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幼兒園老師這份工作的幸福感從哪裡來
從大四實習開始到真正進入這個行業有五個年頭了。是從一個新手小白變得稍微有李旅啟些感悟的老師。也勉強能一些心得分享。
這個過程中有面對孩子哭鬧和情緒時舉足無措的困窘,有步入職場的理論派遇到實踐派的落差,有周圍人對這份職業的偏見帶來的迷茫,有周圍同學在工作後立馬選擇改變賽道,有很多個加班做環創寫文案的深夜,有家園溝通不被理解時的鎮孝自我懷疑。有人說幼兒園老師是青春飯,年紀大了怎麼辦?有人說都是因為高考分數低沒得選擇才會去選學前教育。其實我也懷疑過這件事到底意義何在?每天照顧孩子,自我成長和職業規劃與發展是什麼?我想這些是每個職場新人會有的困惑吧,尤其是學齡前兒童的工作者,更是如此。我的一位職場前輩和我說過總會有困惑和徘徊不定的時候,要想清楚自己希望的和想要的是什麼,在這個過程中路會越來越清晰的。
而我也確實這這個過程中一步一個腳印的走出了一條小路。也有了印跡。有了更多新的嘗試和通過工作得到體驗生活的機會。與其說是我選擇了這份職業,不如說它也選擇了我。所以我還算幸運,現在想想也是這份職業潛移默化帶給我的潤物細無聲的力量和能夠自己在內心構建幸福的能力。
遇到過燈塔般存在的老師,告訴我當你面對猶豫不決的時候請遵循自己的內心,因為你的每一次決定也只是一個選擇而已,在當下你最想做什麼,就去勇敢嘗試。所以在大四實習的時候,我選擇去北京,盡管住地下室盡管也有很多心酸很委屈,那一刻不理解,但卻是最讓我成長的一年。是真的,你的每一次選擇之後遇見的人所有的經歷都會帶給你不一樣的體驗,過程或甜或苦,度過這段時間後,你一定會感謝經歷,真的沒有白走的路。
也一直遇到單純可愛的孩子們,他們帶著各自原生家庭的背景來到學校,分享自己的小故事,小情緒,聽他們「我長大要當警察」,「我長大要當醫生」······陽光灑在教室里,覺得甚是美好。想著我們也是從這樣一個個小人逐漸長大,又有多少人兌現的年少時的期許。孩子真的很單純,也很簡單,你真誠待他,他便能感受得到也回饋給你他們心中最柔軟的部分與最珍貴的愛。當你把他們不在當個孩子,而是平等的身份去對待,當你開始能夠接納,把他們的情緒都看作是平常事,甚至帶上「有色眼鏡」覺得哪如怎麼那麼可愛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在這份職業里有了新的感悟與體驗,可能那一刻的微妙變化是你把這件事當成了事業,而非僅僅的一份謀生的工作。當你試著同理他,你會發現孩子行為背後都有原因,當你真的熱愛,你會用你的教學魔法,變著花樣和孩子一起玩起來,當你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讓孩子在玩和生活實踐中學習,和幼兒園孩子在一起工作就會成為最幸福的職業。因為你會和他們一起重新體驗一次最本真的生活,在與孩子交流中得到意想不到的的驚喜與感動。
當你真的投入,有一群和你志同道合的前行者,你會發現教育是互相滋養的。會在一次次的教研團討論中治癒自己。當你把教育這件事變成事業而非一份工作,你會發現有一群人鼓著勁在這個依舊對幼兒園老師有所偏見的大環境下,做著我們堅持的對的事情。在回顧與幸福有關的文獻時,桑婭·呂波密斯基、謝爾頓和戴維·施卡德都認為,人類的幸福主要取決與三個因素---遺傳基因,與幸福有關的環境以及能夠幫助獲得幸福的行動。