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健康狀況 > 養雞如何做到健康

養雞如何做到健康

發布時間:2022-06-25 10:01:30

1. 養雞如何預防雞生病

1. 加強飼養的管理
在夏天,一定要保證雞舍的通風,及時換水、換墊料。各個生長期的雞要分圈飼養,不可混養,養殖密度要合理。飼料要新鮮、無腐敗、無霉味。
2.注意疫苗的接種
對於雛雞,一定要注意疫苗的接種,接種疫苗一定要按免疫程序防疫,做到免疫程序化、疫情檢測制度化,最大程度的避免疾病發生。養雞遇到問題不知道處理,可以上雲種養咨詢專家,它是全球最大的農技問答平台。裡面集合了數萬名種植和養殖方面的專家,提出的每一個問題2分鍾內就會得到回復。
3.注意衛生的清理
搞好衛生,對於任何養殖項目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雞舍內外一定要勤清掃,飲槽和飲水器要勤洗刷,同時要定期進行消毒,同時要注意蚊蠅和鼠患的防治。雞糞一定要及時清理,清除的雞糞要進行發酵處理,否則味道會很大。

2. 如何實現養雞不發病或少發病

無論從理論還是實踐講,在養殖過程中,雞群中的所有個體都不發病是不可能的。因為,在成千上萬的個體中,總有因遺傳或其他人為的因素而造成不知原因的發病和死亡。這里所謂的不發病是指不發生流行病,即那些能造成一定規模的雞群死亡或大幅度降低生產性能、有危害性的疾病。這些疾病就是傳染病、寄生蟲病和普通病三類疾病,尤其是前兩類。

實現不發生或少發生這三類疾病的基本保證是科學的飼養管理,保持良好的環境衛生,使雞群免疫系統發育正常,有很好的抗病能力基礎;其次是嚴格執行各項防病措施,即預防各種傳染病和寄生蟲病。

這些包括:

(1)實行健康養殖,嚴格封閉隔離,杜絕外源性病原體的侵入。比如,做好滅鼠殺蟲等。因為,在實際工作中,不可能也沒有必要通過採取免疫方法,接種所有種類的疫苗來防病。

(2)科學免疫接種,進行免疫監測,及時發現病情,採取相應措施。因為,免疫防治是一種基於特異性反應的措施,一種疫苗只能預防一種相應的疫病。通過免疫接種和監測,使雞群保持較高的特異性抵抗力。

3. 養雞應注意什麼

養雞,要進行全方位的管理,這樣雞才長得好,下面就說說養雞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4. 農村怎樣養雞才能做到環保

在農村養雞,還是得看你養了多少只
我家是農村的,我家養了十多隻雞,不過這雞都是養來自己吃的。
我家的雞有兩個圈⭕,一個是供晚上睡覺用的,還有一個是為了防止雞白天出去吃別人家種植的蔬菜的圈,一般這個圈很少用到,大多的時間就是散養,讓雞自己出去找吃的
散養的雞是很好的,雞的糞便可以當果樹的肥料
晚上雞睡覺的那個圈也有雞糞,我們都是用燒火煮飯的材灰拿來灑在雞糞上,這樣可以防臭,幹了後還有利於打掃
打掃的雞糞就拿去當蔬菜的肥料,這樣的循環利用是很好的,我們農村都是這樣的
我家養的雞,別的城裡人都要買我家的雞,我沒賣,都是自己殺來吃了
要是養的多的話就不這樣弄圈了
可以專門修建大的雞舍,用竹子編製成一塊一塊的,放在地上用磚墊高,這樣有利於雞糞的打掃,然後雞糞就合理利用,這樣就能做到環保了

5. 怎樣才能把雞養好

  1. 要選好飼養場地。天目本雞適宜「四園」飼養,可選擇竹園、桑園、果園、茶園。這「四園」陰涼通風,可避開強陽光,而且又有豐富的食料。讓本雞在四園里自由自在覓食,雞糞還地,蟲類食草喂雞,起到雞壯地肥、防治蟲害的作用。

