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幸福是什麼
幸福是指一個人自我價值得到滿足而產生的喜悅,並希望一直保持現狀的心理情緒。幸福劃分為四個維度:滿足、快樂、投入、意義。對於幸福的詮釋涉及了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經濟學、文化學等多個學科。
有的人雖然家財萬貫,可是在茫茫人海中卻沒有遇到自己真正深愛的女孩,因此單純以錢來評價一個人是否幸福是錯誤的。一個男孩,在茫茫人海中幸運的遇到了真正深愛的女孩,和這個女孩彼此相愛、彼此依戀、彼此關心、彼此知心、一起生活,快樂的、健康的相守到百歲,這才是真正的幸福。
(1)幸福的外部環境指什麼擴展閱讀
生活中需要思考:和什麼人,在什麼環境,用什麼生活用具,過什麼生活,有什麼情感。幸福這種情感需要幸福的生活作為支撐,而幸福的生活也需要三個支撐:和喜歡的人,在喜歡的環境中,擁有喜歡的生活用具。情感、人、環境、生活用具、生活這五個基本方面需要協調,這五個方面之間的不協調(缺少支撐)是造成不幸的重要原因。
例如:有的人,情感上希望過繁華都市的生活,而卻生活在貧困的山區,過著艱苦的生活。這就是情感與環境、生活的不協調(環境和生活無法支撐情感),這也就是造成不幸的重要原因。
這五個方面的協調需要努力去爭取,使原先的不協調轉化為協調,逐漸協調的過程,就是由不幸福到幸福的過程,或者是由幸福到更幸福的過程。
消除不應有的慾望就能減少痛苦,因為每一個慾望之情的產生,都需要生活、人、環境、物質來協調(作為支撐),如果無法協調(缺少支撐),就可能產生痛苦。此外,不應有的慾望也是產生罪惡的原因,但是,合理的慾望要積極的爭取,因為合理的慾望是人生的動力之一。
『貳』 外部環境是指什麼
轉載以下資料供參考
企業外部環境分類
1.政治環境是指國家的方針政策、法令法規,國內外政治形勢的發展狀況。
2.社會環境是指人口、居民的收入或購買力,居民的文化教育水平等。
3.技術環境指與本行業有關的科學技術的水平和發展趨勢。
4.經濟環境包括宏觀經濟形勢、世界經濟形勢、行業在經濟發展中的地位以及企業的直接市場等。
其中,企業的直接市場是與企業關系最密切、影響最大的環境因素。具體包括銷售市場、供應市場、資金市場、勞務市場等。
從外部環境對企業的影響是否直接來區分又可分為一般環境和具體環境兩大類。一般環境是指能影響某一特定社會中一切企業的宏觀環境,對企業的影響比較間接。具體環境是指能更直接地影響某個企業的孫差攔微觀環境。
根據外部環境因素對慶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影響的方式和程度,一般可將企業外部環境分為三大類:
(一)一般宏觀環境;
(二)行業環境;
(三)經營環境與競則胡爭優勢環境。
三大類環境彼此關聯、相互影響,具有復雜性、動態性和不確定性等特徵。
『叄』 什麼樣的生活才是最幸福的
對我來說,最幸福的生活具備5個條件,健康,財富,親情,愛情,友情
只要這幾個條件我們都擁有了,那麼人就沒有不快樂的理由。
可能大多數人幸福的標准都是這樣的,現實生活中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總有人說知足常樂,但人不會知足的,因為慾望是無止境的,只要你有追求的東西,你就永遠有不滿足的理由。
錢真的是很重要的,人的幸福感和金錢之間也脫不開關系,在獲得財富的時候,會不會有一種特別幸福的感覺呢,答案是肯定的。
『肆』 如何理解幸福是內在方面和外在方面的統一
幸福是由兩個部分構成的統一體,即外在的、物質方面的充裕與內在的、精神方面的充實。
