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幸福生活 > 如何培養孩子幸福人生的心智模式

如何培養孩子幸福人生的心智模式

發布時間:2022-04-22 06:11:17

㈠ 如何更新完善自己的心智模式,做個聰明人

心智模式是我們大腦中那些如何看待和理解事物、如何做思考和判斷、以及如何決策和行動的認知。換句話來說,心智模式就是我們大腦認識和理解事物時,所使用的「工具箱」。如果這個工具箱里的工具比較少,大腦就無法進行高效且有效的運轉,我們對人、事、物的理解就會比較片面、比較淺、甚至是錯誤的。這些東西表現出來就是「不夠聰明」的表現。

所以,我們要不斷學習各種知識,不斷更新、完善或替換工具箱里的工具,從而改善自己的心智模式。下面我就帶你學習一些查理芒格的思維方式和模型,來完善自己的心智模式,做個聰明人。

雙軌分析法說的是我們在分析一個問題的時候要從理性和感性兩個角度進行雙軌分析。理性方面,看看有哪些因素真正主導了結果的走向,然後再把各種跨學科的思維運用起來,綜合計算一下自己成功的概率有多少。感性方面,重點分析一下有哪些因素會使你的大腦失靈,自己現在是否處於大腦失靈的狀態。比如壓力特別大的時候,我們就會傾向於趕緊胡亂做一個決策;再比如出於攀比、嫉妒的心理,從而做出一些跟平時不一樣的舉動。

模擬法說的是把自己帶入到問題情境中去進行分析思考並解決問題。飛行員在真正上飛機之前,會把大量時間用在飛行模擬器上,把模擬器上的問題當成真實問題來解決,通過這種方式來訓練自己的飛行能力。現實中,我們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來訓練自己,比如多收集並分析一些案例,思考一下,如果自己是當事人,會怎麼處理,該什麼時候出手,要用哪些思維工具等等。

在工作生活中,如果我們能經常有意識地運用雙軌分析法和模擬法來訓練自己,我們的判斷能力和處理問題的能力都會有一個質的提升。

㈡ 如何改善心智模式

一、把鏡子轉向自己 我們每個人都有兩面鏡子,一面是玻璃鏡子,它的作用是用來正衣冠、正容貌的。還有一面鏡子,看不見,摸不著,深藏在你的心中。它的作用是用來「正心」的,這面鏡子叫「心鏡」。 我們常常用這面「心鏡」去照別人,看別人這也不是,那是不行,很少照自己。由此產生了諸如「歸罪於外」、「自我感覺良好」等等不健康的心智模式。改善心智模式,要求把鏡子轉向自己,一事當前,先照照自己的心態正不正,反思自己的責任或過失,經過這種修煉,再看事物,就會採取截然相反的態度。 安徽江淮汽車公司是國內創建學習型企業的典型,在引入學習型組織理論之前,與許多傳統組織一樣,組織成員間存在許多智障,但現在卻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這是發生在總裝廠與供應采購部之間的事情。采購部門一直負責將采購的物品送到總裝現場,並按照方便生產的原則擺放整齊後便算完事。因為有些產品不是馬上能用完的,這就存在著一個由誰來及時回收紙盒子的問題。采購部認為只要送貨到位就行了。總裝廠認為我只管用送來的物品,盒子與我無關。由於公司沒有明確規定誰來做,於是就產生了互相推諉的現象,致使一個簡單的問題在一段時間內沒有得到解決。通過改善心智模式修煉,采購部反觀自省,轉變思想,認為這樣的工作,該由我做。於是采購部的一個副部長就每天帶2個人,定時去收撿。一個星期以後,總裝廠開始沉不住氣了:算了,還是我們來做比較好。 正因為他們各自擺正了心態,由歸罪於外變為內找差距、溝通合作,便呈現出進一步海闊天空的嶄新局面。這種觀念的延伸發展成一種內部的「顧客鏈管理」。部門之間、上下工序之間都視為「賣方」與「顧客」的關系,凡事替別人著想,替別人多做,內部之間的流程由過去的「對接」變為現在的「搭接」。正是這樣一種友善和睦、互動合作的氣氛和機制,撐起了江汽騰飛的翅膀。 二、倒掉壺中之水 南隱是日本明治時代著名的禪學大師。一天有一位大學教授慕名前來問禪,剛落座便滔滔宏論。南隱往這位教授的杯子里倒茶,水已溢出杯子,而他依然往裡倒。 大學教授連忙喊道:「滿了!滿了!」 「是啊!你的心一如這只杯子一樣,已經裝滿了你自己的東西,如先不倒空,我如何向你說禪」?南隱一語點破禪機。 古人雲「虛懷若空」,一個人無論名望學識再高,若想學進新東西,必須倒掉壺中之水,從頭學起,拋卻成見,不恥下問,才能進入一個新的境界。我們在生活中常常發現,越是學識淵博之人,越是謙虛好學,正像聖吉所言:「學的越多,越感到自己的無知」;相反,越是才疏學淺之輩,越是妄自尊大,不愛學習。這就是兩種不同的心智模式,也決定了兩種不同的命運。 三、敞開胸懷 雨果說過:「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心靈」。有的人很有才幹,也很有地位,但有個最大缺點,不能容人。聽不得不同意見,不善於與自己不同性格、不同行為方式的人溝通與合作。這種心態給自己帶來很不利的影響,落落寡合,孤家寡人。敞開胸懷,讓自己能容納那些與自己意見不同甚至反對自己的人,能接受其他的可能性,才能發現更多的東西,才能成就一番大業。 四、換個角度爬山 你家門口可能就有座山峰,你曾多次爬到過峰頂。但你每次都是沿著同一條路徑爬上去的。同時,每次上山都在同一個季節,比如夏季。此外,每次上山的同伴也大都是同一個人,比如你的愛人或孩子。由此一來,你雖有過多次爬山的經歷,但感受大體相同。 現在,你換一下路徑,試著選幾條不同的路徑上山,比如山後。而且換幾個季節,比如冬季,最好剛剛下過雪。同時,選幾個其它的人同去,比如和幾個要好的同學。 你的感受會別有不同。你會發現過去從來沒有發現過的景色:懸崖下面,還有一掛潺潺瀑布;雪後的山色如此素雅寧靜;和同學們一邊登山,一邊會聊起多年前共同渡過的校園生活。 你發現,過去你對這座山並不了解。變化了幾個條件,這座山對你有了全新的含義。 其它的事,不也是如此嗎? 五、用多棱鏡看世界 小的時候,我們都玩過一種玩具——萬花筒。萬花筒里的世界色彩斑斕,豐富多變。大了以後,我們不玩萬花筒了,玩起瞭望遠鏡和顯微鏡——看得遠了,看得真了。其實,我們老了。我們的心態被「定格」在某一個角度上了。關於信仰、道德、人生、愛情、事業、金錢等等,都被固守在某種框框里了,而這種框框常常是一成不變的,最終我們被框死了。閱歷豐富了,看問題的角度反而單一了,我們需要重新拿起兒時的看世界的工具——萬花筒,那才是一個真實、豐富、多變、趣味無窮的世界。

