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才是幸福的真諦
幸福對於農夫是久旱後的大雨,是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對於情侶是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對於父母是有子女陪伴在身旁,子女比他們過的好;對於野花是用自己短暫的生命展示美麗,開滿過路人寂寞的旅途……
▎我們終其一生都在尋找幸福,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我們在通往幸福的道路上彷徨無措,生怕一轉身就與之失之交臂......
人總是在接近幸福時倍感幸福,在幸福進行時卻患得患失。 其實幸福就在我們身邊,無需去尋找,只要用心經營,幸福就會來敲響你的門。
你病,有人照顧你,這就是幸福;
你冷,有人抱著你,這就是幸福;
你哭,有人安慰你,這就是幸福;
你老,有人伴著你,這就是幸福;
你錯,有人包容你,這就是幸福;
你累,有人心疼你,這就是幸福。
幸福不是你的愛人多漂亮,而是你愛人的笑容多燦爛;幸福不是你存了多少金錢,而是有人在乎你風雨共擔;幸福不是你能左右多少人,而是有多少人在你的左右。
② 人生真正的幸福是什麼
人生真正的幸福,無非四件事:一是睡在自家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飯菜;三是聽愛人講情話;四是跟孩子做游戲。
一:有家可回就是幸福
人就像風箏,家就是那根繩。家在,根就在。
有家可回的人是幸福的,因為家就像我們漫漫人生中的補給站、休息所,不管在外遇到多少委屈,經歷多大的困境,家都能以獨特的魔力將我們生命中的冰霜融掉,並重新給予前進的力量。
彼此相愛就是幸福。兩個相愛的人哪怕一整天枯坐對看也是幸福。與父母、子女相較,愛人是陪伴你時間最長的一個。
有愛人相伴到老;有愛人相守暮暮朝朝;珍惜相偎相依每分每秒;一生相知,一世相隨…這就是幸福
四:子女健康就是幸福
為人父為人母最希望的就是孩子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對此而言,沒有什麼比自己孩子的健康快樂更能讓自己感到幸福。
③ 幸福的本質是什麼青年人應該追求什麼樣的幸福
幸福,隱藏在簡單的生活之中,如果想找到它,最關鍵的是降低過高的需求,消除貪婪的奢想。
我們一直以來都在追求幸福,然而,幸福好像離我們越來越遠,我們越來越感覺不到幸福。全球幸福指數下滑,感覺不到幸福已經成為了普遍情況,於是,我們重新去思考幸福。幸福到底是什麼?我們怎樣去尋找幸福?我們不停地反問自己。
人類的追求,不能永遠都停留在衣食上面,幸福的本質與我們的心靈有關。
幸福的本質是一種我們自己內心的特殊感受,這種感受有些時候跟物質有關系,有些時候跟物質根本就沒有關系。幸福是一種感受,幸福感的基礎一定是滿足感,而滿足感的基礎絕大數都是新鮮感。
幸福有多少種?從細節上講,幸福的種類是無窮無盡的,來自於各個方面的幸福。從廣義上講,可以將幸福分為兩種,一種是來自於物質的幸福;第二種是永久的、永恆的心理方面的幸福。
尋找幸福的方法有三步驟:第一步,不攀比。這個攀比不是生活上必需的東西,攀比帶來了痛苦,我們就不會感到幸福。第二步,不虛榮。越是喜歡虛榮的人,心理越是空虛,心理空虛的人都是以虛榮來彌補自己心靈的空虛。第三步,不過度慾望。我承認慾望在某種程度上講是動力,我沒有反對慾望,但是如果慾望超標、過多的話,它給我們帶來的更多的是痛苦。我告訴你們要適當地控制自己的慾望,這樣才能感覺到真正的幸福。在面對慾望時,我們要適當地控制慾望,充實的、實實在在的生活,在生活當中找到幸福。
我們不能把人的生命、生活理想化,這樣會使得我們在生活當中根本沒有任何的危機意識,沒有危機感,這樣以後生、老、病、死,還有各種各樣的痛苦在現實生活當中會無意地襲擊我們。我們在享受自己創造的這些財富、福報或者勞動的成果都是可以的,但是同時要有危機感,我們必須要想通生老病死這個的自然規律。生老病死是沒有辦法逃避的,我們就要找到一個方法去面對,去正視人生。我們要有一定的危機感,不要太過度的理想化。
青年人應該追求自己心目中的幸福。
每個青年人對幸福的理解是不一樣的。
我覺得青年人應該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因為自己不想要的幸福是不會幸福的,要追求自己想要的才會開心。
④ 幸福的概念是什麼
幸福是人在創造生活條件的社會實踐中,由於感受和理解到個人
,集體乃至人類的目標,理想和正義公益之事業的實現而得到人格上的滿足。(倫理學標准概念)
1、定義
幸福是指人感知自己的需要、條件和活動趨向和諧的生活狀態。
用一個簡單的比喻就是:貓吃魚,狗吃肉,奧特曼打怪獸.因此幸福也可以理解為對慾望的滿足.
