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幸福生活 > 荔城區幸福路如何發展

荔城區幸福路如何發展

發布時間:2024-05-02 19:54:52

❶ 鑾嗙敯涓夊拰澶у帵灝忓尯鎴鋒暟

118鎴楓傛牴鎹鏌ヨ58鍚屽煄寰楃煡錛岃巻鐢頒笁鍜屽ぇ鍘︿綅浜庤巻鐢板競鑽斿煄鍖哄垢紱忚礬錛屽皬鍖烘繪埛鏁118鎴鳳紝2012騫寸e伐錛屽圭Н鐜1.50錛岀豢鍖栫巼鐧懼垎涔15.0銆

❷ 莆田市各個區的地理位置和經濟情況,到福州的距離特別是秀嶼區

莆田市,史稱「興化」,位於福建省沿海中部。現轄荔城區、城廂區、涵江區、秀嶼區和仙游縣。

荔城區位於閩東南沿海中部,北接涵江區,西連城廂區,東臨興化灣,是莆田市的中心城區和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荔城區是2002年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新城區,轄西天尾、黃石、新度、北高4個鎮和鎮海、拱辰2個街道,共有118個村委會,12個居委會,轄區總面積269.66平方公里,總人口46.38萬人。

優越的自然環境,境內富饒的興化平原是福建四大平原之一,耕地面積15萬畝,肥田沃土,年可三熟,全年四季分明,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降雨量1500毫米,年均日照時間1996小時,無霜期350天,平均溫度20攝氏度,常年多為東南風,溫和濕潤,冬無嚴寒,夏無酷署。

完善的基礎設施。境內溪流縱橫,木蘭溪、延壽溪等貫穿全境,地下水蘊藏量大,淡水資源豐富,各鎮均有日供水萬噸以上的自來水廠。全區共有11萬伏變電站2座,35萬千伏變電站11座,實現了村村通電。市政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全區所有鎮(街)均已開通程式控制電話、行動電話、數據通信等郵電業務,並實現光纜數字傳輸,長途電話可直撥世界210多個國家和地區。區內城市建設方興未艾,勝利路、文獻路、梅園路、八一二大街、迎賓路等主街道業已形成、荔園路、延壽路、東園路正在規劃建設中,城區東擴北拓空間廣闊,是未來莆田城區擴張的重點區域,城市排洪、排污等配套設施不斷完善,生產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0%以上,城鄉綠化一體化進程進一步加快,城市綠化面積達38%。

富饒的物產資源。全區已形成了以蔬菜、畜禽、水果、水產為四大主導產業的農副產品生產格局,是福建省的荔枝主要生產基地之一,是莆田市主要的「菜籃子」工程基地,新度鎮還是全國最大的禽苗生產基地,年可孵化禽苗1.6億羽。區內礦產資源豐富,可供長期大量開采。

豐富的人文資源。荔城區秉承原莆田縣海濱鄒魯、文獻名邦的本色,文化底蘊深厚,精神文明碩果累累。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境內有聞名遐邇的南少林寺、規劃建設中的壺公山省級森林公園、人流、物流集聚的步行街,風光秀麗的延壽溪荔枝林帶,形成了「一寺一山一街一溪」的旖旎景色。同時,區內還有三清殿、古譙樓、真武壇、九華疊翠、紫霄怪石、谷城梅雪、天馬晴嵐等著名景點。

全年全區國內生產總值70.29億元,增長19.5%。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3.96億元,增長6.3%;糧食總播種面積12.50萬公頃,產量7.29萬噸,其中蔬菜種植面積1.04萬公頃,產值4.59億元,增長5.8%,牧業產值3.99億元,增長3.6%。財政收入5.08億元,增長32.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24元,增長11.3%;農民人均純收入5210元,增長9.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45億元,增長15.4%。銀行各項存款余額56.49億元,貸款余額29.61億元,分別增長18.6%和21%。物價指數為100.77%。一、二、三產業比例為12.2∶60.9∶26.9。

工業經濟。實現工業總產值109.11億元,增長27.9%,拉動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2.3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到164家,完成產值90.21億元,增長33.1%,占工業總產值比重的82.7%,其中億元企業新增11家,荔園、黃石兩個工業園區全年完成基礎設施建設投資9931萬元,新引進工業項目53個,投資總額9.7億元,其中46個項目竣工投產,全區全年共完成技改投資4億元,獲得中國馳名商標2枚、福建名牌5項、省著名商標2枚。2006年荔城經濟開發區(荔園工業園區)經國家發改委批准為省級開發區。

