居民赴澳門的旅遊簽注
消息一出
出入澳門需隔離嗎?
需要准備哪些材料?
……
這些熱門話題也備受關注
對此,國家移民管理局、澳門特區旅遊局
分別予以解答
▽
①
入境澳門需要隔離14天嗎?
持有有效期內前往澳門簽注的內地旅客,14天內如無國外或香港台灣地區的旅居史,還需持有7天內的核酸測試陰性結果證明或包含7天內核酸檢測陰性信息的「健康碼」,便可免隔離14天入境澳門。
②
內地人士入境澳門前要准備什麼?
內地人士入境澳門,如果通過陸路/海路進入,需要准備:
1、預先取得核酸檢測陰性結果
2、申領當日粵康碼(綠碼)
3、粵康碼轉換成澳門健康碼(在粵康碼申領系統可進行轉換)
如果通過航空進入澳門,需要准備:
1、提供有效期限的核酸檢測陰性報告
2、直接申請當日澳門健康碼
③
內地人士離開澳門前要准備什麼?
內地人士離境澳門,如果通過航空進入或通過陸路離開澳門,需要准備:
核酸檢測陰性報告仍有效的情況:
(1)提供有效期限的核酸檢測陰性報告
(2)重新申請粵康碼轉為澳門健康碼後,再轉回粵康碼,以申領粵康碼通關憑證
核酸檢測陰性報告已過期的情況:
(1)需在澳門重新進行核酸檢測並取得陰性結果
(2)以上述方法取得粵康碼通關憑證
如果通過航空離開澳門,需要准備:
1、旅客自行准備返回地所需的健康申明
2、提供有效期限的核酸檢測陰性報告
④
核酸檢測證明有效期怎麼計算?
生效時間是做完核酸檢測采樣後的次日;
采樣有效期 = 采樣當天日期 + 7;
舉個例子:第一次采樣日期為8月12日,則有效期至8月19日(19日當天有效)
⑤
離開澳門回內地後
是否需要集中隔離醫學觀察?
國家移民管理局8月12日發布《關於對從澳門進入內地人員不再實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14天的公告》:為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恢復內地與澳門人員正常往來工作,自8月12日零時起,對從澳門進入內地人員不再實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14天。
㈤ 澳門23號全國自由行以後還需要做核酸檢查嗎
需要,因為澳門9月23日恢復通行後,還是要持7天內的核酸測試陰性結果證明才能免隔離入境澳門。
2020年9月23日赴澳門旅遊簽注恢復辦理,申請人可以通過網上預約向公安機關出入境服務窗口提交申請,但暫不受理居住在疫情中、高風險地區人員以及申請前14天內有疫情中、高風險地區旅居史的人員赴澳門出入境證件及簽注申請。
持有有效期內前往澳門的簽注的內地旅客,14天內如無國外或香港台灣地區的旅居史,還需持有7天內的核酸測試陰性結果證明或包含7天內核酸檢測陰性信息的「健康碼」,便可免隔離14天入境澳門。
通過陸路、海路口岸進入澳門,需申領當日粵康碼(綠碼),將粵康碼轉換成澳門健康碼使用(在粵康碼申領系統可進行轉換)。通過航空口岸進入澳門,需申請當日澳門健康碼。
(5)澳門健康碼什麼時候進入擴展閱讀
根據澳門口岸疫情防控工作需要,部分口岸出入境邊防檢查機關可能暫時關閉部分自助查驗通道,在這種情況下旅客應經人工查驗通道通關。
請出入境旅客自覺服從現場工作人員引導,按規定辦理通關查驗手續。人工查驗通道可能配合有關主管部門採取檢測體溫、詢問行程及密切接觸者情況等必要的篩查措施。
雖然內地居民赴澳門旅遊簽注已恢復辦理,但是還是需要提醒大家密切關注澳門疫情形勢和國家移民管理局有關公告,合理安排出行計劃。通關時務必持用本人合法有效出入境證件,注意證件有效期,避免新舊證件混用。
㈥ 澳門入境最新政策
澳門入境最新政策如下:除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疑似患者、密切接觸者、有發熱或呼吸道症狀者,以及14天內有外國或其他境外地區旅居史者外,滿足以下條件之一的,從澳門進入內地人員,不再實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14天措施:
1、持有效出入境證件;
2、持有7天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或包含7天內核酸檢測陰性信息的「健康碼」;
3、須配合內地口岸有關部門的疫情防控和出入境邊防檢查工作;
4、未持有7天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或者包含7天內核酸檢測陰性信息「健康碼」的入境人員,仍須實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14天措施。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邊防檢查站有權阻止出境、入境:
1、未持有往來港澳通行證件,港澳同胞回鄉證或其他有效證件的;
