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誰有傅佩榮《哲學與人生》第十三章的內容
第十三章 教育與自我
大多數人在受教育的過程中,並沒有體會到太多的快樂,反而感受了不少壓力,並且認為教育只是一個人進入社會之前必要的訓練過程。
西方學者以三種職業,就是農夫、醫生、教師,來說明教育的特性,亦即教育是一種「需要合作才能產生效果」的工作。
教育是一個需要靠自己去承擔的責任。
教育是風格的培養
教育的三階段
英國哲學家懷特海認為:教育是「風格之教育」。他進而指出,一個人從小學到大學的教育可以分為三個階段:浪漫期、精密期、展望期。
(一) 浪漫期
小學階段稱為浪漫期,此期的心態充滿想像力與好奇心,並且要求對任何事件都比較完整的敘述,藉此對無法理解的現實世界保持距離。
對這個階段的孩子而言,現實世界發生的一切都是片片斷斷的,每天都會出現一些不完整的信息,最後甚至讓人覺得這個世界好像四分五裂。小孩子能夠把握的,是比較完整、有開頭也有結局的故事,譬如:漫畫、童話、卡通等。小孩子在尚未准備好接受現實世界之前,必須先以這些浪漫題材所提供的故事情節作為他所相信的世界,然後再慢慢成長,接受真實的挑戰。若是忽略了此一階段的需要,幼小的心靈將會受到傷害。
(二) 精密期
初中、高中的六年稱作精密期,在這個階段要奠下知識的基礎。每一門學科都有基礎知識,如果這個基礎沒有打好,可能從此一生都討厭某一門學科,甚至從此不喜歡學習,結果損失最大的是自己。由此可見,這個時期是相當重要的,絲毫不能鬆懈,必須像裝配機械零件一樣,嚴格要求精確。
最這個階段中的學生而言,感覺辛苦是應該的。我們不能因此就給他們鬆懈的理由,而要設法讓他們知道這種辛苦到最後是值得的,會有豐富的回饋和收獲。如果在中學階段沒有好好努力,那麼這一生在知識的領域中,恐怕必須放棄許多權力了。
(三) 展望期
上了大學以後則進入展望期,這個階段要開始學習高瞻遠矚,去發現自己同社會、群體、整個人類、歷史,甚至宇宙之間的關系。換言之,展望是要敞開自己的心靈,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找到自己生命的定位與意義。
一般而言,一個人在上大學以前不會想到這么多問題,即使想到也很難得到滿意的答案。因此,中學生應該專心學業,努力把考試的科目念好,准備升大學。他們的人際關系也相當單純,所面對的不過就是家人、同學、朋友而已。不過,如果上了大學之後還保持中學生的心態,滿腦子只有考試、得高分、畢業之後順利就業等目標,那是不夠的。大學生之所以被稱為知識分子,就是因為他們懂得展望,可以高瞻遠矚,讓自己的生命與其他所有的重要領域連上線。
教育就是自我的要求
教育就是風格的培養,在此「風格」的意思是指一個人對自己的思想及行為有一定的要求,因此表現出來就有一定的水準。一個人受過教育之後,最大的特色是:對於許多事情不是不能做,也不是不敢做,而是不屑於做。「不屑於做」就是一種風格,是人受教育以後首先應該有的自我要求。
孔子說過,交朋友的時候,首先要選擇「中行」,若中行不可得,則要選擇「狂者」或「狷者」。狷者就是「有所不為」,一個人受過教育之後就應該表現出如此的風格。一個人能夠有所不為,然後才能有所為。換言之,因為有所放棄,才能有所堅持。狂者則是志向比較高遠的人,就算是一般人認為做不到的事情,他還是同樣努力以赴。
最理想的則是中行,亦即言行適中、恰到好處。基本上,任何一種想法都可以用適當的言語表達出來。一個人如果能把握「適當」這兩個字,就能確定地傳達自己的想法,並且不會有後遺症。相反的,若一開始沒有掌握到適當的言詞,那麼往往就會造成誤會,還可能與別人產生各種復雜、麻煩的關系,進而必須承擔許多後遺症。
當然,人的表達不是只有言語的問題,還包括態度,也就是肢體語言。如果我們對這些都能掌握,那麼接下來的就是進一步的行動,也就是我們與別人相處時的應對之道。事實上,「中行」這兩個字有點像「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指的並不是問問吞吞,而是做任何事情都能秉持原則,也就是所謂的「當狂則狂,當狷則狷」。
教育培養風格,要從狷開始,我們交朋友也是一樣。交朋友時首先要問:「什麼事情是你不屑於做的?」如果對方沒有任何事情不屑於做,那麼就不必深交,因為這種人可以無所不為。其次,我們要看對方是不是狂者,狂者的志向很高,雖然有時候無法達到目標,但依然努力奮斗,因此會顯示出一種非常高昂的鬥志,亦即所謂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種人或讓人覺得生命是難得的機緣,一個好好珍惜,不斷努力向上。
中行則代表一個人在各方面的修養都達到很高的水平。
與人相處的時候,如果發現別人的意見和我們不同,不但不要生氣,反而應該要借這個機會自我反省。如果有一天,你對別人的批評不但不會生氣,反而很高興,那就證明教育在你身上已經展現成果。反之,如果你聽到別人的批評就不高興,那代表還有很長的一段修行路要走。事實上,教育可以說是一生的功課。
人生四大領域
人活在世界上,首先要明白,人生究竟有哪些重要的范圍。如果沒有全盤了解這些領域,很容易執著於某一部分,而忽略了其他可能更重要的部分。
人生有四大領域,就是:群體、自我、自然界、超越界。進入社會以後的教育,應該根據這四個領域來思考。
群體
人不能離開群體而生活,從家庭到社會到一生,我們在群體中可以取得成就,以及隨之而來的責任。我們在群體中生活,相對的,群體也會帶來各種壓力。
群體有優點也有缺點,一般人常常注意到它的缺點,但是此處則要談到群體的優點。群體的優點是,儲存了長期以來人類社會所生產的文化成果與資源,譬如好的音樂、電影、小說及詩詞等。這些資源提供人類自由使用,如果不懂得如何享用,無異於自己放棄了這個可貴的權利。
如果對生活感到厭煩,覺得電視和報紙充斥著無聊的內容,那是因為我們自己不懂得去調適,不必怨怪別人。社會風氣固然有它負面的壓力,但同時也提供了各種藝文產品,如果懂得去欣賞、去享用,人生其實可以變得更美好。我們在學習進入文化領域上所花的時間太少了,而花太多精力在准備如何接觸現實的世界——而現實世界原本就充滿生存競爭的壓力,也難怪大部分人總是看到群體的缺點。
一旦對社會群體有了基本了解,就可以盡量避開它的缺點而利用它的資源。我們必須約束自己每天看電視、看報紙的時間。自我約束成了習慣之後,多出來的時間與力量將可以用來欣賞人類文化的資源。這些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如果多接觸它們,會比較容易在紛擾的世界中保持自己對人生的信心與希望。
人要活得快樂,才會覺得生命有價值。一個人活在世界上,總是要忍受一些缺憾、困難、不便,如果不了解自己「為了什麼」而活,那麼這種忍受就顯得毫無意義。
自我
自我對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核心概念。人的一生無論主動或被動、清醒或模糊,都是在自我實現的過程之中。一般而言,我們都希望自己與社會之間能保持平衡關系——一方面保有屬於自己的內涵及觀念,不要完全被社會同化;另一方面也不能完全排斥社會,否則人生會很寂寞。人必須設法開發自我的潛能,因為潛能得以開展,自己內在的條件就會越來越充實,人生也會因此更豐富。
自我潛能有三:知、情、意。
(一) 知
知就是求知,人的求知過程非常辛苦,所以我們要肯定所謂的「三受主義」:忍受、接受、享受。
(二) 情
人的情感有兩方面,其一是人與人之間的親情、友情和愛情;另一方面是審美的情操。親情、友情與愛情聽起來相當溫暖,但是世間許多困難也是從這些情感而來,因為這一類情感有一個特色,就是不能談條件,也不能要求公平。
情感一方面帶給人無窮的活力,產生多彩多姿、充滿戲劇性的情節,另一方面也帶來了掙扎、痛苦與煩惱。
遇上這些困境時,可以轉到情感的另外一面——培養審美的情操。因為受到美的感動,就會覺得自己無論再怎麼苦都值得,隨之化解生命中的困境。然而,我們不可因而沉溺在眼前的歡娛中,因為沉溺只會讓人逃避,帶來更大的痛苦。換言之,審美可以作為一種調解,但不能用來替代現實生活。
(三) 意
教育是風格的培養,而培養風格的關鍵就在於「如何立志」。現代人聽到「志向」這兩個字,通常會聯想到具體的、外在的、社會化的成就,譬如要賺多少錢、從事什麼行業等。在此所謂的志向應該要回到內在特質的培養。
自我培養及充實知、情、意潛能的內涵,就可以與群體分庭抗禮。最理想的狀況就是從對抗變為相輔相成,亦即處身於群體中,卻不受群體局限,無論動靜出處都可以自在從容。
如果只注意群體,自我將缺乏自信,甚至隨俗浮沉,一旦遇到挫折立刻覺得活著沒有意義。反之,如果在群體和自我的關繫上能夠維持均衡,那麼基本上,你的人生已取得穩固的出發點。
自然界
如果有人覺得活著很辛苦,面對自己又感覺無聊乏味,那麼他應該多接觸自然界。
自然界是公平的,當你覺得在群體和自我兩方面面臨很大壓力的時,不妨和大自然多接觸,譬如養寵物、種盆栽,假日到山上、公園走走,甚至街邊的路樹與小草都有值得觀賞的地方。蘇東坡說:「凡物皆可觀。苟有可觀,皆有可樂,非必怪奇偉麗者也。」即使路邊的一株小草、一朵小花,都有美妙迷人之處,並非只有風景名勝才值得造訪。
我們對自然界要採取四種態度:競爭、利用、保護、欣賞。
超越界
