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一篇關於提升職工的幸福感和滿足感的心得體會
關於幸福的認知,根據社會層次個體的不同認識也不相同。即便是同一個體,處於不同境遇時,也有不同的幸福認知度。比如一個窮困潦倒的人,他時刻夢想的幸福可能是衣食無憂;一個身纏萬貫的富翁,他可能就會將追求平凡的生活當成是最大的幸福;一個工薪層員工,企業能長久保障他收入高、福利待遇好就是他的幸福……幸福是什麼?幸福是心理慾望得到滿足時的狀態、一種持續時間較長對生活的滿足和感到工作生活有巨大樂趣並希望持續久遠的愉快心情。近年來,隨著國家綜合實力不斷提升,企業發展進一步壯大,如何提高企業員工的幸福認知度?筆者略談一二。
企業應全面了解員工的真實需求。社會競
爭加劇、發展節奏快等因素讓員工普遍存有職場困惑,雖然員工收入不斷提高,但壓力感也在增加。由此看來,收入高低不是影響員工幸福感的惟一因素。尤其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員工收入能滿足生存需要時,員工更希望工作能實現自我價值和獲取幸福的源泉。讓員工快樂工作,是提高員工幸福感的有效方法之一。要不定期舉行聯歡會、座談會等來增進員工間的交流,組織員工觀看一些積極向上如《陽光心態》、《優秀員工》等光碟,引導員工如何工作、如何找到幸福感,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從企業發展實踐看,員工幸福感大體可概括分為兩方面。一方面是客觀幸福感,即企業可以通過自身建設規劃改善員工的生產工作條和員工生活福祉,通過外在因素促使員工幸福感提升;另一方面是主觀幸福感,員工在客觀必要條件得到基本滿足後,員工精神需求的逐漸上升,企業要著力培育員工理性平和、開放包容的心態,引導員工知足常樂、自得其樂。
通過四種方式來實現員工的幸福感。一是以事業提高員工幸福感。企業應針對不同崗位,針對不同的員工需求,設立合理、科學的員工發展和職業規劃,並與企業發展的目標緊密結合,讓員工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價值,並認識到自己在團隊中的重要作用。二是以情感提高員工幸福感。比如,員工結婚、家屬去世等,領導要看望慰問,讓職工感受到企業的關心。三是以環境提高員工幸福感。企業應大力改善職工工作環境,改善辦公條件,良好的工作環境可提高職工的工作熱情和生活情趣。四是以待遇提高員工幸福感。企業要建立集體工資協商協議,要隨著企業經營效益的增長,逐年提高職工工資、獎金福利。
提升員工的幸福感企業應做到四化。一是實化。企業要站在員工的角度,要讓員工感受到企業的一切做法都是出真招,見實效的。二是系統化。各項措施、制度、規劃都要全面系統考慮,要覆蓋到單位所有的人,而不能顧此失彼。三是科學化。要科學分析員工個體需求,不僅要有物質層面,也要有精神層面,要因人、因時而異,讓員工感知企業的力量。四是可持續化。企業提升員工幸福感的措施要長久持續,不能今天一個樣,明天又一個樣,或者今天做了,明天又不做。可持續化,不僅讓員工有信心有安全感,更能讓員工全心竭力為企事業安心踏實工作。
⑵ 如何做一名幸福教師心得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做個幸福的教師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做個幸福的教師心得體會1
1、愛崗敬業的更深體會。
