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幸福生活 > 焦慮和幸福感哪個更多

焦慮和幸福感哪個更多

發布時間:2023-08-01 01:50:51

❶ 吳伯凡:怎樣緩解焦慮,找到幸福感

首先,焦慮是什麼?

焦慮的本質是人的精神獲得留下的垃圾。

但凡一個人起心動念,就會產生精神垃圾。精神垃圾的數量不斷上升,而處理精神垃圾的能力跟不上,所以引發焦慮。

其次,吳伯凡老師認為,焦慮的程度主要跟我們的心智管理的能力有關,與工作量沒有什麼關系,甚至是負相關;

再次,焦慮是一種「精神熵」,也就是精神自然而然地趨於混沌與無序、喧囂與騷動的狀態。

「精神熵」是心理學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在《心流》里提出的概念。「熵」在物理學上,指的是系統的混亂程度,熵的增加,表示系統從比較有序、有規則的狀態,走向無序和混亂的狀態。

吳伯凡說,要想避免精神上出現這種狀況,就要輸入能量和手段,克服「熵增」,製造「負熵流」。負熵的意思就是從無序走向有序的趨勢。通俗點兒說,就是進行「心智能量管理」。不幸福、焦慮、痛苦,都是因為我們缺乏「心智能量管理」。

他還提到,焦慮與人們缺乏幸福的能力也有關系。人們不缺乏幸福的條件,而是缺乏幸福的能力。

吳伯凡說,我們已經擁有的資源和條件,常常因為某種心理習慣而被自動清零了,導致我們處於一種心理上的貧困感。這種心理狀態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我們的幸福感。我們會忽視自己已經擁有的相當重要、但又看似不稀缺的東西,而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別人有、而自己沒有的東西上。讓我們產生持續焦慮的,不是真的貧困(絕對貧困),而是被比較出來的貧困(相對貧困)。

第一,學會區分焦慮感和緊迫感。

緊迫感,在固定的時間裡面完成一個明確的任務,這就是緊迫感。它能切實幫我們解決問題。

焦慮感,沒有目的,讓你不停的糾結和擔憂。

So 區分焦慮與緊迫,把當下的問題具體化,然後制定步驟去解決,把焦慮感轉為緊迫感。

第二,我們要學會管理自己的心智能量。

一個人的心智能量也遵從能量守恆定律,如果一個人很容易被無關的瑣事綁架,他的心智能量就會因為被過多地耗散在這些無意義的事情上,而很難專注去做那些真正有價值、有意義的事情。

如果把人比作一台計算機,心智能量就是運算能力,而焦慮就像電腦病毒,瑣碎的事情就是電腦製造的垃圾,如果這兩者太多,肯定會造成電腦運行卡頓。

所以,解除焦慮的第二步,就是像華為有句口號說的那樣,「絕不在非戰略機會點上浪費戰略性資源」,只關注最重要的、最有價值的、最有意義的事情。

第三,我們要了解幸福的本質。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薩繆爾森有一個關於幸福的公式:幸福=效用/慾望。效用可以看成一個人的物質資源,慾望是分母,慾望越大,幸福度就越低。如果一個人的內心比較自足,就不需要外在的東西去包裝。當一個人沒有了超出自己實際支付能力的慾望時,內心的焦慮就會少很多,幸福度也更高。

吳伯凡建議,每個人都可以做一個簡單的實驗,如果你此刻感到焦慮,不妨把讓你焦慮的事情寫成一個清單,放在抽屜里,過一個星期再看。你會發現,其中很多事情都是無關緊要的瑣事,甚至有些事情你都記不清了,因為它們已經自動解決了,真正值得你焦慮的事情特別少。

總之,吳伯凡認為,你要把自己的心智能量集中到少數有意義的事情上,一旦你堅持下去,就會經歷一個改變的過程,從而獲得幸福感。你會越來越滿意這種狀態,焦慮也會逐漸減少。希望以上觀點對你有啟發。

❷ 「抱怨當下太難,焦慮未來太遠」:成年人的幸福,真有那麼難

最近收到了一條關於粉絲的留言,她說:


