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健康狀況 > 小兒健康食物有哪些

小兒健康食物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6-24 07:23:52

❶ 有沒有適合小寶寶的健康零食推薦

1 果泥

果泥也是寶寶的零食,寶寶4個月大的時候,可以先從喝果汁開始,然後再接觸果泥。水果好處多,含有維生素和膳食纖維等等,寶寶的胃口變得更好,消化也有不小的幫助。但是有些寶寶天生腸胃不好,那就不適合吃果泥了。

2 乳類零食

寶寶喝奶粉喝多了就喝膩了,可以試試讓寶寶喝點酸奶等等,其次奶片等等也是不錯的選擇,特別是有補鈣、補充維生素的奶片。適當給寶寶吃,畢竟是零食,不能影響寶寶主食的進食量。

❷ 3個月大的孩子需要的飲食營養有哪些

1.大腦發育營養

嬰兒從第3個月起腦細胞發育逐漸趨向高峰。為促進腦發育,除了保證足量的母乳外,還需要給母親添加健腦食品,以保證母乳能為寶寶的發育提供充足的營養。

常用的益智健腦食品有:

1.動物腦、肝、血、魚肉、雞蛋、牛奶;

2.大豆及豆製品;

3.核桃、芝麻、花生、松子、各種瓜子;

4.金針菇、黃花菜、菠菜、胡蘿卜;

5.橘子、香蕉、蘋果;

6.紅糖、小米、玉米。

2.正確使用奶粉

近年來,調制嬰兒食品的方法開始簡化,因為市售的嬰兒奶粉已更接近母乳的成分。沖泡嬰兒奶粉的首要原則,是仔細閱讀包裝上的說明,各家公司生產的奶粉濃度不同,不可混淆。如果孩子完全沒有吃過母乳,可以在牛奶中加入一些酸酪,以利寶寶腸內有益細菌的繁殖。多數銷售的嬰兒奶粉都含有足夠的維生素C,然而,弗烈德·克蘭納博士用不同的實驗測定之後,認為需要更多。根據他多年的經驗,應用維生素C的效果非常好,向小兒科醫生請教如何逐漸將維生素C加入牛奶中。

3.補充微量元素

添加含鐵豐富的食物

嬰兒出生3~4個月後,體內貯存的微量元素基本消耗殆盡了,特別是鐵已基本耗盡,僅喂母乳或牛奶已滿足不了嬰兒生長發育的需要。因此需要添加一些含鐵豐富的食物。雞蛋黃是比較理想的食品之一,它不僅含鐵多,還含有小兒需要的其他各種營養素,比較容易消化,添加起來也十分方便。

一般可採用下面幾種方法給孩子添加蛋黃:

1.取熟雞蛋黃1/4~1/2個,用小勺碾碎,直接加入煮沸的牛奶中,反復攪拌,牛奶稍涼後喂哺嬰兒。

2.取1/4~1/2個生雞蛋黃,加入牛奶和肉湯各一大勺,混合均勻後,用小火蒸至凝固,稍涼後用小勺喂給嬰兒。

給嬰兒添加雞蛋黃要循序漸進,注意觀察嬰兒食用後的表現,可先試喂1/4個蛋黃。3~4天後,如果孩子消化很好,大便正常,無過敏現象,可加喂到1/2個,再觀察一段時間無不適情況,即可增加到1個。

攝取氨基酸和維生素

所有天然食物,幾乎沒有一種單純的食物能充分滿足人體全面營養需求,不是缺少這種維生素就是缺少那種礦物質或氨基酸,因此合理的飲食應包括各種食物混合的食用,使各種食物互相補充,取長補短,但是限於種種條件無法達到目的,尤其是嬰兒的食物品種比較單調,更難達到這個目的。如果長期食用某一種或幾種食物,容易造成某種營養素的缺乏而影響健康,於是只能根據營養的需要在食物中額外加入某一些營養素,以補充生理的需要。嬰兒強化食物就是哪些營養素普遍缺乏,就採取缺什麼補什麼的辦法製成的。在嬰兒常用的適宜的食物中添加所缺營養素予以強化,從而改善食物營養價值,這是現在常用的科學製品方法。例如大米中賴氨酸缺乏,在大米中強化0.3%賴氨酸後,可使大米中可利用的蛋白質由3.0%提高到5.1%。目前嬰兒食物中多數缺乏鐵、鈣和維生素A、D,所以就有鐵強化食物和鈣強化食物以及維生素A、D強化食物三種產品。這些常缺的營養素多數強化在嬰兒常用的食物如奶粉、米粉、麵粉或食鹽中,嬰兒通過食用強化食品,獲得了需要的營養素,所以強化食物對嬰兒是有好處的。但是,各種營養素都有一定適宜的需要量,任何營養素過量都會產生副作用,例如鐵、鈣、維生素A、D等過量都有毒性作用,所以不是任何食物都要強化,強化食品中的劑量也有一定的限制,各地間標准也不一樣。當然能夠盡可能地採用不同品種的天然食物進行合理搭配,互補有無,同樣能提高食物的營養價值,例如大米缺乏賴氨酸,如果把米粉加入富含賴氨酸的牛奶中煮食,營養價值就大幅度提高了,同樣達到了強化食品的作用,達到合理調配生理機能的作用。

補充需要量一半的鈣

嬰兒在6個月以內,每日需要鈣600毫克,6個月以上的嬰兒每日需鈣800毫克。一般地說,嬰兒從食物中(母乳、牛奶等)只能攝取到鈣需要量的一半。例如母乳喂養的小嬰兒,全部吃母乳,每100毫升母乳中含鈣34毫克,即使每天能吃進700毫升母乳,鈣的含量也不足250毫克。因此,為了滿足嬰兒骨骼、牙齒的正常發育和全身正常代謝的需要,還要另外補充寶寶需要量一半的鈣。那麼怎樣補充鈣呢?