人活在世界上,有許多東西是經驗所不能接觸、理性所不能回答,但又必須面對的,那就是有關超越界的問題。
人生的意義又是什麼?一個人在念中學的時候,認識的意義是要考大學;念大學的時候,認識的意義則是要順利畢業或者繼續深造。這樣的意義一直往後推衍,最後總是會碰到結束,而在這個關卡上,不能再以一個具體的東西作為意義了(如賺到多少錢、當到什麼官等)。這個意義是一個人在生命過程中無法達成的,因此不能向外探求,只能向內尋找,也就是一種對自己的要求,要求自己達成一種更高的、圓滿的境界。
人的生命由身、心、靈三個部分所構成,一般人往往只注意到身與心的部分,這是不夠的,真正偉大的哲學與宗教,一定會談到靈。
靈的題材不必然與宗教有關,它是一種賦予自己生命意義的能力。換言之,靈是一種力量,使人進行從自覺到賦予意義的整個過程。這種能力是每個人都具備的,但是如果不加以開發,那麼生命就好像在薄冰上,基底薄弱不易站穩;反之,如果能逐步開發靈的力量,他就可以承受身心的各種考驗。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雖然身體受傷、心智也失常,但是卻能因為靈的力量而安定;相反的,有些人雖然身體健康、心智也正常,卻不想活了,這代表他的靈陷於困境,漂浮無依。
此外,靈也是一種整合的能力,能夠把人的分裂狀況統合起來,讓自己肯定自己是「一個人」、是一個整體。要做「一個人」是很困難的,因為每個人都有很多重角色,這種多元化會使得一個人的生命分散、內心掙扎,因此特別需要統合。如果無法做到這一步,內在就會有一種撕裂的痛苦。
既然統合的力量是靈,那麼如何讓靈發揮作用?第一步要定期沉思冥想,定期回歸內心、回歸原點。自古以來,許多哲學家都強調靜思和反省,因為如此才能穩定心情,讓生命恢復完整。人如果沒有定期回到原點,很容易感到疲倦與乏味,需要藉由各種外在刺激讓自己繼續奮斗,最後恐怕將忘記自己原本的面貌。
許多宗教規定信徒定期回到教堂(會堂、祈禱所、寺廟等),就是一種回到原點的方式。如此一來,信徒的生命密度將會提高,也能有更深的自我了解。由此可知,讓自己定期離開群眾、離開世間的聯系,回歸超越界的嚮往,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安排。
教育與自我生命的發展
自我在一生中,有四項任務需要設法達成,就是:自我認識、自我定位、自我成長、自我超越。
自我認識
「自我認識」是一件難事,卻非常重要,因此希臘人會在戴爾神殿刻上「認識你自己」這幾個字。
自我認識可以從心理測驗、性向測驗,或者星座、八字著手,不論使用何種方法,關鍵在於:要把生命看作一個動態的過程。想了解自己,可以留意三個問題:「什麼事情使我感動?」、「什麼人的作為使我羨慕?」、「我對自己滿意嗎?」當看到一件事情而覺得感動時,立刻把它記下來,因為這是內心的召喚,代表內心希望自己也能做到同樣的事。同理,如果羨慕某個人,代表這個人的作為與成就引發自己內心向他學習的願望。
然後問:「我對自己滿意嗎?」一般而言,人對自己都不太滿意,如果試著了解不滿意的理由是什麼,就能由此找到奮斗的方向。
人在年輕的時候,應該開始嘗試自我認識,譬如透過自由想像法,用各種價值來測試自己,看看自己對哪些價值最為珍惜。一個人的生命內涵由他所選擇的價值所構成,如果無法回答:「人生中什麼最重要?」代表你根本不了解自己。這種認識自我的方式是最妥當的,其中涵蓋了生命的動態開展,因為了解自己的志向何在,就知道未來應該往哪裡發展。
根據柏拉圖的說法,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個精靈,它像是上天為人註定的一種天命,讓人知道自己該往哪個方向發展,最後達成一個目的,完成生命的拼圖。我們每作一個抉擇,就好像是加上一片拼圖,而在尚未完成之前,是無法看到全貌的。一個人如果想將人生拼成美好的圖案,一定要有願景。如果沒有願景,拿到什麼拼什麼,最後的成果可能令人難以辨認,有的地方燦爛、有的地方晦澀,整體看來不成一個構圖。
現代人強調生涯規劃,正是因為人生需要一個構思或藍圖。不過,一般人往往將生涯規劃局限於事業規劃。但是,不論經營任何事業,最後仍然要退休交棒,又怎麼算是全部的生涯?有些人的生涯規劃則是在規劃子女的生涯,自己的生命卻沒有任何發展,這也會造成各種問題。真正的生涯規劃,要由開發自己的潛能著手。
自我定位
「定位」指涉「位置」和「方向」的雙重意思。我們必須知道自己在哪裡,以及未來往哪裡走,因為生命是動態而不是靜止的,不可能停留在某一個定點。所以我們要養成一個習慣,亦即發生任何事情的時候都要想一想:「我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的?現在位於什麼處境?」
人生難免遭逢困境,困境之中,不應該一味抱怨或自責,而要問自己:「我在哪裡?接著應該往哪裡走?」理清思路之後,總會發現還有些微希望,於是又能繼續奮斗下去。人生很多時候,不能由別人給你希望,只要自己還懷抱一絲希望,就應該繼續奮斗,即使無法感動別人,你的鬥志也會贏得敬畏。
通常人在進入社會、找到工作,並且安定下來之後,會開始思考「自我定位」的問題。自我定位需要定期做反省,尤其是遇到困境的時候,一定要認清自己的位置與方向。
自我成長
一個人的自我成長,往往從中年開始。年輕時的自我成長是具體明確、可以被測量的,譬如:每天念書,知識就會增加。至於從事其他方面的修行,年輕人的生活經驗恐怕還不足以配合。換言之,年輕時所面對的世界比較單純,自我成長還無法全面展開。
大學生在學習方面有一個缺點,就是總覺得念書時被迫的,是為了考試、為了學分,學習的心態也就比較被動。相反的,許多中年朋友,他們在社會上已經貢獻了心力,卻能夠保持求知的渴望,主動來上課學習。看到他們時我就會想到,他們的生命經驗以及相當豐富了,而這正是走向自我成長的最好機會。
許多人強調全方位的教育,因為人生的經驗原本是全方位的,如果沒有考慮這一點,那麼一個人的教育可能離開學校後就停止了,只接受了部分的教育。事實上,進入社會之後,人生許多問題才剛剛開始。
真正的成長不是被動的、被安排的,或無意識發生的,這些只是「灌輸」而已,真正的成長一定出於自己的意願,並且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應該再進修、再充實。
自我超越
之前提過的超越界不是一般生命經驗能夠輕易掌握的,而自我超越則是要化解自我的執著。一個人如果刻意追求快樂,往往得不到快樂,就算得到了也很容易失去,因為他永遠都會有新的追求。
相反的,當一個人化解自我的執著之後,就不再刻意追求快樂了,結果當他不去追求快樂,快樂反而自己降臨,換言之,真正的快樂往往是在無意之中來到的。
有一個生動的比喻可以描寫這種境界:快樂就像一隻蝴蝶,你拿著網去捕它,它會飛得更快;如果你不理它,它反而會飛來停在你的肩膀上。
努力追求快樂,本身就是一件不快樂的事情,因為追求本身就代表慾望尚未實現,內心當然會覺得痛苦。如果不去理會快樂是什麼,專心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沉湎其中,快樂自然來臨,因為快樂是一種由內而發的感受,不是向外探求所能獲得的。
一個人若是提升到一種無私無我的境界,就是自我超越。通常老年人比較可能達到這種境界,因為他們經過人生的歷練,擁有比較豐富的見識,對任何事都觀察得比較透徹。
結論:活在當下,珍惜高峰經驗
生活是豐富的,但是對每個人而言,都只能活在當下,過去種種美妙的經驗永遠只能留在記憶之中。即使捨不得過去努力奮斗的成果,但那些都已經成為過去,在現今這一剎那,只能看到當前的要求。
人活在世界上,如何把當下這一剎那的壓力變成快樂,是一個制勝的關鍵。人本心理學家馬斯洛所描述的「高峰經驗」,是一種能夠讓人在一剎那之間覺得無所缺憾、一切美好圓滿的感覺。
當這種經驗出現的時候,要加倍珍惜,因為它不會隨時出現,也無法事先安排。
人的生命本身就是一個驚奇,我們身處這個充滿驚奇的世界之中,有時候可能會覺得自己沒有任何特別之處。但是如果回頭看看過去,就會發現自己的生命從出生到現在,歷經各種精彩的轉變,以至於現在的自我可以思考、可以作合理的推論、與別人有情感交流、對整個宇宙有個人欣賞的角度、對人生有自己的品味,這不是一件很值得驚訝的事嗎?
更重要的是,在未來的日子裡,我們還可以選擇一個目標去奮斗、選擇一種理想去堅持,然後以有限的生命展現出無窮的力量!
㈡ 傅佩榮的主要觀念
傅佩榮:「人性本善」是對孔孟的誤讀
台灣輔仁大學哲學系畢業,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專攻宗教哲學。曾任比利時魯汶大學客座教授,荷蘭萊頓大學講座教授,台灣大學哲學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長,現任台灣大學哲學系、所教授。代表作品有《成功人生》、《傅佩榮國學精品集》等。
心理學和哲學這兩個學科之間的關系,在根源上可以說是一樣的。心理學作為一門學科,從年代上來說是很晚、很新的學科,但它發展非常迅速、有效。對人類來說,心理學對於現代人的幫助要遠遠超過哲學所產生的作用。哲學是很老的學科,而心理學討論的主題,在古代來說也是哲學的范圍之一,就是有關人的內心狀態。這兩個學科怎麼到今天又連接到在一起?
