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到了一定年紀,你就會明白:讀書,才是門檻最低的幸福
「愛讀書的人即使一個人也不會孤獨,愛讀書的人每一個孤獨的時刻都是成長時刻」。
—— 軒軒媽
我們一生不停讀書、學習、工作、 探索 、奮斗,參與各類 社會 活動,克服各種艱難險阻,最終目的無非是過上幸福的人生。
幸福是人生的根本問題,但很少有人能說清楚什麼是幸福,更少有人能指出通往幸福的路徑。
幸福,很久以來都是個虛幻的問題。
「幸福是一種有意義的快樂」, 在近年來腦科學和行為心理學發展的基礎上,清華大學彭凱平教授對幸福做出一個簡單清晰的定義。
幸福是建立在實實在在的物質和生理基礎上,而不是一個虛幻的概念。
我們可以由此找到打開幸福之門的鑰匙。
首先,我們不妨對快樂和幸福相關的腦科學做一個基本的了解。
大腦與情緒相關的重要組成部分包含 杏仁核、中腦腹側被蓋區(VTA) 以及 大腦前額葉 等。
杏仁核產生情緒,識別情緒和調節情緒,控制學習和記憶的腦部組織,人在不開心、焦慮或者恐懼時,杏仁核會出現充血的狀態,由此也會產生不愉快的情緒。
VTA會分泌多巴胺、催產素、血清素等神經化學激素,這些都和幸福體驗密切相關。
大腦前額葉則與人的認知、情緒、疼痛和行為管理等相關,人的認知革命很大程度上得益於這部分的進化成功,讓我們開始能夠講故事,也開始能夠為事物賦予意義。
中國人是一個有智慧的民族,很早就把快樂和幸福兩個詞做了一個容易理解但可能不太確切的區隔。
快樂多是由多巴胺決定的,就像大美的夕陽;幸福則多是由內啡肽決定的,就像雨後的彩虹。
快樂往往是迎合自己的、即時的、短暫的,吃甜食會讓人產生愉悅,玩 游戲 會讓我們忘我。這樣的時刻,TVA會大量分泌多巴胺。
幸福往往需要我們推遲滿足感,用長時間的努力,甚至需要自我犧牲才能獲得。
長期運動最終擁有健壯的體魄,十年如一日努力奮斗最終實現了夢想,這個過程會經歷很多磨礪甚至挫折,但與之相隨的每一個小贏都會讓我們體會到莫名的興奮和成就感。
快樂往往需要藉助外在刺激才能達成,是一個短暫的過程,會隨著外力刺激的減弱而消退;
但幸福卻是源於內在心靈的修煉和完善,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往往會隨著自我不斷完善而進階升華。
一個人如果只是追求快樂,追求感官的滿足,往往在短暫的快樂之後會更加空虛,離真正的幸福越來越遠;
而一個人如果以長期主義的視角追求幸福,不會過度在意感官的快樂滿足,而是更多地通過付出和努力,在現實世界中不斷自我修煉,最終會走向人生幸福之路。
從根本上來說,快樂和幸福都是一種慾望被滿足的感受,但快樂在感官層面即可達成,而幸福則要上升到心靈層面。
幸福是一種更高層面升華的慾望。
人類幾千年文字記載的 歷史 中,貧困是幸福最大的攔路虎。
但在這個和平且物質豐饒的時代,很多人的幸福感反而更弱,原因在於這同時是一個烏卡時代,快速變化和不確定性,整個 社會 充滿了焦慮不安。
我們的杏仁核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處於充血狀態,我們的大腦前額葉都來不及被調動起來,詩歌和文學正離我們的生活越來越遠,我們越來越少顧及內心的意義感。
按照彭凱平教授的觀點,幸福地感受一定包含 智慧和對人性的感悟,這是對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滿足感,也就是人生的意義感。
意義感如此重要,那麼究竟什麼是人生的意義呢?
