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有毒有害物質或元素對人體有哪些影響
第一類有害物質-鎘
在所有的金屬元素中,鎘是對人體健康威脅最大的有害元素之一。鎘對人體組織和器官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對腎臟、肝臟的危害。
第二類有害物質-鉛
鉛是一種對神經系統有害的重金屬元素。重度鉛中毒會導致兒童成為低能兒甚至死亡。
第三類有害物質-汞
汞中毒會導致記憶力明顯減退、注意力不集中、全身乏力等。
第四類有害物質-六價鉻
鉻引起各種炎症,也是致癌因子。
第五、六類有害物質-PBB & PBDE
PBB & PBDE 會使甲狀腺荷爾蒙紊亂和使胎兒畸形等危害。
一.鎘在電子產品中的用途:
鎘金屬或粉末可在鎳-鎘(NiCd)電池中用作陰極電極物質。也可與鐵、鋼、鋁基材料、鈦基合金或其它非鐵合金,作為在電解沉積、真空沉積或機械式沉積時的塗料。此外在低熔點硬焊、軟焊及其它特殊合金中亦作為一種合金元素。
鎘的危害:
自從1950到1960年代日本發現不利人體健康的效應之後(痛痛病),鎘對健康及環境的影響開始被廣泛地討論。其中最顯著的效應是,工作者因職業而曝露於高濃度的含鎘熏煙或懸浮微粒的灰塵中,會影響腎臟及呼吸系統。最被徹底研究的人體健康效應是腎臟衰竭,起因於長時期的高劑量曝露。所以大部份已開發國家已設定鎘的職業曝露標准,在大氣中2mg/m3到50mg/m3之間,可以保護人體具有40到45年的正常工作壽命。
禁用范圍:
為了降低工作者曝露於鎘中、確保含鎘產品對消費者造成的曝露及風險達到最小,在歐洲國家,鎘及某些含鎘產品被EC指令 76/769/EEC、91/338/EEC、91/157/EEC及1989歐洲執行委員會鎘行動方案所限制。瑞典、丹麥、荷蘭、瑞士、奧地利及挪威也在EC限制含鎘產品如色素、穩定劑及塗料(91/338/EEC)之前,就施行含鎘產品的管制。但目前除了歐盟國家之外,世界上沒有其它國家對含鎘產品管制。
RoHS:
該指令所規范的電機電子設備自2008年起不得含有鎘。
以下除外
硒光電池表面之氧化鎘
特定物品中為防腐蝕所使用的鈍化金屬鎘
重金屬鉛、鎘、汞使用於原子吸光譜儀中之中空陰極管與其它重金屬量測設備
TCO』01-Mobile Phones:
手機中的鎘含量不得大於5ppm。
二.鉛在電子產品中的用途:
電池,焊錫,機械金屬的合金元素,印刷電路板及相關組件,白炙燈泡,鉛錘。
鉛的危害:
金屬鉛製程可能產生鉛化合物,這些全被歸類為危險物質,其毒性效應各有不同,在人體中鉛會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及腎臟。鉛對一些生物的環境毒性已被普遍證實。血液鉛濃度達10µg/dl以上就會產生敏感的生化效應,若長期曝露使血液鉛濃度超過60~70µg/dl就會造成臨床鉛中毒。而鉛表面在空氣、土壤及水中容易起反應,形成一層保護及不溶的無機鉛化物。這些無機化合物的生物可用率低,通常只有在高濃度時會被陸生植物及動物吸收。但鉛在陸生或水生食物鏈中並無生物放大效應。
