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樊登2014年推薦的50本書
1、《追尋生命的意義》
作者:弗蘭克爾
2、《拖延心理學》
作者:[美]簡·博克/[美]萊諾拉·袁
3、《夢的解析》
作者:[奧地利]弗洛伊德
4、《寬容》
作者:[美]房龍
5、《如何閱讀一本書》
作者:[美]莫提默·艾德勒/查爾斯·范多
6、《影響力》
[美]羅伯特·B·西奧迪尼
7、《政府論》
作者:[英]洛克
8、《紅樓夢》
作者:曹雪芹
9、《設計心理學》
作者:[美]唐納德·A·諾曼
10、《小王子》
作者:[法]聖埃克蘇佩里
11、《策略思維》
作者:迪克西特/奈爾伯夫
12、《無價》
作者:[美]威廉·龐德斯通
13、《淺薄》
作者:[美]尼古拉斯·卡爾
14、《定位》
作者:[美]艾·里斯/傑克·特勞特
15、《史記》
作者:司馬遷
16、《社會契約論》
作者:[法]盧梭
18、《倫理學》
作者:斯賓諾莎
19、《目送》
作者:龍應台
20、《歡樂的經濟學》
作者:戴維·亨德森
21、《一九八四》
作者:[英]喬治·奧威爾
22、《雪國》
作者:[日]川端康成
23、《孫子兵法》
作者:孫武
24、《Facebook效應》
作者:[美]大衛·柯克帕特里克
25、《歷史研究》
作者:湯因比
26、《論美國的民主》
作者:[法]托克維爾
27、《資本論》
作者:[德]馬克思
28、《長尾理論》
作者:[美]克里斯·安德森
29、《理想國》
作者:[古希臘]柏拉圖
30、《菊花與刀》
作者:[美]魯斯·本尼迪克特
31、《山海經》
32、《經濟學原理》
作者:[美]N.格里高利·曼昆
33、《悲慘世界》
作者:[法]雨果
34、《芙蓉鎮》
作者:古華
35、《平凡的世界》
作者:路遙
36、《老人與海》
作者:[美]海明威
37、《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
作者:[法]古斯塔夫·勒龐
38、《紅與黑》
作者:[法]司湯達
39、《資治通鑒》
作者:司馬光
40、《性趣探秘》
作者:戴蒙德
41、《惠普之道》
作者:[美]戴維·帕卡德
42《百年孤獨》
作者:[哥倫比亞]加西亞·馬爾克斯
43、《人性的弱點》
作者:[美]戴爾·卡內基
44、《愛的藝術》
[美]弗洛姆
45、《正義論》
作者:[美]約翰·羅爾斯
46、《心理學與生活》
作者:[美]理查德·格里格
47、《玩偶之家》
作者:[挪威]易卜生
48、《生命是什麼》
[奧]埃爾溫·薛定諤
49、《西方的沒落》
作者:[德]奧斯瓦爾德·斯賓格勒
50、《論法的精神》
作者:[法]孟德斯鳩
2北大教授為高中生推薦的書目
1、路甬祥:《科學改變人類生活的100個瞬間》
2、李政道、柳懷祖:《科學與藝術》
3、姜伯駒、錢敏平、龔光魯:《數學走進現代化學和生物》
4、沈致遠:《科學是美麗的》
5、吳國盛:《科學的歷程》
6、徐志偉:《電腦啟示錄》(上、中、下)
7、林崇德:《中學生心理學》
8、吳海發編註:《中國科學院院士致中學生的信》
9、達爾文:《物種起源》
10、斯蒂芬·R·凰帕盧比:《進化爆炸》
11、史蒂芬·霍金:《時間簡史》
12、法布爾:《昆蟲的故事》
13、劉茲欣:《三體》(Ⅰ、Ⅱ、Ⅲ)
14、艾倫·杜寧:《多少算夠——消費社會與地球的未來》
15、湯馬斯·佛里曼:《世界是平的:21世紀簡史》
16、克里斯·安德森:《長尾理論》
17、尼古拉斯·卡爾:《IT不再重要》
18、卡爾·薩根:《暗淡藍色:展望人類的太空家園》
19、蕾切爾·卡遜:《寂靜的春天》
20、羅伯特·K·G坦普爾:《中國:發明與發現的國度》
21、《論語》
22、《詩經》
23、司馬遷:《史記》
24、曹雪芹:《紅樓夢》
25、朱自清:《經典常談》
26、袁行霈、嚴文明:《中華文明史》
27、黃仁宇:《萬曆十五年》
28、樓宇烈:《十三堂國學課》
29、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
30、李澤厚:《美的歷程》
31、宗白華:《美學散步》
32、《人文社會科學是什麼》叢書(北京大學[微博]出版社出版)
33、《名家通識講座書系》(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34、北京大學校刊編輯部:《精神的魅力》
35、路遙:《平凡的世界》
36、費孝通:《鄉土中國》
37、錢鍾書:《寫在人生邊上》
38、呂叔湘、朱德熙:《語法修辭講話》
39、呂大年:《替人讀書》
40、柏拉圖:《理想國》
41、讓·雅克·盧梭:《社會契約論》
42、拉爾夫:《世界文明史》
43、約翰·湯姆林森:《全球化與文化》
44、保羅·薩繆爾森:《經濟學》
45、塞林格:《麥田裡的守望者》
46、阿爾弗雷德·懷特海:《教育的目的》
47、格林·丹尼爾:《考古學一百五十年》
48、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49、阿爾伯特·哈伯特:《致加西亞的信》
50、肖恩·柯維:《傑出青少年的七個習慣》
⑵ 幸福的方法讀書筆記
影響幸福的因素里,有40%是個人可控因素,也就是通過我們的努力,可以改變的部分。那麼如何通過努力,提升自己的幸福水平呢?
在多年的學習過程中,可能見到過一些人,雖然很努力,其實並不熱愛學習,在學校里是不得不學,離開學校後,就很少再主動地學習。而另外一部分人,在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中,還在堅持學習,成為終身學習者。為什麼會有這么大的差異呢?
