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幸福生活 > 幸福心理學如何調倍速

幸福心理學如何調倍速

發布時間:2022-04-27 01:39:15

⑴ 積極心理學提升幸福感的方式

積極的心理學一般會給我們一些積極的暗示,在生活中我們看到的一般也是一些積極向上的地方,所以說更加能夠提升我們的幸福感。

⑵ 怎麼理解幸福心理學倡導下的「快樂學習」教育理念

幸福教育理念

教育是人的幸福的源泉和保障,人的幸福是教育的目的。人的一生所獲得的幸福的高度和深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教育生活所獲得的幸福的高度和深度。
教育能為人的物質生活幸福奠定必要基礎,能為人的社會生活幸福打下一定基礎,能為人的精神生活幸福打開廣闊的空間。幸福,需要教育。教育能帶來幸福。
幸福教育,就是把幸福作為教育內容,幫助師生樹立正確的幸福觀,培養師生理解幸福、體驗幸福、創造幸福、享受幸福的能力。
幸福教育,就是把幸福作為教育過程的性質,師生在教育過程是幸福的。教育的過程本身是體驗幸福的過程,並使人在體驗幸福的過程中領悟幸福真諦。幸福教育,就是要讓學生擁有幸福童年。對人生而言,幸福是不可以存儲和轉移支付的,教育不能以犧牲今天的幸福為代價換取明天的幸福。學生享受幸福是現時的,當下的,此時此地的。幸福既是教育的目的,也貫穿於整個教育過程。同時,教育也為學生的未來幸福做准備。通過教育,為學生終生幸福奠定基礎。
幸福教育的對象是人,幸福教育就是要把教育目的回歸到人,定位在人的情感上,體現出教育對人的關照,其目的是培養人的幸福情感和幸福能力。幸福教育,就是幸福地教育學生如何得到幸福生活
道德教育是實施幸福教育的主要途徑。進行幸福教育,就是進行道德教育,就是進行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教育,就是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優化內心情感是幸福教育的核心。培養健康人格是幸福教育的目標。樹立正確的幸福觀是幸福教育的起點。
幸福教育,要讓教師擁有一種物質的、精神的、心靈的幸福生活。因為學生的幸福觀、幸福品質、幸福能力主要從老師那裡獲得。教師的最高境界是把教育當作幸福的活動。
幸福教育是遵循教育規律的,是在科學理論指導下的能動的教育實踐。幸福教育思想有堅實的科學理論基礎。
馬克思主義關於人是社會認識和事件的主體的理論,特別是人的主體性的理論是幸福教育的哲學基礎。
人的大腦由左右兩個半球組成,分工不同。左半球側重邏輯思維能力,右半球側重直覺的形象思維功能,只有兩半球協調工作才能充分發揮大腦的潛能。傳統教育只注重理念的邏輯的大腦左半球的訓練而忽視了右半球的功能。幸福教育引入情感因素,主張通過各種形式的學習和訓練,使學生大腦兩半球協同活動,以促進學生智慧潛能的充分發展。 最新腦科學對神經系統和大腦中樞的研究發現表明,幸福有科學證據:愛的激素、迷走神經、前額葉皮層活動左右著或反應著人的幸福感。這是幸福教育的生理學基礎
人的心理活動總是由認知操作心理系統和情意動力心理系統的協同活動而構成的,學生學習活動同樣也是由這兩個系統構成。幸福教育中加入情感因素對學生認知操作活動具有增益或減耗作用。另外,情感還具有心理上的享受功能,幸福產生於身心需要的滿足,可以使學生對學習、生活和生命充滿熱愛,並能在享受現實生活中實現幸福教育的目的。這是幸福教育的心理學基礎。
人們重新解讀進化論發現,直立人的骨盆變窄、大腦皮質比重大、裸露皮膚多等,表明人需要保護、愛、觸摸、溝通。進化決定了人類本性是善良、友愛、相互支持的,人類具有善良的天性,具有獲取幸福感的生物基礎。這是幸福教學的生物學基礎。
堅持以人為本, 堅持德育為先,堅持能力為重,堅持全面發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是教育改革發展的戰略主題。幸福教育緊扣了教育發展的主題。這是幸福教育的教育學基礎。