茨威格在《人類的群星閃耀時》說:
這里的人生使命,就是如何推動世界往好的方向發展,如何為人類創造更大的價值,這種經世濟民的宏大意願,是一種高尚的人生意義。
我在亞傑的導師徐井宏老師說:
這種升華了的無私 情感 ,是一種大愛的人生意義。
當我們啃一本原本不懂的經典著作,從不懂到懂的那一刻;
當我們自我復盤,發現之前的自己是如此幼稚的那一刻;
當我們永葆好奇心,對時間和空間的本質有了更深刻理解的那一刻;
這種突破自我認知之後豁然開朗的心流體驗,是一種神奇的人生意義。
當我們看到「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樣美好的詩句時;
當我們閱讀《簡愛》或者《哈姆雷特》時產生的欣喜或同情時;
當我們了解敦煌石窟燦爛文化,被人類創造力深深震撼時;
這種在深厚的人文底蘊之上從心底觸動的感受,是一種美好的人生意義。
人作為萬物之靈,最本質的即是無論在何種境況下,都能夠以自由的意志做出意義選擇。
蘇格拉底在兩千多年前說:
未經審視的人生,是對自己沒有清晰的認識,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不知道人生什麼是最重要的,一生要麼忙忙碌碌焦慮不安,要麼渾渾噩噩隨波逐流,無論掙扎紛爭還是躺平放棄都離幸福越來越遠,這實在是可悲至極。
幸福的意義是如此重要,遺憾的是,我們讀了很多書、上了很多課,卻沒有碰到或者有意識去上好一堂人生幸福課。
「幸福是有意義的快樂」,有了彭凱平教授對幸福的簡單清晰的定義,我們基本上弄清楚了快樂與幸福的生理學原理——
知道VTA分泌多巴胺帶來 短暫的滿足感、 分泌內啡肽帶來 持久的成就感、 大腦前額葉會帶來 無以言表的意義感。
由此,我們可以找到一把打開幸福之門的鑰匙。
我們要保持 好奇心 ,不斷 探索 ,不斷加深對自我和世界的認知。當認知越深刻,我們就越能夠超越感官的滿足,越能更好地做出有意義的選擇,越能保持生活的激情和動力。
我們要有 長期主義 的視角 ,對未來有信心,對當下有耐心,和時間做朋友,把單純情緒上的焦慮轉化為當下行動的動力,如此我們很可能更好更快的達成既定目標。
我們 追求完美但不過度苛求 ,接納世界和自己的不完美。當我們到達一個目的地,發現路途中無論陽光還是風雨,無論歡笑還是淚水,無論坦途還是逆境都是美好的過程,如此每時每刻生活都會充滿了意義和幸福感。
「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眼睛」,我們打開自己,提高自己的人文素養,修煉我們的心智模式——
我們的心智模式就如同一個翻譯器,輸入相同的信息,不同的心智模式之下我們的感受可謂是天壤之別,如此即便外界什麼都沒有改變,我們內在的幸福感也大大提升了。
多年閱讀推動的經驗讓我們看到:
「愛讀書的人即使一個人也不會孤獨,愛讀書的人每一個孤獨的時刻都是成長時刻」。
讀書本身就可以讓我們揮別焦慮,延遲滿足感,不斷修煉心智,擁有更加持續和穩定的情緒狀態,這正是幸福人生的基礎。
凱勒說:
讀書可以讓我們不斷提升對自己和世界的認知,不斷增強能力,讓我們有更大的能力去愛別人,更好地去為世界創造更多的價值,這正是幸福人生的核心。
莎士比亞說:
很多人說讀書是逆人性的,看到的只是讀書不能像刷短視頻那樣獲得即時的感官的滿足感,沒有看到一旦跨過了習慣養成的門檻能獲得的更高級別的心流快感,這正是幸福人生的關鍵。
歌德說:
人生幸福的所有條件幾乎都可以通過讀書獲得,而我們所要付出的只是一定的時間和少量的金錢。
持續讀書讓我們的大腦持續分泌內啡肽,讓我們的大腦前額葉持續活躍。
讀書是門檻最低的幸福。
獲得幸福人生,一個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養成終身讀書的習慣。我們一生歷經千辛萬苦都在追求幸福,那為什麼不努力邁過這眼前的門檻呢?
