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幸福生活 > 黃河灘區幸福路在哪裡

黃河灘區幸福路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4-08-08 19:31:20

A. 「黃河戰略」核心示範區鄭州「圈」好了!

鄭州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範區范圍示意圖

鄭州市發改委供圖

頂端新聞·河南商報首席記者孫科

鄭州要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範區,核心示範區在哪兒?起步區如何打造?

12月8日,鄭州市委宣傳部新聞發布辦召開《鄭州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範區總體發展規劃(2020~2035年)》(以下簡稱《總體發展規劃》)和《鄭州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範區起步區建設方案(2020~2035年)》(以下簡稱《起步區建設方案》)專題新聞發布會。

核心示範區

面積約1200平方公里

《總體發展規劃》明確了核心示範區的規劃背景、總體要求、發展目標和空間格局等內容。

【規劃范圍】

鄭州市域內沿黃地區:東到中牟狼城崗鎮、西到鞏義康店鎮、南到連霍高速公路、北到黃河主河道中線

【三大功能定位】

沿黃生態保護示範區

國家高質量發展區域增長極

黃河歷史文化主地標

【七項重點任務】綠色築基,科學開展沿黃生態系統重構性治理保護

寧河安瀾,著力打造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全國樣板

定標溯源,講好鄭汴洛國際黃金文旅帶的黃河故事

開放合作,厚植戰略性創新資源加速經濟動能轉換

幸福民生,精塑品質宜居生活地彰顯北方城市氣派

統籌聯動,加快構建安全智慧高效的基礎設施體系

聚焦突破,立足當前謀劃長遠創新機制建設起步區

核心示範區起步區

面積約210平方公里

鄭州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三級調研員王新田表示,起步區是鄭州市核心示範區率先啟動建設的重點區域,《起步區建設方案》緊緊圍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綠色發展樣板區、世界級旅遊目的地與國家文博展示區、鄭州國家中心城市融合創新示範區、世界一流宜居城市示範區的功能定位,科學規劃了起步區的重大空間分區功能布局、重大文旅產業布局、重大基礎設施布局、重大項目建設布局,為該區域打造成為鄭州貫徹落實黃河戰略的集中展示區提供了路線圖。

【規劃范圍】

從桃花峪到花園口一線,東至鄭州花園口東107國道,西至鄭雲高速銜接天倫大道,南至連霍高速公路銜接索須河接北四環,北至黃河主河道中線。

【十項重點任務】

一是打造優美自然生態環境

二是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

三是全力保障黃河安瀾健康

四是建設海綿生態水系統

五是建立高質量發展動能體系

六是塑造城市特色風貌

七是提供優質共享公共服務

八是建設綠色高效交通體系

九是建設綠色智能基礎設施

十是構築現代安全保障體系

【功能布局】

「三帶」:黃河生態帶、大運河文化帶和京廣走廊綠色人文景觀帶

「三軸」:黃河文化展示軸、運河文化體驗軸、城市功能發展軸

「六片區」:邙山片區、黃河灘地片區、滎陽故城片區、運河新城片區、黃河國家博物館片區和大河村片區

作為起步區的主體區

惠濟區這兩年做了哪些工作?

鄭州市惠濟區人民政府常務副區長趙敏祥表示,惠濟區印發了起步區建設2020年專項實施方案和三年行動計劃,統籌設計生態保護、產業布局、文化傳承等發展規劃。縱深推進黃河灘區綜合整治,退出漁業養殖6200畝,恢復濕地6500畝,栽植綠化樹木22萬余株。

在項目支撐上,惠濟區謀劃實施重大項目13個,已完成投資97.5億元。

「鄭州沿黃最美公路」S312鄭州境改建工程今年5月1日全線建成通車。

黃河國家博物館佔地約135畝,總建築面積約10.2萬平方米,7月18日正式開工以來已基本完成地下室封頂。

黃河灘地公園規劃約44平方公里,總投資35.2億元,已經建成「九縱三橫」27條66公里彩色慢行道路,南裹頭廣場、海事廣場、惠武浮橋廣場3個觀景節點全面建成開放。

《總體發展規劃》提出打造國家高質量發展區域增長極

鄭州打算怎麼做?

對此,鄭州市發展改革委發展規劃處處長王春濤稱,「十四五」時期,鄭州將聚焦創新發展,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以自創區為引領、以中原科技城為帶動,加快嵩山實驗室、種業實驗室、黃河實驗室等實驗室建設,努力搭建一流的創新平台。

聚焦實體經濟,加快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堅持把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為主攻方向,積極打造電子信息全市「一號」產業,加快推進汽車、裝備製造、現代食品、鋁加工等傳統優勢產業發展,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智能裝備、新型材料、生物醫葯、低碳環保、網路信息安全等新興產業。加快布局人工智慧、北斗應用、量子信息、基因技術、區塊鏈、氫能源等未來產業。

聚焦開放突破,加快融入新發展格局。持續加快機場三期、高鐵南站、小李莊客運站、薛店鐵路物流基地、通航產業示範區等重大項目建設。深化鄭州至盧森堡雙樞紐戰略合作,加快鄭州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示範工程和國際陸港第二節點建設,探索「跨境電商 空港 陸港 郵政」運營模式,拓展海鐵聯運班列線路,提升鄭州「四條絲路」新優勢。

推進生態文明,加快建設沿黃生態保護示範區。加快實施「碳達峰、碳中和」。加快節水型城市建設,深化實施「四水同治」,抓好南水北調觀音寺調蓄、黃河剛性護岸、金水河治理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設,著力構建特大城市水安全保障體系。

B. 與黃河有關的信息

黃河(Yellow River),全長約5464公里,流域面積約79.5萬平方公里,是中國第二長河,世界第五大長河。它發源於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脈北麓的卡日曲,呈「幾」字形。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最後流入渤海。由於河流中段流經中國黃土高原地區,因此夾帶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稱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但是在中國歷史上,黃河及沿岸流域給人類文明帶來了巨大的影響,是中華民族最主要的發源地之一,中國人稱其為「母親河」。
中文名稱: 黃河
外文名稱: Yellow River
發源地: 巴顏喀拉山脈北麓卡日曲
長度: 5464公里
流域重要城市: 濟南、鄭州、洛陽、銀川、蘭州
注入海洋: 渤海
注入地: 山東省東營市墾利縣

