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糖尿病如何飲食
第一,雖然糖尿病飲食禁忌多吃,但不意味著少吃或者不吃,健康的吃,合理的吃。糖尿病的飲食禁忌第一條原則就是「在規定的熱量范圍內,達到營養平衡的飲食。」為保證營養平衡,糖尿病人應在規定熱量范圍內做到主食粗細搭配,副食葷素搭配,不挑食,不偏食。
第二,糖尿病的飲食禁忌:少吃土豆、山葯、芋頭、藕、洋蔥、胡蘿卜、豬油、羊油、奶油、黃油、花生、核桃、葵花子、蛋黃、肝腎、腦。
第三,糖尿病的飲食禁忌:忌食白糖、紅塘、葡萄糖及糖制甜食,如果糖、糕點、果醬、蜂蜜、蜜餞、冰激凌等。
第四,糖尿病的飲食禁忌:宜食粗雜糧如蕎麥、燕麥片、玉米面、大豆及豆製品、蔬菜。糖尿病病人必須吃適量的蔬菜。蔬菜富含纖維素,如與主食在進餐時同時食用,既可減輕飢餓感,又能起到降低餐後血糖的作用,在糖尿病的營養治療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
『貳』 糖尿病患者如何健康飲食
飲食注意
注意原則
1、避免肥胖,維持理想且合適的體重。 2、定時定量,每餐飲食按照計劃份量進食,不可任意增減。 3、少吃油煎、炸、油酥及豬皮、雞皮、鴨皮等含油脂高的食物。 4、烹調多採用清蒸、水煮、涼拌、涮、烤、燒、燉、鹵等方式。不可太咸,食鹽攝入量6克以下為宜 5、飲食不可太咸,少吃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例如腰花、肝、腎等動物內臟類食物。 6、烹調宜用植物性油脂。 7、配合長期性且適當的運動、葯物、飲食的控制。 8、經常選用含纖維質高的食物,如未加工的蔬果等。 9、含澱粉質高的食物及中西式點心均應按計劃的份量食用,不可隨意吃,以免過量吸取。 10、少吃精製糖類的食物,如煉乳、蜜餞。
食物選擇
主食 標准米飯 標准米100克,清水約200克,把米淘干凈,放入小盆中,加水。上屜旺火蒸約30分鍾即可。成品的營養成分:熱量324千卡,蛋白質8克,脂肪1.5克,碳水化合物69.5克。100克生米,蒸熟後約重285克,而且蒸米飯可以比撈米飯和燜飯可以少損失營養成分。 大麥米粥 大麥米100克,清水800克,紅豆20克,將大麥米、紅豆洗凈,用水稍泡一下。將米和豆放入鍋中,加水,旺火煮開後,改文火,約2小時即可。成品的營養成分:熱量401千卡,蛋白質12克,脂肪5克,碳水化合物77克。 飲食膳食法則
小米飯 小米100克,清水200克,小米擇去沙子,洗凈,加水上鍋燜約40分即可。成品的營養成分:熱量362千卡,蛋白質10克,脂肪2克,碳水化合物16克。 玉米渣粥 玉米渣100克,清水800克,薏米20克。將薏米洗凈,淘干,將玉米渣放入鍋中加水,上火煮開,加入薏米,小火煮約2小時,待粥粘稠即可。成品的營養成分:熱量431千卡,蛋白質12克,脂肪3.5克,碳水化合物88克。 牛肉麵 標准麵粉100克,瘦牛肉50克,醬油10克,料酒5克,小白菜250克,蔥5克,花椒3粒,鹽3克,清水適量。 (1)牛肉洗凈,切成小塊。用醬油、鹽、花椒、料酒浸泡約1小時,放入鍋中煮沸後,改小火燉熟即成。(2)小白菜、蔥洗凈,小白菜切成寸段,蔥切成蔥花。 (3)將白面用清水洗好,擀好切成面條。(4)燒一鍋青水,水開後,先燙小白菜,並撈出瀝干。在將面條下入鍋煮熟,撈出盛在碗里撒上蔥花小白菜澆上一牛肉及牛肉湯即成。成品的營養成分:熱量472千卡,蛋白質22克,脂肪8克,碳水化合物78克。 蕎麥雞絲面湯 蕎麥面100克,雞肉50克,大料一粒,花椒3粒,姜3克,蔥3克, 降糖食材