很多團隊工作的地方都能看到「愛崗敬業「的口號,而真正體會其含義還是在這次學習中,當我們不是迫於其他外來因素,而是真正發自內心地去愛教育這份工作時,我們便真正的是愛崗了,而此時我們所要做的一切都是來源於內心,自然便會用心去愛學生,愛工作,愛所有與之有關的一切,再也不會覺得這些是負擔,孩子天真的笑容、一節成功的課堂,家長一句由衷的感謝都是我們幸福的來源,這時我們已經很好地做到了敬業。而這句號召就會具體起來,那些具體的工作也變成一種了與學生交流的工具,於是所有的教學工作都由原來的被要求做變成了我要去做。
2、對「教育愛是一種行為能力」的折服。
同樣是老生常談的話題「關愛學生」,張紅老師提出的「教育愛是一種行為能力」讓我耳目一新並為之深深折服。當今教育都讓我們發出了這樣的感慨:現在的孩子怎麼那麼難教,為什麼不像當初的我們那樣聽話?張紅老師便解開了這個問題的關鍵:傳統教育是一種權利教育,而現代教育則是一種能力教育,這就要求做為現代教師的我們不僅要提高教授知識水平的能力,還要學會用愛去教育學生以及去教育愛。
教育愛的偉大之處是愛的永遠是別人的孩子,我們尊重每一個孩子,不放棄不拋棄每一個孩子,學生到學校需求的是關心,需要的是約束,正因為他們在一天天的成長,是不斷發展中的人,所以一切皆有可能,我們贊賞他們的每一點進步,也會因他們所犯的錯誤而著急,正所謂,愛之深,責之切,教師因為深愛,所以厚望,因為厚望,而不允許學生犯錯。而恰恰此時,做為老師的我一定要學會冷靜地去傾聽孩子的心聲,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觀察一切,並引領孩子的精神成長,讓我們都越來越理性。從而去逐步達到教育的高標,實現幸福的人生目標。
3、終身學習,堅定一生的追求。
活到老,學到老,教師的職業更是如此,社會不斷變化便要求知識的不斷更新,學生的不斷成長便提出了更高的智慧要求,因此終身學習便是一門必修課,而這種學習則具有個性化和自由化,多樣性和靈活性。我們對
中國論文聯盟學生發自內心的愛和道德情感要求我們要更多地了解他們,不僅是知識的接收,而更多的則是情感的溝通,將這種學習轉化為自身的主觀意願,我們則會獲得積極的體驗。我選擇了教師,就選擇了奉獻,選擇了終身學習。
以上是我的幾點深刻體會,在以的工作,我要將這種體會體現在實際行動中,做好每一個細節,用心去愛每一個學生,從教育中獲得快樂,從而充實生活的快樂。
做個幸福的教師心得體會2
人生就是為幸福而來。一個人來到世間,沒有哪個人不想讓生活過得幸福、快樂、美滿。從這個意義上講,獲得職業生活的幸福,是人生的價值和歸宿。
我們做教育、當老師,每位教師中都有一個幸福指數,幸福感越來越影響到教師的工作態度、心理狀態、價值取向和精神歸屬。由於學校是教書育人場所,其責任大、紀律嚴、任務重、工作忙,常常量超負荷、節假日加班加點、很難照顧家庭、時常面臨社會、學生、家長等各方面對教育不理解的問題,因而許多教師的職業幸福感不明顯。
教師的幸福是一種心情,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態度,是對生活的`一種積極的感悟。學校教育,是傳播人類文明的地方,也是創新和發展人類文明的地方,分享學校文化創新的幸福、分享人的生命成長的快樂、分享人類發展規律的成果,這本身就是一種別人難以體會的幸福。當我們走進學校、教室,來到學生中,與學生在一起,分享著人的生命成長的快樂、享人類文化創新的成果和人類發展規律的成果,這個得天獨厚的職業生活就是教師職業獨有的幸福之源。
做一名有幸福感的教師,我以為就是用心做教育是做自己想做的事,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以積極的心態對待教師這份職業。只有做自己想做的,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才能為擁有幸福打下良好的基礎。作為教師,用心做教育,做好自己教育教學的事,才能自我提高幸福感。心理研究表明,常做五件事可提升自我幸福感。
一是經常聯系周圍的人。你的家庭、朋友、同事、鄰居。特別是您的學生,把這些人當作你生活的基礎,並且用心呵護。