作者發現學習有兩種模式:「溺水模式」和「性愛模式」。顧名思義,「溺水模式」就是把一個人的頭按進水裡,這個人一定會痛苦掙扎,當他終於能離開水的時候,會拚命呼吸,感到解脫。學習者沉溺在不喜歡的過程中,唯一的原因就是害怕被淘汰,一旦從學習中解脫,立刻感到輕松,誤以為這就是幸福。與之相反的,「性愛模式」是同時得到當下和未來的幸福。學習的過程本身就是美好的,當找到渴求的答案時,就像是獲得了最美妙的體驗。
為了更幸福地學習,你應該找到快樂而有意義的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把碎片化的時間利用起來,幫助你重新審視和尋找更加幸福的工作生活方式。有了學習的熱情和目標,就能持續終身地學習,這不僅可以幫助你打造更強的知識體系,這項活動本身就是快樂而有意義的,也就能提升你的幸福感。
作者還提出了心流體驗這樣一個概念。你可能有過這樣的經歷,有時候在做一件事時,會感到沉浸其中,甚至忘記了時間的流逝,這就是心流體驗。這種體驗會幫助你發揮出巔峰表現,俗稱「在狀態」。怎麼才能在學習中獲得心流體驗呢?
首先,要有清晰的目標,全身心地投入,不為其他誘惑和干擾所動。舉例來說,你如果真的對幸福很重視,在這方面有很多思考,很想了解科學領域給出的幸福的方法,在聽這本書的時候,你就會非常地專注,甚至忘記了去刷手機,如果在地鐵上,還有可能坐過站。所以,有目標是心流體驗的前提。其次,心流體驗還跟任務的難度有關。當任務難度過低時,我們會感到乏味;而當任務難度過高時,會使得我們過於焦慮,反而阻礙了發揮水平;只有當難度和能力相匹配時,心流體驗才有可能出現。所以,學習的難度應該落在一個人的挑戰區,而不是舒適區和恐慌區。難度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小越好。
總結下來就是:對於學習來說,你不僅需要有合理的目標,還應該找到快樂有意義的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這樣,學習就會進入「性愛模式」,更有可能出現心流體驗,幫助你高水平發揮。
接下來,我們說說幸福工作法,在工作中找到熱情和使命感,有助於提升幸福。作者指出,工作中的熱情和快樂,以及工作的使命感是影響幸福感的兩大因素。這里有幾個問題可以幫助你來理清思路。比如對於工作中的快樂感,你可以問問自己:我工作快樂嗎?怎麼才能更快樂?我會為了更快樂、更有意義的工作而辭職嗎?如果不能,有什麼方法可以使我現在的工作更開心呢?
同樣的,對於工作中的使命感,你也可以問問自己「我想從工作中獲得什麼」。如果答案是薪水,那麼你就是把工作當任務;如果答案是發展,那麼你就是把工作當職業;而如果答案是自我實現,你就是把工作當使命,你一定會從工作中找到為之奮斗的意義。如果你在工作中有明確的使命感,也就是把工作作為自我實現的途徑,恭喜你。如果沒有,而又暫時不能換工作,也可以從現有工作中培養使命感。
比如說,通常我們會認為打掃衛生是簡單而枯燥的,好像怎麼找也找不到使命感。有這么一個研究,對醫院里的清潔工進行調查後發現,那些認為工作就是打工的人,他們都覺得這項工作非常無聊。而另外一些人卻有不同的看法,他們認為自己的工作可以為病人、為醫院帶來真正的改變。相比於那些打工心態的同事,他們不僅工作得更加幸福,也有著更優秀的表現。有一句話是這么說的,「即使是在最受限制、最乏味的工作中,員工一樣可以為工作賦予新的意義」。
一般來說找一份新的工作前,我們需要做一些分析規劃。如果你一開始就問自己「我可以做什麼」,那麼你就是優先考慮實際問題,比如說收入或者社會地位;但如果你先問自己的問題是「我想做什麼」,那麼就有機會發現什麼工作能給自己帶來快樂和意義,也就是指向幸福的工作。
這里有一個非常簡單可行的方法,就是 MPS 法。M是意義,英文 meaning ,P是快樂,英文 pleasure ,S是優勢,英文 strengths 。什麼意思呢?如果一份工作能夠滿足有意義,讓你快樂又符合你的優勢,那麼這就是符合 MPS 法的好工作。你可以依次寫下所有讓自己覺得有意義的事兒,所有能讓自己感到快樂的事兒,以及自己的優勢,把這三部分套在一起,找出重合的部分,也就是既有意義,又有快樂感,又能發揮優勢的工作,這就是最適合你,最能令你感到幸福的工作。
舉一個例子,對作者沙哈爾博士來說,有意義的工作包括:解決問題、寫作、幫助孩子們成長、政治活動以及音樂。而能使他感到快樂的事情有:航海、烹飪、閱讀、音樂以及和孩子們在一起。他的自身優勢是:幽默感、熱情、與孩子溝通的能力以及處理問題的能力。你發現了嗎,這三個部分的重合之處就是——孩子。這時候,再細化一些,考慮到一些個人偏好,比如說做事有計劃,喜歡規律生活,喜歡旅遊,希望在工作之餘有比較長的休息時間。於是去思考,哪些工作和孩子有關,有規律又有長假期,既能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又能兼顧自己的興趣呢?權衡各方面因素之後,沙哈爾博士認為做老師是對自己最好的選擇。通過這個例子,你應該可以看出來,MPS法不一定能幫你找到薪水最高的工作,但是卻可以幫你找到獲得幸福感的工作。
上面分享的幸福工作法,總結一下就是:工作中只有同時具有工作熱情和使命感,才能找到幸福感。不僅可以通過問自己一系列問題來理清大方向,還可以通過MPS法幫自己找到既有意義,又能讓自己感到快樂,也能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的工作,也就是令自己感到幸福的工作。
講完了學習和工作,該說說生活了。心理學家曾經對比過非常快樂的人以及不快樂的人,在外界因素中,唯一能區分這兩種人的就是人際關系。人際關系中非常重要,並且伴隨一生的就是親密關系,甚至有心理學家認為:幸福的最佳預測因素,就是親密關系。所以我們來看看第四個觀點,無條件的愛以及相互理解,能夠幫助建立親密關系。
