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以幸福在哪裡為題的作文
幸福在哪裡?
幸福在選秀秀場上。
老子說:「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
我們看星光大道,快女、快男,以及其他各大衛視的唱歌比賽,還有非誠勿擾等各類相親節目,和更加直接的各類選美,華麗的舞台和能力參差不齊的選手共同鑄就了一個收視奇跡,這其中就體現了老子的思想。
古時候最時髦的活動就是射箭比賽,老子的比喻就拿弓箭做喻體。我們今天如果把參加選秀的選手比喻成弓箭手就顯得不入時。
但是後面的道理是一樣的。「高者抑之,下者舉之。」 評委們放下身段耐心指導,同時草根階層的歌手借選秀提升自己。「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選手們得到老師的指導,以後呢就會避免表演過度的地方,同時沒唱到位的地方勤練習。
這就是一個令自己和觀眾都非常歡樂的事情。也是天道。「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但是,老子還提到一個「逆天而行」的事情,就是下一句:「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不少評注認為這句話主要講的是貧富差距,窮人供養富人,導致窮人更窮,富人更富。
從選秀來看,則是對比賽結果的認可:海選報名人聲鼎沸,最終的冠軍只有一個。能力不足的都被淘汰,冠軍贏得綽綽有餘。說的還是競爭精神的實質。
這時,幸福在於贏,贏得競爭。
上文中的引文出自《老子》第七十七章,後面還有兩句:
「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耶?」
得勝者再登台獻唱,或者拍廣告,拍各種影視劇,把美展現給天下人,便是老子所說的「有道者」——也就是終於當上明星了。
然後要做什麼?還是學習為人處世,把「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當成信條,處處謹慎。不驕傲,不逃避,不留戀。
樓上的網友在文章里提到一條:與人方便,與己方便。這是很對的。
老子這一章的結語,反問句「其不欲見賢耶?」當然不能搞個通假字,說成沒孩子的人比較閑,但是理解起來畢竟沉重,他要求人們達到無欲無求的境界。
㈡ 議論文 中心論點是「幸福,就在我們身邊。" 題目叫啥好呢
<幸福在哪裡>這個題目你覺得合適嗎?
因為很多人都問幸福在哪裡,很多人都在四處尋找幸福.所以這個題目可以道出眾人的心聲.文章的中心是"幸福,就在我們身邊",正可以讓讀者感受到幸福恰恰在我們的身邊.
㈢ 幸福議論文論點
論點
只有自由的人才可能幸福。
財富和地位並不意味著幸福。
幸福是一種感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
實現了人生價值的人是幸福的。
追求幸福的過程是一個艱苦的過程,不可一蹴而就。
與人分享幸福會更幸福。
有希望的人離幸福更近。
容易滿足的人更容易接近幸福。
有愛才有幸福。
幸福就在身邊,要用心去體會。
名言
能把自己生命的終點和起點聯接起來的人是最幸福的人。——歌德
唯獨革命家,無論他生或死,都能給大家以幸福。——魯迅
只要你有一件合理的事去做,你的生活就會顯得特別美好。——愛因斯坦
你想成為幸福的人嗎?但願你首先學會吃得起苦。——屠格涅夫
做好事的樂趣乃是人生惟一可靠的幸福。——列夫·托爾斯泰
如果我們不能建築幸福的生活,我們就沒有任何權力享受幸福。——蕭伯納
一個人有了遠大的理想,就是在最艱苦的時候,也會感到幸福。——徐特立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他們認定自己有多幸福,就有多幸福。—— 林肯
如果有一天,我能夠對我們的公共利益有所貢獻,我就會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 果戈里
