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健康教育包括哪些內容
健康促進涉及主要活動領域:
1)建立促進健康的公共政策:健康促進的含義已超出衛生保健的范疇,各個部門各級政府和組織的決策者都要把健康問題提到議事日程上。
2)創造健康支持環境:健康促進必須為人們創造安全的、滿意的和愉快的生活和工作環境。
3)增強社區的能力:確定問題和需求是社區能力建設的起點。
4)發展個人技能:通過提供健康信息,教育並幫助人們提高作出健康選擇的功能,來支持個人和社會的發展。
綱要提出:
——建立和完善適應社會發展的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體系。
2010年,縣及縣以上的健康教育專業機構要配置健康教育專業技術人員,配備適應工作需要的設備。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專業技術人員應具備社會動員、倡導、傳播與教育、計劃設計、實施、監督與評價等基本技能。
至2010年,社區、醫院、學校、企事業單位等有直接面向目標人群開展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的服務設施和網路。至2010年,建立國家級人群健康素質監測網路和信息庫;建立健全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中心資料庫;建立完善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專家庫、傳播材料庫。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健康教育
2. 健康教育的方式有哪些
有以下幾種方式:
1、口頭傳播:如演講、報告、座談、咨詢等;
2、文字傳播:如報刊、雜志、書籍、傳單等;
3、形象化傳播:如圖畫、標本、實物、模型、照片等;
4、電子媒介傳播:如電影、電視、廣播、錄像、投影等;
5、綜合傳播:如行政立法、展覽、文藝演出、衛生宣傳日活動等。
3. 社區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社區健康教育的內容主要有以下三類:
1、一般性健康教育幫助了解增強個人和人群健康的基本知識。
2、特殊健康教育內容針對社區特殊人群常見的健康問題進行教育。
3、衛生管理法規的教育了解法規,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提高責任心和自覺性。
農民健康教育規劃:
跨入21世紀,我國正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但目前在廣大農村,邊遠地區,農民還較多地存在著落後、愚昧和不健康的風俗習慣與生活方式,衛生意識不強,保健知識貧乏,合理利用現有衛生資源的能力不足,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突出。
2000年全國6省農村健康教育現狀調查顯示在農村15歲以上人群中,對飲水衛生、環境衛生、疾病預防等八項基本衛生知識的知曉率僅為36%.農民的健康教育工作任重道遠。
城市是一個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城市社區居民的健康意識和行為狀況反映了一個城市的文化水平與文明程度,根據城市社區居民不斷的發展健康需求。
4. 幼兒園五大領域中,健康教育主要包括什麼
幼兒園健康教育: (一)保健方面 1,日常生活習慣 2,飲食與營養 3,身體認識與保護4,自身安全 (二)體育方面 1,基本動作發展 2,基本體操和隊列隊形 3,器械類活動和游戲 4,形成積極參加體育活動的態度
5. 健康教育項目有哪些
以《中國公民健康素養—基本知識與技能》為主要內容,廣泛開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活動。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到衛生事業發展規劃要求。
健康教育網路健全,各主要媒體設有健康教育欄目。車站、廣場和公園等公共場所設立的電子屏幕和公益廣告等應當具有健康教育內容。社區、醫院、學校等積極開展健康教育活動。
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機關、企事業單位落實工作場所工間操制度。80%以上的社區建有體育健身設施。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比率達到30%以上。
深入開展禁煙、控煙宣傳活動,禁止煙草廣告。開展無煙學校、無煙機關、無煙醫療衛生機構等無煙場所建設。室內公共場所、工作場所和公共交通工具設置禁止吸煙警語和標識。
健康教育有哪些檢查項目?
