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學生應如何樹立正確的幸福觀
幸福觀是人們對自身所具備的生存與發展條件的一種肯定的情感驗,是世界觀和人生觀的反映。我們的社會為每個人追求和實現幸福提供了基本條件。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進程中,人們應該樹立正確幸福觀。
一要深刻理解幸福。理解幸福既是擁有幸福的基礎,又是擁有幸福的前提。千百年來幸福問題一直是被哲學倫理學研討的重要課題,但幸福是什麼至今依然沒有一個確切的定義。人們應該認識到:幸福是知識淵博情趣雅緻的精神富足。精神上的富有才是最為持久的幸福。而要取得精神的財富,讀書是最有效的方式。幸福是知足常樂善於感恩的淡然心境。知足常樂是一種豁達樂觀的人生態度,是一種能夠理性看待自己得失的價值觀。以平常心來淡看庭前花開花落,以求索心,來追求知識能力的提升,以感恩心來對待組織、對待工作、對待生活,以平和心來體驗平凡的幸福。
二要理性感受幸福 。 理性感受幸福,就應該勇於學習、勤奮工作,擴大幸福的分子,控制自己的慾望,縮小分母,才能真正享受幸福。首先是物慾有度,在生活待遇上知足。我們不否認正當的物質利益,但關鍵是要把握好度。生活中不能盲目攀比,更不能心存貪念。其次是境界無邊,在精神上有高追求。幸福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種思想境界。高雅的情趣、高深的修養可以抵禦物慾的誘惑。再次是勤奮工作,在成就中體驗幸福。幸福的本意體現的是人們在理想實現後的身心愉悅,成就感是幸福的恆定要素。如果你能在勤奮工作中獲得成就感,也就能同時獲得幸福感。
三是合理追求幸福 。 追求幸福,就是追求希望追求未來。我們要確立科學的人生目的、生活目標和工作目標。把樹立正確的幸福觀建立在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上,把樹立正確的幸福觀建立在忘我的工作中,把樹立正確的幸福觀建立在清廉自守中。
四是理智享受幸福 。 與其說幸福是孜孜以求、費心盡力得到的報償,不如說幸福是一種智慧,是一種心靈的感悟。我們要擁有一顆平常心,用幸福眼看世界,那麼他就會擁有幸福。要常懷敬畏之心做一個謙遜的人。敬畏使人向上蒼開放一己的內心,使人愛而誠懇,使人莊重而謙卑。 要常棄非分之想做一個自律的人。所謂非分之想,就是那些超出自己本分的想法和要求。許多腐敗分子在各種誘惑面前,不慮於微,不防於小,終因「忍不過」而吞下「誘餌」,禍延國家和人民,殃及自身。要常修為政之德做一個高尚的人。「己不正,焉能正人」。要常思索取之害做一個健康的人。索取和分享恰好是人類最根本的兩種本能,可我們常常泛濫了前者卻遺忘了後者。講分享,就是讓自己「內省吾身」,看到自己的不足,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更重要的是,分享本身就是一種喜悅,是一種健康的心態,多發現身邊的美與善,時刻體驗溫暖的人生,就會放棄、淡化貪欲,珍惜當下的幸福。
五是正確定位幸福。 構建和諧社會要求人們的幸福觀應該體現和諧社會的特徵,其基本定位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堅持物質幸福與精神幸福的和諧統一。既有富足的物質生活,又有充實愉悅的精神幸福。豐富的物質生活為人們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奠定基礎,充實的精神生活為進一步創造物質財富提供智力與精神支持。二是堅持個人幸福與家庭幸福、社會整體幸福的和諧統一。個人、家庭所追求、所得到的幸福,應該是整個社會的幸福有益的。三要堅持眼前幸福與長遠幸福和諧統一。社會是發展的,人也是發展的,必然要求人不僅要著眼於眼前的幸福快樂,也要為得到未來快樂幸福而考慮,使眼前幸福延伸到未來。四要堅持幸福的目標與實現幸福的手段和諧統一。這方面特別要將勞動和創造作為獲得幸福的主要手段和源泉,將勞動作為享受幸福的前提,將享受幸福當作創造的結果。
2. 大學生應該如何樹立正確的幸福觀
第一,要學會知足常樂。
要想讓自己樹立正確幸福觀,我們要學會知足常樂,只有懂得知足,我們才會感覺到生活的幸福。
第二,保持積極的心態。
要想讓自己樹立正確幸福觀,我們要時刻保持積極的心態,無論面對什麼困難,只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總會度過難關的。
第三,多想想別人對自己的好。