個人的痛苦與歡樂,必須融合在時代的痛苦與歡樂里。——艾青
幸福的斗爭不論它是如何的艱難,它並不是一種痛苦,而是快樂,不是悲劇的,而只是戲劇的。 —— 車爾尼雪夫斯基
人真正的完美不在於他擁有什麼,而在於他是什麼。 —— 王爾德
你明白,人的一生,既不是人們想像的那麼好,也不是那麼壞。 ——莫泊桑
人類的一切努力的目的在於獲得幸福。 ——歐文
每一個人可能的最大幸福是在全體人所實現的最大幸福之中。—— 左拉
為人類的幸福而勞動,這是多麼壯麗的事業,這個目的有多麼偉大! —— 聖西門
只有整個人類的幸福才是你的幸福。 —— 狄慈根
嚴肅的人的幸福,並不在於風流、娛樂與歡笑這種種輕佻的伴侶,而在於堅忍與剛毅。 —— 西塞羅
當你幸福的時候,切勿喪失使你成為幸福的德行。 —— 莫羅阿
典型論據
一個女 CIO的幸福
——幸福是對生活的滿足
「我其實是一個很有福氣的人。」當中國銀河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信息技術中心主任( CIO)陳靜平靜地說出這句話時,很容易使人聯想到一個幸福的居家女人。對她來說,幸福的定義就是,一種持續時間較長的對生活的滿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樂趣並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續久遠的愉快心情。
剛剛創業的那段日子,對於陳靜來講,「如火如荼」是再貼切不過的了。銀河證券公司下屬的 170多家營業部,運行的是9種不同的系統,它導致系統不統一,給互通數據、共享信息帶來了許多不便,為了鏟平這些障礙,信息部門要進行更換系統的工作。在陳靜的直接帶領下,組織全員大規模系統測試42次,且絕大部分是利用周末進行的。也就是說,一年當中有80%以上的休息日陳靜都在加班。可她卻感覺到很徹底的幸福和滿足。這就是她的工作,常人不能消受的幸福。
除了工作,陳靜還不斷學習,並且十分重視注意培養團隊協作精神,注意在職教育。她認為搞好在職培訓工作,是對技術人員個人職業生涯負責。於是堅持抽出一定的時間,對部門員工進行業務、管理知識培訓。通過不斷地學習,陳靜敲開了信息技術的大門,同時她被挖掘出來的管理才能,讓她在一個個項目中發揮了不小的作用。這就是她的學習,是種不斷收獲的幸福。
陳靜有一個幸福的家,一個活潑可愛的女兒,一個能容忍並一直支持她的丈夫。她的家庭,給她被包容的幸福。
多活 45年
——幸福快樂比財富更重要
約翰· D·洛克菲勒在33歲時賺到了第一個100萬美元。43歲時,他建立了世界上前所未有的最大壟斷企業——龐大的「標准石油公司」。但他在53歲時又怎麼樣呢?煩惱把他搞慘了,煩惱和高度緊張的生活已經破壞了他的健康,他「看起來像個木乃伊」。
醫生們開始挽救洛克菲勒的生命,他們為他立下三條規則——這也就是他後來終生徹底奉行的三條規則:
一、避免煩惱。在任何情況下,絕不為任何事煩惱。
二、放鬆心情,多在戶外做適當運動。
三、注意節食,隨時保持半飢餓狀態。
洛克菲勒遵守這三條規則,因此而挽救了自己的性命。他從事業上退休,他學習高爾夫球,整理庭院,和鄰居聊天;他打牌、唱歌。但他同時也進行別的事。溫克勒說:「在那段痛苦的日子及失眠的夜晚里,洛克菲勒終於有時間自我反省。」他開始為他人著想,他曾經一度停止去想他有多少錢,而開始思索那筆錢能換取多少人類的幸福。他捐助教會,捐助芝加哥大學成為舉世聞名的大學,幫助黑人,成立了一個國際性基金會——洛克菲勒基金會——致力於消滅世界各地的疾病、文盲及無知。洛克菲勒他自己怎麼樣了?他把錢捐出去之後,是否已獲得心靈的平安?不錯,他最後終於感覺滿足了。
洛克菲勒十分快樂,他已完全改變,完全不再煩惱。
他「死於」53歲——但一直活到98歲。
把不幸變成優勢
——用鋼鐵般的意志在不幸中體驗幸福的滋味
曼德拉是南非的前總統。他一生坎坷,有三分之一的時光是在南非前種族主義統治者的監獄中度過的。
他的小女兒自立自強,刻苦學習,憑借自己不懈的努力,在 17歲時成為著名的《摯愛》雜志的專欄作家。當曼德拉在獄中得知女兒成功的消息時,他激動不已,給女兒寫信祝賀。信中寫到:「為了適應你今天的處境,你要進行自我調整,設法使自己感到幸福。對此,我激動萬分。你說得好極了,孩子,只要有鋼鐵般的意志,你可把不幸變成優勢。」
