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幸福沒有那麼容易
幸福是一種內在感受,物質富足與否並非決定性因素,然而,幸福也並非虛無縹緲的,如果生活的基本保障都滿足不了,就不要妄論追求幸福。
真正發自內心的幸福,來源於兩點。
一個來源於家庭。生命通過基因傳承而延續,這是幸福感最根本的來源之一,因此當我們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時,會發自內心地感到幸福。這是所有生命的本能。這種幸福,是工作的成就無法取代的。
但是,這種幸福任何動物都有,人終究還有高於其他動物的追求。
因此,幸福的第二個來源是實現價值。當一個人得知自己的所作所為會給世界帶來或多或少的正面影響時,就會體會到人生的價值,從而意識到活著的意義。
一個幸福的人,必定擁有樂觀的人生態度。一個樂觀的人生態度比什麼都重要。
快樂來自於接受教育、樹立理想、建設和諧的人際關系,以及看清人生。人的一生都會有很多無奈的地方,永遠也不可能圓滿,然而,這才是人生的本來面目。因此,你必須接受所有的結果。這個時候謹記,隨緣,不要悔。只有這樣,人生才不會有遺憾。
我們把想要幸福的人比喻成四種漢堡可以選擇:
第一種:口味誘人,但是標準的垃圾食品
。第二種:口味很差,但富有營養。
第三種:既不好吃也不健康。
第四種:既好吃又健康。
你會選擇哪一種呢?
很多人會說當然是第四種了!
但事實上有很多人在生活中會選擇前三種。
選擇第一種的人是享樂主義型,及時行樂,逃避痛苦;
選擇第二種的人是忍辱負重,忙碌奔波;
選擇第三種的人是喪失意義,煩惱無助;
選擇第四種的人才是真正幸福型的人,既為未來努力,也懂得享受當下的人。
佛教說,心外求法即是外道。幸福說容易也容易,說不容易也不容易。當你能夠調節你的想法和對世界的看法時,你才能從容平和的面對人生的種種。這時,你才具備了幸福的能力,也就是對幸福的感知力。
羅伯特·波西格在《父子的世界》中說,他和一群老僧人爬喜馬拉雅山,雖然他最年輕,但和僧人比起來,他爬的最累。因為他的注意力只在山頂,而僧人們在享受他們的路途。
所以要有目標,是不是能實現它則在其次。目標是意義而不是結局。
你有哪些事是想做的?哪些事是不得不做的?練習一下,試著不斷減少不得不做的事,增加想要做的事,你就會幸福很多。
想要幸福的人,你悟道什麼了嗎?
2. 答案:簡單的幸福是什麼意思
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幸福很簡單。
從心理學角度看,幸福是一種主觀感受,當一個人的積極情緒超過消極情緒時,就會感到幸福。幸福感取決於我們對生活的認知評價,即一個人對自己的生活是否滿意。從社會學角度看,幸福感取決於個人和他人之間的關系,包括在社會當中所處的位置等。
幸福感一定程度上會影響社會的穩定,也是一個國家治理時所考量的重要因素。近些年,不少人開始疑惑,為什麼生活水平提高,幸福感反而下降了。
人類的幸福有10%受生活環境影響,50%由基因決定, 剩下的40%由自己掌控,能通過行動和觀念來構建。生活中決定幸福與否的,主要也是這部分因素,抓住這40%就可有效提升幸福感。
回憶一天中的美好時刻。每天的生活一定會存在一些美好的瞬間,比如吃了一口美食,舉手之勞換來別人一聲由衷的感謝……多回憶這些瞬間可以沖淡生活中的不愉快,有助於營造積極情緒。
3. 一個朋友在朋友圈發幸福就是這么簡單是什麼意思
幸福就是這么簡單,有感而發,只要你心情愉悅,心裡有愛,知足常樂,就會感到每天的生活都是美好的,幸福就是這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