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幸福是什麼也許這是最好的詮釋
文/易水寒
除了IQ高以外,人和動物的區別在於人有七情六慾,即人是有感情和慾望的。除此以外,人作為天地間的一種生物,與其他生物並無任何本質區別。人生短短幾十年,不知是否每個人自懂事後都曾問過自己,這輩子想要怎樣活。不管如何選擇,其實都是為了獲得一種內心感受,一種讓自己內心愉悅的感受,這種感受越強烈越好,越持久越好,最好能持續到自己離開人世的一天。這種感棚賀李受就是幸福感,也就是平常所說的幸福。幸福看不見摸不著,但可以感受到,它是一種心理感覺。芸芸眾生窮極一生追求的正是這幸福感。
Part 1 幸福感究竟是什麼
幸福感由何而來?它是通過對慾望的滿足來獲取。何為慾望?慾望是人試圖通過某事得到某種想要的東西的心理感覺。換句話說,是人們想要實現某種預期目標的心理感受,而滿足個人慾望的過程就是個人所處現實位置和其預期目標之間形成的相對落差逐漸縮減直至兩者相遇的過程,這種過程將給人帶來心理愉悅感。 完整地詮釋,幸福則是個人所處現實和其預期目標之間形成的相對落差在逐漸縮減直至兩者相遇的過程中所帶來的一次性或持續性的心理愉悅感。
譬如,有人終日未食,肚子空空如也,來到街邊小館叫了兩籠鮮肉大包,包子剛呈上,他就狼吞虎咽起來,一籠包子下肚,胃漸漸鼓起,這個過程讓他非常滿足,這是食慾的滿足帶來的幸福感。接著,他瞅著第二籠包子,感覺吃不下了,但不吃又浪費,只好繼續拿起包子往嘴裡送,此刻包子已經不再美味,甚至還有點讓人作嘔,這是為何?因為吃飽作為一個預期目標已經達到,從飢餓到飽腹的相對過程已經完成,以飽的狀態作為現實位置無法再沿著這條線設定進一步預期目標,那自然就沒有形成相對落差,也就不會出現落差縮減甚至消失的過程,幸福感就無從產生。但若我們轉換預期目標,將其設定為打包帶走下頓再吃,則實現這一目標則可以帶來又一個滿足感。
Part 2 幸福感可以量化且條條大路通羅馬
幸福感可強可弱,因此我們引入一個概念,叫幸福感指數,峰值100。從古至今,人人都在追求幸福感的最大化,即達到峰值,但不同的人達到相同或近似值的幸福感指數歷經的過程卻大相徑庭。試想一個出身在工薪階層的孩子和生長在福布斯財富排名百強家庭的孩子哪個更幸福?
答案可能是前者也可能是後者,還可能兩者同樣幸福。原因是幸福感產生於個人現實所處之位置與其預期目標之間的相對落差,關鍵就在於鏈遲這相對性,而無關其現實所處位置之絕對水平以及預期目標所設之絕對水平。
比如,一個中學畢業從農村來大城市打工的年輕人通過努力在家鄉買了房子,娶了老婆,生了孩子,對他來說,人活一輩子不就圖這些嗎?他感到非常幸福。
而另一個年輕人,出生在一線城市,父母靠拆遷擁有七八套房子,本來也是名牌大學畢業,工作穩定體面,潛在女朋友常有而固定女朋友不常有,但是他自己感覺不到明顯的幸福感,問他怎樣才覺得幸福,他說我要創業融資上市,身價起碼達到數十億才能感到非常幸福,這樣的答案算是目標明確了。他還可能這樣回答:我不覺得幸福,不知道怎樣才會幸福。這樣的人是否可悲?而這就是當下大多數人實實在在的現實。
還有那些汶川地震過後,被壓在廢墟中的人們,他們隨著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已逐漸喪失了生的希望,可就在快支撐不住的時候突然被救了出來,對劫後重生的他們而言,生命餘下的每一天都是賺來的,活著本身就是一種幸福。
Part 3 如何獲得幸福感
