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每天的膳食營養如何安排最合理
1、蔬菜:捧或把
兩手並攏,一捧可以托起的量,即為一捧。雙手捧,可用來衡量蔬菜類食物的量,而且是洗凈切過後的蔬菜量,一個雙手捧的蔬菜量大約100克左右。
同樣,「把(食指與拇指彎曲接觸可拿起的量)」也適合葉莖類蔬菜的估量,一把輕松可以抓起的蔬菜量和一個雙手捧的量差不多,均為100克左右。新膳食指南中建議每人每天攝入300~500克蔬菜,也就差不多3~5個雙手捧或「把」的量。
2、大豆、堅果:單手捧
單手捧的動作是五指彎曲與手掌可拿起的量,這樣的量法更適合用來簡單測量大豆、堅果等顆粒狀食物的量,一個單手捧的花生米或者大豆的量約為20克。如果是帶殼的堅果,應稱量的是去殼後的重量。而且,每天大豆、堅果的量應是約一個單手捧多一點的量。
3、片狀食物:掌心
將片狀食物展開放到手掌心中,拿肉來說,一般,一個手掌心(不包括手指)大小及厚度的肉約50克,豬肉、雞肉、鴨肉和魚肉等瘦肉都可以按照這種方法計算。如果是脂肪更少的肉,比如蝦貝類,則一個掌心的量要稍微多點,約為85克左右。
4、球形和塊狀食物:拳頭
球形和塊狀的食物多見於主食,比如一個圓圓的饅頭,又或者一塊紅薯等,一個成人中號手拳頭大小的饅頭的重量大概在80克左右。
5、肉類、乳酪等:兩指厚長
對於規則的肉類或者乳酪,還可以用食指和中指的厚度和長度來測量。
⑵ 每天怎麼吃才能健康飲食
每天怎麼吃最健康
1. 首要。一日三餐需求做到科學定量。目前科學的食量份額為3:4:3,及早餐佔30%,中餐佔40%,晚餐佔30%。可是,關於不同的人群,因其身高、體重、身體質量及日常耗費不同而有所不同。成年人一天需攝入的熱量約1500-2000大卡(其間每克脂肪含熱量為9大卡;每克碳水化合物含熱量為4大卡;每克蛋白質含熱量為4大卡)。而關於性別又有差異:一般女人每天需求1500-2000大卡,一般男性需求2000-2400大卡。
2. 合理安排一日三餐時間。科學發現,一般的,混合食物在腸胃裡停留的時間大約為5個小時,所以兩餐時間間隔為5個小時為好。一般的,比較科學的進餐時間為:早餐:7點至8點 ,午餐:12點至13點 ,晚餐:17點至19點 。
3. 普通成人早餐所佔的熱量比例為30%。按照2000大卡來計算,應該攝入的熱量約為600大卡。食物的選擇:主食,如麵包,饅頭,粥,麵食。這些食物包含的澱粉多,滿足能量的攝入;還需要增加適當的蛋白質類食品,如:牛奶,豆漿,雞蛋等。
4. 一般成人午飯所佔的熱量份額為40%。依照2000大卡來核算,應該攝入的熱量約為800大卡。食物的挑選:主食,主要是包括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米飯、面製品(如饅頭、面條、大餅、玉米發糕等)。一般在150-200克左右。副食,主要是富含脂肪,蛋白質,維生素,無機鹽的食物。如肉類、蛋類、奶類、豆製品類、海產品、蔬菜類等。一般在240~360克左右。根據需要,恰當調整。
5. 普通成人晚餐所佔的熱量比例為30%。按照2000大卡來計算,應該攝入的熱量約為600大卡。由於晚餐比較接近睡眠時間,不宜吃得太飽。食物的選擇方面應該是含纖維和碳水化合物多的食物。主要有,米飯、稀飯、麵食、少量油脂食物(如魚類)、蔬菜、水果等。主食類滿足碳水化合物的需求,蔬菜水果則可以滿足纖維的攝入,從而有益於消化。
6. 除了正餐。適量加餐。早餐後10點左右,彌補適當的低脂肪的碳水化合物,如生果;午飯後15點左右,這時人體中葡萄糖的含量現已降至午飯後的最低點。因而,你能夠吃一些堅果、爆米花、干鮮生果等食物彌補。 晚餐後不主張加餐,由於晚餐吃得太撐,不益於食物的消化,對腸胃也不好。
7. 每天適當的運動和鍛煉,是保證一個人身體健康的前提條件。生命在於運動,適當的運動,如跑步,打球,散步等,可以增加人體的免疫能力,強身健體。注意的是,對於運動量大的人群,相應的所需的熱量應該適當的增加,同時制定適合自己的食譜,相信,健康將會伴你一路前行。
如何做到合理膳食
①食物多樣,谷類為主,粗細搭配
谷類食物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膳食纖維及B族維生素,人們應保持每天適量的谷類食物攝入,另外注意粗細搭配,經常吃粗糧、雜糧和全谷類食物。
②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
蔬菜水果是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的重要來源,水分多,能量低。薯類含有豐富的澱粉、膳食纖維以及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富含蔬菜、水果和薯類的膳食對保持腸道正常功能,提高免疫力,降低患多種慢性疾病風險有重要作用。