農業經濟。農業結構持續調優,新增新美蔬菜、綠森枇杷2家省級龍頭企業。農業水利冬春修完成投資6000多萬元,修復水毀工程29處,解決人飲用水困難1.97萬人,新增節水灌溉面積6.21萬公頃,改善灌溉面積0.28萬公頃,14個新農村示範村建設進展順利。

城市建設。東拓北擴南進戰略初見成效,城市路網及配套設施不斷完善,荔涵大道(荔城段)全線竣工,荔港、城港大道開工建設,三信、秀水華庭、淺水灣荔苑、漢庭花園等商住小區陸續竣工,荔園路一期、護城河四期安置房建設基本完成,福廈鐵路(荔城段)、南郊片區安置房開工建設;媽祖工藝美術城展示中心完成建設、二期玉雕區開始動工,並舉辦了首屆(莆田)海峽工藝品博覽會,莆田鞋業服裝城開工建設,西天尾自來水廠二期擴建主體工程結束,北高惠民自來水廠一期建設竣工,澄峰圍墾工程成功合攏;萬家惠御景花園店、綠洲步行街店等大型超市開業,帝寶大酒店動工建設。

項目工作。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8.3億元,增長50.0%,81個在建項目完成投資20.3億元,其中三棵樹塗料等52個項目已竣工投產或試投產,預備建設項目完成投資3.2億元,12個市重點在建項目完成投資8億元。

招商引資。全年新批外資項目16個,合同利用外資1.65億美元,增長55.1%,實際利用外資8572萬美元,增長44.9%,光纖陶瓷、彩色STN重大項目的引進填補了荔城區IT產業的空白。全年共引進內資項目155個,投資總額42.5億元。

社會事業。被評為「全省科技進步先進區」,教育事業繼續發展,完成教育基礎設施投入8643萬元,莆田四中通過省一級達標校驗收、莆田八中實現省二級達標、莆田二十四中實現省三級達標,高中階段入學率、幼兒入園率分別達86%和92%,通過了「雙高普九」評估驗收;莆仙戲《殺貢鶴》獲得福建省第23屆戲劇劇本、劇目等8個優秀獎;2006年全國室內田徑錦標賽上,荔城區運動員獲3枚金牌;農村合作醫療覆蓋率達86%以上;通過了省級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區的考評驗收,發放失業、醫療和養老保險金5553萬多元,8803名城鄉低保對象生活得到保障;新增城鎮就業3695人,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486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1.96%;實施「幸福工程」,扶助貧困母親324戶;15個為民辦實事項目基本完成。人居環境得到改善,新建村道22.6公里,新建8個村級健身工程和8個文化示範村,環境衛生整治取得階段性成效,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分別達100%和80%。南少林旅遊景區列入全省「十一五」規劃重點實施項目。


城廂區是莆田市的中心城區,管轄華亭、常太、靈川、東海4個鎮和龍橋、霞林、鳳凰山3個街道,人口36萬。區域面積509平方公里,域內山、海、田兼備的地形特點,使城廂呈現多元經濟齊頭並進的蓬勃發展態勢。

建區以來,城廂國民生產總值一直保持快速增長,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05.5億元,比增16.1%,人均GDP28500元。2009年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21.45億元,增長15.6%。

這里是南國有名的花果之鄉,主產四大名果龍眼、枇杷、荔枝和橄欖。所轄常太鎮被譽為全國枇杷第一鄉,華亭鎮是全國優質龍眼生產基地。

城廂海岸線長22.8公里,灘塗淺海養殖面積2.3萬畝,已形成花蛤、麒麟菜等藍色產業帶。全國最大的花蛤育苗基地就在靈川。

這里的農業以水果、水產、畜牧和蔬菜為主導,是莆田市最大的「菜籃子」供應和創匯農業基地之一。

這里工業發展快速,鞋革、服裝、建材、食品和電子等主導產業不斷壯大。高新技術產業成為城廂經濟的新亮點,已有珍奧核酸、萬邦電子、視創電子、莆田感測器等多家高新技術企業落戶城廂,莆田LED光電基地正抓緊規劃建設。企業的品牌工程建設也不斷增強。「才子」是「中國馳名商標」、「才子」牌襯衫榮登「中國名牌」產品行列,「沃特」牌運動鞋、「肖大媽」釀制醬油獲國家質量免檢稱號;百年餅家「復茂」也叫響「中華老字型大小」。