⑶ 幸福心理學理論有什麼內容

1、幸福容的定義,2、中外古代和現代對幸福的學說,3、幸福的體驗是什麼,4、幸福的特徵(表現形式),5、幸福感的差別,6、幸福感的發生機制,7、與幸福感關系密切的內外因素,8、幸福指數與測量,9、幸福社會的理想模型研究,10、當前建設幸福社會的措施。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來很多因素會讓我們的自幸福感流失。從現在開始變得更加積極、更加重視我們的幸福生活,同時它也是一種行動西方心理學家稱之為幸福竊賊。就是說有些小偷在我身邊,偷我們的幸福感,幸福心理學是這樣一種東西,它是一種觀念,它希望我們可以改變舊有的觀念主要是憂愁、郁悶、焦慮、壓力、畏懼、憤怒、怨恨、嫉妒等等,我們一些負面的情緒讓我們良好的感覺流失了。不光要這樣的認識,更需要我們的行動。幸福是多樣的,人人都可以擁有自己的幸福,關鍵在自己的感知和體會。《幸福心理學》分為三個篇章,分別從幸福是什麼、實現幸福、擁抱幸福三個角度就影響幸福感的各個因素如人格、心態、情商、逆商、愛情、目標和時間管理等方面進行了系統的心理學理論上的闡述。

⑷ 在心理學上幸福的定義是什麼

作為心理學的一門分支學科,幸福心理學出現的時間並不算早,尤其在中國,可以說它是新的歷史時期隨著政治經濟的不斷發展,並順應新時代人們工作與生活的需求而不斷發展起來的.我們知道,心理學的研究在此之前多側重於消極心理學,如病理心理學、人格心理學等等,其目的在於心理疾病的預防與治療,把研究重心放在了從負向、病理的角度來了解心理問題上,但是,沒有心理疾病並不等於心理的完全健康,人類的精神生活也需要更高層次的追求.幸福心理學作為心理學的分支學科,關注人性、社會和生活的積極面,關注人類的生存質量,致力於研究人的幸福生活,研究精神品質,指導人們追求高質量、高幸福指數的生活,以成為一個真正健康的人.
幸福跟什麼有關?美國心理學家發現什麼東西都跟幸福感有關,比如高收入、高學歷、婚姻、年輕美貌、甚至日照時間.在中國,什麼東西跟幸福感更相關呢?和諧、友好的人際關第,至愛親朋的關懷,溫暖的社會支持,這些是中國人看重的東西.儒家的核心概念叫仁,儒家很看重的就是人際關系.東方文化提供了幸福學很多的思想來源.
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因素會讓我們的幸福感流失.西方心理學家稱之為幸福竊賊.就是說有些小偷在我身邊,偷我們的幸福感,主要是憂愁、郁悶、焦慮、壓力、畏懼、憤怒、怨恨、嫉妒等等,我們一些負面的情緒讓我們良好的感覺流失了.那怎麼辦?幸福心理學告訴我們,我們需要阻止幸福感的流失.
幸福心理學是這樣一種東西,它是一種觀念,它希望我們可以改變舊有的觀念,從現在開始變得更加積極、更加重視我們的幸福生活,同時它也是一種行動,不光要這樣的認識,更需要我們的行動.幸福是多樣的,人人都可以擁有自己的幸福,關鍵在自己的感知和體會.

⑸ 積極心理學 如何提升幸福感

對於我來說,提升幸福感就是提升掌控感,但不是那種變態的想控制一切和別人的偏執想法,而是一種可能性,可以擁有得到想要的東西的可能性,就是我的幸福感主要構成

一般來說,提升幸福感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干預,一方面是提升感知幸福的能力,就好像同樣落魄的兩個人不一定都會覺得生活如此難過。另一個方面就是提升創造幸福的能力

幸福的感知能力的差異基於每個人的經歷和在經歷中得到的認識所影響的,都是些可遇不可求的事物。但是提升創造幸福的能力是有很大一部分掌握在我們手中的,這需要我們積極主動地去創造性地生活,掌握自己生活的節奏,比如努力學習考取一些以後用得到的證書,相比於天天打游戲僅僅為了消遣的話,是具有創造性地(當然並不是說打游戲完全不好,如果你以後想要在游戲上面去的一些成就,那麼游戲就會成為你的創造性地工作,創造性的一個重要屬性是未來的價值性