㈢ 如何讓孩子保持心理健康

摘要:心理學學家經過長期研究認為,兒童時期是培養健康心理的黃金時代,各種習慣和行為模式,都在這時奠定基礎,如果有一個好的開始,將來可使孩子們的品德智力得到健康的發展;如果在此時忽略了孩子的心理衛生,那麼,希望孩子成人後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就比較困難,甚至是不太可能的了。 關鍵詞:孩子;保持;心裡健康 (一)情感投資——讓孩子天天快樂 輕松愉快的情緒能使孩子順利地進行各種活動,父母應使孩子經常處於一種興高采烈的狀態。幼兒情緒的發展具有易受感染性的特點,為使孩子擁有良好的情緒體驗,父母要做到: 1、為孩子樹立模仿的榜樣,時時處處以自己樂觀向上的情緒去感染孩子。 2、父母之間要建立和諧、默契的關系,以便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的臉是父母之間關系的晴雨表,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3、要對孩子進行情感投資。美國精神病專家坎貝爾提出,要使孩子心理健康,父母要作相應的精神投資。深情地注視孩子,和孩子進行溫馨的身體接觸,一心一意地關心孩子。 (二)尊重孩子--讓孩子感到父母可親可敬 1、尊重孩子,盡管他們年齡小,也要把他們看成家庭中具有一定獨立自主性的成員,有自己的情感和需要。放下做家長的架子,蹲下身來與孩子講話,以減少威嚴感,使孩子覺得父母和自己是平等的,使其保持愉快的心情以及與家人融洽的關系。 2、父母要禮待孩子,對孩子講文明禮貌,不要打罵孩子。無論孩子做了什麼好事或有什麼成績,父母都要表示祝賀,絕不吝嗇贊賞。父母對孩子的正確態度應是愛而不嬌,既嚴格要求又和藹可親,在這樣民主自由、寬嚴適度氣氛下成長的孩子,必然表現出熱情、直率、活潑、開朗、自信、活動能力強、善與人共事、社會適應力等良好等優良品質。 (三)循循善誘--讓孩子認識自我 1、孩子是否能正確地認識自己、估價自己的能力,是其心理健康的一項重要指標。為了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象,發展孩子的自尊心,提高孩子的自我意識水平,父母應使孩子認識到世界上只有一個我。我是獨特的,有動聽的名字、短短的黑發、小小的嘴巴、大大的眼睛;我很能幹,能用自己的雙手吃飯、穿衣、剪紙、繪畫、彈琴,能用自己的雙腳行、奔跑、跳躍、攀登,能用自己的鼻子聞出多種不同的味道,能用自己的耳朵聽出各種奇妙的聲音。我有許多優點,當然也有一些缺點,不過,經過努力,我能改正自己的缺點,做個好孩子。 2、塑造孩子良好的個性品質也十分重要。在培養孩子獨立性的時候,父母要寓教於日常生活之中,使孩子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培養孩子自控力的時候,父母要和孩子一起制訂規章制度,鼓勵孩子做家庭的稽查隊長,帶頭遵守家規家法。 3、為使孩子能適應集體生活,從而得到較好的生存和發展,父母還必須培養孩子與人合作的意識,訓練孩子的合作行為,增加孩子的合作能力。要使孩子意識到與人合作的價值,可通過游戲來進行。例如,父母和孩子玩扶盲人過馬路的游戲,先讓孩子扮成盲人,由父母扶其過馬路;再由父母扮作盲人,讓孩子扶著過馬路。孩子成長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父母應注意培養孩子戰勝失敗、消除恐懼的技能,磨練孩子的意志,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 (四)撫養方式要正確——盡可能親自撫養和教育孩子 一方面,孩子有與父母在一起的強烈的心理需要,這一需要得不到滿足就容易產生感情飢餓和被遺棄感等不健康的心理。另一方面,若把孩子交給祖輩撫養,孩子打容易受到溺愛,加之他們的文化水平和觀念的差距,往往施以不正確的教育。若把孩子交給其他親戚撫養,由於生怕教育不好孩子不好交待,這種強烈的責任意識和巨大的壓力感往往使他們產生緊張和焦慮,因而對孩子的言行過分敏感,這些都是不利因素。 (五)環境的影響——創設良好的情感環境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觸的環境,父母對待孩子的正確態度、和諧的家庭氣氛、嚴而適當的教育方式及父母的榜樣示範作用是孩子形成健康個性和行為的必要條件。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應當是和睦的、平等的、互相關心和互相愛護。孩子在良好的情感環境中生活、成長,他們會感到自由、舒暢、溫暖、幸福,從而形成健康的人格。家長還應做個有心人,多注意觀察孩子的日常行為,注意他們的心理

