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幸福生活不可缺少的三個要素是什麼
有個體貼的另一半,有個穩定的工作!有個樂觀的心態
㈡ 幸福三大基礎要素
「從前的日子很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現在的日子很快,高鐵、飛機、網路都快,能同時撩好幾個人。
從前明明物質貧乏,為什麼仍覺得生活充實快樂。現在大家幾乎都能吃飽穿暖,為什麼幸福反而越來越難了?
因為幸福有三個要素:物質、精神、人際關系,缺一不可。
1、物質基礎
在解決溫飽前,真的是越有錢幸福感越強烈。貧賤夫妻百事哀,說的也是物質貧乏會破壞幸福感。
但在達到一定的物質基礎後,錢的增減並不會再給人帶來更多的快樂。畢竟人所需不過一間房、一簞食,一瓢飲,再怎麼鬧也鬧不出什麼新鮮花樣了。
我認識的一位有幾棟樓收租的房東的兒子,每天上下班都看他癱坐在門口玩游戲,日復一日,雙目無神,滿臉疲憊,連空氣都充斥著無聊與空虛,也不知道他幸不幸福。
2、精神享受
精神享受是對抗無聊與空虛的神丹妙葯,人生漫長、流年似水,我們要在這日復一日中看見那些細小的美,日出日落,雲卷雲舒,秋去冬來。
或是在電影、小說、音樂、藝術中,去感受人生悲喜,去學會面對生老病死。人人在宇宙中皆如微塵,心裡的孤獨有黑洞那麼大。
我們只有在歷代精神的浩瀚星海里,找到自己的宇宙,尋求平靜與幸福的可能。
3、人際關系
人際關系最主要的是親情、愛情、友情。家是我們的根,只有根基穩了,我們才能無所顧忌地往前沖,向上飛,因為跌落下來也會有人接著,他們就是我們 背後的家人。親情與血緣的力量一直流淌在我們的骨子裡,把我們緊緊聯系在一起。
而愛情,是生而為人最美好的一個夢。我們最劇烈的心跳、浪漫、幻想,都是愛情帶給我們的。「只要還能發自內心地愛一個人,人生就還有希望。」友情也同樣重要,它是我們能自由選擇的最接近家人的家人。
4、為什麼幸福越來越難了?
我們用力追逐物質,把所有時間與精力都花費在工作奮斗忙碌上,只有中秋節才有時間抬頭看看月亮,只有過年才能回家看看,談戀愛結婚?太貴了,不敢啊。
幸福的三大要素,我們已經差不多放棄了兩個,而在物質追求上又永遠難以滿足,何來幸福?不如把生命重新分配一下,多一點在精神享受與人際關繫上,幸福或許還有可能。
最後,祝大家都能幸福,一輩子平安喜樂。
㈢ 幸福三要素讀後感
你需要一杯水,我會給你一條河,不是指你度過一個快樂的海洋!
首先要知道什麼是幸福
幸福的定義是:
幸福是一種快樂的心態,以滿足人類的慾望
屬性:
獨特的人類(人)
幸福唯心主義(唯心論)
長期保持這種心態對整個一段時間(瞬態)
4。共性和個性的精神狀態(並不總是和性)
5,可分為這樣一種精神狀態和個人的信仰,教育程度,前景,價值觀,人生觀(信仰)</ 6,這是什麼做的心理狀態和個人財富(財富無關)
7。因為人的慾望是無止境的,幸福和不確定性(不確定性)
想知道幸福的三要素;滿意,愉快的狀態
分析
慾望不能得到滿足,所以你不開心,不開心。
2,慾望低,容易滿足,所以你會很高興你幸福。
分析表明,做一個幸福的人,一個低的願望!
你的願望是高還是低?還是媒體?