這里經貿合作廣泛,招商引資成績斐然,已吸引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來城廂投資興業。僑胞投資及民營資本的回歸成為建設城廂的主力軍。是莆田市製鞋、電子和食品出口的重要基地。

這里商賈雲集,商業網點星羅棋布。果蔬、建材、裝飾材料等一批專業市場生意興隆,餐飲娛樂、服裝鞋革、IT經銷業等商業街市人頭攢動。房地產業正在崛起,旅遊、教育、保健、通訊等新興服務業蓬勃發展。

一個個主導產業的發展壯大、一個個重點項目的落地建設,給城廂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這里,涌動著商機,充滿著活力。


全年全區生產總值達120.39億元,增長17.9%,經濟總量居莆田市首位;完成工業總產值236.59億元,增長26.5%;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3.91億元,增長7.1%;財政總收入5.59億元,增長23.1%,其中地方級財政收入2.56億元,增長21.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2億元,增長14.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24元,增長11.3%;農民人均純收入5058元,增長9.8%。

經濟運行。工業支撐作用日益突顯,品牌戰略和科技創新實現重大突破,新增1個中國馳名商標、2個省級名牌產品。全區有24個項目列入國家、省、市科技計劃,5家企業被認定為國家級、省級高新技術企業,共有省級企業技術中心3個,市級企業技術中心6個,分別佔全市43%和60%。全年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9家,規模以上工業達到232家,完成產值205.68億元,增長29.7%。形成電子信息、鞋革服裝、食品加工、機械製造和工藝美術、印刷包裝、化學工業、物流配送股產業集群,產業競爭力逐步提升。全年共投資7800萬元進一步完善莆田高新區和新涵集中區基礎設施建設,新增落地工業項目73個,投資額達17.9億元。高新區實現「產值超百億、稅收超兩億」的目標,躍居全省10大經濟開發區第7位。農業經濟有效提升,農業產業化進程不斷加快。東南香米業、華林蔬菜等13家省、市級農業龍頭企業不斷壯大。五大農業主導產業逐步形成一批特色種養基地。「莆興農牧基地種、肉豬標准化生產示範區」和「華林蔬菜基地蔬菜標准化生產示範區」列入全省50個特色優勢農產品基地建設,涵江區被定為2006年全國八大「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農資連鎖配送服務示範區」之一。

項目開發。12個省、市級在建重點項目,總投資28.15億元,年度完成投資6.17億元,其中8個項目超額完成年度計劃投資;7個省、市級預備項目總投資16.4億元,年度完成投資1.11億元;64個區級重點建設項目,總投資40.6億元,年度完成投資12.52億元,其中33個項目超過年度計劃投資。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8.89億元,增長36.5%。全年新簽項目98個,總投資46.2億元,其中外資項目75個,投資總額33.9億元,內資項目23個,投資總額12.3億元。全年實現合同利用外資2.07億美元,增長14.4%;實際利用外資1.536億美元,增長34%;實現外貿出口3.80億美元,增長10.6%。

城鄉建設。城區路網不斷完善,全年共新建成並投入使用荔涵大道涵江段、濱海大道涵江段、新涵大街北伸線等近15公里的城市道路。舊城東西區改造工程累計完成投資近4億元,拆遷舊房56萬多平方米。三信水鄉花園、溫泉河濱花園、錦江家園、華林家園建成竣工;新建住宅面積200萬多平方米,建成區面積達12平方公里。完成監前路電纜下地工程及前街至三門井夜景工程,建成垃圾壓縮站和12個垃圾轉運站。30個試點村共投入資金7808萬元。山區第二通道——「大江線」新縣至大洋段竣工通車,實現全區199個行政村(居)「村村通」。完成26個村級通水工程,解決農村1.9萬人口飲水困難問題。農村垃圾整治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建成農村垃圾壓縮站1個、收集點266個、「一池三改」戶用沼氣工程825口。「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農家店建設大力推進,127家農家店通過驗收。

社會事業。「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區」通過復核驗收,保持低生育水平。公共醫療水平不斷提高,現有各級各類醫療機構256家,其中二級甲等醫院2家,二級乙等醫院1家,各類各級衛技人員1100多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全面實施,全區29.7萬農民參保,參保率達91%以上。加強就業和再就業工作,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1%。穩步實施農村低保制度,廉租住房試點工作有序開展。扶貧開發整村推進明顯,投入各項資金250多萬元,落實「造福工程」搬遷任務83戶380人。