要想讓自己樹立正確幸福觀,我們要學會多與周圍的人溝通和交流,多去想想別人對自己的好,這樣我們才會更加投入的去回報社會。
第四,感謝生命中的每個人。
要想讓自己樹立正確幸福觀,我們要學會感謝生命中的每個人,正是他們教會了我們成長,教會了我們如何去更好的生活。
第五,常回家看看。
要想讓自己樹立正確幸福觀,我們平時要常回家看看,懂得孝敬父母,百事孝為先,家永遠是我們幸福的港灣。
第六,不要抱怨生活。
要想讓自己樹立正確幸福觀,我們要學會感恩生活,不去抱怨,只有這樣我們心裡才會更加舒坦。
最後,睡覺前原諒所有的人和事。
要想讓自己樹立正確幸福觀,我們要學會睡覺前原諒所有的人和事,這樣我們才會更好的休息,更好的投入到明天的工作和學習中。
3. 青年大學生如何理解正確的幸福感
幸福……幸福是什麼?
幸福是一種感覺,是人一種滿足感。幸福是永恆的主題,人類從未停止過對幸福的追求。而在追求精神文明的時代,在新世紀的今天,我們依舊追求幸福!那麼,大家又是否聽說過「幸福感」這個名詞呢?
幸福感是人類對自身存在狀況的一種積極的心理體驗,它同時是衡量個人生活質量的重要綜合性心理指標。探究影響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的相關因素,提出科學的教育對策,對於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幸福觀,提高主觀幸福感水平,實現全面健康發展的目標具 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深遠的實踐意義。作為現代大學生,我們的幸福感指數又有多高呢?首先,讓我們來看看大學生對幸福的描述吧。「幸福就是貓吃魚,狗吃肉,奧特曼打小怪獸!」、「幸福就是期末不掛科!」、「大學讓我們覺得很幸福。在這里,我們學會了很多事情,也認識了很多的朋友!」……然而,即使在陽光下,也是有陰影存在。
「2009年5月16日上午,江西醫學院學生薛榮華持刀在沿路和附近醫院連續揮刀刺傷多人,造成2死5傷的慘劇……」
「2009年7月某日下午,大學生楊某購物之時被同年級學生鄒某砍死,原因竟是鄒某屢次追求楊某無果,因愛生恨……」
「2010年3月29日下午,南京農業大學南方學院一姓黃女生在宿舍自縊身亡,原因懷疑是考研壓力過大……」
一個又一個令人心寒的事件,讓我們開始深思。是誰偷走了他們的幸福?為什麼大學生會出現這樣一些讓人如此詫異的行為?原因有下:
首先是心理方面的因素。現代的許多大學生上了大學之後,就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這與我們從小受的教育有關,從小學到高中,我們一直都處於一種被迫的學習狀態之下。在上大學之後,忽然感到這片天空是那麼的廣闊,教師不再逼你學習了,自己也沒有以前那麼努力了,心也玩散了,這就導致了自己從思想上放鬆了,可以說這是一個普遍的現象。這些年,中國改革開放,政治經濟體制改革, 勢必造成當代人的思想多元化,大學生也決不例外,許多大學生已經迷失了自我,迷失了方向,不知道自己是誰,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這就導致了他們自我認知不清,定位不準;另外,就是大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差。「以前太順利了,到了好學校以後,可能一下子感覺自己不再像以前那麼優秀了,也可能在學校中受了委屈沒有傾吐的對象,久而久之導致心理抑鬱。」許多大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經歷的波折不多,在挫折面前,許多大學生顯得那麼脆弱無能,輕則埋怨生活,自暴自棄;有過者,則選擇了結束生命……
其次,是來自社會的壓力。現代企業用人標准高,有時還設置經驗、性別等障礙拒絕應屆畢業生。而且面對知識經濟時代,大學生就業靠知識轉化率的高低,這就引起了社會上的「考證熱」、「考公務員熱」等等,為的就是從數萬人當中脫穎而出。面對如此激烈的競爭,承受不了壓力的就……
最後則是教育因素。無可否認,現行的教育制度存在著缺陷。當代大多數學校以學習成績作為評定一個學生優秀與否的標准,而往往忽略了素質教育。或許部分學校有開展素質教育活動,但確很形式化,並沒有深入。而且素質教育必須從小做起,而不能一時興起。另一方面,對學生的心理需求關注度不高。可能會有人提出,現在學校普遍都有心理咨詢室啊。但事實上,這項制度是近年來才開展的,最初的心理咨詢還是計時計費的,這令不少學生望而止步。這種重成績輕素質的「潛規則」,何時才是盡頭啊?