曼德拉一生都致力於與種族隔離作斗爭,多次遭到囚禁,在長達 27年的鐵窗生涯中,他依然樂觀積極,每天都堅持讀書、寫日記、繪畫、養花,還寫信鼓勵陷入困境的人們。他的部分獄中繪畫作品曾經分別在美國、英國、南非等地進行拍賣,價值達數百萬英鎊。囚徒生活沒能禁錮他的思想和智慧,反而使他的政治信仰和斗爭目標更加堅定,性情變得更加深沉老練,觀察問題更加周全客觀。
1990年,備受迫害和折磨卻始終堅貞不屈的曼德拉終於結束了27載的鐵窗生涯。1994年5月,曼德拉成為南非第一位黑人總統。
王光美與幸福工程
——讓天下的母親都一樣幸福
王光美是20世紀最具傳奇色彩的女性之一,她是「幸福工程——救助貧困母親行動」組委會主任。幸福工程是以全國的貧困母親作為救助對象的一項系統工程。「幸福工程」是王光美在其人生旅程中對人性與母愛的再一次理解、參禪與詮釋,也是她晚年生活中最具意義的行動,是其博愛精神的一次集中展示。
據介紹,每5000元的低息或者無息貸款就可以使一位貧困母親通過勞動致富。為了籌集資金,王光美委託拍賣公司拍賣了她自己的5件家傳藏品,最終成交價為56.6萬元,她把這筆巨款全部捐給了幸福工程,這大概可以幫助100多位貧困母親和她們的家庭脫貧。經過一年多的運作,幸福工程已在全國的15個省、市、自治區建立了21個救助項目點,分別在59個鄉、114個村救助貧困母親及其家庭共2821名(戶)。
王光美在開展「幸福工程」中獲得了自己的最大幸福。
「我永遠替人民做事」
——為人民做事才有價值,才感覺幸福
丁玲是我國現代著名的女作家。早年在家鄉上學的時候就決心尋找「一條改革中國的路」。但在接受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以前,盡管她抱有濟世救國的雄心卻苦於報國無門。
直到她認識了瞿秋白等早期共產黨人並參加了左翼文學運動,逐漸接受了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她才開始走出知識分子的小天地,把目光投向廣闊的中國社會底層。 1936年,她奔赴陝北,在與邊區人民一起生活的過程中,獲得了全新的靈感和取之不盡的創作源泉。她用筆謳歌黨領導的抗日戰爭,謳歌邊區人民如火如荼的斗爭和生活。解放戰爭時期,她參加了河北解放區的土改運動,並以此作為素材創作出《太陽照在桑乾河上》這樣的優秀作品。
丁玲一生坎坷,建國後曾經多次遭受不公正的待遇,一度被下放到北大荒,但她始終都沒有脫離人民,正如她自己所說「和勞動人民在一起的時候,我感到舒服、自由,我從他們那裡發現美的東西更多」。 1979年丁玲重返文壇,積極參與文學創作和編輯工作;1984年3月,她聽到家鄉成立縣文聯的消息,立即發去賀電;7月又在病榻上為臨澧縣文聯刊物《澧蘭》題寫刊名;10月,給臨澧二中回信並贈送一套《丁玲文集》。直到她臨終前還在頑強寫作,她一直都堅持「我是人民的女兒,我永遠替人民做事」。
馬克思的志向
——人類的幸福是奮斗的方向
1835年8月,馬克思就要在特利爾中學畢業了。畢業前夕,班裡的同學在談論自己的理想志向,有的說自己想當官,有的說自己想經商發財,有的願意當醫生,有的卻愛上了神甫的職位。而馬克思卻有他自己獨特的想法,他在畢業論文中寫道:「我們選擇職業所應遵循的主要指針,是人類的幸福……」
馬克思是這樣寫,也是這么做的。馬克思從 1842年初開始給《萊茵報》寫文章,他在文章中總是提出一些最尖銳的問題,總是從勞動人民的利益出發,揭露普魯士專制制度的反動本質,公開站在受壓迫、受剝削的勞苦大眾一邊,維護他們的利益。他創立了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學說,使社會主義由空想變為科學。他首先是一個革命家,參加推翻資本主義社會的現代無產階級解放事業,是他畢生的使命。
馬克思終生把為人類謀幸福作為自己的責任,一生都為之奮斗不已。
「快活得氣都喘不過來了」
——不斷進步也是種幸福