人們想要的:生活的基本必需品,病,不用擔心,如果我們能滿足的人的共同利益! (幸福「,而不是」)。
㈣ 幸福的因素有哪些
1、家庭關系
德國社會經濟委員會每年都對一些家庭進行回訪。這家機構在回訪的時候發現,有些青年男女在喜結連理之前的兩三年中感覺很幸福,結婚之後就覺得更幸福了。可以這樣講,新婚第一年的日子是最幸福的。可是時間一長,夫妻二人覺得生活不那麼令人滿意。盡管如此,若是跟婚前相比,即便是絲婚到來之時,夫妻倆還是頗有一種幸福感。英國諾丁漢大學社會學與社會政策學院的斯蒂芬·約瑟夫教授這樣說:「心理學文獻證明,人際關系可使人們產生幸福感。」他還說,「當一種關系使人們產生歸屬感的時候,那種關系就是一種很好的關系。」孩子出生的時候,幸福感驟然上升,可是兩年之後這種感覺就減弱了。研究表明,婚姻生活的一個好處就是,夫妻倆可以擁有一種經常性的令人滿意的性生活。可以這樣講,已婚之人身體比較健康,壽命也比較長。
2、工作
專家說,失業不僅會使一個人收入銳減,而且還會破壞他的自尊心,幸福感也就無從談起。德國社會經濟委員會的研究告訴人們,失業給某些人造成的「痛苦」遠比丟錢強烈得多。德國研究人員雷納·溫克爾曼說,失業使人產生一種恥辱感,而且是一種很嚴重的恥辱感。這種感覺會持續很長時間,兩三年都可能消失不了。失業率增加的時候,社會中每個成員的幸福指數都會下降——不僅失業者的幸福指數大大下降,就連那些有工作的人也感覺大不如前。除了失業,工作不順心、學非所用以及對所從事的工作不感興趣同樣會影響人們的幸福感。
3、社區與朋友
人們生命中三分之一是在家度過的,而家就是組成一個社區的最小元素。現代社會越來越重視社區的建設。原因很簡單,社區建設得好有助於人們廣泛交往,也使人們的生活有一種安全感。萊亞德教授說,如果你住的地方盡是一些你信任的鄰居,你會有一種什麼感覺?不幸福才怪呢!研究人員把社區質量稱作「社會資本」。科學家在若干個國家進行過「撿錢包」的試驗,結果發現歸還率高低與一個國家的信任感有關。我們時不常聽到某些居住小區發生刑事案件。一個案件造成的損失有時候並不大,可是它給人們的影響卻不可小覷,有時候會讓成千上萬的人寢食不安。在我們的城市裡,人們大多住在封閉的高樓里,鄰居間來往很少,長此以往,人們的交往就不全面了,這對人們的生活質量影響相當大的。
4、整體健康
英國在二○○二年對腎透析病人進行了一項調查。結果發現,在應對日常生活發出的挑戰方面,人們的適應能力很強。我們常常過高地估計嚴重疾病對幸福造成的損害,可是卻不太理會慢性病或者心理疾患對人們的影響。萊亞德說:「就幸福而言,心理健康比身體健康更重要」。《柳葉刀》雜志刊發的一篇文章告訴我們,抑鬱對健康的影響比心絞痛和糖尿病還要嚴重。令人不解的是,患心絞痛和糖尿病的人會去看專家,可是患抑鬱症尋求專家幫助的人卻寥寥無幾。
5、飲食
大腦中有一種化學物質影響著我們的感覺、心情、胃口和動作,那是一種叫做蛋白質片段的氨基酸,其基本來源是食物。還有一種叫血清胺的神經遞質,源自色氨酸,它與滿足和幸福感息息相關。富含色氨酸的食物有香蕉、牛奶、鷹嘴豆、花生和雞肉。另一種神經遞質叫氨基丁酸,豆子和乾果中都有,對心情放鬆好處多多。英國心理健康基金會研究主任艾恩·萊里說,人們對飲食與心理健康兩者的關系知之甚少。
6、個人自由
影響幸福感的還有一個因素,就是一個人是否覺得自己擁有一定的自由。我們國家有一個很受歡迎的小品,其中有一句台詞大概意思是,年輕的時候受妻子領導,年紀大了受孩子領導。雖說是一種調侃,反應的卻是一種現實。生活中,自由相對較少的有兩種人。一種是未成年的小孩。當然並不是父母不給其自由,而是這種拒絕被罩上了一層合理的外衣。媒體上已經報道過不止一次,說小孩子自我感覺並不幸福。多年以前,北京一家重點中學的學生接受記者采訪,就有學生反映他們並不像父母說的那樣幸福。還有一種人是老年人。人上了年紀,在很多情況下就失去了自由,不僅身體不能自由活動,有時候心理上也不允許—-因為有子女限制。要是細論起來,還有很多人在某個階段因為受到種種限制而不快樂,比如結婚之後,夫妻之間失去各自的心理空間,比如工作人員在單位不論做什麼工作每一道程序都要經過領導批准,這是缺少「自由」的另一種表現。缺少合理的個人空間首先要影響的是身體健康。一旦身體不好,何來幸福可講?其實這個道理很簡單。
㈤ 幸福生活有什麼不可缺少的因素嗎
托爾斯泰有句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從中我們可以悟出,幸福的生活應該有許多共性的不可或缺的因素。比如:注意保持樂觀向上的追求、善良平和的心態;與人為善且樂於助人的品質;包容諒解他人、嚴於律己的作風;勝不驕敗不餒、寬宏大度的胸襟;對生活隨遇而安、對物質享受別抱太多奢求……
其實,幸福生活離我們並不遙遠。
㈥ 幸福生活中有三個不可缺少的因素是什麼
一是心中有希望;二是手中有名事做;三是耳邊有人說愛你
㈦ 幸福生活的本質是什麼
幸福生活的本質可能有許多種定義,但其中有一種是當我們面對生活時敢於做出決定,而不怕做出錯誤的決定,只有我們對生活中許多我們想做的事積極的去嘗試了,生活才有可能越來越接近我們想要的幸福!!