㈣ 怎樣閱讀,才能提高孩子的思維和心理行為能力

鏈接: https://pan..com/s/19FzfqQzz56hUsVG4DnU6IA

提取碼: q3tu

㈤ 如何培養孩子的情商

首先,幫助孩子辨識自己的情緒。 先來做個測試吧! 孩子放學回來告訴你:「今天在學校有同學打我!」 身為父母的你,這時候的反應會是…… 答案A——「這種小事別放在心上。」 答案B——「你不會也教訓他嗎,你有沒有打回去?」 答案C——「我現在很忙,晚一點再說。」 答案D——「還好嗎?有同學打你,所以你很委屈?」 你的答案會是什麼呢? 讓我們公布正確答案吧!重視孩子情商的父母親之答案,會是最後一個——D。 原因是什麼呢?因為情商高手的基本功,就是察覺自己的情緒狀態,也就是說,要能很快了解自己的當下情緒。因此父母在這個情況下,應先幫助孩子辨識出現有的情緒狀態:「所以你不開心了?」,「所以你感到委屈了?」。 幫助孩子辨認自己的情緒狀態,會帶來兩個天大的好處。 首先,孩子可以從中明瞭,接下來要處理的,是自己的情緒,而不是那個「對方」。 也就是說,現在真正該做的事情,不是因自己感到委屈而找對方理論,而是應該意識到,真正的困擾其實是自己的情緒反應,那麼隨後該努力的,就是如何調試情緒,做出合適反應。 其次,孩子可以從中學會換位思考的能力。這次挨打,心理難受,以後就知道了,若去打別人,別人也就會有這樣的感受。這個深刻的情緒體會,有助提升孩子換位思考的能力。所以從情商教育的角度而言,這會是個一舉兩得的做法。 在協助孩子辨識情緒之後,接下來,爸爸媽媽就可以再問:「你要不要告訴我發生了什麼事?」這是個很重要的親子溝通方式,當父母學會發問及傾聽,孩子就會願意開口說話,培養良好的親子溝通習慣,會讓彼此的溝通暢行無阻。 第二,幫助孩子發展負面情緒的管理技巧。 在美國有些中小學,在課程中加入冥想的練習,讓孩子坐下,閉上眼睛,意念集中靜坐20分鍾。而最近的實驗發現,靜坐冥想有助降低一個人的焦慮感,而且能夠強化注意力的集中,進一步地提升學習效率。像這些設計得當,適合孩子的放鬆技巧,早早學會,對他們未來的抗壓能力就會有所幫助。我認識一個媽媽,周末會帶著她初二的孩子去上瑜珈課。原因是她發現孩子上了中學之後,個性變得急噪。而她自己有做瑜珈的習慣,就帶孩子一起去上兒童班。孩子漸漸地學會靜心,放鬆的技巧,脾氣也隨之溫和多了。另外,父母也可以鼓勵孩子培養健康的興趣和嗜好,來幫助他們排解壓力,例如帶孩子一起體育鍛煉,畫畫、唱歌等。心理學上的研究顯示,做運動是極佳的疏壓方法之 一,持續做有氧運動20分鍾以上,會促進大腦中腦內啡的分泌,因而在生理上起到舒緩壓力的作用。 第三,幫助孩子樹立自信。 自信是情商能力的基石。自信的孩子,在面對別人的惡意攻擊時能沉穩以對,並擁有良好的抗挫及抗壓能力,在人際關繫上也會得心應手。 父母親該如何著手,培養孩子的自信? 事實上,父母親對孩子的評價,對其自信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若平時只是批評而極少給予表揚,父母親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塑造了孩子心目中不佳的自我形象。 所以建議父母親可以坐下來,寫下孩子值得欣賞的優點。而在這想特別提醒家長的是,這些優點不該是孩子和別人比較的成果,而是孩子他本身所具有的特質。比 如,「很有愛心,對小動物很好;很有禮貌,會主動和朋友打招呼」等等這些人格特質,而並非「每次都名列前茅」等建立在比較之上的結果。如果要稱贊孩子的學習表現,「學習很認真、負責,會自我督促念書」就會是更好的理由。多鼓勵和肯定孩子,讓他對自己有著合適的自信,會讓他的情商能力大幅度提高。 第四 ,培養孩子樂觀積極的態度。 對孩子來說,父母可以給他們的最佳的禮物就是:一份無可救葯的樂觀心態。心理學的研究發現,只要孩子對自己持正面的看法,對未來有樂觀的態度,那父母就大可放心,這孩子這輩子不會離幸福太遠。 樂觀孩子的重要表現之 一,就是懂得對事情做正面的思考。 我認識的一個孩子,有次老師當眾批評他的歷史成績。大多數孩子都會因此而覺得有失顏面而耿耿於懷。然而他做了心態上的調整,笑著跟媽媽說:「幸好老師批評的是我最爛的一門科目,如果我最好的一門科目還被他批評,那我不就更慘了。」有這樣的正面思維能力,就是樂觀特質的精彩展現。因為他知道怎麼在任何環境中看到事情的優點面,從而避免了負面情緒的不當干擾,而找到激勵自己的動力。 為了幫助孩子學會看到事情的優點面,父母親應常常用正向發問的方式啟發孩子的思考,比如「今天認識的這個新同學,你覺得他有什麼優點?」 而在碰到挫折時,例如孩子上台演出不理想,爸媽不該說:「你今天怎麼回事,表現得一塌糊塗。」而該用:「這次可能讓你自己失望了,那你覺得有沒有什麼值得 肯定的部分呢?」如此一來,孩子就有能力去思索正面的答案,例如「比起上次還是略有進步」,或者是「學到了重要的經驗,下次上台該做更充分的准備。」 正向思維能力是在日積月累中形成的,只要平時多花點心思,父母親就能幫助孩子培養出樂觀的正向思考習慣。 第五,培養孩子的人際互動能力。 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所以父母應該要多安排些機會,歡迎孩子的玩伴來到家裡和孩子一起玩耍,學習,以及共同度過生命中的重要時刻(如生日等)。重視情 商的父母親在孩子參加這些團體活動時,關注的焦點不會是孩子與他人的比較結果,例如「我的孩子個頭比別人高多少?」,或者念著「我的孩子學習比別人快還是 慢?」父母親該觀察的是,孩子在和別人的互動當中,他是主動和他人說話?還是害羞不開口?當別人跟他說話的時候,他是什麼反應?而萬一與他人發生矛盾,他 又是如何回應的?為了防止自己又落入「與他人較量「的慣性思維中,家長們不妨准備個小的筆記本,提醒自己觀察的重點,並做記錄。 此外,也應鼓勵孩子學會分享。 記得我高中的時候,參加一個同學的生日聚會,臨離開時,她的媽媽做了一個特別的安排,拿出一個紙袋,要女兒送我們每個在場的同學一人一張相同的磁帶(那時 還只有磁帶),現場頓時一片歡呼,因為那是我們共同偶像的最新歌曲專輯,同時也不免狐疑:「不會吧?哪有壽星送禮的道理?」 同學說:「我媽媽的意思是,每個好友一份,這樣在我們念書很累的時候就可以聽同樣的音樂,有著同樣的心情,讓我們感情更加親密。」一直到現在,我都還記得 這個貼心好禮。而現在想來,這個同學媽媽的做法,不但讓孩子會記得這個特別的聚會,更重要的是,她教導了孩子如何分享快樂。有些父母親在孩子的派對中,只 想讓自己的孩子成為注意力的焦點,而錯失了培養孩子人際關系能力的良機。真正高情商的家長,則會鼓勵孩子去招呼大家,和朋友分享自己的東西。 同時,也別忘了鼓勵孩子主動向他人提供協助,這是團隊協作能力中很重要的一個特質。父母親該多鼓勵孩子觀察別人的需求,而主動提供幫助。不妨常問孩子:「 你有注意到有誰特別需要幫忙嗎?」,「你覺得你能夠做些什麼去幫助別人嗎?」而在孩子提供他人協助時,例如幫家人提東西,則該立刻給予及時的表揚,如此一 來,孩子就能夠培養出團隊意識及協作能力。日後無論對工作還是生活,皆會大有助益。 14、15歲之前,是情商能力培養及形成的重要時期。家長若能積極地進行情商教育,從而培養出孩子良好的情商能力,就能讓其心理免疫力大大增強,得以應付學習和生活中的低潮與挑戰,讓孩子有能力去經營一個成功與快樂並存的美好人生! 轉自——左岸讀書(作者:張怡筠)