什麼是無條件的愛呢?如果你無條件愛一個人,你就會看重對方的核心價值,而不是他的外在表現。比如說,一個有社會責任感、勤奮、熱忱而又有耐心的人,有可能去做一項支持貧困兒童的公益事業,這份事業成功與否,就是他的外在表現;而他內心的激情和熱忱,就是他的核心價值。如果是無條件愛著這個人,只要他的熱忱還在,他的核心價值就在,無論他的事業成功與否,你對他的愛都不會改變。為什麼要給予無條件的愛呢?因為無條件的愛會帶來力量,會建立一個「幸福圈」,能促使人勇於追求有意義又快樂的事情,也能更好地激發潛能和價值。
除了無條件的愛,作者還認為理解是愛的基礎。熟悉對方,真正去認識他,理解他,會帶來更強烈的親密感,使愛能夠更好地成長。理解對方包括深入了解對方的價值、熱情、想法、期望等。在理解對方時,也要盡可能幫助對方理解自己。我們要把注意力放在想被理解,而不是想被認可上,打開心門,和對方分享自己最深層的部分。
我們來總結下第四個觀點,無條件的愛和理解是經營親密關系的兩大基石,而建立親密關系,是獲得幸福感的有效途徑。
除了具體的學習、工作和親密關系,我們還需要把自己看做一個整體,下面我們就說說第五個觀點,通過給自己打分,來提升整體幸福含量。具體做法就是,記錄自己所做的事情,為每一件事的快樂和意義,這兩個指標打分,根據分數來評估是該增加這件事的投入,還是該減少。比如說,你認為和家人相處很有意義,按5分制可以得5,也能夠從中獲得較多快樂,按5分制可以得4,可是通過追蹤記錄,發現自己一個星期才與家人相處不到5個小時。相比之下,沒有目的地上網瀏覽並不是很有意義,按5分制只能得2,快樂指數也才只有3,但是一個星期下來,卻投入了15個小時。面對這樣的數據,也許你會考慮增加與家人的相處,同時減少沒有目的地上網瀏覽。這個打分系統,會讓你活得更快樂和有意義,也就是更幸福。
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也非常看重記錄時間,畢竟覺察是改變的第一步。在知道要做什麼改變之前,先得要知道現狀是什麼樣的。通過這個方法,作者發現,雖然自己非常看重和妻子的關系,但是在忙工作和孩子之外,兩個人單獨相處交流的時間嚴重不足。於是,他給自己提出了一個目標,每周和妻子約會兩次,如果因為出差耽誤了,下周就要補上。也許你會覺得這樣管理親密關系過於刻板,作者卻認為,如果不這么做,也許過了十年,兩個人也沒約會幾次,就會逐漸地疏遠。生活中總有做不完的事情來干擾,只有有意識地為重要而不緊急的事情預留出時間,長期下來,才可以保證我們不會顧此失彼,本末倒置。
總結一下,第五個觀點就是,有意識地提升幸福投入的時間,擴大幸福事件比例。接下來我們說說第六個觀點,用5件好事法和有節制的自律來提升幸福感。
什麼是5件好事法?很簡單,就是每天記錄5件值得感恩又感到快樂的事兒。這些事兒可大可小,大到獲得公司嘉獎,小到晚高峰坐地鐵,幸運地發現人少得居然有座位。每天列舉的事情可能會重復,這沒關系,重點是在重復之餘,讓你的情感體驗保持新鮮。除了寫日記,還可以給他人寫感謝信,不論是配偶、同事還是很久沒有見面的朋友。這不僅僅是一封信,它所代表的是你在與他人的關系中所獲得的意義與快樂,比如在一起度過的快樂時光,他對你的支持和幫助。感謝信突出了人際關系中的積極面,穩固並加強了人際關系。這也是我現在正在做的事情!
感恩行動背後的原理是,人往往對所擁有的美好司空見慣。比如說加薪的第一個月你會喜笑顏開,但很快就會將提高後的薪水看做理所應當,覺得我就應該得到這樣的報酬。再比如說,很多人都意識不到自己的健康是多麼值得珍惜和感恩,經常要等到健康受到威脅時才會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為了防止司空見慣和理所應當,需要提醒自己,去主動意識到自己所擁有的美好。為了使身體更加健康,同時又不覺得刻意鍛煉和保持太辛苦,最好的方法是把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像刷牙一樣自動的程序化慣性,這樣就不用每次耗費自律去約束自己。自律是一種珍稀的資源,當過多的事情需要使用自律時,可能會出現自律匱乏。好,這就是我們說的最後一個觀點,用5件好事法和有節制的自律來提升幸福感。
⑶ 《活著》:生活實苦,他卻更多地感受到了愛與幸福
余華說:「作家的使命不是發泄,不是控訴或者揭露,他應該向人們展示高尚。」
這里所說的高尚不是那種單純的美好,而是對一切事物理解之後的超然,對善和惡一視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價值觀,當他聽到美國民歌《老黑奴》時,深受觸動。老黑奴一生苦難重重,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對待這個世界,沒有一句抱怨的話。
於是,他決心寫一篇小說, 寫人對苦難的承受能力,對世界樂觀的態度。 因此,《活著》誕生了。
《活著》出版於1993年,主人公徐福貴一生起起伏伏,受盡磨難,但他卻一次次扛過不幸,認真生活。
在命運面前,他虔誠地生活;在親情面前,他用心地感受。他沒有受人矚目的大智大慧,卻可以勇敢地活在當下,用心去感知愛,奉獻愛。
1. 生活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
福貴出生於地主家庭,家有良田百畝,是遠近聞名的闊少爺。妻子家珍,是城裡米行老闆的女兒,也是有錢人家出身。這樣的結合,在當時是貴上加貴。用福貴自己的話說就是:有錢人嫁有錢人,就是把錢堆起來,錢在錢上面嘩嘩地流。
身為徐家獨苗,福貴從小紈絝任性。小時候在私塾不好好學習,欺負教書先生。長大後又愛上了嫖,迷上了賭。
痴迷於賭博的人都在一個點上蜜汁自信,那就是相信自己能贏。
天真的福貴不僅指望著在賭局掙錢,還指望著在賭局中贏回父親年輕時輸掉的一百畝良田。可結果卻讓他大失所望,不但分文沒掙到,反倒輸光了所有家產。直到老爹被氣死,他才發現原來這個一直管教他,被他視作最煩人的老頭是他的主心骨,是他的依靠。現如今主心骨沒了,他像是染上了瘟疫一樣渾身無力。