  2. 掌握飼養溫度。天目本雞分兩階段飼養,第一階段在室內喂養,要正確把握好溫度,若溫度過高造成雞群心情煩燥不安,四處亂奔亂跳,消耗體力;溫度過低容易發生成堆,引起疾病而發生死亡。因此,在一周內苗雞在室內喂養,溫度掌握在31至33攝氏度之間,以後每隔2天降低1度,28天以後在野外放養實行全日制自然光照,自由生長。

  3. 要注重飼養密度。苗雞在室內時,夏天每平方米10羽,冬天每平米12羽。待到野外放養時,每畝飼養500羽,如果飼養太密會造成「自啄自」現象,把背毛啄光、肛門啄破出血,使雞形外觀難看,質量下降,商品率不高,甚至賣不起價錢。

  4. 做好疫病防治。天目本雞野外生長、抗病力強,但在幾個環節上還是要預先做好防治工作。1至4日預防支氣管炎,7至10日用疫苗滴鼻,14日後用法氏囊,24日後用法氏囊飲水,28日後用疫苗滴眼,30日用新城疫飲水,60日用1系新城疫肌注。無論是肌注滴鼻或飲水,疫苗稀釋時都必須搖均勻,提高葯用效益。

  5. 搞好清潔衛生。防治雞病是提高養雞效益重要環節。由於天目本雞野外飼養,有些疫病還難發現,如果不引起重視,一旦發現過遲危害極大。因此,一定要經常不斷觀察雞群健康狀況,要在室內每周消毒一次,室外注意飲水衛生,食盒和飲水器要經常消毒,做到飲水清潔,一旦發現雞病要立即隔離,場地消毒,確保雞群健康安全。

  6. 要關注出售時間。野外放養本雞生長期間長,但應掌握飼養時間。過早出售肉質不結實味道不鮮,過遲雞體過大,消費者不歡迎,飼養戶耗料多,成本提高,效益降低。一般應掌握公雞90天出售,每羽2至3公斤;母雞120天出售每羽2至2.5公斤,適宜3口之家用一餐,達到消費者、飼養者雙贏效益。

6. 養殖戶應該如何科學養雞

養殖戶成功養雞的前提就是要掌握好科學養雞技術知識,科學養雞技術知識是養殖技術的主要內容,養殖戶進行科學養雞不僅可以促進養雞場的雞群的健康生長,還可以降低養雞場雞群疾病發生率,同時也可以節約養殖成本,最終實現養殖戶經濟效益的最大化,那麼養殖戶應該如何科學養雞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科學養雞的十八個關鍵點。

科學養雞的十八個關鍵點

科學養雞的十八個關鍵點:

1、養殖密度要小,雞舍能上10000隻的,只養8000,飼養密度大,是疾病發生的根源,是飼料轉化率低的主因。

2、細心研究中葯口服液、微生態制劑、液體大蒜素的優點和使用方法,並信心十足的使用下去。

3、市場雞苗超過3元每隻,放棄飼養,休息等待。雞苗3.5元以上上雞的都是想錢想瘋了。

4、不要計較葯費的高低,賺錢才是王道。

5、肉雞不要超過42天出欄,出欄越早風險越小。蛋雞從見蛋到進入產蛋高峰的時間不能超過兩周。

6、不要總只注意溫度,不注意濕度。乾燥的雞舍容易發生肺臟疾病,如肺炎、肺腫等。但濕熱的雞舍,容易發生腸胃疾病和脾胃虛弱病。所以根據雞舍的環境治療疾病

7、每天早晨8點喂料前,仔細觀察雞群精神狀態。精神狀態包括:呼吸道、採食、羽毛、眼睛、精神狀態等,發現不好的現象,及時使用中葯口服液治療。這個階段發現的疾病,基本都是器官功能性病變,中葯口服液效果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8、每天10點以後,雞群吃料結束,仔細觀察糞便和採食量的變化。糞便干濕程度、顏色變化、大小變化等。糞便和採食量的變化是衡量雞群健康或者發病的主要指證,是疾病發生的前兆。

9、稱重對於蛋雞和肉雞的飼養特別重要。增重速度、均勻度是衡量雞群健康和飼料營養的重要指標。

10、多用中葯和微生態產品,增強機體抗病能力。前期保護體液免疫,包括胸腺、法氏囊、脾臟等器官。少用抗生素,禁用抗病毒西葯,不相信轉移因子、抗病毒因子、干擾素等扯淡的東西。