㈥ 什麼是兒童心智教育

心智教育是關於人的心理成長和思維成長的教育和培養。心智教育的目的,是養育健康的心理和完善的思維能力,進而培養受教育者獨立、健全和完善的人格,使之在個人發展能力、幸福感受能力和事業成功能力等方面得到良好發展,更好地擔當社會角色,實現人生價值。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心智能力的養成,最關鍵的時期是在一個人的幼年時期,所以,2-7歲這個年齡段是心智教育的黃金窗口期。

心智能力是現代人必備的根本能力,而中國的傳統教育和現代的學校教育多偏重於知識、技能和品德的教育,在心智能力的培養上卻失之於系統性和專業性。心智能力的缺失,是很多人事業發展受阻、生活幸福感受不足,乃至發生諸如因抗壓能力差、情緒管理能力差導致的心理崩潰、行為失控等悲劇性事件的根本原因。

兒童心智成長是一個系統完整的體系,有具體的標准,這就是所謂心智十二項,這里有我們比較容易關注的自信心、感恩心、責任心、專注力、獨立性和情緒管理能力,還有一些我們不那麼注意關注到的內容,比如同理心、創造力、領導力、抗挫折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等。

孩子這十二項心智成長,哪一項是你的孩子不需要的?你平常又能兼顧到其中多少項的教育培養?

推薦你關注「貓說心智」公眾號,系統學習心智教育,科學陪伴孩子成長!