禁用范圍:
由廢電機電子設備中所回收的鉛,與自原始礦產的鉛完全相同,因此應該可以將鉛限制在一封閉的循環(closed loop)。 但目前廢電機電子設備的鉛回收率,受限於廢棄物的回收率,而非技術障礙。基於鉛化合物對人體及環境的毒性,鉛的生產、使用、回收及棄置方式必須立法限制其環境排放;人體曝露所能忍受的程度也須被規范。大致來說,對於鉛使用相關的風險已有很多了解,目前已有廣泛的立法,如油品、水管等,以確保人體健康及環境受到保護。其結果是,大多數國家的鉛中毒事件在過去20年內已急劇減少,環境中的鉛含量通常遠低於建議值。此外鉛可以完全回收,能於電器及電子設備中永續使用。
RoHS:
該指令所規范的電機電子設備自2008年起不得含有鉛。
以下除外
重金屬鉛使用於輻射或放射線保護裝備中
鉛使用於映像管(CRT)玻璃、燈泡和螢光管
使用於鋼材中的鉛含量最高為0.3%(重量),鋁材中含鉛量最高為0.4%(重量),銅中含鉛量最高為4%(重量)
鉛使用於電子器材中陶制零件
重金屬鉛、鎘、汞使用於原子吸收光譜儀中之中空陰極管與其它重金屬量測設備
手機中的電池、塗料、漆、電線、塑料中的鉛含量不可大於10ppm。
三.汞在電子產品中的用途:
量測及控制儀器、電池、光源及電器設備、牙醫業、氯生產設備(汞合金電解製程)。
汞的危害:
汞被歸類為一種危險物質,是吸入性毒物且具有生物累積效應。汞亦對水生生物極具毒性。對人體的效應主要是影響中樞神經及腎臟系統。其在某些環境狀況下具有轉變成有機汞的潛在威脅,造成其毒性特質增強。汞有一個顯著的潛能:會生物累積及生物放大。這個結論已在各種不同生物之環境毒性效應被證實。它也很容易在大氣層中作長距離傳輸,因此濕沉降是汞循環的主要步驟之一。
禁用范圍:
為了盡量減少曝露於汞環境下,目前有好幾個措施被提出。如電器設備(特別是使用還原汞),將電燈或開關中汞含量標准值盡量減低或使用替代物質。歐洲1990年代中期人為汞排放到大氣的總量,估計有11%是由照明及電器設備所貢獻。而提升含汞燈具高的能源效率可降低汞排放量。
RoHS:
該指令所規范的電機電子設備自2008年起不得含有汞。
以下除外
小型螢光燈泡其重金屬汞含量不得超過5毫克/每支燈泡
直式(straight)螢光燈泡其重金屬汞含量不得超過10毫克/每支燈泡
重金屬汞於實驗室設備內
重金屬鉛、鎘、汞使用於原子吸收光譜儀中之中空陰極管與其它重金屬量測設備
TCO』01- Mobile Phones:
手機中的汞含量不得大於2ppm
四.六價鉻在電子產品中的用途:
六價鉻常在電化學工業中作為鉻酸。此外還用於色素中的著色劑(亦即鉻酸鉛)及冷卻水循環系統中,如吸熱幫浦、工業用冷凍庫及冰箱熱交換器中的防腐蝕劑(重鉻酸鈉)。
六價鉻的危害:
六價鉻為吞入性毒物/吸入性極毒物,皮膚接觸可能導致敏感;更可能造成遺傳性基因缺陷,吸入可能致癌,對環境有持久危險性。但這些是六價鉻的特性,鉻金屬、三價或四價鉻並不具有這些毒性。
禁用范圍:
在歐盟,會致癌或突變的六價鉻都不允許公開販售。但電化學工業中鉻酸被還原成CrO態(零價),而磁帶工業則還原成CrO2。所以不影響電化學工業或磁帶工業。
RoHS:
該指令所規范的電機電子設備自2008年起不得含有六價鉻。
以下除外
吸收式冷藏櫃冷卻系統使用六價鉻防腐蝕劑
TCO』01- Mobile Phones:
目前對六價鉻尚無管制規范。
五.溴化耐燃劑在電子產品中的用途:
添加於電器及電子塑料中作為耐燃劑。常被使用的有十溴二苯基醚DBDE、八溴二苯基醚 OBDE 。
溴化耐燃劑之危害:
當廢棄的電機電子物品塑料在未受控制的熱製程中(指溫度低於12000℃),可能形成溴化二苯戴奧辛或夫喃(PBDD/F)。此二者均屬於致癌性及致畸胎性物質。這些物質可能造成嚴重且影響范圍廣泛的空氣污染。
禁用范圍:
只要廢塑料焚化時達所需溫度,對大氣生態系而言,不需要進一步的風險降低措施。對水生、沉積物及土壤生態系而言,需要作額外的生態-毒性研究,才能確認潛在的風險。對於經由食物鏈造成的化學累積,及其對較高級食物鏈物種的潛在效應,目前結論是:「在正常情況下使用和棄置DBDE及OBDE時,不需採取進一步的風險降低措施」。另一項由WHO報告的研究(1994)發現「沒有可量得的DeBDE累積在肉及皮膚中」。鑒於歐洲議會顧慮防火安全並重新評估環境風險之後,1993年歐洲執行委員會撤銷一項限制PBDEs(包括DBDE)使用的提案。歐盟風險評估亦如上面所述。但最新的廢電機電子設備管制指令(WEEE)中,擬以獨立的指令(RoHS)限制此類物質的使用。瑞典也打算禁止PBDE及 DBDE的使用。
RoHS:
該指令所規范的電機電子設備自2008年起不得含有溴化耐燃劑。
TCO』01- Mobile Phones:
❷ 吸煙有害健康,究竟是什麼物質對人體有害
吸煙不僅引起肺癌,還可導致誘發各種癌症,如喉癌,舌癌,膀胱癌,口腔癌還有白血病等。
❸ 哪些常見的食物對人體健康有害
菠菜
菠菜是一種營養豐富的蔬菜,被稱為“蔬菜之王”。它有非常多的β胡蘿卜素,也是葉酸、鐵、鉀、鎂的極佳來源。因含鐵量較高,很多人認為它是補貼的佳品。但其實,多食菠菜不僅補不了鐵,還可能帶來不良後果。
人體對食入鐵的吸收和利用,不取決於事物中鐵的含量,而是取決於它的存在形式,在腸道中溶解的鐵,才能提供人體吸收和利用。而菠菜中的鐵,不容易被小腸吸收,大部分鐵易與草酸結合形成沉澱物,影響腎臟健康。
糙米雖好,但營養專家不建議多吃。因為糙米中含有無機砷,是一種對人體有害無益的半金屬元素,是一種致癌物。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安全標准”是:一個60公斤的人,每天攝入量不超過0.12毫克(相當於一天吃大約一斤糙米)。
❹ 生活中對人體危害最大的十大化學物質