2002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莆田市秀嶼區成立了,對於這里人們來說,這是一個難忘的時刻,從此,莆田的發展進入了新的階段,「開發湄洲灣、振興莆田市」開始有了新的進展,年輕的秀嶼區肩負重任,正蓄勢待發。秀嶼區地處莆田沿海,陸域面積390平方公里,海域面積4514.75平方公里,下轄6鎮1鄉,147村居,城鎮化水平30%,人口62萬。這里山海兼具,資源豐富,這里是海峽和平女神媽祖的故鄉,具有獨一無二的媽祖文化優勢,同時,秀嶼區又是廣大海內外投資者的樂園,這里不僅有得天獨厚的港口優勢,獨占鰲頭的區位優勢和完善的基礎設施,而且有良好的投資服務環境。正在崛起的秀嶼區已成為海內外客商投資興業的一片熱土,目前有佳通輪胎廠、湄洲灣火電廠、福建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燃氣電廠、林漿紙一體化項目、秀嶼進口木材檢疫除害處理區、木材加工區、風力發電場等一大批重大項目落戶秀嶼區。

秀嶼建區以來,區委、區政府堅持解放思想,立足區情,大力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努力構建海洋經濟、工業經濟、城市經濟,加快區域經濟發展,以建設新興臨港工業城市為目標,積極參與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

秀嶼區位於台灣海峽西岸,介於福州與廈門和香港與上海之間,東距台灣台中港72海里,北距福州馬尾港132海里,距上海港510海里,南距廈門港96海里,距香港397海里,是我國沿海對外開放地帶及對台往來的交通樞紐。這里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氣候宜人,自然條件優越,不僅是旅遊觀光的勝地,更是投資興業的風水寶地。

全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3.02億元,增長10.9%,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8.30億元,增長6.3%;工業總產值81.40億元,增長9.0%,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73.20億元,增長9.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37.78億元,增長91.7%;合同外資額5016萬美元,外貿出口總額24600萬美元,增長9.6%;實際利用外資4048萬美元,增長15.1%;財政總收入4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056元,增長9.8%。三次產業結構為第一產業增加值17.07億元,增長5.8%,第二產業增加值41.05億元,增長13.8%,第三產業增加值14.89億元,增長8.6%。

農業經濟。農業種植結構進一步調整,糧食生產發展平穩,增長2.5%;畜牧業克服了各種不利因素得到恢復性增長,達7.1%;農業主導產業特色更加突出,水產業產值達21.5億元,增長12%。

項目建設。70個重點項目開工建設53個,開工率為75.7%,累計完成投資34.9億元,重點項目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85.2%,增加6.9個百分點,拉動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工業項目投資占重點項目投資的比重為78.2%,增加13.4個百分點。項目數量、投資總量和完成質量均創歷年來的最好水平。木材貿易加工示範區、上塘金銀珠寶城和笏石工業園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0.81億元,高起點編制了醫葯器械科技城的發展規劃。目前,木材貿易加工示範區累計引進項目71個,總投資60.2億元,2個企業投產,13家企業正在建設;笏石工業園區現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4家,年產值5.65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7.7%;上塘金銀珠寶城已簽約項目23個,總投資4億元,開工建設11個。福廈鐵路秀嶼段征地拆遷工作實現全市率先完成交地任務,已進入正線施工階段;向莆鐵路預可研已通過論證;福泉高速公路莆秀支線工程全線已完成放樣,項目的控制性工程A標段已動工建設,秀嶼段已進入全面征遷工作;LNG空氣分離冷能利用項目完成可研編制。全年共招商引資簽約項目80個,總投資81.9億元。船舶修造業引資取得新突破,總投資20億元的東源機械船舶修造項目和聯發船舶修造項目已落戶。

城鄉建設。全年累計完成城市基礎設施投資2.35億元,房地產開發投資1.09億元,城區規模面積從2002年的1.3平方公里擴大到2平方公里。沁嶠路開工建設,港城大道、毓秀路和木材貿易加工示範區進區工業大道的配套設施逐步完善。同時中暉商業廣場第一期商品房已交付使用,港城大道和毓秀路的安置房建設基本完工,城市配套設施建設不斷推進,湄洲灣港口城市新區的面貌明顯改觀,城區、港口、工業園區三位一體整體開發的良好格局初步形成。完成了26個村莊的規劃編制。完成道路硬化62公里,基本實現村村通公路的目標。