我在思考這個問題時,會想到瑞士心理學家榮格的一個觀察。榮格教授是弗洛伊德學派的重要代表,他在心理學從事教學工作,累積三十多年的心得,說了一句話:到這里來找我進行心理治療的人,大部分身體健康,心理正常,但並不快樂。這句話很簡單,身體健康、心理正常,可以過日常生活,但並不快樂,說明一個人要快樂,除了身跟心兩方面條件外,還需要第三個元素——「靈」。
怎麼來看待「靈」?因為「身」的問題很容易,「心」也不難,可以跟別人互動,別人說話可以聽懂,在社會上,工作發展沒什麼困難,說明你的心智、心理方面都正常。但什麼是「靈」?靈根本看不到。我長期思考這個問題時,對於我個人研究國學這一套有很大幫助,也就是說看人的生命時要從比較立體的角度去看。人活在世界上,到底下一步該往哪走?從個人開始怎麼活得快樂、幸福?從社會來說,大的方向在什麼地方?如何達成這個目標?等等。
靈是沒有辦法證明的,但它的存在是被要求的。什麼叫「被要求」?提一個最簡單的問題:人生有意義嗎?我在台灣大學教書三十幾年,每年都有學生問人生有什麼意義?我的回答很簡單,人生的意義在於可以不斷地問人生有什麼意義。就是不要給他一個明確的答案,因為這個世界上沒有標准答案來回答這個問題,這個問題必須是個人在生命過程里去體會的。只有人類才需要意義,人類之外的其他生物沒有關於「意義」的問題。而理解的能力,就代表你有辦法找到這個意義。所以人生怎麼樣才能被理解?如果沒有靈,人生不可能被理解,這是簡單的結論。身心活動的最後是墳墓,人最後都要離開世界,做到沒有,甚至什麼都不做,基本沒有差別。我們看到歷史上很多人物,但不要忘記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文明消失了,成為考古學的對象,而那個文明裡很多人立德、立功、立言,到今天不知道立什麼。
哲學這兩個字很尷尬,是日本人翻譯的,把「哲」和「學」構成兩個詞,原來的意思叫做「愛」和「智慧」。愛和智慧合在一起,意思很深。第一個,愛和智慧並不代表擁有智慧。根據希臘人的觀點,柏拉圖就可以作為代表,他認為人基本上是不可能擁有智慧的,因為人有身體。身體一定輸於感官,只能帶來偏差和謬誤。當時的觀念把身體當作靈魂的監獄,靈魂是本質,所以死了之後才能得到解脫、智慧。智慧是神的性格。
愛有什麼特色?人活在世界上,問每天這樣生活有什麼動力?有什麼明顯的對象值得你引發生存的勇氣和力量嗎?德國學者歌德,是有名的作家。歌德曾說,每天早上起床時,如果想不到自己為什麼而活著,這是最可怕的事情。所以很多學生抱怨,我跟他們說,你早上起來知道今天還要上學,多麼幸福,至少比歌德幸福。一個人最大的恐懼是早上起來發現自己活著,卻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活著。可做,可不做;可過,可不過。這時,生命的動力從何而來?很多人有學問,得到諾貝爾獎,成為偉大的學者,但照樣會有這方面的問題。一個人越有學問就越發現自己無知,從蘇格拉底開始,別人問他:你知道什麼?他說我無知,但在雅典沒有人比蘇格拉底更有智慧。在《論語》里,孔子也說自己無知,「有鄙夫問於吾,空空如也。吾叩其兩端而竭焉」。
傅佩榮:人生不能沒有憧憬
人在年輕時所設定的目標可以稱為「五子登科」:銀子、車子、房子、妻子、兒子。
只要社會稍微開放,經濟自由發展,上述目標到了三四十歲,就可能一一達成。但是,這樣就夠了嗎?有一次,我搭飛機從美國回台北,旁邊坐著一位六十幾歲的乘客。在閑聊中,他談到自己很早就「五子登科」,後來3個孩子還全部在美國落地生根。原本希望在美國的子女家中享受天倫之樂,結果呢?他的英文不靈光,以致成了瞎子、聾子、啞子;他又不會開車,簡直是個跛子;然後呢?他承認自己這一生的作為十足是個傻子。「瞎子、聾子、啞子、跛子、傻子」也算是「五子登科」,實在反諷之至。
㈢ 傅佩榮細說老子怎麼樣
我只是一個學者,一個剛開始啟蒙自己的。在閱讀《老子》時寫下這些讀書筆記,其中肯定存在一些錯誤。本無意發出,但想及錯誤本的存在就表明了發出來一起交流的意義。我讀《老子》的第一遍是讀傅佩榮先生的《傅佩榮細說老子》,其中的很多地方都不太贊同,後來就自己去查字典尋找註解,也慢慢的形了一些自己的理解。誠如傅佩榮說的,每個讀《老子》後的註解都是自己知識和觀念的反映。我也是如此。但在自己的理解之餘,盡量的去讀原文,去理解當時老子的意思,但限於自己現在的能力,或許能理解的深度實在有限。但我不怕錯誤,只怕麻木。現在發現,也想尋找大家的意見,同時想拋磚引玉,和大家一起去閱讀、理解這本中文化中的經典之經典。 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故常無,以觀其妙;常有,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道:從辵,首。本義:供行走的道路。但此處的道可能指先於宇宙之前的混沌,莊子講《渾沌之死》,開七孔於,然後有了萬物或叫宇宙,而七孔在我看來不僅代表萬物,也可能指類、望,『名』。我覺得這章是在刻畫混沌之後,宇宙出現之後萬物(尤其是)的差別與對比。道與名相對,妙與徼相對(前者為微妙之意,後者為考察,認識之意)。混沌死了之後,道卻永遠存在於宇宙當中,維持著宇宙的運行。 二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長短想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而弗居。 我覺得這章講的大概是相對論,然後從他的相對論中得出其處世之道。事物的價值只要是以來判定的,總會是相對的。因為本就是一個主觀的東西,每一個都有一個靈魂,而且認識事物都是由內向外的。因此後面講的無為,不有,不恃,弗居,可能更偏向於自然之道,而非的價值。因為大部分存在這個世界上,還是想有為,想擁有,想追求……。或許,用天道來養道,會是相對價值中的一個客觀標准,就像上帝的《聖經》一樣。不同的是,聖經已經寫就,而道提倡的向自然學習,則需要我們自己努力的去尋找。老子或許早在幾千年前就開始了尋找的歷程,而我們不但沒有很好的繼承,甚至越走越遠。(因為開始做筆記時沒有記錄每一句話的意思,只是寫了自己的理解。後面寫得比較詳細,像「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而弗居」和第十章頗有雷同,如果不明白其意思,可以參照後文)。 三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使民心不。是以聖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這是向自然學習的治之道。老子講要削減們的望,減少們的競爭,讓其按照自然天發展。甚至讓民不去追求知識,但是要注重強健。想起一句西方哲的話來:「讓自己的望保持在自己的能力范圍之內」,站在這個角度,老子是想千方百計的減少我們的望,同時減少我們的知識能力,他可能覺得知識也是望來源的一部分。這是有一定道理的,「生憂患識字起」,講的大概也是這個道理。們懂得的道理越多,想得就越多,憂患和意識自然就多了起來。不過,或許我們可以像老子本一樣,在跨過了知識的這個階段而至無為之狀態,因為我們的社會已經不可能再直接造就簡單無為,因為望已經在類和社會中產生且越來越強大。比如你出生了之後就知道有一種目標叫功,功後有什麼……所以,在這個時代,我比較傾向於「未曾拿起,何言放下;既已拿起,也理應而且終將放下」。如果能做到這一點,或許也是異曲同工之妙。又或許社會的發展也會經歷這樣的階段,現在的社會正處於多樣急劇擴張、物質和望越來越『豐富』的階段,或許以後會朝簡單、自然、無為的方向發展也未可知。值得一提的是,對於「讓自己的望保持在自己的能力范圍之內」,我們的政府做得似乎正好相反。他一方面在用一元的教育和言論把我們塑造一個「機械」,無形中扼殺了我們的創造力,一方面又(或許是不得不)讓社會的望越來越大,經濟發展了,物質更豐富了,們的選擇也更多了,可是,我們的進化,卻是如此的緩慢,甚至在一直在倒退…… 又看到「虛其心」,我覺得很像基督教說的,「把自己的心空出來,讓神進來」。作為始終是渺小的,如果以他自己為中心,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強大,或許可以在一個環境中獲得世俗的快樂和與競爭之後短暫快感,可畢竟不可能最強,的力量也是渺小的,而且很容易拜倒在權力、金錢、包括自己的緒和望之下,結果很容易失自己,倒不如把自己空出來,只讓神來主宰,或許可以真正的做到「不後悔,不用怕」,自然而然享受塵世生命帶來的樂趣。 四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誰之子,象帝之先。 這章好像是在講道是怎麼來的。感覺好像是萬物之前(或之源),而又在混沌之後,「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感覺在講他的產生過程,或者講他的質。「吾不知其誰之子,象帝之先」,覺得這里的帝是指萬物或萬物中最大的那個,不像是指神或混沌。道是混沌化作而來,存在於歷史與世間當中。或許,科學做的事「認識和總結規律」,就是在用的認識能力,去試圖認識道。 五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傅佩榮的譯法是:「天地沒有任何偏愛,把萬物當為芻狗,讓它們自行榮枯」,而我的直接是,這里應該是說「如果」天地不仁,「則會」以萬物為芻狗,即會把萬物丟棄。(芻狗:古代祭祀時用草扎的狗。魏源本義:結芻為狗﹐用之祭祀﹐既畢事則棄而踐之)。如果聖不仁,(我覺得是指那些明白了『道』的),(仁:會意。從,從二。右邊的二是重文。本義:博愛,與相互親愛;),就會丟棄百姓(甚至有玩弄百姓之意的感覺)。橐龠(好像指風箱之意,我沒有去查),可能這句是講道很虛但不匱乏,可以源源不斷。而最後那句似乎是在提醒我們,不要說太多,而應該守住虛靜?在說話的時候(尤其是在和溝通時)確實容易陷入表現自己的境地,不但失去了溝通的本意,也失掉了自己的虛心(我把的虛心大概與望相對,即把自己的心空出來,而非謙虛)與安靜。(或者在在安靜的時候才能感受到道的存在?) 六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穀神:1、被信仰為促進穀物生長保證五穀豐收並主宰植物每年的生長、腐爛和再生的神;2、古代道家用語。谷和神本分用。後多並稱。 「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玄:象形。小篆字,下端象單絞的絲,上端是絲絞上的系帶,表示作染絲用的絲結。本義:赤黑色,黑中帶紅;牝:形聲。從牛,匕( bǐ)聲。依甲骨文,「匕」為雌動物的標志。本義:雌的禽獸;玄牝:道家指孳生萬物的本源,比喻道。 從說文解字和古代的解釋看,這句的意思是指道不會死亡,而且為天地的根源。