香油3克,醬油5克,鹽5克,干蝦仁5克,菠菜100克,醋3克,清水適量,花生油7克。 (1)用水調面,合成面團,不能過軟,把面擀成薄片,若粘,可多撒乾麵粉。折成兩疊,用刀切成面條。(2)將雞肉洗凈,放入清水中煮開,除去浮沫,加入蔥、姜、大料,煮約1小時至熟。(3)干蝦仁用溫水泡開。 (4)炒勺放油,旺火燒熱後,先煸炒干蝦仁,並放入鹽及花椒,撈出花椒後,即放入清水。煮開下面和菠菜、醬油等。待面條熟了即澆上香油和醋,並將雞肉切成絲擺在面上即可食用。 成品的營養成分:熱量539千卡,蛋白質25克,脂肪15克,碳水化合物76克。面富於彈性,口感津津有味,湯汁濃稠鮮美。 降糖食物 1.苦瓜苦瓜味極苦,性寒,有清熱解暑、清肝明目、解毒的功能。現代醫學研究發現,苦瓜含苦瓜甙、5—羥色胺、谷氨酸、丙氨酸及維生素B1等成分。苦瓜的粗提取物有類似胰島素的作用,能降低血糖,對糖尿病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2.洋蔥味甘、辛,性微溫,與蔥、蒜性味相近,具有健胃、增進食慾、行氣寬中的功效,與大蒜一起食用有降糖效果。經常食用洋蔥,既可充飢,又能降糖治病。 洋蔥
3.麥麩味甘,性平、偏涼,除充飢、補充營養外,尚可養心安神。麩小麥可益氣、除熱、止汗;麥麩調中、清熱、止虛汗,可根據病情所需而選用。用麥麩、麵粉按6:4的比例,拌和雞蛋,做成糕餅,可作為糖尿病病人正餐或加餐食品。 4.魔芋魔芋是一種低熱能、高纖維素食物。因其分子量大,粘性高,在腸道內排泄緩慢,能延緩葡萄糖的吸收,有效降低餐後血糖升高。魔芋中所含的葡萄甘露聚糖對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有較好的效果。又因為它吸水性強,含熱能低,既能增加飽腹感,減輕飢餓感,又能減輕體重,所以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 5.豬胰性平,焙乾研成粉末,長期服用對降血糖和維持血糖穩定有明顯療效。 6.南瓜 南瓜降糖
味甘,性溫,有補中益氣、消炎止痛的功能。現代研究發現,南瓜能促進胰島素的分泌。 7.紫菜紫菜含有豐富的紫菜多糖、蛋白質、脂肪、胡蘿卜素、維生素等,其中的紫菜多糖能顯著降低空腹血糖。糖尿病患者可於飯前食用紫菜,以降低血糖。 8.黑木耳含木耳多糖、維生素、蛋白質、胡蘿卜素和鉀、鈉、鈣、鐵等礦物質,其中木耳多糖有降糖效果,動物實驗表明,木耳多糖可以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黑木耳可炒菜或燉湯,也可作配料。 除了上述食物之外,還有很多食物有降血糖的作用。比如:胡蘿卜、大蒜、山葯等都對降血糖有很大作用。 9.西葫蘆 促進人體內的胰島素分泌。 10.豆芽 控制餐後血糖上升。
『叄』 糖尿病人該如何飲食及糖尿病食譜
糖尿病人飲食原則:
控制總熱量:糖尿病人飲食需要控制總熱量的攝入,糖尿病患者長與肥胖相伴,有效控制體重也是糖尿病治療指標之一,因此要嚴格控制食物攝入的總熱量。
合理飲食搭配:合理膳食、健康搭配對糖尿病患者尤為重要。碳水化合物的熱能比可保持在65%左右;同時可可適當提高蛋白質的熱能比到15-20%;脂肪攝入可占熱能的20-25%,但要注意限制動物性脂肪及飽和脂肪酸高的脂肪攝入;保證從膳食中獲取足夠的維生素、膳食纖維、微量元素也同樣重要。
少食多餐:每天多吃幾頓,每頓少吃一點兒,避免加重胰島的負擔。血糖的平穩對預防糖尿病並發症十分有利,少量可以使這一餐後血糖不高,多餐則可使下頓飯前血糖不低。
清淡飲食:清」就是少油,「淡」就是不甜不咸,清淡飲食就是避免肥甘厚味,少鹽飲食,不吃含添加糖食品,包括不含糖的甜味劑。
糖尿病人適宜吃的食物
糖尿病人肉品食用:糖尿病人食用肉類食品時,可遵從「吃四條腿的(畜)不如吃兩條腿的(禽),吃兩條腿的不如吃沒有腿的(魚)」。
糖尿病人蔬菜食用:糖尿病人蔬菜食用原則以含糖量低為好,如菠菜、黃瓜、洋蔥等。
糖尿病人水果食用:糖尿病人食用水果多在血糖控制穩定情況下,以加餐的形式食用,同時要注意避免食用含糖量高、或含碳水化合物高的水果。適宜服用:梨、桃、草莓、柚子等。