「我一直是一個特別追求上進的人,工作之餘還要去參加各種培訓班。但很多時候,我真的感覺好累,總想著放棄,給自己放個假。」


「我該如何平衡享樂與上進之間的幸福呢?」


相信很多人都會有類似的疑問,對於生活中的享樂與上進總不能做到很好平衡。一方面覺得: 我應該上進,未來會更幸福; 一方面又覺得: 躺平最幸福,活在當下就好。


但其實,每個人都應該有兩個自我,即:我既可以在上進時,收獲幸福;也可以在享樂時,體驗幸福。



著名心理學家Daniel Kahneman在他多年對於幸福的研究中表示: 幸福其實是一個遠比我們想像中復雜的一個概念。


他提出:每個人都有兩個自我,分別是 「體驗自我」 和「 記憶自我」


「體驗自我」所得到的幸福,是我們正在親身經歷的自己當下的直接體驗,而「記憶幸福」所得到的幸福,則是可以保存在我們的記憶當中,多年之後也能想起。


它們都是我們獲得幸福的重要途徑,而這都不能單方面否定。


做好兩者之間的平衡,才是我們能源源不斷獲得幸福的不二法門。



1 「體驗式」幸福


先說說我們生活中可以直接獲取的幸福—— 「體驗式」幸福。


「體驗式」幸福,顧名思義就是直接作用於我們情緒與生理上面的幸福。比如:你吃了一份自己喜歡的食物,開心地咀嚼時,或者是買了一件新的衣服,自信地去參加聚會時......


這些都是「體驗式」幸福,給予自己的基本需要,讓自己的身心愉悅。


在這樣的獲得感下,我們體內的快樂因子「內啡肽」會加速運動,並且直接傳達成為情緒,讓我們短暫呈現當下的最興奮狀態。


可是,正因為這樣的幸福來得過於直接,所以「體驗式」幸福一般會隨著體驗終止而消退或是結束。也就是說: 「體驗式」幸福轉瞬即逝,想要長時間擁有幸福,除非長時間持續體驗。



在Kahneman參與的一項研究中,需要人們對於進行一個「體驗式」幸福的活動打分,設計模型為:體驗前,體驗中,體驗後。


體驗前,大家對於「體驗式」幸福都充滿期待,並且還沒有開始體驗,就打了很高的幸福指數。而體驗的時候,隨著大家的喜悅,這項打分越來越高。


可是,伴隨體驗的結束,大家打出的幸福指數呈現斷崖式下跌。因為: 大家覺得,這樣的幸福走得太快,心懷失落。


於是,Kahneman教授又將「體驗式」幸福稱為: 過山車式幸福。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一個感覺:在我們用手機刷短視頻的時候,往往會一條一條看下去,愛不釋手,最後丟都丟不下。


而這其實就是短視頻運用了「體驗式」幸福邏輯,持續刺激我們的注意力,直至我們疲倦,甚至放下手機的時候,還會覺得意猶未盡。


但長期陷入「體驗式」幸福,其實也沒有太大的好處。因為「體驗式」幸福最大的陷阱就是: 讓人很難離開這樣的幸福。



2 「記憶式」幸福


再說說銘刻在我們腦海深處的「記憶式」幸福。


「記憶式」幸福,包括你掌握的技能、學習的知識、收獲的榮譽、得到的獎章等等,它們都是你記憶深處的閃光點,並且對你將來的幸福有著一定的影響性作用。


很多人回憶起小時候考取的100分,直到如今都會津津樂道,這就是一種「記憶式」幸福。在這樣的幸福中,我們可以心生自豪,產生長時間的喜悅之感,並且以自己為榮。


有些「記憶式」幸福,比如勛章、獎牌,還可以成為未來我們自身的一種財富象徵。


但是,正因為「記憶式」幸福具有「時長忽視」的特點,所以我們在短時間內很難獲得「記憶式」幸福。它必須通過長時間的嘗試、學習、考驗,才會得到。


一些崇尚「及時行樂」的年輕人,由於浮躁的生活態度,可能更難收獲「記憶式」幸福。



在Kahneman教授的研究中,他認為: 「記憶式」幸福的程度主要參考記憶的高潮與結果,而中間部分則往往被忽略。 也就是說,「記憶式」幸福是峰值和結局的平均值。


一般來說,我們在「記憶式」幸福中,並無法感受到特別強烈的幸福感,所觸及的幸福更多是平平淡淡的。


所以,很多人都會在不知情的時候,遺忘了「記憶式」幸福。面對當下的困境,更多的是展現出一種煩悶之態,不知所措。


並且,由於「記憶式」幸福的幸福度會隨著年齡變化,呈現出一種衰退跡象,直到記憶消失,所以,很多上了年紀的人在生活中找不到幸福的蹤跡,並非不幸福,而是遺忘了很大一部分「記憶式」幸福。