㈧ 幸福是什麼真正的幸福又是什麼
幸福,是人人都追求的一種境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幸福觀。盲人認為能看到紅花綠草、藍天白雲、陽光雨露是幸福;癱瘓者人為用的雙腳走路、奔跑是幸福;孩子認為有父母的關愛是幸福;年輕人認為甜蜜的愛情是幸福;中年人認為事業的成功是幸福;老人認為兒孫繞膝是幸福;有人認為飽餐一頓是幸福;有人認為擁有跑車、別墅是幸福……
是呀,幸福有許多,有時是成功,有時是愛情,有時是健康,而更多的時候幸福是愛、是希望、是給予,是生活中的每一段美好的時光。
幸福的生活有三個不可缺的因素:一是有希望;二是有事做;三是能愛人。
具備了這三個因素,生活就沒有了煩惱,人生就充滿了樂趣,這不是幸福,又是什麼呢?
幸福是一種感覺。我們想要的越少,得到的幸福就越多。我們為每一次日出、草木的無聲的生長而欣喜,我們置身於家人、朋友之中,彼此關心、分享喜悅、真誠相對,這就是幸福!
㈨ 高中作文
幸福的生活:
活著生活在這個世上,總會有許多的事情讓人感懷,動情,世界並不是哪么無情的,人總是有感情的,人與人之間只是因為相處的原因,有的相處得好,有的相處的不好,這都是很現實的現象!
最讓我感動的事情有很多:
我小時侯,父親為我打奶,在冰天雪地里和牧人的狗搏鬥,媽媽說來是很好笑的,但我真的很感動,這經常會堅持我活下去的理由,因為這些,所以人要活得更好!小時侯,父親是軍人,一直很正直,是我現在嚮往的,哪裡的哨兵經常會逗我們玩;媽媽經常說起我小時侯差點總會死去,後來找來司令的女兒才救活,是醫生吧,我就一直很奇怪,為什麼偏偏是要司令的女兒才能是醫生呢?為什麼別的醫生就不能救我呢?這一定很麻煩,所以我也總是很感動。感動自己的命好。小時侯,我真的很麻煩的,記得經常生病,每星期都有的,這樣爸爸就要經常從部隊里回來帶我去醫院看病,還經常記得去攔軍車,有時坐吉普車。
讀小學時,有次也是生病,在回來的路上,總是走不動,走得很慢,後來老師講給我媽媽聽,我媽媽背我回家,我記得當時也長得蠻大了!
父母對我一直很好,小時侯也經常會被責罵,有時也有打的,唉,想起來,當時的家規就是很多個不,不能下河,不能打架,不能什麼的,所以現在也是什麼都要遵守,有時違背一下,就感到很快樂!
現在想起來,以前在讀初中和高中、大學的時侯,經常和家長頂嘴,讓家長生氣,現在我都成大人了,經常還會想起,讀大學時,爸爸送我去學校,我一直堅持要自己去,但他總是不放心,於是又會爭吵!父親很有本事,而我就很差,所以我經常想的就是不用父母幫,做出自己的事情來,有時經常在想,他是大樹,我就象是樹蔭下的樹木,什麼時侯才能長大,超越呢?
他去北京的黨校學習,有半年還是一年這樣,寫信給媽媽,我就拿來回信,記得總是要我們好好學習,好象我們總是笨的,不會學習一樣的,唉,在父親的眼裡是不是很沒有用?
前段時間,我拿發表我文章的《信息技術教育》給爸爸看,他都不想看,我媽媽說,要看的,他才找來老花眼鏡來看,唉,可惜我寫的又是課件設計,這以怎麼能令老爸理解呢?反正他是認真的看了幾頁的,沒有發表什麼意見,不過他說在國家級的雜志上發表文章是好事,還鼓勵我多寫,唉,寫文章這么容易就好了!記得以前老爸是當過記者,秘書的,還會拍照,所以我一定也接了不少!