(有書創始人兼CEO雷文濤參加領讀人大會)
2015年12月12日 ,從帶動國人開始閱讀的樸素願望開始,我們發起了 「有書共讀行動計劃」。
在熱心書友們的大力支持下,有書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
在創業九死一生的歷程中,這一天我們獲得了重生,意義重大,因此被定為有書的生日。
和過去的五年一樣, 每年的12月12日, 我都會代表有書團隊向大家匯報過去一年的思考、感悟和行動, 希望能以此特別的方式向一直關心支持有書的朋友們表達我們衷心的感謝。
過去六年當中,我們圍繞著個人閱讀和終身學習不斷深入 探索 ,很幸運地獲得了一些關鍵洞察,每一個洞察都在推動著我們前進一大步。
2015年,我們奮力 尋找閱讀推廣的切入口, 發現中國人自古崇文重教都有一顆想讀書的心,但是因為家庭學校以及 社會 發展等方面的原因,真正讀書的人少之又少,由此發起了 「有書共讀行動計劃」, 旨在幫助人們把閱讀的願望變成實際的行動。
2016年,我們開始 思考什麼是「有書的力量」, 發現通過 游戲 化和社群,可以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幫助一些書友跨過養成閱讀習慣的艱難時刻,最終養成終身讀書的習慣。
2017年,我們開始 思考為什麼「讀了很多書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發現「知識內化為智慧需要體驗做橋梁」,由此在業內率先開始了線上訓練營和城市共讀會業務。
2018年,我們開始 思考如何在烏卡時代更好生存, 發現了唯有「終身成長才能對抗不確定」,「要成為一個幸福者要先成為一個終身成長者」,由此開始全面推廣有書VIP會員業務,幫助用戶構建終身成長的知識體系。
2019年,我們開始 思考個人如何獲得終身學習的動力, 構建了個人「終身成長引擎」,由此拓展了訓練營和直播課業務,同時也將「成長的力量」作為有書周年慶典的永久主題。
2020年,我們進一步 思考終身成長的持久動力問題, 希望幫助書友走通終身成長最後一公里,讓終身學習不再知易行難,由此確定了有書的使命是「把用戶當親友,幫助人們持續、系統且高效的獲取所需要的知識,讓人人都能享受終身成長帶來的美好生活」。
2021年,我們繼續 探索 ,期待能 洞察到個人成長的底層邏輯和密碼, 幫助一億國人找到適合自己的終身成長之路,打開幸福人生之門。
在即將到來的2022年,我們仍會持續進步,保持一顆好奇心, 這條路,我們不會單調向前,有你,有我,有無數位書友。今日之我勝過昨日之我,明天一定會更加幸福。
再次感謝親愛的有書書友,感謝一直熱情支持有書的朋友們,有書有你真好!
2. 讀書是一種幸福 作文(記敘文)
讀書是一種幸福
夜色闌珊,小橋流水,苦雨孤燈,竹里人家。
月上中天,萬籟俱寂。泉水煮清茶,桐油點油燈。當茶的清香和油燈的光點綴滿整個房間,拿出書卷開始覽閱,白天所有的奔波之苦,煩躁不安的心境不到一會兒就煙消雲散,此時此刻心靜如水,什麼都可以不想,什麼都可以不做。如書為伴,品茶賞詩。人生有書,如書為友還真是一種幸福。
一位筆友說,他在心情不好的時候就讀書,書能夠讓他的心馬上恢復平靜,這樣以來,他很少在痛苦或者是憂傷中沉溺太久,因為讀書讓他知道:一切都是一種幸福,珍惜生活就會擁有幸福!
我習慣在夜裡秉燭夜讀,也喜歡在一個明媚的下午找一片有樹林的地方,讓自己的心與書,與自然融為一體。坐著看花開花落,賞雲卷雲舒。在平淡中讀人生,讀歲月……
散文字字含情,句句藏理。一篇好的散文是作者生活的積淀,人生的哲思。散文的作者用自己的生活經歷,人生的思考為讀書人展示了生活、人生的苦愁哀樂,把生活詮釋的有聲有色,把人生都說成是了一種藝術。讀散文本身也是在讀生活,讀人生。當一個字,一句話與自己的人生經歷相似時,心靈不禁為之一動,有時還會拍案叫絕,同時把作者當成了自己的知己。這便有了偶像與崇拜。另外我一直以為讀散文也是在讀哲學,散文是關於生活的哲學,源於生活又服務與生活。一篇散文用心覽閱,細細品味,不到一刻間沉積在心中的恩恩怨怨一了百了,所有的悲歡離合揮手而去。重新回到以前的幸福。有時散文是醫治憂傷的良葯,有時散文可以是激勵一生的法寶。
詩歌清秀、典雅、華麗。以它自身所有的婉約、灑脫給讀書人帶來一個個詩意的境界,浪漫的神奇。有人說詩人都是瘋子。這是因為詩人總是在尋找,尋找詩的境界,不知不覺把自己當成了詩中的文字。讀詩是在追求美。讀的多了,人被詩意化,生活方式也詩意化。生活也就有了詩意美!
小說以離奇的故事吸引人,把人物融入一連串的 的糾葛中。瓊瑤以愛情小說轉盡了億萬中國人的眼淚。小說總是讓人在一場場悲歡離合中奔走。樹立了一個個鮮明的形象。讀小說讓人的心學會了愛恨分明。讀者總在為自己喜歡的人物擔心,為自己討厭的人咒罵。小說培養了人的心志,豐富了人的情感,又把世間百態展示的淋漓盡致,讀小說是一種苦樂交加的幸福!