11、只會治病,不講飼養管理的獸醫不要相信,這是最無賴的人,是養殖業的一大危害,這類人最可惡。雞發病了再治療,你養雞永遠不會成功。

12、不要太相信疫苗的功能,更不要相信使用完疫苗,雞群就不發病了。疫苗只是讓你的心裡得到一點點的安慰而已。雞群健康還是要靠你不斷的改善飼養管理,細心飼養。

13、分清感冒和流感的區別,這個養雞的時候一定要思考明白了。連這個你都沒弄明白,建議你不要養雞。即便養也不成功。不要指望使用流感疫苗就能預防好流感,這個想法很幼稚,國家推廣是推廣與你無關。中葯和飼養管理才是預防流感最可靠的東西。

14、雞群經常發生氣囊炎的養殖戶,建議放棄養雞,你沒有養雞發財的命,或者你身邊圍著一群笨蛋到家的獸醫擋了你的財路。

15、排毒解毒對於蛋雞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16、進雛前,一定要注意主水線的消毒工作。原因是長時間的讓水浸泡、見不到陽光很容易滋生各種病原微生物,病從口入很大一部分就是這么來的。

17、夏季多用清瘟敗毒散、雙黃連、扶正解毒散、銀翹散等中成葯。冬季多用荊防敗毒散、扶正解毒散等。

18、適當的餓一餓肉雞,這樣做有很大的好處。建議15天以後,每天不能讓雞吃的太多,不規律性的適當控料。

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科學養雞十八個關鍵點的相關內容,養殖戶可以參考文中的科學養雞技術知識養殖雞群,這八個關鍵點較為全面的展示了養殖技術的主要內容,養殖戶掌握好這一科學技術知識有益養雞效益的實現。

