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幸福到底在哪裡
幸福到底是什麼?如果拿這個問題問別人,每個人都會給出不同的答案。這就像我們常說的祝福語,這是每個人都在追求的事情。有些人認為,有錢有權的生活是幸福的。有些人認為,家人平安健康是幸福的。其實,幸福無處不在。
Ⅱ 幸福在哪裡歌詞是什麼
《幸福在哪裡》
填詞:戴富榮;
譜曲:姜春陽;
原唱:殷秀梅。
其歌詞為:
幸福在哪裡,幸福在哪裡。
朋友啊告訴你,它不在柳蔭下。
也不在溫室里,它在辛勤的工作中。
它在艱苦的勞動里,啊幸福就在你晶瑩的汗水裡。
啊幸福就在你晶瑩的汗水裡,幸福在哪裡。
朋友啊告訴你,它不在月光下。
也不在睡夢里,它在辛勤的耕耘中。
它在知識的寶庫里,啊幸福就在你閃光的智慧里。
啊幸福就在你閃光的智慧里,就在你閃光的智慧里。
(2)想說什麼就來了幸福在哪裡擴展閱讀:
1984年殷秀梅參加央視春節聯歡晚會,在本次晚會上演唱了《黨啊,親愛的媽媽》和《幸福在哪裡》兩首名曲。
值得一提的是那首《幸福在哪裡》,這首歌歌詞獨特,緊密地與當時人民群眾對幸福生活的渴望和嚮往相掛鉤,一首歌就唱進了全國人民的內心深處。此後這首《幸福在哪裡》成為中國大陸的一首經典名曲。
Ⅲ 幸福你在哪裡的作文500字
幸福像空氣一樣,我們就生活在幸福中;幸福像影子一樣,始終伴隨著我。望著白花花的考題,心中激起了無數的問號,幸福在哪裡呢?
街頭。「哎呀!」被絆了一下的我,一聲尖叫。是位阿姨,小姑娘,對不起,你沒事吧?聽了這一聲話語,心頭的怒氣消去,「沒關系。」對不起啊!真是個好孩子,聽著阿姨的道歉,看著阿姨走遠的背影,我渾身一熱,接受別人不經意的錯誤,原來是這么幸福。
公交車上。幾近中午,我決定去可多牛餐館。當我破著腳登上車時,在我身後的叔叔立即伸手扶了我一把,上車以後,一位大姐姐起身給我讓座,「來小妹妹,你坐吧,我快到家了。」還不等我說句感謝的話,大姐姐便向車後走去。顛簸了近20分鍾,我終於到站了,忽然間陪兄,我又看到了那位大姐姐,咦?她不是早已下車了嗎?忽的,一股甜蜜幸福的感覺湧上心頭。
在餐館。娃!餐廳里竟有這么多人啊!吵鬧、喧嘩聲此起彼伏。就在我端菜時,一不小心滑了一下,這時,一雙手把我扶住了,「小姑娘,這地板有點滑,慢點。」扶我的服務員阿姨親切地說。看著那離去的背影,心頭流淌出幸福的泉流。
家。唉,還是家裡最好了。媽媽,我回來了!好嘞!什麼這么香啊!我給你包了餃子,說著,媽媽從廚房裡端出了一盤誘人的餃子,望著白花花的餃子,其實,最幸福的還是家裡啊!
