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崇高和優美與中國傳統審美中剛柔的差異
一、古體詞折射的「中和」之美
中和又稱和,它是中國古代文化精神的凝聚。華夏先民把自己與宇宙天地視為一體,並在天地的相合中求得生存幸福,滋生了以和為美的樸素觀念,儒家也因此推衍出中和思想。
二、古體詞顯現的「剛柔」 之美。
「陽剛」與「陰柔」是中國古典美學的一對重要范疇。它們被用來描述美的分類與藝術風格,與崇高、優美相當。漢代揚雄把陽剛陰柔與文之美相聯系,標志著陽剛陰柔一對范疇進入了美學領域。清代姚鼐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對陽剛與陰柔這對審美范疇做了較為系統的論述,並辯證地論述了二者之間相互聯系、相互補充的關系。「陽剛」是指作品表現出來的發揚蹈厲,真力噴薄的特點,具有鼓舞人心的力量。也就是說,表現為力量美,感情奔放,氣魄雄渾,遒勁剛健,境界闊大,風格壯而美,語言豪壯、力度強。陰柔在古體詩詞中是指作品從內容到形式充滿著動人的神韻美,感情細膩,纏綿低回,境界清新含蓄,風格婉約屈曲,其語言也是柔媚清麗,讀之令人賞心悅目,引人遐想。
http://www.yuehaifeng.com.cn/YHF2004/yhf2004-03-03.htm
② 廉價的幸福好還是崇高的痛苦,什麼更好
崇高是給別人看的,自己過的好才是最重要的,我們是為自己而活為我們所愛和愛我們的人而活。
幸福和富貴、廉價沒有任何關系,窮有窮開心,富有富煩惱。自己開心家人安逸才是最珍貴的,日子不是過給別人看的,是過給自己感受自己體會的。
③ [辯論賽]愛與被愛哪個更幸福
正方:愛比被愛更幸福反方:被愛比愛更幸福正方天問:柏拉圖說,兩顆心靈很孤獨,彼此需要慰藉,就叫做愛情.這個說法很實在,正在於它很膚淺,從現象到現象,並不溯其本源.費洛伊德說,因為原始的性本能、性沖動,人們必須反反復復地重演亞當和夏娃的「原罪」,這樣就有了愛情,這個說話也有理,卻難於為將自己裝扮得嚮往崇高的人類心靈接受.也許對於愛情,最模糊的解釋才是合理的.其實,性本能是一個層次,心靈慰藉又是一個層次,將前二者加起來賦予文化的含義,崇高化和神聖化,又是一個層次.於是作為人的愛情就復雜化了.動物的愛情只有第一個層次,,沒有後兩個層次.人的愛情,是這三個層次的總和,又由於每個個體的人對三個層次的著眼程度,偏重程度不同,才有了人人心中的愛情標准,一團亂麻無以理出頭緒而又非常想理出頭緒的時,它給你的感覺就是神秘,但是不論三種層次的動因怎麼偏重,,集中表現為古希臘神話似的尋找.這個尋找產生的那一瞬間,愛情是一幅完美的圖畫,也是一個完美的真理。當找對象,談戀愛,結婚過日子這些實實在在的過程來臨的時候,卻反倒成了這幅完美圖畫的殘缺的投影。當愛從一個人內心自然而然地滋生出的時候,他(她)無疑是幸福的。愛如甘露,可以滋潤乾枯的心田。愛如微風,可以吹散縈繞心頭的陰霾。愛如聖火,可以燃燒生命的活力,引領著心靈向美好的深處一路升華……愛是無私的,無論對方有無應答都會義無返顧的付出。內心常會充盈著無盡的溫存與聖潔純美的感覺。愛如驚濤,被愛如岸。無論驚濤拍岸是否能捲起千堆雪,驚濤依然一如既往的洶涌、奔騰……我愛故我在。愛,應比被愛更幸福。反方上樹的貓:我們反方的觀點:被愛比愛更幸福!有一首歌相信大家就算不會唱,小時候也都聽過: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投進了媽媽的懷抱幸福享不了世上只有媽媽好沒媽的孩子像根草離開媽媽的懷抱幸福哪裡找這首《世上只有媽媽好》是同名電影的主題曲。催人淚下的片子太煽情了,所有的人走出影院無不唏噓。心裡只有一個強烈的感覺:幸福!對比小主人翁的顛沛悲慘的命運,無不為自己有個好媽媽,為被媽媽疼愛著而深深的感覺到幸福。當然,愛人是幸福的,但是被愛是更幸福的。作為我們普通人來說,愛是期待回報的,當我愛上一個男孩子的時候,我會期待他有朝一日也能愛上我,甚至從此白頭。一旦愛了,就有期待,一旦對之抱有希望,便會在希望落空的時候失望、痛苦,甚至絕望……,而如果運氣不錯,希望沒有落空,在相處相愛的階段,愛會讓人緊張,讓人關心,而有句古話叫「關心則亂」,那種誠惶誠恐的滋味相信每個戀愛過的追求者們都很有感觸。