糖尿病人主食食用:主食應以粗糧、碳水化合物含量低、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為宜。如玉米、高粱、蕎麥、燕麥等。
抗擊糖尿病多年匯總的降糖食物
第一章水果
杏改善血液循環、調節血脂、保護血管
櫻桃增加人體內部胰島素的含量
草莓輔助降血糖
李子適於虛勞有熱型糖尿病
山楂預防糖尿病血管並發症
橄欖預防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
無花果 低糖高纖維果晶
西瓜適於糖尿病合並腎病的患者
木瓜降低血糖
桃子降低餐後血糖
楊桃迅速補充水分,生津止渴,降血糖
獼猴桃 調節糖代謝
橘子預防糖尿病患者發生視網膜出血
柚子調節血糖水平
橙子預防糖尿病
檸檬預防臟器功能障礙等糖尿病並發症
蘆梨有助於胰島B細胞的修復
酪梨對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有效
蘋果減少血糖含量,預防糖尿病
菠蘿減少對胰島素和葯物的依賴性
椰子適於糖尿病煩渴多飲者
石榴降低因糖尿病造成的心血管病風險
番石榴提高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
火龍果更適合老年糖尿病患者食用
第二章蔬菜
苦瓜被譽為「植物胰島素」
黃瓜糖尿病患者最好的亦蔬亦果的食物
冬瓜抑製糖類轉化為脂肪
銀耳(白木耳)對胰島素降糖活性有明顯影響
海帶改善糖耐量,降低血糖,保護胰島細胞
紫菜降低血液黏稠度
香菇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腎病都有利
平菇防治高血壓症、心血管病、糖尿病等
草菇降低血漿膽固醇含量
口蘑幫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
松茸對糖尿病有特殊的治療作用
雞腿菇 預防動脈硬化心臟病及肥胖症
金針菇 減輕或延緩糖尿病合並症的發生
青椒輔助調節血糖
辣椒顯著降低血糖水平
茄子預防糖尿病引起的視網膜出血
蓮藕抑制尿糖、生津止渴
山葯控制飯後血糖升高
菊芋控制血糖、降低血脂、治療肥胖症
荸薺輔助治療糖尿病多尿
魔芋有效降低餐後血糖
洋蔥刺激胰島素的合成及釋放
大蒜明顯抑制某些葡萄糖的生成酵素
西紅柿 適合糖尿病患者每日食用
西葫蘆 促進人體內的胰島素分泌
胡蘿卜 防治糖尿病、血管硬化,降低膽固醇.
白蘿卜 穩定胰島的結構與功能
芹菜平肝利尿,降血糖
芥蘭延緩食物中葡萄糖的吸收
菠菜更適合2型糖尿病患者
香菜輔助降血壓
莧萊減少糖尿病並發症
薺菜有益糖尿病性白內障患者
蕨菜 穩定胰島素的結構與功能,調節糖代謝
蒓菜輔助治療糖尿病、抗癌和降血壓
豆芽控制餐後血糖上升
豌豆苗 有益於2型糖尿病患者
空心菜 (蕹w6ng菜)有益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
裙帶菜 降血糖、輔助治療糖尿病
石花萊 延緩食物中葡萄糖的吸收
馬齒莧 促進胰島分泌胰島素
大白菜 預防糖尿病和肥胖症
圓白菜 糖尿病和肥胖患者的理想食物
紫甘 藍降血糖、消暑止渴
白菜花 改善糖耐量和血脂
西蘭花 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
萵筍促進利尿、降低血壓、預防心律紊亂
竹筍使餐後血糖平穩,輔助降糖
蘆筍調解血液中脂肪與糖分的濃度
蘆薈能持續降低血糖濃度
仙人掌 有利於控製糖尿病病情
第三章穀物豆類
蕎麥 對糖尿病並發高脂血症等很有益處
麥麩補充B族維生素
青稞控制血糖水平
黑米適合糖尿病患者作為主食
玉米輔助控制血糖
薏米降壓、利尿
豇豆促進胰島素的分泌
綠豆輔助治療糖尿病和肥胖症
黑豆調整血糖代謝
黃豆對糖尿病有一定療效
紅小豆潤腸通便、輔助降血糖
第四章肉類
蛤調節糖尿病患者的糖、脂肪、蛋白質的代謝紊亂,預防並發症
牡蠣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幫助治療糖尿病