最後一句是描述道的「質」的,似有似無的存在,但其作用卻無處不在,且無窮無盡。這或許是給我們一種信心,道是存在著的,而且可以永遠存在。那我們可以通過類和科學去認識道嗎?…… 七天長地久。天地所有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後其而先;外其而在。非以其無私邪?故能其私。 這章節老子似乎想通過對天地之道的描述然後應用到我們上,其實這種方式基本是貫穿整個《老子》的。關鍵是我們要把前面的理解清楚了,前一句說天地長久的秘密是「不自生」,我不確定自己理解的對不對。是不是說「不求自己的生存」,還是 「不依靠自己生存」。我比較偏向於後者。天地不依靠自己,而是依靠道而存在。聖也應該學習把自己置之後,卻可以達到先。「外其而在、「 非以其無私邪?故能其私」。也大概是這個意思。 老子可能還是想告訴我們,不應該太關注自己,而應該把自己虛出來,託付給道。這竟然與基督說的「把心虛出來,交與上帝」如此的一致……! 八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憂。 善:古文,譱,會意,從言,從羊。言是講話。羊是吉祥的象徵。本義:吉祥;處:處、処,會意。從口,從文,或從處,虍( hū)聲。「處」即「處」的古字,於六書為會意。金文加聲旁「虍( hù)」變了形聲字。本義:中止;停止。 這章老子是想借水來比喻道。老子喜歡水,因為水的很多的質和道很相似。比如,水利於萬物生長卻不與誰相爭,停留(按本意是停留,但我覺得可能是存儲……呵呵,沒有什麼理由,只是感覺)眾所厭惡或不喜歡的地方,可能是說不居功,俗話說「水往低處流,往高處走」。後面一連串的排比,我大概查了查字典,大講:水寧願處於卑下(地),心思沉靜(淵),施予(與:與,會意。小篆字形,「一、勺」合起來,表示賜予別東西。「與」,從與,從舁,共同抬起,與,給予。合起來表偕同、朋友。本義:賜予,施予,給予)時滿懷愛(仁:會意。從,從二。右邊的二是重文。本義:博愛,與相互親愛),言談真誠不浮誇(信:會意。從,從言。的言論應當是誠實的。本義:真心誠意),用正確的方向來治理,這讓我想起一句話:做正確的事比正確的做事更重要,前者是方向,後者更強調效率。(正: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號表示方向、目標,下面是足(止),意思是向這個方位或目標不偏不斜地走去。本義:不偏斜,平正;治:形聲。從水,台聲。①本義:水名。②引申義:治水;整治;修治);做官或處事也善於生效(事:從史,之省聲。史,掌管文書記錄。甲骨文中與「吏」同字。本義:官職;能:象形。金文作字形象熊形。本義:熊);行動總是在適當的時機。最後一句的『尤』,我不確信是形容詞還是動詞,尤:小篆字形,從乙,又聲。乙象植物屈麴生長的樣子,受到阻礙,則顯示出它的優異。本義:最優異,做動詞時也有「責備;怪罪」,傅佩榮先生把他理解為前者,說「不會引來責怪」,我覺得也有可能是其本義,「不優異」,一切自然而然,無需比較。 我覺得這一章老子主要是想勸世俗更加謙卑、沉靜、博愛、真誠、正值、順時而動,自然而然。 九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寶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退,天之道。 這章相對來說容易理解一些,也是老子對我們貪戀、望的一種告誡。擁有的太多甚至滿溢,不如停止;修煉得越來越銳利(變得越來越強大,以便於贏得競爭),是得不到長久的;富貴很難長久,如果富而驕,則一定會招致禍患。功退,才合乎天道。 對於最後一句,不僅從歷史上講是真理,所謂「鳥盡弓藏,兔死狗烹」就是說的這個道理,也是告誡我們個的長,或許在生的第一個階段,從無知到對知識理的追求,從貧困到對功的追求,從無能到創造價值的追求,可能無可厚非,但是就像前面講的「未曾拿起,何言放下;既已拿起,也理應而且終將放下」。 「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業,要把自己的事業當作一件藝術品看待,只求滿意理想和趣,不斤斤計較於,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就,偉大的事業都出於宏遠的眼見和豁達的懷」,這是我存儲於手機上的一句話,是朱光潛說的,或許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解釋「功退,天之道」吧。 十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科?愛民治,能無為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哎呀,這一章太長了,而且很難。開始除了後面幾句,幾乎沒能看懂,沒有辦法,只能遇到不懂的字和詞,用我們的老辦法,查字典嘍。 先大概看一下句子的排列,我覺得前面都是如何去修養、去獲取知識的理,去多樣的發展,後面一句是達到這些之後更為理想的狀態。「營魄」不知為什麼,幾乎所有的書上都講這是「魂魄」之意,我查了一下:營,營,從宮,熒。宮,房子,與居住有關。本義:四周壘土而居;魄:從鬼,白聲。從鬼的字,常與靈魂、鬼怪有關。本義:神,信的指依附於的而存在的精神),我覺得營不是指『魂』,而是指為『形』,而魄指「魂魄」,因為魂魄之於,就好像我們之於房子。所以這句應該解為:魂魄和形合一,能達到『無離』的狀態嗎?無離可能是指與道合一。「專氣致柔」可能是指一種修煉的一種方式,因為無重點詞,沒有辦法查詢,所以這句應該是說,專氣致柔的修煉,能達到嬰兒般(純潔?混沌?)的狀態嗎?老子除了喜歡用水來作喻,還喜歡用嬰兒,這很容易理解,因為嬰兒是之始,而道也是萬物之始。「滌除玄覽,能無疵科?」應該也和上句意思大概一致。愛民治,可以達到無為而治自然而然嗎?老子的回答當然是肯定的,而且這也是他的理想和期望。「天門」:指指鼻、口或天庭,開闔即開與關,可能也意指交流,雌:從隹( zhuī)。表示與鳥有關。本義:鳥。引申為的。對於這句話,我沒有更好的理解,只能跟從大多數的看法:感官與外界的對立變化相接觸,能寧靜吧?這也理解也有一定的道理。雌、確實也有寧靜之意,而前半句也確實有自己的感官與外界交流之意。「明白四達,能無知乎」,應該指明白道理,能沒有知識嗎?或者說,能不用知識就可以達到嗎?但這樣理解的話,就和前面的幾句有點不太一致,因為前面的後半句都是講老子的理想的狀態。無知顯然也是,但可能這里的無知不是指沒有知識,而是指不用心機,自然而然,這樣理解的話就通順了。 最後的總結語更是經典語,一直流傳至今。生之,畜之,應該是一個意思,就是生養萬物。後面的並列句是為了解釋老子理解的德,應該做到生養萬物而不佔有他,「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意思大致相近,為(為、爲,爲的本義是猴。象形。按字,從爪,古文下象兩猴相對形),有意,可理解為:做萬物之長,卻不主宰他們,(恃:從心,寺。本義:依賴,依靠),這里的「主宰」很有意思,恃的本意是「依賴,依靠」,統治者雖為統治被統治者,其實乃是依賴他們,這與我們政府宣傳的「民是政府衣食父」是一致的。可我們的政府卻只見它統治民,卻不見他因依賴民而感恩,如果說有感恩,也只是存在於文件和口號之中,說一切為民服務,還說「以德治」,殊不知,真正的『德』不是佔有、控制,統治,而是自然而然的引導他們(與強制相對),生養他們(其實也就是服務民)。我們的政府什麼時候能真正做到呢? 十一今天暫時寫到了第十章,以後肯定會繼續讀繼續寫下去。再次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去學習一些文化經典,無論是中的傳統文化,還是西方的主流文化(呵呵,現在還在同時閱讀《科學二十講》)。無論現在你覺得奧運的事件現了「誰誤解了誰」,至少,我們應該做的,是真正的學習自己的傳統文化,同時不遺餘力的學習西方文化,努力做到融合中西,此二者,缺一不可,才能理解和正視對方的「偏見」,讓自己和自己的民族長,自信起來,然後才能自豪的向世界宣稱中華民族的偉大,而不是現在這般「自卑的,就像是蜜蜂一樣,遇到了恐懼,就會攻擊別,結果傷害了對方(注意,不一定是敵),也傷害了自己。」(引自今天在群中和網友談話中的一句話)。 另註:關於閱讀《老子》的方式,第一是多查,文中所引的詞典來自於《漢典》,其中大部分都來自於其「詳細解釋」、《康熙字典》和《說文解字》,推薦大家查看。第二是:可以用寫的方式,因為在寫時可以放慢思考,讓思維更加沉靜和細膩。不僅寫自己的理解,也寫原文。文中所有的原文,我都沒有從網路「拷貝粘貼」,而是一個個字敲上去的,由於文中多出現偏僻字,還可以練習一下自己的文字輸入功底呢。因此推薦大家也自己寫一遍。
㈣ 求傅佩榮的哲學與人生
學術專長:儒家、形而上學、先秦哲學、宗教哲學
曾開設課程:
宗教哲學、哲學與人生、儒家哲學研究、形而上學、論語解讀、哲學英文、西洋哲學史、先秦儒家哲學。 傅佩榮在教學、研究、寫作、演講、翻譯各方面皆有成就。近三十年都在研究哲學,近二十年都在研究國學。由於父母信教的原因,西方的傳統從小對他影響很大,所以他先學習了西方哲學。二十三四歲開始學中國的哲學,進入台大哲學研究所,師從方東美先生,了解了中國的哲學有獨特的價值,才真正開始對中國哲學的研究。40歲以前接觸的都是儒家的思想,40歲以後開始專心研究道家思想,50歲以後就研究《易經》。五十歲以後,專心註解傳統經典,已重新解讀《論語》《孟子》《老子》《莊子》《易經》,在國學經典詮釋方面有相當重要的影響。 2006年九月首開大陸問道,先後在浙江大學、復旦大學、北京大學、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社科院開展了一系列國學演講,引起了熱烈反響。2007年夏秋,傅教授應大陸企業界邀請,為企業管理高層開展了幾十場國學講座,獲得一致好評。
傅佩榮,祖籍上海。台灣輔仁大學哲學系畢業,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專攻宗教哲學。曾任比利時魯汶大學客座教授,荷蘭萊頓大學講座教授,台灣大學哲學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長,現任台灣大學哲學系、所教授。2009年6月,他在央視《百家講壇》主講《孟子的智慧》
http://ke..com/view/473785.htm
㈤ 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是什麼生活中最需要的是什麼呢
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是什麼?