黃河為中國第二長河也是世界著名長河之一。全長5464公里,居世界第五、亞洲第二(僅次於長江);平均流量1775立方米/秒(世界大河中屬非常小的流量規模);流域面積約75萬平方公里。黃河及沿岸流域給人類文明帶來了巨大的影響,150萬年前在現今山西省黃河邊的芮城縣境內出現西候度猿人;100萬年前的藍田猿人和30萬年前的大荔猿人在黃河岸邊取魚狩獵; 7萬年前山西襄汾丁村出現早期智人;3萬年前內蒙古烏審旗大溝灣出現晚期智人。
黃河依次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山西、陝西、河南、山東九省,從山東注入渤海。黃河在中國北方蜿蜒流動。從高空俯瞰,它非常像一個巨大的「幾」字,又隱約像是我們民族那獨一無二的圖騰——龍。正如詩人左河水在以黃河表達中華民族精神的《黃河奔海》中所曰:「幾環咆哮卷沙騰,一路狂濤氣勢宏。 裂岸穿峽驚大地,帶雲吐霧嘯蒼穹。」
黃河流經地形區分別為青藏高原→黃土高原→內蒙古高原→華北平原。巴顏喀拉山北麓的卡日曲、約古宗列曲是黃河的正源,源頭位於青海巴顏喀拉山的雅拉達澤峰,幹流長度5500公里,平均流量1774.57立方米/秒,在山東省東營市墾利縣注入渤海(萊州灣)。上、中游分界點是內蒙古自治區的河口鎮,中、下游分界點是河南省的桃花峪。黃河的入海口河寬1500米,一般為5 黃河汛期
00米,較窄處只有50米,水深平均為2.6米,有的地方的深度只有1.2米~1.6米。
由於泥沙淤積,全長5464公里的黃河的大部分河段里,河床都高於流域內的城市、農田,全靠大堤約束,因而它又被稱為「懸河」或「地上河」。
黃河奔流在中條山與秦嶺之間,東行經河南
河南(2張)省洛陽市。由這里距黃河南30公里處,就是洛陽市區。洛陽是四大古都之一,從周朝起,先後有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朝(煬帝)、武周、後梁、後晉,後唐等朝代在此建都,被譽為「十三朝古都」。洛陽市吉利區位於黃河之北,其餘縣市區均位於黃河以南,因此黃河穿越洛陽。[1]
編輯本段溯源「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詩仙李白的詩句表達了我國人民對於黃河的深情。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它孕育了偉大祖國的歷史和光輝燦爛的文化。[2]
黃河在漢代以前稱「河」,那時人們普遍用「川」來泛指一般的河流。我國最古老的字書《說文解字》中稱黃河為「河」,最古老的地理書籍《山海經》中稱黃河為「河水」,《水經注》中稱「上河」,《漢書·西域傳》中稱「中國河」,《尚書》中稱「九河」,《史記》中稱「大河」。[1]《尚書·禹貢》里「導河積石」的「河」和《史記·高祖本紀》里「濁河之限」的「河」都是指黃河而言的。所以,漢以前古書只有「河出昆侖」。
黃河一詞最早見於東漢歷史學家班固所著《漢書》,「使黃河為帶、泰山為厲。」但是黃河一詞在當時尚未廣泛採用,直到宋代,人們才普遍使用黃河名稱並簡稱為「黃」,因為流經黃土高原。[3]
編輯本段自然特徵地理位置
黃河流域簡圖
黃河流域界於北緯32°至42°,東經96°至119°之間,南北相差10個緯度,東西跨越23個經度,集水面積75.2萬多平方公里。黃河全長5464多公里,河源至河口落差4830米。流域內石山區佔29%,黃土和丘陵區佔46%,風沙區佔11%,平原區佔14%。
黃河源於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脈北麓卡日曲,幹流貫穿九個省、自治區,分別為: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注入渤海。年徑流量574億立方米,平均徑流深度77毫米。但水量不及珠江大,沿途匯集有35條主要支流,較大的支流在上游,有湟水、洮河,在中游有清水河、汾河、渭河、沁河,下游有伊河、洛河。兩岸缺乏湖泊且河床較高,流入黃河的河流很少,因此黃河下游流域面積很小。黃河幹流呈「幾」字形。
河源至貴德多系山嶺及草地高原,屬青藏高原,海拔均在3000米以上,山峰超過4000米,源頭河谷地帶海拔4200米。貴德自孟津江段是黃土高原地區,黃土高原東為 黃河流域范圍
呂梁西坡,南為渭河谷地,北與鄂爾多斯高原相接,西至蘭州谷地;黃土高原海拔一般在1000~1300米,地形起伏不平,坡陡溝深,溝壑地面坡度15~20度,溝谷面積佔40~50%,溝道密度3~5公里/平方公里,切割深度100米以上。孟津以下進入地勢低平的華北平原,海拔不超過50米,進入下游後河道平坦,平均比降只有0.12%,水流變緩,泥沙大量淤積,河床高出地面4~5米;由於黃河多次改道,地面沖積出扇狀的古河床和古自然堤,成為緩崗與窪地相間分布的傾斜平原,窪地比較開闊平展。但就黃河的具體源頭是卡日曲,瑪曲還是扎曲,歷來 黃河
有所爭議。、科學考察團已確定卡日曲為河源正源。
黃河從貴德至民和境內海拔在3000到1600米之間,從民和下川口進入甘肅,這一段氣候溫和濕潤,有「高原小江南」的美譽;水流清澈見底,又有「天下黃河貴德清」的說法。寧夏的寧夏平原和內蒙古的河套平原,因為處在黃河上游的河谷地帶,水源豐沛,灌溉便利,水草豐美,農業較發達,因此分別被譽為「塞上江南」和「塞上米糧川」。
流域概況
黃河從源頭到內蒙古自治托克托縣區河口鎮為上游;河口鎮至 黃河壺口
桃花峪間為中游;桃花峪以下為下游。(黃河上、中、下游的分界有多種說法,這里的資料來源於中國地圖出版社出版的《地理》七年級上冊)黃河橫貫中國東西,流域總面積達752443平方公里。
黃河,像一頭脊背穹起、昂首欲躍的雄獅,從青藏高原越過青、甘兩省的崇山峻嶺;橫跨寧夏、內蒙古的河套平原;奔騰於晉、陝之間的高山深谷之中;破「龍門」而出,在西嶽華山腳下掉頭東去,橫穿華北平原,急奔渤海之濱。現代肖草《卜運算元·黃河》詞給予真實詮釋:「天外掛飛川,駭浪生素幔。已過懸崖萬仞山,猶有驚濤濺。濺不入春時,卻把暖春喚。一任滄桑歲月多,盡在長河岸。」 黃河幹流流經9個省、區,匯集了40多條主要支流和1000多條
黃河(6張)溪川,行程5464公里,流域面積達75萬平方公里,是中國第二長河。全流域年平均降水400毫米左右,而黃河平均年徑流總量僅574億立方米,在中國河流中居第八位。流域內,連同下游豫、魯沿河地區共有2億多畝耕地,1億左右人口。
黃河九曲
黃河全河多年平均天然徑流量580億立方米,流域平均年徑流深77毫米,流域人均水量593立方米,耕地畝均水量324立方米。
黃河中遊河段流經黃土高原地區,水土流失嚴重,支流帶入大量泥沙匯入黃河,使黃河成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最大年輸沙量達39.1億噸(1933年),最高含沙量920千克/立方米(1977年)。三門峽站多年平均輸沙量約16億噸,平均含沙量35千克/立方米。而長江每立方米水含沙量還不到1千克。黃河年平均16億噸的泥沙,如果築成寬一米,高一米的城牆,長度相當於地球與月球之間的距離的3倍,相當於赤道長度的27倍。