NO.1 吊白塊 化學名稱為甲醛次硫酸氫鈉,它原本是染色技術上使用的工業用化學品,嚴禁在食品中使用。不法商販在食品中添加吊白塊是利用其分解產生的甲醛具有增加食品彈性、亞硫酸具有漂白食品的作用,使饅頭增白,且有筋力、彈性和韌性。但是用後會有相當一部分甲醛以及亞硫酸殘留在食品中。甲醛刺激神經,而且具有強致癌性:亞硫酸鹽會破壞維生素B1,影響生長發育,易患多發性神經炎,出現骨髓萎縮等症狀,具有慢性毒性和致癌性。NO.2 3,4-苯並芘 3,4-苯並芘可通過吸入、食入、經皮膚吸收等多種途徑進入人體,誘發癌症。離我們最近的3,4-苯並芘是香煙煙霧,其次就是廚房油煙。燒烤和熏制食品,烤羊肉串和炸油條時,冒出的油煙里附帶大量的3,4-苯並芘,羊肉串和油條上也有這種強致癌物。在烤糊的食品中,3,4-苯並芘的含量比普通食物增加10-20倍。盡管如此,只要我們注意炒菜時不要讓油溫過高,注意廚房通風、及時啟動油煙機等,就能夠阻止3,4-苯並芘的產生。NO.3 化學合成色素 食用色素分天然色素和化學合成食用色素。合成色素即人工合成的色素,其優點是著色力強,色彩多樣,但它有一個大缺點,即具有毒性(包括毒性、致瀉性和致癌性)。這些毒性源於合成色素中含有砷、鉛、銅、苯酚、苯胺、乙醚、氯化物和硫酸鹽,他們對人體均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NO.4 亞硝酸鹽 亞硝酸鹽主要是指亞硝酸鈉和亞硝酸鉀,是一種白色不透明結晶的化工產品,外觀極似食鹽。亞硝酸鹽是劇毒物質,成人攝入0.2-0.5克即可引起中毒,3克即可致死。亞硝酸鹽中毒發病急速,一般潛伏期1-3小時,中毒的主要特點是由於組織缺氧引起的紫紺現象,如口唇、舌尖、指尖青紫,可因呼吸衰竭死亡。亞硝酸鹽可能被添加的主要商品種類:鹵製品、煙熏品、肉(病死類)、火腿腸、烤腸、熟肉等,尤其能使臘肉表面光滑,色澤光亮:豬頭肉新鮮、彈性好:熟雞肉質變嫩、外皮變黃。NO.5 雙氧水 雙氧水也稱過氧化氫溶液,是無色無味的液體,添加到食品中起漂白、防腐和除臭等作用。不法食品加工單位通常會將發霉水產品經雙氧水浸泡處理後漂白出售。工業雙氧水含有砷、重金屬等多種有毒有害物質,在食品中添加後,殘留物會危害食用者的健康。雙氧水可能添加的主要商品種類:蝦仁、待遇、魷魚干、海蜇、白斬雞、牛筋、牛肚、鴨鵝掌、花腸、豬皮、餃子皮、餛飩皮、開心果、果仁、果脯等。NO.6 二氧化硫 硫磺在燃燒時可產生二氧化硫氣體,具有漂白保鮮等作用,可使食物表面色顯得白亮、鮮艷。熏制過程中易殘留,遇到高溫時會產生亞硫酸鹽、焦亞硫酸鹽、低亞硫酸鹽等。具有很好的漂白、抗氧化、防腐等作用。人體長期攝入二氧化硫及亞硫酸鹽等會破壞維生素B1,具有慢性毒性。如果長期食用硫磺熏蒸的食品,會造成腸道功能紊亂,從而引發劇烈腹瀉、頭痛、損害肝臟,影響人體營養吸收,嚴重危害人體的消化系統健康。NO.7 瘦肉精 瘦肉精也稱鹽酸克倫特羅。人食用含有瘦肉精的豬肉,會出現急性中毒、心悸、四肢肌肉顫動、手抖甚至不能站立、頭暈、乏力等症狀。因此,在購買豬肉時要揀帶些肥膘的肉,顏色不要太紅。NO.8 甲醛 甲醛俗稱福爾馬林,防腐能力特別強,五萬分之一的比例即可抑制細菌生長。甲醛屬於劇毒化學物質。有強致癌作用。是國家嚴禁使用的化學物質。如果長時間吸入低濃度的甲醛,會產生食慾不振、頭痛、失眠無力、手指震顫、視力減退等症狀,並影響肝腎。