⑹ 幸福心理學:怎樣花錢更快樂

我們中的很多人對我們已經擁有的並不滿足。這就是我們為什麼不斷地想著要漲工資,和上了年紀的親戚套近乎,而且盡管機會渺茫,也還是要花錢買彩票。
需要多少錢才能幸福,這個問題是不是有點瘋狂?金錢買不來幸福,這個觀點由來已久,甚至在瑜伽成為時尚之前就有這種說法了。但是,收入和幸福之間,的確有著可以度量的聯系。有著舒適生活水平的人們比貧困的人更幸福,這一點也不奇怪。
問題是,一旦我們達到了舒適生活的標准,更多的收入就不能再給我們日常生活帶來更多的幸福。定義這個"舒適標准"的神奇數字因個人和國家而異。在美國,這個數字似乎是在7.5萬美元左右。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者運用來自大概50萬美國人的蓋洛普調查數據發現,較高的家庭收入和每天的良好情緒有關系,但是在超過7.5萬美元以後,金錢帶來的積極效果就開始逐漸減弱。
那麼,為什麼我們在達到已經足夠讓我們幸福的收入標准之後,還努力工作呢?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我們對金錢和幸福的關系理解有偏差。一項以美國人為樣本的調查,調查顯示,人們認為,如果他們能掙5.5萬美元而不是2.5萬的話,他們的生活滿意度也將翻倍:掙兩倍的錢,得到兩倍的幸福。但是,我們的數據顯示,掙5.5萬美元的人只比掙2.5萬美元的人生活滿意度高了9%,雖然9%總比沒有強,但是如果你期待百分之百的回報,這還是有點讓人掃興。
有趣的是,研究證實,我們怎樣花錢比我們能掙多少錢更重要。知道這一點很有用。假設三個人都中了100萬的彩票,其中一個人打算去買他一直想要的每一樣東西;另一個人把錢全放在銀行,只是在特殊情況下很節省地使用;還有一個人把錢全捐給慈善機構。在年終的時候,他們的收入都多了100萬。很多人可能會採取第一個人的做法,但是後面兩個人則有可能因為這筆錢而收獲更大的快樂。
我們通常認為,掙更多的錢就是為了能買更多自己喜歡的東西,不論是大房子、時髦的跑車還是好酒或清晰度更高的電視 。但是,這些傳統的消費傾向(為自己買更多的東西)不能有效地把金錢轉換成幸福。十年的研究表明:如果你堅持為自己花錢,你應該從購買東西(比如電視和汽車)轉向購買體驗(比如旅行和一次特別的夜生活)。我們自己最近的研究還表明,除了購買更多體驗,少買一些東西或者為別人買東西,在很多情況下也會讓你感覺更好。
"放縱"的後面,往往就是"過度放縱"。只要參加過感恩節晚宴的人,對"過度放縱"都再熟悉不過了,但是,沒有"節制放縱"這個詞。但是,研究顯示,節制慾望——比你通常情況下少放縱一點點——這是從金錢中獲得更多快樂的關鍵之一。
我們的學生喬迪·霍爾迪巴克(Jordi Quoidbach)近期做了一項研究。在研究里,一組愛吃巧克力的人保證吃過一塊之後,戒巧克力一個星期。另外一組則想吃多少就吃多少,為了達到這個"目標",還發給他們一大包兩磅重的巧克力。
如果你喜愛巧克力,你或許會認為,有機會盡情享用巧克力的那一組學生這下如願以償了。但他們付出了代價。第二個星期,當他們要繼續吃巧克力的時候,他們對巧克力已經不如一開始那麼享受了。仍然像上個星期一樣享受巧克力的,是那些中間禁食巧克力的人。即使當我們有鈔票能買我們想要的一切時,節制放縱——暫時放棄購買——能讓我們重新享受我們喜愛的東西。
節制放縱的好處讓我們重新思考時下有關限制含糖蘇打水的爭論。面對兒童肥胖症危機,全國許多校區已經在校園禁止了蘇打水。我們且不說這一舉措帶來的潛在的健康好處,僅僅是一天中的大部分時候禁止喝蘇打水,就可能會改善它的口味。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研究者們已經證實:當人們不能馬上喝到時,他們會覺得蘇打水的味道更好(這個結果不適用於西梅汁,那種飲料很少會引誘人過度放縱)。
邁克爾·R·布隆伯格(Michael R. Bloomberg)市長近期提議在紐約市取締巨量蘇打水,他的計劃為節制放縱提供了另一條有意思的路徑。幸福感研究表明,正如美食作家邁克爾 ·普蘭(Michael Pollan)所說,"盛筵就在第一口。"呷下的第一口蘇打水真是美味,充滿泡泡的甜蜜驚喜抓住了我們的舌頭。但我們的舌頭和意識會快速地適應重復的快感,於是,第39口就沒有第一口感覺那麼好了。限制蘇打水瓶的大小等於限制了這種味覺快感的遞減,所以布隆伯格市長的提議也許可以提高我們幸福感和卡路里(幸福感和錢)的比值。人們一直激烈爭論這類政策給我們的自由和健康帶來什麼後果,卻忽略了提升快感這個好處。
用你的錢去實踐"節制放縱"肯定需要行為的轉變,但另一個被科學證實地能夠從金錢中獲得更多快樂的方法更加徹底:不要花在自己身上。
假設你走在去上班的路上,碰到了我們的學生拉拉·阿克南(Lara Aknin),她給了你一個信封,你打開信封發現有20美元和一張紙條,上面說讓你在今天結束之前用它給自己買樣東西。聽起來真不錯。現在,想像一下,紙條上說讓你把錢花在別人身上。慷慨固然是好的,但是把錢花在別人身上真的能比給自己買一直想要的腰帶、DVD和應用程序更開心嗎?
是的,會開心很多。我們追訪這些拿到錢的人,發現那些被告知給別人花錢的人會比被告知為自己花錢的那些人更開心。從加拿大到印度再到南非,我們都發現,人們把錢花在別人身上時比花在自己身上幸福感更強。

