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農村老人的幸福感,平時能從哪裡得到
住在沙東鎮車斗村的長沙部再次踏上新建的沙東鎮社會福利中心。他想把75歲的老母親送到中心養老金,彩電、熱水器、空調等設施齊全,職員的服務也非常專業細致,決心為老母親申請入住。「農村老齡化加速,同時面臨勞動人口向城市流動的『空巢』,養老問題對農村來說更加迫切。」據張東鎮相關人士介紹,當地還有很多老人,照顧這些農村老人要從提高老年生活的幸福感開始。「中心11月末正式投入使用後,硬體和軟體設施都得到了認可。」
對於目前部分農村老年人面臨「底線生存」的現狀,專家們認為,不僅要從「孝道衰落」或「倫理危機」的角度來看,還要從我國農村變化的大背景來看。隨著農村現代化轉型的加快,農民家庭也在發生重大變化,主要是家庭再生產目標正在從過去單純的傳承向發展主義目標——實現社會流動、實現城市化,這一目標僅靠子家庭是無法實現的,需要動員家庭內的所有資源。
② 如何讓農民更幸福
隨著農村的發展,城鄉之間的差距在逐漸的減小,因此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羨慕農村的生活,不必在早九晚五的忙碌,只有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悠閑,因此很多人在閑暇之餘總想著回到農村去感受下大自然的氣息,認為那就是最幸福的樣子。
國家一直在大力發展農村的經濟,為的就是提高農民的幸福感,作為咱們國家人數最多的一個群體,只有農民生活感到幸福,咱們國家才是真正的幸福。所以,把農村建設成什麼樣子,農民才會感到幸福呢?咱們就農民的現狀來討論幾個方面!
4、孩子教育
「苦什麼不能苦孩子,窮什麼不能窮教育」,孩子的教育問題一直是農村人們極其重視的,但是眾所周知,農村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資源都比較落後,這也導致很多人為了讓孩子接受好的教育,花大價錢把孩子送到城裡上學。所以提高農村的教育水平,對農村提高幸福感也有很大的幫助。
③ 農村哪一類老人過得最幸福
農村老人幸福的生活有以下幾點。一,身體健康,這個非常重要。有一個好身體,既不拖累兒女,自己活著的質量也高。吃的動,想吃啥吃啥,走的動,想去哪去哪。眼不花,耳不聾,還能和人交流,這就是幸福。否則,有錢也沒有幸福可言。
村裡的張二媽,別人都羨慕她,說她掉進了福窩里。老頭在獸醫站上班,一年不少掙錢。兒子開個店,賣獸葯,飼料,一年掙的錢更是沒數。媳婦開個發廊,生意也是紅紅火火。老頭對二媽一直很好,兒子媳婦也都孝順,就是二媽的身體不好,腦出血兩次了,多虧有錢,不然的話,也許早就不在了。她現在癱瘓在床,能坐不能走,家裡雇個保姆,專門伺候她。
有時候保姆推她出來,和村裡的姐妹們聊天,村裡的女人都說二媽有福,二媽苦笑著說,我現在寧可窮點,也希望像你們一樣健康沒有病,在家帶帶孫子,跳跳廣場舞,自己做點愛吃的飯菜,多好。現在我這樣 ,活著有啥意思,不能隨便吃,哪也去不了,就連廁所自己都去不了,一點隱私都沒有了,更別提尊嚴了。
兒女孝順,家庭和睦,這個更重要。人老了,沒有太多的需求了,只希望兒孫繞膝,經常來聚一聚,看著這些骨肉至親,老人會感到驕傲,感到自豪。
我公公婆婆生了六個兒子,在農村,孩子多,生活條件肯定不好,這是必然的。但是這些孩子都特別懂事聽話,沒有一個忤逆父母的。
現在又多了六個媳婦,四個孫子,兩個孫女,還有一個孫媳婦,一個重孫子。
我們家裡特別和睦,哪個小家有事,大家一起幫忙。年節,老人過生日,就去老人家裡聚一聚 ,熱鬧一下。
哥哥們以身作則,弟弟們紛紛效仿,給老人錢,給多給少,誰也不計較,兒子們盡力,媳婦們沒說的。村裡人都羨慕公公婆婆,說他們生了幾個好兒子,找了好媳婦。
公公活著的時候,每天都笑呵呵的,心裡高興,沒有比孩子孝順懂事更高興的事了。
公公去世以後,這些孩子對婆婆更好了,婆婆每天沒事做,就溜達溜達,找老姐妹們一起打打小牌,說說話。
但是她是閑不住的人,春天來了,就在院子里種種菜,養養花,一天過得很充實。
其實,不是說有錢就幸福 ,只要有吃又喝,身體健康,兒女孝順,家人平安,身為農村老人,這就是幸福。
祝願天下所有的老人都能有一個幸福的晚年!