2、持用偽造、塗改等無效的往來港澳通行證或者港澳同胞回鄉證的,冒用他人往來港澳通行證件或者港澳同胞回鄉證的;
3、拒絕交驗證件的,可依照相關規定處理。
【法律依據】
《中國公民因私事往來香港地區或者澳門地區的暫行管理辦法》第十九條 內地公民往來香港、澳門以及港澳同胞來往內地,須向對外開放口岸或者指定口岸的邊防檢查站出示出入境證件,填交出境、入境登記卡,接受查驗。
第二十六條 持用偽造、塗改等無效的或者冒用他人的前往港澳通行證, 往來港澳通行證,港澳同胞回鄉證,入出境通行證的,除可以沒收證件外, 依視情節輕重,處以警告或5日以下拘留。
第二十七條 偽造、塗改、轉讓前往港澳通行證,往來港澳通行證,港澳同胞回鄉證,入出境通行證的,處10日以下拘留;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有關條 款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㈦ 今天澳門入境最新規定
(一)內地入境澳門
1.離開相關地點21天內留意自身健康狀況,出現任何新冠病毒感染疑似症狀人士須立即就醫及接受核酸檢測。
2.離開相關地點14天內的入境人士和已入境人士,留意自身健康狀況,期間健康碼不變黃色,但應主動按第1、4、7天的時序接受核酸檢測。
3.曾經到過相關地點的入境人士,須在指定地點接受醫學觀察至離開當地後14天,但最短不少於7天。
4.曾經到過相關地點的已入境人士,亦須在澳門健康碼上如實作出相應申報及接受相應的防疫措施,要求如下:
A.健康碼將變為黃碼及須接受自我健康管理至離開當地14天為止,期間須按第1、2、4、7、12天的時序接受核酸檢測。
B.須在指定地點接受醫學觀察至離開當地後14天,但最短不少於7天。
點擊查看>>疫情關聯地區列表對應防疫措施
(二)澳門居民入境澳門
入境前14天內身處中國內地且21天內未曾到過外國或台灣地區人員:
持規定有效時間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澳康碼/紙本),低風險地區免隔離。
點擊查看>>澳門居民入境澳門具體防疫措施
(三)香港地區入境澳門
需持采樣日後24小時發出的核酸檢測陰性證明+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7天嚴格自我健康管理
2022年2月21日零時起,12歲或以上人士,須出示已完成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初種系列接種後14天且最後一劑在7個月內接種的證明,或出示不適合或不能接種的醫生證明,才可登上由香港特別行政區前來澳門特別行政區的民用交通工具。
(四)台灣地區入境澳門
需持24小時內發出的核酸檢測陰性證明+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7天嚴格自我健康管理
2022年2月21日零時起,12歲或以上人士,須出示已完成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初種系列接種後14天且最後一劑在7個月內接種的證明,或出示不適合或不能接種的醫生證明,才可登上由台灣地區前來澳門特別行政區的民用交通工具。
㈧ 疫情防控期間,澳門最新出入境政策有哪些
澳門行政長官於早前作出批示,自5月11日6時起澳門實施新入境措施
澳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5月9日17時舉行記者會,澳門治安警察局在記者會上表示,因應配合珠海市對新冠肺炎防控的新通告,行政長官作出第120/2020號行政長官批示。
行政長官批示內容具體如下:
一、為防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在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傳播,自2020年5月11日6時起,所有屬中國內地居民的澳門外地雇員身份認別證持有者,同時具備以下條件方可入境:
應變協調中心表示,為配合珠海剛推出的豁免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的政策,澳門和珠海雙方就病毒核酸檢測和健康碼已經互認;自2020年5月11日上午6時起,所有由內地入境澳門的人士,均須持有7日內病毒核酸檢測證明(已經采樣或檢測結果陰性)才能過關;有關證明可以以澳門健康碼或粵康碼顯示;未能出示上述核酸證明者,澳門居民須實時接受核酸檢測;非澳門居民可被拒入境;核酸檢測將代替綜藝館6-8小時醫學檢查措施。
澳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於16日表示,經澳門和珠海兩地政府溝通協商,為保持兩地政策執行的一致性,自17日早上6時起,所有由內地入境澳門的人員,所持有的核酸檢測采樣證明須在采樣24小時後方可生效,且有效期為7天。