巴菲特和蓋茨說是「專注」。專注不但是做事情成功的關鍵,也是健康心靈的一個特質。專注就是注意力全力集中到某事物上面,與你所關注的事物融為一體,不被其它外物所吸引,不會縈繞於焦慮之中。不能專注的人,也就不能放鬆。專注與放鬆,實際上是同一枚硬幣的兩面而已,專注也是幸福人生的一個關鍵特質。一個人對一件事只有專注投入,才會帶來樂趣。對於一件事情,無論你過去對它有什麼成見,覺得它多麼枯燥,一旦你專注投入進去,它立刻就變得活生生起來!而一個人最美麗的狀態,就是進入那個活生生的狀態。專注是對於專業精益求精的追求,正是由於專注,才成就了托馬斯·愛迪生這個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家;正是由於專注,才誕生了沃爾特·迪斯尼這位享譽世界的動畫片之父;正是由於專注,才讓大家認識了美國靈魂樂教父詹姆斯·布朗。同樣,專注還是完成偉大事業的決心,否則,人們都不會看到首位女性國會議員珍妮特·蘭金力排眾議反對美國參加兩次世界大戰,而這兩場戰爭帶給世界的除了災難就是痛苦。
傅佩榮說:人生最重要的是什麼?有三句話可以參考,亦即:一,身體健康(包括讓人活下去的物質條件,尤其是金錢)是」必要的」;二,心智成長(在知情意三方面不斷發展)是」需要的」;三,靈性修養是」重要的」。於是,答案很清楚:人生的目的指向重要的層次。但是,強調靈性的重要性,並不表示可以忽略必要之物與需要之物。因此,亞里士多德認為,幸福包括:擁有健康與金錢,朋友多而敵人少,然後專務於理性沉思,享受智慧所帶來的喜悅。由於」必要、需要與重要」這三方面涵蓋了一個人的全部需求,未必可以全盤兼顧,人生才有抉擇取捨上的困惑、迷惘與苦惱了。在此,為了避免錯過人生的重要目標,一個人需要」學習」分辨。
也有點人說:人生最重要的是什麼?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失去的」和「得不到的」而是珍惜現在所擁有的幸福,好好珍惜身邊的一切充實的過好每一天,人生不可能不留下遺憾,但盡可能不要留下過多的遺憾「人生中什麼最重要?不是名譽,也不是金錢……」那人生中什麼最重要?是愛!
是的,所有榮光最終都會歸於黯淡與枯寂,世事往往如此。但我仍贊成人在能做些什麼的時候還是要做些什麼的,即使最終總會歸於枯寂。只是,在做事的過程中,還應該增添一些浪漫的色彩,一些不同風格的記憶。人生最重要的是什麼,我知道那不僅僅是掙多少錢,更多的是愛,是責任,是溝通,是寬容,是健康,是每天愛自己多一些,如果你都不懂得自愛,又如何學會去愛別人……歲月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可是人的生命有哪一天你可以重來?微笑從這一刻開始,幸福會悄悄爬上你的額頭……
㈥ 傅佩榮是台灣的嗎
傅佩榮老師是台灣的,1950年生,祖籍上海。畢業於台灣大學哲學系,曾師從哲學大師方東美先生。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曾任台灣大學哲學系主任兼哲學研究所所長,比利時魯汶大學與荷蘭萊頓大學講座教授。
傅佩榮在教學、研究、寫作、演講、翻譯各方面皆有成就。近三十年都在研究哲學,近二十年都在研究國學。由於父母信仰基督教的原因,西方的傳統從小對他影響很大,所以他先學習了西方哲學。二十三四歲開始學中國的哲學,進入台大哲學研究所,師從哲學大師方東美先生,了解了中國的哲學獨特的價值,才真正開始對中國哲學的研究。40歲以前接觸的都是儒家的思想,40歲以後開始潛心研究道家思想,50歲以後致力於研究《易經》。五十歲以後,專心註解傳統經典,已重新譯解《大學中庸》、《論語》、《孟子》、《老子》、《莊子》、《易經》等。展現溫故而知新的哲學智慧,對於經典的當代詮釋有相當重要的影響。另有《哲學與人生》、《儒道天論發微》、《成功人生》、《易經入門》、《國學的天空》、《西方哲學史》等專業著作共一百餘種。
自2006年首開大陸問道以來,先後在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開展了一系列國學演講,引起了熱烈反響。2007年夏秋,傅教授應大陸企業界邀請,為企業管理高層開展了幾十場國學講座,獲得一致好評。
㈦ 傅佩榮的個人簡介
1950年生,祖籍上海。台灣大學哲學系碩士,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曾師從哲學大師方東美先生。現任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曾任台灣大學哲學系主任兼哲學研究所所長,比利時魯汶大學與荷蘭萊頓大學講座教授。
在教學、研究、寫作、演講、翻譯各方面皆有成就。近三十年都在研究哲學,近二十年都在研究國學。由於父母信仰基督教的原因,西方的傳統從小對他影響很大,所以他先學習了西方哲學。二十三四歲開始學中國的哲學,進入台大哲學研究所,師從哲學大師方東美先生,了解了中國的哲學獨特的價值,才真正開始對中國哲學的研究。40歲以前接觸的都是儒家的思想,40歲以後開始潛心研究道家思想,50歲以後致力於研究《易經》。五十歲以後,專心註解傳統經典,已重新譯解《大學》《中庸》《論語》《孟子》《老子》《莊子》《易經》等。
㈧ 誰有傅佩榮著的哲學與人生,共享一下好嗎
推薦]《哲學與人生》(台)傅佩榮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傅佩榮,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曾任比利時魯汶大學客座教授,荷蘭萊頓大學講座教授,台灣大學哲學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長,現任台灣大學哲學系、所教授。著有《儒家哲學新論》、《中西十大哲學家》、《西方心靈的品味》、《不同季節的讀書方法》、《為自己解惑》、《人生問卷》、《四書小品》、《文化的視野》(立緒文化)等數十部,並重新解讀《論語》、《莊子》(立緒文化)。作品深入淺出,擅長說理,曾獲國家文藝獎與中正文化獎。著作甚豐,范圍涵蓋哲學研究與入門、人生哲理、心理勵志等。著有:《釐清自我的真相》、《管理自我的潛能》、《探索生命的價值》、《走向智能的高峰》(以上四書為「傅佩榮談身、心、靈整合」專書)、《轉進人生頂峰》、《活出自己的智能》、《那一年我在萊頓》、《珍惜情緣》、《人生問卷》、《從自我出發》、《四書小品》、《哲學入門》、《生命重心在何處》、《柏拉圖》、《中西十大哲學家》、《新世紀的心靈安頓》、《論語解讀》、《莊子解讀》等八十餘種,以及有聲書系列《創意人生》與《重建心靈》等。
【目錄】
自序
哲學與人生
簡體版序 從哲學看人生
第一章 哲學是什麼
定義:哲學原意是「愛智」
希臘文之「愛」與「智」
愛智要保持心靈開放
真正的智慧來自生命的試煉
每個人都需要哲學
研究哲學的基本習慣:凡事保持好奇
哲學性的思維:理性的反省 對哲學的基本描述
培養智慧
發現真理
印證價值
如何提升哲學素養
培養思考習慣
掌握整體觀點
確立價值取向
力求知行合一
結論:愛智是人的天性
第二章 思想方法
邏輯(運思的規則)
概念
判斷
推論
語言分析(表達的效應)
語言的有效性
語言的類型
現象學(辯物的策略)
打破四種假象
胡塞爾的現象學
詮釋學(閱讀的途徑)
閱讀的三種取向
閱讀的四個步驟
結論:心智成長的方法
第三章 人性的真相
第四章 神話與悲劇
第五章 蘇格拉底
第六章 存在主義
第七章 荒謬之超越
第八章 中國哲學的起源與特質
第九章 儒家的風格
第十章 道家的智能
第十一章 藝術與審美
第十二章 宗教與永恆
第十三章 教育與自我
第十四章 文化的視野書目 推薦延伸閱讀
周國平推薦:誰來上哲學課
哲學課可以是最令人生厭的,也可以是最引人入勝的,就看誰來上這門課了。與別的課以傳授知識為主不同,在哲學課上,傳授知識只居次要地位,首要目標是點燃對智慧的愛,引導學生思考世界和人生的重大問題。要達到這個目標,哲學教師自己就必須是一個有著活潑心智的愛智者。他能在課堂上產生一個磁場,把思想的樂趣傳遞給學生。他是一個證人,學生看見他便相信了哲學決非一種枯燥的東西。這樣一個教師當然不會拿著別人編的現成教材來給學生上課,他必須自己編教材,在其中貫穿著他的獨特眼光和獨立思考。