㈦ 如何培養一個心理生理都健康的孩子

--是特殊教育與普通教育銜接的基礎 摘要:殘疾人雖然是一個特殊群體,但他們同樣是構建和諧社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由於生理殘障,殘疾人在生活中與人接觸存在許多不便,要使他們與正常人和諧相處,作為特殊教育學校的教師們首先就應從學生的心理上入手,促使殘疾兒童與正常人的融合。 關鍵詞:心理素質 加強 健康 聾生由於身體殘疾,社會的歧視,生活圈子窄,大都有著孤僻、自卑、性情急躁、自私等毛病,他們由於交往困難,容易不合群,失去了參加任何活動的願望,害怕新鮮事物,害怕陌生人。 俗話說:一切從心開始。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是心與心之間的交流、溝通。要使特殊兒童融合到普通人群中去,首先特殊兒童的心理必須是健康的。讓特殊兒童正視現實,充分相信自己,放寬胸懷去接納別人、認識社會。 下面談談我對聾兒實施健康教育的一些體會: 一、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最關鍵的是轉變教育觀念 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人才觀和質量觀是開展心理教育的前提,特殊教育的價值是對學生的一生負責、為學生一生的發展和幸福奠定基礎。 怎樣轉變觀念? 1、①把學生當作平等的「人」來看待。即把聾啞學生看成與正常人平等交往和交流的人。在教學中努力建立一種民主的課堂作風,平等地對待學生,視自己的學生為朋友弟妹,在學生面前勇於承認自己在教學中的不足和工作中的失誤,贏得學生的信賴,時常把自己的喜怒哀樂講給他們聽,再鼓勵他們把憂愁煩惱說出來。讓聾啞兒童與正常兒童一起開展「手拉手」、班會等活動,使孩子們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培養「人人平等」的觀念,也提高了特殊兒童與正常兒童交往的能力,開拓了視野,增加了他們對生活的了解。②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給特殊兒童人道主義的生命關懷,讓他們與普通兒童一起融合於一個真實、民主、多姿多彩的教育時空。認真對待學生的缺點,時時鞭策和激勵學生,誇大學生的優點,慢慢淡化學生的缺點,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改正缺點,發揚優點。③尊重和信任學生。自尊心是人的心靈中最敏感的角落,是學生對自己在集體中的地位、作用的一種認識和評價,教師在教育過程中,要尊重和愛護學生的自尊心,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 對待有缺點或犯過錯的學生,不動輒訓斥、譏諷,而是委婉地指出缺點,毫不吝嗇地提出你的期望,給學生以心理上的平等、親切感,讓他感受到尊重與信任,進而充分認識並注意克服自身缺點和不足。曾凡凡書寫馬虎,我多次在他的作業本上寫下評語「馬虎!」、「潦草!」、「重寫!」沒有效果,有一次甚至把句後的感嘆號改得大大的,以示反感。正在我一籌莫展時,在一次勞動中我發現他碼的磚頭又快又整齊,於是我在他的又一次作業後批上:「老師和同學都很欽佩你的勞動能力,如果你能把中國字寫得如同你碼放的磚一樣整齊,我該多高興啊!」後來他說:「我要寫好字,老師真關心我!」此後他的書寫大為改觀。這件事給了我很大啟示:「真情說長處,委婉道不足」有奇效。 2、承認並允許學生在發展中存在差異。美國心理學家加德納的多元智能說告訴我們:人的智力是有差異的。表現在特殊兒童身上就更是如此。有的學生由於學習基礎、學習習慣、學習方法上存在一些問題和障礙,因而在學習上造成一定困難,評價時,應看學生自身縱向發展,不能一刀切。特別是對待「學困生」,課堂上要從他們渴望成功的心理出發,分層施教,分層達標。例如同題作文,要求a類同學語句通順;b類同學語句通順,結構合理;c類同學須語句生動,結構合理,詳略得當。為了培養學生積極進取的品質,要求學生縱向比較--自己跟自己比,口號是:「天天有進步,日日不虛度」。在班上設置「進步最大」、「書寫最整潔」等獎項,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發現自己的長處,體驗成功。 二、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要針對兒童成長的特點,培養聾兒適應社會的能力 1、健全人格、培養自信心。 聾啞學生由於存在聽力缺陷,在與正常人交往中有很大的局限性,再加上社會中少數人對殘疾人的歧視,在聾生平等的參與社會的心理上起到消極的作用,造成聾生自卑感強。例如有一次看電視時,當同學看到一台文藝節目時,同學們比劃說:「老師,你真好,能聽到、看懂電視!我們真不行。」我認為培養聾生健康心理品質,當從培養自信心入手,教育學生挺胸抬頭做人,為他們走出陰影打下堅實的基礎。 