7. 如何養雞才不容易生病

一、選擇適宜品種
1.1規模化養殖土雞切忌貪圖便宜,從市場或農村小型孵化場購買來源不明、成活率低、市場銷路差、價格低的黃雜雞苗或土雜雞苗。
1.2規模化養殖土雞必須堅持從正規種禽場選擇經選種選育、提純復壯的青腳紅麻羽良種土雞苗,苗雞價雖高,但抗病力強、適應性廣、生長快、易飼養、市場銷路好、售價也高,如河南固始雞、福建貢雞、農大麻花雞和山地烏骨雞,成活率達95%以上。
1.2.1固始雞 原產河南固始縣,因外觀漂亮、肉美湯鮮、風味獨特、營養豐富馳名海內外,被譽為中國土雞之王,明清時期定為宮廷貢品。選育後的固始雞抗病力強、生長快、性成熟早、產蛋多、好養好銷、經濟效益高。青腳、青嘴、皮白、羽色紅、麻黑。公雞紅羽黑尾、冠大鮮紅,50日齡公雞開始啼鳴。70日齡公雞體重1.5公斤、母雞1.25公斤,100日齡公雞體重2-2.5公斤、母雞1.75-2公斤、料肉比2.4-2.6:1。育雛成活率95%以上,市場最低盈利價8.0元/公斤。
1.2.2農大黑腳麻花雞 四川農大選育的優良土雞品種。快羽、早熟、生長性、抗病力強、成活率高。黑腳、黑嘴、公雞冠大紅羽、黑尾、母雞麻羽。70日齡公雞體重1.75公斤、母雞1.5公斤,料肉比2.2-2.4:1。育雛成活率98%,市場最低盈利價7.50元/公斤。
1.2.3山地烏骨雞 四川地方珍貴雞種,因肉質鮮美、細嫩,具有滋補和葯用價值而深受消費者喜愛,商品雞和所產的綠殼蛋供不應求。黑羽、烏皮、烏肉、烏骨、烏內臟、耐粗飼、抗病、生長快。70日齡公雞體重1.6公斤、母雞1.3公斤。90日齡公雞體重2公斤,母雞1.6公斤。料肉比2.4-2.6:1。育雛成活率95%,最低盈利價8.00元/公斤。
1.2.4貢雞 原產福建永安市,毛色好,肉質、風味美,深受市場寵愛,經國家立項為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全國農業精品展銷會上榮獲金獎,是國內最為暢銷的優質土雞品牌。土雞羽色、快羽、早熟、生長均勻、毛色一致,冠大面紅,色澤自然,黑脛不褪色,腿細、肉質細嫩,風味鮮美,體型適中。10周齡公雞體重1.65公斤以上,母雞體重1.3公斤以上,料肉比2.3-2.5:1。育雛成活率98%以上,市場最低盈利價8.00元/公斤。
二、適度規模 全進全出 適時出欄
2.1養雞戶應根據庭院寬窄、林果地的面積和經濟條件進行適度規模化飼養,克服小打小鬧的做法,向規模要效益。一般每戶批養200-500隻為宜,年養3-4批。實行全進全出的飼養制度。第一批雞全部出欄後立即對飼養場地和用具進行徹底的清掃、沖洗和消毒,一周後再接下一批雛雞飼養。
2.2商品土雞90-100日齡、體重2公斤左右出售肉質好、味道鮮、經濟效益最好。飼養時間過短和超過120日齡出欄都會降低經濟效益。
三、每周加喂砂粒
室內養殖的土雞每周加喂1次經高錳酸鉀水清洗曬乾的小米粒大小的河灘細砂粒。每1000隻雞1-4周齡喂2.5公斤,4周齡以上4.5公斤。
四、飼養和供溫方式
4.1規模化養殖採用煙道供溫較為理想,小批量養殖可採用紅外線電燈供溫,每個250W紅外線電燈可育雛50-100隻。
4.2規模化養殖土雞最好採用網上平養的飼養方式。在離地面60-80厘米架設雞床,雞床上鋪設專用塑料網,雞不與糞便接觸,減少疾病的傳播。
4.3養殖數量少,經濟條件差的農戶可採用地面墊料平養方式。地面鋪有墊料,墊料選擇乾燥、吸水性好、無污染霉爛的麥秸、穀草和鋸木屑,厚度為5-10厘米,並視墊草潮濕程度經常更換、使用前先陽光暴曬消毒。
五、進雛前的准備
5.1嚴格消毒 進雛前一周,育雛室打掃干凈,用華神消毒靈或百毒殺對牆壁、門窗、地面、屋頂全面進行噴灑消毒。所有用品、用具先用清水洗刷干凈,再用消毒靈葯液浸泡消毒2小時,撈出放置在陽光下曬干。經消毒、晾曬的用品、用具全部放置在育雛室內,密閉門窗,然後用高錳酸鉀和福爾馬林進行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空間高錳酸鉀14克、福爾馬林28毫升,保持24-36小時,打開門窗通風24-48小時方可進雞。
5.2預熱 育雛室要求保溫。除盛夏外育雛室應提前1-2天進行預熱,使室內溫度達32-35℃。
5.3器具 飼料桶和飲水器育雛期每50-80隻雞配1套,育肥期每20-30隻雞配1套。同時還要備用消毒器械、連續注射器和干濕溫度計。
5.4葯品 華神消毒靈、復合酚、高錳酸鉀、福爾馬林、電解多維、氧氟沙星、病菌凈、球痢凈、禽腸凈等。
六、育雛期的飼養管理
雛雞是指1-6周齡的雞。雛雞是一生中生長發育最旺盛的時期,也是最嬌嫩的時期,抗病力弱、抗寒能力差、膽小怕驚、消化機能發育不健全。必須科學的飼養精心的管理才能獲得良好的育雛效果。