據科學家研究,黃河發生變化有兩方面的原因。
一是自秦朝以後,黃土高原氣溫轉寒,暴雨集中。加上黃土本身結構鬆散,很容易受侵蝕和崩塌,助長了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進入黃河。
二是人口迅速增長,無限制地開墾放牧,使森林毀滅,草原破壞,綠色的植被遭到嚴重破壞,黃土高原失去天然的保護層,引起嚴重的水土流失。
環境惡化
每年,黃河流域每平方公里就有四千噸寶貴的土壤被侵蝕掉,相當於一年破壞耕地五百五十萬畝!更嚴重的是,水土流失使土壤的肥力顯著下降,造成農作物大量減產。越是減產,人們就越要多開墾荒地:越多墾荒,水土流失就更嚴重。這樣越墾越窮,越窮越墾,黃河中的泥沙也就更多,因而黃河決口、改道的次數也就越來越頻繁。把黃河治理好,關鍵是要把泥沙管住,不能讓它隨心所欲地流入黃河。
最近因為風沙問題越來越嚴重,現在專家說,如果人類再濫砍濫伐的話,黃河的源頭很可能會被淹沒在風沙之中。黃河是中華民族的起源,但是這條被譽為母親河的源頭今天卻被荒山大圍斬,風沙處處。
專家指出,人類違反自然的生活方式濫砍濫伐是破壞水源的主要原因,使這個具有數千年歷史的生態系統面臨崩潰,也很可能成為人類文明破壞下的另一個遺址。
保護方案
新中國成立後,科學家已經為治理黃河設計了方案。他們認為黃土高原地區應堅持牧、林為主的經營方向。一定要保護好森林資源,使失去的植被盡快恢復。要使人人都明白這樣一個道理:破壞森林是不折不扣的自殺行為:要合理規劃利用土地,同時還要大量修築水利工程。這樣數管齊下,一定能防止水土流失,黃河變好的夢想一定能成為現實。
編輯本段黃河斷流從1972年起黃河經常出現斷流的情況。斷流的原因有很多,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全球變暖——隨著近年來全球變暖情況的加劇,一方面使得河道的蒸發量大增,另一方面春夏季上游冰川的溶化大量吸收熱量,造成局部氣溫低於往常,減小了內陸和海洋之間的溫差,進而造成季風減弱,缺少季風從海面帶進內陸的水汽。雖然全球變暖使冰川融化加大上游水源的流量,卻抵消不了蒸發量的提高和季風減弱的影響效應。造成中下游的水量逐年減少。
植物被破壞——黃土高原地區植被破壞嚴重,缺少植被涵養的土地逐步沙漠化,蒸發量變高,土地乾燥地下水需要不停吸收流經河道才能補充。
灌溉方式落後——黃河中上游流經的多為經濟較不發達的老少邊窮地區,缺少節水灌溉的技術和資金,多為大水漫灌,黃河水浪費嚴重。
①上游屬乾旱半乾旱區降水率極少,中游為主要補給區但水土流失嚴重、季節變化大,下游流域面積小,補給少;
②流域內人口增長快,人口增長速度遠遠超過了糧食增長率;
③近幾十年來,隨著社會發展,黃河沿岸工業和城市用水量不斷增加,使得黃河灌溉面積不斷擴大;
④水庫調節能力較低,水資源管理不統一;
⑤水費低廉,低水價喚不起人們的節水意識,工農業用水浪費極大;
⑥環境污染急劇降低黃河水的利用率。
⑦河道沿岸工廠污水排放過多,沒有建污水處理廠。
編輯本段河道變遷概述
黃河是我國第二條長河,自遠古以來即為多泥沙河流。公元前4世紀黃河下游因河水渾濁即有「濁河」之稱。公元1世紀初,有人指出「河水重濁,號為一石而六斗泥」。唐宋以後泥沙有增無減。這些泥沙中的一部分堆積在下遊河床上,日積月累,河床淤高,全靠堤防約束,時久形成懸河。每逢伏秋大汛,防守不力,輕則漫口決溢,重則河道改徙。
歷史上,黃河流域曾經長時期作為中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被譽為中華文化的搖籃。歷史上頻繁的災害,也使黃河被稱為「中國的憂患」,據歷史記載,在1946年前的三至四千年間,黃河下游決口泛濫1593次,河道因泛濫大改道共26次,決口一千多次。洪水遍及范圍北至海河,南達淮河,縱橫25萬平方公里,對中國黃淮海平原的地理環境影響巨大。
從公元前602年到1938年,黃河決口1590次,大的遷途26次。平均三年有兩次決口,百年有一次大改道。1938年黃河改道,河水南下奪淮,淹沒豫東、皖北和蘇北大片土地,受災人口1250萬,死亡89萬。
就黃河下遊河道變遷的特點而言,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戰國築堤以前
上限大致從新石器時代開始。當時黃河下游流經河北平原,在渤海灣西岸入海,因兩岸未築堤防,河道極不穩定。據文獻記載,黃河曾往返更迭多次流經的有《禹貢》、《山海經·北山經》和《漢書·地理
志》中記載的三道。前二道在河北平原偏西,沿太行山麓北流,《山經》大河下游大致北流到永定河沖積扇的南緣,向東經過雄縣、霸縣一線,到今天天津市區附近入海;《禹貢》大河下游在今深縣與《山經》大河別流,穿過今河北平原中部,於青縣以東入海;《漢志》大河則離開了太行山東麓,經豫東北、魯西北、冀東南,東北至黃驊縣境入海。上述三河道在戰國中期以前,或互為主次,或同時存在,但以流經《漢志》大河為常見。在古代,「河」就是黃河的專稱。據《漢志》、《水經注》記載,河北平原上被稱為"河"的水道達10餘條,都可能是黃河某次決流改徙後的故道。
戰國中期至西漢末年
戰國中期,下游大規模修築堤防後,固定下來的河道就是《漢書·地理志》里記載的大河,從此結束了長期以來多股分流、改道頻繁的局面,我們暫時作為黃河第一次重大的改道。
在戰國中期,黃河下游地區人口稀少,初築堤防時,兩岸堤距寬達50漢里(1漢里相當現今414米),大溜(水流主泓)得在堤內游盪,河道蓄洪能力較強,不易發生決口。以後生齒日繁,在大堤內河槽兩旁淤出的大片灘地上進行了墾殖,修築民埝以自衛,遠者距水數里,近者僅數百步。遂使河床迫束,河身多曲,淤高迅速,險情迭出。
西漢末年,今河南浚縣境內河道,「河水高於平地」,顯然已成「懸河」。這是秦漢以來黃河中游地區水土流失加劇的結果。公元11年王莽時黃河又東決,河、淮之間水災延續了60年之久。