如果教師對聾童充滿了信心,採取積極的態度,那麼聾童一定會做出好成績的。聾童是有一定發展潛力的,教師的責任是挖掘其潛力,培養其能力。教師應該做的是:相信聾童,提供給他們與正常兒童同樣多的機會,正常兒童能做的事,也要創造條件和機會讓聾童去做,他們不需要人們過多的幫助,他們需要的是自信心,是自我價值的認定。教師的鼓勵對聾童來說是一種莫大的幸福。因此,相信聾童,鼓勵聾童大膽地去從事他們力所能及的各種活動,是培養聾童自信心和良好自我意識的好方法。特殊兒童和普通兒童應經常相互交流、相互接納,以達到心理上的共融。讓聾兒參加正常兒童的各類比賽,在公平中競爭(如美術、舞蹈、電腦等)。培養學生的一專多能,如:我校創辦了刺綉班,現在有的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刺綉,一個月能完全攢到自己的伙食費、零用錢,為父母減輕了負擔,父母臉上欣慰的笑容無形中增強了孩子的信心。帶學生參加社區服務性活動,多接觸多層次的人群。 社會對聾童的偏見、嘲笑也是挫傷聾童自尊心,形成自卑感的重要原因。如果這一外部大環境不加以改善,聾童就只能「躲」在校園里「自尊自愛」了。因此,必須大力宣傳,呼籲全社會端正認識,形成正確的社會態度。 2、跟上時代節拍,學會競爭與合作。 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競爭與合作的心理素質。未來的公民應當能參與全球性的競爭與合作。 「合作」與「競爭」,看似一對矛盾,實質上,有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切關系,如果能讓這兩種截然相反的意識,取得一種巧秒的平衡,那麼這個人無論何時都能以一種輕愉快的心情,以一種持久而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去。例如,在指導學生預習時,動員學生合作:誰有不懂的地方提出,誰懂誰回答,為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給答題的同學所在組加分。這樣不僅可以活躍氣氛,還可以培養合作精神。反饋與矯正是必須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的,根據教材把目標檢測改編成「搶答題」、「必答題」、「選答題」、「表演題」等形式,以小組為單位在全班展開競賽,課堂上引進競爭機制,不僅能活躍氣氛,使學生在快樂中鞏固知識,矯正錯誤,培養分析、思維、表演等綜合能力,而且對培養學生積極向上、合作競爭的心理素質有積極意義。「合作」與「競爭」還可以擴展為師生之間、班與班之間、校與校之間、學校與家庭與社區之間。 三、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要找到學科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的對接點 每一門學科、每一堂課都有思想教育之目的,教師應巧妙把握學科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對接點。 有很多家長、孩子放學回家就叫他做作業,恨不得要把他所有的時間用在學習上,常喋喋不休,而且禁止參加任何活動,學生沒一點自己支配時間的自由,有的家長不關心子女,整天玩麻將,許多家長與子女之間產生隔閡,由此下去,後果不堪設想。 例如在語文課中,理解「親情」時,我先闡述對「親情」的理解,然後讓學生自己講家庭中的親情故事。有的同學就質疑:「打罵」也體現了「親情」?藉此機會我引導學生分析家長愛子教子的幾種方式,並發表看法。然後我以《媽媽(爸爸),我想對你說》為題,要求學生寫短文,哪怕是一句也行。最後幫著學生把句子寫通順以後,建議學生把它作為禮物寄給親人,用筆與親人作一次情感交流,當他們把寫有詳細地址的信投進郵筒時,我想:我放飛的是學生的期盼與忐忑不安的心情……這樣,家長也會受到教育,學科教育中的心理教育是「潤物細無聲」。 心理健康教育有其不盡的內涵,特教教師都應對特殊兒童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使特殊兒童與正常兒童相互銜接,實現特殊需要兒童的超越與回歸。

㈧ 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思維習慣

鏈接: https://pan..com/s/1WLKYM6IW1MM6rqPu1MIu0Q

提取碼: vyx8

㈨ 家庭如何培養孩子的身心健康

作為父母,沒有人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擁有一個陽光樂觀的性格。

所以小心翼翼呵護著孩子的童年,不願讓他留下心靈上的創傷。

可想法是好的,家長們卻往往因為經驗不足而導致了某些孩子有不良心理傾向。

那麼,心理健康正常的孩子都有哪些素質和表現?又該如何培養呢?