文字自古就有一種無窮的魅力,有時一個字,一句話都可能改變一個人的一生。讀書並非只是一種消遣,更不是一種無聊。讀書是一種幸福!
3. 如果一直強調苦讀書,那麼幸福在哪裡呢
如果一直強調苦讀書,那麼幸福在學習中的樂趣中。
第一,讀書是為了增長技能,獲得知識。這種讀書就是學習的過程,一定需要付出努力,如此就要放棄一些愛好,克服惰性。人都是好逸惡勞的,所以這種學習對人的天性來說就是苦。如果一個人有理想,懂得讀書學習對人生的意義,就會在一定程度上享受這個過程,奮斗者最美麗,相之成就感也會使自己感覺到幸福。
第二,讀書是為了樂趣,擴大視野。這種讀書因為沒有確定的目標,讀書的過程和娛樂是一樣的,那麼人也是愉悅的,當然談不上苦讀書。比如原來的武俠小說,現在的各類玄幻虛幻的文字,就像一種精神的安慰劑,給人一種上癮般的持續刺激。不但感覺不到苦,甚至會廢寢忘食的去讀。
第三,現在的讀書談不上苦。在物質貧乏的時代,比如古代的科舉學子,那種讀書學習是苦的。為什麼要苦讀呢?沒有科學的學習方法,只能靠持續的苦讀、積累,然後去開悟和突破。如今的課程都是量化的,有科學的方法,這種苦相對來講根本算不上苦,只是一種和自己惰性作戰的苦。那會兒讀書就像在黑暗中摸索,不苦讀不靠量的積累去尋求突破根本沒有別的辦法。
通過近乎自虐的方法,放棄大部分的生活樂趣才能有所成,所以那種讀書就是苦讀。第一,人類的知識傳承來自知識的積累。毋庸置疑,所有的知識都來自人類的探索和傳承,每一個自詡懂得多的現代人,都是因為享受到人類文明幾千年傳承的知識結晶的結果。人類的每一次進步,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發展而來的。所以,讀書就是汲取前人留下的生命營養,用知識改變生活,改變未來的過程。第二,人類除了基因傳承,還承擔著文明火炬傳遞的責任。物質上,人類的基因靠繁衍生生不息,那麼人類的文明成果也一樣。人類的文明從刀耕火種到如今的信息化,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人對人類獲取的智識的不斷繼承和發揚。馬斯克是當代最牛的太空、信息化、電動汽車、未來交通的發明者,但他所有的技術都來自人類共同的知識結晶,所有的發明也是集合了前人的智慧而發展出來的。馬斯克無疑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個較強的推動者。所有的人其實也在做這件事,只是程度不同。哪怕你只是種菜的,你的菜通過市場飽了別人的口腹,也是對文明的一種傳承。
第三,讀書可以讓人明白生命的意義。曾經有一個故事,一個記者采訪一個放羊人的孩子長大了干什麼?孩子答,長大了放羊。記者接著問,為什麼放羊
古人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讀書學習一旦上升到愛好和興趣,那麼就會珍視知識如黃金,讀書就像談戀愛那般的愉悅。從某種意義講,一個人獲得幸福的能力和獲得知識的能力是成正比的。一個人具有大格局,一定會有超高的智識,如此才能放大胸懷,見別人所未見。登上知識的高峰,才能一覽眾山小,看透世事,悟透人生。一個人達到這個層次,也就有能力把握住幸福。
4. 讀書讓我感到幸福四百字作文
有人說:讀書可以明智,使人善辯。有人說:讀書可以明理,讓人豁達。而我要說,讀書讓我快樂、幸福。
小時候,我就和書結下了不解之緣,從書中獲得了不少快樂。聽媽媽說,三歲時候的我看著哥哥捧著書,總是去搶。哥哥不在時,總會拿起他的書,一頁一頁地翻看,嘰里呱啦地讀著,可認真了。看著我的讀書樣,爸爸買了一些圖書回家,經常給我講故事、讀古詩。漸漸地,我也會背些古詩、講些簡單的故事。在老家的院子里,總會圍著一圈人,聽我背、要我講。聽著我的故事,他們可高興了,當然我也樂呵呵的。
記得上一年級時,媽媽為我買來一本《白雪公主》,星期天我總是坐在媽媽的膝蓋上和媽媽一起讀,讀著讀著,覺得真有意思,還一邊看一邊高興地拍著手:「好玩,好玩,看課外書真好玩!」
慢慢地我喜歡上了讀書,只要一有機會,我就會鑽進書里去。童話、寓言那可是我的最愛了。我常常為丑小鴨變成白天鵝而高興,為灰姑娘變成白雪公主而欣慰;唐老鴨使我手舞足蹈,阿凡提讓我拍手叫好。小說我也會愛不釋手,精彩的情節讓我浮想聯翩,主人公的生活讓我牽腸掛肚,真摯的感情讓我感動不已。