NO.9 片鹼 俗稱工業用氫氧化鈉。要想使牛百頁、魷魚、海參這些東西發起來顯得鮮亮飽滿,就必須加入多種水發劑,它就是片鹼。工業用氫氧化鈉、雙氧水的汁毒機理是一樣的,它也是一種強的腐蝕劑,也會對消化系統產生大的腐蝕作用;甲醛則能讓蛋白質凝固,還具有儲蓄性,天天吃,吃得多了,會存在身體裡面,儲蓄到一定的濃度,就會發生一系列的中毒現象,甚至致癌。NO.10 亞硫酸鹽 亞硫酸鹽是在傳統加工行業廣泛使用的一種食品添加劑,具有顯著的抗氧化作用,還可以對食品起漂白和防腐作用,使食品保持鮮艷的色澤。在生產加工過程中,如果未能嚴格控制添加量或注意工藝上的合理控制,可能導致亞硫酸鹽的殘留量超標,影響食用者的身體健康。
❺ 十種對人體有害的食物
十種對人體有害的食物是:
1、腌制食品:在腌制食品的過程中需要大量放鹽,這導致此類食物鈉鹽含量超標,造成常常進食腌制食品者腎臟的負擔加重,發生高血壓的風險增高。
還有,食品在腌制過程中可產生大量的致癌物質亞硝胺,導致鼻咽癌等惡性腫瘤的發病風險大為增高。此外,由於高濃度的鹽分可嚴重損害胃腸道黏膜,故常進食腌制食品者,胃腸炎症和潰瘍的發病率較高。
2、加工的肉類食品:這類食物含有一定量的亞硝酸鹽,故可能有導致癌症的潛在風險。此外,由於添加防腐劑、增色劑和保色劑等,造成人體肝臟負擔加重。還有,火腿等製品大多為高鈉食品,大量進食可導致鹽分攝入過多,造成血壓波動及腎功能損害。
3、肥肉和動物內臟類食物:肥肉和動物內臟類食物雖然含有一定量的優質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但其中所含的大量的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已經被確定為導致心臟病的最重要的兩類膳食因素。
現已明確,長期大量進食動物內臟類食物可肯定性地、大幅度地增高患心血管疾病和惡性腫瘤(如結腸癌、乳腺癌)的發生風險。
4、奶油製品:奶油製品的能量密度很高,但營養素含量並不豐富,主要為脂肪和糖。常吃奶油類製品可導致體重增加,甚至出現血糖和血脂升高。飯前食用奶油蛋糕等,還會引起食慾降低。高脂肪和高糖分常常影響胃腸排空,甚至導致胃食管反流。很多人在空腹進食奶油製品後出現返酸、燒心等症狀。
5、方便麵:方便麵屬於高鹽、高脂、低維生素、低礦物質的一類食物。一方面,因鹽分含量高增加了腎負荷,升高血壓;另一方面,含有一定量的人造脂肪(反式脂肪酸),對心血管有相當大的負面影響。加之含有防腐劑和香精,可能對肝臟等都有潛在的不利影響。
6、油炸食品:油炸食品能量密度高,經常進食易導致肥胖;含有較高的油脂和氧化物質,是導致高脂血症和冠心病的最危險的食品;在油炸過程中,往往產生大量的致癌物質。已經有研究表明,常吃油炸食物的人群,其部分癌症的發病率遠遠高於不吃或極少進食油炸食物的人群。
7、罐頭類食品:不論是水果類罐頭,還是肉類罐頭,其中的營養素都遭到大量的破壞,特別是各類維生素幾乎被破壞殆盡。另外,罐頭製品中的蛋白質常常出現變性,使其消化吸收率大為降低,營養價值大幅度「縮水」。