給嬰兒補鈣有兩個途徑,一在嬰兒食物中添加鈣,如市售的配方奶粉、嬰兒營養奶米粉、奶麥粉等都含有鈣,二用鈣劑補充。後者是目前普遍採用的方法。那麼選擇哪種鈣劑好呢?現在鈣制劑品種繁多,不下200餘種,補鈣成了一個熱門。選擇鈣劑時,一要看鈣劑的含鈣量;二要看鈣劑的溶解度,只有易溶於水的鈣劑吸收才會好;三是安全無毒無副作用;四是價格適宜。醫療保健單位的醫生會根據原則幫助父母們選擇適宜的鈣劑。目前市售的一種用牡蠣殼煅燒後直接製成的「活性鈣」是不適宜給嬰兒用的。其含鈣量雖高,但溶解性差,所以吸收率低。還由於其鹼性重,對寶寶的胃有刺激,長期喂服會使寶寶胃口差。此外由於近海污染的緣故,牡蠣殼中含有對健康有害的重金屬元素如鉛、鋁、汞等,長期服用會產生蓄積中毒。所以給嬰兒補鈣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不宜自行采購,也不要認為價格貴的就是好鈣劑。

補充鈣劑的同時應該補充維生素D,這樣鈣才能很好地吸收和利用,否則大部分喂進的鈣都由腸道排泄了,起不到應有的作用。

4.補充維生素C

維生素C主要來源於新鮮蔬菜和水果,因嬰兒不能食入蔬菜,所以容易造成維生素C的缺乏。一般每100毫升母乳含維生素C2~6毫克。但牛奶中維生素C含量較少,經過加熱煮沸,又被破壞了一部分,就所剩無幾了。所以要注意給孩子增加一些綠葉菜汁、蕃茄汁、橘子汁和鮮水果泥等。這些食品中均含有較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C在接觸氧、高溫、鹼或銅器時,容易被破壞。因而給孩子製作這些食品要用新鮮水果蔬菜,現做現吃,既要注意衛生,又要避免過多地破壞維生素C。

5.補充維生素E

孩子在發育過程中,機體為了對抗在運動時下肢持重線不正,下肢肌肉韌帶過度收縮和牽拉而導致局部血液循環障礙,便堆積了較多的代謝產物,如乳酸等。而在休息時,由於局部張力降低,血流量增多,有利於代謝產物的消除,並形成了一個相對的從缺血到再灌流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組織內部產生了有高度活性的氧游離基。這種游離基的劇增,使細胞膜發生脂肪過氧化反應,而這一反應損害了細胞膜的完整性,因而引起局部疼痛。維生素E是一種抗氧化劑,它對氧游離基發生作用,起到清除氧游離基的作用,穩定了細胞,因而有治療生長痛的作用。維生素C也是一種抗氧化劑,適當應用也有裨益。維生素E劑量為每次5~10毫克,每日3次,一般1~2個月後孩子不會再感到下肢疼痛。

6.補充碘、銅、硒等微量元素

碘缺乏時可引起甲狀腺腫大,引起「大脖子病」。孕婦缺碘會使胎兒生長遲緩,造成智力低下或痴呆,甚至發生克汀病(呆小病)。一般來說,碘來自海產品,海帶和紫菜中含碘豐富。現在用碘強化食鹽,發病率大大降低,成人每日約需碘100~200微克,孕婦、乳母、嬰幼兒應適當增加碘的攝入量。

銅與造血、嬰幼兒發育有關。嬰兒大約每天每千克體重需0.05~0.1毫克銅。一般來說,銅來自肝、牡蛆、肉、魚、豆類、有殼果等中,大多數動物和植物性食品中都含有銅。長期腹瀉、腸吸收不良以及因病不能進食採用腸道外供給營養時可發生銅缺乏症。缺銅的嬰兒主要表現為白細胞減少、貧血、面色蒼白、厭食、腹瀉、肝脾腫大及生長發育停滯。可口服1%硫酸銅溶液,每天1~2毫升。

硒是動物性食物的重要成分,其主要功能在於組成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參與代謝,先天性愚型、克汀病、心肌病患兒中硒含量降低,而小兒糖尿病硒含量升高。有報告說硒對致癌物起抑製作用。

另外,鈉、鉀、氯、鎂等也都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礦物質,它們在體內與酶、激素、維生素、核酸等一起保持生命的代謝過程。

7.服用維生素不宜過多

盡管兒童必須從食物中獲取維生素以保證身體生長發育之必需,但又不可多服,尤其是脂溶性維生素容易吸收後沉積在脂肪中,會引起不良反應,甚至產生中毒。

維生素D中毒症

一些父母怕小兒得佝僂病,常給孩子多服魚肝油精等含維生素D的葯劑,這樣易引起中毒,症狀是:食慾減退、消瘦、尿頻、但尿量不多,還有低熱、便秘、惡心、嘔吐等症狀,嚴重者可表現為精神抑制、運動失調。

維生素A中毒症

若兒童大量進食豬肝、魚肝、濃縮魚肝油,即可引起急性或慢性維生素A中毒,中毒症狀是:骨痛、皮膚黏膜改變、顱內壓升高等。

總之,服用維生素不可過量,必須在醫生指導下正確使用。否則,會適得其反。

❸ 小孩健脾養胃的食物有哪些

1、多吃米粥油、山葯、山楂等
如果是不愛吃飯的寶寶首先就應該健脾養胃,食物推薦小米粥油、山葯、山楂、薏仁、甘草、大棗等,特別是小米粥油,對寶寶養胃效果同樣出色,加上大棗健脾養胃,對腸胃功能不好的孩子大有裨益。
2、多吃暖胃的食物
同時季節性飲食也十分講究。如果在冬天,就多給寶寶吃些暖胃的食物,如紅棗、捲心菜、山葯、各種米、豇豆、黃豆、甘藍、菠菜、胡蘿卜、土豆、紅薯、南瓜、黑木耳等。要遠離寒冷食品,如黃瓜、冬瓜、綠豆芽等寒性食物和山楂、烏梅等酸性食物都少在冬天吃。
此外,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也對寶寶的胃有好處,要盡量做到定時進餐,多餐少食,干稀搭配,進食時要細嚼慢咽,應少吃,最好不吃零食。平時還可以給寶寶做些腹部按摩,呵護好自己寶寶的胃。

❹ 小孩子吃什麼東西最好

魚肉富含優質蛋白質和礦物質,常吃魚能促進嬰幼兒的骨骼和肌肉快速生長,因此,建議家長日常可多給寶寶吃魚。但魚刺是一個大麻煩,因此家長在給寶寶選購魚肉的時候,除了考慮本身的營養價值之外,最好還要挑選少刺的魚肉。那麼寶寶吃什麼魚好呢?哪幾種魚不適合寶寶吃呢?寶寶吃什麼魚好?