所謂外在的幸福,從本質上講都具有工具性、手段性,是達到內在幸福(即精神上或靈魂里的幸福)的必不可少的條件;而內在的幸福才具有本原性和實體性,是人之所以區別於一般動物的標志之一。就外在的幸福而言,恐怕有幾點是公認的。首先是一個人的出身。在存在著財富和權利不平等的社會里,人生的起點至關重要,對於相當多的人來說甚至是決定性的。一個人早年的生活條件(物質生活、所受教育、社會關系等)如何,會極大地決定他後來參與社會競爭的機會和結果。但也不能一概而論。從歷史上看,「富貴不過三代」是常有的事,就是說,先天的優越容易導致不思進取,從而導致衰敗,從這個意義來講,富貴未必都是幸福。其次是財富,即物質生活的條件和手段。在任何時代,貧困肯定都是不幸的事情,物質生活至少應當有保障。近年來,有些學者反對把現代化的東西(如電、自來水、公路、通信等)送到邊遠、貧困的少數民族地區去,理由是:那樣就會破壞了當地的「傳統文化」。這種觀點實在是不能成立的,因為在他們希望保留的「傳統文化」中,落後的生產、生活方式,也就是說貧困,佔了最主要的部分。第三是家庭的美滿。婚姻和家庭生活包含了許多外在的東西,如法律的責任、財產的歸屬、子女的撫養等,如果家庭成員比較好地承擔了這些社會方面的責任,這個家庭就應當視為幸福美滿的。第四是身體健康,這是高質量生活的生理前提。只要活著,就不能賴活著,不能像林黛玉那樣天天與疾病為伴。在當今時代,人的一些與生俱來的生理條件(如美麗的面容、勻稱的身材、白皙的皮膚、健壯的體魄等等)常常成為幸福生活的條件,這是一件特別令人無奈的事情。但無論如何,對於長遠的幸福來說,健康(即伊壁鳩魯講的「身體的無痛苦」) 比美貌更要緊。第五是閑暇。一個人一輩子處在忙碌、勞累的狀態之下(不管是為了生存還是為了事業),到底是一種不幸;一個「充實」得無暇他顧的人,怎麼也算不得幸福。我們經常了解到,一些政治人物、學者,不知道世界上許多有趣、精彩的事情,沒有讀過什麼「閑書」,沒有看過什麼「大片」,甚至沒有一份悠閑之心來獨自或與家人、友人去品嘗人生的樂趣及自然的美,因為他們沒有空閑。這無論如何是很遺憾的。第六是平安。只有偉人才能體會到與天斗、與地斗、與人斗的「其樂無窮」,一般人如果總生活在自然的不測、社會的災變和人際的凶險中,那絕對算不上是幸福快樂之人。好人一生平安,對家人、對友人、對自己,均是樂事。
外在幸福的最後一點,也是人們比較關注的一點,是所謂「事業的成功」,即以社會的標准來衡量的個人成功。在通常意義上,事業的成功指一個人憑自己的能力做出了一番成就,並且獲得了社會的承認。事業成功的標志說穿了,無非是名、利、地位,包括權力欲和虛榮心的滿足、改變各種現狀的能力、社會的認可度等等。毋庸諱言,這些東西,對於身處眼下這個紛繁復雜的社會中的人來說是很重要的,是衡量一個人成功與否的關鍵尺度;相反,懷才不遇、事業無成,那肯定就不幸福。世上有人淡泊名利,但沒有人會甘願自己窮困潦倒,成為實際生活的失敗者。但是我們同時必須清楚:一個人能否做出被社會承認的成就,並不完全取決於個人的才能,在今天這個競爭的時代,起作用的除了聰明、勤奮等外,還有環境、機遇、關鍵人物賞識等等外部因素,這些外部因素有時甚至能起決定的作用,這當然也是令人比較無奈的事情。不過我們單憑這一點,就有理由不以成敗論英雄。還須指出,事業的成功要成為幸福和快樂,應是外在事業與內在追求的一致,那就是說,所從事的工作應當是自己內心真正喜歡的事,而那些僅僅追求外在成功的人實際上是沒有太多幸福感的,他們真正喜歡的只是名利,一旦在名利場上受挫,內心的怨憤、失衡、空虛和不快就暴露無遺。