面對著這些令人痛心的事情,我們又應該如何幫助他們提高自身的幸福感呢?
第一,從自己身上找幸福。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那麼身為大學生的我們,就應該要做自己的伯樂,尋找身邊那些千里馬(幸福),不讓幸福從身邊溜走。
首先要學會自信,認識自己不自信的來源。不要害怕和逃避失敗。認識自己的長處和優點,展現自己優秀的一面;其次是不要輕易生氣,生氣的人總能找到生氣的理由,而不生氣的人總能找到不生氣的理由。哲人告訴我們:我們沒有理由生氣,假如是我們的錯,我們應該立即去改正,而不是生氣,因為生氣的同時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假如是別人的錯,我們更不應生氣,因為我們沒有理由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最後是要堅持自己最初追求理想的那份美好。理想是人的心靈世界的核心,追求遠大理想是大學生健康成長、成就事業、開創未來的精神支柱和前進動力。
第二、從家庭中尋找幸福。良好的家庭環境可以使大學生與父母關系比較親密,遇到挫折、困惑,父母能即時給予支持、理解、幫助。其實,最幸福的事,莫過於在你孤單落寞的時候,有家這個溫暖的避風港,有父母默默給予地支持和依靠。
在這里介紹了一首歌,叫「常回家看看」。其實在歌詞中也正是體現是家庭的那一種溫暖和幸福,團團圓圓的家庭能夠給人幸福的感覺!另一方面要真正感受到家的幸福,是需要相互之間的關心和體諒。而作為大學生,也應該善於發現家庭中的幸福,要懷有一顆感恩的心,也要珍惜自己的家!才會真正體驗到幸福。
第三、在社會中尋找幸福。社會支持能讓人內心感到快樂、平安與幸福。外界的社會支持會使他們更好的處理自己的生活、學習、情感。
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多參加一些公益性活動,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因為在活動過程中融入到社會這個大家庭中,不僅能幫助別人,關鍵是能在當中獲得樂趣,明白自己存在的重要性。既然如此,何樂而不為呢?
其實想要得到幸福並不難,關鍵在於你是如何看待一切事物。以下使我們的幾點小小建議:
一、千萬別迷戀網路游戲。千萬!記住我這里用的是千萬!!因為網路游戲在給你帶來樂趣的同時,也在慢慢消磨著你的意志。
二、面對不公平的東西,不要抱怨,你的不公平可能恰恰是別人的公平。所以,你不如去努力的奮斗,爭取你自己最合適的公平。
三、如果你四年內很少去圖書館的話,你就等於自己浪費了一大筆一大筆財富。所以,經常去那裡,隨意翻翻,都有收獲。
四、把你的臉迎向陽光,那就不會有陰影。
五、學會滿足。微小的幸福就在身邊,容易滿足就是天堂。
六、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會失去自己!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
最後,謹獻上我們最誠摯的祝福,願大家都找尋到屬於自己的幸福!