傅佩榮先生的《哲學與人生》就是這樣的一本教材。他開設的這門課程在台灣大學受到熱烈歡迎,被學生評為「最佳通識課」,我讀了該書以後覺得是名實相符的。傅先生對於哲學真有心得,而且善於作簡潔清晰的表達。比如在講哲學是「愛智」時,他把「愛智」定義為「保持好的天性,探詢一切事物的真相」的生活態度,把「智慧」概括為「完整」和「根本」兩個特徵,又將「愛智」的「愛」解釋為溫和而理性的「友愛」,而與狂熱的「情愛」、浮泛的「博愛」相區別,令人感到既准確又頗具新意。我還欣賞傅先生眼界和心胸的開闊,沒有門戶之見,在他的課程中做到了兩個打通。一是打通各個精神領域,講哲學不局限於哲學學科,分別列出專章論述神話、藝術、宗教、教育對於人生哲學的特殊貢獻,把人生問題置於文化的大視野中來考察;二是打通中西哲學,西方的重點放在蘇格拉底和存在主義,中國則著重闡述了儒道二家哲學的內在理路及價值,博採眾家之長,在建構現代人生哲學時對一切思想資源保持開放的心態。
人們是否贊同本書中的某些具體觀點,這絲毫不重要。一個優秀哲學教師的本事不在於讓學生接受他的見解,而在於讓學生受到他的熏陶,思想始終處於活躍的狀態。我對哲學課的最低和最高要求是把學生領進哲學之門,使他們約略領悟到哲學的愛智魅力,但這豈是一件容易的事!多少哲學教學的結果是南轅北轍,使學生聽見哲學一詞就頭痛,看見貼著哲學標簽的門就扭頭,其實那些門是通往哲學的呢。因此,在向讀者推薦本書的同時,我期待我們通識課程的改革,從而出現一批真正能把學生領進哲學之門的哲學教師和哲學教材。
不見善不作 惟見惡可作 是處可怖畏 猶如險惡道 雲何見所作 雲何得善法 何處不怖畏 如王夷坦道 作惡不即受 如乳即成酪 猶灰覆火上 愚者輕蹈之 ——《大般涅盤經·如來性品》2006-1-9 22:41:00 申請在線工作室善緣
頭銜:
等級:★版主
威望:52點
文章:1003篇
積分:12362分
魅力:6898點
金幣:617枚
現金:21582元
門派:心網義工團
來自:
注冊:2003年10月24日第 2 樓 字型大小
--------------------------------------------------------------------------------
第一章 哲學是什麼?對一般人而言,「哲學」是一個既抽象又空洞的詞彙。有些人笑稱,所謂的哲學家,就是整天在一間漆黑的屋子裡尋找一隻黑貓的人。亦即,他所說的一切全憑個人想像,而無法證明到底有沒有這樣的一隻貓;也有人抱怨,哲學是把簡單的東西說得很復雜,把你原本懂的事情說成你不懂。然而,真的是如此嗎?在開宗明義的第一章要特別說明,這種一般的觀念是不正確的。到圖書館查看數據,必須根據書目編號,這時會發現編號「0」代表總類,也就是辭典、網路全書之類的工具書;編號「1」則是哲學類。為什麼哲學會被排在第一號呢?這是因為在西方的學術傳統里,早就界定了哲學的作用,認為哲學具有基礎性與整合性,既能為一切知識奠基,又能統合所有的知識。人類的經驗是多樣而分散的,尤其為了深入了解的需要,往往只能分工而不能合作。然而,人的生命是完整的,我們總是希望對任何事物都有一個整體的了解,以便可以作正確的抉擇。「博士學位」的英文是Ph.D.,Ph.D.就是Doctor of Philosophy,也就是「哲學博士」,表示任何一門專業的學科,學到最後所抵達的境界都是哲學的層次。若要了解上面所說的是否合理,就要進一步思考:「到底什麼是哲學?學了哲學之後對人生又有什麼幫助?」◎定義:哲學原意是「愛智」哲學的英文叫做Philosophy,這個字源於希臘文,是由希臘文中Philia和Sophia這兩個字所合成的,意思是「愛智」—愛好智慧。希臘文之「愛」與「智」Sophia是「智慧」的意思。幾年前有一本暢銷書,叫做《蘇菲的世界》(Sophie's World),Sophie這個字就是源自於Sophia,有些女孩喜歡把英文名字取做Sophia,代表對智慧有一種嚮往。「愛」這個字在希臘文中有三種不同的寫法,以Philia、Eros、Agape三個字為代表,分別指涉三種不同的情懷。一般人比較熟悉的應該是Eros,其形容詞是erotic,中文一般翻譯為「情色」。Eros是指「情愛」,代表一種出於本能的感性沖動及浪漫的情懷,它是人類與生俱有的。一個人有情愛的慾望是正常的,因為若是沒有這種能力,兩性就不可能結合並且繁衍後代。Philia則是「友愛」,它和Philos是同一個字根。第三種愛叫做Agape,代表了「博愛」,也就是宗教裡面所講的無私的愛。在中文裡「愛」這個字,往往顯得浮泛,因此需要特別標明是友愛、情愛、博愛,或者是親子之愛、夫妻之愛、家庭之愛、國家之愛等,藉此加以分別。在希臘文中則是直接使用不同的字,以避免讓「愛」這個字混淆了,因為愛有很多種,譬如:有些人為了愛,可以犧牲奉獻;有些人為了愛,執著到要去殺人或自殺;也有些人為了愛,達成自我實現。哲學所談論的「愛」,重點在於「友愛」。友愛是溫和而理性的,從互相欣賞與尊重開始,進而彼此砥礪,一起走上人生的路。換句話說,一個人在愛好智慧的時候,並不是一種Eros,好像男歡女愛一般,狂熱到不能靜止,也不是Agape那種泛愛一切、沒有任何差等的博愛1,而是Philia,一種溫和而理性的友愛,使我們對於智慧採取比較正確的態度。愛智要保持心靈開放那麼,什麼是「愛智」?在此要指出一個原則,即「愛好智慧不等於擁有智慧」。希臘時代有一派學者,自稱為「辯士學派」(Sophists),相信自己擁有智慧。年長的人由於見多識廣,可以教導別人,因此很容易擺出一種姿態,讓年輕人覺得他好像很有學問,能夠提供所有問題的答案,其實他們未必是真正的智者,或愛好智慧的人。因為愛好智慧代表的是一種追求的過程,而這個過程的特色就是一直保持心靈的開放。哲學稱為愛智,所強調的是「過程」,要不停地質疑與詢問,永遠在等待著接受驚訝(wonder)。希臘時代有一句話說:「哲學起源於驚訝。」這個世界充滿了變化,然而,這些不停在變化的東西,卻還能夠繼續存在著,這難道不是一件值得驚訝的事嗎?變化代表有生有滅,亦即本身應該是缺乏實在性的,但它居然能夠持續存在,這是一件奇妙的事情。因此人們要試著問:「到底存在是什麼?」真正的智慧來自生命的試煉在希臘人的想法中,智慧是「屬靈的」(spiritual)、屬於神明的。人因為是身、心合一的,而身體是一個物質,有重量、有惰性。例如,有時候我們希望自己能夠早起,卻怎樣也爬不起來,這時候會覺得身體實在是自己最大的敵人。身體如此沉重,就是因為它是物質,所以有惰性。又有時候我們很願意幫忙別人,這代表心靈上的美好,卻可能因為需要花時間、花力氣,所以懶得行動。由此可知,人類的身體是軟弱的,會妨礙人類擁有智慧。西方強調「愛好智慧」是靈性上的追求,的確有其道理。人到了最後要離開世界時,應該檢視自我,是不是全面降低了身體的影響程度,而讓心靈完全自由地翱翔於永恆真實的領域。如果達到這種境界,就代表這個人的生命已經度過了各種試煉,取得最後的成全。每個人都需要哲學有人說,人生就像在求學,要努力修行,最後可以得到解脫,否則人生的辛苦有什麼必要性呢?舉例來說,人為什麼要念書?念書的目的難道是為了念更多的書嗎?當然不是。念書的目的是要讓我們的人生減少各種不必要的困擾。在《呂氏春秋》的記載中,有一個人叫作寧越,他十幾歲時開始替別人做工,每天從早做到晚非常辛苦,工資卻僅足溫飽。他眼看著一生這樣下去毫無希望,於是請教一位朋友,怎麼做才能擺脫這種痛苦的人生。這位朋友告訴他,如果願意念書,三十年之後可以免除這種痛苦。寧越聽了,從此每天日以繼夜地念書,十五年之後變得很有學問,有個貴族請他當家教,生活就此改觀。這個故事當然是一個特例,因為大多數的人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老早忘了自己曾經立過什麼志向。然而,這也說明了,一個人如果有高度的自製能力,就可以擺脫身體的惰性與軟弱,讓心靈更為自由。人的本質在於心靈,因為身體會老化,無論如何努力都無法避免。如果要依靠身體,只會一步步走向墳墓,一點希望都沒有。相反的,如果了解人的本質在於心靈世界,那麼不管身體如何變化,心靈都有另外一個可以翱翔的天空。如此說來,哲學對於每個人而言都是必須的,因為人類天性之中就有一種哲學的傾向—每個人內心都希望自由,能夠做自己,擺脫各種限制與壓力,越來越感受到作為一個人的喜悅。那麼如何才能達到這種境界?要愛好智慧。愛好智慧就是從事哲學思維,它像人生的照明燈,讓我們知道該往哪裡走。研究哲學的基本習慣:凡事保持好奇有一部日本電影叫作「催眠」,敘述幾個角色在不知不覺中被催眠了,然後在受制的情況下接受指示,做出許多平常無法思議的事。很多時候我們是被催眠的,廣告的作用就是一種催眠的過程。有一句廣告台詞說著:「你在看我嗎?你可以再靠近一點!」事實上,當你電視看久了之後,真的走近一點去看,最後就會像被催眠一般,覺得好像活著就應該要像電視中的人一樣,學這些人用一樣的商品,否則就會活不下去,於是你變成了一個商品流通站,不斷地去消費及使用這些商品。這種催眠作用在一個社會中可能形成一種集體潛意識,譬如我們從小開始,在不知不覺之中就被灌輸了許多觀念。我們往往認為這些觀念是對的、沒有問題的,但是卻從來沒有仔細反省過。事實上,一個人如果要研究哲學,就必須養成一種習慣,就是對任何事情都要覺得好奇,這樣才能讓自己重新出發。