還有,很多水果類罐頭含有較高的糖分,並以液體為載體被攝入人體,使糖分的吸收率大為增高,可在進食後短時間內導致血糖大幅攀升,胰腺負荷大為加重。同時,由於能量較高,有導致肥胖之嫌。
8、燒烤類食品:燒烤類食品含有強致癌物質3,4-苯並芘。僅此一條,就足以警示人們對燒烤類食品「退避三舍」。
9、冷凍甜點:冷凍甜點包括冰激凌、雪糕等。這類食品有三大問題:因奶油含量較高,易導致肥胖;因糖分含量高,可降低食慾;還可能因為溫度低而刺激胃腸道。
10、果脯、話梅和蜜餞類食物:這類食物含有亞硝酸鹽,在人體內可結合胺形成潛在的致癌物質亞硝酸胺;含有香精等添加劑可能損害肝臟等臟器;含有較高鹽分可能導致血壓升高和腎臟負擔加重。
(5)有損身體健康的物質有哪些擴展閱讀:
六種食物搭配易誘發疾病:
1、海鮮與啤酒易誘發痛風:海鮮是一種含有嘌呤和苷酸兩種成分的食物,而啤酒中則富含分解這兩種成分的重要催化劑---維生素B1。如果吃海鮮時飲啤酒,會促使有害物質在體內的結合,增加人體血液中的尿酸含量,從而形成難排的尿路結石。
如果自身代謝有問題,吃海鮮的時候喝啤酒容易導致血尿酸水平急劇升高,誘發痛風,以至於出現痛風性腎病、痛風性關節炎等。
2、火腿與乳酸飲料易致癌:常常吃三明治搭配優酪乳當早餐的人要小心,三明治中的火腿、培根等和乳酸飲料(含有機酸)一起食用,容易致癌。因為,為了保存香腸、火腿、培根、臘肉等加工肉製品,食品製造商會添加硝酸鹽來防止食物腐敗及肉毒桿菌生長。
當硝酸鹽碰上有機酸(乳酸、檸檬酸、酒石酸、蘋果酸等)時,會轉變為一種致癌物質---亞硝胺。因此,不要常常食用這類加工肉品,以免增加致癌風險。
3、蘿卜與橘子易誘發甲狀腺腫大:蘿卜會產生一種抗甲狀腺的物質硫氰酸,如果同時食用大量的橘子、蘋果、葡萄等水果,水果中的類黃酮物質在腸道經細菌分解後就會轉化為抑制甲狀腺作用的硫氰酸,進而誘發甲狀腺腫大。
4、牛奶與巧克力易發生腹瀉:牛奶含豐富的蛋白質和鈣,巧克力則含草酸,若二者混在一起吃,牛奶中的鈣會與巧克力中的草酸結合成一種不溶於水的草酸鈣,食用後不但不吸收,還會發生腹瀉、頭發乾枯等症狀,影響生長發育。
5、水果與海鮮不容易消化:吃海鮮的同時,若再吃葡萄、山楂、石榴、柿子等水果,就會出現嘔吐、腹脹、腹痛、腹瀉等。因為這些水果中含有鞣酸,遇到水產品中的蛋白質,會沉澱凝固,形成不容易消化的物質。人們吃海鮮後,應間隔4小時以上再吃這類水果。
6、菠菜與豆腐易患結石症:豆腐里含有氯化鎂、硫酸鈣這兩種物質,而菠菜中則含有草酸,兩種食物遇到一起可生成草酸鎂和草酸鈣。這兩種白色的沉澱物不能被人體吸收,不僅影響人體吸收鈣質,而且還容易患結石症。
❻ 有損人體健康的物質有什麼
A、一氧化碳有毒,吸入後有損身體健康;
B、澱粉是人體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吸入後不會有損身體健康;
C、蛋白質是人體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吸入後不會有損身體健康;
D、氮氣無毒,吸入後不會有損身體健康;
故答案為:A.