1925年,蘇聯著名作家富爾曼諾夫的長篇小說《恰巴耶夫》(又譯為《夏伯陽》)和《叛亂》出版後,受到各方的贊揚。他把小說寄給高爾基,希望聽聽高爾基的評價。半年時間過去了,他終於接到了高爾基的回信。回信中對這兩部小說雖然也給予了肯定,更多的卻是嚴厲的批評。高爾基說:「你寫得很匆忙,很草率。你是作為一個旁觀者在敘述,而不是作為藝術家在描寫。兩本書寫得都不簡練,廢話很多,有很多重復和解釋。這些解釋是一個明顯的標志,說明你不信任自己,也不信任讀者的理智。」讀了高爾基滿是批評的信,富爾曼諾夫不僅沒有感到惱怒或者沮喪,反而「快活得氣都喘不過來了」,他立即給高爾基寫回信說:「你順手給了我兩拳,而且每一拳都打得是地方,是地方。」不久,富爾曼諾夫就根據高爾基的批評,花費了巨大的精力對這兩部作品精心修改,使它們在再版時顯得更加完美。
雖然高爾基給的多是批評的意見,可是富爾曼諾夫卻欣喜若狂,這是他的作品可以繼續提高和進步的基礎,只有不斷的進步才可以感覺到幸福。
愛你的本色
——母親的愛給人幸福
比利瓊,是獲得格萊美獎歌曲創作獎的創作者。比利瓊的成才道路並不平坦。在他小的時候,由於他比其他孩子矮一點,他被周圍的孩子嘲笑。上學或者玩耍回來,他常常抱怨自己不夠好,他覺得如果自己高一點,就可以做得更好。所以他一直都想變成另外一個人。
但是,比利瓊的媽媽一直都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最完美的。每次比利瓊回來抱怨自己不夠好的時候,她就告訴他:「別擔心,沒關系,你不需要像別人一樣,因為你已經是完美的了。我們每個人都是獨特的,不同於別人。你也同樣有美好的東西與這個世界分享。我愛你本來的樣子。」
多年之後這位無條件愛著兒子的媽媽說過的這些話,出現在比利瓊創作的歌曲裡面。正是媽媽無私的愛,讓比利瓊對自己充滿信心,他知道自己是獨特的,是完美的,同時也發現了自己的夢想——為整個世界創作最好的歌曲。
雷鋒的一生
——幫助別人是最幸福的
說起雷鋒,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雷鋒是我國上世紀 60年代初出現的一個家喻戶曉的模範人物,在他短短的一生中,換過好幾個工作崗位,他就是干一行愛一行,干一行鑽一行,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努力工作,爭做好事。他把自己的愛好興趣,還有所有的時間精力,統統都同黨的需要完全融合在一起。
雷鋒為了集體和他人的利益,已經到了忘我的境界。有一個星期天,他去看病,路上經過一個工地,為熱烈的勞動場面所吸引,連自己肚子還痛的事實都忘了,就投入到熱火朝天的勞動中去。假期里,他經常到車站為旅客們服務,端茶、送水、攙扶老人。他自己的工資不多,卻一次又一次地把自己積攢的錢捐給災區。這樣的好事數不勝數。他在日記中寫到:「把革命利益放在第一位,為黨的事業貢獻自己的一切,這才是最幸福的。」
雷鋒同志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他犧牲後,毛澤東給他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而從此之後,雷鋒就成了做好事的代名詞,每年的 3月5日是紀念日,也就是學雷鋒日。
老橡樹上的黃絲帶
——幸福需要寬容
1971年10月14日《紐約郵報》刊登了一篇非常感人的小說,故事是這樣的:
一群學生出外旅遊,在長途車上看到一位面容嚴肅的中年男子,他一直坐著沉默不語。也許是學生們的熱情感染了他,他終於開口講述了自己的故事:他因倒閉破產而被判刑三年,剛剛從監獄出來。在出獄前夕,他寫了一封信給喬治亞州的妻子,問她是否還願意接納他。如果妻子還在等他回來,還願意跟他繼續生活,就在門口的老橡樹上系一根黃絲帶;如果她已經另有所屬,沒有系黃絲帶的話,他會默默地離開,不會打擾她的新生活。
男子的故事打動了所有人,隨著離他說的地方越來越近,大家的心情也越來越忐忑不安。在即將到家的時候,男子甚至不敢睜開眼睛,而懇求司機幫他看結果……終於,謎底揭曉了,只聽見司機和所有的乘客同聲地歡呼,他睜開雙眼,竟然看到老橡樹上幾百條黃絲帶在風中飛舞,頓時所有人感動得熱淚盈眶!
