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幸福生活 > 教師如何從同事獲得幸福感

教師如何從同事獲得幸福感

發布時間:2024-06-14 21:14:21

A. 如何提高教師的幸福感

一、學校:管理「人本化」,構建和諧學校

首先,在學校管理中,應該把教師管理作為第一需要,樹立「以教師為本」的管理理念。認識到教師作為一個人有多種需要,努力去滿足他們的需求,努力通過構建和諧學校,讓學校充滿著一種和諧、融洽的人際關系,營造出一種細水長流的的幸福氛圍。讓教師在和諧的大家庭中快樂工作、盡情享受幸福。一個教師只有人際關系和諧才能在課堂上和生活中充滿智慧和活力,否則就可能帶著負擔和壓力工作。人際關系、人際環境可能成就一個人,也可能讓人消沉。而催人奮進的團隊氛圍里充滿著「團結與協作」、「關注與期待」、「理解與寬容」、「支持與幫助」,在這樣的團隊里,每位教師還會不幸福嗎?

其次,學校要為教師延伸和拓展學習空間、實踐空間、展示空間,努力提升教師幸福感,要讓教師逐步體會人生因學生而精彩,生命因課堂而豐厚。學校的關愛要讓教師覺得滿足,學校要得到老師的尊重和理解,首先就要尊重和理解老師,哪怕是鼓勵教師競爭,也要創設既有壓力又有活力,有序、公正的機制和環境。

再次,拿破崙說過:「人生最大的幸福莫過於自己的潛能得到最大的發揮。」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需要有適宜的環境,學校要使教師得到發展,潛能得到發揮,適合教師的定位是十分重要的。讓教師積極參與到學校管理當中,各自發揮自己的潛能,為學校的發展出謀劃策,不但能使教師體驗到更多的幸福,更能提高學校管理的效率。

又次,學校還應該改革教師的評價考核制度。我們知道教師的職業具有特殊性,按照企業的科層式管理和考核無疑是不科學的,因此應該將「剛性管理」變為「柔性管理」,讓教師有更多自主安排的時間和空間,突出教師的主體意識,提高自我管理水平,最大限度的發揮教師的主體性;對教師的評價應注重過程評價,改變過去重結果輕過程的評價,體現「公正、公平」的原則,將近期評價與遠期評價結合,將面向過去的獎懲性評價轉化成面向未來的發展性評價,著重於教師的發展,以提高教師素質為目的。

最後,我們在關注教師專業成長的同時,還應該關注他們的生活,幸福是來自生活和工作兩方面的。我們要培養和引導那些缺乏生活信念的老師形成開朗、豁達的生活態度。因為在激烈競爭的時代,只有樹立科學健康的生活態度,增強自我心理調控能力才能承受住壓力。

二、社會:給予理解、關愛與支持

教師是 凡人,有七情六慾,也會犯錯誤,社會不能求全責備、苛刻要求,在全社會贊美教師的春蠶精神和蠟燭精神,強調教師的奉獻和責任的同時,應該正確看待教師的角色,不能把教師神話、「聖人化」。教師是一種特殊的職業,他們擔負著為國家培養棟梁的重任,他們的壓力、工作量都遠遠超過一般人,因此,社會應該努力營造尊師重教的氛圍,給教師提供更多的法律保障;社會公眾應該關心和支持教育事業,給教師以更多的關愛,創造條件減輕教師的壓力,幫助他們走出教師職業的種種束縛。尤其是學生的家長,更應該多多支持教師的教學工作,多一點理解、信任和關心,相信教師一定會收獲更多的幸福體驗。

三、教師:重視身心健康,認識自我,尋找支持,更新教育觀念

不論是學校還是社會,他們的努力對教師幸福感的提升都是外在的。由於幸福感主要來自於個體主觀的感受,所以教師對幸福感的體驗,更多的還是依賴於教師自身,離不開教師自身對幸福的積極追求與感受。

(一)重視身心健康,奠定幸福基礎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身體健康是干好工作的保證,是實現理想目標的基礎,是增強教師幸福感的關鍵。除了學校要給予重視以外,更重要的是教師要注意自己的健康狀況,堅持鍛煉,合理膳食,學會調節自己的心理,為自己減壓,在生活和工作中應該保持健康的幽默感,必要時應學會尋求幫助,及時得到有效的治療。