社會事業。計生工作逐步轉入正軌,出生率比上年下降0.41個千分點;環保工作重點加強對區畜禽養殖場的污染整治;教育工作繼續優化教學資源配置,大力實施素質教育,高中入學率為68%。莆田十中順利通過省一級達標校驗收,4所小學完成撤並,享受學生達2213人,其中免除學雜費1753萬元,免除貧困學生書籍費23.6萬元;衛生工作加大了食品衛生的監管力度,加強傳染病的防治工作,制定了《秀嶼區防控人禽流感預案》,大力整治農村垃圾,共修建農村垃圾收集點486處,聘用農村保潔員326人,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完成村道硬化建設16條,里程36.8千米,新增鄉村客運3條,新增受益人口5000多人。鄉村客運已覆蓋全區10個鄉鎮,174個行政村,除海島外行政村客車通達率達97%。

秀嶼區媽祖文化底蘊十分深厚,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媽祖信徒有二億多人。湄洲島是國家AAAA級旅遊度假區,湄洲媽祖祖廟被海內外譽為東方的「麥加」,是媽祖信徒的朝拜聖地,同時,港里祖祠是海峽和平女神媽祖的誕生地,每年前朝拜的海內外媽祖信徒,遊客達100多萬人次。正在規劃建設中的媽祖城、主要圍繞弘揚媽祖文化,依託湄洲媽祖和祖廟的名氣,湄洲島媽祖文化旅遊的人氣,以及媽祖祖祠依山面海的靈氣,整合媽祖故里和莆禧城的旅遊資源,在湄洲島對岸圍海造地,建設國內一流的美麗濱海城市,打造海峽兩岸民間交流的新平台。媽祖城將集文化、旅遊、休閑、娛樂、商貿、商住等功能於一體,規劃為海濱度假區、生態休閑區、文化古跡風貌區、居民住宅區、綜合服務區、紫霄風景區、漁港遊艇碼頭區、海濱休閑景觀帶等八大功能區,規劃總用地面積18平方公里。目前,媽祖城的前期規劃、論證已完成,正在進行圍海造地。媽祖城的崛起,必將推動湄洲灣港城市發展成為一座有文化品位、有經濟實力、有優美環境的現代化城市,名氣、人氣、靈氣俱備,是有識之士投資興業和旅遊觀光的最佳選擇。

秀嶼區地處福建東南沿海中部,興化灣、平海灣、湄洲灣三灣環繞。全區20米等深線內淺海面積987平方公里,湄洲灣深水岸線長達21.4公里,可建上百個萬噸級泊位碼頭,有天然深水良港東吳港和秀嶼港。最近,山樂嶼島已被福建省政府規劃為國際貨物集散基地,規劃建1—25萬噸級碼頭20個。秀嶼港已開辟為國家一類口岸,是交通部規劃的全國四大中轉港口之一,1999年對外籍船舶正式開放,現港口年吞吐量達1000萬噸。秀嶼港、東吳港常年不凍不淤,風平浪靜,10萬噸級的船舶可以自由進出,15萬噸級船舶可以乘潮進港,30萬噸級巨輪可以在港停泊,是大型臨港製造業基地和現代物流港最佳選址。

秀嶼區形成以福建液化天然氣(LNG)項目為龍頭,火電、氣電、風電一起發展的能源基地。LNG總體項目於2005年4月15日動工建設,項目一期投資300億元,供氣規模為260萬噸/年,工程將於2007年竣工投產。一期投資8400萬元的南日風電,建設11×850千瓦,風機裝機容量9350千瓦風機,二期投資6600萬元,建設8×850千瓦風機,已投產發電。湄洲灣火電廠裝機容量為2×36.2萬千瓦,已全面投產並網發電;投資65億元的燃氣電廠場地正動工平整,主體工程2006年開始,總投資5億元石城、石井各5萬千瓦的風電場已列入「十一五」規劃重點發展項目,目前已完成可研報告並上報立項審批。

