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愛與被愛哪個比較幸福
正方:愛比更愛更幸福
愛是人類最基本的情感,它包括纏綿悱惻的愛情,血濃於水的親情,相知相喜的友愛,朴實集中的不愛,幸福是什麼?幸福可以是生活環境改善後帶來的愉悅,也可以是人的價值實現過程中帶來的滿足,但是比較而言,後者是更為本質,更為深層的幸福,我們說愛比被愛更幸福,是因為愛比被愛,更能產生也更能維系幸福。
首先從愛與被愛產生幸福來看,一方面愛與幸福的聯系,更為緊密,愛的幸福是主體主動付出愛之後帶來的滿足,這種幸福是主動形成的。而被愛的幸福是主體受到他人或社會關愛帶來的愉悅,它因愛而起,是被動激發的,如果刻意追求被愛還容易導致虛榮和失落,與幸福南轅北轍。另一方面愛的幸福感受,更為豐富,被愛得到的幸福,被愛者自身是無法決定也無法把握的,而在愛中,我們可以自主地選擇愛的對象和愛的方式。我們鍾愛生活伴侶,疼愛親人朋友,關愛鰥寡孤獨,熱愛國家民族,全方位的愛,讓我們感受到了更廣泛、更豐富的幸福。恰如弗羅姆所說,付出比獲得帶來更多幸福,不是因為付出是一種犧牲,而是因為付出表現了向善的人性。其次從愛與被愛維系幸福來看,一方面持久的幸福,只有在人際關愛中才有可能實現,如果一個社會強調被愛更幸福,人人都追求被愛,人人都想著自己的幸福,就容易引發社會的沖突和矛盾。但如果我們倡導愛更幸福,每個人都懂得去關愛他人,關愛社會,那麼更有利於和諧的社會秩序建立,從而得到更為長久的幸福。
古人雲:仁者愛人。今人也說:助人為快樂之本,表達的就是這個意思。另一方面愛能讓我們感受到更深層更本質的幸福,因為幸福的真諦就是人的價值實現帶來的滿足,而真正的愛是付出和奉獻不以獲得和索取作為前提,而恰恰是這種無所求的價值趨向,讓幸福在奉獻中升華,從而得到更高的幸福境界。
崇高的母愛,相聚的情愛,相知的友愛,構成了幸福的源頭活水。像曼德拉、南丁戈爾、德來修女,這樣無私的愛的奉獻,讓幸福永遠不衰竭。所以朋友當你生命中第一次通過被愛而感到快樂時,你嘗到了幸福;但當你生命中第一次因為愛而感到滿足時,你讀懂了幸福。
反方:被愛比愛更幸福
謝謝主席,大家好!當我第一次聽到愛與被愛這個題目的時候,縈繞在我腦海里的一直是我的父親。小時候冬天很冷,父親總是幫我捂熱被窩,自己卻凍得直哆嗦。我睡著了,還愛蹬被子,父親就夜裡爬起來好多遍幫我蓋被,這個習慣甚至一直持續到我長大,一直到我出國念書,他還時常會從夢里驚醒,然後站在我那空空的床前發呆。其實我的父親很普通,可是他那深沉的父愛,真的讓我覺得自己就是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其實我們每個人都被不同的愛包圍著,那麼為什麼被愛的時候,就更幸福呢?首先作為我們普通人來說,愛是期待回報的,當我愛上一個男孩子的時候,我會期待他有朝一日也能愛上我,好好呵護我,關心我。這樣有期待的愛,如果美夢成真,那自然是最好不過了,但是如果很不幸,這份期待沒有得到回報,那麼對於被愛的人來說,還是會因為被人欣賞關心和支持,而感到很幸福,而付出這份愛的人卻是希望破滅,又如何從一份破滅的希望中,尋求到更多的幸福呢? 其次,除了期待回報的愛以外,我們當然還有很偉大不求回報的愛,但是這些人付出他們偉大的愛的時候,是寧願用自己的幸福去換取別人的幸福,比如說,德來修女、當她無私的照顧那些孤兒和流浪者的時候,是放棄了自己原先平靜安寧的生活,來到貧窮動盪的加爾各答,以至於自己長期積勞成疾,腳都變形了。又比如說在新加坡還有批陪讀媽媽,她們為了照顧自己的孩子,寧願放棄原先在家鄉優越的工作環境,來到異鄉打工,端盤子。這些犧牲了自己幸福的人,與那些得到幸福被愛的人相比較誰更幸福呢?最後我們今天的討論,還要比較兩種特殊情況,一種就是被愛的破例,也就是被你不愛的人愛,這時候也許我們不會接受這份愛,但同樣會因為被人欣賞、關心而感到深深的滿足。而另一種呢,則是付出愛的時候,愛上一個不愛你的人,這時候的失落悵惘,又怎會很幸福,一個人墜入情網了,還很難自拔,即使被對方拋棄了,還要無可救葯的繼續愛下去,這時候您還能說愛比被愛更幸福嗎?