東漢至唐末
公元11年(王莽始建國三年),黃河在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東)以上決口,河水一直泛濫至清河郡以東數郡。當時,王莽因為河決東流,可使他在元城的祖墳不受威脅,就不主張堵口,聽認水災延續了近六十年,從而造成黃河史上第二次重大的改道。
此後,在將近千年時間里,黃河下遊河道出現過相對穩定的局面,偶而有決溢,也未造成大規模改道。其原因:
一,東漢開始,大量游牧民族入居黃河中游,退耕還牧,次生草原和灌木叢代替了耕地,水土流失相對減弱。
二,公元70年,在王景領導下,對西漢末漫流的河水進行全面治理,才固定了一條新的河道,大體流經冀魯交界地區,從長壽津(今濮陽西旺賓一帶),自西漢大河別出,循古漯水河道,經今范縣南,在今陽谷縣與古漯河分流,經今黃河和馬頰河之間,至今山東利津縣境入海。
三,當時黃河下游存在不少分支,或單獨入海,或流入其他河流,沿途更有一些大小湖泊和沼澤窪地,都起著分洪、排沙與調節流量的作用。
唐末至北宋末
經近千年的堆積,到唐末開始,黃河下遊河口段已逐漸淤高。公元 893年(唐景福二年)河口段,發生近百里的改道。到五代時期,決口的頻率明顯增加,平均不到三年就有一次泛決。
至11世紀初,在今山東商河、惠民、濱州市縣境內,河道又「高民屋殆逾丈」。此後決口地點又上移到澶州(今河南濮陽)、滑州(今滑縣東舊城)一帶。總的趨勢是,河道逐漸向北擺動。五代末年、北宋前期決出的赤河、橫隴河,都在唐代大河之北。
1048年商胡埽(今濮陽東昌湖集)決口,北流經今滏陽河與南運河之間,下游合御河(今南運河)、界河(今海河)至今天津入海,史稱「黃河北派」。這是黃河變遷史上的第三次重大的改道。(黃河北流大的共有三次:商胡埽、小吳埽、內黃口)
金元至明嘉靖
1128年(南宋建炎二年),為阻止金兵南下,宋東京留守杜充竟然在今河南滑縣西南人為決河,使黃河東流經豫東北、魯西南地區,匯入泗水,奪泗入淮。從此黃河離開了春秋戰國以來流經今浚、滑一帶的故道,不再進入河北平原,在此後的700多年中,以東南流入淮為常。這是黃河下游變遷史上劃時代的大事,也是黃河第四次重大的改道。
浚、滑之間原是黃河下游的窄道,由於這一段河道的控制,以下河道決口後擺動的范圍,基本上限制在太行山以東、山東丘陵以北的河北平原上,離開了這段河道以後,下遊河道折向東或東南,擺動於豫東北至魯西南地區。在金代,有記載的12次決口中,決後河道擺動在該地區佔10次。
1286年(至元二十三年)10月,黃河在原武、陽武、中牟、延津、開封、祥符、杞縣、睢州、陳留、通許、太康、尉氏、洧川、鄢陵、扶溝等15處決口。大致可以分成三股;一股在中牟境內折而南流,經尉氏、洧川、扶溝、鄢陵等地,由潁水入淮;一股在開封境內,折而南流,經通許、太康等地,由渦入淮。我們將其稱為黃河歷史上第五次大改道。
從金元至明中葉,黃河變遷特點可歸納為以下三點:
第一,決口地點西移。起初決口多在今山東境內(12世紀50、60年代),以後西移至今河南汲縣、陽武(今原陽東部)、延津一帶(12世紀80、90年代)。到13世紀70年代~14世紀40年代,決口已移至新鄉、原武(今原陽西部)、滎澤(今鄭州市西古滎鎮)一帶,幾至黃河下游沖積平原的頂端。
第二,河道幹流逐漸南擺。12世紀中期以後河道經豫東北、魯西南,至今山東梁山縣境流入泗水。以後逐漸南擺進入豫東開封、商丘地區,經安徽碭山、蕭縣至江蘇徐州奪泗入灘。金元之際兩次人為決河,先後由濉奪泗或由渦入淮。13世紀後期有一段河道奪潁河入淮,達到黃河下游扇形平原的西南極限。
第三,下遊河道除幹流外,同時分出幾股岔流,迭為主次,變遷無定。自12世紀下半葉(金大定年間)開始,即出現「兩河分流」的局面。以後又分成3股,大致均流經今廢黃河一線以北匯入泗水,奪泗入淮。到13世紀下半葉(元初),下游又出現了奪濉、渦、潁入淮的幾股。嗣後,或東流入泗,或南流入淮,時而又東北決入馬頰河、徒駭河、北清河(今山東東平以下黃河)入海。經常數股並行,迭為主次,變遷極為混亂。元末(1351)賈魯治河時,曾整治一條從河南封丘東至徐州奪泗入淮的河道,史稱賈魯河。不久即告廢壞。
編輯本段現代黃河治理科學劃分
中科院泥沙專家錢寧提出了黃河粗沙和細沙之分。在黃河上,粗沙指直徑0.05毫米以上的沙粒,直徑0.025~0.05毫米的為中沙,直徑0.025毫米以下的為細沙。黃河下游的泥沙淤積主要是由於4億多噸的粗沙造成的。對此,人們通常採用的方法是人工擾沙和調水調沙。人工擾沙指利用機械手段將黃河河底的粗沙攪起,噴射到黃河主河道中,從而流入海洋。調水調沙在小浪底水庫中應用較多,已有12次。
治理措施
近50年黃河的治理有了很大發展:
1、黃河流域已修建了3千多座水庫,總庫容已相當黃河的年徑流總量,黃河水資源的利用率已達60%;利用世界銀行貸款修建的小浪底工程已於1998年按期截流。
2、黃河下游1300公里的大堤普遍加高加固三次。
3、黃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積的五分之二得到治理。在1950-1997年的48年內,黃河流域8省(區)共完成梯田、壩地、其他基本農田和造林、種草等五項主要水土保持措施2. 71億畝,摺合18.08萬平方公里,佔8省(區)水土流失面積44萬平方公里的41.1%。按48年平均,年均進度0.83%。上述治理面積中,有梯田(包括塬面條田、埝地)4617.17萬畝,壩地537.8萬畝,其他基本農田3381.33萬畝,造林15094.46萬畝,種草3491.67萬畝。
專管機構
我國水利部下設黃河水利委員會,黃河流經的各省、市、縣設黃河河務局,各縣級河務局沿黃河大堤設管理段,進行黃河大堤養護、勘測、建設等工作。