媒體健康教育、學校和托幼機構健康教育、街道社區健康教育、大型公共場所和窗口單位健康教育、醫院健康教育、居民區和休閑場所體育健身設施建設、健康步道和健康公園建設、居民參與健身活動、健康教育有控制吸煙宣傳內容、公共場所及公共交通工具有醒目禁煙標識、禁煙區域無吸煙現象及有勸阻吸煙措施。
6. 健康六進活動包括哪些
健康六進活動包括進機關、進企業、進社區、進農村、進學校、進家庭。
「六進」活動巡講的內容包括健康素養66條知識,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腦卒中等慢性疾病的防治,合理膳食、控制體重、適量運動、心理平衡、改善睡眠、戒煙限酒等健康生活方式的養成,青少年、婦女、老年人等重點人群的健康生活方式的培養。
中醫葯養生保健,學校衛生、職業衛生以及新冠肺炎、流感、肝炎、結核病等常見傳染病的防治知識。
活動目的:
推進健康教育「六進」活動,引導居民關注健康,養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樹立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的意識。為營造人人享有健康理念和健康生活方式的良好社會氛圍貢獻力量。
進一步提高群眾健康知識知曉率,增強自我防護的意識和能力;加強多部門協作,充分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確保健康教育工作全方位、全鏈條、無死角,引導公眾建立正確健康觀,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全民健康素養。
7. 健康教育主題班會內容有哪些
幼兒園心理健康主題班會內容:
活動目標:
1、在說說、畫畫中明白如何讓不愉快的心境變好。
2、能用連貫的語言表達自我的想法。
3、經過活動學會關心他人,萌發互相關愛的情感。
活動准備:
小兔布偶一個、一棵大樹、各種樹葉狀的彩紙、記號筆、PPT、人手一份笑臉和哭臉。
活動過程:
1、出示小兔子的心境圖片,談話引入。
師︰昨日小兔子去公園玩了,它好開心啊,它的心境是愉快的(笑臉)。
可是今日小兔子生病了,它好難受啊,它的心境就是難過的(哭臉)。
小結:每個人都會有這兩種情緒,這些都是很正常的。
2、出示兩種心境圖片,幼兒自由選擇。
師:每個人的書袋裡面都有兩個心境圖片,請你選擇一種心境卡片來代表你今日的心境。
3、分析並找尋辦法。
分析原因:
師:班級里有這些小朋友選擇了哭臉,說明今日他們的心境很不好,我們來聽一聽是什麼原因導致他們心境不好,好嗎?
4、找尋高興起來的方法。
師∶如果心境不好,不開心,就會給我們帶來很多的問題(出示圖片),那我們趕快來找個讓自我開心起來的辦法吧?如果你心境不好了,你會用什麼辦法呢?
5、關心小朋友。
聽聽小朋友心境不好的原因。
幫忙小朋友找到歡樂起來的辦法。
師:把你找到讓她歡樂起來的辦法畫下來。
6、把這些辦法編成一首詩。
師:每個人總會碰到心境不好的時候,這時候我們要學會調節自我的情緒。
我能夠吃上一顆糖果,讓自我的心境變得甜甜的。
我能夠穿上漂亮的衣服,讓自我的心境也變得美美的。
7、延伸環節∶
把心境樹放到班級的心育牆上,當小朋友不高興時,能夠過去看一看,這樣心境就會變得好起來。
8. 現代健康教育的形式有哪些形式
1、語言教育法是通過面對面的口頭語言進行直接教育的方法。主要通過講課、談話、 討論、咨詢、鼓勵、宣洩等形式。
2、文字教育法是以文字或圖片為工具,將疾病知識製作成報紙、宣傳卡片或宣傳手 冊等,通過簡明、形象、生動的文字描述使人們易於接受和掌握,從而達到健康教育目的的 一種方法。
3、形象化教育法是以各種形式的藝術造型直接作用於人的視覺器官,以及生動的文 字說明或口頭解釋,通過人的視覺及聽覺而作用於人的大腦的教育方法,如標本模型等。通 過形象化教育法可以使病人更加直觀地認識疾病,從而更能配合治療。
4、視聽教育法是利用現代化的視聽系統(聲、光、電)來進行的健康教育形式。主 要包括:錄音、投影、幻燈、電視、電影等。
形式分析:
1、通過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的社會教育活動,使人們自覺地採納有益於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減輕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預防疾病,促進健康,提高生活質量,並對教育效果作出評價。
2、展板,宣偉畫,宣傳手冊,標語,講座,研討會,評選健康之星,交流學習,設健康辦公室,顧問等。
9. 幼兒園健康教育內容有哪些