一個星期天的早晨,我坐在書桌前,小心翼翼地翻開《幸福住在隔壁》,細細地品味,一種莫名的感動湧上心頭。一位啞巴母親,為了自己的女兒今後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一樣能說會笑,毅然把孩子送給隔壁無法生育的那對夫婦撫養。而自己則每天在無聲的世界裡用目光默默地關注著女兒的一切,她的歡樂,她的憂愁,她的一切的一切都因女兒而存在。讀到這里,我流下了眼淚,為這位姑娘而高興,為這位母親而自豪。都說「世界上最偉大的愛就是母愛」。 的確是啊!沒有驚天動地的故事情節,也沒有感人肺腑的語言表白,字里行間充斥的都是深沉的母愛,洋溢的都是人間親情!看到小姑娘幸福的生活,我也沉浸在幸福之中。
經典誦讀是我們學校的一項校本課程,讀《弟子規》能讓我們明事、懂理,我用情讀、用心悟,在一次誦讀比賽活動中,我的精彩表演得到了老師肯定,並讓我每天課間操時間帶領大家一起讀。聽到這個消息,我是那麼的高興、那麼激動。現在,站在台上領著全校同學一起朗讀,我又是多麼的幸福!
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同學們,讀書能給我們快樂、幸福!那就讓讀書陪伴我們的成長吧!
5. 讀書是件幸福的事
作者大河之岸
讀書是獲取知識、傳播知識的重要手段,也是一種重要的修身方式。
通過讀書我們可以陶冶自己的高尚情操,培育自己的高尚人格;「腹有詩書氣自華」,通過讀書,可以培養一個人優雅的氣質。
曾經的夢想很簡單,僅僅是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平平淡淡的去生活。
總想著,有一天,自己不忙的時候,一個人在背包里帶上喜歡的書,浪跡天涯。我不坐飛機,只坐火車或輪船,讓旅途慢些,讓讀書思索的時光長些。到一個中意的地方就下去,安靜的讀書或寫作,享受人生這幸福的孤獨。然後,再開始新的讀書旅途。
然而,如今四十多歲了,這簡單的夢想依然無法實現。只是在走南闖北的出差間隙,在所到城市抓緊時間買幾本書,然後在火車上讀,沒有任何人打擾,感覺這就是過自己理想中的生活。
我喜歡俄羅斯文學,尤其喜歡屠格涅夫的作品。有人把屠格涅夫比喻為俄羅斯的風景畫大師,讀他的作品,彷彿來到美麗的俄羅斯,寬廣無垠的草原,美麗的白樺林,靜靜流淌的河流,全部作品充溢著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善良美好人性的贊揚。著名作家畢淑敏說,偉大的文學作品,必定有悲天憫人的情懷,屠格涅夫的作品就是如此。
讀書,也是一個修心養性的過程。讀書,可以讓人明白許多做人做事的道理,讓人變得明理而又有涵養。有人甚至說,讀書還可以 養生 ,在恬淡的閱讀中,讓人心靈寧靜,擺脫浮躁,擺脫抑鬱。
英國小說家安·特羅洛普說:「愛讀書是一種十全十美的享受;別的享受都有盡頭,而讀書給人的享受卻是長久的。」
讀好書,也許並不能讓你陞官發財,但可以讓你的靈魂變得高貴,讓你精神富有,讓你成為一個在人生匆忙奔波中,而不忘留意日出日落,燦爛星河,蘭花幽香的人。
作家周國平說:「閱讀不但可以養心,而且可以 養生 ,使人心寬體健。人的身體在很大程度上受心靈支配,憂慮往往致病,心態好是最好的 養生 。愛閱讀的人,內心充實寧靜,不易陷入令人煩惱焦慮的世事紛爭之中。大學者中多壽星,原因就在於此。」
讀書,是成本最低的投資,卻是一生的財富。它能夠陪伴你度過漫長歲月,內化成你高情商、會處事、有底氣的知性與優雅。
英國哲學家培根說,「讀史可以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嚴密,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學修辭學使人善辯」。
好書如同星光,會照亮你前行的路。你從書的世界感知生命的愉悅,精神的光亮,靈魂的靜美。那些優雅的文字,傳達世間美好的一切:智慧,良知,悲憫,至善,信仰,理想和愛。
讀一本好書,就是在和一個優秀的靈魂進行交流。所以,有時間讀書,能靜下心讀書,是人生之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