編輯本段文學典故成語
氣吞山河:吞:吞沒。氣勢可以吞沒山河;形容氣魄很大。
濁浪排空:形容來勢兇猛,氣勢宏偉。
波瀾壯闊:比喻聲勢雄壯浩大。
問鼎中原:問:詢問,鼎:古代煮東西的器物,三足兩耳,傳說古代夏禹鑄造九鼎,代表九州,作為國家權力的象徵。夏、商、周三代以九鼎為傳國重器,為得天下者所據有。中原:黃河中下游一帶,指疆域領土。比喻企圖奪取天下。
河清海晏:指黃河的水清了,大海也平靜了。形容天下太平;比喻天下太平。
中流砥柱:比喻堅強而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體。
涇渭分明:渭河和涇河交界處渭河清,涇河濁,兩者互不相融;後引申兩個人行事作風完全不同。
帶礪河山 帶礪山河 砥柱中流 負石赴河 河不出圖 河汾門下 河漢江淮 黃河水清 河清海竭 河清難俟 河清人壽 河清雲慶 河山帶礪 海晏河清 礪帶河山 礪山帶河 鯉魚跳龍門 俟河之清 跳進黃河洗不清 魚爛河決 激勵瓦拉
詩句
1、獨樹臨關門,黃河向天外。--王維《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2、古來黃河流,而今作耕地。都道變通津,滄海化為塵。---元代詩人薩都剌《過古黃河堤》
3、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4、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登鸛雀樓》
5、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將進酒》
6、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 李白《贈裴十四》
7、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涼州詞》
8、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李白《行路難》
9、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劉禹錫《浪淘沙》
10、派出昆侖五色流,一支黃濁貫中川。--王安石《黃河》
11、白花垣上望京師,黃河水流無盡時。窮秋曠野行人絕,馬首東來知是誰。--王昌齡
12、黃河渡頭歸問津,離家幾日茱萸新。--王昌齡《送裴圖南》
13、黃河北岸海西軍,椎鼓鳴鍾天下聞。黃河南岸是吾蜀,欲須供給家無粟。---杜甫《黃河二首》
14、望三門,三門開,黃河東去不回來。--賀敬之《三門峽--梳妝台》
15、責令李白改詩句,黃河之水手中來。---賀敬之《三門峽--梳妝台》
16、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李白《北風行》
17、黃河西來決昆侖,咆吼萬里觸龍門。--李白《公無渡河》
18、西嶽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李白《西嶽雲台歌送丹丘子》
19、且探虎穴向沙漠,鳴鞭走馬凌黃河。--李白《留別於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20、土花漠碧雲茫茫,黃河欲盡天蒼黃。--李商隱《雜歌謠辭·李夫人歌》
21、黃河水白黃雲秋,行人河邊相對愁。--白居易《生離別》
22、明月黃河夜,寒沙似戰場。--李流芳 《黃河夜泊》
23、雷霆橫刻千重山,澎湃縱雕萬里原。—朱炳仁《黃河》
辭賦《黃河賦》
君不見黃河之水來天上來,咆哮奔騰出遠望。君不見高天崩碎女媧石,銀漢倒傾聲威壯。駭鯨鯢而震蛟黿,栗沉雷而嗔巨浪。滾六千里之洪濤,沖灌海門;發億萬年之蟒湍,溯源青藏。納百川之涓流,行九州之大場。挾野荒之沙礫,辟重岩之疊障。蒼水使者,悵投金簡玉書;獻瑞麟龜,馱來河圖洛相。嘯吼兮,丘巒驚悚;磅礴兮,千軍莫擋。壺口中雹碎霧噴,龍門外雪激玉撞。是知息壤難塞,大禹費想。堤堰潰摧,百靈羨蚌。
爾其柔懷玉宇,慈含宏量。伏羲育化於中原,神農植稻於榛莽。誇父噓吸其精氣,軒轅承運於沃壤。是知應天者勇,持險者亡。石鼓擊空,遠近之金鐵皆鳴;阡陌縱眸,今古之寇讎膽喪。紅日於遠天吞吐,離雲共金輝晃漾。 殘豹已驅,英雄起起伏伏;螭戰輪回,碧血泱泱漭漭。青紗帳風掃霧靄,落照里盡染陽剛。
其為母親之河、生命之光、中華血脈、炎黃乳漿。育四百兆兒孫,網開慈源;承五千年文化,鑒證滄桑。老子悟道於弱水,孫子握簡於河梁。莊子觀濤於一派,孔子流教於八方。辭賦譽於楚漢,詩吟漫於宋唐。教宗歸其脈絡,典經蘊其玄黃。惜其太白詩簡,坡老詞涼。相如賦少,右軍筆殤。
壯士騁懷兮,懦夫心悸。慵者振奮兮,達者激昂。名利客,時空淘盡;真英雄,非為帝王。
敬爾生生化化,跌跌宕宕;曲曲折折,浩浩湯湯。流沙混淪,洪波致遠。北辰待洗,南鯤欲翔。嗚嘯而洶涌天地,逶迤而逸傲遐荒。敬爾柔中蓄力,弱中蘊強。動中循道,靜中寓狂。敬爾渾濁可清,靈性深藏。情能下淚,怒敢 狷揚。敬爾百折不回,惟大海而皈依;虛懷恆志,泯歲月之玄霜。
曾經灘回釣雪,照民生之疾苦;而今樂起鈞天,諧盛世之吉祥。養慧發明,莫誇紙張銅器;滋田廣育,茂生金谷稻糧。植被葆青,根基已固;浚疏暢順,龍蛇任韁。使架海之鯨,莫可橫逆;噴浪之鰲,難以囂張。摧枯盪朽,塵埃祈靖;抱天而流,心源彌彰。
長橋卧波,虹接其霓彩。高堰儲玉,電發其精芒。廈庇萬間,回看雲樓鱗櫛;鐵船競渡,不讓纖夫踉蹌。堯街匯彩,香車駐蹕;禹甸牧歌,機耕農忙。王氣兆昆侖雪域,商機達花府漁鄉。融合而奉獻,欣喜天人之合契;凝神而觀勢,直挺豪傑之脊樑。脈源綿傳,執著承繼;逝者如斯,渾穆蒼茫。水調歌頭,豪放雲天之襟懷;胸消塊壘,欲飛千古之霞觴。黃色源流,潤黃種之肌膚;黃色土地,祭黃帝之祠堂。聽華岳之霜鍾沛然,知漢家之英胄慨慷。水生瀾,不消英氣;天行健,煜照金陽。此深情縈結萬世,涌熱血澎湃一腔。天山客臨流而嘆:偉哉!浩哉!來見民族之精魄,歸映華夏之輝煌!
俗語
1、不見棺材不落淚,不到黃河不死心 。
2、黃河清,聖人出。
3、黃河百害,惟富一套 。
4、跳進黃河洗不清。
5、黃河面惡心善,長江面善心惡。
6、黃河歸來不看川,黛眉歸來不看山。
7、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
8、黃河決了口,縣官活不成。
9、九曲黃河十八彎,一碗河水半碗沙。
10、黃河尚有澄清日,豈可人無得運時。