遺傳基因更多的來自原生家庭,與幸福有關的環境是幼兒園,我們能夠為孩子創設的,溫馨的,有教育意義的,有邀請互動式的,讓孩子能夠成為環境中的主人的環境,而我們作為老師,與他們前學齡前在一起時間最長的人,是可以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培養孩子善於觀察,善於發現的能力,也能都賦予他們對世界美好的初印象以及如何有一雙善於發現美,感受美和創造美的眼睛的能力。 著名教育家胡華老師說好的生活就是好的教育,教育的本質上來說是一種生命的體驗,你對待生活的態度,就是你對待生命的態度。甘露園長說當你在一件事情上不斷地花時間,最後你會看到你所有投入的時間產生的變化,這次詞叫做時間的復利。雖然不在一起工作,可是這些在教育行業深耕的專家們也還是一直在做著這件最有價值和意義的事情,他們是一道光,一個點,在前方指引著我們。而我們作為青年教師也並不孤獨,因為還是有一些真正熱愛的人陪你一條路走到底,這一群人一定會走的很遠。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願我們的孩子在我們的教育下都能把從這段經歷里獲得身份認同,開放包容,善於發現美,樂觀積極……帶著這些品質一生同行。願我們老師都能做花匠,讓每一顆小種子能適應暴風雨也能在陽光下發芽長大。
② 室內香薰推薦,提升你的生活幸福感
我是一個香薰小戶,太愛香薰了~~因為房間朝北屋子有一點點潮濕味,加上一居室生活空間非常有限,對香薰的依賴程度也增加了!!、
室內其實是個及其放鬆以及私密的場所,所以香薰的味道一定不要太濃、太個性化(有審美疲勞相應的也有嗅覺疲勞....),也不用考慮會撞香,完全尊重自己的感受就行。
下面給大家推薦五款能提升你的生活幸福感室內香薰,進入好物時間~如果覺得推薦不錯帶升記得點贊咩~
1、國牌之光 Daily Lab香薰
參考價格:169元
偶爾注意到了節氣盒子的「白桃烏龍」香薰蠟燭,瞬間少女心被填滿了;這個味道是非常討喜的,很多女孩子都會喜歡。
前調:白桃、香芒、番石榴
中調:桃花、甜梨、黑加侖、楊桃
後調:烏龍茶、麝香
節氣盒子是18年注冊的品牌,公司在上海;除了香薰,還經營洗護用品(目前店鋪陳列的只有護發乳)。
他們家的香薰蠟燭用的是大豆蠟和椰子蠟,溫潤安全;燭芯信行梁很特別,採用的櫻桃木,熄滅無黑煙~
白桃烏龍屬於淡香,且點燃半小時左右才能聞到香味;缺點就是比較小,持續燃燒十個小時。
③ 求一篇關於幸福感缺失的論文,1000字左右。
論文摘要〕幸福是人的終極生活目的,是每個人的必然訴求。但眾多研究表明,教師常常感受不到幸福,幸福為何遠離教師?原因很多,本文從教師自身角度探討幸福感缺失的原因,有助於教師更好地認識自我,理解幸福,為重構幸福作準備。
〔論文關鍵詞〕幸福;教師;原因;建議
積極心理學作為心理學一股新的力量登上歷史舞台,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幸福感作為其主要研究領域也受到世人的關注,不僅心理學、教育學及社會學的專家、學者在研究什麼是幸福、影響幸福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收獲幸福,就連一些國家的政府職能部門也把提高民眾的幸福指數當作自己的執政目標。的確,幸福是人的終極生活目的,是每個人的必然訴求。然而,在眾多研究中,我們卻發現教師充滿職業倦怠感,缺乏幸福感。在當下這種充滿人性關懷的濃郁氛圍中,教師卻為何與幸福無緣呢?如何幫助教師追尋屬於自己的幸福生活呢?