③每天吃奶類、大豆或其製品
奶類除含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維生素外,含鈣量較高,且利用率也很高,是膳食鈣質的極好來源。大豆富含優質蛋白質、必需脂肪酸、B族維生素、維生素E和膳食纖維等營養素。
④常吃適量的魚、禽、蛋和瘦肉
魚、禽、蛋和瘦肉均屬於動物性食物,是人類優質蛋白、脂類、脂溶性維生素、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的良好來源,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組成部分。
⑤減少烹調油用量,吃清淡少鹽膳食
脂肪攝入過多是引起肥胖、高血脂、動脈粥樣硬化等多種慢性疾病的危險因素之一;鹽的攝入量多與高血壓的患病率密切相關。因此建議大家養成清淡少鹽的膳食習慣,不要攝入過多動物性食物和油炸、煙熏、腌制食物。
⑥食不過量,天天運動,保持健康體重
由於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的身體活動減少,進食量卻相對增加,導致我國居民超重和肥胖的發生率正逐年增長,這是許多慢性疾病發病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應保持進食量和運動量的平衡,不要每頓飯都吃到十成飽,且養成天天運動的習慣。
⑦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適當
合理安排一日三餐,進餐定時定量。可根據職業、勞動強度和生活習慣進行適當調整,尤其注意晚餐要適量,以脂肪少、易消化的食物為宜。零食作為一日三餐之外的營養補充,可以合理選用,但不宜食用過多。
⑧每天足量飲水,合理選擇飲料
飲水應少量多次,要主動,不要感到口渴時再喝水。飲料最好選擇白開水,某些添加了一定礦物質和維生素的飲料,適合熱天戶外活動和運動後飲用,多數飲料都含有一定量的糖,大量飲用會造成體內能量過剩。
⑨如飲酒應限量
無節制的飲酒,會使食慾下降,食物攝入量減少,以致發生多種營養素缺乏、急慢性酒精中毒、酒精性脂肪肝,嚴重時還會造成酒精性肝硬化。過量飲酒還會增加患高血壓、中風等疾病的危險。
⑶ 如何簡單有效的安排健康飲食的結構和數量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來看,我們東方人的飲食結構應該保持著中國居民膳食寶塔的原則來進食,簡單的說就是日常的飲食應該以清淡為主,少吃高油,高鹽,高脂肪,高糖含量的食物和辛辣刺激性較強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深海魚肉類,蛋類,多喝牛奶,多補充身體所必需的蛋白質,尤其對於脂肪含量較高的肉類,也要盡量少吃,但不要不吃,只要維持這個飲食結構的話,那麼我們的身體相對來講就應該是健康的,當然除此之外,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飲食方面想要更加健康的話,也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3、少吃食品添加劑
現在在我們身邊經常充斥著很多食品添加劑,只要我們注意觀察的話,就會發現這些食品添加劑,可能每個人都會吃到,所以我建議大家為了健康著想,盡量要吃天然的蔬菜,如果實在買不到天然的蔬菜的話,那麼在清洗蔬菜的過程當中也要盡量多清洗幾遍。
⑷ 如何安排自己一天的飲食
營養均衡、平衡膳食,
是指一段時間內膳食組成中的食物種類和比例可以最大限度的滿足不同年齡、不同能量水平的健康人群的營養和健康需求。
營養均衡、平衡膳食的具體標准:
▼
從膳食寶塔上我們可以看出,平衡膳食講究的是食物品種齊全,種類多樣。
這種膳食基本上由五大類基本食物組成:
寶塔的最底層為谷薯類,
包括谷類(全谷類)和薯類,雜豆通常保持整粒狀態食用,與全谷類概念符合,且常為主食的材料,因此也放入此類;
第二類為蔬菜和水果類;
第三類為動物性食物,包括畜類、禽類、魚、蛋、奶;
第四類為大豆類和堅果類;
最頂層為純能量食物如烹調油等。
將膳食寶塔中這些食物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到一日三餐中,科學搭配,就能做到營養均衡、平衡膳食。
是不是還是覺得我說的很廣泛?別急,後面我會一一細說的!
