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年人有哪些聽力健康的知識
一般而言,人到六十歲上下即可出現耳聾現象,這是由於聽覺器官退化衰老造成的,醫學上稱為老年性耳聾。老年性耳聾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保持身心愉快。
老年人若長期處於緊張、焦慮的狀態,容易引起血壓升高,久之必然殃及聽力。因而老年人應根據個人體力情況參加一些文娛體育活動,盡量便自己保持輕松愉快的心境。
2、注意避免雜訊。
不斷處於雜訊環境會使人煩躁不安、失眠,以致血壓升高、心臟排出血量減少,故影響內耳供血。極強雜訊如爆炸聲、放炮聲會直接損傷內耳器官。在用耳塞機收聽時不宜時間過長,配戴助聽器時音量應調控適當。
3、不要自己挖掏。
如果經常用耳勺、火柴棒掏耳朵,容易碰傷耳道,引起感染、發炎,還可能發生外傷性鼓膜穿孔,導致聽力下降。如果平時感到耳道發癢難受或耳悶時,建議到醫院找耳鼻喉科醫師治療。
4、避免應用耳毒性葯物。
要避免應用耳毒性葯物如慶大黴素、鏈黴素、卡那黴素等,因為老年人解毒排泄功能低,應用這些葯物更容易引起耳中毒而損害聽力。
5、常按摩。
常按摩耳垂前後的翳風穴(在耳垂與耳後高骨之間的凹陷處),和聽會穴(在耳屏前下方,下頜關節突後緣之凹陷處),可以增加內耳的血液循環,有保護聽力的作用。宜每日早晚各按摩一次,每次5~10分鍾,長期堅持下去即可見效。
2. 什麼叫健聽人
健聽人是指擁有健康、正常聽力的人士。
國際衛生組織(WHO-1997)將平均聽力損失≤25dB HL視為正常聽力,即健聽人所持有的正常聽力的特徵。
聽力保護注意事項:
1、聽耳機聲音不宜過大,時間不宜過長。
許多學生喜歡把MP3的聲音調得非常大,而且喜歡長時間地聽,這都是錯誤的。中學生聽耳機的時間不能過長,每次不能超過30分鍾,不能超過60分貝。」
2、不邊聽音樂邊做作業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應該邊聽音樂邊做作業,要高度集中精力,提高效率,養成好的習慣。
3、聽力受損應及早就醫
中學生在聽MP3的過程中,如果出現了耳朵發癢、耳鳴,說話不得不提高嗓門的情況,這就是聽力受損的徵兆,學生們應該及早就醫,以免造成嚴重的後果。
4、噪音環境引起的聽力損失應在三周內解決
市民應該在日常生活中採取適當措施保護聽力,如避免長期待在喧囂場所等。一旦發生因噪音引起的聽力損失,應該立即到專科醫院就診,聽神經受損傷水腫時間過長(超過三周),就會出現神經變性、壞死,喪失聽覺功能等症狀。
5、遠離噪音和爆炸現場
例如放爆竹,因為較大的噪音可引起噪音性耳聾,而爆炸聲會造成爆震性耳聾。
6、遠離煙酒和耳毒性葯物
如鏈黴素、慶大黴素、卡那黴素等,因為它們對聽神經有毒害作用。
7、避免打擊頭部
更不可掌擊耳部,擊打頭部可並發聽力損害,而掌擊耳部可引起鼓膜破裂,生活中,因外力打擊而造成耳朵功能受損的情況屢見不鮮。
(2)聽力健康指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推委會秘書長呂文華表示,方便殘疾人在公共場所建設的無障礙設施(如盲道、輪椅通道等),已被社會廣泛認同與施行。但隨著現代通訊技術的發展,卻無形中也加大了聾人與健聽人這兩個群體之間信息交流的障礙。
雖然信息傳遞方式日新月異、通訊產品層出不窮,但聾人卻並未從中切身感受到先進科技所帶來的益處。從首部電話機的發明到今天已經100多年了,其間先後出現了行動電話、衛星電話、IP電話等等,但卻很少有根據聾人實際需求而設計的通訊裝置或設備。
推委會的成立就是希望藉助科技手段,以聾人的利益為本,使聾人也能享受現代科技的成果,最大限度地減少甚至消除聾人與聾人之間、以及聾人與健聽人之間信息交流的障礙。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孩子經常「不理人」?有可能得了「微聽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聽力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中國聾人信息無障礙推進委員會在北京成立
3. 現在國家的聽力分級標準是什麼