除了期待回報的愛以外,當然還有很偉大不求回報的愛,但是這些人付出他們偉大的愛的時候,是寧願用自己的幸福去換取別人的幸福。譬如每逢春節晚會,我們都會看到報道那些為了我們全國人民能過上好年而堅守在工作崗位上的解放軍戰士以及各行各業的人士,他們是用他們的無私奉獻,換來了我們合家團聚的幸福。再譬如現在有很多的年輕的父母為了下一代的幸福,寧願放棄原先在家鄉優越的工作環境,到異國他鄉打工、端盤子。目的是為了讓小孩能更早地接觸西方文化,在外國念書。父母之愛是偉大的!無私奉獻亦是偉大的!我們體會這種偉大並感激這種偉大。但是,偉大不等於幸福。當然,有人會說,被不愛的人愛著也幸福嗎?被不愛的人愛著,我們也許不會接受這份愛,但我們的心裡,一樣也會有著因為被人欣賞、關心而感到深深的滿足,有人將這種情況單獨提出來,簡言之:被愛也是一種幸福。這種情況的另一面是:愛上一個不愛你的人,這時候的痛苦迷茫,甚至情急之下幹了傻事的報紙上登了很多。幸福於他們的內心而言,遙不可及。綜上所述,無論是期待回報的愛,還是不求回報的愛,無論是一廂情願的愛,還是兩情相悅的愛,都是被愛更幸福。當然,我們都希望這世界充滿愛,讓我們每個人都能沐浴在愛與被愛的幸福里全文網址:
④ 崇高的近義詞和幸福的近義詞
高尚 美滿
⑤ 幸福是什麼幸福的最高境界又是什麼(高分懸賞)
牡丹有國色天香,茉莉有暗香悠然;豪壯是大海的性格,優雅是小溪的生活。面對多彩的世界,人們有多種選擇,幸福亦然。
選擇有層次之分,幸福有境界之別。選擇了偉大,也就選擇了幸福的最高境界。
1835年,馬克思中學畢業,他在畢業作文《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中說:「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我們就不會為它的重負所壓倒,因為這是為全人類所作的犧牲;那時我們感到的將不是一點點自私可憐的歡樂,我們的幸福將屬於千萬人,我們的事業並不顯赫一時,但將永遠存在;而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這時的馬克思年僅17歲,可見,馬克思青年時代就有了高尚的心靈和偉大的抱負。正是這個偉大的選擇,使馬克思走上了職業革命的道路,也圓了他為人類服務的崇高之夢。
為人類服務,無疑是人生最偉大的選擇,也是人生幸福的最高境界。
千年以來,世界上產生過不少偉大人物,但只有馬克思和他的戰友恩格斯,選擇了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創立了馬克思主義學說。它如同普照之光,使整個人類的思想煥然一新,在全世界產生了無與倫比的巨大影響。馬克思,當之無愧是全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偉大導師,還被西方資產階級國家在全球范圍內的評選活動中評為千年最偉大、最有影響的思想家。悠悠千載,茫茫人海,曾出現過燦若繁星般的思想大師,為什麼馬克思能獨占鰲頭呢?這是因為馬克思所創立的理論是與時俱進的科學。它雖然誕生於19世紀,但沒有停留在19世紀;它雖然誕生於歐洲,卻傳遍了全世界。
1883年3月14日,馬克思坐在自己的書桌前與世永別。3月17日,恩格斯在倫敦海格特公墓安葬馬克思時發表講話,在肯定馬克思的「兩大發現」即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和現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它所產生的資產階級社會的特殊的運動規律後說:「一生中能有這樣兩個發現,該是很夠了。甚至只要能作出一個這樣的發現,也已經是幸福的了。但是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個領域(甚至在數學領域)都有獨到的發現,這樣的領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個領域他都不是膚淺地研究的。」恩格斯最後說:「他的英名和事業將永垂不朽!」
恩格斯的話明確告訴人們,馬克思的幸福與人類進步發展的諸多事業息息相關。一個半世紀以來,面對馬克思的英名或墓碑,世界上多少人心潮澎湃,熱淚盈眶,前赴後繼,永往直前……長眠於海格特公墓的馬克思能不幸福嗎?