(二)認識自我,積極對待

教師這個職業的特殊性決定了人們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教師的責任重大,肩負著培養國家棟梁的重任。如果是即將選擇做教師的新人,應該再次進行自我認識和自我評價,確定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歡這個職業。只有確定自己是真心喜歡,熱愛教育事業和學生,能夠站在為社會做貢獻的立場上對待工作,他才能感到快樂和幸福。如果是已經成為教師,而還沒有體驗到幸福的人,應盡快進行自我反思,從不同側面了解自己,積極參加學校的活動,尋找機會發揮自己的才能,在工作中尋找樂趣。俗話說「做一行,愛一行」。只有真正愛上教育,才可能將壓力化為動力,從中得以自我實現,獲得喜悅,得到快樂,收獲幸福。

(三)教師作為一個社會人,他的幸福離不開學校、社會、學生、學生家長、同事、家人的支持。這些支持可以是提供物質或信息上的幫助以增加教師的喜悅感、歸屬感,提高自尊感、自信心,當教師面臨應激性的生活事件時,這些支持還可以組織或緩解應激反應、安定神經內分泌系統、增加健康的行為模式,從而增加積極情感並抑制消極情感,防止降低主觀幸福感。因此,良好的社會關系可以增加教師的主觀幸福感,而不良的社會關系則會降低主觀幸福感。除了號召社會給予教師多方面支持外,更多的時候需要教師主動出擊,尋找支持。

教師之間的支持可以通過建立積極的支持團體——教師聯盟來實現,在團體中教師可以互相傾訴心聲、互相幫助。教師聯盟的建立需要教師們交出坦誠的心,真誠的對待彼此,共同解決問題、分享快樂。

師生之間的支持也是建立在教師對學生坦誠的基礎上。比如當學生提出超出自己能力范圍的問題時,教師應該坦誠的告訴學生自己的知識有限,會盡快查看相關資料或請教其他教師後再給出答案,而不是不懂裝懂或以別的理由搪塞學生的提問來希望獲得學生的尊重。當師生之間建立了信任親密的關系、學生願意分享自己的興趣和想法後,教師就可以根據他們的要求選擇合適的方法教學,提高教學效率,充分享受教學帶來的樂趣和幸福。

有研究表示,教師的到學生家長的支持越大,就會收獲越多的幸福。得到學生家長的幫助和鼓勵,對教師來說是一筆大財富。他們能夠使教師的工作變得簡單,能夠減輕教師的壓力。在教師和家長友好、積極的關系下,學生在學校中的表現會更好。雖然與家長的聯系需要教師投入一定的時間和精力,但這種投入是值得的。教師可以告訴家長如何輔助孩子的學習。在與家長的交往中,應該拋開教師這個職業的身份,以朋友關系與家長相處。尋求家長的支持,不僅能夠幫助孩子學習,還能使教師了解學生的家庭背景和性格,從而更好地開展教學。

還有一種支持是來自書本的,書中自有黃金屋,多看書充實自己,在教學工作中能夠更加得心應手,幸福感會更強。尋求學校的支持主要是教師向所在學校提出申請參加專業培訓,提高教學能力,從而提高幸福感。各種社會支持還有很多很多,只要教師有心尋求,他們對提高幸福感都大有幫助。

(四)自我更新,專業發展

有學者把教師的職業存在狀態分成了三類:「生存型」、「享受型」、「發展型」,不同的類型體現出他們對幸福不同程度的體驗。「發展型」的教師對幸福的體驗程度更高。對於教師來說,如果想體驗到更多的幸福,就應該向「發展型」教師靠攏。「生存型」、「享受型」、「發展型」這三種狀態體現了一種由低到高的提升,是一種價值追求從「功利」到「非功利」再到「超功利」的飛躍。只要教師願意更新教育觀念,積極尋求專業發展,激勵自我更新,通過不斷的提升和完善,向「發展型」教師邁進,就一定能夠體驗到更多的幸福。