無奈,債主來收房,他只能帶著母親和妻女搬進茅草屋。看著年邁的母親和幼小的女兒跟著自己受苦,福貴心裡很不是滋味。他毅然選擇扛起生活重擔,租了五畝田開始種地。
福貴是真實的,也是樂觀的。種田的日子又苦又累,反倒讓他心裡踏實了很多。他想著靠自己的努力徐家總有一天會重新發起來。
一天, 福貴在去給母親請郎中的路上被抓了壯丁。當兵的日子是煎熬的,好在遇到了兩個可以相互鼓勵,相互幫忙的朋友。當兵的日子裡,他無時無刻不在想著家人,想見到他們。
離家兩年左右,當他終於回到日思夜想的家裡,卻得知母親病逝,女兒變成了聾啞人。
命運有時候喜歡和人開玩笑,你想平靜地過日子,它卻偏要在你的生活里掀起驚濤駭浪。
平靜的日子沒過幾年,兒子有慶為縣長夫人獻血時因抽血過多而死。悲痛欲絕的福貴看著那條彎曲著通向城裡的小路,卻再也聽不到兒子赤腳跑來的聲音: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撒滿了鹽。
之後的日子也沒有太平過,女兒鳳霞難產而死,妻子病逝,女婿在工地事故中喪生,外孫吃豆子撐死,最後只剩下他一人。
羅曼羅蘭說:「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福貴不是英雄,他只是普通大眾中再普通不過的一員。他在這個動盪不安的 社會 勇敢地活著,即使在他的一生中生活並沒有厚待他,但他仍然秉持著內心的善意與這個世界相處。
垂暮之年的福貴看到街市上待宰的老牛心生憐憫,便花了兩年的積蓄贖下它。生活艱辛,孤苦伶仃的他也能唱出「皇帝招我做女婿,路遠迢迢我不去。」的歌謠。
生活以痛吻我,我卻能報之以歌。這樣的人生態度是世間少有的,但也是當我們陷入困境時最需要的。
2. 面對重重苦難,我願活在當下
稍作留心便不難發現,身邊有很多人總是存有對生活的不滿。工作量大了,就到處吐槽;戀愛談崩了,就尋死覓活;甚至在外面吃了一頓難吃的便當,也能絮叨很久。
感覺他們總是活在自己的情緒里,且情緒中總是充斥著喪喪的味道。一年前發生的事情在今天提起,也能讓他們憤怒半天。
反觀福貴,經歷著常人難以承受的磨難,卻依然堅強樂觀,時刻向前看。
我覺得他有一種特別的能力,即時刻活在當下。
這是一種人生態度,也是一種生活智慧。
有一個關於曾國藩的故事,我印象深刻。
有人問曾國藩:「您每天日理萬機,軍務政務繁忙,還能在學問方面做得如此出色,是怎麼做到的呢?」
曾國藩回答說:「當讀書,則讀書,心無著於見客也;當見客,則見客,心無著於讀書也。一有著,則私也。靈明無著,物來順應,未來不迎,當時不雜,既過不戀。」
物來順應,未來不迎,當時不雜,既過不戀。多麼透徹的人生感悟,對於任何事物的發生,不驚慌逃避,順其自然;對於自己不能控制的事情,不必過分擔憂;活在當下,不留戀過去。
福貴擁有這種活在當下的智慧,而且是天生自帶。
當他做闊少爺時,是出了名的驕縱任性,紈虐好賭。
當他輸光家產,為了養活母親妻女,被迫種田的時候,他的心裡也是坦然的。
書中有一段他的內心獨白,是這么寫的:人要是累得整天沒力氣,就不會去亂想了。租了龍二的田以後,我一挨到床就呼呼地睡去,根本沒工夫去想別的什麼。說起來日子過得又苦又累,我心裡反倒踏實了。我想著我們徐家也算是有一隻小雞了,照我這么幹下去,過不了幾年小雞就會變成鵝,徐家總有一天會重新發起來的。
活在當下,弱化對過去的牽絆和對未來的擔憂,心情反倒變得平靜起來。
但是如若無法平和地接受當下,痛苦便源源不斷。
祥林嫂是魯迅筆下的經典人物。她因兒子被狼叼走而一輩子陷入自責,無法走出,逢人便訴說自己的不幸過往,最終落得人人避而遠之。
命運的齒輪我們無法阻擋,唯一能做的,是調整好自己,不念過去,不畏將來,清醒地活在當下。
3.學會感知幸福,才能擁有幸福
初看《活著》時,我一度以為書中的故事是余華在鄉間采風時真實聽到的,他真的見過一個名叫福貴的老人。當得知《活著》確為一部小說,它的情節是虛構的時,還是挺驚訝的。
余華認為生活是一個人對自己經歷的感受,而不是旁觀者對別人經歷的看法。
因此,他沒有用第三人稱來敘述,而是用第一人稱的方式,讓福貴自己講述自己的故事和感受。
余華對福貴是欣賞的。他說:福貴與其他的鄉間老人是完全不一樣的,他喜歡回想過去,喜歡講述自己,似乎這樣一來,他就可以一次一次地重度此生了。
在他人眼中,福貴的一生是苦熬的一生,除了苦難還是苦難,其他什麼也沒有,可是我卻在福貴自己的敘述中更多地感受到了幸福。
母親無條件愛他。當他輸光家產,母親最常對他說的話是:「人只要活得高興,窮也不怕。」家珍是世上最好的妻子,無論生活如何起落,她都堅定地陪在他身邊,毫無怨言。兩個孩子懂事又善良,女婿忠厚可靠,孫子聰明可愛,連那頭叫福貴的老牛也帶給了他溫暖……
本·哈沙爾在《幸福的方法》一書中指出:幸福與狀態無關,幸福是一種能力,而幸福的能力就是對快樂的感知力。
我國翻譯界泰斗、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許淵沖曾說:「 生命並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記住了多少日子。 」
毫無疑問,福貴感知幸福的能力是超強的。家道中落,親人離世,白發人送黑發人,這些人間至痛接二連三地發生在他的身上,但他回憶起這一生卻更多的是愛與幸福。
這種能力是值得我們這個時代的人去學習的。
⑷ 《幸福的方法》讀後感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幸福的方法》伍模沖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幸福是什麼可能在每一個人的心裡都有著不同的理解,為什麼人們都可望得到幸福,而幸福是什麼,這沒有個嚴格的定義。在沒有閱讀過《幸福的方法》前,我本人對幸福也沒有明確的定義,原先幸福並非擁有豐盛的金錢和物質,那麼幸福是什麼呢,怎樣才能擁有幸福呢?