④ 為啥農村人的夫妻生活能安安穩穩
1、暖飽才思淫慾。
農村人,大都是踏實肯乾的,這是他們的優良品德,也是生活所迫。一年到頭都在為生活奔波,一覺醒來就想著手頭還有哪些活沒幹完,孩子上學的費用存夠了沒有。正所謂,暖飽才思淫慾,當一個人還處在基本的生存線上,不得不為溫飽而掙扎的時候,哪還有那麼多復雜的想法呢。所以農村人的夫妻生活能夠安安穩穩的,老婆孩子熱炕頭,就是他們最大的幸福。
2、農村人實心眼,大環境如此。
農村的父老鄉親們雖然沒讀過那麼多書,可是卻帶著與生俱來的淳樸、憨厚、實心眼。從小到大,他們聽到的、看到的,都是從一而終的故事,老一輩們都是這么一對一對安安穩穩的生活著。要知道,人的成長環境是至關重要的,他們生活在這樣的大環境里,不自覺的也變成了其中之一。於是他們長大了之後,也認定了誰就是誰,也和自己的伴侶安安穩穩的生活著。一輩又一輩,就這樣傳承著。沒那麼多花里胡哨的想法。有一件事不得不承認,不管是現在還是過去,農村離婚的現象都比城市少了許多許多。
3、農村發展較慢。
現在,為什麼夫妻生活安安穩穩反倒成了一種奢求呢?在過去,這明明就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往大了看,這和快節奏的社會發展是分不開的。社會節奏一快,人就惶惶不安,不自覺的被這個社會裹挾著,一步一步迷失自我。甚至於,愛情和婚姻也是快餐似的,經不起檢驗,一言不合就分手。農村相比城市,是發展比較慢的地方,於是理所當然的,受大風氣影響較小,保留了自己一方凈土,他們依舊是他們,安安穩穩地傳承著自己的婚姻觀,理所當然而堅定。
⑤ 怎樣看待農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1、粗茶淡飯,幸福美滿。現在生活在農村裡的老人,從日常生活中看,吃的非常簡單,一饃一菜一湯而已,相來都是只講飽,不講好。他們吃的是自已地里種的糧食,自已地里種的菜,自已新手做的飯菜,吃著特別放心,特別有味。真的是好吃不貴,經濟實惠。雖然沒有山珍海味,頓頓也有雞蛋、或雞肉,真是綠色環保,健康第一。2、空氣清新,健康鍛煉。近年來隨著物質生活的滿足,吃穿不用來發愁,在農閑的季節里,有的老年人早上起床後,到大路上跑跑,呼吸呼吸新鮮空氣,欣賞欣賞大自然的自然風光,心裡是無比的爽快;吃過晚飯後,三五個老年人一塊散散步,到廣場上跳上一曲,他們邊說、邊笑、邊聊,有說不完的話題,心裡特別的滿意。3、只圖開心,悠閑自在。每當吃過早飯,他們這些老年人,根據他們的愛好 ,有的三五成群的居在一起聊天噴大氣,以前聊的只講「繞餅肉合子」,現在聊的是「兒孫們發展的怎麼樣,以及國內國際大事,及新冠肺炎疫情狀況等等……」怎麼也聊不完的話題,好不一派熱鬧的景象。有的老年人愛好去趕集會,看大戲等等,總之他們過的都很開心幸福,這樣的事例舉不勝舉,比比皆是。
從以上三個方面看,農村老年人的生活是幸福的,也是很自由的悠閑自在的,雖說這些老年人文化水平不高,但是也能隨得上社會進步的需要,他們自已感覺生活的非常滿意。
⑥ 在農村,怎樣才算是幸福生活
我是農村出來的,家在大別山區的一個小山村,從這30年來看,農村生活上了很大一個台階。
村裡生活越來越舒適,這是青壯年人走出鄉村打工掙錢的成果,物質上富裕,村裡卻空心了。
農村田野上再也見不著90年代那會孩子們奔跑的身影,聽不到成群結隊的孩子們的歡聲笑語了。是孩子少了嗎?不是!是他們去鄉鎮縣城裡或者跟著父母去打工的城裡讀書了,教育還是受重視,但已經寄希望於村裡的學校了,這樣導致村裡的小學名存實亡。
缺少青年人的鄉村是沒有活力的,缺少孩子的鄉村是孤獨的,只有老人在田地上勞作著,盼著兒孫什麼時候歸來。
這是中部山區的縮影,東部沿海或平原地帶應該好些。
⑦ 你感覺在農村幸福,還是城裡幸福原因是什麼
農村幸福還是城裡幸福?我想不同的人可能會有不同的答案,就我自己而言,覺得還是農村更幸福一些。
有人說,城裡也挺幸福啊,比如交通方便,公交、地鐵、出租、共享單車等等,但是方便的同時也擁堵,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期,簡直堵到你懷疑人生。再比如娛樂方式多樣,KTV、棋牌室、酒店、飯店等等,可是這些娛樂都是要花錢的,總之一句話,城市是有錢人的天堂,而農村才是普通人的幸福港灣。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