⑥ 兩個價值觀哪個好
人生觀(life,outlook of):
關於人生目的、態度、價值和理想的根本觀點。它主要回答什麼是人生、人生的意義、怎樣實現人生的價值等問題。其具體表現為苦樂觀、榮辱觀、生死觀等。人生觀是一定社會或階級的意識形態,是一定社會歷史條件和社會關系的產物。人生觀的形成是在人們實際生活過程中逐步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受人們世界觀的制約。不同社會或階級的人們有著不同的人生觀。
在人類歷史上曾出現過以下幾種有代表性的人生觀:①享樂主義人生觀。它從人的生物本能出發,將人的生活歸結為滿足人的生理需要的過程,提出追求感官快樂,最大限度地滿足物質生活享受是人生的唯一目的。②厭世主義人生觀。宗教的厭世主義認為,人生是苦難的深淵,充滿各種煩惱與痛苦,唯有脫俗滅欲,才能真正解脫。③禁慾主義人生觀。它將人的慾望特別是肉體的慾望看作一切罪惡的根源,主張滅絕人慾,實行苦行主義。④幸福主義人生觀。一種觀點是強調個人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和價值;另一種觀點是在強調個人幸福的同時,也強調他人幸福和社會公共幸福,認為追求公共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和價值所在。⑤樂觀主義人生觀。它認為社會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人生的目的在於追求社會的文明和進步,在於追求真理,對人生抱著積極樂觀的態度。⑥共產主義人生觀。它是無產階級的科學的人生觀。它把人的生命活動歷程看作是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的過程 ,把消滅資本主義,實現共產主義,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看作是人生的崇高目的和最大幸福。人生的價值和意義在於對社會所盡的責任和所作的貢獻,人生的最大價值和意義,在於努力為人民服務,無私地把自己的一切精力貢獻給共產主義事業。
什麼是人生觀?
答:人生觀是指人們對人生的根本態度和看法,包括對人生價值、人生目的和人生意義的基本看法和態度。它是世界觀的重要組成部分。人生觀主要回答人為什麼活著,人生的意義、價值、目的、理想、信念、追求等問題。人生觀的基本內容包括幸福觀、苦樂觀、榮辱觀、生死觀、友誼觀、道德觀、審美觀、公私觀、戀愛觀等等。由於人們所處的社會地位、生活環境和文化素養不同,因而形成了不同的人生觀。我們必須提倡和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人生觀。用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的原則戰勝形形色色的個人主義,把自己鍛煉成為一個高尚的人,純粹的人,脫離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什麼是價值觀?