如何為自己安排一天的平衡膳食呢?以下幾個原則可以作為參考:
1.食物能量分配要科學
成年人一天所需的能量,女性為1800大卡,男性為2250大卡。
在這其中,碳水化合物供能佔全日總供能量的55%-65%,蛋白質佔10%-15%,脂肪佔20%-30%。
而將這些能量分配到一日三餐中,則按照早餐30%、午餐40%、晚餐30%的比例。
▼
2.食物種類不能少
一份平衡膳食,主食、蔬菜、優質蛋白食品這三類食材缺一不可,否則很難保證每天的營養所需。
當然如果能滿足膳食寶塔中的五大類食物,那是最好不過的。
▼
3.食物多樣化
食物多樣化也是平衡膳食的基本原則,只有一日三餐食物多樣,各種食物中的營養成分互相補充,才有可能達到營養均衡。
每天不重復食物種類數達到12種以上, 每周25種以上食物,烹調油和調味品不計算在內。
按一日三餐分配,早餐攝入4-5個品種,午餐攝入5-6個品種,晚餐4-5個食物品種。加上零食1-2個品種。
細分到一日三餐的食物種類如下:
▼
小夥伴說看到這些數據頭都暈了,難道每天想吃的營養均衡要這么麻煩嗎?心裡已經開始打退堂鼓了。
不怕不怕,接下來會教你簡單易行的方法。
1.化繁為簡
上面那份中國居民膳食寶塔很多小夥伴表示數字太多有些記不住,下面這個神器一定能夠解救你。
▼
餐盤看起來是不是比膳食寶塔要簡單明了的多?而且食物組合搭配也十分的清楚明白。
一個人一餐的食物組合和大致比例,按照這個餐盤的色塊比例來分配,更加直觀清晰。
從這個餐盤中可以看出,
谷薯和蔬菜類占膳食重量的一大部分,
魚肉蛋、豆類和水果類佔比相對較小,
餐盤邊的一杯牛奶顯示其補充的重要性。
吃飯的時候,按照這個餐盤比例來選擇食物,是不是對均衡飲食更有信心了呢?
2.小分量選擇增加食物種類
在食物選擇上,種類盡量選擇多,分量盡量選擇少,
這樣,在保證熱量相同的情況下,可以增加食物的種類。
也就是說,熱量高的食物比如肉類等盡量選擇分量少一些,
而蔬菜等熱量低的可以選擇多一點,不僅飽腹感更好,同時還能讓攝入的食物種類更多。
3.同類食物互換
平衡飲食,不僅飲食結構要合理,食物品種也要多樣化。
之前我們說到,食物品種日達12以上,周達25以上,看起來似乎不太好實現,
如果用同類食物互換的方法,那完成這個目標一點兒也不困難。
同類食物互換是什麼意思呢?
同類型食物是指那些屬於同一個分類的食物。
同類型互換也就是同一類型的食物可以輪流換著吃。
我給大家舉些例子:
比如米飯、饅頭、面條這些都屬於主食類食物,可以互換;
魚可以與蝦蟹類食物互換,因為他們同屬於水產類;
牛奶與酸奶、乳酪同屬於奶製品,可以互換;
▼
通過這種方法,不僅可以避免每天食物品種重復,還有利於豐富一日三餐的食物品種,從而達到食物多樣,每天享受不同色香味的美食。
同一種食物再好,那也不能天天吃是吧!