應變協調中心表示,如果沒有核酸檢測采樣證明,內地雇員不能入境澳門,澳門居民和旅客則須安排接受核酸測試,並在采樣後的24小時內在指定地點進行醫學觀察。如果持有核酸采樣證明但采樣未夠24小時,特區政府衛生局會發出指引,要求其在指定地點進行醫學觀察,直至采樣24小時後方可生效。
希望疫情早日結束,去澳門旅遊度假!
㈨ 現在能不能直接去澳門.香港
不可以,必須辦理港澳通行證和有效簽注才可以過去.
拿本人身份證原件\戶口本原件\一寸半蘭底大頭照四張(照相館知道要求的)到戶口所在地公安局出入境管理處辦理.
時間:15天
費用:100元
簽注:20元
如有不明白可以上廣東出入境網查詢相關規定:
http://www.gdcrj.com
㈩ 2022年澳門入境最新政策
【法律分析】
一、澳門居民入境澳門檢疫要求和措施:
(一)入境前14天內身處中國內地且21天內未曾到過外國或台灣地區:持7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澳康碼/紙本),低風險地區免隔離。
(二)入境前14天內曾到過香港的:
1.24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21天嚴格自我健康管理
2.2月17日6時起從香港經港珠澳大橋入澳人士須在口岸等待核酸檢測結果
(三)入境前21日內曾到過台灣地區的:24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21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21天嚴格自我健康管理
(四)入境前21日內曾到過外國的:航班預訂出發時間前72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21天/28天(血清抗體檢測呈陽性)集中隔離醫學觀察+7天自我健康管理。在上述期間結束前一天需要接受核酸檢測。自我健康管理期間健康碼為黃色,如需出入境,須得到目的地當局許可(必須在進入出入境大樓前預先取得),持有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及遵守目的地的防疫要求。
(五)入境前28天內曾到過印度、巴基斯坦、菲律賓、尼泊爾或巴西的:登機前出示新冠病毒7日內每次間相隔至少24小時的三次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以及一次血清IgM抗體檢測陰性證明或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憑證(有關證明須為中國駐當地使領館認可的檢測機構所發出,且核酸檢測陰性證明須為每次采樣相隔至少24小時且最後一次為登機前72小時內作出)+28天/35天(血清抗體檢測呈陽性)集中隔離醫學觀察
(六)21天內曾到過南非、波札那、辛巴威、納米比亞、賴索托、史瓦濟蘭、莫三比克或馬拉維的:禁止乘機入澳。自2021年11月28日零時起,禁止民用飛機搭載任何在21天內曾到過南非、波札那、辛巴威、納米比亞、賴索托、史瓦濟蘭、莫三比克或馬拉維的人士前來澳門。此一要求不妨礙其他防疫要求。
二、內地居民身份證的外地雇員入境澳門檢疫要求及措施:
(一)入境前14天內身處中國內地且21天內未曾到過外國或台灣地區:持7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澳康碼/紙本),低風險地區免隔離。
(二)入境前14天內曾到過香港的:需持24小時內發出的核酸檢測陰性證明+14天醫學觀察。
(三)入境前21日內曾到過台灣地區的:需要24小時內發出的核酸檢測陰性證明+21天集中醫學觀察+7天自我健康管理。
(四)入境前21日內曾到過國外的:禁止入境。
三、香港/台灣地區居民身份證的外地雇員入境澳門:
(一)需持24小時內(台灣)或采樣日後24小時(香港)發出的核酸檢測陰性證明+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21天嚴格自我健康管理。
(二)自2022年2月21日零時起,有香港或台灣地區旅居史的入境或已入境人士,須接受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直至離開當地14天,並須在其後進行嚴格自我健康管理直至離開當地21天。嚴格自我健康管理期間健康碼會轉為黃碼以及不得經澳門往內地,且須在結束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的第1、2、4、7天接受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及遵守其他防疫措施。