幸福在哪裡呀,幸福在哪裡,幸福就在我身邊里。
幸福在哪裡,幸福在哪裡?幸福是一個大家又陌生有熟悉的詞語,它在很多時候都會出現,是大家很喜歡的「東西」。
幸福是每天下午回家,能吃上媽媽做的香甜可口的飯菜;幸福是睡覺時家人們的一句讓人幸福的話:「晚安」;幸福是寫完作業給爸爸檢查時,爸爸對你說你在哪裡做錯時,應該怎樣做。每一句簡簡單單的話語,每一件平平常常的事,都能讓人感覺到幸福。
我剛出生在世界上的時候,對世界一亮猛切東西都不懂,但是有媽媽的呵護和爸爸的疼愛,我感覺什麼都不重要了。慢慢的,我長大了!已經可以走路,也會說幾句話了,我多想我叫的第一句話是叫的是「媽媽」和「爸爸」。感謝他們把我撫養長大,一件又一件的告訴我世界上的一切東西。
不知道怎麼回事,在我一歲多的時候。我發現媽媽的肚子越來越大,我指指媽媽的肚子好像說為什麼這樣。媽媽告訴我,這裡面的小東西是我以後的小妹妹或者小弟弟,我高興的哇哇叫,緊接著,我伏在媽媽的肚子上,聽到了他在動……
慢慢的,我又長大了!是該上幼兒園的時候了,我並不知道什麼是幼兒園。媽媽告訴我,你要到那去學習。早上媽媽要把你送去,晚上才能見到媽媽爸爸了,聽到這里,我哇哇的大哭了起來。現在回想起來,那時的我還不想離開爸爸媽媽呢!
上幼兒園的第一天,說實話,我還真有點不習慣。看到別的同學,在那拽著媽媽或爸爸,不想敬亂橋讓他們走。而我卻靜靜地走進教室,因為我明白離開爸爸媽媽,是我們必須要做到的。慢慢地我適應了在幼兒園的生活,可是,我又要畢業到小學,我是多麼的捨不得啊!
時間過得很快,現在的我應經到了小學五年級。回想起以前的點點滴滴,我每次都很想如果時光能倒流就好。
從小時候在家到現在小學五年級的時光里,我感覺到無時無刻都有讓人感到幸福的話語和事情。家人的疼愛讓人幸福;同學的幫助讓人幸福;老師的關愛讓人幸福;幸福,是一個你無時無刻都能讓你見到的「東西」,只要你相信幸福,幸福就會以你一生相伴!
幸福,好誘人的字眼,可是,它在哪裡呢?
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一隻小狗問他的.媽媽:「幸福在哪裡?」媽媽告訴她:「幸福就在你的尾巴上。」於是,小狗轉過頭,朝著自己的尾巴追啊追,卻總是追不上。小狗哭了,媽媽說:「別急,孩子,只要你一直往前走,幸福就會一直跟著你」
小狗是快樂的,因為他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幸福,幸福無時不刻不在我們的身邊陪伴我們,可是,我不是小狗,我也沒有尾巴,那麼,我的幸福又在哪裡呢?
趙本山說:「幸福就是遭罪」他的幸福,或許就是平平淡淡的生活,安安穩穩地,在白雲黑土之間,享受生活,他的幸福,與小狗截然不同。我茫然了,突然發現,其實幸福對於每個人來說,意義不同:對母親來說,孩子健康就是幸福;對戀人來說,每天在一起就是幸福;對於多數人來說,平平常常,就是幸福。
一下子,明白了幸福,幸福就像是小狗的尾巴,時刻陪伴,又像是在受苦,平凡無味卻令人心儀。幸福,是一種體會,是心靈的感受,是生命的體驗,
珍惜所擁有的,即使你並不富有,你同樣會發現,自己一直都很幸福。記得生病的時候,一直在發燒,頭暈暈的,沒有力氣,家人,朋友,時時刻刻陪伴著我,陪我打針,喂我吃葯,幫我補課……那些日子裡,幸福是香香的水果,甜甜的米線,美美的微笑……那一刻,明白了幸福,於是淚水從眼角劃過,幸福的淚,是甜的…………
幸福,有時也會有一點遺憾,世界上不會有十全十美的東西,喜歡在暖暖的下午,抱著玩具熊,沏一點茶水,空氣中散發著檸檬的清香,在淡淡的憂傷中,看茶葉在沸水中飛舞,一個人安靜的流淚,那,是寧靜的幸福,那淚水,不會湮沒了幸福,有時,快樂地憂傷,也是一種幸福呢……
路邊跑過一隻小狗,見到我,轉身就跑:「跑什麼呀,我又不咬你……」我嘀咕著,說真的,這只小狗,找到幸福了嗎?