⑺ 運用幸福心理學理論和觀點談談如何感悟生活的美好

一、有個自己的無關金錢和利益的興趣愛好,讓生活有趣。
二、在健康、家庭、人際關系、愛情、財富、專業技能這些你所在乎的價值等等方面達到平衡的狀態,這讓你的生命平衡而滿意。
三、擁有信仰,讓心靈有個可安歇的歸宿。
四、不斷成長自己,達到不需要通過外在的一切物質、名利、才學、上師、信仰等等就能保持寧靜喜悅的存在狀態。

⑻ 復旦大學選課/幸福心理學和甜蜜化學

有上過幸福心理學,怎麼說了,會有些當堂小測試,有時候也有些無聊,總體而言還行吧。老師給分也不錯,關鍵是你要喜歡。

⑼ 關於幸福心理學(or積極心理學)的幾個問題 求教高手……

幸福其實沒那麼復雜
個人覺得幸福就是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有目標,餓了就吃,累了就睡,錢在夠花的前提下能存下來,找一個原意和你過日子的男人,他不需要很好看,能看就行,他不需要很有錢,不亂花錢就行,他不需要會講話,在你餓的時候原因起來為你炒個飯,或者去燒個泡麵就行。有一,兩個孩子,不許呀很聰明,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快快樂樂長大就行,真不就是幸福?