1、黃花魚

黃花魚是非常適合孩子夏季食用的魚類。黃花魚營養豐富,新鮮的魚肉中富含蛋白質、鈣、磷、鐵、碘等,而且魚肉組織柔軟,更易於孩子消化吸收。此外,黃花魚肉呈蒜瓣狀,沒有碎刺,適合兒童咀嚼。

2、鯧魚

鯧魚含有多種營養,100克魚肉含蛋白質15.6克,脂肪6.6克,碳水化合物0.2克,鈣19毫克,磷240毫克,鐵0.3毫克。鯧魚還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有降低膽固醇的功效;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硒和鎂,對冠狀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有預防作用,並能延緩機體衰老。

3、三文魚

三文魚又叫鮭魚,屬於深海魚,鱗小刺少,肉色橙紅,肉質細嫩鮮美,口感爽滑,既可直接生食,又能烹制菜餚,是深受人們喜愛的魚類。我們知道日本料理中的三文魚是生吃的,不過媽媽們給寶寶吃三文魚最好還是蒸熟來吃哦,不僅安全也有利於吸收。選購三文魚建議選擇冰凍的,如果是當日到的冰鮮魚也好,但是有些不良商販會將魚塊多次解凍,衛生狀況堪憂。

❺ 寶寶吃哪些零食比較健康

寶寶的體質和腸胃與成人差異明顯,吃零食的時候選擇要慎重!寶寶的零食不能吃味道太重的,高鹽分、高脂肪、高糖分的零食都要少吃。像樓下的辣條明顯是不適合的。不建議給小孩吃辣條、薯片、其他膨化食品和油炸食品。蛋糕等高糖分高油脂的也要少吃。小孩處於生長發育時期,可以吃一些者力佳兒童螺旋營養鈣奶片作為營養補充,...食用不上火。寶寶腸胃脆弱嬌嫩,可以選擇以下一些食物作為零食。;a.奶製品。各種奶製品(如酸奶、純牛奶、奶酷等)含有優質的蛋白質、脂肪、糖、鈣等營養素,因此應保證孩子每天食用。酸奶、乳酪可作為下午的加餐,牛奶可早上和睡前食用。;b.水果。水果含有較多的糖類、無機鹽、維生素和有機酸,經常吃水果能促進食慾,幫助消化,對幼兒生長發育是極為有益的。最好是每天飯後吃適量水果。對於4個月以上,但又沒長牙的孩子。可以用勺刮下香蕉、蘋果等水果的果肉,喂給孩子吃。長牙的孩子就可以將水果切成小塊,用勺舀著吃。2歲以上的孩子可以給他洗凈手,讓他自己拿著吃。選擇時要選用成熟的,沒有腐敗變質的水果,不成熟的水果含琥珀酸。琥珀酸能強烈刺激胃腸道,影響小兒的消化功能,腐敗的水果能引起胃腸道炎症。c.糕點。糕點(餅干、蛋糕、麵包等)含蛋白質、脂肪、糖等、各式奶油花點還含有色素,香精附加劑,因此幼兒吃糕點可作為下午加餐,以補充熱,而不能把糕點作為主食,讓孩子隨意食用。尤其是不能飯前吃。d.山楂製品。山楂糕、山楂片、果丹皮等,這些食品含維生素C,又能幫助消化,飯後適量進食可幫助消化促進的食慾。e.糖果。糖果含有多量的糖,能提供熱能,但幼兒不宜多吃,尤其是飯前不宜吃糖果,因糖能使孩子有飽腹感,從而影響孩子正餐的進食量。各類果仁,果凍不宜孩子食用,因為易造成孩子嗆咳,窒息。如果要吃,一定要有大人照看,而且孩子不能跑跳或逗笑,以免嗆入呼吸道發生危險。

❻ 2歲孩子吃什麼有營養

一般寶寶8-10個月時可以完全斷奶(母乳)了,飲食也大部分固定為早、中、晚三餐,並由稀飯過渡到稠粥、軟飯,由肉泥過渡到碎肉,由菜泥過渡到碎菜,到快一歲時,可訓練寶寶自己吃飯,並必須斷奶(母乳),如果還繼續用母乳喂孩子,孩子可能既不喝牛奶,食慾也差,而且各方面的營養都跟不上寶寶生長的需要,但同時不得不遵循循序漸進的方法給寶寶添加輔食,從少到多,由稀到稠,從細到粗,習慣一種再加另一種,在孩子健康,消化功能正常時添加,出現反應暫停兩天,恢復健康再進行。 斷乳後喂養,嬰幼兒每日需要熱能大約1100~1200千卡,蛋白質35~40克,需要量較大。由於嬰幼兒消化功能較差,不宜進食固體食品,應在原輔食的基礎上,逐漸增添新品種,逐漸由流質、半流質飲食改為固體食物,首選質地軟、易消化的食物。鑒於此,嬰幼兒的飲食可包括乳製品、谷類等。烹調時應將食物切碎、燒爛,可用煮、燉、燒、蒸等方法,不宜油炸及使用刺激性配料。 嬰幼兒斷乳後不能全部食用谷類食品,也不可能與成人同飯菜。主食應給予稠粥、爛飯、面條、餛飩、包子等,副食可包括魚、瘦肉、肝類、蛋類、蝦皮、豆製品及各種蔬菜等。主糧為大米、麵粉,每日約需100克,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增加;豆製品每日25克左右,以豆腐和豆乾為主;雞蛋每日1個,蒸、燉、煮、炒都可以;肉、魚每日50~75克,逐漸增加到100克;豆漿或牛乳,每日500毫升,1歲以後逐漸減少到250毫升;水果可根據具體情況適當供應。 斷乳後嬰幼兒進食次數,一般每日4~5餐,分早、中、晚餐及午前點、午後點。早餐要保證質量,午餐宜清淡些。例如,早餐可供應牛乳或豆漿、蛋或肉包等;中餐可為爛飯、魚肉、青菜,再加雞蛋蝦皮湯等;晚餐可進食瘦肉、碎菜面等;午前點可給些水果,如香蕉、蘋果片、鴨梨片等;午後為餅干及糖水等。每日菜譜盡量做到多輪換、多翻新,注意葷素搭配,避免餐餐相同。此外,烹調技術及方法,也能影響嬰幼兒的飲食習慣及食慾。若色、香、味俱全,可促進嬰幼兒食慾,增多食物攝入,加強其消化及吸收功能。 一般寶寶從6個月以後至6歲左右是容易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簡稱「復感兒」,是指體質較弱的孩子在較長時間內反復不斷地發生感冒、發熱、咳嗽、流涕、咽喉腫痛等呼吸道感染。這主要與孩子免疫功能低下、營 養不良或不合理、吸入了煙塵、粉塵、蟲蟎等有關。平時注意均衡營養,若想提升寶寶的免疫力,請拒絕給寶寶吃高油、高糖的精緻化加工食品。 1、多吃天然食品,多吃富含維他命和礦物質的蔬菜、水果, 2、五穀類是人類的主食,在寶寶4個月後添加副食品時,首先要嘗試的是米粉、麥粉。斷乳之後,替代食物也是谷類。全谷類含胚芽和多醣,維生素B和E都豐富,這些抗氧化劑能增強免疫力,加強免疫細胞的功能。 3、天天五份蔬果,不只是成人飲食的信條,也適合推廣到幼兒身上。如蕃茄紅素、胡蘿卜素、含豐富的維生素C與E等,纖維質可預防便秘,提供腸道通暢良好的吸收環境。水果的果寡糖幫助腸道益菌生長,就像在小腸大腸鋪一層免疫地毯一般。孩子若不喜歡蔬菜,可以將它剁碎,混合谷類或肉類做成丸子、餃子或餛飩,就容易接受了。 4、嬰幼兒正值身體快速增長及腦神經發育期,對蛋白質及鈣質的需求量相當高。所以乳類製品為嬰幼兒期最佳的營養來源。優酪乳是乳製品中,可以兼顧營養與改善腸道環境的飲品,很適合兒童期的需要,幼兒則要到滿一歲以後才能喝。 5、人體最重要的成分是什麼?不是硬梆梆的骨頭,而是柔柔軟軟的水。嬰幼兒體表面積相對於體重比成人更高,水分蒸散流失多,更需要補充水分。水分充沛,新陳代謝旺盛,免疫力自然提高。 6、此外,不要讓寶寶偏食而導致營養失調。均衡、優質的營養,才能造就寶寶優質的免疫力,輕輕鬆鬆遠離病菌。以上幾點僅供參考,其實孩子在在成長過程中會碰到很多類似的問題,讓我們一起探討吧,祝寶寶健康快樂!