黃鱔顯著降血糖、調節糖代謝
鯉魚調整糖尿病患者的內分泌代謝
鱈魚有一定的降糖功效
鰻魚調節血糖
金槍魚適合糖尿病患者的肉類食品之一
三文魚減少患2型糖尿病的可能性
烏雞有利於預防糖尿病及孤獨症
鴨肉與芡實搭配,可用於糖尿病脾虛水腫
鵪鶉輔助治療糖尿病
牛肉有助於減少心血管並發症的發生
兔肉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和糖尿病
肝臟補充硒元素,輔助降血糖
第五章乾果
榛子適合癌症、糖尿病患者食用
板栗防治餐後血糖上升
胡桃預防心血管系統並發症
蓮子對糖尿病的多尿症狀有一定療效
花生有益於糖尿病患者預防心血管並發症
杏仁預防心臟病和糖尿病、減肥
芝麻防治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
腰果對糖尿病的防治有幫助
西瓜子 預防糖尿病患者發生周圍神經功能障礙
白瓜子 減輕或延緩糖尿病並發症
第六章食用油和調味品
姜明顯降低血糖,減少糖尿病的並發症
醋降低糖尿病患者的餐後血糖
茶油可明顯降低空腹血糖和餐後2小時血糖
橄欖油糖尿病患者最好的脂肪補充來源
芝麻香油有助於保護動脈血管
葵花籽油可以防治糖尿病等「富貴病」
更多糖尿病飲食資訊請關註:微信公眾號:糖尿食療
『肆』 糖尿病患者怎麼注意飲食
糖尿病患者應該要控制好血糖,盡量將血糖穩定在合理的范圍內,少吃甜食,甜食會影響到胰島素的分泌,會引起血糖波動,會影響到血糖的控制,會對人體造成嚴重的損傷,患者要合理的用葯,控制住血糖,糖尿病會誘發多種並發症,會影響健康狀況,糖尿病患者日常要注意什麼?
1、不宜吃高糖的水果:糖尿病患者要限製糖分的攝入,避免吃高糖類的食物,嚴格控制熱量及脂肪的攝入量,盡量選擇低糖水果,糖尿病患者要增加維生素的攝入量,糖尿病患者要吃些對病情有利的食物,糖尿病患者要注意日常飲食禁忌。
2、不適合吃太鹹的食品:不能吃太鹹的食物,太鹹的食物會導致高血壓,高血壓會加重糖尿病的病情,甚至會誘發嚴重的並發症,糖尿病的患者飲食應清淡,可以選擇易消化的食物,苦瓜有助於糖尿病的治療,黃瓜具有穩定血糖的作用。
3、不宜吃油炸類食品:糖尿病患者不能吃煎炸類的食物,煎炸油膩的食物會加重腸胃負擔,也會影響肝腎的健康,注意日常飲食衛生,不吃不幹凈的食物,餐具要及時消毒,注意用餐環境的衛生清潔,做好飲食護理很重要。
糖尿病患者日常要注意什麼?糖尿病患者不宜吃高糖食物,不宜吃太鹹的食物,盡量少吃油炸類的食物,糖尿病患者應該要正確用葯控制血糖,並且要合理的調整飲食結構,具有穩定血糖的作用,糖尿病患者吃黃瓜和苦瓜有助於血糖穩定。
『伍』 關於糖尿病四季在飲食和睡眠方面應怎麼調理的論文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高血壓患者也越來越多患者通常只注意葯物治療,而忽視飲食治療或飲食治療不合理,常常導致治療上的失敗,所以必須使患者認識到控制飲食是治療本病的基本措施。機體的許多疾病都與飲食直接相關,高血壓病是與人們的飲食習慣密切相關,許多研究證明高鈉鹽是導致高血壓的重要危險因子 [1] ,鉀鹽,鈣、鎂可對抗高鹽的升壓和血管損傷作用,低鈣、低鎂及鈣、鎂代謝異常與高血壓有關,而我國國民攝入食鹽普遍高於西方國家,鉀鹽、鈣、鎂的攝入又普遍低於西方國家,可見在我國高鈉低鉀是高血壓高發的因素之一 [2] 。另外高血壓多伴有肥胖、高血脂、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或並發症。些疾病都與飲食密切相關,而且這些疾病葯物治療時如不配合飲食很難達到理想效果 [3] 。可見高血壓病飲食護理非常重要,下面就高血壓飲食護理方面結合我院在這方面的工作體會作一些探討。
1 飲食護理