幸福是什麼我們都期望擁有幸福,都能感覺到幸福但卻少一個完美的定義幫忙我們更加深刻地理解它,書中說道:所有的人都能夠分成四種,第一種是忙碌型,第二種是享樂型,第三種是虛無型,第四種是幸福型。我們需要確立了怎樣的生活態度才能離幸福更近或者擁有幸福。書中舉例說到,一個作惡多端的人死後到了一個不用工作,整天吃、喝、玩、樂的地方,他以為自己到了天堂,在他慶幸著自己到了天堂不久,他感覺到前所未有的空虛和寂寞,此時,上帝出現了,上帝告訴他,其實你此刻是在地獄。另外一個故事說到,有一個年輕人和一群老人一齊去登山,年輕人十分迫切的期望登到山頂,去欣賞美麗的風景,並沒有時間和情緒去拉欣賞沿途的風景,結果他並沒有在老人們前面登上山頂,這兩個故事告訴了我們,幸福並非是每一天要做有好處的事情和結果並非是最重要的,過程才就應是接近和體會幸福的捷徑。
如何實現幸福泰勒碼燃本—沙哈爾博士的《幸福的方法》中,他自己以為能拿到世界冠軍就是他最大的幸福,當他自己拿到世界冠軍的那一刻,他卻並不感覺自己幸福,返而是迷茫,為什麼會這樣?這引起泰勒本—沙哈爾博士的深思,作者到處尋求答案,他發現幸福並非是短暫的、單一的,而是長遠的,多樣的。幸福是相對的,不同的人、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國籍、不同的性別、不同的年齡、不同的學歷、不同的閱歷,幸福感是不一樣的,能給他們帶來幸福的事情也是千差萬別的,所以幸福沒有固定的公式和統一的標准。因為幸福是相對,所以就引出了一個慣性,習慣和他人比較。
隨著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政策的號角吹響,一部分人真的比其他人跑的快了,真的奔小康去了。所以沒有發達起來的人,有些失落是很正常的事情。為什麼以前的人容易感到幸福,那是因為在改革開放前,普遍的貧窮,大家沒有比較就沒有失落。不可否認的是,相比較以前,此刻的貧富差距是有所拉大,但是我想幸不幸福的參照系不就應是任何外在的東西,參照系就應是過去的自己。我常常對自己說當漸行漸遠的時候,不要忘記自己剛剛出發的樣貌,這樣我才能始終記得出發的原因,才能始終懷有感恩之心。
《幸福的方法》是由哈佛大學最受歡迎導師泰勒·本一沙哈爾博士根據他的課程,用充滿智慧的語言、科學實證的方法、自助成功的案例和巧妙創新的編排的一本書。作者將幸福用簡單道理詮釋,用鮮活的案例展現,透出質朴、溫暖的生活態度,沁人心田。
書中提腔殲到的四種人生模式,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把它叫作漢堡模式。它通過對四類漢堡的描述,折射出四種不同的人生狀態:享樂主義型、忙碌奔波型、虛無主義型和幸福型人生。
享樂主義型的人面對的是口味好但對健康無益的漢堡,只在乎漢堡當前的美味,而不管這類漢堡是否會給自己未來的人生帶來益處,他們注重的是及時行樂,不想為可能發生的負面後果負責。
忙碌奔波型的人與此恰恰相反,他們面對口味差但對未來健康有益的漢堡,寧願犧牲眼前的幸福,也要去實現未來的目標。盡管他們在這奮斗的過程中並不快樂,但他們總在期盼實現目標時的成功感。
虛無主義型面對既不好吃也不健康的漢堡,毫無反應,將其吞下只為填飽肚子、完成任務,這樣的人對未來已經喪失了希望和慾望,只活在過去。
上述三種類型並不是所有人的選擇,但現實生活中卻不在少數,有的人為了眼前的利益,犧牲他人利益、自己的健康甚至是道德底線,殊不知這樣的犧牲對未來的人生已經埋下了隱患;有的人為了追逐成功和物質生活,不願停下腳步看看沿途的風景,在忙碌中透支生命,待到功成名就時或許已無福消受;有的人在現實的挫敗與打擊中,一蹶不振,失去了人生目標,混吃等死。那麼,會不會還有一種漢堡,與第一種一樣好吃且與第二種一樣健康呢?會不會有一個平衡了即時和長久益處的漢堡呢?
作者在最後重點闡述了這樣一種漢堡「幸福型漢堡」。擁有這樣人生的人,他們生活幸福,享受當下所從事的事情,而且通過目前的努力去收獲更加滿意的未來。這樣的幸福型人生值得現在大多數人思考、探討。
該書通過許多現實的案例闡述了這樣的道理:眼前的`幸福和未來的幸福是可以均衡的,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總是積極,健康的快樂生活,這才是高質量的人生。
《幸福的方法》是由哈佛大學最受歡迎導師泰勒·本一沙哈爾博士根據他的課程,用充滿智慧的語言、科學實證的方法、自助成功的案例和巧妙創新的編排的一本書。作者將幸福用簡單道理詮釋,用鮮活的案例展現,透出質朴、溫暖的生活態度,沁人心田。
書中提到的四種人生模式,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把它叫作漢堡模式。它通過對四類漢堡的描述,折射出四種不同的人生狀態:享樂主義型、忙碌奔波型、虛無主義型和幸福型人生。
書中用四種漢堡比喻四種人的幸福觀。第一種漢堡是口味誘人但危害健康的「垃圾食物」,吃它等於享受眼前的快樂,但同時埋下未來的痛苦。擁有這種幸福觀的人被稱為「享樂主義型」,他們只顧及時行樂,不管任何負面後果;第二種漢堡是口味很差,但能夠確保日後健康,吃它等於眼前很痛苦。擁有這種幸福觀的人和前者正好相反,他們犧牲眼前的幸福,為的是未來的目標,他們被稱為「奔波勞碌型」;第三種漢堡最糟糕,既不好吃也不利健康,如果吃了它,不但此刻沒有享受到美味,而且日後也會影響健康。這類幸福觀的人,對生命已經喪失了期望和慾望,既不享受眼前的事物,也對未來沒有任何期望,我們稱其為「虛無主義型」;最後一種漢堡就叫做「幸福型漢堡」。生活幸福的人,享受當下所從事的事情,而且透過目前的行為他們能夠獲得更加滿意的未來。
相信所有追尋幸福的人讀罷這一段文字,都會掩卷嘆息。我們不禁感慨,我們都曾千萬次地追問的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呢?究竟什麼才是我想要的幸福?那些工作著的,為什麼整日勞頓而沒有快樂;那些學習著的,為什麼耗費時間卻收效甚微?那些擁有萬貫家財的人,為什麼精神空虛百無聊賴;那些手握著幸福的,為什麼身處其中渾然不覺?