人通過聽覺能感知的聲音從20HZ到20kHZ,從0dB HL到130dB HL。當聲音達到或超過130 dB HL時,人會感到耳疼、不適。依據聲音的頻率和人對音強的感知能力,世界衛生組織制定了聽力障礙的分級標准。建議,以較好耳0.5、1、2、4kHz的平均純音聽閾為依據將聽力障礙分為四級:26~40dB HL為輕度,41~60dB HL為中度,61~80dB HL為重度,≥81dB HL為極重度。兒童處在言語、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聽力健康尤為重要。因此,有國外學者建議,只要兒童聽力損失高於15dB HL或者單耳存在聽力損失就應給予及時關注和干預。聽力殘疾是一類程度嚴重的永久性聽力障礙,是著眼於聽力障礙對人的功能性影響而進行的分類。當聽力障礙嚴重程度達到法定標准,持續影響到患者的日常活動和社會功能時,就可以認定為聽力殘疾。為強調兒童聽力健康的重要性,世界衛生組織在規定聽力殘疾標准時將成人聽力殘疾定義為:優聽耳0.5、1、2和4 kHz 4個頻率永久性非助聽聽閾級平均值≥41dB HL,而將兒童聽力殘疾定義為:較好耳0.5、1、2和4 kHz 4個頻率永久性非助聽聽閾級平均值≥31 dB HL。2010年,我國頒布了《殘疾人殘疾分類和分級國家標准(GB/T26341-2010)》,對聽力殘疾評定標准進行了規定。
4. 聽力的正常值和分級是多少
人的耳朵並不能聽到宇宙間的一切聲音,有一定的范圍,平均是20-20000赫。人們的聽覺主要用來聽語言,而語言的頻率並不寬,其主要范圍是在500-3000赫。
因此,科學家把500赫、1000赫、2000赫這3個代表性頻率叫做語言頻率。聽力的計算,便是用這3個音頻檢查所得分貝數加起來除以3,所得平均數就是人耳的聽力水平。
(4)聽力健康指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聽力正常的人,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聽講話不會感到困難,如果能聽到6米距離一般的談話,聽力水平在10 分貝以內。根據聽力計測試出聽力損失的分貝數、耳聾的程度可分為4個等級。
平均聽力損失26-40,對一般的說話聲聽取沒有困難,但對多人開會的場面會感到聽話困難,較小的聲音不易聽到,嬰幼兒有此程度的聽力損失,會不同程度地影響語言。
平均聽力損失41---55,對普通音量的說話聲感到聽辨困難,發生在嬰幼兒期可導致語言發育遲緩,影響嬰幼兒的語言學習。
平均聽力損失56---70,對大聲說話聽辨困難、不易理解,發生在嬰幼兒期可導致語言明顯遲緩、且發音異常。
5. 什麼是良好的聽力保健呢
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健康意識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過去只要不生病,沒有痛苦和傷殘就很滿足,現在則不同了,不但要求沒有疾病的困擾,而且要在心理上、機體功能上都處於良好狀態。耳不聾、眼不花、健康的體魄、良好的心態,已經成為人們普遍追求的目標。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有很多人為聽力下降而擔心,為聽力過早衰退而遺憾,許多人期盼能有延緩聽力衰老的辦法,那麼,了解一些正確的聽力保健知識是非常有必要的。
良好的聽力保健應從何時開始呢?人類的聽覺器官最早發生於妊娠的第三周。到了妊娠三個月,鼓膜已經形成;妊娠五個月時,中耳、聽骨及鼓室的發育已初步完成。胎兒滿六個月,就有聽力了,可以聽到母體血管搏動的聲音,通過母體的腹壁感受到外界的聲音。因此,人們為了培養兒童的智力水平,主張早期教育,一個剛出生的嬰兒,如果他的聽力是正常的,通過父母的教育和外界各種聲音的刺激,很快就會學會說話和唱歌,並能上學獲得知識,相反,如果他失去了聽力,後果是不堪設想的。可見,聽力與智力是密切相關的。良好的聽力可以使人反應靈敏;聽力差時,反應遲鈍,顯得痴呆。俗話說:"一聾三分傻"就是這個道理。
從妊娠開始,為了保證嬰兒有良好的聽力,至少要叢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營養。
妊娠後,由於胎兒的迅速發育成長,給母體帶來一系列變化,如內分泌旺盛,代謝增加等。母體必須有充足的營養,才能保證胎兒的正常發育。當然也包括聽力器官的發育。保證母體全面和充足的營養,並不是一定要吃什麼特殊的補品,而是要保證胎兒生長發育所需要的各種物質的質量和數量。不能偏食。營養為什麼會與聽力有關呢?如果妊娠期的營養不良,可以引起胎兒腦細胞分裂減少甚至腦細胞數量減少。如果腦細胞的發育受到影響,聽覺反應就不敏感而影響聽力。另外,如母體患了維生素B 缺乏症,就可以引起進展緩慢的神經性耳聾。如果在妊娠期過度嘔吐而不及時補充營養,或者因胃腸道疾病反復腹瀉,則很容易引起營養不良,從而使胎兒的耳蝸、球囊斑、前庭神經受到危害。因此,胎兒時期是聽力器官發育的關鍵階段,對營養的要求較高,一旦缺乏營養,就會造成不良的後果。
2.情緒。
