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運動健康的概念
我覺得一動不如一靜.消耗的不光是體力,還有一種精氣,練練吐納到是不錯的.合理飲食,少量的運動,保養精神.平常工作就已經夠耗費體力的了,你再拚命練也是沒用的,厚積薄發.
『貳』 你對健康運動的認識和體會
這個簡單,主要寫一些以前不知道的點,比如健康運動原來可以有這么多的作用。
(2)健康運動的定義是什麼擴展閱讀:人,可以從生物、精神與文化等各個層面來定義,或是這些層面定義的結合。生物學上,人被分類為人科人屬人種,2號染色體和猩猩甲條染色體著絲粒融合(平衡易位)締合模式接近度超過16N,並臂間多次倒位,其餘染色體都有很強的同源性,是一種高級動物。精神層面上,人被描述為能夠使用各種靈魂的概念,在宗教中這些靈魂被認為與神聖的力量或存在有關。文化人類學上,人被定義為能夠使用語言、具有復雜的社會組織與科技發展的生物。
『叄』 體育與健康的定義
「體育」與「健康」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它們之間又有著內在的必然聯系。
體育一詞在《學校體育學》書上從廣義和狹義兩方面都有明確解釋,在其釋義之末都有通過身體練習即體育鍛煉增強體質,促進健康之含義。
健康一詞之定義,世界衛生組織已提出「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和身體不虛弱,而且是保持身體上,精神上和社會適應方面的良好狀態。」眾人均知,影響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諸如遺傳、自然環境、教育、生活習慣、個性心理、營養、體育鍛煉,還有社會文化環境等。
在眾多的影響因素中,體育鍛煉是最能積極促進身體健康的。科學的體育鍛煉不僅能增強人體各器官系統的免疫功能,全面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和身體的正常發育,而且能磨煉意志,培養自信心,提高抗挫力,陶冶美的性情,增強社會與適應能力。
引用「參加體育鍛煉有助於增進健康、減少疾病的發生」這一事實可肯定體育健康之關系。體育鍛煉的存在是身體健康的需要,身體健康本身就表示為體育運動狀態。體育鍛煉或體育運動是身體健康的另一種表現形式。
『肆』 健康運動這個概念是誰提出的
健康運動這個概念已經出來許久,教深入人心了,它講究的是每個人在運動時要量力而行。
『伍』 一,健康的定義.什麼樣的運動形式更加有利於健康
健康是指一個人在身體、精神和社會等方面都處於良好的狀態。健康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主要臟器無疾病,身體形態發育良好,體形均勻,人體各系統具有良好的生理功能,有較強的身體活動能力和勞動能力,這是對健康最基本的要求;二是對疾病的抵抗能力較強,能夠適應環境變化,各種生理刺激以及致病因素對身體的作用。傳統的健康觀是「無病即健康」,現代人的健康觀是整體健康,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健康不僅是軀體沒有疾病,還要具備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有道德」。因此,現代人的健康內容包括:軀體健康、心理健康、心靈健康、社會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環境健康等。健康是人的基本權利。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財富。適當的有氧運動對身體最好。
『陸』 體育課理論考試!關於健康的定義、分類、為什麼、怎麼辦等等,要全!