❼ 寶寶健康飲食

寶寶在不同期有不同的生理需求,所以建議媽媽也要根據不同的階段來調整寶寶的喂養習慣: 0--6個月 寶寶剛剛出世,媽媽要格外小心。 1、媽媽們至少6個月之後才停止母乳喂養。 2、寶寶一般在4-6個月時開始添加輔食。 3、如果寶寶到了該吃輔食的時候,他會表現出對乳品的不滿意,以前如果一覺睡到天亮,現在就會常常餓醒。 4、如果媽媽在6個月或者更晚的時候給寶寶添加輔食,有的寶寶會在咀嚼和吞咽食物方面出現困難。 5、最佳的輔食可以選擇兒童米粉、土豆泥、胡蘿卜泥、梨泥、蘋果泥、香蕉泥等等。 6、如果輔食過於干硬,加入涼開水或者孩子平常食用的乳品稀釋。 7、6個月之前,不要給他吃含有麩質的東西,如大麥、小麥、燕麥等。 8、寶寶12個月之前,不要在他的食物中添加鹽,因為鹽會給他的腎臟造成負擔,可能引起脫水。 9、在6到12個月之間,寶寶每天應該喝500ml-600ml的母乳或者配方奶。 10、如果你用奶瓶餵奶,要經常清洗和高溫消毒奶瓶,因為母乳或者牛奶都是細菌滋生的溫床。 1 1、如果你製作食物並放在冰箱中備用,記得標明製作日期,不要存放過久。健康飲食,點破媽咪喂養迷津 1 2、如果把冰箱里的東西拿出來解凍給寶寶吃了,不要再把吃剩的放回去留著下次吃。 1 3、如果給寶寶吃解凍的食品,一定要保證重新煮過或者用微波爐加熱,變涼之後再給寶寶吃。 1 4、給寶寶吃東西之前,一定要親自試試食物的溫度。 1 5、試著跟寶寶說話,鼓勵他吞咽食物,保證他在吃東西的時候感覺舒服和放鬆,讓他按照自己的節奏吃。 1 6、耐心一點,如果寶寶一開始拒絕固體的食物,也不要過於擔心。你可以明天繼續嘗試。 1 7、寶寶要學著如何用舌頭把食物推到口腔的後方。所以如果他吃東西的時候弄得一塌糊塗,不要擔心,一切都會好的。 1 8、試著每天在同一時間喂寶寶吃東西,這樣寶寶會漸漸養成習慣。 1 9、讓你的寶寶有一個屬於自己的調羹,這樣他會嘗試自己吃東西。當然在整個過程中,需要你用你的調羹幫助他一起進行。 20、在六七個月的時候,你的寶寶會長出第一顆牙齒,隨著牙齒的長出,你可以讓他嘗試一下粗纖維的食物。 2 1、當寶寶可以撐住自己的腦袋並且坐直時,你可以給他選擇一個適合的嬰兒椅子,注意不要讓椅子靠近牆壁,否則寶寶的腦袋可能會撞到牆上。 2 2、當寶寶在吃東西的時候,千萬不要讓他一個人呆著。 2 3、把他的椅子挪到餐桌邊,讓他和全家人一起吃飯。 6--12個月 你的寶寶開始喜歡自己吃東西,放手讓他使用調羹,不要擔心弄得滿桌滿地。 2 4、你的寶寶學會了爬,所以他需要更多營養豐富的食物來提供體力,比如魚類、穀物、水果等。 2 5、不要擔心把甜的和鹹的混合在一起,很多寶寶都喜歡這種口味,水果加雞肉是不少寶寶最愛的美味。 2 6、讓寶寶嘗試吃一些零食,這可以讓他更快地學會自己吃東西。如果他正在出牙,他肯定更喜歡用手抓著吃東西而不是用調羹。 2 7、零食要能讓寶寶用手抓,又要夠軟,適合咀嚼和吞咽。 2 8、給寶寶一個有吸力墊的小碗,這樣碗就被固定在桌子上不會移動了。 2 9、在冰箱里凍過的蔬菜或者水果很適合正在出牙的寶寶咀嚼,可以試試冷凍過的去皮小黃瓜或者香蕉。 30、如果每次你給寶寶喂輔食的時候,他都表現出不餓的樣子,他可以減少乳品的攝入量,而從固體食物中吸收營養。輔食添加的次序與注意事項。 3 1、如果寶寶在正餐的間隙覺得渴了,給他喝水或者他平常喝的乳品,而把稀釋的果汁留到吃飯的時候給他喝。 3 2、給寶寶喝涼白開水,瓶裝或是罐裝的礦泉水可能含有高含量的礦物鹽。 3 3、盡量給寶寶喝鮮榨的果汁,避免瓶裝出售的果汁,因為那些果汁里含有的糖分和酸性物質會損害寶寶的牙齒。稀釋所有的果汁,因為對於這個年齡的孩子來說,天然糖分可以導致齲齒,稀釋時的比例應為一份果汁兌五份水。 3 4、寶寶一歲左右的時候,試著讓他戒掉奶瓶,取而代之有兩個手把的杯子或者專門的訓練杯。 3 5、不要相信那些說蜂蜜、果糖是「健康的糖分」的報告,它們都會損害寶寶的牙齒。寶寶吃了這些東西後,你應該用柔軟的牙刷或者干凈的布片清潔他的牙齒。 12--18個月 這個階段,寶寶的生長速度會減慢,食慾也減弱,如果他吃得比以前少,媽媽完全不用擔心。 3 6、現在,你該培養他良好的飲食習慣。每天最好能吃5頓,水果和蔬菜必不可少,早飯包括一個水果,中飯和晚飯都要有蔬菜。 3 7、如果你的寶寶不喜歡吃煮熟的蔬菜,你可以試試給他吃生的胡蘿卜或者黃瓜。 3 8、當你烹飪蔬菜的時候,要知道蒸出來的菜比煮的味道更好,同時營養成分保留更多。巧烹調鎖住食物中的營養 3 9、如果沒有什麼辦法可以讓你的寶寶接受蔬菜,試試把蔬菜切成小塊,拌在米飯中或者醬汁里。 40、如果讓寶寶和家人一起用餐,記得他比成人需要更多的卡路里和脂肪。 4 1、通常情況下,水果和蔬菜的顏色越深,它們的營養價值就越高,你可以按照這個原則進行選擇。 18個月到2歲 這個階段的寶寶開始有主意,決定自己愛吃什麼不愛吃什麼,所以盡量給他提供豐富的食物選擇,免得寶寶吃飯成為你的難題。 4 2、如果寶寶不想吃,就把食物拿開,而不是逼著他吃。 4 3、給寶寶吃健康的零食,讓他遠離巧克力、薯片、果凍。寶寶健康零食新主張 4 4、如果你不想讓寶寶吃垃圾食品,你自己首先要有健康的飲食習慣。 4 5、只在吃飯的時間吃含糖的東西,因為同時吃別的食物可以稀釋酸性,降低糖對牙齒的腐蝕性。 4 6、是讓寶寶接觸新食物的時候了,這樣可以有效預防偏食。如果他不要吃,媽媽別放棄,多嘗試幾次會成功的。 4 7、為了讓寶寶吃新食物,試試用游戲的形式。蒙上寶寶的眼睛,給他吃東西,再讓他猜猜吃的是什麼。寶寶沒准會喜歡這種方法哦。 4 8、過量的食物很可能讓寶寶沒有胃口,所以盡量把食物作成小份的,一份吃完了再給一份。 4 9、如果他不要吃某種食物,不要強迫他立刻吃,過一陣子再試試。 50、讓寶寶的食譜豐富多樣,避免他因厭倦而不肯吃。 5 1、盡量給他吃全脂食品,寶寶至少在2歲以前都不該喝低脂牛奶。 2--3歲 這個階段,你的寶寶會很樂意跟你一起在廚房忙活。 5 2、讓你的寶寶和你一起做飯,這樣可以提高他對吃飯的興趣。 5 3、如果他告訴你他餓了,最好馬上讓他吃到東西,因為寶寶很可能在等待的過程中被其他東西所吸引,而失去吃飯的興趣。 5 4、你可以開始給他吃一些高纖維的碳水化合物,比如土豆、黑米等,但是不要太多,寶寶的小肚子很容易填滿。替寶寶補腦,吃出聰明來 5 5、避免吃煎烤食物,最好煮或者用微波爐加工食物。 5 6、如果寶寶愛吃奶油,只在麵包上塗薄薄一層,不要給他吃太多。 5 7、限制寶寶吃甜食,這樣寶寶得齲齒的概率就小很多。 5 8、製作食物的時候,最大限度地滿足孩子的喜好。比如可以嘗試將蔬菜做得五彩繽紛,孩子自然會胃口大開。 5 9、在買水果或者蔬菜時,讓寶寶自己做出選擇,寶寶肯定會更樂意吃自己選的東西。 文章來源http://www.czrj.com.cn/bbs/dispbbs.asp?boardID=7&ID=368&page=2