1.1 減少食鹽攝入 高鈉低鉀是我國國民的主要飲食結構特徵,它不但與高血壓也與腦卒中的發生密切相關。正常情況下,人體對鈉鹽的需要量0.5~1.0g。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數人群膳食的含鹽量為10~15g,遠遠超過機體的需要量,因此建議每人日攝入量應在5.0g以下,who認為對高血壓患者應限鹽在1.5~3.0g,輕度高血壓患者食鹽攝入量每日應少於5g,中度高血壓患者每日應少於3g,護士應教會患者及家屬估計每日的食鹽量,如大牙膏蓋食鹽相當2g,5ml醬油相當1g食鹽(中湯匙1匙),鹽腌食物盡量不吃,味精、小蘇打以及飲料中的防腐劑因含有鈉鹽,也應少用。
1.2 增加含鉀、鎂、鈣等食物,鉀、鎂、鈣有降壓作用,它們在豆類、蔬菜、水果、奶類中含量較高。高血壓患者應多進豆製品、馬鈴薯、南瓜、大白菜、冬瓜、捲心菜以及水果,以增強低鈉飲食的降壓效果。新鮮蔬菜中的綠葉菜、豆類及根莖類含鉀較多,水果類如香蕉、杏、梅含鉀豐富,家禽、魚、瘦肉等含鉀豐富,正常人每日應吃蔬菜及一定量的水果。增加鈣的攝入:牛奶中富含鈣,每100ml可提供100mg以上的鈣。所以飲用牛奶值得提倡,豆類、蝦皮、芝麻醬和甘藍菜、花椰菜等也含鈣較多。
1.3限制能量攝入,控制體重為降低膽固醇,患者脂肪攝入量要控制在總熱能的25%以下,且以植物脂肪為主,膽固醇的攝入量每日少於300mg。高脂血症是形成動脈硬化的條件,血中脂質沉著在動脈壁內,形成動脈粥樣硬化,彈性下降,血壓升高。高血壓患者可適當進瘦肉、家禽、魚類、牛奶、雞蛋等,並適當進降脂食物,如洋蔥、大蒜、香菇、木耳、紫菜、海帶等,盡量不進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桂皮等。
1.4 脂肪、脂肪酸、蛋白比例的合理調整 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可能有益於心腦血管病的防治,高血壓病患者飽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攝入比值應1~1.5為宜,攝入低脂肪,低蛋飲食,以植物油為主,多進食魚類蛋白,魚類蛋白富含蛋氨酸和牛磺酸,有助於降低高血壓和腦卒中的發病率,魚油富含不飽和脂肪酸,有降壓作用;大豆蛋白也有預防腦卒中發生的作用,故高血壓患者可多吃魚類和豆製品,特別是海魚類,以增加優質蛋白和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
1.5 忌酗酒,宜戒煙 高血壓患者飲酒應限制在25g以下(白酒50g),必要時應完全戒酒,高血壓患者不應抽煙,吸煙能促進動脈硬化性心臟病發生和發展,其有害成分尼古丁、一氧化碳對心血管有害,少喝咖啡,咖啡有升壓作用,可多飲茶,尤其是綠茶,茶中含有大量活性物質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保護血管、降低脂肪的功能,從而有利於降血壓的治療。
1.6 補充粗纖維、膳食纖維素讓病人多食些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脂肪低而纖維素多的蔬菜類,提高飲食中膳食纖維。膳食纖維是指食物中在人體腸道內不能被吸收的各成分。膳食纖維能延緩食物中糖的吸收,可降低空腹和餐後血糖,多食含纖維素的蔬菜既能達到控制熱能代謝的目的,又能增加飽腹感,還能促進胃腸蠕動,防止便秘,減少糖脂的吸收,減少高血脂對血管壁的損害,從而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麥麩、膠質、燕麥麩或混合纖維可作為含較高脂肪、膽固醇和熱卡食物的代用品。
1.7 足量維生素c 血清維生素c含量與血壓呈負相關,保證富含維生素的綠色蔬菜和水果的攝取是必要的。
1.8 另外高血壓病病人要隨四季的交替,調整飲食結構,葷素混食,糧蔬混食,粗細混,不要偏食,養成營養平衡的飲食習慣。