B. 如何提升教師的幸福感

人活著不是為了痛苦,追求幸福是人類永恆的目標,培養出幸福的學生是教師的最高境界。沒有人能將自己不具備的東西奉獻給別人。教師要給學生以幸福,自己首先應成為一個幸福的人,一個懂得如何創造幸福生活的人。那麼我們怎樣才能成為幸福的教師呢?觀察我們周圍幸福和不那麼幸福的教師的人生軌跡,剖析我們自己感覺幸福和痛苦的職業生涯片段,瀏覽目之所及的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傳記,從中可以發現不妨稱之為幸福教師秘訣的三條定律:
一、善待自己別跟自己過不去
在教育遠未普及,教育從業人員不多的年代裡,教師作為少數擁有知識的社會成員,往往被人們視為先知而倍受尊崇,在古代甚至成為知識與道德的化身,一度被抬到與天地君親並列的高度。對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有一日為師,終生為父之說。但時代不同了,如今科技昌明、教育普及,知識不僅不再由教師等少數人所獨享,而且教師中的大多數中小學教師已居於知識分子的基礎階層。往昔視同父子的師生關系早已失去存在的理由,取而代之的是平等的民主的師生關系。因此,在自己的社會角色定位問題上,我們應在以下兩個方面調整心態:1、放下因巨大的歷史文化慣性而留存於我們心中的師道尊嚴的架子,學會以平等平和的方式與人相處,與人交流。事實上,對教師心理健康影響很大的與學生及其家長的人際沖突,不少是因為我們自覺不自覺的自視高人一等造成的。2、如果准備以教師為終身職業,那麼我們就應該放棄不必要的攀比之心,善於從自己的職業優勢中尋找人生的樂趣。不與從政者比地位。居廟堂之高,有高處不勝寒的苦惱;處江湖之遠,有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閑適。不與經商者比財富。你財源茂盛達三江,我桃李繽紛滿天下。陶鑄在文革中橫遭迫害時曾賦詩遣懷,說心底無私天地寬。無私,境界太高,我等雖為人師,但實為常人,很難達此崇高境界,但適時調整心態,使心理在迅速變化的社會中保持平衡,還是可以做到的。保持心理平衡是維護身心健康的基石。有醫學專家稱心理平衡的保健作用超過了其他一切保健作用的總和。只要注意並做到心理平衡,就掌握了開啟健康與幸福之門的金鑰匙。
現代教育強調五育並舉,體育是其中的重要內容。教師要求學生全面發展,強調體育的重要,但多數教師自已並未身體力行為學生作出表率。由於長年夜以繼日地緊張工作,加之疏於鍛煉調節,教師身體健康狀況同樣堪憂。
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比一般人更理解健全的精神在健全的身體中的含義,比一般民眾擁有更多的健身知識,更為注重身體的保健與鍛煉。從個人角度看,健康的身體是我們從事教育工作的基本條件,是我們除專業知識與經驗外幾乎唯一的個人資源,更應特別珍惜;從社會角度看,教師也應為學生樹立終身從事健身運動的表率,為全民健身運動的普及開展,為中華民族身體素質的整體提升作出自己特別的貢獻。
作為教師,要獲得生活的幸福,還應該在以下兩方面調整個人的工作生活方式:1、自覺執行兩規。即在規定的時間里完成規定的工作任務,在有限的時間內做有效的事情,不要透支生命去做於己不利於人未必有利的所渭奉獻。2、積極適度休閑。要善於利用雙休日、寒暑假和每天緊張工作之餘的閑暇時間進行自我保健、游戲、娛樂、幽默等活動,以調整身心、保持精神的健康狀態。
二、善待學生努力做一個成功的教師
教師的生命是與一屆又一屆的學生的成長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在一批批學生的成長中,我們由稚嫩走向成熟,從成熟走向衰老。在我們的學生中的長者、賢者成為社會棟梁時,我們便自然地從三尺講台上悄然消失,成為人生夕照景觀中的一個組成部分。
身為教師,要獲得人生的幸福,必須首先成為一個成功的教師。職業生涯失敗而人生卻幸福的教師是不存在的。善待學生是教師事業成功的前提,對學生真誠無私的愛是獲取教育成功的原動力。沒有學生的合作,教師的工作絕對不會有成效。可以這樣說:教師工作的成功程度取決於教師調度學生與自已合作的興趣與能力的程度。