❽ 哪些食物是非常適合給孩子補充營養的

兒童補充營養,要在合理膳食,均衡飲食的基礎上適當增加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瘦豬肉、牛肉、魚、蝦、蛋、奶等。除了蛋白質適當增加外,還要注意吃富含維生素與微量元素的食品,例如各種蔬菜、水果、堅果等,達到全面增強體質的目的。

❾ 兒童宜食的健腦食品有什麼

兒童常食核桃可健腦

核桃仁是我國傳統的健腦食品,從核桃仁的外形上看,就像人的大腦一樣,有皺翹、溝紋,有筋絡。中醫學認為,核桃味甘,功能為滋補肝腎,強筋健骨,由於腎藏精,精生髓,髓養腦,故常吃核桃,可健腦。

小兒在2~3歲時腦重相當於成人的2/3,7歲時達到成人的90%。腦的生理變化,帶來腦智能的飛躍發展,因此在孩童時期注意補腦特別重要。為了使腦發育健全,第一個要考慮的營養物質就是脂質。既要充分攝取不飽和脂肪酸,這種脂肪酸不僅能使腦的物質結構更加完善,還可以加強神經功能。核桃仁中含有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並含有其他健腦營養成分,如磷386毫克/100克,鈣93毫克/100克,鐵等多種礦物質及多種維生素。

核桃盡管補腦,但也不可多食;多食會發生滑腸便溏。據研究,每人每日吃2個核桃為好。核桃既可生吃又能燒吃,但生吃有澀味。燒吃,可將干核桃放在火上燒焦外殼,食仁。此外,炙、烤、炒、炸等吃法也不少。對於已經去殼的核桃仁必須經過熱加工後再吃。在加熱制熟時要注意火候,不宜過火;熟後也可拌些紅糖,這樣不僅口味好,還有益於食用和消化。用芝麻或花生仁、核桃仁製成的南糖,是我國傳統食品,既香甜可口,又能健腦強身,是值得小兒常食用的食品。

常食蔥蒜能補腦

科學家最近研究發現,常食蔥蒜,能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壓,還有補腦作用。人的大腦活動所需能量,是葡萄糖所提供的,而葡萄糖轉變為能量則又離不開維生素的作用。也就是說,如果只有葡萄糖而沒有維生素的作用,葡萄糖也就無法轉變為供給大腦的能量。相反,還會使糖代謝產生的酸性物質淤積在大腦內,影響大腦的正常功能。專家們研究發現,只要把蒜和少許的維生素放在一起,即可產生一種叫「蒜胺」的物質,而蒜胺不僅能起增強維生素B1的作用,而且由於蔥蒜含有一種叫「前列腺A」的成分,若經常食蔥蒜,積累的前列腺素A就會起到舒張小血管,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從而有助防治血壓升高所致的頭暈。

國外學者也有試驗證明,注意多食些蔥和蒜,就會使大腦保持靈活,甚至更加活躍。專家們認為,腦力勞動者更應該多食點蔥和蒜。

兒童增智不可缺碘

醫學研究表明,孕婦有意識地補充碘元素,可使孩子出生後在智力發育上有明顯的提高。有人作過一個有趣的對比觀察和研究,一組是在孕期補充過碘的孩子。另一組則未補過。盡管兩組兒童的年齡、體重、生活環境、父母的文化素質都基本相同,但在孕期補充過碘的孩子不但體格較強健,而且智商明顯高於對照組未予補碘的孩子。