4.巧搭配營養好
合理搭配和合理烹飪不僅可以增加食物品種數量,還可以提高食物的營養價值、改善食物的口味和口感。
①粗細搭配
加工精細度高的谷類,比如我們常吃的白米飯、白饅頭等,可以引起人體較高的血糖反應。
在烹飪主食時,可以粗細搭配。
比如大米可與全穀物稻米(糙米)、雜糧(燕麥、小米、蕎麥等)以及雜豆(紅小豆、綠豆、芸豆、花豆等)搭配食用。
傳統的二米飯、八寶飯等都是增加食物種類、粗細搭配的好方法。
▼
粗細搭配可以讓食物的營養吸收更好。
例如:谷類蛋白質中賴氨酸含量低,豆類蛋白質中富含賴氨酸,蛋氨酸含量低,谷類和豆類搭配,蛋白質吸收效果更好。
②葷素搭配
葷素搭配,在改善菜餚色香味的同時,提供各類營養成分,狗狗做飯最喜歡這種搭配了。
清炒西蘭花+蝦仁→蝦仁西蘭花
炒油菜+香菇雞肉→香菇雞肉炒油菜
芹菜炒香乾+瘦肉→芹菜瘦肉炒香乾
一道菜,有葷有素,營養均衡,味道更好,還增加食物品種,一舉多得哦!
▼
③色彩搭配
食物呈現的豐富多彩的顏色能給人視覺上的美的享受,刺激食慾,
食物營養搭配上也簡單可行,五顏六色代表了蔬菜不同植物化學物、營養素的特點,同時也滿足了食物種類多樣化。
比如做辣椒炒肉,光辣椒就能搭配兩種顏色,
紅色和綠色,如果能買到黃色的彩椒,那就有三種顏色了,不僅好看,味道也很好。
▼
比如清炒土豆絲,加上胡蘿卜絲和萵筍絲,變成色香味俱全的炒三絲。
是不是感覺右邊看起來更有食慾一些呢?
最後再還貢獻一份平衡膳食模板,根據我上面說的那些方法,大家一定可以舉一反三的。
▼
⑸ 每天的飲食如何安排才健康呢
想要健康的話就應該多喝牛奶,吃雞蛋和青菜等食物。牛奶400克/日;雞蛋1個/日;水果150克/日;青菜300—400克/日;晚上睡覺前一杯酸奶。
⑹ 如何安排自己的飲食
上個月公司開管理層會議時,有位總監跟我們分享了他用兩個月成功減肥18斤的經驗。他體重110多公斤,雖然身高1米8幾,這個體重也著實很嚇人。他說:「減肥的動因是因為有個前同事掛掉了,身高體重跟他差不多……」而減肥的方法來自一本書叫《穀物大腦》。我沒讀過這本書,聽他簡單介紹,具體的方法是:運動,不吃主食、穀物,只吃蔬菜和肉類。
作為一個用幾年時間成功瘦身30斤、且保持了勝利果實的人,我相信「沒有減不了的肥,沒有瘦不了的身」,所有的「管不住嘴,邁不開腿」,減不了肥,只是內心的渴望度不夠,自律程度不夠。我的那位總監同事和我,用的是不同的方法——我瘦身30斤,用的是「運動+節食(過午不食)」;他瘦身18斤且在繼續,用的是「運動+控制飲食」。
看看我這三天的踐行食譜+圖譜:
5月31日:早餐-香蕉燕麥水果(獼猴桃藍莓),午餐-涼拌菜椒涼拌芸豆、芝麻醬、紅豆薏米,晚餐:桃核6個、甜瓜1個。運動-游泳1小時,自行車往返半小時。
5月31日
6月1日:早餐-麥片+蔬果(西蘭花、杏1個、藍莓),蜂蜜水;午餐-煮土豆片、芸豆、洋蔥、豆腐3小塊、芝麻醬,晚餐-核桃6個、酸奶一杯。運動-原地慢跑40分鍾,游泳1小時。
6月2日:早餐-香蕉燕麥、杏1個,苦瓜胡蘿卜配意麵;午餐-煮土豆、涼拌茄子、芹菜、胡蘿卜、紅豆薏米;晚餐-水果、酸奶、腰果。運動-游泳1小時,自行車往返。
發現沒有?這樣吃成本很低唉!我都覺得自己這樣吃老省錢了。又省錢又省事又瘦身,何樂而不為呢?
很認同書中的這幾句話:
一是,生活方式的轉變不僅能預防許多慢性病,而且能改變基因。
二是,如果你的祖先認不出你餐盤里的食品,就別吃它!