健康是人類生存發展的要素,它屬於個人和社會。以往人們普遍認為"健康就是沒有病的,有病就不是健康"。隨著科學的發展和時代的變遷,現代健康觀告訴我們,健康已不再僅僅是指四肢健全,無病或虛弱,除身體本身健康外,還需要精神上有一個完好的狀態。 人的精神、心理狀態和行為對自己和他人甚至對社會都有影響,更深層次的健康觀還應包括人的心理、行為的正常和社會道德規范,以及環境因素的完美。可以說,健康的含義是 多元的、相當廣泛的。健康是人類永恆的主題。
一、 健康的定義
(一)世界衛生組織關於健康的定義
世界衛生組織關於健康的定義:"健康乃是一種在身體上、精神上的完滿狀態,以及良好的適應力,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衰弱的狀態。"這就是人們所指的身心健康,也就是說,一個人在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道德健康四方面都健全,才是完全健康的人。有人對這幾方面的健康作了如下解釋。
軀體健康:一般指人體生理的健康。
心理健康:一般有三個方面的標志:
第一,具備健康的心理的人,人格是完整的,自我感覺是良好的。情緒是穩定的,積極情緒多於消級情緒,有較好的自控能力,能保持心理上的平衡。有自尊、自愛、自信心以及有自知之明。
第二,一個人在自己所處的環境中,有充分的安全感,且能保持正常的人際關系,能受到別的歡迎和信息。
第三,健康的人對未來有明確的生活目標,能切合實際地、不斷地進取,有理想和事業的追求。
社會適應良好:指一個人的心理活動和行為,能適應當時復雜的環境變化,為他人所理解,為大家所接受。
道德健康:最主要的是不以損害他人利益來滿足自己的需要,有辯別真偽、善惡、榮辱、美醜等是非觀念,能按社會認為規范的准則約束、支配自己的行為,能為人的幸福作貢獻。
(二)我國學者穆俊武提出的健康定義
我國學者穆俊武提出的健康定義:"在時間、空間、身體、精神、行為方面都盡可能達到良好狀態。"他對此的解釋如下:
時間概念:是指個人或社會發展的不同時期對健康不能用同一標准來衡量。不能把健康看作是靜止不變的東西,應理解為不斷變化著的概念。他認為"世界衛生組織的健康定義對個人或社會來說,過去是否有過或將來是否有'身體、精神、社會都處於完好的'短暫狀態是值得懷疑的。那恰恰不是也不可能是生活方式。"新的健康概念強調時間的重要性,即健康概念的相對性。
空間概念:不同地區、不同國家的人,有著各不相同的健康概念和健康標准。這並不意味著沒有一個可供人們遵循的健康概念。應分為區、國家的不同,盡可能達到各自的良好狀態。人們對保健的需要在發達國家和不發達國家不同。作為健康教育者,應根據空間來制定保健行為。 健康不是由主觀或客觀的東西來決定。有些結核病人,沒有自覺症狀,而胸部X線片發現有結核病變;一些精神病患者,本人沒有意識到患病,而是周圍人發現他有病;有許多就診患者認為自己不健康,而多方面檢查並未發現異常。對這些目前沒有一個標准來區分。我們不妨從身體、精神、行為等角度,把主觀表現,客觀徵象結合起來去探求健康概念。 身體、精神概念較易理解。 行為,是一個人在社會生活中對賦予的責任和義務所採取的動態和動機。行為表現為社會性,每個人的行為必然受到他人的影響。 健康是個體概念。
我們在考慮健康時必須區分是群體的健康還是個人的健康。群體的健康是採用統計學上的平均值,即在一定范圍內某一個時期的健康應為正常值,偏離了就不正常;但是,偏離了正常值對於個人來說就不一定不健康,作為個人,健康的標準是一個人特有的。個體健康是現實的,群體的健康是理想的。 此外,我們必須結合世界衛生組織憲章和2000年人人享有衛生保健的要求,從國際社會的高度來認識,享受最高標準的健康被認為是一種基本人權;健康是社會發展的組成部分:健康是對人類的義務,人人都享有健康平等的權利。
(三)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健康的十條標准
(1)精力充沛,能從容不迫地應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壓力而不感到過分緊張。
(2)處事樂觀,態度積極,樂於承擔責任,事無巨細不挑剔。
(3)善於休息,睡眠良好。
(4)應變能力強,能適應環境的各種變化。
(5)能夠抵抗一般性感冒和傳染病。
(6)體重得當,身材均勻,站立時頭、肩、臂位置協調。
(7)眼睛明亮,反應敏銳,眼瞼不發炎。
(8)牙齒清潔,無空洞,無痛感;齒齦顏色正常,不出血。
(9)頭發有光澤,無頭屑。
(10)肌肉、皮膚富有彈性,走路輕松有力。