2 中醫食療
中醫認為高血壓多為陰虛,水不涵木,則肝陽上亢,肝火內盛,血壓升高,治宜補益肝腎為主。食物方面,宜多吃清補食物,如芹菜、萵苣、竹筍、紫菜、海帶、金針菜、馬蘭頭、茭白、綠豆、茶葉等。平補食物也適宜,但不宜吃辛熱溫補食物,如辣椒、胡椒、咖啡、香菜、牡蠣、麻雀、狗肉等。也不宜吃肥膩食物。
3 飲食護理中常見問題的處理
3.1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定時進食,不暴飲暴食,避免夜間進食,合理安排飲食結構,不偏食,食譜多樣化,多進富含纖維素的食物蔬菜、水果和糧食,蔬菜中含高纖維的有根莖類、野菜或蘿卜、瓜類等。水果有蘋果、香蕉、梨、橙,粗雜糧有燕麥,雜豆類,多喝水,每天早上喝一大杯溫開水,有助於清潔和刺激腸道蠕動,避免飲用濃茶烈酒,少吃刺激性食物,脂肪類食物有較好的通便作用,可適當飲用一些,包括植物油、芝麻、核桃仁等。
3.2 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定時排便,一般在早上或早餐後入廁,這段時間結腸推動活動較活躍,易於啟動排便,每日將排便作為必不可少的生活內容。平時有便意即入廁,排便時要集中精力,盡量排盡。
3.3 適當運動鍛煉 運動可加強腹肌收縮力,促進胃腸蠕動,增加排便動力。晨起可散步、慢跑、做體操等,平時多動少靜,還可進行長跑、游泳、球類運動,太極拳,氣功等運動項目。也可採用保健手法,如經常順時針揉腹按摩,增加胃腸蠕動,促進排便。
3.4 保持身心愉快,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保證充分的休息和睡眠,勞逸結合,精神舒暢,多做自己感興趣的事,如養魚養花,作畫習字,欣賞音樂,加強鍛煉,增強體質,以適應天氣變化,配合良好的心理狀態,合理的營養膳食,保持血壓平穩,有利於延年益壽。
3.5 用葯要謹慎,許多葯物可出現便秘的副作用,如慶大黴素,服用時要觀察大便,必要時採用通便方法,病情需要 瀉葯時,在醫生指導下,不能自行濫用。
4 心理護理
我們認為心理護理也十分重要,保持平靜的心境,避免過度焦慮、悲傷、興奮等,遇事不焦不躁,能以平常心對待,可教會病人放鬆療法,經常與病人溝通,鼓勵朋友或親屬陪伴,告知情緒與疾病的關系,使患者正確認識疾病,積極配合護理。總之,飲食護理在高血壓病的治療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是聯系患者家庭和醫院治療的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它貫穿疾病治療的全過程,它與葯物治療相輔相成。我們認為有必要上升到這個高度認識飲食護理的重要性。
『陸』 糖尿病者應該如何科學保持健康飲食
糖尿病人的飲食原則
現代醫學證明,正常人在飲食以後,隨著血糖升高,胰島素分泌也增多,從而使血糖下降並維持在正常范圍,因此,不會發生糖尿病。而糖尿病患者,由於胰島功能減退,胰島素分泌絕對或相對不足,胰島素不能在飲食後隨血糖升高而增加,不能起到有效的降血糖作用,於是血糖就超過正常范圍。此時,若再像正常人那樣飲食,不進行飲食控制,甚至過度飲食,就會使血糖升得過高,並且會對本來就分泌不足的胰島組織產生不利影響,使胰島功能更加減退,胰島素的分泌更加減少,從而使病情進一步加重。所以,對糖尿病人要合理地進行飲食控制。
飲食療法是各型糖懶洋洋現的治療基礎,是糖尿病最根本的治療方法之一。不論糖尿病屬何種類型,病情輕重或有無並發症,是否用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葯治療,都應該嚴格進行和長期堅持飲食控制。對肥胖的Ⅱ型糖尿病患者或老年輕型病例,可以把飲食療法做為主要的治療方法,適當地配合口服降糖葯,就能達到有效地控制病情的目的。對Ⅰ型糖尿病及重症病例,變應在胰島素等葯治療的基礎由,積極控制飲食,才能使血糖得到有效控制並防止病情的惡化。所以,飲食療法為糖尿病的基礎療法,必須嚴格遵守。