二是經營好自己的個人生活空間。把節假日、雙休日、晚自習還給學生和自己。一個人的職業生活圖景,往往決定於你個人的生活態度、生活樣式、生活情趣。經營好你自己的個人生活空間,既是個人生活幸福的需要,更是職業生活幸福的重要源泉。
三是留心周圍。留心那些不經意的美麗,留心季節的更替,留心學生的成長與進步,享受生活的每一刻。
四是愛心奉獻、與人為善。感恩的心態對待你生活中的人和事。與感恩相伴相生,學會寬容。感恩於學生、感恩於生活中、工作中,給予自己笑臉的每一個人,給予自己各種各樣的服務的每一個人,給予自己各種各樣的幫助的每一個人。同時無論對教育、對教學、對世事、對同事、對學生,都要寬容。有了寬容,就有了對話的空間;有了寬容,就有了調適的空間;有了寬容,就有了喚醒對方的空間;有了寬容,就有了等待對方轉變的空間……
其實,幸福就是這么簡單。
做個幸福的教師心得體會3
幸福是人生的主題,感到幸福的人,其人生總是快樂與陽光的。
作為一名教師、一名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你感覺自己幸福嗎?據有關調查表明,近60%的中小學教師覺得在工作中煩惱多於快樂,70%的教師有時忍不住要生氣。教師中較普遍存在著煩躁、憂郁等不良情緒,教師的幸福指數普遍較低。沒有幸福感的教師,不可能教出有幸福感的學生,教師應努力提高自己的幸福指數。
自我調適,淡看各種榮譽。「榮譽」是好東西,我們都想得到它。對「榮譽」,我們可以去爭取,但如果沒有爭取到,就不妨想開點。調整目標,保持恰當的期望值。教師既要高期望地要求自己,又要從實際情況出發,冷靜地分析社會、學校、學生和教師自身的情況,實事求是地確立工作目標,把目標建立在經過努力可以達到的程度上。大目標確定之後,還要進行目標分解,設立每個階段各方面的具體目標,經過努力,逐步完成各具體目標,不斷體會到成功的快樂,這樣自信心就會增強。還可以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興趣廣泛的人遇到不順心的事時,較容易轉移注意力,短暫的不快容易被其他高興的事所代替。
享受課堂。課堂是教師生命最重要的舞台,教師要在這個舞台上努力演好自己,認真上好每堂課,用智慧的語言點燃學生的求知之燈。
熱愛學生。教師日常交往、教育的對象是學生,教師要處理好與學生的關系,學會欣賞學生、包容學生、享受學生。教師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要變換角度看待學生,要相信絕大多數學生是能教好的。同時,也要明白學生是成長中的孩子,有時犯些錯誤是難免的。教師應寬容學生的錯誤,努力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幫助學生健康成長。
提升自己。善於學習的人內心比較充實,教師要做一個善於學習的人,用各種有益的知識信息和先進的理念武裝自己。通過不斷學習,自身的素質提高了,教師才能更好地享受課堂、享受學生。
【做個幸福的教師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1.《做個幸福的教師》讀書心得
2.《做個幸福的教師》教師讀後感
3.關於《做個幸福的教師》讀書筆記
4.做個幸福的教師個人學習心得
5.有關幸福的散文《做個幸福的人》
6.做個幸福的班主任
7.《做個幸福的教師》教師讀後感範文
8.做個幸福的讀書人作文
⑶ 怎樣提升幸福感
人生在世都在追求幸福感,可是人都是不知足的,有了幸福感還不滿足,又想提高自己的幸福感,這個很簡單,其實每個人都是幸福的,只是沒有在意,上帝為你關上了一道門,必定會為你打開另外一扇窗,在餓的時候有香噴噴的飯菜吃,在落魄的時候有人雪中送炭,這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都是很幸福的,只要細細體會就能感受得到。