哲學性的思維:理性的反省經驗本身雖然像是一個豐富的寶庫,其實裡面的東西好壞都有、良莠不齊,就好像黃河之水一樣,看起來浩浩盪盪,事實上挾泥沙以俱下。這時就需要依靠理性來對自己的經驗作一個反省。當用理性反省經驗的時候,才是真正清醒的時刻,而平常在經驗的過程之中(如趕車、買東西、和別人通電話等),則恐怕是身不由己的,因為有許多外在的因素會引導我們朝著某個方向去行動、去生活。人會有各種好的與不好的經驗,這是很自然的;已經發生了,後悔也沒用。然而,重要的是,必須以理性去思考這些經驗。能夠靜下來思考,對於一個人的生命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這也可以說是人生開始轉變的關鍵。我們常說「在生命轉彎的地方」,思考能夠讓一個人找到生命中轉彎的機會。當一個人在思考時,代表理性開始運作了,因此他在當下這一刻是清醒的,這也可以說是「我思,故我在」2。人思考的時候正是在把經驗整合起來,然後問自己:「到底什麼是真正的我?我應該是什麼樣子?」在說到「我應該是什麼樣子」的時候,代表自己曾經做過許多不該做的事。正由於有過這些不應該的行為,所以才會知道什麼是應該。換句話說,一個人如果沒有負面的體驗,就很難對正面有所理解。當然,理性思考有時候是很困難的,我們常會覺得有些問題剪不斷,理還亂,因此到最後乾脆不想。在「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這部電影中,郝思嘉在經過了許多災難之後,最後靠在門邊只說了一句話:「明天再說吧!」 她之所以會這么說,就是因為實在想不清楚,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么多復雜的事情發生。但真正用理性思考經驗之後,就能知道自己應該如何做,知道哪一種人生更為理想、也更適合自己。理想代表針對未來,哲學的思考就是要讓人能夠在過去、現在、未來三個時間向度中連貫起來,讓自己的生命不再只是活在當下那片片斷斷、剎那生滅的過程中而已。◎對哲學的基本描述哲學可以用三句話來描述:(一)哲學就是培養智慧;(二)哲學就是發現真理;(三)哲學就是印證價值。「智能」、「真理」與「價值」是令人嚮往的三個名詞,但更重要的是,必須設法真正了解它們的內涵。培養智慧詩人艾略特(Thomas S. Eliot,1888-1965)在一首詩中寫著:「我們在信息裡面失去的知識,到哪裡去了?我們在知識裡面失去的智能,到哪裡去了?」信息是現代人每天都會接觸到的,譬如常常上網去尋找一些信息,藉此可以認識許多東西。再舉個例子來說,九二一大地震的時候,有些人是從打電話回來的國外親友那裡得知地震幾級、震央在什麼地方等。這是因為在國外的人看到媒體的報導,知道台灣地震的信息,相反的,在台灣的人反而因為停電,一時之間無法得到任何訊息,陷入一片漆黑之中。這是一個很有趣也很荒謬的現象,顯示出了信息的重要。當然,信息也有不重要的地方,因為它實在太多了,並且隨時都在改變,最後變得和垃圾沒有兩樣。正因為如此,所以人類需要知識。知識的特色是針對某一個專門領域所作的研究,譬如天文學是專門研究天文,物理學是專門研究物理。同樣的道理,其它的學科也各有本身專門的領域。知識是一種專業的、對部分的深入了解,因此也造就了社會上的許多專家。所謂的專家就是指對於某種知識作過專門的研究,成為這方面特定的人才。然而,專家難免是比較狹隘的,所以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說過一句話:「專家只是訓練有素的狗。」這句話的用意並不在罵人,而是要提醒我們,不要只是做一個專家,還要設法透過自己的知識進一步體驗到智慧。那麼,究竟什麼是智慧?又該如何培養智慧?我們日常生活主要是依靠感官,譬如:看到什麼、聽到什麼、感覺如何等。然而,感覺是不可靠的,舉例來說,如果把筷子放到水中,看起來會是彎的,但事實上它是直的;注視鐵軌的時候,會覺得鐵軌在遠處交叉,但事實上鐵軌並沒有交叉。由此可知,感覺與理智是有差距的,有時候人們所看到的,與實際上用理性去了解及勘查的結果大不相同。由此看來,人們所有的感覺其實都是相對的。就以冷熱來說,同樣的一個溫度,如果你是從北極來的話,會覺得很熱;相反的,如果是從非洲來的話,可能就覺得已經夠冷了。正由於感覺是相對而不可靠的,並且容易產生錯誤,所以人活在世界上不能只靠感覺生活。一個人如果只憑感覺生活,那麼他的生活等於是毫無可靠的保障,隨時充滿著變化的危險。知識能夠讓我們對某些方面有明確的了解。古時候的人缺乏知識,所以看到打雷閃電就去拜神,發生了旱災就殺牛祭祀,希望老天能夠降雨。如果殺到第三頭牛,正好開始下雨,那麼從此以後只要是旱災就要殺三頭牛。之所以會有這種行為,就是因為缺乏知識。我們如果有知識,就會透過知識來掌握周遭的生活環境,讓自己的心靈不致於陷入盲目的猜疑之中。「智慧」有兩點特色:「完整」與「根本」。(一)完整:許多人覺得聯考沒考好,或是填志願的時候選錯系,就好像一輩子都沒有希望了。事實上,這種「一試定終身」的想法是不對的,如果我們把某一階段的成敗,做為整個生命的成敗,那不過是一種借口而已。許多聯考失敗的人到最後還是成功了;也有人一輩子沒經過聯考,只念到小學或中學畢業,照樣可以成功。生命是完整的,我們在一個地方失敗,正好在另一個地方有了反省的機會,藉此能夠有所改善;相反的,一個人如果從小到大都是一帆風順,可能反而沒有太多反省的機會。所謂完整,代表把生命視為一個整體。因此對任何事情成敗得失的判斷,都不能只看某一點,而要考慮整體生命。如此一來,才能夠在面臨挫折的時候,很快地重新振作、重新出發,以及在得意的時候知所收斂。(二)根本:人活在世界上,有些問題只是表面的小問題,而有些問題則是屬於根本的大問題。生死就是最根本的大問題,所以哲學家常常會思索死亡的問題。所謂「千古艱難唯一死」,如果這一點能夠看透的話,人生還會有什麼困難呢?老子也曾說過:「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如果老百姓不怕死亡,那麼你就算用死亡來嚇唬他也沒有用。當然,大部分的人做不到老子這種程度,因為對大多數的人來說,死亡是最大的威脅。即使不是自己本身,而是自己所愛的人死亡,也是一種非常大的遺憾。除了生死的問題以外,還有一些其它的問題也屬於根本的問題,譬如:人為什麼有不一樣的命運及不一樣的遭遇?為什麼有些人做壞事卻沒有遭受報應?為什麼有些人生下來就必須受苦受難?這些都屬於根本的問題,而這些問題通常在生活里也都不會有明確的答案,所以需要以開放的心胸准備接觸智慧。總的來說,培養智慧代表要超越感性的限制,慢慢在知識的范圍裡面奠定基礎。有了基礎之後就要進一步達到完整而根本的境界,而這個境界和個人主體的覺悟和體驗有關,這方面在稍後印證價值的部分會加以說明。
不見善不作 惟見惡可作 是處可怖畏 猶如險惡道 雲何見所作 雲何得善法 何處不怖畏 如王夷坦道 作惡不即受 如乳即成酪 猶灰覆火上 愚者輕蹈之 ——《大般涅盤經·如來性品》2006-1-12 21:29:00 信息服務介紹善緣
頭銜:
等級:★版主
威望:52點
文章:1003篇
積分:12362分
魅力:6898點
金幣:617枚
現金:21582元
門派:心網義工團
來自:
注冊:2003年10月24日第 3 樓 字型大小
--------------------------------------------------------------------------------
發現真理希臘文中的「真理」叫做altheia,其意為「發現」,即英文中的discover這個字3。由此可知,真理就是揭開、發現。既然是揭開,那就代表原先是被遮蔽著的。究竟被什麼所遮蔽?前面曾經指出,每個人從小到大,都會接受一些固定的觀念或成見,譬如你居住地區的風俗習慣等。這些觀念會讓我們對事物的判斷有一定的方式。舉例來說,非洲有個部落認為女孩子的脖子越長就代表越美,所以女孩子從小開始脖子上就會套上很多銅環。一般人看到可能會嚇一跳,一點都不覺得那樣有什麼美,但是他們那一族的人因為從小受到特定的風俗習慣所影響,就會覺得很美。中國其實也有這樣的風氣,譬如古代有一句話,「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由於楚王喜歡細腰的女孩子,因此宮中很多美女為了討楚王的歡心,拚命地勒腰、節食,最後甚至餓死。這其實是古代的一個悲劇,說明了女性因為沒有受教育的機會,而無法發現環境、風俗給自己的制約,因此才會為了討好男性而這樣虐待自己。這里要強調的是,我們往往被小時候所灌輸的觀念,被信息時代的廣告宣傳所「遮蔽」。唯有把這些遮蔽去掉,才能夠發現真相。哲學的目的就在於發現真理。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1844-1900)曾說:「哲學家是文化的醫生。」