有人說:「幸福在哪裡?」其實,幸福無處不在,幸福在哪裡?幸福藏在媽媽每天做的飯里;藏在放學時拿著的滿分試卷里;藏在體育課玩的籃球里;藏在自己親手包成的餃子里。
那天,老師布置了一樣作業:尋找身邊的幸福。回到家,我與平常一樣與爸爸在院子里玩皮球,你一腳我一腳,小皮球像一個調皮的小孩子在地上蹦來蹦去,院子里充滿了我們的歡聲笑語,啊!幸福就在那個皮球里!爸爸在鍛煉我的手腳敏捷性和協調性的同時,讓我身強體壯,那不正是爸爸給予我的幸福嗎?
晚上,媽媽從廚房裡捧出一疊疊香噴噴的飯菜,我吃著媽媽在廚房辛勤勞動的結果,心裡暖暖的,爸爸媽媽你一肉我一菜地夾往我的碗里,而他們自己卻只吃著那隻有一丁點兒肉的魚骨頭,呀!幸福不就藏在這飯菜里嗎?爸爸媽媽為了讓上了一天課的我能早點兒吃上飯,寧願少賺一點錢,為了讓我營養充足,總是把好的讓給我,把壞的留給自己。這,就是幸福。
做作業時,我正在「題海」里奮斗,媽媽輕輕推開房門,端來一杯牛奶,放在桌上,「兒子,先喝杯牛奶。」媽媽笑眯眯地說,「謝謝媽媽,我真幸福!」望著媽媽的眼睛,我倆都笑了。喝著甜甜的、濃濃的牛奶,一股熱流充滿全身,我有所覺悟:咦?幸福不就藏在這杯香濃的牛奶里嗎?媽媽為了不讓我做作業太累,每天一杯牛奶給我補充能量。這就是幸福。
第二天,我交上了一份滿意的作業:幸福就在身邊,就在爸爸媽媽每一天的一舉一動中……
如果幸福是一股清泉,那麼我就是上面暢游的小舟;如果幸福是雨露,那麼我就是那棵被它滋潤的傲放枝頭的小花;幸福在哪裡?幸福就在爸爸媽媽每天的一舉一動中……
幸福看似簡單易懂,卻很復雜,人生的道路上,如果沒有幸福給你力量,相信你不會有好的結局!
對於有些人來說,幸福就是富有,就是無憂無慮,這樣的人都體會不出幸福的味道。幸福就像一杯苦咖啡,只有先嘗到苦的味道,才會有甜的喜悅;幸福也像童年時的第一顆糖,美味、可口的感覺會讓你回味無窮,雖然幸福只有在經歷過後,才能體會,可是這樣才會懂得珍惜、去關注、去回味啊!
尋求真正的幸福就應該帶有一顆感恩的心,只有懂得付出,才會收獲回報,哪怕你付出你的所有,得到別人的一點點回報,這樣都很幸福,不是嗎?因為你已經在別人心中種下了一顆善良的種子,在你遭受困難時,別人就會跑來支援你。只要你認真體會,哪怕得不到回報這樣也很幸福,在親人面前也一樣,其實你不用刻意去尋求就會得到他們給的愛;可對於失去親人的人,在他們心中就等於失去了全世界,得到什麼都無濟於事,可是如果他們敞開心扉愛就會更多,你就會很幸福。如果你虛情假意對別人,那麼你將永遠嘗不到幸福的味道;你不要只會羨慕別人的幸福。有的人看上去很幸福,其實卻很煩惱,看上去很煩惱的人卻很幸福。自己也一樣,不要去想那麼多,只要開心就夠了,當你煩惱時,不要沮喪,因為你自己就是希望;當你開心時,不要得意,要多想想給你快樂、給你幸福的人,這樣你才會幸福一輩子!
其實真正的幸福不用刻意去尋求,只要你認真體會,幸會時刻都在你身邊;你也不要去羨慕別人的幸福,因為你仰望別人的幸福時,回頭看看,別人也在仰望你的幸福!