幸福感在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事情,發生事情先別著急生氣,換一個角度思考問題,何嘗不是一種幸福。像很多家庭都有小孩,調皮搗蛋的小孩很讓人頭疼,但是你換一個思路,孩子給家裡帶來了歡聲笑語也是一種幸福,有時候孩子幫忙只會幫倒忙,那是因為他們還小,但是他們有一顆幫大人幹活的心也是一種幸福感。
⑷ 如何提升教師的職業幸福感心得體會
一是要善待自己,學會在現實生活中感受幸福。首先教師要善於制定切實可行的奮斗目標。比如,通過你的努力,力爭把學生成績提高幾分,力爭使學生素質得到提升,只有制定這些切實可行的目標,而且實現了,你就會在不斷經歷和實現這些目標的過程中,體驗到參與和成功的快樂,感受教育帶來的幸福。其次,教師要學會善於溝通。遇到的困難希望得到領導同事支持幫助,工作中的失誤希望得到領導同事寬容和理解。有時困難的大小和失誤原因別人是不清楚的,需要自己主動去同有關方面溝去通,在溝通中表達自己的內心真實想法,在溝通中獲得他人的理解、支持、鼓勵、認可和肯定。當然有的問題自己要想得開些,心寬路才寬么。第三,教師要學會善待自己的生活。教師不是聖人,需要真愛的人、知心好友,業余愛好和溫馨的家庭等,教師需要豐富自己的情感、快樂地享受生活。因此教師要善於利用雙休日、寒暑假和每天緊張工作之餘的閑暇時間,與自己的同事、朋友、家人進行上網、游戲、娛樂、休閑、旅遊等活動,尋找樂趣,享受人生,通過自我調節,修身養心,使自己能保持愉悅的精神狀態。第四,教師要學會善待自己的身體。健康的身體是從事教育工作的基本條件,教師一定保重好自己的身體。
二是善待同仁,學會在合作互助中感受幸福。教師間公共人際關系無外乎合作與競爭兩種,但合作是第一位的,在當今競爭時代中,教師只有在這種和諧的環境中發揮,幸福源泉才會潺潺不息。學校教育目標的達成是各科教師共同勞動的結晶,同事之間應尊重為善,理解為善、寬容為善。只有謙虛謹慎、平等相處、坦誠相見、互相幫助,增進教師之間的友誼,才能發揮出教育智慧。學校追求的是綜合的育人效果,教師要具備合作精神與團隊意識,在與同事有效的合作中,去體現出教師的職業價值,保持良好的心態,去感受教育工作中的幸福。
三是善待學生,學會在情感互動中感受幸福。教師的幸福是與學生的成長是緊密相連的。 作為教師,要獲得人生的幸福,必須首先成為一個成功的教師。善待學生是教師事業成功的前提,善待你的學生其實就是善待自己。怎樣善待自己的學生,開啟教育的成功之門呢?首先,善待學生,學會關愛每位學生。其次,善待學生,學會尊重差異學生。第三,善待學生,學會幫助學困生。第四,善待學生,學會贊揚後進學生。善待自己是人生一種積極向上的行為方式,善待同仁是校園一道美麗多彩的風景線,善待學生是教師一種高尚的師德境界。讓我們學會善待自己,給自己一個快樂的心情吧,用幸福的微笑去面對生活;學會善待同仁,給自己一個寬松的環境,用團隊的力量面對現實;學會善待學生,給自己一塊開心的方園,用快樂的心情播種耕耘。學會善待自己與他人,教師的自身必將得到修養,健康的心理必將得到發展,追求的事業必將得到成功,這就是教師的幸福感!
⑸ 許多人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物質越來越豐富了,反而幸福感下降了
我說幸福其實很簡單。
人們一向認為幸福是件很奢侈的事,
必須通過豐厚的物質來體現。
其實這是追求幸福的方式方法錯了。
一個人的幸福程度往往取決於你對外界的依附程度。
比如那些嫁入豪門的靚女
有幾個幸福?
七十年代的王釧如嫁給富商蔡辰洋,
遭遇蔡移情別戀成為怨婦。
所以,你以為幸福像魚,
你買把釣竿可以釣到嗎?
你以為幸福像鳥,
你編個鳥籠就可以罩住它嗎?