胎兒在母體的子宮里成長生活,在未出世以前,除了與母體的健康和營養有關,還與母體的心理狀態、情緒變化相連。情緒是一種復雜多變的心理現象,它對機體的巨大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母體的情緒穩定、心理健康,積極樂觀,則胎兒從中得到美好的享受,正常的發育,當然也包括聽力的發育。
3.禁煙酒。
煙草燃燒時,會產生一氧化碳,使胎兒缺氧,尼古丁可使胎盤的血管收縮,減少胎兒的血液供應。所以吸煙對胎兒的發育會造成不良的後果。妊娠期大量的飲酒,可使胎兒在子宮內發育遲緩,出現畸形。因為,大量的酒精進入體內,可使生殖細胞受損,使精子、卵子發育不全。酒後受孕可使胎兒發育遲緩和智力低下,腦發育異常,易出現愚笨和低能兒。因此,禁煙酒才能使胎兒有一個良好的聽力開端。
4.葯物。
在剛出生就耳聾的嬰兒中,最多見的原因是遺傳因素(染色體異常)。第二位就是葯物因素了,因此,妊娠用葯是要十分慎重並認真選擇的,目前,抗生素在臨床上大量的廣泛使用,對耳有毒性的就有幾十種之多。因此,凡是對耳有毒性的葯物,在妊娠期都應當禁用或者慎用,特別是在妊娠6個月以前。有一種治療妊娠嘔吐的葯物叫"反應停"此葯對胎兒內耳、外耳、中耳均有較大的毒性,對聽力危害較大的抗生素有鏈黴素、新黴素、卡那黴素和慶大黴素、萬古黴素、多粘菌素B等。這些抗生素都止禁用或慎用。除上述葯物外,還有奎寧、水楊酸鹽類、利尿劑等;也可以引起聽力損害。
以上主要針對妊娠期的聽力保健,對於正常成人和聽力障礙者須注意以下幾方面。
首先要有一個安寧的心境,荀子說;"水火有氣而無生,草木有生而無知,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這段話說人的最大特點是有思想。
理解人生規律要求,一個人每天心情愉快是不可能的,要求一個人一輩子不得病也是不可能的。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規律,怎樣在有限的人中生活的更有價值?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先讓自已減少一些悲哀,增添幾分愉快。正確對待疾病,耳聽力損失種類很多,有的是飛來橫禍,例如外傷之類;有的是積勞成疾,例如雜訊性耳聾,還有的是陋習所致等;正確對待疾病,整天怨天尤人,心情不好,多數情況下反而會使疾病加重。 所以說聽力損失後如果能保持一分心境的安寧,往往能多一分康復的機會。其次適量運動對耳科疾病有積極意義。全國著名的中醫耳鼻喉科學家干祖望老教授,87歲了還堅持每周上3個半天門診和查病房,一口氣爬十幾層樓也不氣喘。要問他的養生訣竅,有八個字:童心、龜欲、蟻食、猴行。意思是心態宜平、私慾宜少、飲食宜雜、行走宜勤。如何進行體育運動、鍛煉身體呢?盡量室外活動,室外有新鮮空氣等室內不可替代的條件,所以有條件者要盡量接觸大自然,如慢跑、散步、登山、游泳、羽毛球等活動。當然,也要因人而異,如鼓膜穿孔者不宜游泳。量力而行,鍛煉身體幾乎對每個人都是有益的,但是各人的合適運動量是不同的。年輕人可以選劇烈一些的項目,中老年人則應選一些緩和的運動,例如上面提到的干老,他的運動主要是多走路,多爬樓,而不是跑步。量力而行是重要的,尤其對於病人來說,超運動量無異於"飲鴆止渴"。形式可以多樣,廣義概念的運動也可以包括自身的保健,對於有些因病而不便參加體育活動的人來說,一些保健操更為實用。養生格言說:"發宜常梳,面宜多擦,目宜長遠,手宜多彈,舌宜舔齶,齒宜數叩,津宜數咽(常咽下唾液),濁宜常呵(吸入清氣,吐出濁氣),背宜常暖,腹宜常摩,穀道宜常撮(提肛),肢節宜常搔,足心宜常搓,皮膚宜常干,大小便時勿言。"這就是"養生十五益",對正常人和聽力有損失的人都十分有益。最後,還要注意那些對聽力保健不利的飲食習慣。偏愛甜食者容易肥胖,也容易患糖尿病,耳科疾病中有一些是與糖病有關的,例如耳鳴、耳聾等。嗜辛辣,辣味在調味品中起到重要的激發食慾的作用,但是如果吃辣的東西太多,容易助長"內火",損傷津液,造成陰虛火旺的證候,急性病時多吃辣味,還容易加重炎症。飲酒也應少量、適量,由於人與人之間的個體差異,還有一個人在平時和生病時的差異,所以很難界定"少量"和"多量"的界限。一般而言,在急性病時不宜飲酒,耳聾、美尼爾病等內耳疾病也不宜飲酒。此外,還有飲食的時間規律、溫度涼熱、飢飽程度等等,也與聽力保健有一定的相關性。
綜上所述,良好的聽力保健其實並不復雜,只要您有耐心、有信心、有恆心,就一定能做好正確的聽力保健
6. 為什麼要及時關注老年人聽力健康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醫學的發展,我國逐漸步入老齡化,人到老年,功成告退,該是安度晚年盡享天倫之樂,而聽力下降卻給很多老年人帶來了很大的困擾。有多少老人家屬會關注到老人的聽力健康問題?有多少耳背的老人為耳朵尋找到了干預的工具,例如助聽器?