然而,健康標准對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的人則有不同的要求。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年齡分期是:44歲以前的人被列為青年;45~59歲的人被列為中年;60~74歲的人為較老年(漸近老年);75~89歲的人為老年;90歲以上為長壽者。
1.青年人健康要點
(1)吃得正確:在青春期保持飲食平衡和有規律,有助於使你現在健美將來健康。
(2)喝得正確:干凈的水和果汁是有利於健康的,不要飲酒,喝醉是不明智的。
(3)吸煙嗎?如果你想健美有吸引力,請別吸煙。
(4)適當放鬆:運動、音樂、藝術、閱讀與其他人交談,可幫助你成為興趣廣泛的人。
(5)積極自信:要積極自信和富有創造性,要珍惜青春。
(6)知道節制;遇事能三思而後行,大多數的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7)負責的性行為:了解自己的性行為並對此負責。
(8)運動有好處:運動可以使你健美和感覺良好;參加運動的每一個人都可贏得健康。
(9)散步:散步是一種輕緩的運動,而且散步能使你感到舒適。
(10)吸毒:吸毒是一條死胡同,要堅決自信地說"不"。
2.老年人健康要點
(1)吃得合理:少吃多餐。吃營養均衡的低脂肪食物。
(2)喝得適當:多喝水,少喝啤酒、果酒和白酒。
(3)吸煙:戒煙不分遲早。吸煙可增加你患心臟病或癌症的機會,並縮短你的壽命。
(4)散步:散步中保持機敏靈活和健康最好的辦法。新鮮空氣比補葯更好。
(5)多尋求樂趣:與家庭、朋友的鄰居保持聯系。記住要活到老、學到老、教到老。
(6)積極自信:爽朗樂觀使人容易接近你。
(7)時時當心:你的生命和別人的生命有賴於你頭腦清醒,視力清晰。
(8)性生活:性生活沒有年齡限制。
(9)運動對你有好處:不很劇烈的運動對你的健康是有益的,而且還可使你接觸其他人,游泳和適應性鍛煉特別值得推薦。
3.男性健康的要點
(1)吃得正確:知道吃什麼和什麼時候不吃。
(2)喝得正確:每天至少喝兩升液體--大部分為水。酒精和駕駛不能相容。
(3)吸煙:吸煙和嚼煙草是不衛生的和令人討厭的。這對你本人和周圍的人都能造成嚴重的危害。
(4)散步:盡可能多散步和經常散步。
(5)找時間娛樂:找時間享受家庭生活的樂趣,培養興趣,學習新技能。
(6)自信:頭腦開放和舉止大方比相反行為更有作用。微笑可以溝通感情。
(7)事事小心:無論你是在開車、工作還是在家裡都要做到安全第一,避免疲勞和保持警覺。
(8)性生活:每人只能有一個性伴侶。
(9)運動:運動對生理和心理健康都有好處。
(10)葯物:不要非法使用或濫用葯物,記住你對青年人可能有榜樣作用。
4.女性健康的要點
(1)吃得正確:懷孕和哺乳期間,營養特別重要。要保證補充足夠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2)喝得正確:一天至少喝兩升液體--主要是水。如果你已懷孕,酒對你和胎兒特別有害。
(3)吸煙:為了你自己(特別是如果你正在服用口服避孕葯)、你的家庭和未出世的孩子的健康--不要吸煙。
(4)散步:要盡可能經常散步,尤其在絕經期以後,散步可以增強你的骨骼。
(5)安排閑暇時間:在每天的經常性活動以外,培養多種興趣。
(6)富有建設性:在為親友等分擔憂患意外時,富有建設性,意味著愛和關懷照顧,微笑易溝通感情。
總之,健康是人類寶貴的社會財富,是人類生存發展的基本要素。健康水平反映生命運動水平,生命運動的協調、旺盛和長壽就表現健康的良好狀態。據世界衛生組織提供的資料表明,人們的壽命在延長,而全球死亡率降低到15‰以下時,與生活方式有關的疾病都出現了。不良生活方式導致的疾病已成為影響世界人民健康的大敵。還強調指出,飲食和運動是促進人們健康的主要因素。 "生活方式疾病"的發生與人類文明進步密切相關,故也稱"文明病",其中關鍵是社會因素,特別是不科學、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態環境。這些因素主要包括不平衡的膳食、不懂營養衛生,酗酒、吸煙、好逸惡勞、缺乏運動等。
二、健康程度
(一)健康程度的分類
從不同的目的和不同的角度出發,有各種健康程度的分類。如表:
表 幾種健康程度的分類
1度 2度 3度 4度
特別健康者 普遍健康者 需注意者(限制運動) 需保護者(禁止運動) 病者(治療)
健康者 虛弱者