C. 山東省10條黃河文化主題旅遊線路

近日,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發布了關於10條黃河文化主題相關的旅遊線路。不得不說,這些旅遊路線真的是能夠讓大家對於黃河文化有一個新的認識。畢竟還是有很多人對於這個並不是很了解。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1、文脈探尋之旅

線路組成

菏澤(巨野縣博物館、鄆城縣博物館)—濟寧(三孔景區、梁山民俗博物館、南旺樞紐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魯國故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尼山聖境禮樂堂《金聲玉振》)—泰安(泰山風景名勝區、東平縣博物館)—聊城(聊城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光岳樓、獅子樓?景陽岡旅遊區、東阿黃河國家森林公園)—德州(德州市博物館、德百溫泉旅遊小鎮)—濟南(趵突泉、大明湖《明湖秀》、山東博物館、濟南市博物館、章丘區城子崖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淄博(齊文化博物院、三水源生態旅遊度假區沉浸式劇場「聊齋演藝」「國風禮儀系列演藝」、顏神古鎮)—濱州(濱州市博物館、沾化漁鼓戲劇團展廳)—東營(黃河口生態旅遊區、孫子文化園)

線路簡介

浩盪的黃河水於齊魯大地上日夜流淌,孕育了齊魯文化的根與魂。黃河沿岸的農耕文化、生態文化、移民文化、民俗文化、紅色文化等文化內容,與齊魯文化、泉水文化、泰山文化等山東地域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獨具魅力的山東黃河文化。其豐富的內涵既銘刻於沿黃9市豐富的歷史遺存里,又表現於黃河演藝的絢爛多彩之中。線路以沿黃9市博物館、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與黃河文化演藝場館為載體,展現齊魯文脈在黃河影響下的發展過程,引領遊客開展黃河岸邊的齊魯文脈探尋之旅。

2、訪學明理之旅

線路組成

菏澤(鄄城縣孫臏旅遊城)—聊城(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山陝會館)—濟寧(三孔景區、孔子博物館、孟廟孟府、顏廟、尼山聖境大學堂、尼山聖境禮樂堂《金聲玉振》)—泰安(泰山風景名勝區、泰山天燭峰景區《中華泰山·封禪大典》、泰山印刷博物館)—濟南(趵突泉、黃河文化展覽館)—淄博(蒲松齡紀念館、焦裕祿紀念館、陳庄·唐口西周遺址博物館)—濱州(杜受田故居、孫子兵法城)—東營(黃河口生態旅遊區、孫子文化園、黃河口知青小鎮)