小說里的故事後來被譜成了歌曲,伴著歌聲這個故事也傳遍了全世界,這首歌就是著名的《 Tie A Yellow Ribbon Round the Old Oak Tree》(《老橡樹上的黃絲帶》),這首歌曾在1973年美國排行榜上維持四周冠軍。黃絲帶也成了美國「歡迎被囚禁的人重獲自由」的標志,有久別的親人歸來,就會在家門前的樹上繫上黃絲帶,成了一個風俗。
安徒生一生與童話為伴
——為了童話放棄幸福
安徒生潛心寫作,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在童話世界裡。
美麗的姑娘葉琳娜·瑰喬莉被安徒生美麗的童話所吸引,被安徒生不凡的談吐和善良的心靈所折服,她悄悄地愛上了他。有一天,葉琳娜·瑰喬莉向安徒生表露了心中的愛情,並表示永遠愛他。安徒生看著這個美麗的姑娘,雖然他也很喜歡這個既漂亮又聰明善良的姑娘,但是,童話創作需要他投入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還有愛,他的心中只能容得下童話,容納不了別的東西,所以,他只能婉言拒絕了姑娘的愛情,他對姑娘說:「對不起,我的愛在童話里。」
臨終的時候,安徒生對朋友回憶起這件事情,說:「為了童話,我放棄了自己的幸福。」
安徒生的一生都在為全世界的孩子寫童話,創作了包括《賣火柴的小女孩》《白雪公主》《海的女兒》等在內的 156篇童話作品,給全世界世世代代的孩子帶來了快樂,他放棄了個人的幸福,卻給人類留下了財富,同時也給天下所有的孩子們帶來了幸福和夢想。
馬克思和燕妮
——有愛就有幸福
燕妮出身於名門貴族,才華出眾,又漂亮聰明,她的父母希望她能在上層社會聯姻,她卻愛上了出身平凡但有著遠大抱負的馬克思。為了愛情,她毅然離開了舒適的家庭,和馬克思結婚,一起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在流亡期間,他家一連幾個星期靠吃馬鈴薯過活。嚴冬沒柴生火,生病沒錢請醫生,窮得付不出房租。家裡的鐵床、被褥、衣服,連女兒的玩具、孩子們的搖籃都拿去抵押了。馬克思寫完《政治經濟學批判》,卻沒有郵費把手稿寄到柏林去。因為交不起學費,孩子只能輟學。孩子病死了,沒有錢買棺材埋葬……面對如此貧寒的日子,燕妮從未動搖過對馬克思的愛,沒有抱怨沒有離開,相反,她對生活充滿著信心,因為她的生活中有愛。談到他們的婚姻,燕妮說的是:「我希望卡爾跟我在一起是幸福的,正像我自己希望跟他在一起是幸福的一樣。」她曾自豪地說:「我坐在卡爾的房間里轉抄他那潦草不清的文章的那些日子,是我一生最幸福的時刻。」
杜朗找幸福
——幸福在生活的每一個細節里
美國作家威廉·杜朗曾經敘述過他尋找幸福的過程。他先從知識里尋找幸福,得到的只是幻滅;從旅行中找,得到的只是疲倦;從財富里找,得到的只是爭斗和憂愁;從寫作中找,得到的只是勞累。知識、旅行、財富還有寫作,帶不來純粹的幸福感。
然而有一天,他從車站出來,看到一輛小汽車里坐著一位年輕婦女,懷里抱著一個熟睡的嬰兒。一位中年男子從火車上下來,徑直走到汽車旁邊。他吻了一下妻子,又輕輕地吻了一下嬰兒——生怕把他驚醒。然後一家人開車離去。這時杜朗才驚奇地發現什麼,其實這就是真正的幸福。他高興地鬆了一口氣,從此懂得:生活的每一正常活動都帶有某種幸福,只有好好珍惜現在,才有真正的幸福。
生活的每一個細節其實都帶著某種幸福。那一個淺淺的吻,其中蘊涵著丈夫的關愛,還有父親的慈愛,這一個小小的細節卻呈現了世界上最美好的感情。你能說那個妻子在接受那個吻時不是幸福的嗎?你能說那個小小的嬰孩沒感覺到他在被關懷著嗎?幸福就是這樣被召喚著,不用什麼妙法仙方,只是需要你感情的投入。給熟睡的孩子掖掖被子,給疲憊的父母倒杯水,給哭泣的朋友紙巾,給路邊的乞丐幫助。在你做這些事的時候,你是幸福的。