幸福是什麼?如何找到幸福?其實幸福快樂的秘訣就在我們自己的手中,在於我們的視野,我們的心態,我們的選擇,換一種角度生活,以用心戰勝消極,學會「自我幫忙」,你會發現離幸福更近一步。
該書通過許多現實的案例闡述了這樣的道理:眼前的幸福和未來的幸福是可以均衡的,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總是積極,健康的快樂生活,這才是高質量的人生。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紅玫瑰》陳奕迅
「知足常樂」是我們常常會掛在口頭上的一個詞語,但是知行合一往往不是那麼容易。結合這本《幸福的方法》中說的:幸福是一種感知力,我認為「知足常樂」並不是讓人玩物喪志,放棄追求,而是對自己已擁有的感知到快樂和滿足,並且不會因為得不到自己追求的而感到焦慮。
如今社會,相聚一起吐槽愛人、孩子已經形成一種風氣。戀愛時候有無數個幸福的理由,結婚後有無數的吐槽借口,從當年欣賞愛人的優點成為指責對方的不足;孩子出生時,我們都覺得ta如此可愛,等到ta長大了,我們又覺得ta不肯好好寫作業,不願認真彈鋼琴,內心裡恨鐵不成鋼。
究竟是我們的愛人和孩子改變了,還是我們自己的心態變化了呢?書中說幸福的反面是麻木,我們對於自己的愛人和孩子,是否已經麻木到習慣了他們的可愛之處,反而處處尋找他們不盡如人意的點呢?
開頭沙哈爾教授的這個故事,我就想到了這樣千千萬萬個雞娃的父母,當你的孩子喜歡某件事物,但是由於讀書或者其他原因暫時無法觸及的時候,他就會和沙哈爾教授一下,等到我。。。的時候,我一定要吃個夠或者玩個夠,比如等我高考結束了,我就要連打一天一夜的游戲,或者一定要迅速談戀愛,或者要給自己買三個全家桶。
這就是在「高壓政策」下的彈簧效應。我曾經在小學的時候和幾個同學一起立志,等我到了成年領到身份證的那一刻,我一定要去游戲廳瘋狂的打游戲,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啊。不幸的是,在五年級的時候,我因為在游戲廳玩游戲被同學舉報,叫來家長挨揍;更不幸的是,等到我成年的時候,市面上已經幾乎沒有游戲廳了。
樊登老師在講解這本書的時候,有一句話讓我印象非常深刻:
任何期望通過改變外部的環境來改變自己幸福狀態的想法都是不切實際的。
樊登《幸福的方法》
無論我們現在是忍辱負重型,無助型亦或是及時行樂型,至少我們現在還有機會,解開我們自己心裡圍城的桎梏,強化自己幸福的感知力,做一個現在幸福將來也幸福的人。
最後,祝所有人中秋節快樂,闔家幸福。把我們的家人當做自己工作中的「客戶」一樣來對待,給愛人多一個微笑,給孩子多一些陪伴,相信我們自己也會更幸福。
⑸ 讀泰勒博士《幸福的方法》有感
一本被譽為「哈佛大學排名第一課程」的書,這是一本人人都希望得到幸福「真諦」的書,這是一本被稱為「帶來幸福革命」的書。這本書就是由美國哈佛大學最受歡迎的人生導師泰勒?本—沙哈爾博士撰寫的《幸福的方法》!
哈佛大學心理學碩士、哲學和組織行為學博士——泰勒,從理性的角度,探討研究了一個一般人認為庸常的生命話題——幸福。我們多數人認為人這一輩子總該去做些事,或大或小,或多或少,不然活著會覺沒意義,似乎消解了人與動物的區別。殊不知,人們很多時候只知做事是為了有意義,卻忘記了去關注自己內心的感受。有多少人問過自己:我做的事有意義,但我幸福嗎?或許有時會覺得,有意義就夠了,也就把有意義當成了生活目的本身,也就把有意義等同了幸福本身。事實並非如此。有幸福感才是活著的最大意義。不然不管你從事多麼偉大的職業,你做一件多麼了不起的事情,單是有意義你也不會有真正的滿足感。只有既有意義又能讓你快樂的事情才會帶給你長久的幸福感。
幸福是什麼?如何找尋幸福,泰勒博士在《幸福的方法》中揭示了幸福的事實,每個人都希望活的更幸福,但往往在追求幸福的過程中,卻忽略了幸福的含義和所追求的最終目的。
有不少人把追求財富、名聲、地位作為幸福的目標。不少家長還把這種觀念灌輸給孩子,不好好讀書,將來就不能賺大錢,沒地位。然而近期從媒體中獲悉,全國有九位億萬富翁相繼自殺。為什麼他們終身奮斗,富可敵國,卻要選擇一條極端的結束生命來終止人生道路呢?泰勒博士的分析也許可以解答這個問題:「只追求財富的人通常沒辦法充分地發揮他們真正的潛能。他們比其他人更有壓力,更容易沮喪和焦慮。在身心合一方面,他們顯得不健康,缺乏生命力。」泰勒博士因此得出結論:「財富、聲望、知名度與其他目標都不能和幸福相比,無論是在物質上還是名望上的追求,其最終都是追求幸福的手段。雖然人們的肉體活在同一個物質世界裡,但是人們的精神卻活在不同的精神世界裡。有的富人,住著別墅,開著豪車,被大家羨慕,但是他的精神世界卻可能只是貧民窟。低層次的幸福在物質世界裡,而高層次的幸福卻在精神世界中。
泰勒博士說:「我認為幸福的定義應該是快樂與有意義的結合,真正快樂的人,會在自己覺得有有意義的生活方式里享受點點滴滴,這種解釋絕不僅僅限於生命里的某些時刻,而是人生的全過程,即使有時經歷痛苦的感受,人在總體上仍然可以是幸福的。
什麼是有意義的生活方式?讀書學習、參加有益的活動、寫作、繪畫、解決難題、當義工、常回家看看等。泰勒博士建議「經常去重復這項有意義的活動,使其規律化、習慣化。」只有這樣,幸福和快樂將伴你同行。心理學家卡爾。榮格說,「有意義的事即使價值再小,也比無意義的事有價值。」
然而有的.人整天泡網吧、逛街、打麻將、講吃講穿。他們認為這樣能帶給他們快樂,而學習只能帶給他們煩惱和痛苦。泰勒博士認為:「我們把工作和努力與痛苦綁在一起的惡習,已經深深地影響了我們在學校和工作中獲得幸福感。經歷困難可以讓我們更珍惜快樂,不再認為快樂是理所當然的,對生活心存感激本身也是生命意義和快樂的重要來源。」 把努力與痛苦、休閑與快樂聯系在一起,這其實已經干擾了我們對於自身體驗的客觀認知。當我們開始把工作中的積極體驗負面化時,其實也是在限制自己獲得幸福的潛力,因為幸福並不僅僅是經歷正面情緒,還要重視這個過程中的體驗。對於這一點,我是深有感觸的。