孕婦補碘為什麼能對兒童起到增強智力的作用呢?原來,胎兒處於3~5個月的腦發育臨界期時,一定要依賴母親體內充足的甲狀腺素,倘若此時母親體內缺碘,即可導致胎兒甲狀腺素合成不足,嚴重影響胎兒大腦的正常發育。如果缺碘量太大,缺碘期較長,即使小孩在生下以後一下獲得足夠的碘元素,母體內缺碘所致的損害也很難得到恢復和改善,容易發生先天性智力不足。

孕期補碘的方法很多,只要多攝入含碘高的食物即可奏效,最易獲得者要算價廉物美的碘鹽和海帶。此外,紫菜、發菜、淡菜、墨魚、海蜇、蛤蛔、海魚、海蝦等也是高碘食物,在孕婦膳食中經常安排這些海產品,即可保證孕期內每天能攝取到所需要的0.115毫克以上的碘。

缺鋅可致兒童智力損傷

據調查,我國有30%左右的兒童存在不同程度的鋅缺乏,但大部分為輕度鋅營養不良,輕度缺鋅對兒童智能發育的傷害也較輕,智力受損往往不明顯而容易被忽視,但實際上仍是兒童智力開發的極大障礙,為什麼鋅缺乏會影響智力的發展呢?

原因是鋅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在人體內參與物質的代謝酶類中,有200種是含鋅酶,鋅通過這些酶的作用,影響人體遺傳物質和蛋白質的合成、代謝。鋅缺乏時,除了人體的生長發育、免疫功能、味覺、視覺等會受到不同程度損傷外,人的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發育也會受阻。在動物實驗中,鋅缺乏的母鼠所產仔鼠記憶力缺乏,學習能力下降,活動減少。學齡兒童中,缺鋅兒童的智商水平,明顯低於鋅營養良好的兒童。尤其重要的是,在胎兒和嬰兒這個人類智能發育的關鍵時期,鋅缺乏對大腦的損傷是不可逆轉的。

富含乙酚膽鹼的食物改善兒童智力

近些年來,科學家們對許多國家兒童的智力發育與食品營養的關系進行了研究。大量實驗表明,含乙酚膽鹼豐富的食品有利於改善兒童的智力。

乙酚膽鹼對大腦有興奮作用,有助於腦神經的傳導功能,提高人的記憶力。口服膽鹼能提高腦組織中乙酚膽鹼的濃度,從而改善大腦的條件反射功能。

食物中蛋黃、魚、肉、大豆、肝臟等都富含乙酚膽鹼。這些食品進入人體後,所含膽鹼能被大腦從血液中直接吸收,在腦中轉化成乙酚膽鹼。尤其是蛋黃,含卵磷脂較多,被分解後,能釋放出較多的膽鹼。所以兒童最好每日都能吃一些蛋黃和肉、豆類等食物,以有利於智力的發展。

高不飽和脂肪酸是嬰幼兒大腦發育的必需營養物質,腦細胞是思維活動的物質基礎,數量的不足必將嚴重影響兒童的智力。因此,從母體懷孕開始到幼兒3周歲前必須保證孩子大腦細胞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供給充足,使其得到良好的發育。科學研究證明,人腦發育在胎兒時期對營養的缺乏最敏感。如果營養不良,則大腦細胞數只有正常人腦細胞的82%;如果生前和生後均有營養不良,則大腦細胞總數僅為正常人腦細胞的40%。在此期間因營養不足所造成的損害,是不可逆轉的。

國際生物化學界、醫學界的大量科學實驗已經證明,高不飽和脂肪酸是大腦神經細胞發育的「必需營養物質」。

高不飽和脂肪酸在人體內不能合成,只能通過飲食供給。因此,在胎兒孕育和嬰幼兒哺乳期間,母親必須攝入足量的高不飽和脂肪酸,以滿足孩子大腦細胞發育的需要。嬰幼兒除母乳之外的補充食品及斷奶後的食品,也應該富含高不飽和脂肪酸,否則,就要嚴重影響兒童腦神經的發育,產生無窮的後患。

高不飽和脂肪酸在深海魚、肉食性動物脂肪和野菜中含量較高,而在用速成手段培育的動植物脂肪中含量極少。目前我國居民的飲食結構出現了精化、西化的趨勢。高蛋白高熱量的飲食雖使人體出現了某些營養成分過剩,但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取量反而少了。這就是智商低的兒童不斷增多的直接原因。因此,改善不合理的飲食營養結構。補充食品中高不飽和脂肪酸的不足是非常必要的。

鹼性食品有益兒童健腦

身體健康的基礎是食物和運動。同樣,頭腦的健康與否,最關鍵的因素也是食物和運動。但食物有助於頭腦的活動,還可以改善腦的結構與功能。因此,食物較之運動更為重要。

年輕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個聰明的頭腦,但許多家長在飲食方面常常自覺或不自覺地危害了孩子的頭腦,往往對偏食危害大腦的「酸性食品」認識不足。

人的正常血液pH值是7.35,呈弱鹼性。可是生活在現代社會中,很多人都在大量食用著酸性食品,致使血液等體液呈酸性化,而「酸性體質」容易導致疾病。

一提到「酸性食品」,人們就會聯想到「酸味」。這就錯了。所謂酸性食品,是指含有磷、硫、氯等,在體內能形成酸的食物,稱為酸性食物,如谷類(大米、麵粉)、肉類(牛、豬、雞)、魚貝類(干青魚子、牡蠣、鮑魚)、蛋黃、啤酒等,均為酸性食品。

而把含有鈉、鉀、鈣、鎂等,在體內表現為鹼性的食物如蔬菜、牛奶、水果等,叫做鹼性食品。兒童和少年處於發育成長期,更要重視鹼性食品和酸性食品的調配,因為「鹼性食品」中所含的重要成分鈣、鈉、鉀、鎂等,是人體運動和腦活動所必需的四種元素。缺乏這些成分,尤其是缺乏鈣質時,將直接影響腦和神經功能,引起記憶力和思維能力的衰退,嚴重的還要導致神經衰弱等疾病。因此,國內外一些醫學專家認為:自覺地重新認識人們的飲食生活,這是向飲食科學化邁出的第一步。

為了提高孩子們的智力和健康,在保證攝取蛋白質、結構脂肪等重要營養要素的前提下,可多吃如下鹼性食品:海帶、香蕈、菠菜、大豆、栗子、香蕉、青芋、小豆、胡蘿卜、油菜、百合、草莓、馬鈴薯、甘藍、蘿卜、南瓜、筍、橘汁、蘋果、蛋清、柿子、梨、黃瓜、西瓜、茄子、洋蔥、牛奶、豆腐等。

白糖是典型的酸性食品,如果飯前多吃糖,其害尤著。這是因為糖分在體內過剩,會使血糖上升,就會感到腹滿脹飽。而長期大量食用白糖,會引起腦功能障礙。因此,為了保護孩子的智力,盡量不吃過於精製的食物,包括白砂糖以及用白砂糖做的糕點飲料。