哲理材料
幸福就是一碗水
一個富人和一個窮人在談論什麼是幸福。
窮人說:「幸福就是現在。我現在這樣的生活,我就覺得幸福。」
富人望著窮人的茅舍、破舊的穿著,輕蔑地說:「這怎麼就叫幸福呢?只有像我這樣,擁有百間豪宅、千名奴僕,才能夠叫作幸福啊!」
世事無常,一夜之間,一場大火把富人的百間豪宅燒得片瓦不留,他的奴僕們也各奔東西。曾經錦衣玉食的富人變成了一無所有的乞丐,只能四處乞討為生。
炎熱的夏天,汗流浹背的乞丐路過窮人的茅舍,向窮人討口水喝。窮人端來一碗清涼的水,問他:「你現在認為什麼是幸福?」
乞丐眼巴巴地說:「幸福就是此時你手中的這碗水。」
窮人不覺得自己貧苦的生活不快樂,他珍惜現在所有的幸福;而富人曾經擁有那麼多,變成了乞丐之後,卻只嚮往大夏天有一碗涼水的幸福。
其實,幸福本來就是現在。只有一個個現在串成的幸福,才是一生一世的幸福。
擁有母愛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有一天,小兔子對兔媽媽說:「我要離開家跑啦!」
兔媽媽說:「不管你跑到哪兒,我都會跟在你後面,因為你是我的寶貝小兔呀。」
「如果你跟著我,我就變成小魚在小溪里遊走啦!」
「那我就變成個釣魚的人專門釣你。」於是小兔又要變山石,小花,鳥,船,雜技團小飛人,變小男孩;兔媽媽就相應變登山人,園丁,樹,風,走鋼絲的人,最後變成小男孩的媽媽,張開雙臂擁抱住他。
「這樣啊,那我還是哪兒也不去,在家當你的小兔好了。」
「來根胡蘿卜吧。」兔媽媽說。
世界上沒有愛是完全無條件的,當然,母愛要除外。不管孩子什麼樣子,是否取得成就,母親都會覺得自己的孩子是天下最棒的孩子。
這種無私無條件的愛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圈地運動
有個地主去拜訪一位部落首領,想從部落首領那裡要塊土地。首領說,你從這兒向西走,到了終點做一個標記,只要你能在太陽落山之前走回來,從這兒到那個標記之間的地就都是你的了。
太陽落山了,可是地主還沒有回來。
因為走得太遠,他在路上累死了。
那個地主肯定不會忘記部落首領的條件,他必須在太陽落山之前趕回來,他才能得到他所圈住的地。他一定也不止一次地停住西行的腳步,准備往回返。但這時他可能會想:再走幾步吧,這樣就能得到更多的土地。就這樣,慾望一點一點地牽引著他越走越遠。終於到最後,他走不回來了……
很多人都說那個地主太貪婪。但很多人都無法拒絕慾望一點一點的誘惑。
故事中的地主無法拒絕誘惑,最終成為走不回來的人。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被慾望吸引著越走越遠,越走越找不到幸福的感覺。
幸福的小狗
一隻小狗問它的媽媽:「媽媽,幸福在哪裡?」
狗媽媽告訴它:「幸福就在你的尾巴上。」
於是,小狗就不停地追,它要追到自己的尾巴,看看幸福到底是什麼樣子。
可是,它發現自己怎麼也追不到尾巴上的幸福,於是它便把苦惱告訴了媽媽。
狗媽媽說:「孩子,不要刻意去追,只要你一直往前走,幸福就會永遠跟在你的身後。」
原來幸福是如此簡單,無須刻意去追尋,只要你勇敢向前走就會一直擁有。因為它伴隨著我們每一個人,就在我們的身後。而那隻小狗只要向後看看,就可以看到停留在它尾巴上的幸福。