我在退休後來到上海,在享受三代同堂的天倫之樂中,也承擔了一份必要的家務勞動。由於受到時間、場地、環境和條件的限制,想繼續繪畫和創作是不現實的。只有尋找其他的精神寄託,於是我就嘗試著寫點文章,運用自己學過的美術專業知識,向大眾普及一點藝術鑒賞知識、信息和方法。為提高中華民族文化水平貢獻一點綿薄之力。因此我經常在家人晚上睡下後,奮筆疾書,樂此不疲。熬夜是家常便飯,有時是整個通宵。第二天又很早投入正常的生活節奏。當寫作遇到困難時會感到苦惱和煩躁,有時還會想打退堂鼓,但憑借自己頑強的意志,很快就能挺過去。剛退休前,曾擔心沉湎於繁重的家務勞動和照顧孫輩,會無所事事,降低幸福感。然而現在雖然辛苦但卻感到生活更加充實、快樂和有意義。
做一個幸福的人,必須要設定一個明確的,可以帶來快樂和意義的目標,然後努力地去追求。就像泰勒博士說的一樣,信念是自我實現的語言。當我們下定決心的時候,我們已經完全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也許這個目標會成功,或是失敗,我們都要把它當成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並且要明白任何一個獲取成功,或說是追求幸福的人,他必須保持一顆積極的心態,要自我和諧目標。所謂和諧目標就是要主動的去選擇目標,而不是被加附在我們身上的,是產生於內心深處的的願望,而不是僅僅為了獲取物質和名譽。只有這樣,我們才會感到追隨生命的喜悅時,不僅可以享受人生,也會更加成功。
在對「幸福是什麼」和「如何實現幸福」的兩大命題進行深入解析後,泰勒博士給我們帶來了有關幸福的七大冥想:愛自己和關愛他人、幸福強心劑、超越短暫的快樂、自己的光去照亮世界、想像幸福、從容生活和幸福的革命——看起來依然和充滿口號和標語的成功學講壇沒有太大區別,但泰勒博士的與眾不同在於他春風化雨一般的親切講述里,讓我們自然而然跟隨他的腳步,反思我的「幸福強心劑」是什麼?什麼領域會因為時間壓力而感到幸福感消失?要做出什麼改變才能更接近幸福?泰勒博士不僅在講述在教授,他更多的是以具體化的問題和練習,發動我們一起參與反思,做出行動,在每一個問題都找到專屬於自己的答案,在每一個練習中找到自己的處理方案,不同的人會在這同一本書里得到不同的幸福密碼。
《幸福的方法》給讀者帶來的心靈洗禮,並不是我們讀完就能馬上體悟到的,這需要我們在物質橫流的世界中靜下心來慢慢思考。網上有評價說泰勒博士所開設的「積極心理學」和「領袖心理學」課堂上,「其奇妙之處在於,當學生們離開教室的時候,都邁著春天一樣的步子。」
每個人都有機會擁有幸福和快樂,關鍵是如何認知和尋找適合自己的幸福方式。《幸福的方法》讓每位讀者去反思自己的內心渴求,學習去接納自己過去的成功經驗,讓你成為自己幸福的主宰者。
⑹ 《哈佛幸福課》:我要穩穩的幸福
上期通過阿蘭.德波頓所著《身份的焦慮》,我們解析了現代人的焦慮現狀,在處理焦慮的路徑上,不同群體有不同的態度。
努力去消除負面情緒,是一種解決方式,但這樣最多隻能讓你成為一個所謂的「正常人」,而努力使自己優秀起來、幸福起來,則是另一種全然不同的處理方式。
我們往往認為幸福需要鋪墊,要先消除問題,才談得上追求幸福,其實不然,當你在追尋的過程中,平凡的生活增添出別樣的意義,焦慮不也就迎刃而解了嗎?
所以不妨從追問我到底有什麼毛病,轉換成多問我怎麼才能做到,多關注積極的一面,而注意不去強調消極的一面,用這種全新的認知去生活,我們的生活將發生巨大改變。
今天為你解說哈佛大學最受歡迎的選修課「幸福課」。
簡介
----准備邁起春天一般的步子吧
哈佛幸福課,是哈佛大學心理學講師泰勒・本・沙哈爾主講的積極心理學課程,在網易公開課就可以看到免費的課程視頻。
為了方便大家理解,這里著重參考了《我在哈佛聽積極心理學》一書,該書是王灧明根據聽課筆記整理而成的書,可以說是該課程的精華文字版。
說到沙哈爾老師,多少帶有些傳奇色彩,他早年練習壁球,曾獲得以色列國家級冠軍,但短暫興奮後他便再次陷入沮喪,總覺得沒能達到自己的要求,以至於苦練到身體不能承受,好在他開始有意識地追問自己不快樂的原因,後來進入哈佛學習心理學,他找到了答案。
沙哈爾的幸福課是哈佛最受歡迎的選修課之一,據說聽完這門課後,「當學生們離開教室的時候,都邁著春天一樣的步子」。
轉變消極
----用認知行為療法做出改變
研究表明,當衣食等基本需求被滿足以後,財富的增加對我們幸福感的影響就極其微弱了。古語有: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處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我們的幸福感,也像經濟效益一樣,有著類似邊際效應遞減的規律。
所以社會價值中物質財富的無限增加,可能會使我們快樂一陣子,但卻無法定義幸福。實際上幸福本就是一種感覺,非要量化的話,可以用幸福基準線來衡量幸福感。
我們可以通過行為認知療法來提升幸福基準線,即在:改變,信念,正確視角,感恩,幽默五方面做出行動。
(1)認知行為療法
認知行為療法,是通過改變思維和行為來改變不良認知,以達到消除不良情緒和行為的治療方法。
簡而言之,就是通過改變認知和情緒來改變行為,行為改變後,又能反過來矯正認知,改善情緒。在此過程中,情感、行為、認知三方面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2)關於改變的幾點認知:
第一,劇烈的改變不易發生,日常的改變往往是基微小的、基礎性的。所以不用一開始就給自己定一個宏大的,或者說過於理想的目標,執行過程中也要合理分配任務量。
第二,在改變的過程中,自製力並不那麼重要,相反立刻行動更重要。很多事情沒有自製力的人也可以做到。
第三,堅定的自我信念,以及他人傳達出的信念,可以創造改變的現實。
第四,痛苦難以消除,但可以被接受。選擇用積極的、成功的視角而非痛苦的失敗的視角來看待事物,是更為科學的有益的方式。
(2)做出改變的行為:
行動,是最為重要的一環,也是決定性的一環,有了全新的認知,行為必須跟上,不然就會回到原點。