6.1溫度 溫度是規模化養殖成功的關鍵。農村養殖雛雞大批死亡主要原因是育雛溫度低,雛雞層層扎堆、互相擠壓,時間稍長造成大量壓死現象。第一周最關鍵育雛溫度35-33℃,第2周33-30℃,以後每周下降2-3℃,降到18-20℃的保持穩定。
育雛期供溫程序
(單位:℃)
周 齡 1周 2周 3周 4周 5周 6周 7周以後
育雛溫度 35-33 33-30 30-27 27-24 24-21 21-19 20-18
溫度是否適宜還可根據雛雞群的表現狀況來判斷。溫度均勻適宜時,雛雞活潑、分布均勻、自由活動;溫度過低時,靠近熱源、擁擠成堆;溫度過高,雛雞遠離熱源,展翅張口呼吸,食慾下降,大量飲水;雛雞在某一部位打堆說明有賊風。
6.2 濕度 育雛頭三天相對濕度60—65%,3天以後相對濕度55—60%。
6.3 飲水 雛雞運抵育雛室後,休息1小時左右開始誘導飲水,先將雛雞的嘴浸入水中使其學會喝水。第1周飲涼開水,水溫與室溫大致相同。前5天飲水中加入2%葡萄糖、電解多維和氧氟沙星。1周齡後飲用清潔、新鮮的地下水,飲水中加入0.01—0.02%高錳酸鉀或華神消毒靈,可起預防疾病和消毒胃腸的作用。應做到飲水不斷,自由飲用。
6.4 飼喂 雛雞最好在出殼24—36小時開食,開食前2小時先飲水。1—4周齡使用成都正大1100小雞全價料。5—6周齡使用成都正大1200中雞全價顆粒料,使用自配料能降低飼料成本,飼喂效果更好。1周齡每天喂8次,2周齡每天喂6次,其中早晨5點和晚上10點必須各喂1次;3—6周齡每天3次,更換飼料逐漸過渡。做到少喂勤添,保證雞群吃好吃飽,每次喂料時間應固定。
6.5 密度 1周齡40—60隻/m2,2—3周齡30—50隻/m2,4—6周齡20—30隻/m2。
6.6 光照 1—3日齡24小時光照,4—7日齡18小時光照,8日齡以後自然光照。光照盡量用弱光、紅光,強光會引起啄癖。室內照明每平方米配白熾燈2.7W。
6.7 通風 確保室溫前提下,加強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6.8 分群 根據大小強弱及時分群,弱雞增加營養,使雞群發育整齊,保持較高的均勻度。
七、育肥期的飼養管理
雛雞6周齡脫溫後,即轉入育肥期。7—10周齡的雞為中雞,70—100日齡的雞為大雞。這個時期的土雞對環境適應性強、消化機能提高、長勢快,容易飼養。
7.1 溫度 適宜溫度18—25℃。
7.2 濕度 相對濕度55—60%。
7.3 密度 10—20隻/m2。
7.4 加強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7.5 分群 弱雞加強營養,病死雞挑出淘汰,提高雞群均勻度。
7.6 飼料 最好採用自配料,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缺糧戶7—10周齡飼喂成都正大1200全價顆粒料,適當添加5—10%的完整麥粒或碎玉米和10—15%青綠飼料。10周齡以後,選用成都正大1300全價顆粒料,適當添加10—20%完整麥粒或碎玉米和15—20%青綠飼料。更換飼料應逐漸過渡。
7.7 飼養方式 7—10周齡採用室內平養,減少運動量,提高增重速度和飼料轉化率。10周齡後採用室內平養與庭院散養相結合,白天將雞放入用尼龍網圈好的庭院林果地中散養,飲水不斷,自由採食昆蟲和野生青綠雜草,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冠紅羽亮,保持土雞特色。飼料成本降低,經濟效益增加。
八、日常衛生防疫要求
8.1 雞舍門口設消毒池、洗手消毒盆,進出口遵守消毒制度,必須換鞋、更衣。每周用華神消毒靈帶雞噴霧消毒1次。
8.2 雞舍必須保持清潔,天天打掃衛生,每3天消毒1次。料桶和水桶每2天用高錳酸鉀水清洗曬干。
8.3 每天清晨必須觀察雞群的精神狀態、飼料消化及糞便情況:白天觀察採食、飲水情況,夜間觀察呼吸情況和雞的動態,防止打堆,發現問題及時診治。病死雞深埋或焚燒。
8.4 防止鳥獸、昆蟲傳播疫病。防止貓、狗進入雞舍,採取措施做好滅鼠、滅蚊、滅蠅工作。
8.5 雞對痢特靈、喹乙醇、敵敵畏敏感,容易中毒。
九、免疫程序
搞好雞的免疫接種和消毒防疫工作是規模化養殖土雞成功的關鍵。
土雞免疫程序
日齡 病 名 疫 苗
1 馬立克氏病 馬立克疫苗 皮下或肌注
7 新 城 疫
傳染性支氣管炎 新城疫+傳支H120=聯苗 滴鼻點眼
14 傳染性法氏囊病 法氏囊病弱毒苗 飲水滴口或滴鼻
21 新 城 疫
傳染性支氣管炎 新城疫+傳支H52=聯苗 滴眼、滴鼻或倍量飲水
28 傳染性法氏囊病
雞 痘 法氏囊病中毒苗
雞痘弱毒苗 飲水滴口或滴鼻
刺 種