4. 如何提高大學生幸福感
如果永遠和別人攀比,那麼就永遠不會產生幸福感,因為總有人在某些地方比你好,總有人比你快樂,幸福感來源於艱苦奮斗,努力之後得到的收獲,不論收獲是大是小,都是自己從失敗和挫折當中獲取的,因此,只要我們確定自己的目標,不斷的進步,我們就能不斷地獲得真正的幸福感
5. 我們如何獲得幸福感
大學裡面成功的講座很多,我把它們分為兩類:1.幽默型,2.感人型。
一個講座如果全是理論那會很枯燥,你會發現名家的講座總是會不停的博得掌聲,講座中觀眾如果笑了,那就說明他被吸引了,在場的氣氛也會變得很融洽,這樣的講座在幽默中傳達你的思想,效果會很好,在一篇外國關於演講藝術的文章中看到過:不要怕觀眾笑,笑說明你成功了一半了!
另外一種便是走情感路線了,這便是以情動人,要感動觀眾首先要感動自己,你可以用自己的感人的經歷或是別人的故事穿插在演講中,好的例子很重要!
幸福感:這個話題可以從兩方面同時探討,還要看你自己的本身演講風格!
最好加入自己感受,比如我個人覺得,幸福感就是和氣:我的家庭里父母常多矛盾,常吵架,印象里幾乎每年過年都有不開心的事,我從小就沒有了爺爺,奶奶年齡大了,家裡一吵架她總是很憂郁,去年我考上了大學,家裡負擔輕了,這個年過得很簡單,很安逸,我在大年三十看著父母臉上的開心和奶奶臉上的安詳,那一刻我的心中就只剩下幸福感了!
我第一映象感覺這是很感性的一個話題,你可以以幽默的氣氛開始,講點幽默的故事,然後探討幸福感的意義,最後將幸福感聯系自身和每個人的生活,比如舉幾個感人的事例!
如果你找的事例可以惹笑或感動人,那你的演講便是成功了一大半,要重視,一場講座完了,滔滔長篇沒人記得的,但是裡面的某個故事或許會讓人受用多年!
還有演講要自信!祝你成功,我的郵箱[email protected]歡迎分享!
6. 怎樣提高大學生的幸福感
如何提高大學生主觀幸福感摘要大學生作為社會中的一個優秀群體,近年來呈現心理健康問題逐年增多的趨勢。這些心理健康問題的產生歸根結底與大學生幸福感的缺失有關。幸福感是心理健康標準的一個重要指標。對主觀幸福感的研究表明,幸福感強的人有四項共同點:高自尊、強烈的控制感、樂觀和良好的社會支持。本文將針對這四項共同點提出了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正確歸因以增強控制感,營造積極的自我概念、積極樂觀的應對挫折和健康人際關系的養成五個方面,來促進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增強其主觀幸福感。(黃希庭,鄭涌, 2009 )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健康主觀幸福感引言國內有調查顯示大學生總體幸福感水平不容樂觀,某高校調查顯示:只有 12% 的學生感到「非常幸福」,37% 的人「很幸福」,42% 的人認為「比較幸福」,9% 的人認為「不幸福」。這些數據顯示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令人擔憂的一面。大學生的主觀幸福感在不同層次上和程度上的差異是客觀因素和主觀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其中主觀因素起著重要作用,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提高大學生的主觀幸福感呢? 1什麼是主觀幸福感美國心理學家狄納比較全面的概括了主觀幸福感的三個特點:第一,它存在與個體的體驗之中,具有主觀性。個體是否幸福主要依賴於個體自己定的標准, 而不是依賴他人或外界的標准。第二,主觀幸福感不僅指個體沒有消極的情緒體驗,更指主體能體驗到積極地情緒。第三,主觀幸福感,不是指個體對其某一個單獨的生活領域評估後體驗,而是指個體對整個生活評價後的總體驗(任俊, 2006 )。具有主觀幸福感的人有五項共同點:(1)積極的人生觀、價值觀。(2)高自尊, 幸福的人都懂得欣賞自己、悅納自己,他們認為自己又不同於其他人的地方,並肯定其優點。(3)強烈的控制感。幸福感強的人能很考的控制生活事件。(4)樂觀。幸福感強的人能從積極的角度理解問題,樂觀能使他們持之以恆,並最終獲得成就。(5)社會支持良好。幸福的人有屬於自己的朋友圈子,有較強的社會支持。(黃希庭,鄭涌, 2009 ) 2如何提高大學生的主觀幸福感。針對主觀幸福感的含義和具有主觀幸福感的人的共同點,本模塊主要通過以下五個方面來提高大學生的主觀幸福感。
7. 新時代的大學生怎樣才能擁有幸福的美好的人生
新時代的大學生想要擁有一個幸福的美好的人生,首先要拿到大學畢業證,然後多考點證書找份好工作。
8. 大學生如何消費才會獲得幸福感
理性消費,幸福生活!