當你迷茫時,只要還能控制住情緒,不妨暫時放空思緒,不要猶豫立即開始實踐,行為反過來也可以改變認知和感情。
如何行動:
第一,首先找到你自己的優勢,提出高一點的標准和執行計劃,並堅信自己能夠做到,同時去尋求一個對你表示友好,表達贊美的環境,堅持下去。
第二,對於生活中的小幸福,小美好,不要因為適應了或習慣了而視而不見。那些心懷感恩的人,擁有比普通人更融洽的人際關系,其免疫力更強,也更健康長壽。
記得每天寫下「感恩日記」——記錄3-5件值得感恩的事,隔一段時間對某人寫信表達感謝並在正式場合讀給他聽,或請對方吃一頓感謝飯。
第三,對於生活中的小摩擦、小矛盾,注意發掘幽默感。
你可以通過觀察身邊那些幽默的人、喜劇演員,來總結他們身上有什麼幽默的要點、自己身上有沒有這樣的特點,並在每天結束時,記錄下3-5件幽默的事。試一下,看幽默的人生是不是會輕松很多。
(3)情感的寬恕
無論以上的內容你是否能夠做到,都無法改變一個事實,那就是,你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
人都會有喜怒哀樂,請允許自己為人,在情感上對自己好一點吧,允許自己軟弱,允許自己偶爾偷懶,做不到。
練習積極
----用3因素增強幸福
1、自尊
自尊與幸福感聯系緊密,我們的自尊越高,幸福感越高。自尊到底是什麼?其實它包含自我效能感和自我價值感兩方面,前者是我們對事物的把握和執行能力,後者是在處理事情中感到的價值。
但長期以來,我們對自尊都存在一些誤解,比如,自尊來源於別人的誇贊,以及高成就的人自尊一定高。
但其實高成就的人不一定擁有高自尊,因為自尊來源於我們自身付出與努力帶來的肯定,而非外界空洞的誇獎。
自尊分為依賴性自尊、獨立性自尊和無條件自尊三層次,三個層次層層遞進:
(1)依賴性自尊:來源於他人的表揚和認同,建立在別人的判斷和與他人的比較上。
(2)獨立性自尊:來源於內在自我,不依賴於別人。
(3)無條件自尊:既不來源於他人,也不來源於自身,不需做任何比較,而是一種自然的存在狀態。
那麼如何提高自尊讓我們感到更幸福呢?可以通過以下的方式:
隱形設想:不斷暗示自己,除了自己以外無人知道自己的真實水平,在這種拋開他人的狀態下,來確定自己的真實想法。
想像未來:想像未來五年、十年自己會在哪裡、做什麼,來確定到底什麼是重要的。
保持誠實:嘗試一周不說假話,不斷練習,使潛意識認同自己說的話是有價值的。
2、追求卓越而非完美主義
完美主義聽上去好像挺好的,是個優點,但深入了解後發現事實並非如此。
完美主義指的是不受控制地對完美的追求,同時伴隨著對失敗的恐懼和無法接受,這體現的其實是一種固化的直線思維。完美主義的人永遠達不到他設定的本就不切實際的高目標,因而也不會快樂。
完美主義對我們而言,是一個限制性而非促進性的因素,完美主義過度關注結果而非過程,使他們尤其害怕失敗,因此可能不願行動,也就陷入了停滯。
而追求卓越則是注重整體的過程,既追求結果,也能接受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的過程,這體現的是一種靈活變通的思維方式,追求卓越的人享受過程,所以也懂得休息。
提出完美主義,是希望我們能避開這一陷阱,用追求卓越來代替完美主義
3、處理好親密關系
對於親密關系我們需要引入一些新認知:
(1)親密關系中必然有沖突存在,我們需要允許沖突存在,並學會處理沖突
(2)親密關系是被了解而非被認可
(3)親密關系不能自生自滅,需要雙方樹立持續付出和經營的意識
如何處理好親密關系,除了避免以上的認知雷區外,還有一個十分接地氣的實操技巧,那就是:撫摸與擁抱。試著每天擁抱你的伴侶8-12次,不用一星期,不光你們的關系,你們的人生態度都會發生積極的轉變。
穩穩的幸福
----以追求幸福為使命的積極心理學
讀完這些,是不是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以前你可能會問:我到底有什麼問題?而現在你發現還可以問:我有什麼天賦,有什麼變得更好的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要是有誰要去看心理醫生,大多數人的反應可能都是這人一定有什麼毛病,而不是這人可能想變得幸福。
這是由於心理學發展到現在,踐行的使命更多在於幫助解決痛苦,也就是仍處在傳統心理學領域。所以我們普通人對心理學的認知通常都停留在傳統心理學這一狹隘的組成部分。
實際上心理學的內容是很廣闊的,心理學的三大使命是:解決痛苦,追求幸福以及發展和培養天賦,使平凡的生活更具意義。而傳統心理學剛好只踐行了第一層使命。
傳統心理學過度強調心理消極的一面,而積極心理學關注心理積極的一面,注重改善個人發展,盡管積極心理學仍在發展早期,但積極心理學仍是對傳統心理學的必要補充。
學習積極心理學,不僅可以幫助打開我們長期以來因傳統心理學影響而受到的思想禁錮,更多地關注積極面而非單一的消極面,也有可能激發我們個人的潛能。
那些說積極心理學是心靈雞湯的人,只不過是停留在了膚淺的情感層面,而沒有繼續行動,也沒有改變固有的認知。
積極心理學可以說是平易近人的,它並沒有那麼多光環和神秘感,對我們普通人而言是能起到實際幫助的,《哈佛幸福課》的導師泰.本.哈切爾教授正是積極心理學的倡導者。
緩解痛苦是必要的,但追求幸福也同樣有此必要,如果沒有對幸福的期待,生活就會是一潭死水。
強烈推薦大家去看看原課程視頻,想要進一步了解積極心理學的,也可以看看其他的參考書籍,後面有機會再和大家一起聊聊。推薦幾本積極心理學的著作,沙哈爾老師所著《幸福的方法》、《幸福超越完美》。
希望大家都能過得更加幸福❤
主筆:阿丘
編輯:如沐書單
圖片:網路 侵刪
關於幸福的話題,你有哪些想說的,留言板告訴我們哦~
如果您的閱讀習慣是在公眾號中閱讀,歡迎 關注如沐書單公眾號 哦~精彩薦文剖文不容錯過,還有驚喜「一文看懂」系列等著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