十、預防用葯程序
用葯
日齡 葯 物 名 稱 用 葯 方 法 用 葯 目 的
1—5 華神電解多維
+氧氟沙星 兌水連用5天 補充營養,減少應激預防霉形體大腸桿菌和雞白痢
9—12 球蟲殺手或逐球 拌料、連續3天 預防球蟲病
16—18 電解多維+呼康泰+氧氟沙星 兌水、拌料,連喂3天 補充營養,減少應激,預防早期呼吸道感染
24—26 呼康泰+殺菌星 兌水、拌料,連喂3天 預防呼吸道感染和腸炎
35—36 球蟲殺手或逐球 拌料連續3天 預防球蟲病
60—100 病菌凈+恩諾沙星
克瘟靈+大巴滅 拌料或兌水,連續3天,間隔20天,加強一個療程 預防病毒和細菌感染

8. 養雞怎麼養才好

1、雞舍建造
首先我們要確定好自己的養殖方向,是養肉雞還是土雞,確定好後再做好雞舍的建造工作。如果是土雞的話,那麼沒必要太好,因為土雞以散養為主。如果是養殖肉雞的話,那麼則有許多需要我們注意的地方。雞舍要高出地面大約30厘米,然後鋪好墊料,防止細菌滋生,在雞舍的頂端應蓋一層稻草,頂部以斜頂為主。然後在頂部要設好通風口與小洞,有條件的在雞舍內安裝自動化飼養設備。最後做好水電措施,安好圍網,防止雞出逃。

2、雞苗選擇
雞苗的選擇是決定著是否賺錢的重要因素,因為雞苗的質量與雞群整體的生長質量息息相關。我們在購買雞苗時,不能夠只看價格,很多養雞戶都會放的錯誤就是哪個便宜買哪個。雖然確實降低了養殖成本,但是也同樣影響著養殖效益。所以我們在挑選雞苗時要根據雞苗的體型、活力等各方面因素進行綜合考慮。要及時挑出殘疾、疾病、畸形等各種不良雛雞,嚴格要求雞苗的質量。

3、分群飼養
分群飼養工作與雛雞的成活率有著非常大的關系,一般每群數量控制在400隻左右。數量過多的話極易發生踩踏等現象,導致雛雞受傷。在購買雛雞之後,要及時分出公母,然後再按照性別進行分群飼養。避免合群飼養出現強欺弱、公欺母等情況。而且在分群之後我們還能夠根據每群雞不同的生長情況合理飼喂不同的飼料,為雞群的健康生長發育奠定優良的基礎。

4、飼喂管理
飼料在養雞中的成本佔比是最大的,因此想要養雞賺錢的話,那麼就需要從飼料這塊入手。我們在准備飼料的時候最好是購買一些預混料,然後學會自己配置飼料,既能夠滿足雞生長的營養需求,又能夠最大程度的降低養殖成本。然後我們還要掌握好成熟的飼喂管理技術,便於在雞發生疾病等各種問題的時候能夠及時作出對應的處理措施,保證雞群健康生長。

9. 在農村養雞如何防止雞病的出現有哪些養雞小妙招

農家夏令營經常會說:「怎樣才能讓雞不那麼疼呢?」被問到。事實上,養殖野雞是一個系統的項目,環環相扣。例如,場地選擇、場地規劃和建設、童年管理、培育期間管理、成溪管理、出獄後管理等多個領域都是相關的。水產養殖過程的各個部分涉及養殖管理方法、疾病預防和治療方法等。約翰肯尼迪,北方病患者)如果其中一個出了問題,雞可能會生病。

因此,預防雞病不僅僅是預防疾病那麼簡單,疾病也多種多樣,有些疾病單純使用葯物也無法預防或治療。世界上很多道理都是相通的,你想想用什麼葯防止人生病。顯然,這個問題不能回答。例如,有遺傳性疾病。另一個例子是,冬天家裡四周漏風,吃不飽,不穿暖和,只吃預防感冒的葯有用嗎?