幼兒園健康教育內容如下:
一、個人衛生教育。
1、生活自理能力。要讓幼兒自己洗手、吃飯、收拾桌椅、玩具、及各種生活自理的能力和習慣。
2、有規律的生活習慣。幼兒園培養幼兒定時飲食、規律大小便,培養規律性的生活。
3、清潔衛生習慣.讓幼兒養成勤洗手、勤洗頭、勤洗澡、勤換衣,勤剪指甲,勤理發等習慣。與小夥伴一起玩耍的時候,打噴嚏要用手帕或紙巾捂住鼻口。幼兒園老師要教育幼兒不要用手挖耳、摳鼻、揉眼,也不要將手指、蠟、筆鉛筆等放入口中。
4、學習衛生習慣。幼兒園老師要著重培養幼兒良好的閱讀、繪畫、寫字、唱歌等習慣。是正確的坐姿、站姿,注意用眼衛生,保持書籍、文具和玩具的清潔。
二、心理健康教育。
1、讓幼兒學習適應表達情緒情感和思想技能的方法。
2、培養幼兒對自己和他人的積極情感。
3、幫助幼兒改善與人交往的技能。
4、培養幼兒形成與人合作分享的品質。
5、增強幼兒自知和自我接受的意識。
三、營養與飲食衛生教育。
對幼兒進行營養衛生教育與飲食衛生習慣的培養。教育幼兒認識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素,讓幼兒知道飲食中要多吃富有粗纖維的蔬菜。
培養幼兒對平衡合理膳食的積極態度,能自覺自願地使用各種食物不偏食、不挑食、吃飯時保持良好的習慣,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如飯前洗手、吃飯時要細嚼慢咽,不要大聲說笑等,做到不吃沒有消毒和清洗的食品,不吃霉變,腐壞的食品、不吃被農葯重金屬等污染的食品。
四、消費衛生教育。
幼兒不僅有一般的消費需要和願望,也有特殊的消費需要和願望。如今商品玲琅滿目,讓幼兒的選擇的機會很多。很有必要對幼兒進行安全健康教育,讓他們對各種消費物品和消費服務具有初步的識別能力,能抵制來自社會各個方面的消極消費觀念和行為,逐漸增強自我保健意識,形成穩固,健康的消費行為和習慣。
五、環境衛生教育。
環境衛生教育主要是教育幼兒明白保護環境衛生的重要性,逐漸產生和形成保護生活環境衛生的責任感,培養幼兒保護環境衛生的行為和習慣。
10. 三減三健健康教育內容有哪些
三減三健健康教育內容:
(一)減鹽
推薦健康成人每人每天食鹽攝入量不超過6克。2-3歲幼兒攝入量不超過2克,4-6歲幼兒不超過3克,7-10歲兒童不超過4克。65歲以上老年人應不超過5克。
少放鹽,正確使用定量鹽勺,用其他調味品代替鹽,少吃鹹菜,少吃高鹽包裝食品,逐漸減少鈉鹽的攝入量,閱讀食品營養成分表,在外出就餐時選擇低鹽食品,關注調味品鈉鹽含量,警惕「藏起來」的鹽少吃這些藏鹽的加工食品,增加鉀的攝入量。
(二)減油
1.健康成人每人每天烹調用油量不超過25-30克。
2.選擇有利於健康的烹調方法,用煎代替炸,使用控油壺,減少油攝入,少吃油炸食品,盡量不用動物性脂肪炒菜做飯,吃多種植物油,不喝菜湯、閱讀食品營養成分表。
(三)減糖
1.推薦每人每天添加糖攝入量不超過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
2.多喝白開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減少吃高糖食物的次數,外出就餐時注意減少糖攝入,烹調食物時少放糖,嬰幼兒食品無需添加糖。
(四)健康口腔
1.每天早晨起床後、晚上睡覺前分別刷牙1次。睡前刷牙更重要,養成刷後不再進食的好習慣。
2.普通成年人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口腔檢查,及時發現口腔疾病並進行早期治療。
3.家長應幫助或監督6歲以下兒童刷牙,幫助其養成每天早晚刷牙的好習慣。
(五)健康體重
1.堅持天天運動、維持能量平衡、保持健康體重。定期測量體重指數(BMI),維持健康體重。合理飲食與科學運動。堅持規律飲食,能量攝入適量,食物多樣化。提倡安全減重,運動時做好保護措施。
2.推薦每周應至少進行5天中等強度身體活動,累計150分鍾以上;堅持日常身體活動,平均每天主動身體活動6000步;盡量減少久坐時間,每小時起來動一動,動則有益。
3.兒童青少年應從小養成合理膳食、規律運動的習慣,應減少靜坐時間,增加體力活動。
4.老年人運動要量力而行,選擇適宜活動。建議每周堅持至少進行3次平衡能力鍛煉和預防跌倒能力的活動,適量進行增加肌肉訓練,預防少肌症。
(六)健康骨骼
富含鈣、低鹽和適量蛋白質的均衡飲食不嗜煙,不過量飲酒,平均每天至少20分鍾日照,適量運動。高危人群應當早診斷進行骨質疏鬆檢測。
以上內容參考:
大田縣人民政府-全民健康生活方式「三減三健」行動內容與核心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