⑽ 心理學如何使我們更幸福更成功更健康論文

心理學如何使我們更幸福更成功更健康?一什麼是心理學: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現象的科學,亦稱「心理科學」。心理現象是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心理學研究心理現象,就是要揭示心理現象發生、發展的客觀規律,用以指導人們的實踐活動。人們通常所說的心理學,是指研究人的心理發生、發展規律的科學。 心理,是對心理現象、心理活動的簡稱。人在清醒狀態下,隨時都可以體驗到 某些心理,人們對它並不陌生。對人的心理的探討與研究,自有人類文明史以來就已經開始了。中國古代哲學、 醫學、教育和文藝理論等許多著作中,有著豐富的心理學思想。但心理學成為一門 獨立的科學還是19世紀的事。 今天,心理學已是具有100多個分支學科的龐大學科 體系了,諸如普通心理學、社會心理學、教育心理學、法律心理學、管理心理學、 商業心理學、經濟心理學、消費心理學、咨詢心理學……都是心理學龐大學科體系 中的成員,而且隨著人類社會實踐活動的發展,心理學的分支學科還會繼續增加。 二當今大學生的我們學習心理學的意義:①「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人的心理是有規律的,企業管理、思想政治教育、人員選拔、安全生產、人際關系等等都需要了解人的心理。學習心理學,有利於人們更好、更完善地了解這些問題,處理這些問題。②有助於了解自己,加強自我修養。心理學知識對於自我教育很重要。科學地理解心理現象,能使人正確地評價自己個性品質的長處和短處,確定個別的特點,正確而自覺去努力發展積極的品質,克服消極的品質。③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中,一個人難免會碰到種種心理難題和心理困惑。例如,戀愛問題、 婚姻問題、自卑問題、人際關系問題以及失眠、焦慮、憂郁等等,學了心理學, 能很好地進行自我分析和自我調節,不致於陷入心理困惑之中而不能自拔,最後導致心理疾病,甚至是精神病。④學習心理學,能開闊人的視野。尤其是從事文學、哲學、美學、醫學等學科的人們, 再學一些心理學知識,它能豐富人的思想和觀點。⑤實現自我價值。現代社會越發展,人的精神生活將越來越重要,心理問題會越來越多, 心理學亦將越來越重要。對一個心理學工作者來說,能把自己所學的一點心理學知識奉獻於社會, 服務於人民,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 三學習心理學最重要的意義在於使我們的心理更健康。 而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積極的情緒、適度的情感、和諧的人際關系、良好的人格品質、堅強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為等。所以學習心理學與一個人的成就、貢獻、成才關系重大。學好心理學可以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健康的心理品質是大學生全面發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將來走向社會,在工作崗位上發揮智力水平、積極從事社會活動和不斷向更高層次發展的重要條件。充分認識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和諧發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質作為基礎的,一個人心理健康狀態直接影響和制約著全面發展的實現。2、學好心理學可以使大學生克服依賴心理增強獨立性。大學生經過努力的拼搏和激烈的競爭,告別了中學時代、跨入了大學,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生活天地。大學生必須從靠父母轉向靠自己。上大學前,在他們想像中的大學猶如「天堂」一般,浪漫奇特,美妙無比。上大學後,緊張的學習,嚴格的紀律,生活的環境,使他們難以適應。因此,大學生必須注重心理健康,盡快克服依賴性,增強獨立性,積極主動適應大學生活,度過充實而有意義的大學生活。3、學好心理學大學生取得事業成功的堅實心理基礎。目前我國大學畢業生的分配工作已發生了很大變化,大學生都實行供需見面、雙向選擇、擇優錄用等方式,擇業的競爭必然會使大學生心理上產生困惑和不安定感,驚嘆「皇帝女兒亦愁嫁」。因而,面對新形勢大學生要注意保持心理健康,培養自立、自強、自律的良好心理素質,鍛煉自己的社會交往能力、使自己在變幻復雜的社會環境中,作出選擇適宜自己角色的正確抉擇,敢於面對困難、挫折與挑戰,追求更加完美的人格,為事業成功奠定堅實的心理基礎。4、學好心理學利於大學生培養健康的個性心理。