免疫接種是預防土系傳染病發生的重要手段,可以降低一定的養殖風險。防疫效果的好壞取決於多種因素。防疫時選擇的烈酒合適,產品質量太強,疫苗運輸和保管好,疫苗使用過程中的操作技巧都要到位,雞的防疫效果才會更理想。缺乏基本的防疫知識和管理技能,盲目盲從,完全依靠感官和運氣養殖,一場傳染病可以讓你一無所有。為了預防疾病,很多人沒有防疫意識。即使有防疫意識,也不知道科學防疫、防疫前後的養殖管理方法。即使製造疫苗也不能產生應有的效果,也可以「上身」。

很多新手梁啟超都在尋找防疫程序表,防疫程序表屬於各養殖公司的技術機密,要求養殖工作人員保密,外人無法獲得。農家營地有適用於土系的防疫程序表,但強調養殖戶的——防疫程序表不是固定不變的,實際應用中要根據品種、雞群狀況等實際情況進行適當調整,確保最佳防疫效果。

10. 土雞怎樣養更健康

1、選擇合適的場地
土雞養殖應選擇背風向陽、地勢平坦、高燥、取水方便、遠離村莊、交通便捷、樹冠較小、果樹稀疏的地方為宜。切忌沿江沿河密布雞場,場與場間距不少於200米。利用山區自然屏障的優勢,提倡一個山包一個場。
2、場地消毒
新場地,育雛室用5-10%石灰水或1:600百毒殺、1:1200消毒威、2%燒鹼等進行場地噴霧消毒;老場地,地面清掃沖洗,在上述方法的基礎上,用高錳酸鉀14克/平方米 加甲醛28亳升/平方米密閉熏蒸消毒1-2天(將飲水器、料桶等用具一齊放入消毒)後,開啟通風1-2天。
3、溫度要求
溫度是育雛成功與否關鍵。進雛雞前,提早半天就應調節好溫度,一般育雛舍溫度控制在:0-1周齡32-33℃,以後每周降1-2℃,直到4周齡後方可脫溫。觀察溫度是否適宜有二個辦法:一是看溫度表,二是看雞群狀況。當雞群扎堆、緊靠熱源、不斷鳴叫、表明溫度偏低;當雞群遠離熱源、分布四周、不斷張口呼吸,表明溫度偏高;當雞群分布均勻、活動自如、比較安靜,表明溫度較為適宜。
4、選擇優質的雞苗
養雞成功與否雞苗質量起決定性的作用。目前,江村黃、三黃雞、廣西麻雞、浙大黃、固始雞、仙居雞、福建青雞等中小型的遲速型雞,以其對環境要求低、適應性廣、抗病力強、活動量大、肉質上乘等特點,比較適合我市的野外養殖。
要選擇品種較純、體質健壯的雞苗。一般雞群活潑、叫聲有力、雛雞頭大、眼凸有神、掙扎有力、身體潔凈、個體均勻、毛色一致的為優質的苗雞。
5、盡早開水
雛雞第一次飲水叫開水。當雛雞運到後,盡快將它送進育雛室(冬季尤其必要)讓其自由飲水。對經長途運輸或天熱時的雛雞,飲水中加0.9%葡萄糖生理鹽水及速補;近距離的飲水中加0.01-0.02%高錳酸鉀。開水應早,要讓80%以上的雛雞同時飲到第一口水;對反應遲鈍、蹲著不動的應人工調教,或拍手聲刺激促進飲水。應當全天候供水。
6、適時開料
給雛雞第一次投料為開料。開料時間應適當推遲,最適宜時間應在雞出殼後24-36小時。也可根據雛雞健康狀況和外界氣溫情況來定,一般有85%的雛雞具有食慾時為好。開料太早,容易引起雛雞卵黃吸收不良而成僵雞,導致育雛率降低及均勻度差的弊端。開料時最好選擇顆粒度小、容易消化的配合飼料。飼料應撒在尼龍布或團箕上使雛雞容易吃到,應盡量做到少投勤添,以刺激雛雞食慾,減少飼料浪費。
7、適當的飼養密度
土雞的飼養密度可稍大於快大雞,一般一周齡內掌握在35隻/平方米 ,以後每周降5隻左右,直到四周齡脫溫後方可放養。