燕子飛來,泉水融化,柳絮飄盪。一年又一年。我健康快樂的成長著,而每每都總是愛回憶,回想起自己那幼稚天真的想念,回想起生活中的每一次尷尬,而這時,就會有一個人出現。
記得我還沒有上小學的時候,一次,爸爸讓我去附近的洗衣店幫他拿衣服,我二話沒說便同意了。可當我走到門口時,又擔心的回頭看了看,爸爸好像很放心的樣子。而當我撇見媽媽時,她的眉毛微微一皺,可馬上,又露出微笑,向我點點頭。我沒主的走出家門,雖然那地方十分熟悉,不過我還從未獨自出過家門。
到了洗衣店,我抱上爸爸的大衣往回走。可進了單元門,我才發現我走錯了,可我怎麼也找不到回家的路。無奈,沒有辦法的我便放聲大哭。過了一會,一隻手放在了我頭上,我定神一看,原來是媽媽。我滿心的委屈,可又感到很丟臉。她只用同樣的微笑,拉起我的手,我當時並不知道她為什麼會出現在這里,只覺得,心中一股暖流。
上了小學的我,一次學校舞蹈比賽,我突然發燒,媽媽把我接回了家,我咬著嘴唇,忍著淚水。她只問我,下午比賽想不想去?我幾乎要哭出來地點點頭,媽媽什麼都沒說,推掉開會把我送到比賽現場,我流了一路的眼淚。那一年,我只有10歲。
8月,我升了初中。第一天早報到,媽媽沒有送我,我心中有些怨恨。進了班,我才發現,我沒有帶錄取書,我急著把書包翻了個遍。自懊油然而生,這時,一個老師來到班門口問道:「閨女,你的錄取書。」我驚訝的接過,只見信封上有兩個大字「加油」旁邊,還有個笑臉。我頓時語塞。
5歲的我很幼稚,需要她的幫助;10歲的我很弱小,需要她的保護;12歲的我很茫然,需要她的引導。過去的過去,未來的未來。我都需要她,我堅強的後盾。永遠在我最無助時出現,有著我心中燦爛陽光般微笑的母親!
那天和媽媽聊起小時候,我問她怎麼找到的我,她說是她正巧買面條,我一本正經的說:「不對,那你回來時為什麼沒買?」她愣了,把我抱住,笑了,那笑容中多了幾分欣喜。而我,卻沒笑出來,嗚嗚低語:「媽,我有你真幸福。」
想在這里說一句:「閨女,我終於知道你心目中的媽媽是什麼樣了,媽媽好慚愧!」
Ⅳ 幸福在哪裡短句
幸福在哪裡短句
1、幸福其實就在自己的身邊,自己應該把握自己的幸福,將父的愛融於收中,認清自己的幸福,珍惜自己的幸福,安於自己,不要做過多的強求認真地對待別人的幸福。
2、假如幸福是一粒渺小的種子,那麼感恩的心便是土壤,自信猶如水源而無私則為陽光將幸福的種子植根於感恩的土壤,用自信之泉澆灌,用無私之光照耀自己看到幸福的大樹茁壯成長,鬱郁蒼蒼。
3、看,這么多幸福伴隨著我,它們表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中不是缺少幸福,而是有些人缺少感受幸福的心靈。自己要善於利用自己的眼睛,去尋找平凡中的幸福。
4、珍惜幸福,更需要於自己的付出,自己要學會關心照顧父母孝順父母,還有要學會感恩父母,不要等到了像「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情況,那時自己就會倍加悲痛。自己要及早地認清幸福,珍惜幸福。
5、有人說,幸福是自己健康的人。有人說,幸福是自己好的人……其實他們不會意味幸福,因為他們不知道幸福的意味。幸福的意味是很多,每個人要去體會幸福的意味,才能知道幸福的意味是怎麼樣的意味。
6、幸福是什麼?幸福是花朵,綻放出光明與希望;幸福是果實,回報以芳香與甘甜;幸福是落葉,奉獻出余熱化香泥。
7、幸福是什麼?幸福是微笑著的閃著淚光的雙眼;是耳邊親切的問候;是孩子們在沙灘上玩耍;是風燭殘年的老人攜手夕陽;是全家人圍成一桌在中秋之夜享受天倫……
8、幸福是一縷陽光,讓你的心靈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溫暖如春;幸福是一股清泉,讓你的情感即使蒙上歲月的風塵依然純潔明凈!