(三)2022年2月21日零時起,12歲或以上人士,須出示已完成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初種系列接種後14天且最後一劑在7個月內接種的證明,或出示不適合或不能接種的醫生證明,才可登上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或台灣地區前來澳門特別行政區的民用交通工具。
(四)2月17日早上6時起,從香港經港珠澳大橋來澳人士,需在港珠澳大橋口岸等候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而出檢測結果需時約六個小時;陰性者將安排送往醫學觀察酒店接受醫學觀察,陽性者則會送往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隔離治療。
四、目前澳門有關內地疫情關聯地區的防疫措施包括:
1.離開相關地點21天內留意自身健康狀況,出現任何新冠病毒感染疑似症狀人士須立即就醫及接受核酸檢測。
2.離開相關地點14天內的入境人士和已入境人士,留意自身健康狀況,期間健康碼不變黃色,但應主動按第1、4、7天的時序接受核酸檢測。
3.曾經到過相關地點的入境人士,須在指定地點接受醫學觀察至離開當地後14天,但最短不少於7天。
4.曾經到過相關地點的已入境人士,亦須在澳門健康碼上如實作出相應申報及接受相應的防疫措施,要求如下:
(1)健康碼將變為黃碼及須接受自我健康管理至離開當地14天為止,期間須按第1、2、4、7、12天的時序接受核酸檢測。
(2)須在指定地點接受醫學觀察至離開當地後14天,但最短不少於7天。
五、內地旅客入境澳門檢疫要求及措施:入境前14天內身處中國內地且21天內未曾到過外國或台灣地區:持7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澳康碼/紙本),低風險地區免隔離。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
第五條 各級人民政府領導傳染病防治工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制定傳染病防治規劃並組織實施,建立健全傳染病防治的疾病預防控制、醫療救治和監督管理體系。
第十七條 國家建立傳染病監測制度。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制定國家傳染病監測規劃和方案。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根據國家傳染病監測規劃和方案,制定本行政區域的傳染病監測計劃和工作方案。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對傳染病的發生、流行以及影響其發生、流行的因素,進行監測;對國外發生、國內尚未發生的傳染病或者國內新發生的傳染病,進行監測。
第十八條 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在傳染病預防控制中履行下列職責:
(一)實施傳染病預防控制規劃、計劃和方案;
(二)收集、分析和報告傳染病監測信息,預測傳染病的發生、流行趨勢;
(三)開展對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流行病學調查、現場處理及其效果評價;
(四)開展傳染病實驗室檢測、診斷、病原學鑒定;
(五)實施免疫規劃,負責預防性生物製品的使用管理;
(六)開展健康教育、咨詢,普及傳染病防治知識;
(七)指導、培訓下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及其工作人員開展傳染病監測工作;
(八)開展傳染病防治應用性研究和衛生評價,提供技術咨詢。國家、省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負責對傳染病發生、流行以及分布進行監測,對重大傳染病流行趨勢進行預測,提出預防控制對策,參與並指導對暴發的疫情進行調查處理,開展傳染病病原學鑒定,建立檢測質量控制體系,開展應用性研究和衛生評價。設區的市和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負責傳染病預防控制規劃、方案的落實,組織實施免疫、消毒、控制病媒生物的危害,普及傳染病防治知識,負責本地區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報告,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和常見病原微生物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