01

不羨慕他人



父母們經常遇到這種情況,別的孩子有的東西他自己沒有就想要。

從而去埋怨父母,「為什麼他有,我就沒有?」

一般父母遇到這種情況,要麼是去痛快的給孩子買,要麼就堅持不買。

孩子的心理,是喜歡新的東西,喜歡自己所沒有的東西。

但是父母再有錢,也不可能每次都給孩子買新鮮東西。

一般家庭收入有限,更不可能讓子女要什麼就買什麼。

這時候父母可以鼓勵孩子和別的孩子交換自己的東西,以沖淡子女的羨慕心理,增強他的分享心理。

有東西和別人分享,當然不必羨慕別人。

02

不嫉妒他人



孩子會嫉妒,其實並不是問題,還可以說是人之常情;但是嫉妒到想要傷害別人,這就成為心理上的一種問題了。

嫉妒別人,不一定要產生破壞性的行為,也可以引導孩子轉換成欣賞別人優點,學習別人長處的積極性念頭。

因為嫉妒而傷害別人,會讓別人對自己的自私產生反感,對自己並沒有好處。

父母以身作則,教導孩子不嫉妒他人,嘗試著去學習他人的優點,或者站在他人的立場來欣賞他人的成就,心理就正常。

03

學會自省



教導子女養成反省的習慣,把每天所接觸到的種種事物,加以歸納整理,並且進一步類推,以尋找更為妥善的處理方法。

這種自省的習慣並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學習的。

可惜一般父母,只知道教導子女記憶某些事情,譬如說教孩子識字或者認識某些東西,卻很少做深一層的啟發,讓子女從單純的記憶提升到對事物的分辨、整理和分析。

具體怎麼引導呢?

剛開始的時候,父母可以拿一些共同的活動來進行分析、比較和檢討,使子女在對談中學習分析、思考和表達,逐漸養成子女反省的能力和習慣。

並且還教導子女有過必改,勇於嘗試,而不是一錯再錯或者因害怕犯錯而不敢嘗試。



作為父母,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心理健康,但是歸根結底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孩子有一個和睦的家庭。

父母互相尊重、彼此相愛,這比多少口頭教育都來得有效果。

因為父母以身作則,讓孩子感受到愛、感受到父母的關心,這對塑造孩子的心理健康真的是非常重要的!