秀嶼區憑借:獨占鰲頭的地理區位優勢、獨一無二的媽祖文化優勢、得天獨厚的天然港口優勢、充足的氣電能源優勢、豐富的海洋資源優勢、獨具特色的產業優勢、日臻完善的基礎設施、配套完備的投資區位優勢、高效優質的投資服務環境。為方便廣大業主來秀嶼區投資興業,秀嶼區委、區政府著力構造優質完善的投資服務環境,在全區倡導高效、優質、文明、便捷的服務辦事流程。已經成立並投入運轉的秀嶼區投資項目服務中心將為廣大投資者提供全過程的代理服務;投資服務環境的改善必將加快全區投資項目的落戶進程,為廣大的投資者提供一個優良、快速、高效的服務環境,讓廣大的投資業主來得開心,幹得歡心,賺得安心。

崛起奮進的秀嶼區蘊藏著無限的商機,是一片正待開發的處女地,我們期待著海內外有識之士前來投資興業,共襄盛舉,共謀發展,我們將為廣大的投資者提供一個優質的服務環境和發財致富的安定穩定環境。


仙游地處福建東部沿海,木蘭溪中、上游。縣境東鄰莆田,西接永春、德化,南連惠安、南安、泉州鯉城區,北介永泰,東南瀕臨湄洲灣,挨天然良港秀嶼港,靠肖厝港口。縣域東西寬49公里,南北長63公里,海岸線長5公里,區域總面積1815平方公里(摺合272。2萬畝),其中耕地35.5萬畝,山地203萬畝,有林地178萬畝。從縣城至福州交通里程152公里,至莆田44公里,至泉州85公里,至廈門192公里。

全年全縣生產總值78.97億元,比上年增長13.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5.86億元,增長46.8%;合同利用外資1.81億美元,增長114%;實際利用外資1.3億美元,首次突破億美元大關,增長118.1%,增幅連續3年居全市第一位;外貿出口額1.34億美元,增長10.4%;財政總收入3.94億元,增長19.9%,其中地方級財政收入2.20億元,增長1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38元,增長10.2%;農民人均純收入4184元,增長9.2%。

項目建設。2個省重點建設項目、13個市重點建設項目、50個縣重點建設項目、30個農業重點建設項目和10個為民辦實事項目順利實施。仙游抽水蓄能電站核准報告通過評估,投資主體確定,項目法人在仙游縣注冊,進場公路動工建設。金鍾水利樞紐工程初設已獲國家發改委批復,主體工程加快建設。福廈鐵路仙游段完成全線征地拆遷工作,安置區正加快建設。仙游經濟開發區被國家發改委確認為省級經濟開發區,一期建設基本完成,累計入園企業106家,二期正在開發建設。仙港大道基本完成全線征地、拆遷工作,部分路段動工建設。濱海通道全線路基通車。

工業經濟。全縣工業總產值達78.52億元,增長22.4%,規模以上工業產值達57.02億元,增長32.9%,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72.6%,比年初提高5.4個百分點。服裝鞋革、金屬製品、電子信息三大產業體量位居前三位,占規模工業產值的70%。工業集聚能力增強,楓亭工業規劃區初步形成鞋革、化工、機械等產業,鯉南工業規劃區初步形成電子、服裝、食品加工、工藝美術等產業。雲敦服飾獲中國馳名商標,中源食品等11家企業12項產品再創福建名牌產品稱號。榮獲「中國古典工藝傢具之都」稱號,成為全國古典傢具三大生產基地之一。

農業生產。農業總產值達24.4億元,增長5.8%。全縣現有農業龍頭企業21家、省級名牌農產品8個,國家綠色食品標志使用權2個。茶果、食用菌等八大農業生產基地初步形成,台灣農民創業園列入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重點項目。林漿紙一體化原料林基地順利推進,完成林地簽約面積0.89萬公頃。成立全市首家「山林權登記流轉服務中心」,發放林權證3028本5.01萬公頃。

第三產業。旅遊資源開發整合得到加強,菜溪岩風景區經營權轉讓工作順利完成。全縣全年接待遊客65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7800萬元。房地產業快速發展,商品房施工面積17.59萬平方米,增長31.6%;銷售面積4.94萬平方米,增長22.4%。交通運輸、商貿、通信、保險等第三產業穩步發展。

城鄉建設。鯉城、鯉南城區建設完成投資6.9億元,九隆商住樓、龍翔新城(一期)、溫泉安置區基本竣工,蘭溪南岸公園建成使用,仙游汽車總站、青少年課外活動中心等項目建設步伐加快。城區路網建設全面鋪開,八二五南街、南一環路、解放南路等主次幹道建設加快推進,城區框架不斷拉大。城區配套設施逐步完善,完成供水管網改造二期工程和蘭溪兩岸夜景工程。楓亭、郊尾、蓋尾、榜頭等重點集鎮建設加快推進。農村公路建設完成投資9000萬元,道路硬化率提高到96.3%。農村電網改造工程全面完成,率先在全省實現農村「戶戶通電」。