綜上所述,無論是期待回報的愛,還是不求回報的愛,無論是一廂情願的愛,還是兩情相悅的愛,都是被愛更幸福。我真誠希望有一天這個世界能充滿愛,讓我們每個人都能體會到被愛的幸福。
Ⅱ 愛與被愛,哪個更幸福
前段時間看了一個綜藝節目,一位著名演員演講時分享了自己的情感故事,聽後深有感觸,也想藉此話題叨叨幾句,早歷想到哪兒說到哪兒吧。
你感覺,在一段親密關系中,究竟愛與被愛,哪個幸福指數更高呢?在我看來,愛更幸福。
先聊聊愛。
既然愛,肯定是辛辛苦苦追求來的,就好像金錢一樣,只有自己辛辛苦苦掙來、追求來得,才懂得來之不易,才知道珍惜,才實現了自己的那份成就感和征服欲,自然而然也就感覺到很幸福。
比如旅遊,只有你長途跋涉,顛沛流離,自己遠道追尋而去,回來才感覺到滿足快樂開心盡興。而身邊的風景,即便再好也感覺索然無味。
比如工作,經過自己廢寢忘食,辛辛苦苦努力,拿下了一個工程項目,完成了一個目標任務,特有成就感,那份小小的幸福感,任何東西都無法比擬。
感情和其他東西、工作、愛好等都一樣,只要是發自內心的主動去愛,肯定會比被愛更感覺幸福。因為在這個過程里,自己付出了心血和成本,有成就感。
成就感就是幸福!
再聊聊被愛。
被愛,相對來說,就是對方主動來到你面前,送豎仿給你的。不管男人女人,哪一個會珍惜送到手上的東西?不要說對方薄情,這是人性,男人女人的共性,任何人都一樣。
送來,當然也會高興,激動,興奮,但那隻是短暫的、一時的愉悅感,它永遠沒有拿來的幸福感存在得更踏實、更充實、更長久。
送來的東西,潛意識里好像有點廉價似的。往往你越主動,送得越勤,被愛的那一方,越不珍惜。因為ta沒有成就感啊,幸福指數也就不高,所以也就不在乎。
「幸福都是奮斗來的!」愛,也是幸福的一部分,同樣道理,愛是追求來的。
要想真正的幸福,那就主動去愛,主動去追求。好好愛自己,主動愛社會、愛親人、愛朋友、愛工作,愛陸纖搜身邊的人,愛需要幫助的人,愛自己喜歡的人。
不要怕吃閉門羹,不要擔心被拒絕,不要怕被辜負、被拋棄,你只管敞開心扉去愛。假如事不遂人願,那不是你的原因,那是你們沒緣分,ta沒有福分。最起碼自己嘗試了,不後悔,不留遺憾。
如果自己的出發點是好的,是正確的,那就不要在乎世俗的目光,不要在乎外界的偏見,你只管堅定自己的立場,聽從自己的內心,愛我所愛,無怨無悔。
那麼恭喜你,你就是這個世界上特別特別幸福的一個人!(2021.10.15)
Ⅲ [辯論賽]愛與被愛哪個更幸福
正方:愛比被愛更幸福反方:被愛比愛更幸福正方天問:柏拉圖說,兩顆心靈很孤獨,彼此需要慰藉,就叫做愛情.這個說法很實在,正在於它很膚淺,從現象到現象,並不溯其本源.費洛伊德說,因為原始的性本能、性沖動,人們必須反反復復地重演亞當和夏娃的「原罪」,這樣就有了愛情,這個說話也有理,卻難於為將自己裝扮得嚮往崇高的人類心靈接受.也許對於愛情,最模糊的解釋才是合理的.其實,性本能是一個層次,心靈慰藉又是一個層次,將前二者加起來賦予文化的含義,崇高化和神聖化,又是一個層次.於是作為人的愛情就復雜化了.動物的愛情只有第一個層次,,沒有後兩個層次.人的愛情,是這三個層次的總和,又由於每個個體的人對三個層次的著眼程度,偏重程度不同,才有了人人心中的愛情標准,一團亂麻無以理出頭緒而又非常想理出頭緒的時,它給你的感覺就是神秘,但是不論三種層次的動因怎麼偏重,,集中表現為古希臘神話似的尋找.這個尋找產生的那一瞬間,愛情是一幅完美的圖畫,也是一個完美的真理。當找對象,談戀愛,結婚過日子這些實實在在的過程來臨的時候,卻反倒成了這幅完美圖畫的殘缺的投影。當愛從一個人內心自然而然地滋生出的時候,他(她)無疑是幸福的。愛如甘露,可以滋潤乾枯的心田。愛如微風,可以吹散縈繞心頭的陰霾。愛如聖火,可以燃燒生命的活力,引領著心靈向美好的深處一路升華……愛是無私的,無論對方有無應答都會義無返顧的付出。內心常會充盈著無盡的溫存與聖潔純美的感覺。愛如驚濤,被愛如岸。無論驚濤拍岸是否能捲起千堆雪,驚濤依然一如既往的洶涌、奔騰……我愛故我在。愛,應比被愛更幸福。反方上樹的貓:我們反方的觀點:被愛比愛更幸福!有一首歌相信大家就算不會唱,小時候也都聽過: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投進了媽媽的懷抱幸福享不了世上只有媽媽好沒媽的孩子像根草離開媽媽的懷抱幸福哪裡找這首《世上只有媽媽好》是同名電影的主題曲。