一、教師幸福感缺失的原因探析
導致教師缺失幸福感的因素很多。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加以劃分與探討:(1)教師自身的因素,如教師的宗教信仰、受教育程度、人格因素、自身的反思與感悟、幸福觀等。(2)教師自身以外的因素,如所處的社會文化氛圍與類型、教師社會地位的高低、擁有財富的多少、社會關系等。心理學家們希望能像自然科學家研究物質世界一樣,對教師幸福感也採用量化研究的方法,把上述諸因素與幸福的關系逐一進行研究、探討。不可否認,這種方法論下得到的相應結論與研究結果,對我們認識幸福及收獲幸福有一定的幫助。但上述諸因素對教師幸福的影響作用到底是分散的、孤立的、靜止的,還是動態、發展的、難以分離的,這些因素之間是否還存在著交互作用等問題卻一直困擾著我們。
幸福是一種主觀感受,與個人的生活緊密相連,與個人的心理特點密切相關,由個人在其生活經歷中形成的應對策略及心理機能決定。因此,立足教師本身,才能找到教師幸福感缺失的根本原因,才能尋求到幫助教師重構幸福感的最佳策略。
原因之一:教師缺乏對幸福的認識與感悟
幸福是什麼?這是一個人言人殊的話題。所以,幸福感的獲得取決於各人的幸福觀。幸福觀是一種理性的認識,它與個體的認知取向息息相關,通過個體的反思與感悟得以提煉與升華。而個體的認知取向受個體的生活實踐制約,如果一個人懵懵懂懂地過日子,不對自己的生活實踐加以反思,進行感悟,那他的幸福觀可能就是直觀的、感性的。南京師范大學趙凱博士在《組織行為學》的課堂上曾舉過一個例子,他曾經問大約十個南京人「什麼是工作?」「苦錢唄。」十之八九這樣回答。由此可見一斑。陝西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王淑蘭教授在黨課上也曾經問過學員一個問題:「人為什麼活著?」當時,大家一下子都懵了,剛剛從黑色七月里走出來的學員們哪裡思考過這個問題?有人調侃:「是為了活著而活著」,有人臉紅(可能是怕別人說假)地說:「是為了共產主義事業」,有人一臉嚴肅:「是為了個人的自我實現」,有人小聲嘀咕:「是為了吃喝玩樂」……雖然,我早已忘記了王教授所給的答案,但她的這個提問卻一直在腦海中揮之不去。不錯,這就是反思,這就是提煉,這就是在感悟。當然,我們不知道拿這兩個問題問我們的教師會得到何種結果。我們不想以己度人地去猜測。但如果繼續追問教師們,什麼是幸福呢?同樣,答案可能不得而知。回答什麼是「幸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僅需要豐富的人生閱歷與生活實踐,更需要教師有一顆敏銳的洞察之心,時刻對人生加以反思、提煉,獲得感悟。幸福是對生活的感悟,它高於感知,是理性的思考與認識。幸福是一種高級情感,它是人們從對工作、生活、家庭、學生、學校這些生活的組成元素的同一認識中產生的完美的積極情緒情感體驗。幸福更是一個過程,個體自身、他人,社會與自然是這個過程發生發展需要的土壤,幸福觀念正是個體在與自身、他人、社會及自然和諧相處的過程中,由模糊到清晰,到逐漸形成。有著良好的生活方式,有著強烈的教學慾望,才可能有積極的成功體驗,消極的體驗才會隨之消失。
原因之二: 教師缺乏積極的體驗
既然幸福是個體對生活深刻的、穩定的體驗與感受,那麼自然與個體日常生活的體驗緊密相連,因此,幸福感的獲得需要個體日常生活積極體驗的積累,如果個體的日常生活為消極情緒體驗充斥,那就很難有所謂的幸福感了。積極的體驗需要教師對自己有一個客觀的認識,需要教師有正確的看待問題的觀念。
正確認識自我是獲得積極體驗的前提。「我」不僅是收獲積極體驗的主體,也是個體加以考量的客體,只有客觀地認識自己,才有可能獲得積極的體驗,否則就會出現我們不願看到的現象:有的教師常常認為老子天下第一,高人一等,殊不知卻是夜郎自大,眼高手低,說的比做的多;也有的教師整天如同夢游一般,靠著經驗教育教學,對教育教學也沒有任何自己的見解,人雲亦雲,永遠以別人的價值判斷為准,認為自己參透世間一切,殊不知卻是妄自菲薄,缺乏主見。
體驗消極與積極常常不是由事物或事件決定的,而常常取決於我們看待事件的態度與信念,就像認知情緒ABC理論所說,環境對個體來說,只是一個中性刺激,決定情緒的是你的認知與信念。
積極的情緒體驗來源於教師成功的經歷與感受。但在許多教師看來,教師這種職業缺少的恰恰就是成功,整天和孩子們在一起,有什麼成功可言呢?筆者認為,成功感來源於教師對教師職業的認識。把教師職業僅僅當作是一種謀生手段是很難對教師職業產生認同感、滿足感與成就感的,只有把教育教學工作當作是自己一生的事業並為之奮斗,幸福感才會油然而生。