有一年我上了《柳州日報》,特地讓我爸幫我留意要收集幾張做紀念,他總是很平凈的,還說去晚了,柳州日報賣完了,不過讓我姐幫我找了一張,總還記得。
有時經常想什麼時侯能超越父親的本事就好了,他哪么有本事的,所以我總是讓他瞧不起,唉,生活在這種眼光下,有時都不想回家
要有本事,做個好人,好好的生活,快樂的生活,以前遇到困難的時侯,有時就會想不通,但總是想起,即然有哪么多的事情可以經歷,為什麼不能好好的活下去?
媽媽經常說,你小時侯,如果沒有醫生搶救早就死了,唉,如果哪么早就死了,還有什麼快樂可言呢?所以我心中就是想快樂的玩,到中國的各地玩,見識,走走,同時,現在才想起要努力工作,做個有用的人,我的反應總是比別人慢了好多年才想通一些問題的。我就經常奇怪自己為什麼很多問題要過了很久才想通,有時要一年,幾年的!
反正生活了就好好活著吧,雖然上天堂可能不用負責了,但人世間還是有太多的牽掛,所以一直不能走開,捨不得離開。活著,就面對吧!
父母感動我
明月,因有了夜空的襯托而更皎潔;溪水,因有了卵石的襯托而更清澈;鮮花,因有了綠草的襯托而更艷麗。打開窗戶望向夜空,星星閃耀著光芒為黑夜點綴上華麗的光彩,大地上還彌漫著一股愛的氣息……
父母這個話題是古老的但更有永恆的,不同的人總有不同的閱歷和感受。從古到今,有不少文人墨客撒下點點筆墨抒寫了母愛的偉大,描繪了父愛的堅韌。像孟郊的《遊子吟》,朱自清的《背影》。我所感受過的父母親的愛,風過無痕,真愛無聲。父母的親切,催發我心靈的溫馨。
小學畢業那年,整個六年級都蓄積了一股勁暴的學習能量。我也不甘落後,加足了馬力,緊鑼密鼓地復習起來。可偏偏不幸,此時我既要准備期末考試,又要籌劃「六·一」兒童節的節目編排,還要練習乒乓球參加比賽,再加上天立學校的升學考試,每天我就像一台出了毛病的機器,馬不停蹄地工作著,沒有一刻能夠停下來歇息。可到了最後,我在期末考試中取得了好成績,在舞台上出盡了風頭,球台上越戰越勇,並且以高分考進了天立學校。是什麼?讓我有如此大的力量跨過這一道道坎坷,讓我有如此大的勇氣戰勝這一處處的困難?是愛!是父母親給了我源源不斷的鼓勵,讓我多少次在灰心喪氣面前站起來,重新找回了自信。
每天放學鈴聲一響,我便以飛快的速度沖向操場,開始排練一個個表演的節目。爸爸媽媽總是在一旁微笑著看著我在舞台上忙碌的身影,一種愛的微妙的氣息如同一束陽光射進我的心田;排練過後,我抓起乒乓板便奔向乒乓台,在張老師的培訓下練習削球、旋球、提、摻還有各種發球和接球的方法。有時爸爸媽媽在一邊欣賞我的球技,我常常忍不住帶著一臉神氣偷偷去看爸爸媽媽,那眼神的彼此交會中所蘊含著的父母對子女的鼓勵,慢慢地融入進我的身體。讓我直打得大汗淋漓,天色已經完全暗淡下來了,才迅速地跑回家,在爸爸媽媽的陪同下開始了另一道工序——攻數學難題。有時候,我們抓住書本聚精會神地讀題;有時候,我們在飯桌上興致勃勃地探討;有時候,我們握著筆在草稿紙上全神貫注地算題……所有的難題在我們一家三口面前迎刃而解。晚上躺在床上,心裡不由生出一些感慨——父母親的愛就如水一般澆灌著我們的心靈,清純,聖潔,不含一點兒雜漬,但他們的愛卻又比春天還要絢麗多彩。
有人說,愛是與生俱來的,親情是我們理解愛的最好的範本和老師。人再偉大也走不出愛的射程,人的生命之所以沒有界限,那是因為愛的射程本身就沒有界限。
假如母親是條小溪,母愛就是溪里流淌的泉水,細膩而溫柔.
假如父親是座大山,父愛就是山上佇立的風景,博大而渾厚;
我被父母親的愛深深感動,也許這世界就是如此,充滿感動。讓我們的感動在心裡沉澱,讓感動在沉澱中升華,讓升華的感動去渲染世界吧!
我的幸福生活
我有一個幸福而快樂的家庭。家庭成員有「乖乖女」我。「購物狂」媽媽和「勤雜工」爸爸。下面,我來做下個介紹吧!