其實,人在很多時候都在不停地追逐著自己想像中的幸福,以為那才是自己真正應該得到的。可是到最後,會發現有些東西是自己永遠也追不到的;即使追到了,也會很失望地發現到手的並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但是如果你把奔跑的腳步停下來,不再刻意地去追的時候,反而會收獲意想不到的幸福。
漁夫的故事
曾經有這么一個故事,講得是有一個很有錢的人一天在海灘上遇見了一位和他一樣在曬太陽的漁夫,他就問:「這么好的天氣你怎麼不出海去打魚?」漁夫說:「我昨天打的魚夠我今天吃的了。」那個有錢的人說:「難道你不想打更多的魚,賺更多的錢嗎?」漁夫問他:「你要那麼多錢干嗎?」那個有錢的人說:「我可以在別人忙碌的時候去曬太陽啊!」漁夫說:「你看,我現在不是和你一樣也在曬太陽嗎?」這個故事不是告訴我們要不求上進,滿足於現狀,而是告訴我們對生活不要太苛求,那樣我們就可以隨時隨地地享受生活,感受快樂。
想一想我們不快樂的原因吧?不就是因為我們對生活要求太多嗎?嫌工資低,嫌女朋友不夠漂亮,嫌住房不夠大……看一看那些搶劫、偷盜的犯罪分子,貪污受賄的腐敗分子的可悲下場吧,他們就是因為不懂得俗話說的「知足常足,終身不辱,知止常止,終身不恥」的道理啊。「知足常樂」,快樂其實就這么簡單。
給人幸福的襯衣
國王有一個視為掌上明珠的獨生兒子,可是王子卻總是悶悶不樂地坐在窗戶前。於是國王想盡辦法,千方百計要使兒子快活起來。可是,給他看戲,舉辦盛大的舞會或音樂會,一切都無濟於事,王子的臉龐失去了往日的紅潤:漸漸消瘦了。
眾多聰明的學者建議,找個幸福的人,一個完全幸福的人,跟王子交換襯衣。於是國王派人到全國各地去尋找幸福的人,可是高尚的神父還有鄰國無上權力的國王都還是不幸福。有一天國王打獵,突然聽到有人在唱歌,順著歌聲國王找到了一個正在哼著歌修剪葡萄藤的幸福的小夥子,但是這個幸福的人,他沒有穿襯衣。
完全幸福的人是什麼樣的人呢?不是居於高位的神父,也不是擁有一切的國王,而是鄉間葡萄園里的一個窮小子。他對現有的一切感到滿足,即使榮華富貴、高官厚祿也換不來。但他沒有穿襯衣,因為幸福不是別人給的,他只有自己才感覺到。
創新論證
阿 Q是快樂的,幸福的
快樂、幸福不是從來就有的,它應該是「濾」出來的。文學大師錢鍾書在《論快樂》一書中說:「快樂是由精神來決定的,把忍受變為快樂,是精神對物質的最大勝利。」錢鍾書認為把忍受變為快樂,是精神之最高境界。
阿 Q,其所以永遠快樂、幸福,在於有了壓制就有抗爭,有了缺憾就嚮往美滿,坎坷與痛苦不僅能激活人強烈的求生存、謀發展的慾望,同時還提供了一方任你打拚的用武之地。
阿 Q說,我哪一天都快樂,這話是對的。
一直以來,我們都認為阿 Q是一個不幸的人,連魯迅先生也說,他對於阿Q的態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後來人認為他的精神勝利法是一種逃避現實和逃避責任的表現,實際上是一種自我麻醉的手段,使他不能正視自己被壓迫的悲慘地位。他沒有土地沒有房子沒有老婆,被人欺負直到最後被當作革命黨而糊里糊塗地被處決,過著最悲慘的生活。可是阿Q自己就一直都過得很快樂,因為吳媽挨打的第二天就忘了,去摸小尼姑的頭,欺負比他弱小的人,他生活悲慘,卻在精神上「常處優勝」,就是所謂的精神勝利法。阿Q其實是幸福的,他能夠逆來順受,把忍受痛苦當成了幸福。
㈣ 幸福在哪裡的簡介
本書 脫胎於雷禾傳媒擔綱製作的紀錄片《幸福中國》,原紀錄片由佟晟嘉、樊鵬、蘇奇、郄浩四位導演聯合攝制,書籍內容由知名撰稿人胡騰及秦小虎編寫,受采訪者包括馬未都、黃永玉、老狼、周立波、郭德綱、春樹、張悅然、格子左左等。
㈤ 幸福是什麼幸福在哪裡人們一直在追問、在尋找。其實,幸福原來就是父母給你的一杯清茶,老師給你的贊許
【題目】
幸福原來就是?