首先,愛學生就要了解他們。了解他們的愛好和才能,了解他們的個性特點,了解他們的精神世界。對一個好教師而言,只有了解了每個學生的特點,才能引導他們成為有個性、有志向、有智慧的完整的人。教育是人學,是對人類靈魂的引導與塑造。蘇霍姆林斯基說得好: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發展,他的思想、興趣、愛好、才能、稟賦、傾向,就談不上教育。
其次,愛學生就要公平對待所有學生,把每一個學生視為自己的子弟。據有關教師人格特徵的調查,在學生眼裡,公正客觀被視為理想教師最重要的品質之一。他們最希望教師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不厚此薄彼;他們最不滿意教師憑個人好惡偏愛、偏袒某些學生或冷落、歧視某些學生。公正,這是孩子信賴教師的基礎。
第三,愛學生就要尊重他們的人格和創造精神,與他們平等相處,用信任與關切激發他們的求知慾和創造欲,在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教與學互為關聯,互為依存,即謂教學相長,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一名好教師會將學生放在平等地位,信任他們,尊重他們,視他們為自己的朋友和共同探求真理的夥伴。
三、善待同仁做一個與人善處的人
中國人在處理人際關系時是很講緣份的,所謂同船過渡,五百年修正是這種緣分觀的寫照。信緣、隨緣的觀念有助於增進人際關系。教師間公共的人際關系無外乎合作與競爭兩種。正確處理這兩種關系,使之有利於事業發展,有利於身心健康,是一個人情商高反映。是同行必有比較,有比較必見高低。在高低差別顯現之後如何對待朝夕相處的同事,還涉及一個人的精神境界問題。
善待同仁可以多些情誼,少些糾紛。人與人相處久了.又是一種天然的競爭關系,矛盾在所難免。處理矛盾時,應少些沖動,多些理智。思考問題時嚴謹些,盡量使自己的言論與要求合法、合理、合情;採取行動時慎重些,力爭做到有理、有利、有節。
學校追求的是綜合的育人效果,要求教師具備合作精神與團隊意識。只有在與同事有效的合作中,才能體現出我們的職業價值;也只有在教師這個團隊中,我們才能感覺到工作的幸福。
不論是我們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還是教師這個職業選擇了我們,總之,我們已走上了這條既光榮又苦澀的人生之路,而且我們中的絕大多數還會在這條路上走到底。既然選擇了以教師為終身職業,就應當以教育家自勵,在教育這方園地里精耕細作,用耐心播種愛心,自會收獲成功與歡樂。
快樂本為感覺,幸福取決於心情,教師工作的性質更是如此。只要我們盡心盡力,無愧於老師這個稱呼,縱然我們不刻意追求幸福,真正的幸福也會常駐我們心中。
一般認為,幸福感的構成成分應該包括物質幸福和精神幸福。物質幸福滿足一個人物質生活的需要,是幸福感的外在表現;精神幸福滿足一個人精神發展的需要,是幸福感的內在依託。也就是說,一個人的幸福必須是物質幸福和精神幸福的和諧統一,不能因為精神幸福的高尚而貶低物質幸福。
提高教師的幸福感,既要從內在幸福感方面找途徑,也要從外在幸福感方面尋找策略。
幸福是一種感覺,幸福不幸福全在於自己。

閱讀全文

與教師如何從同事獲得幸福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開頭女主在做瑜伽教練 瀏覽:270
內戰電影有哪些 瀏覽:685
環衛處事業單位怎麼改 瀏覽:361
八零後如何應對婚姻 瀏覽:143
石首事業編制什麼時候面試 瀏覽:284
韓國慰安婦軍妓電影 瀏覽:726
最近影院播放的愛情電影 瀏覽:734
豬男和狗相配婚姻如何 瀏覽:624
7080電視劇有哪些 瀏覽:885
男人全漏電影 瀏覽:777
鄉村愛情13除了優酷哪裡能看 瀏覽:126
經典喜劇農村老電影大全 瀏覽:688
芭比公主電影國語大全 瀏覽:518
事業單位復查在哪裡 瀏覽:532
刀槍不入的神話故事是哪個 瀏覽:618
乳酸菌和熱水哪個更健康 瀏覽:520
求佛保平安健康用什麼敬佛 瀏覽:667
婚姻出現了裂痕怎麼辦 瀏覽:632
我和我的家鄉多少分鍾 瀏覽:165
健康綜述怎麼寫 瀏覽: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