9、幸福是什麼?假如用顏色來形容,幸福應該是溫暖的黃色熱烈的紅色;假如用聲音來比喻,幸福又是激越的高音,低婉的小調;假如用味道來打比方,幸福則為甜蜜蜜的滋味,是遠赴外地的遊子吃到的母親親手烹調的家鄉菜。幸福是獨處的寒梅,是那種能在平凡中尋找歡樂,能用樂觀開朗的心去面對生活的心靈,用心靈去認真地品味幸福。幸福只是生活的一種調味劑。敞開心靈,幸福並不遙遠。
10、幸福是什麼?幸福如花,懂得欣賞它的人,才能感受到它茵蘊著的芳香。幸福如火,懂得呵護它的人,才能感受到它帶來的溫暖,消融心靈的冰峭。
Ⅳ 幸福是什麼,幸福在哪裡
你好,過得開心就是幸福,吃得飽就是幸福,有親人的陪伴就是幸福,每個人的幸福是不一樣的
Ⅵ 白岩松《幸福在哪裡》的原文是什麼
1,《幸福在哪裡》:
走在人群中,我習慣看一看周圍人的手腕,那裡似乎藏著一個屬於當代中國人的內心秘密,從不言說,卻日益增多。
越來越多的人,不分男女,會戴上一個手串,這其中,不乏有人僅僅是為了裝飾;更多的卻帶有祈福與安心的意味,這手串停留在裝飾與信仰之間,或左或右。這其中,是一種怎樣的相信或怎樣的一種撫慰?又或者,來自內心怎樣的一種焦慮或不安?
手串有助於平靜嗎?我們的內心,與這看似僅僅是裝飾的東西有什麼樣的關系?人群中,又為什麼幾乎沒有人談論過它?沉默之中,埋藏著我們怎樣的困惑?
這是一個傳統的復歸,還是一個新的開始?這是因祈福而產生的下意識行為?還是因不安而必然的求助?
二
2006年的最後一天,我去301醫院看望季羨林先生。到達時是上午,而很早就起床的季老,已經在桌前工作了很久,他在做的事情是:修改早已出版的《佛教十五講》。他說:「對這個問題,我似乎又明白了一些。」話題也就從這兒開始,沒想到,一發不可收,並持續到整個聊天的結束。
「您信佛嗎?」我問。「如果說信,可能還不到;但我承認對佛教有親近感,可能我們很多中國人都如此。」季老答。接下來,我好奇的是:快速前行的中國人,現在和將來,拿什麼撫慰內心?
季老給我講了一個細節。有一天,一位領導人來看他,聊的也是有關內心的問題,來者問季老:主義和宗教,哪一個先在人群中消失?
面對這位大領導,季老沒有猶豫:假如人們一天解決不了對死亡的恐懼,怕還是主義先消失吧,也許早一天。看似平淡的回答,隱藏著一種智慧、勇氣和相信。當然,「早一天」的說法也很留餘地。
和季老相對而談的這一天,離一年的結束,沒幾個小時了,冬日的陽光照在季老的臉上,也溫暖著屋內的其他人。那一天,季老快樂而平靜。我與周圍的人同樣如此。
三
又一天,翻閱與梁漱溟先生有關的一本書《這個世界會好嗎》,翻到後記,梁先生的一段話,突然讓我心動。
梁老認為,人類面臨有三大問題,順序錯不得。
先要解決人和物之間的問題,,接下來要解決人和人之間的問題,最後一定要解決人和自己內心之間的問題。
是啊,從小求學到三十而立,不就是在解決讓自己有立身之本的人與物之間的問題嗎?沒有學歷、知識、工作、錢、房子、車這些物的東西,怎敢三十而立呢?而之後為人父為人母為人子女,為人夫妻,為人上級為人下級,為人友為人敵,人與人之間的問題,你又怎能不認真並辛苦地面對?
但是隨著人生腳步的前行,走著走著,便依稀看見生命終點的那一條線,什麼都可以改變,生命是條單行道的局面無法改變。於是,不安、焦慮、懷疑、悲
觀……接踵而來,人該如何面對自己的內心,還是那一個老問題——我從何而來,又因何而去?去哪兒呢?