價值觀是指一個人對周圍的客觀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義、重要性的總評價和總看法。像這種對諸事物的看法和評價在心目中的主次、輕重的排列次序,就是價值觀體系。價值觀和價值觀體系是決定人的行為的心理基礎。
價值觀的特點
價值觀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和持久性。在特定的時間、地點、條件下,人們的價值觀總是相對穩定和持久的。比如,對某種事物的好壞總有一個看法和評價,在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這種看法不會改變。但是,隨著人們的經濟地位的改變,以及人生觀和世界觀的改變,這種價值觀也會隨之改變。這就是說價值觀也處於發展變化之中。
價值觀取決於人生觀和世界觀
價值觀取決於人生觀和世界觀。一個人的價值觀是從出生開始,在家庭和社會的影響下,逐步形成的。一個人所處的社會生產方式及其所處的經濟地位,對其價值觀的形成有決定性的影響。當然,報刊、電視和廣播等宣傳的觀點以及父母、老師、朋友和公眾名人的觀點與行為,對一個人的價值觀也有不可忽視的
價值觀的影響效應
價值觀不僅影響個人的行為,還影響著群體行為和整個組織行為。在同一客觀條件下,對於同一個事物,由於人們的價值觀不同,就會產生不同的行為。在同一個單位中,有人注重工作成就,有人看重金錢報酬,也有人重視地位權力,這就是因為他們的價值觀不同。同一個規章制度,如果兩個人的價值觀相反,那麼就會採取完全相反的行為,將對組織目標的實現起著完全不同的作用。
價值觀的類型
1、理性價值觀 它是以知識和真理為中心的價值觀。具有理性價值的人把追求真理看的高於一切。
2、美的價值觀 它是以外形協調和勻稱為中心的價值觀,他們把美和協調看的比什麼都重要。
3、政治性價值觀 它是以權力地位為中心的價值觀,這一類型的人把權力和地位看的最有價值。
4、社會性價值觀 它是以群體和他人為中心的價值觀,把為群體、他人服務認為是最有價值的。
5、經濟性價值觀 它以有效和實惠為中心的價值觀。認為世界上的一切,實惠的就是最有價值的。
6、宗教性價值觀,它以信仰為中心的價值觀。認為信仰是人生最有價值的。
世界觀也稱宇宙觀,是人門對整個世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世界觀是人人都有的,是人們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逐漸形成的。在生活實踐中,人們為了自己的需要,每時每刻都同周圍的事物打交道,力求認識並按照自己的需要改造它們。開始時,接觸到的只是個別事物和現象,形成對各種具體事物和現象的看法。隨著人們在實踐中接觸的事物日益增多、眼界日益擴大,就由認識個別事物和現象深入到認識事物一般的或共同的本質,逐漸形成對整個世界的總的看法、根本的觀點,即世界觀或宇宙觀。世界觀形成以後,對人們的言行起著指導作用。不過,這些世界觀一般是樸素的、零散的、不系統的,缺乏理論論證和嚴密的邏輯。
⑦ 論崇高與美想寫篇說崇高的人和事
什麼是幸福?幸福是一家人一起吃飯,幸福是和夥伴一起玩耍,幸福是冬天的溫暖,夏天的涼爽,幸福是有愛的環境,幸福是靜靜的聽鳥兒唱歌……
幸福需要我們去製造。
小時候,我還不會走路,不會吃飯,不會寫字。我想那時媽媽會抱著我給我吃的,她還逗著我玩,那種感覺是幸福的。
在幼兒園里,手工課上老師教我們疊飛機。我們的紙飛機在教室里飛成一片,伴隨著童真的笑聲緩緩落下,又一架架的起飛,五顏六色,美極了。體育課上,我們伴隨著刺激的尖叫,我們排著隊地從滑梯里冒出來,那邊的小夥伴在玩著翹翹板,老師在一旁微笑。這樣的場景至今仍歷歷在目,我們製造的幸福乘著紙飛機飛向天空。
我們在操場上跳著橡皮筋。一雙雙腳與橡皮筋融合在一起,看這舞步多美呀!橡皮筋在考驗我們了,我們要跳過去,有時它高得讓我們夠不著,我們一次次地表演著「小鯉魚躍龍門」。周圍的一切都被這強烈的幸福感染了。垃圾桶、小凳子都在為我們鼓掌,我們製造的幸福,借著橡皮筋彈向雲間。
每個學期,老師會組織集體活動,游「海埂公園」、「黑龍潭」、「世博園」、「翠湖」、「大觀樓」、「野生動物園」、「民族村」等等。跟同學一起去的感覺和家人一起去的感覺是不一樣的。我們一起坐在草坪上玩丟手絹,玩老鷹捉小雞,一起分享各自帶來的零食,一起吃盒飯,那感&小學作在一次次的遊玩中,加深了同學之間的那份友誼。和家人一起就多一些小脾氣,總是要買這個買那個,大人不買就賭氣跑到一邊,或是因為和弟弟妹妹爭東西而生氣,不過更多了一些親情製造出的幸福。每一個公園都記錄了我們製造出的幸福。
剛進初中,一星期的軍訓讓我很難忘。第一次和教官見面,第一次軍訓,第一次體會到烈日炎炎下的幸福。我曬黑了,同學們認識了,我們組成了一個團結的班集體。我們的教官很帥,一種陽剛的帥,他的皮膚是健康黑色,體現出了軍人本色,我們都愛教官。我們用汗水製造出的幸福伴隨著輕風飄到天堂。