原因之三:教師缺乏收獲幸福的途徑
布萊希特在他《三個芬尼》的歌劇中有這樣一段描寫——只是在追逐幸福,殊不知,大家追逐幸福,而幸福卻在追逐著你。的確,每個人都在終日忙忙碌碌地追尋屬於自己的幸福,但幸福在哪兒?筆者認為教師的幸福可以來自以下途徑:(1)教育教學的過程。教育教學是教師的主要工作,有的教師僅僅把教育教學當作是工作與任務,為了工作而工作;而有的教師卻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充分享受著和學生知識共享、情感交融的過程,他們和學生一起歡笑、一起流淚、一起沉思、一起震撼,他們與課堂、與學生融為一體,一起進入人課合一的幸福境界。(2)教師與學生的共同成長。教師的幸福不僅僅來源於學生的成功,同時也應該來源於自己的充實與發展。教育與教師專業化目前是一個熱門話題。在西方發達國家,一個學生從進入師范大學那一天起,就開始在自己興趣的指引下,在相關教育部門的幫助下,亦步亦趨地完成既定目標,順利走上教師崗位,然後在實踐中完成「新手教師—勝任教師—優秀教師—名教師」的轉化與蛻變。然而,在我們國家,教師教育與教師專業成長的研究雖然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不小的差距。一些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培訓機構與學校認為教師專業成長與自己無關或關系不大,發展應該是教師自己的事情,所以,不主動,也不關心;而一些教師自身又缺乏自我發展意識,缺乏發展的規劃、方法與途徑,存在嚴重的等、靠、要的思想,常常只有在上述機構的督促下才會機械地、被動地謀求自身的發展,很少有教師根據自己的特點制定所謂的職業規劃。試想,這種有著「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得過且過思想的和尚怎麼能是一個幸福的和尚呢?(3)教師對學生無私的關愛。幸福,是因為愛和被愛。教師要想幸福,就應該熱愛自己的職業,熱愛自己的學生,在愛中付出,在付出中收獲,這樣,付出就成了愛,就成了享受。因此,愛是動力,也是獲得幸福體驗的途徑,愛與幸福融為一體。
原因之四:教師缺乏發現、創造、收獲幸福的能力
幸福不是天上的餡餅,它不會按照隨機的原則掉到一個人的頭上。獲得幸福,需要准備,更需要能力。幸福能力是教師發現、創造以及獲得幸福的能力。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貌似枯燥乏味的工作中,為什麼有的教師能夠精神煥發,保持青春與活力,而有的教師則牢騷滿腹,臉上愁雲密布呢?道理很簡單,幸福的教師通常有一顆善於總結、善於思考、善於寬容、善於發現與善於感恩的心。他們具備了從生活中汲取養料與快樂、收獲幸福的能力。而有的教師則缺乏這方面的能力,他們還沒有作好獲得幸福的准備,常常跟著感覺走,容易受外在事件的影響,不會轉變視角看待問題,他們體驗到的是工作的枯燥、乏味、單調、缺乏競爭與激勵,學生調皮搗蛋,工資低得可憐等教師職業所具有的「消極」特點,他們完全忽略了教師職業中固有的「積極」色彩。幸福能力的獲得主要依賴於教師的價值取向及勝任教育教學的實踐能力。前者要求教師提高對生命價值意義的理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幸福觀,充分認識教育工作的神聖性;後者則要求教師建構良好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當然,教師還應該在教育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觀察能力、自我監控能力和反思能力,只有這樣,教師才能收獲屬於自己的快樂與幸福。
二、幫助教師重建幸福的幾點建議
&nb1.善於自我反思
幸福是一種主觀感受,這種感受就是「活得有意義」。怎樣才能有意義,只有通過反思。只有通過反思,才能找到幸福與意義的標准;只有通過反思,才能去評判當下的生活是否幸福。當然,幸福還是一個過程,回想過去的時候,它叫滿足;面對現在的時候,它叫幸福;指向未來的時候,它叫樂觀。只有反思,我們才能調整狀態,形成幸福感,獲得幸福能力,幸福地感受現在,樂觀地面對未來。