線路簡介

黃河和泰山,一柔一剛刻畫著齊魯文化之道,能文能武守護著民族文明之魂。浩盪的黃河水與巍峨的泰山山脈相擁,兩種文化基因激盪出的儒家思想更是影響深遠。黃河、孔子、泰山在齊魯大地匯聚,奠定中國哲學思想、治國智慧、價值理念和道德規范,形成中國文明的精神力量,延續數千年。線路依託「黃河、泰山、孔子」的中華文化物質遺存,串聯濟南、泰安、曲阜3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輔以蒲松齡之人生警示,太公智慧之啟迪,杜受田之濟世哲學,孫子之戰術計謀,孔繁森、焦裕祿之奉獻精神,引導遊客開展黃河岸邊的訪學明理之旅。

3、生態文化之旅

線路組成

菏澤(東明黃河國家濕地公園、曹縣黃河故道國家濕地公園)—濟寧(微山湖旅遊區)—泰安(戴村壩景區、東平湖風景名勝區)—聊城(東阿黃河國家森林公園、陽谷金堤河濕地公園)—德州(夏津黃河故道森林公園、黃河國際生態城)—濟南(百里黃河風景區)—淄博(黃河安瀾灣景區、天鵝湖國際溫泉慢城、紅葉柿岩旅遊區)—濱州(黃河樓、黃河三角洲生態文化旅遊島)—東營(黃河口生態旅遊區、紅灘濕地旅遊區、孤島槐樹林溫泉旅遊區)

線路簡介

在打造黃河流域生態建設先行區,高標准推進黃河千里生態廊道建設的謀劃過程中,山東集中開展93個生態項目,通過生態修復,植被保護和淤地建設維護著黃河的健康生命,又巧妙地轉化為改善當地生態環境和生產生活的優勢條件。遊客可欣賞曹縣黃河故道、黃河決口形成的微山湖、黃河支流水壩戴村壩、與黃河相連的東平湖、黃河入海口濕地等標志性景觀,親身感受黃河豪放與婉約並存的自然景觀特色,深刻領會「兩山」理念的科學內涵。

4、紅色文化之旅

線路組成

菏澤(冀魯豫邊區革命紀念館、魯西南戰役指揮部舊址紀念館)—濟寧(金鄉魯西南戰役紀念館、梁山獨山戰役紀念館、微山鐵道游擊隊紀念園)—泰安(泰安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博物館、泰安市泰山軍事博物館)—德州(樂陵冀魯邊革命紀念園)—聊城(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劉鄧大軍強渡黃河戰役紀念館)—濟南(濟南戰役紀念館、解放閣)—淄博(焦裕祿紀念館、原山艱苦創業教育基地、人民兵工歷史博物館)—濱州(渤海革命老區紅色教育基地、懷周祠景區)—東營(中共劉集支部舊址紀念館、渤海墾區革命紀念館、黃河口知青小鎮)

線路簡介

無數革命先烈鑄就了黃河流域紅色文化基因,紅色基因的傳承促進著黃河流域的發展。線路以黃河流域的紅色展館、紅色演藝等為載體,集中展現黨的偉大歷程和光輝歲月,引導廣大人民群眾感受紅色事跡,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

5、安瀾文化之旅

線路組成

菏澤(「亞洲第一長鐵路大橋」長東黃河鐵路大橋、鄄城縣黃河灘區居民遷建展覽館)—濟寧(魚台縣博物館、黃河將軍渡浮橋、陳垓黃河引黃閘、梁山縣博物館)—泰安(戴村壩景區)—聊城(東阿魚山曹植風景區、東阿艾山卡口)—德州(「黃河咽喉」南坦險工、韓劉險工、禹王亭博物館)—濟南(洛口險工、天橋老徐庄險工)—淄博(黃河安瀾灣景區、天鵝湖國際溫泉慢城)—濱州(濱州市博物館、博興博物館)—東營(墾利區博物館、黃河口生態旅遊區、董集鎮楊廟社區羅蓋村《魂系黃河灘》)

線路簡介

大河之治,始於安瀾。黃河是中華民族的一條歷史之河、文明之河,大河與大國命運交織,黃河寧、天下安。千百年來,齊魯兒女為黃河安瀾、為黃河流域居民的幸福生活不懈奮斗。線路串聯齊魯大地上記錄大河安瀾的文博場館、水利工程景觀以及黃河灘區居民搬遷主題演繹等闡釋山東黃河流域安瀾文化的重要載體,讓遊客體驗數千年來中國治水哲學和治水歷史文化的壯闊畫卷。

6、芳華藝文之旅

線路組成

菏澤(李榮海美術館、水滸好漢城狗娃劇場)—德州(德州梁子黑陶博物館)—濟寧(曲阜尼石春秋博物館、兗州博物館、尼山聖境、濟寧雜技城、濟寧梆子劇院、鄒城市鋼山劇院、孟子大劇院、水泊梁山風景區水滸劇場)—聊城(新聊文化生活美學館、高唐縣李苦禪美術館、聊城市京劇院)—濟南(山東畫院、山東美術館、信尚美術館、濟南579百工集、1908魯豐創意園區、山東省劉氏古鍾表博物館)—淄博(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館、淄博大劇院、淄博華僑城藝術中心、唐庫文創園)—濱州(濱州大劇院、濱州市文化館、博興縣市民文化中心演播劇場)—東營(雪蓮大劇院、東營市美術館、東營區文化活動中心、利津縣文化活動中心)

線路簡介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在黃河千百年來剛柔並濟的滌盪中,齊魯大地的藝術文化不斷發展,澆灌出不勝枚舉的「藝術之花」。線路將黃河沿岸極具美感的產品博物館與藝術場館串聯起來,使遊客可以通過游覽一系列美學「作品」感受山東黃河流域的藝術之美,深入感悟中華民族的審美追求、價值理念、文化精神。