8、搞好免疫工作
土雞飼養期較長,其免疫與室內飼養的快大雞應有所區別,主要需做好:
8.1、選擇優質疫苗。由於土雞飼養期長,疫病威脅性大,故養戶選購疫苗時,務必檢查疫苗的有效期、批次、生產廠家、生產日期,發現破瓶、潮解、失效或有雜質者杜絕使用。應該到農業部門指定的店家購買為好。
8.2、 疫苗應足量使用。土雞養殖其他方面都可以節省,唯獨疫苗不能剋扣,應當足量使用。方法是:前期若飲水免疫量應加倍(即1000隻雞,用2000羽份疫苗),點滴免疫用1-1.5倍量;後期1.5-2倍量為宜。
8.3、合理的免疫程序。 4-5日齡H120疫苗,8-10日齡Ⅱ系或L系疫苗,13-15日齡法氏囊疫苗和禽流感疫苗,25-26日齡法氏囊疫苗,28-30日齡I系疫苗和禽流感疫苗,32-34日齡H52疫苗。飼養期超過100天的,建議60-65日齡注射一次I系疫苗。
8.4、採取正確的免疫方法。前期由於雞個體小、活動量不大,容易被抓,應提倡逐只滴鼻、點眼或滴口免疫,後期採取注射法,這樣能確保雛雞只只免疫到位,免疫效果確實,防止飲水免疫帶來飲多飲少,甚至飲不到的弊端,造成免疫死角。
9、育出雛階段主要疾病的防治
9.1、白痢病。該病主要發生在7日齡內,特徵是雛雞肛門粘有白色糞便,用恩諾沙星、佛哌酸、敵菌凈、土黴素等葯進行防治。
9.2、黴菌病。好發於半月齡內,以呼吸困難、肌體脫水、消瘦,剖檢可見肺氣囊內含黴菌結節為特徵。防治上應杜絕霉變飼料、降低舍內濕度、經常更換墊料,可用制黴菌素治療。
9.3、球蟲病。特徵為食慾減少、飲水增加、場地可見血便、少數雞肛門周圍粘有血便。剖檢盲腸、小腸增粗,內含血色稀物,腸粘膜可見出血點。用青黴素、磺胺類及球蟲葯治療,配合降低舍內濕度及飼養密度,收效尚佳。
10、後期飼養管理要點
後期飼料可由配合料逐漸過渡到單一的玉米、稻穀,條件好的用顆粒料。一般上午10時後投料,下午3時後投1次料,入睡前再加一次。整個飼養期不停水。經常觀察,發現精神、食慾、糞便異常者,應及早採取措施。要及時剔除病

閱讀全文

與養雞如何做到健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兩國駙馬說的是什麼故事 瀏覽:884
拿到了健康證你想說什麼 瀏覽:662
鎮平幸福路辦事處屬於什麼街道 瀏覽:32
進賢健康碼怎麼弄 瀏覽:903
在事業單位上班多久可以去考公務員 瀏覽:804
酒泉經濟發展如何 瀏覽:7
值得我們為之奮斗的愛情是什麼 瀏覽:607
婚姻和愛情怎麼結合 瀏覽:351
愛情為什麼會被譽為最偉大的歌手 瀏覽:620
曲靖健康碼怎麼填寫 瀏覽:735
故事的發源地是什麼 瀏覽:298
幸福三重奏鄧捷用的什麼音響 瀏覽:839
湖北健康碼什麼用 瀏覽:652
1653的愛情是什麼意思啊 瀏覽:624
如何變成最幸福的人 瀏覽:428
婚姻不被理解該怎麼辦 瀏覽:573
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哪些合同有效 瀏覽:860
寧波紅色碼怎麼健康打卡 瀏覽:912
哪個字代表著幸福的意思 瀏覽:761
幸福樹營養液多少錢一袋 瀏覽: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