既然獲得相同或近似值幸福感指數的過程不是固定不變的,那麼我們該如何才能獲得或者更容易獲得幸福感呢?根據幸福感的定義,方法有二。
一是努力達到我們設定的預期目標 ,這也是大拍氏眾的自然選擇,當一個人努力實現自己想要達到的目標,得到想要的東西的時候,他會感到幸福。
二是減少自身對各種物質和精神享受的慾望 ,縮短現實和預期目標之間的起始相對落差。距離短了,到達終點的難度自然不就低了嗎?我們可從兩方面來理解減少慾望的含義:1、消除不必要的慾望。內心不要有過多紛繁復雜的東西,慾望過多會使人為了要滿足它而形神俱損,惶惶不可終日。2、降低對某種慾望的強烈度。當預期目標越容易實現,那就越容易獲得幸福感。
就像人們普遍都有追逐財富的慾望,如果他的目標是1000萬,那可能會在人生的大部分時間里頂著巨大壓力拚命工作,以至鬱郁寡歡,已經不懂得什麼是幸福。但他真的需要1000萬嗎?當嘗試把目標定為100萬時,達到目標的難度就大大降低,通過一定時間的努力工作,實現目標時就會感到幸福快樂,後續的盈利就是錦上添花,此時心態輕松安逸,幸福感指數自然飆升。反之,當他銀行卡里數字變成六個零,他的慾望仍得不到滿足,還想繼續追求七八個零甚至更多,對財富過度的追求將會無謂地勞心傷神,透支生命,甚至有些人在滿足自己過度慾望的過程中不幸夭折,早早地離開人世。
再比如,一個身高170,體重200斤的小胖墩,決心減肥,目標120斤。80斤的鴻溝讓現實和預期相遇的過程變得遙遙無期,因此他長期處在抑鬱的狀態之中,高興不起來,堅持鍛煉對他來說總是那麼難。如果他從心裡覺得自己的體重減到150斤就不錯了,那30斤的差距實現起來就沒那麼遙不可及,努力的過程也變得更能堅持更有動力,尤其在完成目標的那一刻他將體會到巨大的成就感,也就是我們說的幸福感。因此,從心底真正降低自身慾望的程度也能使我們更容易獲得幸福感。
Part 4 如何讓幸福感持續
上面分析了如何獲得幸福感,可一旦實現了預期目標,產生了相應的幸福感,隨著相對落差的消失,帶來的幸福感也會很快消失。我們該如何持續性地獲得幸福感?可能有人會說那就緊接著設定下一個目標,這樣周而復始,讓自己永遠都在縮減相對落差的路上。套用一句喬布斯的話,「Keeplooking, don』t settle」。這樣究竟對不對?
如果不斷追求下一個目標的過程也就是不斷縮減相對落差的過程不產生任何其他成本的話,我也非常同意這樣去做。但現實卻不是這樣,在不斷追求一個又一個預期目標的過程中我們承擔著付出越來越大機會成本的風險——喪失生活情趣,心理壓力過大,亞健康,慢性病,甚至猝死。同時由於某些目標的不斷提高對我們的邊際效用遞減,比如100萬對你意義重大,1000萬對你意義還是很大,但1億對你的意義就沒那麼大,10億就只是躺在銀行卡里的數字了。因此對目標的持續追求所帶來的風險收益比/性價比可能越來越低,往往到頭來得不償失。
就像小沈陽在《不差錢》里說的那樣:「人這一生最痛苦的事情你知道是什麼嗎?就是人死了,錢沒花完。」我要說的是,人這一生最最痛苦的事是人死了,錢還沒開始花呢。那我們該如何讓幸福感一直延續下去呢?請在有生之年盡力做到以下幾點:
1、 保持身體健康 。只有健康的體魄,才能更好地去體會和感受種種經歷帶來的幸福感。身體不適就會造成消沉煩躁,喪失熱愛生活的能力,這對我們提高幸福感指數來講是嚴重的回撤,就像股票投資一樣,避免不該有的回撤就是在增加幸福感。