為了擁有幸福你拚命努力。
為了住上大房子,
舍棄休假舍棄回家
拚命加班,直到暈倒。
待到醒來,
媽媽的一碗雞湯,
才意識到幸福其實很簡單。
幸福真的很簡單。
對落難海島的人來講,
是一艘從遠方駛來的船。
對失業的人來講,
是一份養家糊口的工作。
對淪落他鄉的人講,
是他鄉遇故知的驚喜。
幸福真的很簡單。
最幸福的生活其實就是最平常的生活。
小小蝸居可以棲身,
有二三知己可以小聚。
家中有花可以怡情,
枕邊有書可以養性。
白天可以去工作,
晚上可以進夢鄉。
雪中送炭,雨中有傘。
餓時有充飢,冷時有禦寒。
心理欲求小,幸福指數高。
在追求幸福的過程中,
我們通常以兩種方式「失去自我」。
第一種是「生活給別人看」。
「他穿時尚衣服是為了讓別人看,
他開的車也是為了讓別人看,
他買別墅也是為了讓別人看,
他從事的工作也是為了讓別人看,
他的孩子送名校也是為了讓別人看,
他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給別人看,
所思所想都是以他人眼光作為唯一標准。」
為了刷出「比別人能幹」的存在感,
我們終於活成了「別人眼中牛逼的人」。
第二種是「看別人如何生活」。
別人有了豪車,我也想要豪車;
別人有了別墅,我也想要別墅;
別人孩子讀名校,我家孩子也要讀名校。
為了過上「別人家的幸福生活」,
我們終於活成了「跟別人一樣牛逼的人」。
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
有一個美麗的食人島。
這島上不僅景色絕美,
還有豐富的淡水和食物。
躺在沙灘上曬著陽光,
人會感到無比的快樂和幸福。
可到了夜晚,島上湖水就會變成強酸,
把人與動物全部消融掉。
食人島是一個隱喻,指的是那些看似能給我們帶來幸福的東西,其實恰恰是「吃掉我們」之所在。
有人說:
「我不幸福,因為我沒有錢,有了錢就幸福了。」
有人說:
「我不幸福,因為我沒有權,有了權就幸福了。」
有人說:
「我不幸福,因為我沒有名,有了名就幸福了。」
但最終的結果是——
得到錢之後,我們期待更多的錢.
得到權之後,我們期待更大的權。
得到名之後,我們期待更大的名。
得隴望蜀,這就是我們痛苦的根源。
通往幸福最大的障礙,正是我們對外物苛求太多。
《這個世界會好嗎》這本書,
是梁漱溟先生的晚年口述。
梁漱溟認為:人要幸福,需解決三大問題。
先要解決人和物之間的問題,
然後要解決人和人之間的問題,
最後要解決人和內心之間的問題。
解決人和物之間的問題,就是解決人的溫飽問題。
解決人和人之間的問題,就是要處理好為人子女、為人夫妻、為人父母、為人上下級的問題。
但前兩者的解決,並不能讓人獲得真正的幸福。
真正的幸福來自於第三層面——解決人和內心之間的問題。
「真正的幸福從不依賴於外在的事物,
而是內心的一種清楚、愉快與平靜的狀態。」
愛因斯坦說:「同一層面的問題,不可能在同一個層面解決,只有在高於它的層面才能解決。」
在物質層面,永遠無法解決幸福的問題。
幸福的問題只有在內心的層面才能解決
他叫約書亞·貝克爾,一個高富帥。
掌管150家店鋪,拿著7位數薪水,
有一個美麗妻子。20多歲就買了豪宅名車。
聽著是不是很牛?其實他是生活的大輸家。
讀大學時,約書亞覺得,
「富裕就是每年掙5萬。」
畢業後,他很快拿到了5萬。
「但我並沒有覺得富有。」
這時,他覺得富裕就是每年掙8萬。
年後,他年薪達到了9萬。
「但我還是沒有覺得富有。」
這時,他覺得富裕就是擁有豪車。
於是約書亞成了工作狂。
一周工作80小時,一年工作362天。
28歲時,約書亞就成了公司高管。
拿著7位數薪水,掌管150家店鋪,
在別人眼裡,他是那麼地成功:
一身名牌,住著豪宅,開著名車,
隨手一揮就能擁有想要的一切。
他以為擁有這些後,生活會更幸福。
「但幸福感好像一點都沒增加。」
實際上,他的生活非常糟糕。
身體不好,每天需要服葯入睡。
妻子在抱怨:你還像個丈夫嗎?