㈩ 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培養孩子積極的心態

小新第三5Dv,您好!
您的提問非常好!確實,現在很多家長、老師甚至孩子本身都存在類似這樣的家庭教育方面的疑問,都希望能找到最合適的學習教材和教育方法,培養好孩子的學習生活習慣,讓孩子能積極主動地學習、健康快樂地成長,從而達到提高孩子綜合素質的目的。然而,孩子終歸是孩子,就好像一棵小樹苗,不加以正確的引導培育就很容易東歪西倒、難以成材,凡是小孩身上總有些性格和行為上的缺點、偶爾犯一些小錯誤,的確會對他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其實有利於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很多,你需要仔細考慮和選擇恰當的方法和教材、建議也可選擇觀看適合自己的家教視頻節目,這樣綜合起來才能對症下葯、行之有效。看了以下分析和推薦的網站視頻資料,相信您就能從中得到啟示、更好地培養孩子積極的心態。
由於在現時的社會大環境、應試教育模式和接收西方開放式教育等重重因素影響下,我們的孩子就像生活在一個大染缸里一樣,很容易就被染污了,沾染上某些不良習氣,例如嬌橫任性、叛逆不聽話、不誠實、上網成癮、打架、厭學、好動、注意力不集中、上課不專心等問題,尤其是處於幼兒及青少年階段的中學生情況更為嚴重!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改正孩子錯誤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以及由這些觀念導致的各種錯誤行為。雖然教育孩子的方法很多,有的人採取虎媽狼爸式的教育,還說是「贏在起跑線上」,人的一生其實是馬拉松式的長跑過程,即使贏了起跑線,能跑多遠、堅持多久、誰笑到最後還是未知之數,往往是適得其反的,因而個別人所謂虎媽教育的事例無論他們成功與否,都不值得崇拜、學習模仿、甚至廣泛推廣,這樣教育會給絕大多數孩子造成永久的、不可磨滅的心理傷害,不堪回首的童年就是這樣導致的!如果打孩子進行體罰教育,後果可能相當嚴重,將來會報復到年老的父母和孫子那一代人的身上,所以暴力方式的教育害人不淺啊!相反,反而是培養孩子健康的人格和樂觀向上的精神更顯得重要。想要從根本上教育好孩子,培養孩子學習和生活上的良好興趣和習慣,建議您趕快讓孩子喜歡上《弟子規》!聖人訓 首孝悌 次謹信 泛愛眾 而親仁 有餘力 則學文 入則孝 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 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 冬則溫 夏則凊......(多讀一定能提高孩子的責任感和啟發孩子的智慧)。您看,這真是一部「大孝經」、一位最好的家教老師!寫得多好!琅琅上口,易讀易教,網上還有很多視頻故事教學素材,有多個版本適合各階段孩子觀看。作為父母,只要您願意多些鼓勵孩子和您一起觀看(這個很重要,您喜歡看能帶動他的興趣一起看,孩子天生好奇、易受他人影響),一定能讓您的孩子喜歡上她,如果能在現實生活當中努力去做、盡量落實裡面的教誨,何愁不能教育好孩子呢?
同時,您的提問涉及到廣大家長和老師都非常關心和渴望解決的青少年兒童思想品德、行為語言和學習成績的家庭教育問題,家長的正確教育引導在孩子的健康成長教育過程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在平時的家庭日常生活中,誠摯推薦各位家長和孩子們觀看陳大惠老師策劃監制的優秀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大型公益論壇系列紀錄片《聖賢教育改變命運》(又名《弟子規說明書》),這是一個非常有利的關於德育與家庭教育的免費網路資源,能在快樂和感恩的氛圍中感悟人生的真理,有助孩子提高健康成長學習進步,認識災難事故因何發生,能做到趨吉避凶,真實不虛!能針對孩子身上的各種問題對症下葯、是一劑治療良方!當中一定有您需要的答案,也是我們做家長長輩學習的有力教材,的確是難得的家庭教育經典節目!這個節目里有許多精彩的事例分析,探討解決孩子教育的種種方法,真是我們和孩子的一位最佳的、一對一的家教老師,也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家庭教育網路資源,而且是完全免費的,對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有極大的幫助。生活中,小孩甚至大人都容易出現沒有恆心、慳貪、叛逆不聽話、上網成癮、早戀、依賴性強、注意力不集中等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不是能從某個簡單方法或措施就能從根本上教育改正過來,變成一個孝順聽話的小孩,而是需要我們全面而系統地進行家庭教育,從根本處下手才能治標又治本。這部片裡面有很多專家、老師、家長親身說法、以其獨特的心得體會向大眾匯報,啟示家長的教育觀念會直接地影響到孩子的家庭教育,所以建議家長和孩子一起看,從小接受的家教會影響小孩子的終生,從中一定能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片中有一句經典的警世名言:人是能教得好的!好人是教出來的,壞人也是教出來的!可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可是,當前我們面臨的種種現實狀況是:社會誠信嚴重缺失!各種媒體的誇張渲染、錯誤引導,孩子成長的環境不斷遭到破壞和染污,要做好家庭教育談何容易呢!家長是越來越不好當了,說實話,很多家長也不會如何當家長,就將小孩出生到這個世上,將很多的教育責任都推給了學校和社會,然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很多成長經驗是需要家長言傳身教的,推卸責任的話怎麼能將小孩教育好呢?確實悲哀啊!而我們做子女的往往不能理解父母的心意和真實體會,只圖自己的方便和享受,說實話,真是有點大逆不道啊!到哪一天我們都為人父母了,才能真正領悟這種感受,但往往為時已晚,哎...很多我們生活當中存在的所謂代溝,都是因為一代一代的接受的教育脫節了,沒有很好的連貫所造成的,現在的人太多急功近利、唯利是圖,只顧自己的享受而妄顧他人的感受。 我們必須知道,一切教育要從根本做起,就像樹要有根才能長樹干樹枝和樹葉,才能枝繁葉茂呀,如果丟棄了根本的德行教育,其他的都只是空中樓閣。在此,推薦各位有緣的朋友,無論看過或沒看過的也好,都敬請盡量抽多些時間觀看大型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的優秀論壇節目: 《聖賢教育 改變命運》(可以在網路視頻或者優酷土豆搜索播放),但願看過的人都能夠從中得到真實不虛的利益,並且繼續利益他人,讓我們攜手努力,共同創造和諧共存的社會大環境。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和啟示。
衷心祝福您!

閱讀全文

與如何培養孩子幸福人生的心智模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怎麼讓47歲的女生變成美女 瀏覽:132
八字看婚姻看什麼 瀏覽:127
品牌的背後有哪些愛情故事 瀏覽:854
小伙娶了美女是什麼電視劇 瀏覽:308
73年牛和75年兔相配婚姻如何 瀏覽:829
人生困惑讀什麼故事書 瀏覽:40
石家莊哪個商城美女多 瀏覽:822
幸福的尾巴如何抓住 瀏覽:522
事業單位邏輯判斷怎麼提高 瀏覽:878
愛情為什麼要冒險 瀏覽:662
什麼樣的二婚女人幸福 瀏覽:967
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特區有哪些 瀏覽:533
蘇州種什麼經濟作物好 瀏覽:511
鬼故事嚇到自己了怎麼辦 瀏覽:902
為什麼家庭很幸福也會背叛 瀏覽:872
尋找什麼樣的老婆最幸福 瀏覽:795
代表愛情河的顏色是什麼 瀏覽:767
73年屬牛配屬馬的婚姻如何 瀏覽:531
寧夏健康證如何預約 瀏覽:312
郵輪經濟現狀如何 瀏覽: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