7、非遺體驗之旅

線路組成

菏澤(魯西南民俗博物館)—濟寧(梁山民俗博物館、隆盛軒「楷木雕刻」)—聊城(阿膠世界、中華水上古城「義_軒東昌葫蘆」)—德州(德州梁子黑陶博物館)—泰安(泰山皮影非遺劇場)—濟南(山東手造展示體驗中心、百花洲歷史文化街區)—淄博(博山陶琉藝術中心、周村燒餅博物館、桓台縣手造展示體驗中心)—濱州(濱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館、博興縣灣頭村「博興柳編」)—東營(孫子文化園「廣饒齊筆」、老街長巷非遺文化景區)

線路簡介

黃河川流不息千萬年,流淌著中華文明永續不絕的血脈,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是伴河而生、綿延相傳的人間煙火。熱愛生活、勤勞智慧的中華兒女在黃河的孕育下創造出了魯錦、楷木雕刻、東昌葫蘆、黑陶、泥塑兔子王、陶瓷琉璃、周村燒餅、柳編、齊筆等令人驚嘆的作品。該線路串聯沿黃9市非遺產品體驗點,讓古老的非遺傳遞黃河文化的新聲,讓民族的記憶煥發時代的光彩。

8、詩意棲居之旅

線路組成

菏澤(巨野縣前王莊古村落、石頭寨民宿)—濟寧(微山湖旅遊區、泗水等閑谷旅遊民宿集聚區)—泰安(泰山風景名勝區、故鄉的雲、東平湖風景名勝區)—聊城(東昌湖風景區、花築·半日閑、海源雅集、沐凡舍·唐)—德州(黃河驛精品民宿、德百溫泉旅遊小鎮)—濟南(曲水亭街、大明湖、九如山民宿集聚區)—淄博(潭溪山旅遊區、青未了民宿、環魯山旅遊民宿集聚區、原舍清芷民宿)—濱州(西紙坊·黃河古村落、魏集古村落)—東營(孫子文化園精品民宿、紅灘濕地櫃族部落民宿)

線路簡介

黃河滋養,鶯飛草長。日賞山水風光,夜觀星海蒼茫,黃河岸邊藏著最唯美愜意的田園生活。線路串聯黃河岸邊詩意民宿與自然風光絕美的生態景點,邀請廣大遊客共享生態環境與美麗鄉村建設的優秀成果,在鄉土氣息濃厚的田園風光里尋找詩意絕美的棲心之地,於靜謐之中怡神養心。

9、健康養生之旅

線路組成

菏澤(浮龍湖生態旅遊景區、_山景區)—濟寧(微山湖旅遊區、濟寧市廣育堂中醫葯博物館)—泰安(徂徠山國家森林公園、徂徠山森林溫泉康養度假谷)—聊城(聊城江北釀造文化博物館、阿爾卡迪亞國際溫泉酒店、東阿阿膠世界、中國阿膠博物館)—德州(德百溫泉旅遊小鎮)—濟南(袁洪峪度假村、山東省中醫葯博物館)—淄博(岜山中醫葯健康旅遊景區、魯山國家森林公園、淄博市起鳳田氏骨科博物館)—濱州(愉悅居家世博館、海鹽文化產業園)—東營(攬翠湖康旅文化小鎮、利豐溫泉旅遊度假區)

線路簡介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健康養生度假模式受到越來越多遊客的青睞。線路匯聚了中醫文化、森林湖泊、濕地溫泉、飲食養生、康養展館等資源,帶來一套完整的康養線路。使遊客既能在游覽中感受中醫文化千年不衰的精華,又能漫步在康養聖地解壓,享受悠閑慢生活。

10、美食品鑒之旅

線路組成

東營(黃河文化元宇宙市集、黃河口大閘蟹、黃河故道鮮魚湯、利津水煎包)—濱州(魏集古村落、魏集驢肉、鄒平紙皮包子、沾化冬棗)—淄博(國井酒文化博覽園、王村醋博物館、博山聚樂村飲食文化博物館、博山菜、馬踏湖全魚宴)—濟南(曲水亭街、百里黃河風景區、泉水宴、糖醋黃河鯉魚)—泰安(泰山風景名勝區、泰山封禪御宴)—德州(中國驛泉城中華飲食文化小鎮、德州黃河故道葡萄酒文化博物館、德州扒雞)—聊城(聊城江北釀造文化博物館、運河風情宴、水滸宴、臨清燒麥、陽谷蒸碗)—濟寧(三孔景區、尼山聖境、孔府宴)—菏澤(浮龍湖生態旅遊景區、單縣羊肉湯)

線路簡介

獨具特色的黃河文化創造了擁有黃河特色的飲食文化,從黃河入海口東營到黃河初至齊魯大地的牡丹之鄉菏澤,黃河流域的地方美食各具特色。線路串聯起沿黃9市的特色美食以及部分美食主題博物館,邀請遊客解鎖黃河味道,約一場味蕾盛宴,品嘗一次原汁原味的特色佳餚。

閱讀全文

與黃河灘區幸福路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婚姻生活為什麼不堪一擊 瀏覽:451
健健康康的早餐怎麼做 瀏覽:708
魔鬼不懂愛情下一句是什麼 瀏覽:315
天河區婚姻情感心理培訓哪裡有 瀏覽:310
用假如我是什麼寫一篇童話故事 瀏覽:355
美女半夜敲門怎麼辦 瀏覽:71
幸福千萬家男主女主叫什麼 瀏覽:696
河北健康碼怎麼填寫驗證碼 瀏覽:476
婚姻之外遇到新感情怎麼辦 瀏覽:287
童話故事放風箏應該怎麼寫 瀏覽:78
舊故事怎麼解釋 瀏覽:225
幸福南路站點到金東小區多少公里 瀏覽:913
什麼才是幸福無病無痛無災無難 瀏覽:7
如何正視愛情心理 瀏覽:655
幸福人壽一個月交多少錢 瀏覽:174
石家莊沈陽哪個城市經濟強 瀏覽:16
人體平均溫度多少最健康 瀏覽:592
河北地礦事業改制是什麼 瀏覽:3
婆婆夾在中間的婚姻該怎麼挽回 瀏覽:196
中國最多美女的是哪個省 瀏覽: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