時代紛繁復雜,忙碌的人們,終要面對自己的內心,而這種面對,在今天,變得更難,卻也更急迫。我們都需要答案。
四
如果更深地去想,又何止是人生要面對這三個問題的挑戰?
中國三十餘年的改革,最初的二十多年,目標很物化,小康、溫飽、翻兩番,解決人與物之間的問題,是生存的需求;而每一個個體,也把幸福寄託到物化的未來身上。
這些物化的目標陸續實現,但中國人也逐漸發現,幸福並沒有伴隨著物質如約而來,整個人群中,充滿著抱怨之聲,官高的抱怨,位卑的抱怨,窮的抱怨,富的也抱怨,人們似乎更加焦慮,而且不知因何而存在的不安全感,像傳染病,交叉感染。上面不安,怕下面鬧事;下面也不安,怕上面總鬧些大事,不顧小民感受;富人不安,怕財富有一天就不算數了;窮人也不安,自己與孩子的境遇會改變嗎?就在這抱怨、焦慮和不安之中,幸福,終於成了一個大問題。
這個時候,和諧社會的目標提了出來,其實,這是想解決人與人之間的問題,力圖讓人們更靠近幸福的舉動。不過,就在為此而努力的同時,一個更大的挑戰隨之而來。
在一個十三億人的國度里,我們該如何解決與自己內心之間的問題?我們人群中的核心價值觀到底是什麼?精神家園在哪裡?我們的信仰是什麼?
都信人民幣嗎?我們的痛苦與焦慮,社會上的亂像與功利,是不是都與此有關?而我們除了幸福似乎什麼都有,是不是也與此有關?
幸福,成了眼下最大問題的同時,也成了未來最重要的目標。
可是,幸福在哪裡?
五
幸福在哪裡暫且不說,痛苦卻是隨時可以感受得到。這個社會的底線正不斷地被突破,奶粉中可以有三聚氰胺;蔬菜中可以有傷人的農葯;僅僅因為自己不舒服便可以奪走與自己無關人的性命;為了錢,可以隨時欺騙,只要於己有利,別人,便只是一個可供踩踏的梯子。理想,是一個被嘲笑的詞彙。
這樣的情形不是個別的現象,而是隨處可見。沒有辦法,缺乏信仰的人,在一個缺乏信仰的社會里,便無所畏懼,便不會約束自己,就會忘記千百年來先人的古訓,就會為了利益,讓自己成為他人的地獄。
有人說,我們要守住底線。但早就沒了底線,或者說底線被隨意地一次又一次突破,又談何守住底線?可守的底線在哪裡?
一天下午,我和身後的車輛正常地行駛在車道上,突然間,一輛豪華車逆行而來,鳴笛要我們讓路,可是正常行駛的我們無路可躲,於是,感覺被怠慢的那個車主,在車過我們身邊時,搖下車窗痛罵一番。那一瞬間,我驚呆了:為這輛逆行而來的車和這個充滿憤怒的人。車主是一位年輕女子,面容姣好,像是有錢也受過良好教育,然而,這一瞬間,憤怒讓她的面容有些扭曲。
被指責的同時,我竟然沒有一絲的憤怒,倒是有一種巨大的悲涼從心中升起。因為我和她,不得不共同生活在同一個時代,而且有的時候,我們自己也可能成為她。我們都無處閃躲。
六
如果是簡單的壞,或是極端的好,也就罷了,可惜,這是一個人性最復雜的時代。醫生一邊拿著紅包,一邊接連做多台手術,最後累倒在手術台上;教師一邊體罰著學生,堅決應試教育,另一邊多年顧不上家顧不上自己的孩子,一心撲在工作上;官員們,也許有的一邊在腐敗貪污著,另一邊卻連周末都沒有,正事也幹得不錯,難怪有時候百姓說:「我不怕你貪,就怕你不幹事!」
其實,說到我們自己,怕也是如此吧。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一邊是墜落一邊在升騰,誰,不在掙扎?
對,錯,如何評價?好,壞,怎樣評估?
岸,在哪裡?