2、 形成正面積極的價值觀 。價值觀取決於世界觀、人生觀和自我認知,它指導人們辨別是非,做出判斷和選擇。正面積極的價值觀也是相對的,相對於我們所處社會所倡導的主流價值觀而言,不同時期正面積極的內涵可能並不相同。正面積極意味著你所設定的預期目標符合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容易得到他人的肯定,不會損害他人的利益,這樣的追求會讓人坦然,全身心投入,不會有內疚不安自責等負面情緒的產生,而負面情緒都是減低我們幸福感指數的因素。
3、避免縱欲 。慾望主要指食慾,性慾,利慾,名欲,權力欲,不甘人後的攀比欲,這些都是貪欲。俗話說,欲壑難填。人們為了滿足這些貪欲,推杯換盞,胡吃海喝,勾心鬥角,勞心傷神。早已不顧自己這樣做到底為了什麼,也早已不去思考這輩子最珍貴的東西是什麼。寶貴的生命都浪費在無謂的追逐上,一輩子渾渾噩噩地過去。這樣的人一生都在追求自以為的幸福,卻從未真正感到過高質量的幸福。為了追求並非必要的且效用遞減的目標而付出慘重不可逆的的代價,即使一次次短暫地滿足了慾望,對於提升一個人的整體幸福感指數還是沒有任何幫助甚至會倒退,這真是一樁不劃算的買賣。因此,我們要避免縱欲無度,深刻去體會過猶不及的道理。
4 、 擁有平和心態 。在人們追求預期目標的過程中,有些會如願,有些卻事與願違,這時候人往往會產生挫敗感,從而明顯降低幸福感指數。擁有平和心態,得失從容,不過於執著,同時以無為之心修身養性,清心寡慾,就會降低身心受損的概率和程度,讓自己獲得更寶貴的東西,比如健康長壽,有價值的時間,愛情,親情,友情。
5 、 降低預期 。最終使預期目標低於現實位置。這一點聽起來有點奇怪,怎麼會給自己設定的預期目標比現實位置還要低呢?人不都應該往高處走嗎?或許換句類似的話講大家就比較容易理解了,就是知足常樂。怎麼才能做到知足呢?自己想要的總是比擁有的多,肯定無法知足。想要的剛好等於擁有的,是不是知足呢?算是,但是這樣的知足能讓你感到快樂嗎?也許,但是可能不常有,也可能不會有多快樂。那自己想要的比擁有的還要少,是不是知足呢?當然是,這樣的知足能不能讓自己時常感到快樂呢?答案是肯定的,因為當一個人從心裡真正感覺到自己擁有的大大超出自己需要的時候,豈不就像張大民一樣,任現實風吹雨打,自個兒成天沒事兒偷著樂!
然而,這種狀態絕大部分人是無法真正達到的,我認為只有兩種人可以達到:一種是幾乎沒開竅的,安於最簡單的生活,給什麼是什麼,沒有多餘心思,活得夠簡單,怎麼活都是賺的;另一種是完全開竅的,也就是聖人,看透一切事物本質,化繁為簡,去欲保真,清靜無為。聖人不僅是寡慾,而且是無欲,既然無欲,自然預期目標遠低於現實位置,自然不會被身外之物牽動心神。因此,這種狀態或許應該是我們盡量不斷去靠近的目標。如果把這也看作是一個預期目標的話,縮減甚至消除其與現實位置之間的相對落差的過程就是獲得持續幸福感的終極源泉之所在。而現實和預期目標兩者相遇的時候也就是無限接近聖人般無欲無求狀態的時候。我時常會想,漫漫歷史長河,人類到底在追求什麼?遠古時代,古代,近代和現代人們的總體幸福感指數有提高或者有顯著提高嗎?老莊崇尚的道法自然,清靜無為的思想究竟為何,又該如何應用到當下?人類文明發展的意義到底又在哪裡?
作為凡夫俗子,我們活在當下這個浮華世界,雖做不到無欲無求但也不應縱欲無度。人生短短數十載,何為目的何為手段值得我們去深思。切莫攀比,追求真正屬於我們自己的幸福吧。願大家:
以聊勝於無之心,隨性入世,積極爭取,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以無為不爭之心,修身養性,清心寡慾,淡然平和,知足常樂。
❷ 我們窮極一生,究竟追尋的是什麼
我們窮極一生所追求的東西,不過是他人與生俱來的.