1、理性消費主要是理性對待自己的消費。作為一個純粹的消費者,他們的大部分收入來源都依賴於他們的家庭。鑒於家庭的經濟狀況,不可能一味陷入非理性消費的誤區。一是要增強自力更生,提高理財能力;二是要克服盲目攀比;三培育良好的消費環境。2、控制自己的購買慾望在生活中,我們要學會以自己的消費能力來判斷。當一個人無法控制自己的慾望時,他就會給自己帶來問題,「校園貸款」是最常見的例子。如果一個人能學會在能力范圍內合理消費,控制自己的慾望,那「校園貸」這樣的循環借貸機構就沒有可乘之機。克服我們的虛榮心,拒絕盲目跟風,不要過度享受購買的樂趣,選擇我們真正需要的。3、養成記賬的習慣通過記賬可以清楚的了解自己的消費習慣和資金流向,明確自己的「慾望」和「需要」。學習記賬是建立良好支出的必要步驟,移動支付的廣泛使用,不記賬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是很自然的,但是我們可以通過手機支付的記錄回顧這個月花了多少,大部分花費在什麼方面。只有了解自己的生活日常開支,才能真正有效地改正超支的壞習慣。4、培養大學生良好的消費習慣可以通過建立健康的家庭消費文化環境。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對消費的原則態度是孩子效仿的首要目標。父母的消費行為和消費前景在孩子身上或有或無形地體現出來,給予消費者自主權,同時注重情感教育,區分消費需求。加強勞動教育,促進勤儉消費觀念的形成。5、豐富精神世界物質是人類生存的基礎,但人們對物質的渴望是無限的,只有充實我們的心靈,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美好。閱讀更多,思考更多,找到你真正想要的。花錢並不是通往幸福生活的大門,你將寶貴的時間和精力集中在你真正關心的事情上,你更有可能感受到持久的幸福和快樂。
9. 當代大學生如何提升幸福感
幸福是一種內心體驗,教育的一個基本的目標就是使學生愉悅,產生美好的心理體驗。心靈的發展要求心與心的交融,而心與心的交融則是以愉悅的情境為依託的,唯有在師生雙方都能夠體驗幸福的氛圍中,心與心方能敞開、溝通。因此,教師應該既是幸福的創造者,也是幸福的享受者。在幸福的教育中,實現創造幸福和享受幸福是有機統一體。
在生活中,我堅持讓自己成為一個快樂和善良的人,力所能及地去幫助別人。每次走進教室,我都保持微笑,時不時跟學生聊聊發生在自己生活當中有趣的事,拉近我們心理上的距離。當教師的內部幸福體驗外化為表情時,教師的幸福就變成一種可被觀察的對象了。學生能夠通過識別教師的表情,在自己內心激起同構的心理體驗,這種體驗又會外化成學生的表情,教師又通過學生表情的反饋強化了自己的幸福體驗,學生的幸福感也因此漸次強烈。在幸福上,師生雙方相互感應,不斷激盪,獲得了共同的幸福感。
10. 作為當代大學生,該如何找到人生的幸福感
作為當代大學生,有著很多的迷茫、不知道接下來的路該怎麼走,也不知道該怎麼找到自己的人生幸福,只讀書又會覺得已經讀了十二年了,還要死讀書嗎,還有什麼事情可以做呢,除了讀書以外的事情;相信很多的大學生都還不知道什麼是人生幸福,可能會以為大學談一個戀愛,與朋友們出去“瞎混”就可以說是“幸福”了,但其實那並不是,人生幸福不該那麼被定義。這句話讓我們就是要勇敢去嘗試,而不是唯唯諾諾,而人生的幸福感也很簡單,就是大膽去嘗試,不要做一些讓自己後悔的事,拋掉懶惰、失落這些不好的情緒,帶上一些好的情緒,帶上它們一起走向前方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