在我們這個潔凈的家中,「勤雜工」是不可缺少的,他就是我爸爸。每天看到家裡哪個物品壞了或哪個東西臟了,我的爸爸總是挺身而出。記得有一次,我的台燈壞了,我急忙找來爸爸,爸爸看了我以後,立刻拿來工具,開始修理起來,隨著一聲聲叮呤咣鐺的修理聲後,我的台燈修好了!我剛要說聲謝謝爸爸,爸爸卻拿來抹布,把台燈仔細一擦了一遍,然後問我怎麼樣?我一看,這哪是用過多年的台燈,簡直就像新的一樣,我高興地一下撲進爸爸的懷里,連聲說:「謝謝好爸爸!」爸爸高興的笑了。
望著滿滿一大衣櫃大大小小、花花綠綠的衣服,我就想起和「購物狂」媽媽購物的情景。一天中午,我剛吃完午飯,媽媽就二話不說地拉著我去西單。我問媽媽:「為什麼這么著急?」媽媽說:「今天西單大減價。」我們訊速跑到三樓,買了3件衣服,然後又買了筐生活用品,這時我如同泄了氣的皮球,硬是要媽媽回家,媽媽這才悶悶不樂地回家了。
我在家是個「乖乖女」。每天放學回家認真完成作業後仔細檢查,天天幫爸爸媽媽做家務。其實,這還不是我的本能,我呀,最會照顧人了。記得有一次媽媽生病了,正巧又是爸爸值班,於是我決定照顧媽媽,我先給媽媽做了一個西紅柿雞蛋面,然後輕輕端給她,媽媽很感動,我也很高興。媽媽一口一口地吃完,便撫摸著我的頭說:「真乖,我的女兒長大了!」當時我心裡美滋滋的。第二天,在我的照顧下,媽媽的病有了好轉。她逢人就誇我是個好孩子,說的我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這就是我們一家,一個幸福快樂的一家。
幸福
有人說:「幸福如一首歌,讓你聆聽溫暖;幸福是一杯酒,讓你醉在其中;幸福為一眼神,讓你心靈開花。」還有人說:「幸福是清泉,是綠洲,是無私的付出,是生命對生命的惠澤。」更有其人會凶神惡煞的說:「幸福只是一個謊言,只會帶來滿臉的黯然,滿臉的憂傷。」也許他已經被幸福刺痛過,我想,也許他們說的都對吧!幸福只是一個帶刺的玫瑰......
玫瑰是嬌嫩的,是嫵媚的,是七色的,幸福是嬌小的,是暗香的,同時也是充滿滋味的,他們都同時擁有一個特點:都曾有這一段美好的回憶,也許,幸福就是這樣吧!即使幸福過去了,但那一段回憶還會讓人懷念.......
還曾記得,曾幾何時,在一座大山裡,看過這樣的一幕:一村的人民很貧窮,但臉上無疑不存在著和諧之美,這時,一位老伯從偏遠的縣城帶回來了一輛三輪車,他的臉上是幸福的曙光,同村的人們都對他祝賀了起來,從他們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來,他們沒有嫉妒之情,沒有羨慕之情,只擁有一種快樂,一種驕傲,因為他們村充裕擁有了一輛車,他們不是為個人而驕傲,而是為集體驕傲,他們為他們自己而驕傲。也許這不是巧合吧!去過一位同學的家住過幾天,從他母親的皺紋上可以看出她飽經風霜的樣子,臉上一臉的憔悴,但他的兒子還是一臉的不滿,說道:「人家家裡都有寶馬和賓士,沒有寶馬和賓士的還有奧迪呢!你看咱家,就只有一輛爛三輪車,你說讓我怎樣去上學!」母親聽到了這句話後,只是無盡的嘆息,腦中回想起小的時候:「媽媽,你看你好厲害哦,其他家裡都沒有車,但咱們家裡都有三輪車呢!」那時的兒子是那麼的天真。幸福也許只是一段回憶吧!這時的母親只能看到了兒子眼中只有慾望和貪婪以及對生活的不滿.......
其實幸福就是這樣,玫瑰的童年是美好的,因為有人去撫摸它,那時它並沒有刺,長大後的它同時也是快樂的,因為它能從人們的眼中看到歡笑與快樂,幸福就是這樣的,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思想,不同的環境,不同的微笑,只要我們用和諧的眼光,美好的心靈去看待事物,你會發現一切都幸福了起來...
o(∩_∩)o ★★★★★請及時給予好評或採納,萬分感謝! (*^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