紅糖則與白糖相反,它能提高腦功能。因為紅糖含鈣量與白糖相比,比例是293∶2,長期食用白糖,容易導致酸血症,為了維持肌體的生命,就不得不動用牙齒和骨骼的鈣質來保持中和,使牙齒和骨骼不堅固,孩子變成脆弱體質。如果是喜食甜味的孩子,每天的白糖用量最多也不要超過20克,可以用紅糖、蜂蜜、甘薯等取代之。

目前,比較公認的健腦佳品有:梅、藻、蒜、茶。這些食物的特點在於本身並不是葯品,而是無副作用的營養素,而這些食物的製品則是攝取對身體有益的精華部分,並加以濃縮而成。因此,效果顯著。尤其對那些愛挑剔、偏食的兒童,更是理想的健康和健腦食品。

梅梅是鹼性食品之王,它是凈化酸性體質體液,從根本上強化體質所不可缺少的食品。梅含有豐富的檸檬酸,可促進鈣質的吸收,梅還含有大量錳酸,具有安神清腦效用,因此咸梅以及用咸梅精華提煉的「梅肉精」,對於學習上造成精神極度緊張的人,是大有益處的。

藻是指石蒓、綠紫菜、紫菜、干紫菜、黑海帶、純海帶、裙海帶、石花菜等。海藻類含有豐富的鈣、鈉、鎂、鐵、碘等礦物質,還含有極多的胡蘿卜素(維生素A)和多種B族維生素類,其鹼性很強,比普通蔬菜要多好幾倍,中和酸性食品效果極佳。它不僅有降壓防治動脈硬化症和促進脂肪吸收的作用,而且是效果顯著的健腦食品和重要的營養源。不過,海藻難吃且不易消化吸收。日本經過多年研究,從多種海藻中提取主要成分而製成顆粒狀的食品「海藻精」。它不僅味道可口並有健身和美容之效。

花生花生營養豐富,營養學家把它當作「植物肉」,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比肉對人體有更多的好處。祖國醫學認為,花生熟食,清香舒脾,調中開胃,凡脾胃不和,氣機不舒,食慾不振,脘腹悶滿者,均以花生為食療之品。因其每千克含鈣量可達124毫克,故對老年人、兒童、孕婦尤為必需。花生中的脂溶性維生素E與生育和長壽關系密切,其所含的卵磷脂和腦磷脂是神經系統所需的重要物質,可聰明強志,延緩腦功能衰退。據國內外生理研究和臨床應用,認為花生米還有降壓、止血和降低膽固醇的作用。特別是花生米外面的紅薄衣,是有效的止血葯。

黃豆黃豆又名大豆,其營養價值極高,平均蛋白質含量為40%,脂肪19%~29%,碳水化合物25%。蛋白質中所含人體必需氨基酸較全,且按一定比例組成,在量和質上均可與動物蛋白媲美。其葯用價值也很高。由於黃豆中磷的含量很高,故對大腦神經非常有益,神經衰弱和體虛的人,常食有益。實驗證明,黃豆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凡膽固醇高及動脈硬化的人,宜常吃黃豆。

粳米粳者,硬也,本品性剛少黏,故名。性味甘平,功能補益脾胃。若老年腹瀉,可將粳米炒焦磨粉,每服3~6克,日服3次。

綠豆綠豆含豐富的蛋白質,主要為球蛋白,並有蛋氨酸、色氨酸、酪氨酸等。磷脂中有磷脂酚膽鹼、磷脂酚乙醇胺、磷脂酚肌醇、磷脂酚甘油、磷脂酚絲氨酸、磷脂酸等,以上物質均有補充腦細胞營養,改善腦代謝,興奮神經,增進食慾等功能,為肌體許多重要器官營養所必需。此外,綠豆中還有少量的鈣、磷、鐵和胡蘿卜素、核黃素、硫胺素、煙酸等成分。

山葯山葯是一種很好的廉價補品,原名薯蕷。其性味甘平,不寒不燥,它既可煮食,也可做菜,或做點心,都很甘美,可謂色、香、味三絕的補益佳品。

白木耳白木耳又叫銀耳,因其附木而生,色白如銀,狀似人耳,故得此名。它有滋肺生津,滋陰養胃,益氣和血、補腦強心的作用。若將銀耳與母雞或瘦豬肉一起燉煮,病後及體質虛弱的人,經常食用,可較快地恢復健康。銀耳也有抗癌作用,故近年來更為人們重視,若患神經衰弱,可用銀耳5克,以適量的水浸泡一夜,再加入大棗10個,上籠蒸1小時,加白糖食之。

桂圓桂圓又叫龍眼。肉味甘美,為大眾所喜吃。桂圓性味甘、溫,能益心脾、補血氣、安心神。經試驗,桂圓肉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因為它能抑制使人衰老的一種酶的活性。桂圓在補氣潤氣之外,又有補血作用。凡因思慮過度引起的失眠、驚悸,用桂圓治之最好。

山楂山楂又名紅果。它既是美味水果,又是一種中葯,營養極其豐富。每千克山楂含維生素C890毫克,在水果中僅次於紅棗、獼猴桃,居第三位,比蘋果高17倍。山楂野果及其加工製品,均有散淤、消積、化痰、解毒,活血、提神、清胃、醒腦、增進食慾等功效,自古以來,頗受醫家重視。對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十多種疾病都有顯著療效。若用山楂片15~30克,開水泡服,代茶飲,每日1次,可擴張腦血管,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腦血液循環,增加腦組織供氧量,對腦動脈硬化者有益;若用山楂、金銀花、菊花各24克,水煎服,每日1次,可降血壓,降血脂,並能改善血管粥樣硬化病變。由上可知,經常食用山楂,能增強並調節心肌功能,對心血管疾病有明顯療效。此外,山楂中含有黃酮類化合物壯荊素,是一種抗癌作用較強的葯物成分,老年人常食,可延年益壽。

蘋果蘋果營養豐富,汁甜味美,一年四季均可買到,故常作為病人輔助食物中的首要水果。蘋果性涼、味甘,有生津、止渴、潤肺、除病、解暑、開胃、醒酒等功效,以補腦助血、潤肺健胃、安眠養神、補中焦、防積食、消毒為其特長,並有中和過剩胃酸,促進腎臟分泌的功效。蘋果能治療高血壓,這是由於蘋果中含有鉀的成分。此外,蘋果對輕度腹瀉有良好的止瀉作用,同時又有通便作用,可以治療便秘。

紫菜紫菜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含量少,碳水化合物較多。還含有維生素A、B族維生素、鈣、胡蘿卜素、硫胺素、煙酸和碘等。紫菜可增加人的記憶力,因紫菜含有較豐富的膽鹼,是神經細胞傳遞信息不可缺少的化學物質,常吃紫菜對記憶衰退有改善作用。