文化也會生病,所以需要醫生,而能夠看出文化病因的,就是哲學家。這是因為哲學家愛好智慧,能夠從整體及根本的角度來觀察一個時代、一個社會在特定情況下的某些表現。藉由這種方式,能夠發現問題所在,並進一步加以修正。這就是所謂的發現真理。發現和發明不同,沒有人能夠發明真理。愛因斯坦研究相對論,最後提出了E=mc2這個公式。我們不能說這個公式是愛因斯坦發明的,因為這個公式本來就存在,只能說是愛因斯坦發現了它。這就是為什麼在科學上常講「發現」的原因了。當然,也有人會講發明,譬如發明了一項新產品。其實,人類沒有一樣發明是從無變成有的,而是發現了某些東西組在一起可以產生什麼作用,如此而已。人生的問題,更是以發現為主。舉例來說,有時候我們會覺得別人講的話沒什麼道理,事實上這是因為我們先被個人的成見遮蔽。如果能夠撇開成見,聽聽別人怎麼說,然後試圖了解其中的道理,或許會發現,其實別人的說法也是可以站得住腳的。所謂「道並行而不悖」,通往目標的道路並不是只有一條而已。印證價值自然界是有規律的,凡是有規律之物就是必然的,它不可能離開固定的軌道。所謂自然就是必然。舉例來說,我手上拿了一張紙,當我把手放開,這張紙「自然」就會往下掉。我也可以說,當我放開這張紙,它「必然」就會往下掉,這其實是一樣的意思。如果自然界「脫軌」而行會如何?西方有一篇所謂的「最短的科幻小說」,這篇小說只有十一個字,即「那天早晨太陽從西邊升起」。為什麼這叫作科幻小說?因為它充滿了無窮的想像空間。如果太陽真的從西邊升起,那代表地球的整個生態要顛倒過來:北極變成赤道,赤道變成南極。日夜顛倒還是小事,這很快就可以調適過來,然而氣侯完全失常,整個地球的生態全部重新倒置過來,這才是最讓人無法接受的。這篇科幻小說的震撼力怎可謂不大?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但生命的特色卻和其它動物不同,亦即人有自由。有自由代表需要選擇,而透過選擇,就能夠使某些價值呈現出來。有一位女同學問我:「老師,我今年大四了,認識五個男朋友,我應該要選擇哪一個?」這種問題我怎麼可能回答?挑選男朋友和到菜市場買豬肉是不一樣的。我有一個朋友,他的初戀情人嫁給了別人。二十年之後再見面時,他對初戀情人的先生說:「我真是羨慕你,當初我想追她追不到,現在你卻能夠把她娶回家,實在是太幸福了!」結果他初戀情人的先生卻說:「你為什麼不把她娶去呢,害我受了二十年的苦!」由此可知,人生的問題需要靠自己去印證。舉例來說,有些人說:「能夠關懷別人,稍微犧牲一下自己的享受,那是一種高尚的行為。」如果有一天你在滿載的公交車上遇到一個老太太上車,這時候你正好有個位子,坐得很舒服。心裡開始掙扎:「到底要不要讓坐呢?」你有兩個選擇:如果選擇不讓坐,那就無從印證這句話的真假;如果選擇讓坐,那就是選擇「印證價值」—也許當你站起來把座位讓給老太太的時候,忽然覺得心情豁然開朗,覺得自己展現了人格的尊嚴。從此以後你就相信,原來幫助別人真的是快樂的,然後這個道理就變成你的真理,因為它的價值已經得到了證明。人生是需要體驗的。如果光是敘述各種道理與格言,而沒有自己去體驗的話,到了最後還是只能在知識的迷霧中打轉。相反的,如果一個人真的能夠藉由體驗去印證價值,那麼隨著生命的成長,他的經驗將越來越豐富,並且對人生的體驗及對價值的掌握,也會越來越深刻而准確。◎如何提升哲學素養哲學是一門需要生活經驗來配合的學問。所謂「離開人生,哲學是空洞的;離開哲學,人生是盲目的」。為了提升哲學素養,我們要提出四個基本觀點:培養思考習慣、掌握整體觀點、確立價值取向、力求知行合一。培養思考習慣一般人通常沒有思考的習慣,因此發生事情時都憑著本能的感覺立即反應,並且很容易受到別人的影響。正因為如此,這些反應往往缺乏一致性與連貫性,譬如,有些人的心情受天氣影響,天氣好的時候心情也好,看什麼事情都覺得沒有問題;相反的,如果天氣不好,心情就差了,不管任何人遇到他都要倒霉。如此一來,這個人對自己生命的主宰性就喪失了。有
㈨ 傅佩榮的大陸出版
儒家:
《孔子九講》 (中華書局 2008年)
《孟子的智慧》 (中華書局2009年)
《論語之美》 (湖南文藝2010年)
《儒家哲學新論》(中華書局2010年)
《儒道天論發微》(中華書局2010年)
《論語三百講》 (中華書局 2011年)
《向孔門弟子借智慧》(中華書局2011年)
《向善的孟子》 (華文出版社2011年)
道家:
《向莊子借智慧》(中華書局2009年)
《老莊的智慧》(陝西師大2011年)
易經:
《易經與人生》(東方出版社2012年)
《易經入門與占卦解卦》(湖南文藝2010年)
青少年談國學系列:
《聽傅老師講論語》(中華書局2009年)
《聽傅老師講孟子》(中華書局2009年)
《聽傅老師講老子》(中華書局2009年)
《聽傅老師講莊子》(中華書局2009年)
《聽傅老師講易經》(中華書局2009年)
譯解系列:
《傅佩榮譯解孟子》(東方出版社2012年)
《傅佩榮譯解論語》(東方出版社2012年)
《傅佩榮譯解老子》(東方出版社2012年)
《傅佩榮譯解莊子》(東方出版社2012年)
《傅佩榮譯解易經》(東方出版社2012年)
《傅佩榮譯解大學中庸》(東方出版社2012年)
詳說系列:
《人性向善:傅佩榮談孟子》(東方出版社2012年)
《人能弘道:傅佩榮談論語》(東方出版社2012年)
《究竟真實:傅佩榮談老子》(東方出版社2012年)
《止於至善:傅佩榮談學庸》(新版 東方出版社2013年上市)
《樂天知命:傅佩榮談易經》(新版 東方出版社2013年上市)
《天地大美:傅佩榮談莊子》(新版 東方出版社2013年上市)
哲學系列:
《國學的天空》 (陝西師大2009年)
《哲學入門》 (新星出版社 2011年)
《哲學與人生》 (東方出版社2012年)
《心靈的旅程》(東方出版社2012年)
《一本書懂西方哲學史》(中華書局2010年)
《西方哲學與人生》 (再版 東方出版社2013年上市)
《推開哲學之門》 (新版 東方出版社2013年上市)
《西方哲學史話1-4冊》 (新版東方出版社2013年上市)
《柏拉圖哲學》 (新版 東方出版社2013年上市)
《孔子詞典》 (新版 東方出版社2013年上市)
《評朱熹四書集注》 (新版 東方出版社2013年上市)
傅佩榮先生的慎重與孤獨
口吃讓傅佩榮先生終生不會嘲笑別人
記者:聽說你小學的時候因為淘氣學別的小孩口吃,結果自己也變得口吃了,而且持續了相當長的時間。這在當時對你的成長有著怎樣的影響?
傅佩榮:持續了九年的時間,到高二的時候才有機會校正我的口吃。我覺得它對我的影響是正面的多,負面的少。小孩子當時受苦,但苦過就算了,可是這樣恰恰開發了很多潛能。小時候口吃的痛苦經歷使我改變了兩點:第一,我終生都不會嘲笑別人。因為我從小被別人嘲笑,知道被嘲笑的滋味,就沒有什麼優越感。第二,我非常珍惜說話的機會。有人問我為什麼說話總是非常扼要,因為我以前不能說話,所以當有機會表達的時候我都會很珍惜,我不會講一些無聊的話。這些對我絕對是有幫助的。如果說對我性格有什麼影響的話,應該是孤僻吧,就是說不太合群。
記者:現性格還是比較孤僻嗎?
傅佩榮:不是孤僻,而是喜歡孤僻了。我慢慢地接受它了。任何事情都有一個從忍受到接受,再到享受的過程。中間這么長時間的口吃使我心情比較平穩。假如忽然間沒人理我了,我沒什麼難過的。對我來說,如果我不能享受孤獨的話,我怎麼可能去念這么多書呢?
記者:你個人對國學的興趣起始於什麼時候?
傅佩榮:由於父母信教的原因西方的傳統從小對我影響很大,所以我後來學習西方哲學。我學中國的哲學反而是在二十三四歲的時候了,那時我到了研究所,跟了一個很好的老師,方東美先生,我從他那裡知道中國的哲學有獨特的價值,才真正開始對中國哲學的研究。40歲以前接觸的都是儒家的思想,40歲以後開始專心研究道家思想,50歲以後就研究《易經》。這么多年研究下來還算是符合這些經典本身的規律。
傅佩榮的身上有著我所接觸過的在國學里浸泡久了的人擁有的某種相同的氣息。這種氣息恕我無法描述得很准確,只是它在大陸或者年輕人身上是比較少見的。
對待采訪和演講,傅佩榮表現出的是一種高度重視的庄嚴。那天他要去一個網站做訪談,一路上烈日炎炎,他一直堅持穿著西服,直到臨上場前不久得知沒有錄像的要求,他才把厚厚的西服脫了下來。
訪談下來,汗水在他的臉上流淌,他連說嗓子好累。「因為沒有麥克風,底下有這么多聽眾,我不大聲他們就會聽不清。」據說傅佩榮演講的時候總是在很多細節上考慮聽眾的感受,而這與他小時候口吃的經歷有關。因為受盡嘲弄,所以他在說話時總能想到對方的感受,因而倍加細致。
傅佩榮回答問題簡潔、全面、條理清晰,但不失個性,甚至情緒。而當采訪結束大家一起閑聊的時候,他似乎並不是一個談笑自如的人,於是覺得,他只是專注地做事,然後又回到自己的世界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