2、幸福的本質
人對生活的滿意感、和諧感。
中國幸福學認為,幸福是人們的渴求在被得到滿足或部分被得到滿足時的感覺,是一種精神上的愉悅。由此我們就推導出幸福的六個定律。博弈聖經
一
幸福第一定律——幸福感都是暫時的
人們獲得的幸福感都是暫時性的,就像不幸一樣,隨著時間的流逝,幸福感以及不幸感都會逐漸淡化的,所以,我們如果想繼續擁有幸福,想過幸福的生活,就必須去不斷地滿足更多的渴求。
二
幸福第二定律——幸福感的遞減性及推論
人們得到一個幸福後,那麼人們對同一個或同一類幸福的渴求度就會遞減,當人們再次獲得這個或這類時幸福時的幸福感就會逐漸遞減,當達到足夠多的N次時,渴求度會變為零,幸福感也就變為零了。
推論
1
幸福資源的不可再生性
因為幸福的遞減性,我們進而可以進一步得知,當我們享受過一個幸福N次後,在一般情況下,這輩子,我們是再也享受不到這個幸福了。
推論
2
幸福資源的遞減性
因為幸福資源的不可再生性,以及人們認知世界,改造世界的有限性,所以,人們能享受的幸福資源是有限的,也是在遞減、減少的。
三
幸福第三定律——人們獲得幸福的經歷越曲折,獲得的幸福感越大
渴求度是與幸福感成正比的,所以,如果獲得幸福的經歷越曲折,那麼人們的渴求度就會相應變大,那麼獲得的幸福感就會越大。
四
幸福第四定律——沒有渴求就沒有幸福
及推論
因為幸福感與渴求度成正比,所以當人們對某事物沒有渴求時(也就是渴求度為零時),那麼,某事物也就不會給人們帶來幸福。
推論一
幸福與金錢沒有直接關系
因為幸福的直接來源是渴求,因為金錢並不能給所有人帶來幸福,所以幸福與金錢並沒有直接的因果關系。
推論二
隨著物質財富的增加,人們在物質財富方面所能獲得的幸福次數卻越來越少,幸福感的強度也越來越小。
隨著人民擁有的物質財富的增加,人民的渴求資源卻變得越來越少,所以在物質財富方面人民能獲得的幸福也就越來越少,而且獲得幸福的成本也越來越高,同時對地球資源的消耗,對環境的破壞也越來越大。這也是西方發達國家幾十年發展
所得出的結論,即: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的物質財富等一切都在增加,唯獨幸福除外。所以說,如果我們一味地搞經濟發展,結果只能走上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發展的老路,最終人民得到的幸福反而會越來越少,這是一條得不償失的發展道路。
推論三
人們在精神文化,精神文明,精神生活等非物質財富方面所能獲得的幸福數量遠遠大於人們在物質財富方面所能獲得的幸福數量
渴求既包括物質財富方面的渴求,也包括精神方面的渴求。我們在關注人民幸福的時候,首先考慮到的往往是人民在物質財富方面的渴求(具體表現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發展思路上),經常忽視了人民精神方面的渴求,這是一種本末倒置的思維方法,是一種得不償失的發展思路。
當人民富裕起來的時候,當人民的思想充滿了金錢意識的時候,那麼人民的思想就開始腐朽墮落了,社會就開始沉淪沒落了,人民幸福,人民的幸福生活,就再也找不到了。到那時即使我們比美國人更有錢,比美國更強大,又有何用。金錢是換不來幸福的。
幸福第五定律——幸福是需要感覺的
幸福是需要有感覺的,如果你的渴求事實上已經獲得了滿足,但當你沒有感覺或感覺不到渴求被滿足的時候,你仍然是不會有幸福的感覺的。
幸福第六定律
幸福感的獲得是需要有愉悅的心情
如果你的渴求獲得了滿足,但此時的你如果仍沉浸在其他事件的悲痛之中,那麼此時的渴求被滿足的感覺仍然是難以獲得幸福的。
⑤ 你覺得幸福的本質是什麼
當年高中,大夏天,父親去接我,在路上說,學習苦,爸給你屋裝個空調。當時可能想得個一陣,結果第二天晚自習回家,空調安好了,那一刻覺得真好,一直不覺得家裡有錢,那一刻突然發現自己竟然自信了一點。算是一種幸福感吧。我個理解為幸福的本質源自於內心的感覺,對於貧困山的人一雙鞋,一件衣服,臉上也能洋溢著笑容,也能感到內心獲得片刻的幸福。對於一些開著豪車,住著豪宅的人也未必臉上露著幸福滿意的笑容。而真正靠雙手辛勤勞動後得到的臉上發出自豪的微笑,那是發自內心幸福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