兒子在抱怨:為什麼總不帶我出去玩?
母親不抱怨,因為已經生病進了醫院。
除了賺錢,他完全成了家庭的局外人。
那一年,一個月里,
約書亞家發生了兩件大事。
首先是,他母親去世了。
接著,妻子向他提出離婚。
約書亞感到無比傷心和挫敗。
失去,讓約書亞開始反思:
「過於追求物質,我不但沒有得到幸福,反而失去了真正的幸福。」
反思後,約書亞決定實施「斷舍離」,
他把家中所有物品打包放在盒子里。
每一天,只拿出這天所需要的東西。
第一天,他解開了床單及洗漱用具,之後是一些衣物。
就這樣生活三個月後,他發現:
「竟然90%的盒子都沒打開。」
於是,約書亞把這些東西統統捐贈。
美國家庭平均擁有約30萬件物品。
但約書亞的生活里只有288件。
「留下來的每一樣都不可或缺。」
這樣的極簡生活,
約書亞不但沒感到空虛,
反而覺得內心越來越充實。
他辭去了7位數的工作,
但從此擁有了大把時間。
精心做一頓美食,
約朋友喝下午茶,
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小時候,我的夢想是當作家,
現在,我終於拾起了那支筆。」
兩年後,約書亞成了暢銷書作家。
「我丟掉了90%的東西,生活卻幸福起來。」
1845年,著名學者梭羅,
只帶了一把斧頭,
到瓦爾登湖邊建了一間小木屋,
獨居了2年零2個月零2天,
以驗證自己所悟出的人生真諦:
「一個人,只要滿足了基本生活所需,
不再戚戚於聲名,不再汲汲於富貴,
便可以更從容、更充實地享受人生。」
體驗結果,正如他所說:
一個人,放下得越多,越富有。
幸福與否,並不取決於外在東西的多少,
而是取決於一個人內心的生活態度。
亞里士多德說:「幸福就是自足,幸福的自足就是無求於外物,而自滿自足。」
所以,人想要獲得幸福,
首先就要步出熙熙攘攘的人群,
跳出物質束縛的窠臼,
不要被教條所限,不要活在別人觀念里。
要聽從內心的聲音,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成為真正的自己。
「成功有兩要素:
外在成功與內在成功。
物質成功是可測量的外在的成功,
是低層次的自由,
而思想上的成熟與自由,
是高層次的內在成功。
幸福往往來源於後者。」羅素說。
我們通訊有了手機,
但忘帶手機我們就六神無主,
吃飯的地方沒有wifi,
我們就會如坐針氈、食之無味。
我們爬樓有了電梯。
但從三樓下到一樓,
如果電梯遲遲不來,
我們就會焦躁不安。
我們的夏天有了空調,
但如果某一天停電了,
我們就覺得簡直沒法活下去。
這樣的現象在生活中比比皆是——我們的幸福已經不受控於自己,而是受控於外物。
古時候沒空調、沒電梯、沒手機,
但古人照樣活得「不亦樂乎」。
可見,外物的充實並不可靠,人生的幸福最終來自於自己的心靈。
普希金說:「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以內心的寧靜作為基本特徵。」
一個人的幸福程度,取決於你多大程度上可以擺脫對外部世界的依附。
人生的幸福最終還是來自於心靈的豐盈。
編輯
搜索
老梁說幸福感
什麼是幸福感
幸福感心得體會
提高幸福感
提高幸福感的小事
提高幸福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