1.飲食治療的目的
(1)減輕胰島負擔,使血糖、血脂達到或接近正常值,並防止或延緩心血管等並發症的發生與發展。
(2)維持健康,使成人能從事各種正常的活動,兒童能正常地生長發育。
(3)維持正常的體重。肥胖者減少能攝入,可以改善受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消瘦者雙可使體重增加,以增強對種傳染的抵抗力。
2.飲食療法應用要點
(1)飲食治療是治療糖尿病的基礎療法,是一切治療方法的前題,適用於各型糖尿病病人。輕型病例以食療為主即可收到好的效果,中、重型病人,也必須在飲食療法的基礎上,合理應用體療和葯物療法。只有飲食控製得好,口服降糖葯或胰島胰才能發揮好療效。否則,一味依賴所謂新葯良葯而忽略食療,臨床很難取得好的效果。
(2)飲食療法應根據病情隨時調整、靈活掌握。消瘦病人可適當放寬,保證總熱量。肥胖病人必須嚴格控制飲食,以低熱量脂肪飲食為主,減輕體重。對於用胰島素治療者,應注意酌情在上午9~10點,下午3~4點或睡前加餐,防止發生低血糖。體力勞動或活動多時也應注意適當增加主食或加餐。
(3)飲食療法應科學合理,不可太過與不及。即不能主觀隨意,也不能限制過嚴,一點碳水化合物也不敢吃,反而加重病情,甚至出現酮症。應根據自己的病情、體重、身高,嚴格地進行計算,在控制總熱量的前提下科學地、合理地安排好飲食,達到既滿足人體最低需要,又能控制總熱量的目的。
(4)科學地安排好主食與副食,不可只注意主食而輕視副食。雖然主食是血糖的主要來源,應予以控制,但是副食中的蛋白質、脂肪進入體內照樣有一部分也可變成血糖,成為血糖的來源。蛋白持和脂肪在代謝中分別有58%和10%變成葡萄糖。這類副食過多,也可使體重增加,對病情不利,因此,除合理控制主食外,副食也應合理搭配,否則照樣不能取得預期效果。
(5)選擇好適宜糖尿病病人的食物,對糖尿病的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應注意以下兩點:
① 不宜吃的食物有:
Ⅰ。易於使血糖迅速升高的食物:白糖、紅糖、冰糖、葡萄糖、麥芽糖、蜂蜜、巧克力、奶糖、水果糖、蜜餞、水果罐頭、汽水、果汁、甜飲料、果醬、冰淇淋、甜餅干、蛋糕、甜麵包及糖制糕點等。
Ⅱ。易使血脂升高的食物:牛油、羊油、豬油、黃油、奶油、肥肉,對富含膽固醇的食物,更應特別注意,應該不用或少用,防止動脈硬化性心臟病的發生。
Ⅲ。不宜飲酒。因為酒中所含的酒精不含其他營養素只供熱能,每克酒精產熱約7千卡(294焦),長期飲用對肝臟不利,而且易引起血清甘油三脂的升高。少數服磺脲類降糖葯的病人,飲酒後易出現心慌、氣短、面頰紅燥等反應。注意,胰島素的患者空腹飲酒易引起低血糖,所以,為了病人的安全還是不飲酒為佳。
② 適宜吃的食物:主要是可延緩血糖、血脂升高的食物。
Ⅰ。大豆及其製品:這類食品除富含蛋白質、無機鹽、維生素之外,在豆油中還有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既能降低血膽固醇,又能降低血甘油三脂,所含的谷固醇也有降脂作用。
Ⅱ。粗雜糖:如莜麥面、蕎麥面、熱麥片、玉米面含多種微量元素,維生素B和食用纖維。實驗證明,它們有延緩血糖升高的作用。可用玉米面、豆面、白面按2:2:1的比例做成三合面饅頭、烙餅、面條,長期停用,既有利於降糖降脂,又能減少飢餓感。
(6)糖尿現人應少吃或不吃水果。因水果中含有較多的碳水化合物,並且主要是葡萄糖、蔗糖、澱粉。食後消化吸收的速度快,可迅速導致血糖升高,對糖尿病病人不利。所以糖尿病一般不宜多吃水果。但是由於水果中含有較多的果膠,果膠有延緩葡萄糖吸收的作用,因此,在病情穩定時可以少吃一些水果。