大學生的個性心理特徵,是指他們在心理上和行為上經常、穩定地表現出來的各種特徵,通常表現為氣質和性格兩個主要方面。氣質主要是指情緒反映的特徵,性格除了氣質所包含的特徵外,還包括意志反映的特徵。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特徵普遍表現為思想活躍、善於獨立思考、參與意識較強、朝氣蓬勃的精神狀態等等,這些有利於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四那麼,心理學如何使我們更幸福更成功更健康? 第一,心理學可以培養良好的人格品質。良好的人格品質首先應該正確認識自我,培養悅納自我的態度,揚長避短,不斷完善自己。其次應該提高對挫折的承受能力,對挫折有正確的認識,在挫折面前不驚慌失措,採取理智的應付方法,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挫折承受能力的高低與個人的思想境界、對挫折的主觀判斷、挫折體驗等有關。提高挫折承受能力應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樹立科學的人生觀,積極參加各類實踐活動,豐富人生經驗。第二,心理學可以使我們養成科學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已為科學研究所證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規律、勞逸結合、科學用腦、堅持體育鍛煉、少飲酒、不吸煙、講究衛生等。大學生的學習負擔較重,心理壓力較大,為了長期保持學習的效率,必須科學地安排好每天的學習、鍛煉、休息,使生活有規律。學會科學用腦就是要勤用腦、合理用腦、適時用腦,避免用腦過度引起神經衰弱,使思維、記億能力減退。第三,心理學可以加強自我心理調節。自我調節心理健康的核心內容包括調整認識結構、情緒狀態,鍛煉意志品質,改善適應能力等。大學生處於青年期階段,青年期的突出特點是人的性生理在經歷了從萌發到成熟的過渡之後,逐漸進入活躍狀態。從心理發展的意義上說,這個階段是人生的多事之秋。這是因為,經驗的缺乏和知識的幼稚決定了這個時期人的心理發展的某些方面落後於生理機能的成長速度。因而,在其發展過程中難免會發生許多尷尬、困惑、煩惱和苦悶。另一方面,我國正處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戰略目標的關鍵時期。社會情況正在發生復雜和深刻的變化,社會競爭日趨激烈,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科學技術急劇發展。這種情況也會在早晚要進入社會的青年學生中引發這樣或那樣的心理矛盾和心理沖突,例如父母下崗、家庭生活發生變故、學習成績不佳、交友失敗、失戀等。這些心理問題如果總是揮之不去,日積月累,就有可能成為心理障礙而影響學習和生活。讓學生正視現實,學會自我調節,保持同現實的良好接觸。進行自我調節,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去改造環境,努力實現自己的理想目標。所以大學生在學生過程中應學會自我心理調適,做到心理健康:1、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學習是大學生的主要任務,有了學習興趣就能夠自覺地躍入浩瀚的知識海洋里邀游,拚命地吸取新知識,發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質,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2、保持樂觀的情緒和良好的心境,大學生應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愉快開朗的心境,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當遇到悲傷和憂愁的事情要學會自我調節,適度地表達和控制情緒,做到勝不驕、敗不餒、喜不狂、憂不絕。3、保持和諧的人際關系樂於交往心理健康的學生樂於與他人交往,在交往中能用理解、寬容、友誼、信任和尊重的態度與人和睦相處。通過人際交往,使他們能夠認識大學生的社會責任,培養遵守紀律和社會道德規范的習慣。增強心理適應能力,能與他人同心協力、合作共事,與集體保持協調的關系,保證大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4、保持良好的環境適應能力。對大學生心理產生影響和作用的環境包括生存環境、成長環境、學習環境、校園環境等。第四,心理學要求我們積極參加業余活動,發展社會交往。豐富多彩的業余活動不僅豐富了大學生的生活,而且為大學生的健康發展提供了課堂以外的活動機會。大學生應培養多種興趣,發展業余愛好,通過參加各種課余活動,發揮潛能,振奮精神,緩解緊張,維護身心健康。通過社會交往才能實現思想交流和信息資料共享。