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沒有金錢的愛情跟與沒有金錢的婚姻,會過得幸福嗎
沒有金錢的愛情,還有可能會幸福,但是沒有金錢大的婚姻,一定不會幸福的。談戀愛的時候,哪怕窮一些,只要兩個人還在一起,還是會覺得美滋滋,但是結婚就不一樣了,面臨著一連串的問題,都是需要錢來解決的。
兩個人在一起談戀愛的時候,沒有錢也沒關系,可以買一杯喝的坐在免費的快餐店裡暢聊一個下午,也不會覺得沒勁兒,可以在公園里散步,可以一起去爬山,可以一起看星星看月亮,電視劇裡面上演的浪漫情節,談戀愛的時候都可以嘗試一遍,同樣會覺得無比幸福,甚至會認為,即使窮,也可以這樣幸福一輩子下去。
但是結婚以後 ,婚姻並沒有想像的那麼簡單,婚姻需要錢,如果沒有錢,你們會因為生活品質的問題,孩子的教育問題,父母的養老問題,各種需要錢的地方,吵得不可開交。雖然日子可以過的清貧,兩個人也可以下定決心一起打拚,但那些瑣碎的令人糟糕的煩心事,早已經磨滅掉了當初兩個人在一起信誓旦旦的決心和那些風花雪夜的幸福感,取而代之的是無休止的爭吵和越來越遠的兩顆心。
所以,在沒有足夠的經濟來源去支撐起一個家庭的時候,不要為了湊對而去結婚,那樣每天為生活所發愁的婚姻並不幸福,結婚需要錢,結婚後用錢的地方更是多之又多,要不然,本該幸福的婚姻,卻因為錢,變成一個夫妻之間的戰場,因為在赤裸裸的現實面前,曾經的恩愛和患難與共的決心,會變得不值一提和渺小。
B. 幸福沒有那麼容易
幸福是一種內在感受,物質富足與否並非決定性因素,然而,幸福也並非虛無縹緲的,如果生活的基本保障都滿足不了,就不要妄論追求幸福。
真正發自內心的幸福,來源於兩點。
一個來源於家庭。生命通過基因傳承而延續,這是幸福感最根本的來源之一,因此當我們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時,會發自內心地感到幸福。這是所有生命的本能。這種幸福,是工作的成就無法取代的。
但是,這種幸福任何動物都有,人終究還有高於其他動物的追求。
因此,幸福的第二個來源是實現價值。當一個人得知自己的所作所為會給世界帶來或多或少的正面影響時,就會體會到人生的價值,從而意識到活著的意義。
一個幸福的人,必定擁有樂觀的人生態度。一個樂觀的人生態度比什麼都重要。
快樂來自於接受教育、樹立理想、建設和諧的人際關系,以及看清人生。人的一生都會有很多無奈的地方,永遠也不可能圓滿,然而,這才是人生的本來面目。因此,你必須接受所有的結果。這個時候謹記,隨緣,不要悔。只有這樣,人生才不會有遺憾。
我們把想要幸福的人比喻成四種漢堡可以選擇:
第一種:口味誘人,但是標準的垃圾食品
。第二種:口味很差,但富有營養。
第三種:既不好吃也不健康。
第四種:既好吃又健康。
你會選擇哪一種呢?
很多人會說當然是第四種了!
但事實上有很多人在生活中會選擇前三種。
選擇第一種的人是享樂主義型,及時行樂,逃避痛苦;
選擇第二種的人是忍辱負重,忙碌奔波;
選擇第三種的人是喪失意義,煩惱無助;
選擇第四種的人才是真正幸福型的人,既為未來努力,也懂得享受當下的人。
佛教說,心外求法即是外道。幸福說容易也容易,說不容易也不容易。當你能夠調節你的想法和對世界的看法時,你才能從容平和的面對人生的種種。這時,你才具備了幸福的能力,也就是對幸福的感知力。
羅伯特·波西格在《父子的世界》中說,他和一群老僧人爬喜馬拉雅山,雖然他最年輕,但和僧人比起來,他爬的最累。因為他的注意力只在山頂,而僧人們在享受他們的路途。
所以要有目標,是不是能實現它則在其次。目標是意義而不是結局。
你有哪些事是想做的?哪些事是不得不做的?練習一下,試著不斷減少不得不做的事,增加想要做的事,你就會幸福很多。
想要幸福的人,你悟道什麼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