2.提高積極心向
不可否認,人的幸福生活也不能僅僅停留在精神的空想中,需要一定的物質基礎,但物質是否是人幸福的全部,人的幸福感是否會隨著物質水平的不斷提高而增強?一些渴望擁有豐富物質資料的人常說,如果他擁有了多少財富時,他就幸福了。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因為人們缺少的往往不是產生幸福的外在條件,而是缺乏看待問題的積極心向。幸福感是一種主觀感受,帶有很強的主觀色彩,即使面對同樣的物質條件,不同的人也會有不同的感受,這種主觀感受是以個體的認識能力為基礎,是受個體的認識觀決定的。誠如有人所說:「人不是被動地體驗事件和環境,相反,所有的生活實踐都是『認知過程』,是個體的分析與建構,預期與回憶,評價與解釋過程,多樣化的認知操作與動機過程對人的心理具有重要的影響。」
積極的心向是個體主動積極地把外部的信息與追求幸福的觀念、信念聯系起來的傾向性。的確,在教師的生活中充滿了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工資不高,壓力太大,工作重復性太強,學生個性十足,等等。但是當教師具備了這種積極心向的時候,他就會想方設法賦予這些普通的或者消極的事件以積極意義:工資不高,但也不低,夠自己的日常開銷,還可以略有盈餘;壓力雖然太大,正好可以克服自己的惰性,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工作雖然重復,但當面對不同班級學生的時候,常常會因為孩子的可愛而充滿詩意的靈動;學生個性十足是因為我們張揚了他們的個性,他們沒有因為我們而喪失自我,等等。
真正幸福的人應該是一個生活的智者,他擁有積極地處理與自己、與他人、與社會、與自然關系的智慧;他會積極地應對環境,在貌似沒有出路的困境中尋找出路;他會把生活、人生、幸福、工作很好地融為一體,在追求幸福的過程中享受幸福生活,在幸福生活中感受幸福時光。
3.學會「自我超越」
我們常說「超越」。可以超越現實,超越時空,超越歷史,超越別人,其實,人最難超越的是自己。當人擺脫自己固有的局限性的時候,幸福就在來到了他的身邊。「自我超越」的人,會敏銳地察覺自己的無知、不足和成長極限,但這卻絕不會動搖他們的自信;「自我超越」的人,能不斷擴展與挖掘自身的潛力,以達到自己生命中真正心之所向;「自我超越」的人是善於創造的人,他面對的是自己的生活與生命,而不是所謂的俗務。自我超越需要兩個條件:一是要搞清楚什麼對我們最重要,是掙錢,是自己的成長與發展,還是學生的積極變化?這就構成了一個美好「願景」。二是要通過不斷學習,以便能更清楚地看清目前自己所處的真實環境,即「現況景象」。研究表明,當在超越目標的過程中,腦海中同時存在「現況景象」及美好「願景」的時候,心中便會產生一種「創造性張力」,要把二者合而為一。我們說,當教師心中有了一個美好「願景」的時候,當教師學會了自我超越的時候,不僅可以激發工作的動力,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體驗到幸福感。
4.尋找幸福歸屬
馬斯洛把歸屬與愛當作人的一種社會性需要,認為這是人的一種高級需要。這種觀點不是偶然,因為無論古今中外,所有的人都需要一個歸屬。中國有落葉歸根之說,著名表演藝術家趙本山主演了一部電影叫《落葉歸根》,其表達的思想與我們所要論證的問題不謀而合。因此,歸屬是人情感的寄託,是人工作與生活的堅強後盾,教師需要找到自己的歸屬,包括工作的歸屬、情感的歸屬、生活的歸屬。只有找到自己的歸屬,才能發現學生之美、工作之美、生活之美,才能讓我們在美中幸福地生活。
當然,教師的歸屬可以是多元的,如,既可以是自己專業成長的喜悅,也可以是學生發生的積極的身心變化;既可以是師生之間關系的和諧,也可以是同事之間的關心;既可以是對教學自主權的嚮往,也可以是對教育教學重點難點的攻克。當然,教師的歸屬也可以是變化的、綜合的。無論怎樣,有歸屬的教師是有目標的教師,有目標才能有反思,有反思才能有感悟,再加上積極的心向與自我超越的能力,幸福將屬於教師,而不再遠離。
④ 小戶型的房子怎麼裝修,才能使自己幸福感爆棚呢
可以選擇北歐風格,新中式風格, 家裡的底色應該以淺色系為主,然後選擇傢具的時候,應該選擇比較溫馨的,牆面可以貼一些比較好看的牆布, 可以多買一些布玩具可以增加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