發展社會交往可以不斷地豐富和激活人們的內心世界,有利於心理保健。第五,在學習心理學過程中我們可以求助心理老師或心理咨詢機構,獲得心理咨詢知識。心理老師具備了較雄厚的理論功底和生活實踐經驗,對學生所面臨的心理問題具有良好的解答方式和處理技巧。大學生在必要時求助於有豐富經驗的心理咨詢醫生或長期從事心理咨詢的專業人員和心理老師。心理咨詢是指通過人際關系,運用心理學方法和技巧,幫助來訪者自強自立的過程。從心理咨詢具有治療功能的角度來說,心理咨詢屬於心理治療,作為一種治療方法和治療手段,心理治療的對象主要是正常人和有輕度心理障礙的人。通過咨詢者與求詢者的交談、指導,針對求詢音的各種心理適應和提出的問題,幫助求詢者正確地認識到自身心理問題的根本原因;引導求詢者更為有效地而對現實,為求詢者提供建立新型人際關系的機會;增加求詢者的心理自由度,幫助求詢者改變過去的心理異常,最終恢復健康的心理。心理咨詢兼有心理預防和心理治療功能,通過心理咨詢,為咨詢對象創設一個良好的社會心理環境和條件,提高其精神生活質量和心理效能水平,以實現降低和減少心理障礙,防止精神疾病,保障心理健康的目的。學習是一項艱苦的腦力勞動,在學習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困難和挫折,所以大學生要取得優秀的學習成績,掌握更多的科學文化知識,沒有意志,沒有不屈不撓的向上精神是不可能的。健康的心理,以積極進取、服務於社會的人生觀作為自己人格的核心,並以此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願望、目標和行為統一起來,樹立遠大理想,「以天下為己任」,從而產生強大的學習內驅力,推動大學生努力完成學業,自覺攀登科學高峰。心理健康是大學生掌握文化科學知識的重要保證,有了良好的心態,不僅能取得好的學習效果,而且有益於終身的發展。如果離開良好心理的培養,就培養不出具有先進文化知識的合格大學生。綜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不僅是提高大學生整體素質的要求,而且也是大學生全面發展,成為「四有」人才的重要保證和基礎。正如同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作為生命個體存在的每一位學生受既有教育情景、知識儲備、家庭環境、社會生活閱歷和體驗等的影響,他們都是獨特的、是獨一無二的、是與眾不同的。欲成事,必先成人。「尊重」這當是做人的第一要素,況且,大凡成人立事者,必先學會尊重,尊重親師學友,尊重每一位合作夥伴,尊重自己的競爭對手,方能將對方納入自己的觀察視域,做到正視別人,知己知彼,方能行事有度。說到「責任」,我的初衷是在於作為成年人的每一個學生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也為自己做出的學習選擇、就業選擇和一切行動負責。同時也意味著讓學生為自己的青春年華甚至生命負責。另外,我送給學生兩個詞:「規則」、「秩序」。同樣,也飽含著尊重、責任的成分。為什麼這么說呢?一方面我只不過是想提醒我的學生,無規矩不成方圓,秩序和自由都是相對的,沒有無條件的自由,當然,也沒有不著邊的規則。另一方面我是想通過他們傳遞給那些沒有到課的學生一個信號,引起他們的自問:如果是因為我說過上課不點名,而不到課的話,他們的缺勤似乎應該由我來負責;但如果是因為他們把我所給予他們的自由利用到無限,甚至於沒有一點原則和秩序感的時候,那麼,是否應該請規則來平衡呢?再者,這種尷尬似乎與我所預期的尊重和責任相距甚遠。我不知道我的學生是否在用心體會我的良苦用心,我的初衷不是把大家都變成秩序和規則的奴隸,但是前提是我們必須尊重對方,同時為自己負責。 總之,使我們更幸福更成功更健康大學生要做到心理健康,爭取身心健康是關繫到成才與否的頭等大事。

閱讀全文

與幸福心理學如何調倍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甘肅省和海南省哪個經濟高 瀏覽:73
經濟組織單位都有哪些 瀏覽:960
哪個游戲里的愛情是完美的 瀏覽:15
大同幸福搬家哪裡好 瀏覽:372
寧波哪裡做海員健康證 瀏覽:57
什麼青春愛情劇好看 瀏覽:120
心理學家影響愛情因素的有哪些 瀏覽:607
江蘇省興化市事業單位待遇如何 瀏覽:946
事業編一月工資多少錢 瀏覽:170
愛情技能意味著什麼更需要什麼 瀏覽:644
橋主要寫了什麼故事 瀏覽:170
安徽哪些大專美女多 瀏覽:780
怎麼樣才能婚姻和諧 瀏覽:955
灰姑娘是來自哪個童話故事 瀏覽:846
怎麼玩猴子經濟高 瀏覽:177
夫妻宮破軍星與天同星婚姻如何 瀏覽:878
美女你為什麼滿臉傷感的樣子 瀏覽:967
文職助理經濟師是做什麼的 瀏覽:406
廣東話贊美女孩漂亮怎麼讀 瀏覽:44
三歲小孩辦健康證多少錢 瀏覽: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