二是,食物比鍛煉更重要。減肥成功75%靠飲食,25%靠鍛煉。
三是,如果你吃的食物來自一棵植物,那就吃了它,如果來自一個工廠,別吃它。
目光炯炯聊職場,內心溫暖談人生 【丁是丁】ID:dsd555555
⑺ 如何合理膳食每日怎麼安排食物比較好
人類的食物一般分為五大類包括
一,谷薯類如米面玉米等,主要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b族維生素,是人體最經濟的能量來源。
二,蔬菜水果類,富含維生素礦物質以及膳食纖維。
三,動物型食物,如魚蛋肉禽奶等等,主要為人體提供蛋白質脂肪和礦物質。
四,大豆及其製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無機鹽以及維生素。
五,存能量的食物如食糖酒油脂等,能夠為人體提供能量。
除母乳外任何一類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體所需的全部營養素。平衡膳食必須由多種食物組成,才能滿足人體各種營養需要。谷類食物是人中國傳統膳食的主體,提出谷類為主是為了提醒人們保持我國膳食的優良傳統。另外要注意粗糧以及細糧的搭配,經常吃一些粗糧雜糧等,稻米小麥不要太精,否則谷類表面所含的維生素礦物質以及膳食纖維大部分被麥麩而流失。
新鮮蔬菜水果為人體提供了每日必需的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植物化合物等營養物質,尤其是深色果蔬營養更加豐富。同時蔬果能量、脂肪都很低,一般能量都低於30千卡/100克。大量的研究證據表明:多吃蔬菜水果,可以有效降低心血管病、腦血管病、糖尿病、肺癌等發病的風險,降低心腦血管疾病死亡的風險,減少便秘等消化系統疾病。
近年來,我國居民普遍蔬菜攝入量下降,肉類攝入提升,近一半人不吃水果。水果蔬菜攝入不足,一方面將直接導致肉類等動物性食品攝入量持續上升;另一方面則關繫到很多重要營養素的調整和變化,如動物性食物攝入量大,將大大增加了鹽、脂肪的攝入量上升,維生素礦物質特別是維生素C、膳食纖維、鉀等大幅度下降。這些改變,不僅是膳食模式的變化,也增加了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患病風險。
中國營養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系主任馬冠生教授針對增加蔬果攝入提出了具體建議:應保證餐餐有蔬菜,天天有水果,一個人每天應該吃夠一斤蔬菜半斤水果。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成人每日攝入300-500克新鮮蔬菜,每餐的食物中至少有一半是蔬菜,而且最好是多樣彩虹般的搭配。推薦成人每日攝入200-350克的水果,相當於中等大小的蘋果或橙子,或者一捧漿果。
每一餐中,蔬菜應大約占所有食物重量的一半;在食堂吃飯時,蔬菜應占整個餐盤的一半;三口之家每天應攝入1~1.5千克的新鮮蔬菜,分配到一日三餐中吃完;午餐、晚餐中,每餐應有兩個蔬菜菜餚。深色蔬菜中含有更多的胡蘿卜素和有益健康的植物化學物,在選購時,應至少佔蔬菜總量的一半;研究發現,增加西蘭花等十字花科蔬菜攝入,有助於防癌。
專家建議大家天天吃水果,三口之家一周應攝入4~5千克水果。在選擇上,芒果、柑橘、木瓜等紅色和黃色水果,胡蘿卜含量較高;鮮棗、酸棗等棗類,橘、柑、橙、柚等柑橘類,以及獼猴桃、沙棘、草莓等漿果類,維生素C含量較高;香蕉、黑加侖、龍眼等鉀含量較高,可以按需選擇。經常吃蔬果可以增加抵抗力、預防疾病的發生。
⑻ 生活中如何健康飲食
合理營養又稱平衡膳食,是指供給機體種類齊全、數量充足、比例合適的能量和各種營養素,並與機體的需要保持平衡,進而達到合理營養、促進健康、預防疾病的膳食。其基本要求如下:
第一,提供種類齊全、數量充足、比例合適的營養素。中國營養學會將人類食物分為五大類:第一類是谷類和薯類,谷類包括米、面、雜糧,薯類包括馬鈴薯、木薯、甘薯等。第二類為動物性食品,包括肉、禽、魚、奶、蛋等。第三類為豆類和堅果,包括大豆、其他干豆類及花生、核桃、杏仁等堅果類。第四類為蔬菜、水果和菌藻類。第五類為純能量物質,包括動植物油、澱粉、食用糖和酒。建議每日膳食應包含以上五大類食物,每類食物選2~4種,一日至少吃10~20種食物,達到30種以上最佳。
第二,保證食物安全。食物不得含有對人體造成危害的各種有害因素,且應保持食物的新鮮衛生,以確保居民生命安全。一旦食物受到有害物質污染或發生腐敗變質,食物中營養素就會破壞,不僅不能滿足機體的營養需要,還會造成人體急、慢性中毒,甚至致癌。