「內在的幸福」,或精神、靈魂方面的幸福與快樂,比較不容易描述,也比較不容易取得共識。在我看來,最重要的精神快樂,是所謂「道德上的快感」。一個人取得了事業的成就,或做了好事、善事,得到了社會的認可與贊賞(包括得到了物質的、榮譽的獎勵),這當然令人愉悅。但事過之後,當自己心情平靜下來面對著自己的靈魂的時候,那種純主觀的欣喜、快慰和滿足,才具有恆久的幸福滋味,那是外在的贊賞、獎勵所不能取代的。因為在此時此地,作為一個人,自己已然承擔起了一份社會的責任,而這種責任是其他人未必能夠也未必願意承擔的,這件事通過自己的手而使許多與己無關的人受益。這種道義上、人文上的快感,只有自己才深切地體會得到。山東青年徐本禹,因隻身來到貴州偏遠農村支教而成為2004年度「感動中國」的人,他的外在榮譽已經很高了。有人說他的行為是功利性的,旨在提高知名度。我不以為然。要知道,以長期紮根這樣的「投入」,換取一個「感動中國」的「回報」,這個「成本」畢竟過大。我傾向於相信徐本禹的動機是高尚的,他有一份超越功利的人文關懷,他對他的那些學生們負了責,也對自己的人生負了責。這就是道德上的快感。因此,我認為內在的幸福還必須包括對自己的人生負責,要對得起自己這一輩子。我們經常講,要對國家、民族、事業、家庭負責,這些大道理當然要講,但必須先從小道理做起,那就是對自己負責。每個人在世上只有活一次的機會,誰也不例外,所以必須對這惟一的一次人生盡到自己的責任。從某種意義上講,人的其他各種責任都是可以分擔或轉讓的,惟有對自己的人生的責任,必須靠自己來承擔,一點也靠不了別人。因此,面對生活的各種挑戰,人應當負起責來,選擇也好,行動也好,包括行動的後果,自己都要負責。一旦這么做了,就會油然產生一種道德上的滿足、得意和自我欣賞。
內在幸福的第二個方面,是愛。人間有各種愛,比如親情、友情、愛情等,對人間各種愛的感悟、體會和享受,我稱之為「情感的快感」。其中,愛情無疑是最動人的,也是最幸福的;愛的過程,是施愛與被愛的統一、奉獻與回報的統一、快樂與痛苦的統一。此外,愛還包括更廣大的領域,如救死扶傷、扶貧濟困,以及儒家的仁愛、基督教的鄰人之愛、人道主義的博愛(包括愛自然、保護動物)等等。愛就是奉獻,這話一點不假,在這些愛的過程中,人的內心產生的正是奉獻的幸福。內在幸福的第三個方面,與人的各種主觀體驗有關,我稱之為「審美的快感」。比如沉湎於藝術創造與欣賞的過程,陶醉於「天人合一」般的自然美景的過程,痴迷於某種主觀境界的忘我過程等等。這種快感不只藝術家有,普通人也有,關鍵要把握好度。內在幸福的第四個方面,是創造性思考,我稱之為「智慧的快感」。亞里士多德講哲學起源於閑暇,蘇格拉底講哲學即愛智,還有笛卡爾的「形而上學沉思」,儒家的「格物致知」,意思都是說,純粹出於愛好或精神享受的理性思考,是令人愉快的一種生活方式。盡管能夠富有成果地進行這種思考的人並不多,但思考本身的確是必要的。處於多重誘惑下的現代人,尤其應當在自己的靈魂內部保留一份超越功利的思考的空間,它不能解決人的生存和發展問題,但可以在精神上產生一種淡泊中的沖動。內在幸福的最後一點,是所謂「信仰的快感」。在今天,什麼是信仰,怎樣才算有信仰,是頗具爭議的。在這個問題上,有著比較深厚的宗教傳統的西方人、阿拉伯人與中國人很不同,他們認為,真正的信仰基本上與人的現實功利無關,它作為精神上的一種深切的、悠遠的寄託,旨在為靈魂走向新的境界作準備。因此他們認為有信仰的人必須作為信徒去投身於宗教事業,甚至為之獻身。我們完全不必像他們那樣較真,可以把有信仰的標准降低一下,主要看一個人是否有一種超越的、執著的、一以貫之的精神追求。換言之,一個人只要對生活的意義和目的有清醒的理解,在滿足日常生活的種種慾望的同時,能夠為自己確定一個高於肉體生命本身的目標,並且身體力行地去實現這個目標,他就是一個有信仰的人。中外歷史上,曾出現過許許多多有信仰的人,他們有的是像奧古斯丁那樣的聖徒,有的是像蘇格拉底那樣的無神論者,有的是像愛爾維修那樣的功利主義者,有的則是像康德那樣的超功利主義者。他們有一個共同點:都相信人生中存在著超出世俗功利和肉體慾望的精神標際,它比生命更重要,至少與生命同樣重要。有了這種信仰,生活中即便出現了難以克服的艱難險阻和難以忍受的痛苦磨難,人仍然可以以達觀、積極的態度去面對生活,仍然可以是一個精神上的強者,一個並非自欺欺人的快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