味精味精含谷氨酸,而谷氨酸是人體所需要的一種氨基酸,味精中96%的谷氨酸能被人體吸收,形成人體組織中的蛋白質。谷氨酸能與巨氨結合成無毒的谷氨酸胺。所以能預防或治療肝昏迷,並能參與人體腦內蛋白質和糖的代謝,能改善神經系統的功能,所以對大腦發育不全、癲癇等病症也有輔助治療功效。在烹調食物時加點味精,可增加食物的香味,並增進食慾。

荔枝荔枝可健腦益智。中醫認為,荔枝甘酸性溫,暖補脾精,溫滋肝血,而精血是神經的物質基礎,故荔枝能健腦益智。

黑芝麻黑芝麻含有優質蛋白脂肪油,維生素E、維生素B1、維生素B2,以及鈣、磷、鐵等營養物質。其脂肪油中大多為不飽和脂肪酸,是構成腦細胞的重要物質,經常食用可延緩大腦機能衰退,改善記憶。

纏魚頭《本草求原》中說此物能「去頭眩,益腦髓,老人痰喘宜之」。經常食用,有益於健腦益智。

蓮子味甘澀,性平,善補益心脾,益智安神,最適合於用腦過度、健忘、失眠者調養之用。

人乳汁《隨息居飲食譜》里說:人乳能「補血、充液、填精、化氣、生肌、安神、益智、聰耳明目」;《韓氏醫通》也說:人乳「益心氣、補腦」,人乳汁味甘咸,性平,可補心健腦。

鯉魚鯉魚是健腦佳品,因其含有營養物質DHA對大腦細胞特別是腦神經傳導和突觸的生長發育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鱖魚此魚性平,味甘,具有補氣血、益脾胃之功效,適用於氣血不足,虛勞羸瘦,食慾不振,為魚中上品,是補益強壯養生佳品,常食令人腦聰體健。

豬腦豬腦為豬科動物豬的腦子,含大量蛋白質、脂肪、糖、鈣、磷、鐵、維生素B1、維生素B2等,其所含的鈣、磷比值為1:2.3,是一種較理想的營養食物。祖國醫學認為,豬腦味甘,性寒,有補骨髓、健腦、益虛勞之功,適用於神經衰弱、頭痛頭昏、眩暈等症。

芹菜芹菜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C、維生素P和磷、鐵等礦物質,尤其是P種維生素的含量較多。中醫認為,芹菜性涼,味甘,具有健胃、降壓、醒神、健腦之功效,適用於高血壓及食慾不振等症。

麥麩《葯物圖考》說:「麥皮中含有一種生活麥,能和緩神經,除熱、去煩、潤臟腑、安神經」。

蜂蜜蜂蜜具有補益氣血,益腦健身之功效,久服可增強腦力,促進生長發育,新陳代謝,精力旺盛,是一種能使人增強活力的營養滋補品。

黃花菜此物具有安神定志之功效,其蛋白質、脂肪、鈣、鐵的含量是菠菜的15倍,維生素B1的含量也較高,故被人們稱為「健腦菜」。

雞蛋此物含有大量蛋白質、脂肪、無機鹽和維生素,這些都是大腦新陳代謝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其所含的乙酚膽鹼是大腦完成記憶所必需的營養物質。因此,最好能每天早餐吃一個雞蛋,不僅可以提高早餐質量,使整個上午均具有充沛的精力,而且可以強身健腦。

大蒜大蒜可和維生素B1產生一種叫蒜胺的物質,這種物質的作用與維生素B1相同,甚至還比它強些,適當吃些生蒜,對腦功能有好處。

小米小米含較多的蛋白質、脂肪、鈣、鐵和維生素B1等營養素,是健腦的主食。

茶茶葉歷來被人們視為延年益壽之品,其主要功能之一是提神醒腦,「北窗高卧鼾如雷,誰遣香草換夢回。」這是陸游《詩茶》中的雅句,說明茶葉有提神醒腦的作用。唐代大詩人白居易,也用「破睡見茶功」的詩句,來贊揚茶葉提神醒腦的作用。

茶葉之所以提神,是因為茶葉中含有咖啡鹼,而咖啡鹼具有興奮中樞神經的作用。

除了上述食物有明顯的養腦作用外,還有不少食物具有程度不同的作用。如蔥與蒜常食可使大腦保持靈活,甚至更加活躍,專家們還指出,為了使頭腦聰明,人們應該食用大量的天然野生動植物,因為天然植物和野生動物含有大量的保持著自然平衡狀態的礦物質、維生素以及脂質、蛋白質和糖類等天然營養成分。而人工製作的食品大多數是在非自然條件下栽培和飼養的,營養平衡往往遭到破壞。而且在加工食品的過程中有益於腦成長和發育所必需的營養成分也損失了。

小兒可常服下列健腦益智的葯膳

葯膳是中醫葯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中醫葯理論指導下,食物與葯物相配合,成為既是食物,又是葯物的美味佳餚。以葯為食,以食為葯,葯借食味,食借葯力,發揮協同作用,達到防病治病、延年益壽的作用。常用葯膳有葯粥、葯羹、葯膳菜餚、米麵食品等,這類葯膳具有葯療和食療的雙重效果。還有葯膳飲料,植物瓜果鮮汁,可以像飲茶那樣飲用方便。葯酒也是葯膳的一種,可通血脈,活經絡,祛寒氣,行葯勢。但肝、腎功能差或不能飲酒的人不宜用。

閱讀全文

與小兒健康食物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鎮平幸福路辦事處屬於什麼街道 瀏覽:30
進賢健康碼怎麼弄 瀏覽:901
在事業單位上班多久可以去考公務員 瀏覽:802
酒泉經濟發展如何 瀏覽:5
值得我們為之奮斗的愛情是什麼 瀏覽:605
婚姻和愛情怎麼結合 瀏覽:351
愛情為什麼會被譽為最偉大的歌手 瀏覽:618
曲靖健康碼怎麼填寫 瀏覽:733
故事的發源地是什麼 瀏覽:296
幸福三重奏鄧捷用的什麼音響 瀏覽:837
湖北健康碼什麼用 瀏覽:650
1653的愛情是什麼意思啊 瀏覽:622
如何變成最幸福的人 瀏覽:426
婚姻不被理解該怎麼辦 瀏覽:571
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哪些合同有效 瀏覽:858
寧波紅色碼怎麼健康打卡 瀏覽:910
哪個字代表著幸福的意思 瀏覽:759
幸福樹營養液多少錢一袋 瀏覽:802
事業單位管理崗位怎麼晉升職級 瀏覽:408
怎麼稱贊大學畢業美女 瀏覽: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