七
有人說,十三億中國人當中,有一億多人把各種宗教當做自己的信仰,比如選擇佛教、天主教、基督教或伊斯蘭教,還有一億多人,說他們信仰共產主義,再然後,就沒了。也就是說,近十一億中國人沒有任何信仰。
這需要我們擔心嗎?
其實,千百年來,中國人也並沒有直接把宗教當做自己的信仰,在這方面,我們相當多人是懷著一種臨時抱佛腳的態度,有求時,點了香帶著錢去許願;成了,去還願,僅此而已。
但中國人一直又不缺乏信仰。不管有文化沒文化,我們的信仰一直藏在雜糅後的中國文化里,藏在爺爺奶奶講給我們的故事裡,藏在唐詩和宋詞之中,也藏在人們日常的行為禮儀之中。於是,中國人曾經敬畏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尊重教育,懂得適可而止。所以,在中國,談到信仰,與宗教有關,更與宗教無關。那是中國人才會明白的一種執著,但可能,我們這代人終於不再明白。
從五四運動到文化大革命,所有這一切被摧毀得盪然無存,我們也終於成了一群再沒有信仰的孩子。這個時候,改革拉開了大幕,慾望如期而至,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也在沒有信仰的心靈空地放肆地奔騰。
於是,那些我們聽說和沒聽說過的各種怪異的事情,也就天天在我們身邊上演,我們每一個人,是製造者,卻也同時,是這種痛苦的承受者。
幸福怎麼會在這個時候來到我們的身邊呢?
八
錢和權,就越來越像是一種信仰,說白了,它們與慾望的滿足緊密相聯。曾經有一位評委,看著台上選手用力地表演時,發出了一聲感慨:為什麼在他們的眼睛裡,我再也看不到真誠和純真,而只是寶馬和別墅?
其實,這不是哪一個選手的問題,而是時代的問題。人群中,有多少個眼神不是如此,夜深人靜時,我們還敢不敢在鏡子中,看一看自己的眼睛?
權力,依然是一個問題。
個人崇拜減少了,可對權力的崇拜,卻似乎變本加厲。
不知是從哪一天開始,上下級之間充滿了太多要運用智慧和心智的相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領導面前,下屬變得唯唯諾諾,絕對沒有主見?一把手的權力變得更大,順應領導的話語也變得更多,為了正確的事情可以和領導拍桌子的場景卻越來越少。
其實,是下屬們真的敬畏權力嗎?
你仔細觀察後就會發現,可能並非如此。或許是下屬們早已變得更加聰明和功利,如果這樣的順從可以為自己帶來好處或起碼可以避免壞處,為何不這樣做?
但問題是,誰給了下屬這樣的暗示?
九
每一代人的青春都不容易,但現今時代的青春卻擁有肉眼可見的艱難。時代讓正青春的人們必須成功,而成功等同於房子、車子與職場上的游刃有餘。可這樣的成功說起來容易,實現起來難,像新的三座大山,壓得青春年華喘不過氣來,甚至連愛情都成了難題。
青春應當浪漫一些,不那麼功利與現實,可現今的年輕人卻不敢也不能。房價不斷上漲,甚至讓人產生錯覺:「總理說了不算,總經理說了才算。」後來總經理們太過分,總理急了,這房價才稍稍停下急匆匆的腳步。房價已不是經濟問題,而是社會問題政治問題。也許短期內房價會表態性地降一些,然而往前看,你會對房價真正下跌抱樂觀態度嗎?更何況房價動不動就三萬四萬一平米,它降不降還跟普通人有關系嗎?所以,熱了《蝸居》。
而《暗算》的另類流行,又暴露著職場中的生存不易,論資排輩經過短暫退卻,重又占據上風,青春,在辦公室里只能鬥智斗勇不敢張揚,不大的年齡卻老張老李的模樣。至於蟻族們,在高漲的房價和越來越難實現的理想面前,或許都在重聽老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無奈……」當你覺得外面的世界很無奈,或許逃離北上廣,回到還算安靜的老家才是出路?
浪漫固然可愛,然而面對女友輕蔑一笑之後的轉身離去,浪漫,在如今的青春中,還能有怎樣的說服力?如果一個時代里,青春正萬分艱難地被壓抑著,這時代,怎樣才可以朝氣蓬勃?如果人群中,青春中的人們率先拋棄了理想,時代的未來又是什麼?