催人淚下的片子太煽情了,所有的人走出影院無不唏噓。心裡只有一個強烈的感覺:幸福!對比小主人翁的顛沛悲慘的命運,無不為自己有個好媽媽,為被媽媽疼愛著而深深的感覺到幸福。當然,愛人是幸福的,但是被愛是更幸福的。作為我們普通人來說,愛是期待回報的,當我愛上一個男孩子的時候,我會期待他有朝一日也能愛上我,甚至從此白頭。一旦愛了,就有期待,一旦對之抱有希望,便會在希望落空的時候失望、痛苦,甚至絕望……,而如果運氣不錯,希望沒有落空,在相處相愛的階段,愛會讓人緊張,讓人關心,而有句古話叫「關心則亂」,那種誠惶誠恐的滋味相信每個戀愛過的追求者們都很有感觸。除了期待回報的愛以外,當然還有很偉大不求回報的愛,但是這些人付出他們偉大的愛的時候,是寧願用自己的幸福去換取別人的幸福。譬如每逢春節晚會,我們都會看到報道那些為了我們全國人民能過上好年而堅守在工作崗位上的解放軍戰士以及各行各業的人士,他們是用他們的無私奉獻,換來了我們合家團聚的幸福。再譬如現在有很多的年輕的父母為了下一代的幸福,寧願放棄原先在家鄉優越的工作環境,到異國他鄉打工、端盤子。目的是為了讓小孩能更早地接觸西方文化,在外國念書。父母之愛是偉大的!無私奉獻亦是偉大的!我們體會這種偉大並感激這種偉大。但是,偉大不等於幸福。當然,有人會說,被不愛的人愛著也幸福嗎?被不愛的人愛著,我們也許不會接受這份愛,但我們的心裡,一樣也會有著因為被人欣賞、關心而感到深深的滿足,有人將這種情況單獨提出來,簡言之:被愛也是一種幸福。這種情況的另一面是:愛上一個不愛你的人,這時候的痛苦迷茫,甚至情急之下幹了傻事的報紙上登了很多。幸福於他們的內心而言,遙不可及。綜上所述,無論是期待回報的愛,還是不求回報的愛,無論是一廂情願的愛,還是兩情相悅的愛,都是被愛更幸福。當然,我們都希望這世界充滿愛,讓我們每個人都能沐浴在愛與被愛的幸福里全文網址:
Ⅳ 愛與被愛,到底哪個更幸福
其實,兩者都比較幸福,都是感情上的升華。
愛,可能是你去愛別人,那你的幸福指數也是指數型的增長的。
被愛,是別人喜歡你,那你會有一種被關注的感覺,也是很有幸福感的。
所以,不管是愛別人,還是被別人所愛,幸福感一般都不會差。
Ⅳ 愛與被愛哪個更幸福
個人認為愛與被愛都幸福,因為愛別人要有能力,被別人愛要有價值;但是相對而言,還是被別人愛更幸福,這是因為愛別人是奉獻愛情,而被別人愛則是享受愛情!
第一,什麼是愛?
所謂的愛就是指喜歡達到很深的程度,繼而人為之付出的感情。是指人類主動給予的或自覺期待的滿足感和幸福感。
愛的能力表現在與他人建立親密關系的能力。也就是對愛的感知、認知及接受能力。也就是說,一個愛的能力較強的人一定能夠准確地了解、感悟、體會對方對自己愛的表達,並能夠很好地予以回應。愛是一個人的一種綜合能力的表現:當你選擇了某一個人,也就是選擇了某一種生活方式、生存狀態?愛是對對方最深刻的理解和寬容。愛的本質是給予,是相互的給予。感情的互動、快樂與平等是對戀愛婚姻最本質的詮釋。
再說一下被愛的能力:
被愛更是種能力,因為被愛必須有被愛的價值和吸引力。反過來說,一個缺少自我價值的人,很難感受到真正的被別人所愛和眷戀,而健康的愛首先來自於對自我價值的認可,相信我們值得被愛,換句話說,有充分的自信和價值,才能感受到被人所愛的意義,才能全然地享受被別人所愛的幸福感。
日常生活中,拋開個人長得美麗帥氣的自身資本以外,這個人要麼有雄厚的經濟基礎,或者有獨立的事業,以及獨特的能力水平或綜合素質,不然它就不可能被愛。有人說兩個人一見鍾情,或者是瞅對眼了,其實這是一種表面現象,本質是在被愛人的身上,肯定有被愛的價值和理由,因為成年人不可能將愛當兒戲。
綜上所述:通過上述分析對比,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愛與被愛都是一種能力,但是“愛”是一種主動奉獻付出,是一種很願意的辛苦,而“被愛”就可以安心地坐享其成,是一種被愛包圍著的甜蜜與快樂,所以二者相比較被愛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