人民生活。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07億元,增長9.2%。落實稅改和惠農惠民資金7812萬元,農民減負1.45億元,人均減負154元。實施農村勞動力培訓陽光工程,轉移農村勞動力24.4萬人以上。農村居民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實現應保盡保。省、市扶貧開發重點村各類扶貧項目順利實施,受益人口10多萬人。農村醫療用品實行統一配送,食品、葯品安全狀況趨向良好。

社會事業。連續3屆榮獲「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稱號,實施國家、省市科技項目69項,獲省市科技進步獎19個。2006年高考本科上線人數達3904人,本科萬人口上線數達37.9人,超出省市平均水平。實施中小學危房改造項目19個,竣工面積1.5萬平方米,新建校舍面積2.1萬平方米。文化發展步伐加快,體育競技水平不斷提高,參加第13屆省運會列全省86個縣區第9位。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94‰,計生政策符合率86.42%,同比提高5.52個百分點。嚴格保護耕地,連續八年實現耕地佔補平衡。環境保護「一控雙達標」成果得到鞏固,4個省級生態示範區建設加快。

❸ 幸福路如何提高孩子的寫作能力觀後感

1、要想提高孩子的寫作能力,家長自己必須要學習。父母是孩子成長經歷中的第一任教師,我們要在學習上為孩子樹立起一個好的榜樣,讓孩子在一個學習氣氛濃厚的家庭環境中成長。因為充滿溫馨、關懷的家庭教育對孩子今後的發展將產生良好的影響。

2、要想提高孩子的寫作能力,家長必須指導孩子觀察生活。學生寫作文普遍感到困難的是寫作文不知從何入手,其實就是沒有好的寫作材料。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指導孩子注意觀察生活、觀察自然。指導孩子觀察要注意全面觀察和根據自己的需要綜合運用多種方法去觀察,目的是較為全面地把握觀察對象的特徵和一個事件的全過程。

3、要想提高孩子的寫作能力,必須引導孩子學會閱讀。閱讀是寫作的起步,學習語文、練習寫作離不開閱讀。閱讀可以加強好詞好句、精彩片斷、寫法技巧等的積累,是提高寫作能力的有效方法。

4、家長要引導孩子掌握閱讀方法,提高閱讀質量。可以運用說的形式提高閱讀的效率。如家長在報刊上發現了好文章後,先要求孩子認真讀一遍,接著讓孩子復述文章內容,然後鼓勵孩子說說這篇文章寫法上的優劣得失,最後家長再作一些點撥補充。四是要想提高孩子的寫作能力,家長應該教給孩子寫作的方法。

5、要求孩子養成編寫寫作提綱的習慣。孩子基本都是看圖作文,編寫提綱就是要他們根據作文題目和有關要求,先看懂圖畫,確定文章的中心(題目),再根據這個中心決定選擇什麼樣的材料表現這個中心。

閱讀全文

與荔城區幸福路如何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vivo敲背面打開健康碼怎麼操作 瀏覽:663
挽回愛情書籍有哪些 瀏覽:909
幸福學苑怎麼樣 瀏覽:10
怎麼理解小農經濟的主要特點 瀏覽:143
狐狸和貓這個故事明白什麼道理 瀏覽:953
我們怎麼發展自己的經濟學 瀏覽:41
法航波音777經濟艙哪個座位好 瀏覽:390
非洲神話故事分哪些國家 瀏覽:627
太原和貴陽經濟哪個好 瀏覽:187
幸福路怎麼弄 瀏覽:210
童話故事被翻成電影的有哪些 瀏覽:779
女人選擇婚姻怎麼選 瀏覽:868
雲南麗江婚姻介紹所在哪裡 瀏覽:345
幸福樹掉葉子後如何修剪 瀏覽:271
美女天團選哪個 瀏覽:622
活佛濟公三都有哪些故事 瀏覽:717
工作婚姻不如意時如何渡過 瀏覽:391
北京哪裡景點美女多 瀏覽:23
美女去醫院做檢查是什麼電影 瀏覽:494
獨立核算的事業單位有哪些 瀏覽: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