十
改革三十餘年,我們進步了太多,這一切,都有數據可以證明。而新聞進步了多少?又用怎樣的數據證明著?
當然,這並不是一個可以用數據證明的東西,但是,依然有太多的標准,比如,是否有真正優秀的人才還願意把自己的理想在這里安放;再比如,不管經歷日復一日怎樣的痛苦,仍然隔一段時間,就會在社會的進步中,感受到一點小小的成就感。
假如並非如此呢?
假如真正有理想有責任的新聞人,永遠感受的是痛苦,甚至在領導的眼裡,反而是麻煩的製造者,並且這樣的人,時常因理想和責任而招致自己與別人的不安全,那麼理想與責任可以堅持多久呢?
而如果理想主義者都在生活巨大的壓力和誘惑之下,變成現實主義者; 如果現實主義者都變成功利主義者,而功利主義者又變成投機分子……
希望會否變成絕望?理想是否成為空想?
當然,這僅僅是一種假設。然而,它依然如同噩夢一樣,雖然虛構,卻會讓醒著的人們,驚魂未定。
新聞事業的前行,同樣需要信仰。
十一
社會有社會的問題,我們又都有自己的問題。
在2000年即將到來的時候,上海一家報紙約我寫了一篇新千年寄語,當時,我選擇了兩個關鍵詞,一個是反思,一個是平靜。
反思,不難理解。由於生存都堪憂,荒唐歲月一結束,過去一路上的傷口只是草草地遮蓋了一下,來不及更負責任地處理,我們就匆匆上路,這沒什麼可指責的,這是生存遭遇危機時近乎唯一的選擇。
然而,三十多年走過,生存已經不再是最大的問題,或許有一天,我們該停下腳步,把傷口上的浮塵擦去,塗上酒精或消炎的東西,會痛會很刺激,然而只有這樣,傷口才可以真正癒合,之後才可以真正輕裝上陣。
這是對歷史與未來負責的一種態度。
而之所以另一個關鍵詞是平靜,原因也並不復雜。因為安撫我們的內心,將是未來最大的問題。上世紀的戰亂時代,偌大的中國,放不下一張安靜的書桌,而今日,偌大的中國,再難找到平靜的心靈。
不平靜,就不會幸福,也因此,當下的時代,平靜才是真正的奢侈品。想要平靜與幸福,我們內心的問題終究無法迴避。
十二
古人聰明,把很多的提醒早變成文字,放在那兒等你,甚至怕你不看,就更簡單地把提醒放在漢字本身,拆開「盲」這個字,就是「目」和「亡」,是眼睛死了,所以看不見,這樣一想,拆開「忙」這個字,莫非是心死了?可是,眼下的中國人都忙,為利,為名。所以,我已不太敢說「忙」,因為,心一旦死了,奔波又有何意義?
然而大家還是都忙,都不知為何顯得格外著急,於是,都在搶。在街上,紅綠燈前,時常見到紅燈時太多的人搶著穿過去,可到了對面,又停下來,等同伴,原來他也沒什麼急事,就是一定要搶,這已成為我們太多人的一種習慣。
在這樣的氛圍中,中國人似乎已失去了耐性,別說讓生活慢下來,能完整看完一本書的人還剩多少?過去人們有空寫信、寫日記,後來變成簡訊、博客,到現在已是微博,144個字內要完成表達,溝通與交流都變得一短再短。甚至144個字都嫌長,很多人只看標題,就有了「標題黨」。那麼,下一步呢?
對此,一位老人說得好:人生的終點都一樣,誰都躲不開,慢,都覺得快,可中國人怎麼顯得那麼著急地往終點跑?
十三
在墨西哥,有一個離我們很遠卻又很近的寓言。
一群人急匆匆地趕路,突然,一個人停了下來。旁邊的人很奇怪:為什麼不走了?
停下的人一笑:走得太快,靈魂落在了後面,我要等等它。
是啊,我們都走得太快。然而,誰又打算停下來等一等呢?
如果走得太遠,會不會忘了當初為什麼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