吃水果時,要以含糖量低為選擇原則。同時,還要根據其含糖量,計算其熱能。換算成主食,減少或扣除主食的量,以保持總熱量不變。不宜每餐都吃水果,一般認為在兩餐之間(血糖下降時)少量服用較為合適。有考營養成分表,根據病情酌情選用。
(7)糖尿病病人還應限制飲食中膽固醇的含量。因糖尿病病人病情控制不好時,易使血清膽固醇升高,造成糖尿病血管並發症,不病性冠心病等。所以糖尿病病人飲食中要限制膽固醇的進量,一般主張膽固醇的限量為每日低於300毫克。故臨床應不用或少用肥肉和動物內臟,如心、肝、腎、腦等,因這類食物都富含較高的膽固醇。而就多吃瘦肉和魚蝦等,此屬高蛋白低脂肪食物。
嚴格控制飲食是治療糖尿病的先決條件,也是最重要的一環。醫生在臨床實踐中發現,患者往往因為飲食控制不好而葯物不能發揮應有的療效。飲食控制原則如下:
1.打破「多吃降糖葯可以多吃飯」的錯誤觀念。
2.少吃多餐。既保證了熱量和營養的供給,又可避免餐後血糖高峰。
3.碳水化合物食物要按規定吃,不能少吃也不能多吃,要均勻地吃(碳水化合物是指糧食、蔬菜、奶、水果、豆製品、硬果類食物中的糖分)。
4.吃甜點心和咸點心沒有區別,均會引起血糖升高。
5.吃「糖尿病食品」的量與吃普通食品的量要相等。「糖尿病食品」是指用高膳食纖維的糧食做的,如:蕎麥、燕麥。盡管這些食物消化吸收的時間較長,但最終還是會變成葡萄糖。
6.所謂「無糖食品」實質上是未加蔗糖的食品,某些食品是用甜味劑代替蔗糖,仍然不能隨便吃。
7.以澱粉為主要成分的蔬菜應算在主食的量中。這些蔬菜為土豆、白薯、藕、山葯、菱角、芋頭、百合、荸薺、慈姑等。
8.除黃豆以外的豆類,如紅小豆、綠豆、蠶豆、芸豆、豌豆,它們的主要成分也是澱粉,所以也要算作主食的量。
9.吃副食也要適量。
10.不能用花生米、瓜子、核桃、杏仁、松子等硬果類食物充飢。
11.多吃含膳食纖維的食物。
12.少吃鹽。
13.少吃含膽固醇的食物。
14.關於吃水果的問題。血糖控制較好的病人,可以吃含糖量低的水果,如蘋果、梨子、橘子、橙子、草莓等,但量不宜多。吃水果的時間應在兩餐之間血糖低的時候。如果後吃水果就等於加餐了,血糖會馬上高起來。另外,西瓜吃了以後,糖吸收很快,故盡量不吃。香蕉中澱粉含量很高,應算主食的量。
15.甜味劑不會轉化為葡萄糖,不會影響血糖的變化,不能作為低血糖症的自救食品。
16.糖尿病人千萬不要限制喝水。
『柒』 糖尿病患者應該如何注意飲食
糖尿病患者平時一定要注意飲食,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第四點,堅持每天早晚一杯茶。事實上,糖尿病患者如果想要很好地控制血糖,使疾病趨於平穩,那麼可以每天早晚喝上一杯茶,當然,在泡茶的時候裡面的物質要有所挑選,比方說金銀花,玉米須,桑葉等,把這些物質製作成茶包,放在水裡面進行沖泡,每天早晚喝上一杯,這樣對於控制血糖是有好處的。
總而言之,糖尿病人一定要注意以上幾點。
『捌』 糖尿病人怎麼吃健康呢
1、主食不能偏愛精細麵食,多些粗糧才健康
對於糖友來說,他們身體中血糖含量是比正常人要多的。所以我們首要任務就是將血糖控制在一個比較正常范圍內。那麼導致血糖升高的罪魁禍首在哪裡呢?在我們每天吃的主食上。
大家每天的主食都有什麼呢?是不是白米飯、麵食、饅頭、餃子等等呢?看,這些都是太過精細的材料了,雖然看上去多樣化,但是它們的本質還是沒有離開精細的白面。恰恰是這些沒有甜味的精細麵食,把我們的血糖不斷的拉高。
所以,想要有效的控制血糖,那就需要減低白米白面的主食比例,把它們替換成全谷雜糧。什麼是全谷雜糧呢?像燕麥、糙米、藜麥等都是。選擇這些除了將攝入的糖分減低以外,還增加了纖維素的攝入。
4、大量食用蔬菜能控制血糖,保持健康
蔬菜能夠幫助糖友補充身體所需要的鉀、鈣等微量元素,還能提供抗氧化物質。在吃飯的過程中,蔬菜的攝入量要超過米飯等一些主食,它可以延緩餐後血糖上升的速度。特別要注意的是,每餐一定要有綠色蔬菜的攝入,比如說菠菜、油菜、茼蒿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