❼ 有損健康的物質有哪些
油條、燒餅一直是天津市居民的家常早點,現在汽水、果汁等取代了白開水成為中小學生每天的主要飲料,漢堡、薯條作為時尚快餐為青少年所鍾愛。其實,人們在飲食上不斷求精、求新、求洋的同時,「垃圾」食品也正悄然來到您的餐桌。日前,世界衛生組織公布了全球十大垃圾食品及其危害。本市營養學會付金茹理事長指出,這十大垃圾食品中的很多種類被本市廣大居民所偏愛,但為了您的身體健康,不要經常吃或是少吃下列食品。
一、油炸類食品主要危害是:1、油炸澱粉導致心血管疾病;2、含致癌物質;3、破壞維生素,使蛋白質變性。
二、腌制類食品主要危害是:1、導致高血壓,腎負擔過重,導致鼻咽癌;2、影響粘膜系統(對腸胃有害);3、易得潰瘍和發炎。
三、加工類肉食品(肉乾、肉鬆、香腸等)主要危害是:1、含三大致癌物質之一:亞硝酸鹽(防腐和顯色作用);2、含大量防腐劑,加重肝臟負擔。
四、餅干類食品(不含低溫烘烤和全麥餅干)主要危害是:1、食用香精和色素過多對肝臟功能造成負擔;2、嚴重破壞維生素;3、熱量過多、營養成分低。
五、汽水、可樂類食品主要危害是:1、含磷酸、碳酸,會帶走體內大量的鈣;2、含糖量過高,喝後有飽脹感,影響正餐。
六、方便類食品(主要指方便麵和膨化食品)主要危害是:1、鹽分過高,含防腐劑、香精,損肝;2、只有熱量,沒有營養。
七、罐頭類食品(包括魚肉類和水果類)主要危害是:1、破壞維生素,使蛋白質變性;2、熱量過多,營養成分低。
八、話梅蜜餞類食品(果脯)主要危害是:1、含三大致癌物質之一:亞硝酸鹽;2、鹽分過高,含防腐劑、香精,損肝。
九、冷凍甜品類食品(冰淇淋、冰棒和各種雪糕)主要危害是:1、含奶油極易引起肥胖;2、含糖量過高影響正餐。
十、燒烤類食品主要危害是:1、含大量「三苯四丙吡」(三大致癌物質之首);2、1隻烤雞腿=60支煙的毒性;3、導致蛋白質炭化變性,加重腎臟、肝臟負擔。
據本市營養學會付金茹理事長介紹,通常把僅僅提供一些熱量、沒有別的營養素的食物,或是營養成分超出人體需求量並最終在人體內變成多餘成分的食品稱為垃圾食品。即使是垃圾食品也並非不能吃,關鍵是要懂得平衡自己的營養與熱量,懂得均衡調配飲食,就可以減輕或避免垃圾食品對您的危害。要多吃蔬菜、水果、豆類、奶類等健康的、衛生的食品,要保證飲食多樣化。
世界十大垃圾食品
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的全球十大垃圾食物
世界十大垃圾食物是我們肥胖的罪魁禍首,也是造成健康問題的重大因素,為了健康與身材請大家遠離垃圾食品。
一、油炸類食品
1、導致心血管疾病元兇( 油炸澱粉)
2、含致癌物質
3、破壞維生素,使蛋白質變性
二、腌制類食品
1、導致高血壓,腎負擔過重,導致鼻咽癌
2、影響粘膜系統(對腸胃有害)
3、易得潰瘍和發炎
三、加工類肉食品(肉乾、肉鬆、香腸等)
1、含三大致癌物質之一:亞硝酸鹽(防腐和顯色作用)
2、含大量防腐劑(加重肝臟負擔)
四、餅干類食品(不含低溫烘烤和全麥餅干)
1、食用香精和色素過多(對肝臟功能造成負擔)
2、嚴重破壞維生素
3、熱量過多、營養成分低
五、汽水可樂類食品
1,含磷酸、碳酸,會帶走體內大量的鈣
2、含糖量過高,喝後有飽脹感,影響正餐
六、方便類食品(主要指方便麵和膨化食品)
1、鹽分過高,含防腐劑、香精(損肝)
2、只有熱量,沒有營養
七、罐頭類食品(包括魚肉類和水果類)
1、破壞維生素,使蛋白質變性
2、熱量過多,營養成分低
八、話梅蜜餞類食品(果脯)
1、含三大致癌物質之一:亞硝酸鹽(防腐和顯色作用)
2、鹽分過高,含防腐劑、香精(損肝)
九、冷凍甜品類食品(冰淇淋、冰棒和各種雪糕)
1、含奶油極易引起肥胖
2、含糖量過高影響正餐
十、燒烤類食品
1、含大量「三苯四丙吡」(三大致癌物質之首)
2、1隻烤雞腿=60支煙毒性
3、導致蛋白質炭化變性(加重腎臟、肝臟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