從理論上講,盡管分類中有第一度特別健康者和第二度普通健康者,但實際上在體育運動中二者不易明確區分。在日常生活中健康者、病者及虛弱者彼此之間是有區別的,通過體育鍛煉和運動療法健康程度可以提高和恢復。
(二)健康水平的評價標准 1.群體健康的評價標准。對於一個國家或某一地區的群體健康水平的評價標准,主要是看四項指標:即平均壽命、患病率、就診率及死亡率等綜合情況。 2.個體健康的評價標准。主要是看個人各主要系統、器官功能是否正常、有無疾病、體質狀況和體力水平等。
(三)健康生活方式 美國加洲大學公共健康系萊斯特·布萊斯諾博士對約7000名11~75歲的不同階層、不同生活方式的男女居民進行了9年的研究,結果證實,人們的日常生活方式對身體健康的影響遠遠超過所有葯物的影響。
據此,萊斯特博士和他的合作者研究出一套簡明的、有助於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下:
(1)每日保持7~8小時睡眠。
(2)有規律的早餐。
(3)少吃多餐(每日可吃4~6餐)。
(4)不吸煙。
(5)不飲或飲少量低度酒。
(6)控制體重(不低於標准體重10%,不高於20%)。
(7)規律的鍛煉(運動量適合本人的身體情況)。
此外,每年至少檢查一次身體。布萊斯諾博士指出,它適用於各種年齡的人,特別適用於身體功能處於下降階段的人。若能遵循上述7種習慣去生活,那麼將會使你終身受益。一般來說,年齡超過55歲的人如果能按上述的6種至7種習慣去生活,將比僅僅遵循三種或更少的習慣生活的人長壽7~10年。
『柒』 請問健康與運動的關系是什麼
運動對人體健康的發展有著積極的影響,「生命在於運動」深刻地體現了體育在促進人體發展和增強體質方面的重要作用:
(1)運動鍛煉能促進中樞神經系統及其主導部分大腦皮層的興奮性增強,從而改善神經系統的均衡性和靈活性,提高大腦皮層的分析綜合能力,以保證機體對外界不斷變化的環境有更強的適應能力;
(2)運動促進有機體的生長發育,提高運動系統的機能,還可以提高神經系統對肌肉的控制能力;
(3)運動能促進內臟器官機能的提高,促使心肌發達,心臟功能增強。
健康運動注意事項:
運動過後,人體的毛孔處於擴張的狀態,如果採取上述方法快速降溫,會使毛孔急劇收縮。在這種情況下,雖然體表溫度急劇下降,但身體內的熱量卻散發不出來,很容易引起發燒、感冒等症狀。正確的方法是等身上的汗都幹了之後再用溫水沖澡,而且水溫最好高於體溫1~2℃。
夏季氣溫較高,體能消耗較大,大量的運動會加速人體內水分的流失,因此一定要及時補充水分。在運動前半個小時左右先喝兩杯水;在運動過程中要及時補充水分,最好喝生理鹽水。補充水分應該採取「少量多次」的方式,既不要一次性喝大量的水,也不要等到口渴的時候才喝水。
以上內容參考:中國網-健康與運動的融合
『捌』 健康運動的定義是什麼
由於向量的定義出現在理工科目類,由此限定此詞定義范圍:
(1).我們把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做向量.
(2).運動
1. 運動是物體空間位置的變化。
2. 能量學的表象定義為:運動是主體物質與前進方向的相鄰物質間相互交換位置的行為和現象。
3. 能量學的本質定義為:運動的本質是運動主體的能量的活動現象。具體地說就是運動主體所具有的能元的數量的得失變化。
(3)總結:
運動向量的定義是: 有時空位置變化的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做向量.
(4)根據定義舉例:在勻速圓周運動中,物體的加速度.
(理由:加速度本身是向量/矢量,而此時加速度方向不斷變化.有時空位置變化.)
『玖』 什麼是運動健康
掌握運動的三五七原則:
運動應該從年輕的時候就要養成習慣,適當的運動可預防肥胖症和糖尿病.
身高體重指數=體重公斤數÷身高米數的平方
正常值為18.5~22.9,低於18.5為消瘦,≥23為超重,≥25為肥胖。
超重後第一要控制飲食,二是要增加運動。
運動「三五七」原則:
3是指一次運動的時間不要少於30分鍾,5是指一周運動不要少於5次,7是指運動後心跳加快,運動後心率速每分鍾為170減去年齡。假如你今年60歲,運動後達到的心跳應為170-60等於110/分鍾,這屬正常心跳,短暫休息即可恢復。
有人說散步也很好。這點我不太同意。散步達不到運動的目的,但是外出散步比呆在家裡好一點。如果要以走路作為鍛煉身體,我送你8個字:「昂首挺胸、大步流星」,快走半個小時。
睡眠也很重要,睡眠前可以出去走走路,或睡前洗澡、泡腳都有助於睡眠,睡前吃溫牛奶也有利於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