幸福是什麼?幸福在哪裡?人們一直在追問、在尋找。其實,幸福原來就是父母給你的一杯清茶,老師給你的贊許的目光;幸福原來就是你為別人的一句真正的喝彩,你對別人的一次寬容;幸福原來就是親近自然的經歷,戰勝自我的心路。。。。。。
請以「幸福原來就是————」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1)請將文題補充完整。
(2)通過一件事表達自己對幸福的理解的感悟,抒發真情實感。
(3)字數在500字左右。
【解答】
幸福原來是。。。。
曾經很迷茫,一直在尋找,什麼是幸福。。。 ——題記
曾以為幸福僅僅是孤獨時的一個關懷,曾以為幸福僅僅是失敗時的一句鼓勵,曾以為幸福僅僅是跌倒時的援手,可是,從那一天起,我才知道,幸福原來是。。。。
窗外的景色,在不斷的變化中,但無味――全是光禿禿的小山。 坐在車中,我的心亦無味。 又要回到城市的高樓大廈中,我還非常戀戀不舍這鄉村小墅,綠水方圓呢。 我環顧一下四面,人是十分擠的,於是,我慶幸――我搶了個好座位。 車在不斷的行駛中,由於山路不平,上下凹凸,我的肚子顛的很疼,但於站著人相比,我還是不錯的。 可是。 車忽然停了,門忽然開了。 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嫗走了上來,發現,老年人座全被一些吊兒郎當的小夥子占著。無奈,嘆了口氣。 我的心被打動了,我把一大把東西放在座上,為的是不讓那些不自覺的人坐下。後,快步走到門前,那位老人望著我,由於受擠,滿臉魚紋顯得更清楚了。 我一把扶住老人,推開人群,扶老奶奶坐在了我的座位上。此時,我發現,老人笑了,是那樣的甜……她滿臉魚紋幾乎消失了,是那樣的激動…… 「孩兒。」這是她說的第一句話。 「謝謝你!」 我笑了,打斷了老奶奶的話:「沒什麼的,不是我應該做的嗎!」 窗外的景象,出現了綠色,一片鳥語花香。 「呵,這就是幸福啊!」我對自己說。
原來,幸福,就是在別人跌倒時施以援手,在別人孤獨時給他一個關懷,在別人失敗時給予一個鼓勵。。。。
㈥ 幸福在哪裡 作文提綱 只要以 幸福在哪裡 為題的提綱 只要提綱
一,朋友與自己不幸福,我卻更傷心,必要他還有家
二,用寓言或故事揭開幸福的秘密,既是珍惜當前所有的,
三,通過事例證明有的人生活不如你,例如那些乞丐期盼的目光,建築工地衣著極臟小夥子忙碌的身影,說明「珍惜眼前的人,幸福無處不在 」的道理
㈦ 中央電視台電視劇《幸福在哪裡》主要寫的什麼,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0-12-13
㈧ 以幸福在哪裡為話題的議論文800字
幸福其實只是一種感覺
對於幸福,不同的人不同的處境都有各自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感受:對於飢寒交迫的人來說,只要有一頓飽飯就是最大的幸福;對於疲憊不堪的人來說,只要能美美的睡上一會,就是幸福;對於孤苦伶仃的人來說,能有個親人相伴就是幸福;對於心靈孤獨的人來說,只要能找個願意傾聽他心聲的人就是幸福;對於迷路的人來說,只要能遇到個熱心人幫忙指路就是幸福。
在現實生活中有太多這樣的偶然,不同的人都會抱著不同的心態來獲取幸福。會生活的人會處處找幸福,不會生活的人,總認為處處飢鄲觀肝攥菲硅十亥姜都是坑坑窪窪,幸福離自己總是遙不可及。只要找幸福,幸福永遠會對你招手的呀!
對於我們住在城市的人講,好多人認為幸福的標准就是,有個好伴侶,生個乖孩子,有份好工作,家裡電氣一應俱全,老少安康這就是幸福。但不是每個城裡的家庭都能達到這樣的標准。這樣我們就要調整好心態,降低標准找到自己的幸福。只要我們自己認為快樂這就是最大的幸福!
對於農村人來說,雖然粗茶淡飯,但一家老少圍著一個小圓桌,吃著自己種的糧食和蔬菜,也是其樂融融的。尤其是脫離了城裡的喧嘩,置身於鄉下青山綠水間,是多麼暇逸的享受。最美的還是夜晚,在滿耳的蛙鳴聲中入眠,那是城裡人享不到的幸福。清晨睜眼滿目都是青的山綠的水,一派明麗的春光多美啊!這份安逸和寧靜,又何嘗不是幸福呢?
幸福就是尋常的日子依舊。所謂幸福都是由千萬個尋常日子所組成。能買上自己稱心如意的商品,能吃上自己像吃的蔬菜和水果,能享受到自己能力之內的享受,無病無災,快快樂樂過好自己每一天,我認為這就是最大的幸福。
幸福就是尋常的人兒依舊。年少的時候和同齡的夥伴嬉鬧,年輕的時候同事們談天說地,年老的時候和朋友們一起回憶往事,這不都是幸福嗎?
幸福其實只是一種感覺。是在荒無人煙的黑夜突然見到一縷亮光的驚喜;是歷經風雨漂泊後終於抵達港灣的輕松和安逸;是苦澀之後的甜蜜淚水之後的笑顏。甚至它還是粗茶淡飯中過濾出來的溫馨。朋友們,只要你有以一顆平常心看待幸福,幸福就在你眼前,幸福其實只是一種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