幸福無處不在,我們製造的幸福——簡單而甜蜜。
⑧ 辯論幫助:題目是:幸福和職業成就哪個重要
幸福和職業成就是兩個不同范疇的概念,不能直接比較幸福和職業成就的重要性。職業成就會影響幸福感的獲得,但是不是幸福的充分必要條件,可以從心理學的角度來深入探討幸福感和職業成就的關系,建議找一些幸福感的心理學文章看一下,而且國外關於幸福感的研究也很多
生活幸福度原本是一個心理學術語,它的本意是指人們對生活滿足的程度。研究發現影響職業幸福感的重要因素是成就感、挑戰性、對工作的熱愛、人際關系狀況、工作環境、管理制度和文化氛圍等。據研究統計,只有大約15%的幸福與收入、財產或其他財政因素有關,而近90%的幸福來自諸如生活態度、自我控制以及人際關系。財富僅僅是能夠帶來幸福的很小的因素之一,人們是否幸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很多和絕對財富無關的因素。
歸根結底,人們最終追求的是生活的幸福,而不是有更多的金錢。傳統經濟學認為增加人們的財富是提高人們幸福水平的最有效的手段。財富僅僅是影響幸福的因素之一,是否幸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許多與財富無關的因素。因此,我們的最終目標不是財富最大化,而是人的幸福最大化。現在大多數人的經濟收入都比自己的父輩或祖父輩強出許多,可是幸福水平並沒有按比例提高。有研究說,當住房和食物這些基本需要得到滿足後,額外的財富很少能增加你的幸福感。
我們不難發現,當人的重大需要、慾望、目的得到滿足或實現是幸福的客觀標准,它既是幸福的心理體驗的客觀標准,又是生存發展完滿與否的客觀標准。幸福具有主觀性與客觀性。主觀性是幸福所具有的極度快樂的心理體驗,是幸福所具有的主觀形式的本性;客觀性則是人的重大需求的滿足和生存發展的完滿,是幸福所具有的客觀內容。人生價值和意義,主觀上是快樂和幸福的心理體驗;客觀上則是生存和發展的某種完滿。馬斯洛說:「越是高級的需要,對於維持純粹的生存也就越不迫切。」實際上,需要越高級,它的滿足對於發展的價值就越大。人的自我實現,對於一個人的發展來說其價值是最大的。因為自我實現是一個人的創造潛能的實現,而創造潛能的實現是一個人發展的最高境界。
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教授丹尼爾.卡內曼和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教授艾倫.克魯格一直致力於提出「國民幸福指數」,旨在比標準的滿意程度調查問卷更能客觀准確地反映人們的幸福程度。卡內曼是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之一。美國、英國等發達國家非常關注「幸福指數」這一軟指標。美國聯邦政府和英國內閣最近都撥巨資成立專門的研究機構,聘請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卡內曼等專家坐鎮,計劃設立衡量人的幸福感的指標,使它與GDP一樣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發展水平的標准。當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也許「幸福指數」還會改變人們對經濟增長指標的看法。比如美國的研究發現,近幾十年來美國經濟產出的顯著增長並沒有讓人們覺得比以往更幸福。於是美國有人提出,如果GDP的增長不能讓人們更幸福,政府為什麼還要僅致力於GDP的增長呢?「幸福經濟」一下子成了經濟學家和政府的熱門話題。
回答者: 1047030542 | 二級 | 2011-5-11 11:38
說實話,辯論題是最沒有意思的,只要是辯論題都有正反兩面,怎麼說都有理。
但就這個辯論來說,當然幸福重要,生來世上幹嘛來了,就是來享受這個世界。幸福的基礎是什嗎?是物質,這個是肯定的,沒有哪個窮光蛋說自己幸福的,天天填不飽肚子的人說他幸福,那他肯定大腦不正常。人在世上,你不可能擁有全部,只要自己過的滿意,什麼官銜、職業成就、千萬富翁都是浮雲。一個人如果僅僅為了追求職業成就的名利而遺忘了幸福,他無異於自己建起一座摩天大樓,然後從上面跳下了,他出名了,而人死啦。
⑨ 反義詞: 崇高( )幸福( ) 求解!急!!!
崇高反義詞:
卑鄙、
卑下、
低劣、
卑微、
低微
幸福反義詞:
不幸、
悲慘、
痛苦、
災難、
災禍
⑩ 堅定的信念,偉大的品質,美好的心靈,幸福的人生,崇高的人格,對不對。
理論上肯定的,但現實生活中,只有夢中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