第三,科學烹調加工。食物經科學加工與烹調,目的在於消除食物中的抗營養因子和有害微生物、提高食物的消化率、改變食物的感官性狀和促進食慾。
第四,合理的進餐制度和良好的飲食習慣。根據不同人群生理條件、勞動強度以及作業環境、對進餐制度給予合理安排。合理的進餐制度有助於促進食慾和消化液定時分泌,使食物能夠得到充分消化、吸收和利用。成年人應採取一日三餐制,並養成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飲暴食等良好的飲食習慣。
合理營養又稱平衡膳食,是指供給機體種類齊全、數量充足、比例合適的能量和各種營養素,並與機體的需要保持平衡,進而達到合理營養、促進健康、預防疾病的膳食。其基本要求如下:第一,提供種類齊全、數量充足、比例合適的營養素。中國營養學會將人類食物分為五大類:第一類是谷類和薯類,谷類包括米、面、雜糧,薯類包括馬鈴薯、木薯、甘薯等。第二類為動物性食品,包括肉、禽、魚、奶、蛋等。第三類為豆類和堅果,包括大豆、其他干豆類及花生、核桃、杏仁等堅果類。第四類為蔬菜、水果和菌藻類。第五類為純能量物質,包括動植物油、澱粉、食用糖和酒。建議每日膳食應包含以上五大類食物,每類食物選2~4種,一日至少吃10~20種食物,達到30種以上最佳。第二,保證食物安全。食物不得含有對人體造成危害的各種有害因素,且應保持食物的新鮮衛生,以確保居民生命安全。一旦食物受到有害物質污染或發生腐敗變質,食物中營養素就會破壞,不僅不能滿足機體的營養需要,還會造成人體急、慢性中毒,甚至致癌。第三,科學烹調加工。食物經科學加工與烹調,目的在於消除食物中的抗營養因子和有害微生物、提高食物的消化率、改變食物的感官性狀和促進食慾。第四,合理的進餐制度和良好的飲食習慣。根據不同人群生理條件、勞動強度以及作業環境、對進餐制度給予合理安排。合理的進餐制度有助於促進食慾和消化液定時分泌,使食物能夠得到充分消化、吸收和利用。成年人應採取一日三餐制,並養成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飲暴食等良好的飲食習慣。
⑼ 人一天合理的飲食該怎麼安排
合理安排一日三餐的時間及食量,進餐定時定量。
早餐提供的能量應佔全天總能量的25%~30%,午餐應佔30%~40%,晚餐應佔30%~40%,可根據職業、勞動強度和生活習慣進行適當調整。一般情況下,早餐安排在6:30-8:30,午餐在11:30-13:30,晚餐在18:00-20:00進行為宜。
要天天吃早餐並保證其營養充足,午餐要吃好,晚餐要適量。不暴飲暴食,不經常在外就餐,盡可能與家人共同進餐,並營造輕松愉快的就餐氛圍。零食作為一日三餐之外的營養補充,可以合理選用,但來自零食的能量應計入全天能量攝入之中。
三餐的具體時間應根據工作起居而定,兩餐的時間間隔在4~6個小時為宜。但早餐在幾點吃,還要看具體的起床時間。
最好能做到三餐時間固定,如果來不及吃某一餐,建議大家在辦公室或包里准備一些食物,比如大棗、巴旦木、牛奶、酸奶等營養價值比較高的零食,但餅干、蛋糕等高熱量低營養的甜食則不適合。沒時間吃飯,千萬不要一直餓著,否則不但傷胃,消化道分泌消化液的能力也會發生紊亂。
常吃適量的魚、禽、蛋和瘦肉
魚、禽、蛋和瘦肉均屬於動物性食物,是人類優質蛋白、脂類、脂溶性維生素、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的良好來源,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組成部分。
瘦畜肉鐵含量高且利用率好。魚類脂肪含量一般較低,且含有較多的多不飽和脂肪酸;禽類脂肪含量也較低,且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蛋類富含優質蛋白質,各種營養成分比較齊全,是很經濟的優質蛋白質來源。
目前中國部分城市居民食用動物性食物較多,尤其是食入的豬肉過多。應適當多吃魚、禽肉,減少豬肉攝入。相當一部分城市和多數農村居民平均吃動物性食物的量還不夠,還應適當增加。動物性食物一般都含有一定量的飽和脂肪和膽固醇,攝入過多可能增加患心血管病的危險性。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合理膳食
人民網-一日三餐怎麼吃最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