曾經年少,看丑小鴨的故事,覺得丑小鴨好可憐,好在最終是HAPPY END.現在長大了,卻忽然明白,丑小鴨之所以會變成天鵝,那是因為他本身就是一隻天鵝.真正的鴨子,無論再怎麼努力,也無法成為天鵝.近日裡心情總是起起伏伏,總覺得現在的生活很好.在遠離鬧市的地方,租了一間很小的屋子,10平米那麼大小,卻在南面有一扇巨大的落地窗.推拉門樣式,外面是寬闊的陽台.昨日出門去,買一本萌芽,這是我久不看的雜志,所謂的久,1年以上在一家小店的窗戶前,叫一杯紅茶,愜意的享受了2個小時的安靜看書的時光.覺得,生活,就這樣平靜,婉若那杯冰紅茶,色澤鮮艷,又有檸檬做裝扮,喝起來,絲絲涼意,酸酸甜甜.這樣,真好.擁擠的地鐵,大家在一趟車上,似乎目的一致,一旦停車,我們就會忘記彼此.不會在意是多麼巧合讓我們遇見,這樣的巧合太多了,多到我們麻木了,於是,下車,忘記.蓮花路,天橋.風呼嘯而過,看到旁邊有人在演奏,姑且將那成為演奏吧.順手丟去一個硬幣.砸出好聽的聲音.我想,他們所追求的是什麼呢?衣食無憂么?還是自由自在?或者只是路人丟來的一個硬幣?又或者是別的什麼.那麼我所追求的,又是什麼呢?似乎,現在的生活,已經是曾經的我所追求的,也是我現在所追求的...很久不上游戲,偶爾上去也是自稱不是本人.游戲呢,你在游戲中追求的是什麼呢? 是時間的消磨,還是游戲中的萬人景仰?又或者,殺人的快感?又或者,是某種期待和感情?如果真的存在命運,而現實我們又無法更改.我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天鵝,所以一直努力的充當和扮演天鵝嗎?如果游戲中也存在命運,那操縱這游戲命運的人,又會怎樣去操控呢?我們在游戲中,來尋找現實無法得到的滿足么?近日總是鬱郁寡歡,卻需要強顏歡笑.不, 那不是強顏歡笑,只是隱藏了自己的心情.習慣性的與人保持一定的距離,不讓別人靠自己很近,所以習慣性的學會了控制自己的感情.似乎,已經太過清醒.開心,笑,不會有人在乎你的眼神里是否有失落與感傷.開心,笑,不會有人在乎你是否真正的在笑.習慣性的給自己貼一張笑臉,自己卻清晰逼真的看清楚自己的內心世界.觸目驚心,依舊在笑.不願涉及感傷的話題,因為怕自己沉默.既然已經得到自己想要的,還有什麼理由要繼續下去呢?不與人溝通和交談,不與人親近和聯系,久而久之,漸漸有了警戒,是不相信自己,還是不相信他人...很累,卻遲遲不願意睡覺,窗外風聲忽忽作響,房間里孫燕姿在不眠不休的歌唱.歌唱者傾注了感情和力量在歌裡面,那我的感情去哪裡了呢?似乎,無法尋回.我們窮極一生所追求的,原來都是別人與生具來的.也只有我們的教育,才有勤能補拙這樣的說法.試問,一個不是天鵝的鴨子,再勤奮,有可能變成天鵝嗎?他們說,人應當保持希望,可終究,我們窮極一生想要追求的,卻是別人與生具來的.又或者,別人窮極一生想要追求的,卻是我們與生具來的.又有什麼意義.
❸ 人的一生到底在追求什麼
我覺得,人生一世,不同的人,追求是不同的。普通人追尋的是個人幸福;有胸懷、有格局的人,追求社會的進步和人類的解放;有宗教情懷的人,尋找的是人生和世界的終極意義,如人從哪裡來,到哪裡去,人生的意義何在?
概而括之,我們窮極一生,追尋的無外乎個人和大眾的幸福或是自由。可以大致分為幾個層次或是階段。
四是性靈的幸福,即實現靈魂自由。主要指玄奘、鑒真、法顯等宗教家。他們認為,不管為自己為家庭,還是為國為民,都沒有根本上解決人從哪裡來、到哪裡去,世界是什麼、我是誰等問題。人生的終極目的和意義到底是什麼,是他們一生為之追求奮斗的理想。為了這一理想,為了普度眾生,追求彼岸世界,他們可以象革命家那樣,棄自己的生命於不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