7. 你的聽力還好嗎關於聽力健康,你了解的知識都有什麼
人的聽力隨著年齡會足步減弱,老年人注重飲食和鍛煉身體,能夠起到很好的保健保養作用,年輕人注意工作環境,就是噪音下的長時間工作,另外許多年輕人不應該,聽音樂時高分唄播放久之會傷聽覺,在使用耳機時聲音不要太大時間不易過長。
如果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那麼耳朵就是心靈的大門。感受一下,當你打開窗戶的時候,你會看到什麼,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正向你走來,但你卻無法想像,只見風景不見聲音會是怎樣的一個世界,沒有風的呼喚,沒有鳥的歌唱,沒有溪水的歡流...... 聲音感知的缺失會影響我們對事物的理解和判斷,進而阻礙我們的語言交流和思維發展。
什麼是良好的聽力健康?
聽力保健在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人們天生就有兩隻眼睛,就像雙保險。兩只耳朵是用來分辨聲音、平衡身體、建立語言和相互交流的。
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哪裡有不對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哦,您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
8. 聽力健康和大腦健康,有關系嗎
我們通過大腦聆聽,而不是耳朵!
助聽器可以極力幫助您的大腦保持健康。當您配戴助聽器時,您會發現溝通和參與活動更加容易。這些都會刺激您的大腦,並有助於減少智力衰退的風險。
助聽器如何幫助您的大腦聆聽?
全方位聆聽,保留對話中的細節
幫助你的耳朵分辨聲音的來源
考慮您的個人聽力喜好
讓聆聽更輕松
提升言語理解力
通過與朋友,家庭和商業夥伴積極的社交生活,使我們的大腦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9. 人們常說的聽覺康復是什麼
聽覺康復評估包括數量評估和功能評估:數量評估即運 用專業的測試設備,測試聾人裸耳和配戴助聽器後各個頻率的閾值,並對其閾值加以分析的過程。它主要反映耳蝸的功能。功能評估即選用一組單字或一組雙音節單詞,聽損兒童要選擇適合其年齡、智力、聽力、語言等方面特點的簡單詞彙要有一定的語言基礎,運用專業的測試設備測試聽障者的言語解析度,並對其結果加以分析的過程。此項檢查可以反映整個聽覺通路的全過程,因此是常用的評估方法並經常與數量評估相配合使用。具體的評估和等級劃分標准如下:
(1)戴助聽器後測助聽聽閾,如果從250—4000Hz的聽力補償均能進入言語頻譜范圍內(香蕉圖),且言語解析度≥90%,助聽效果是至合適的聽覺康復的效果,屬於一級。
(2)戴助聽器後測助聽聽閾如果從250—3000Hz的聽力補償能進入言語頻譜范圍內,而4000Hz的聽力補償未進入言語頻譜范圍內,言語解析度)80%,助聽效果為適合聽覺康復的效果,屬於二級。
(3)戴助聽器後測助聽聽閾,如果從250~2000Hz的聽力補償能進入言語頻譜范圍內,而3000~4000Hz的聽力補償未進入言語頻譜范圍,言語解析度≥70%,助聽效果為較合適聽覺康復的效果,屬於三級。
(4)戴助聽器後測助聽聽閾,如果從250~1000Hz的聽力補償能進入言語頻譜范圍內,而2000~4000Hz的聽力補償未進入言語頻譜范圍,言語解析度≥44%這種情況就需要藉助「看話」來幫助學習和理解語言聽覺康復的效果,屬於四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