3 兩種幸福教會我們什麼


兩種幸福,其實對於我們來說都非常需要,二者之間並沒有孰輕孰重的區別。


「體驗式」幸福教會我們:


1. 學會活在當下


「體驗式」幸福存在最重要的意義,就是幫我們活在當下,獲得最直接、及時的滿足。它既不沉溺於過去,也不憂慮於未來,它只屬於現在。


2. 調節生活當中的負面情緒


「體驗式」幸福的直觀迅捷,最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幫助我們擁有獲得感。這樣的幸福會沖淡生活當中的煩悶,並且讓我們收獲大量的正面情緒,來面對生活。


3. 強調生活的基本意義


生活是漫長的,如果我們只著眼於未來,沒有用心經營當下,這樣的生活是虛無的。真實的生活當中本就時時刻刻擁有著酸甜苦辣,而唯有「體驗」,才能讓我們真正了解生活的意義。



而「記憶式」幸福則教會我們:


1. 幫助我們做出人生的抉擇


當我們在面對人生的抉擇時,總會在通過自己以往的經歷,作為參考。而被我們刻在記憶當中的幸福,不正好成為我們「趨利避害」的案例嗎?


2. 幫助我們更好的評判自己


在我們回顧人生,問自己是否幸福的時候,評判的依據通常是那些我們回想起來的重大事件,是哪些「記憶式」幸福的峰值與結果,而不是經歷時的感受,更不是平淡日常裡面的享受。


由此可見,幸福真的是一件遠比我們想像更復雜的事情。


而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只有平衡好這些,才能獲得源源不斷的幸福。


如果你太注重及時的享樂,不妨 多給自己一些長期的目標,並試著去量化你的幸福感 ,讓自己也能多擁有更多的技能與知識,從而豐富自己的「記憶式」幸福。



而在上進的同時,也不能苦了當下的自己,時常讓自己歇一歇,喘口氣,多多體驗生活當中的豐富多彩。


如此,我們才不會覺得當下太難,也不會覺得未來很遠,時時刻刻被幸福所環繞。

❸ 為什麼現在人們的幸福閥值越來越高,越來越不容易滿足現狀,越來越焦慮

說到底,還是壓力大和攀比心
現在的科技水平確實越來越高
隨之而來的幸福感也是再提高
有的人生活水準很高的
各種曬朋友圈,微博等
無形之中,就給別人壓力
大家也在無形之中開始高要求自己說到底,還是壓力大和攀比心現在的科技水平確實越來越高隨之而來的幸福感也是再提高有的人生活水準很高的各種曬朋友圈,微博等無形之中,就給別人壓力大家也在無形之中開始高要求自己
說到底,還是壓力大和攀比心現在的科技水平確實越來越高隨之而來的幸福感也是再提高有的人生活水準很高的各種曬朋友圈,微博等無形之中,就給別人壓力大家也在無形之中開始高要求自己說到底,還是壓力大和攀比心現在的科技水平確實越來越高隨之而來的幸福感也是再提高有的人生活水準很高的各種曬朋友圈,微博等無形之中,就給別人壓力大家也在無形之中開始高要求自己
說到底,還是壓力大和攀比心現在的科技水平確實越來越高隨之而來的幸福感也是再提高有的人生活水準很高的各種曬朋友圈,微博等無形之中,就給別人壓力大家也在無形之中開始高要求自己說到底,還是壓力大和攀比心現在的科技水平確實越來越高隨之而來的幸福感也是再提高有的人生活水準很高的各種曬朋友圈,微博等無形之中,就給別人壓力大家也在無形之中開始高要求自己
說到底,還是壓力大和攀比心現在的科技水平確實越來越高隨之而來的幸福感也是再提高有的人生活水準很高的各種曬朋友圈,微博等無形之中,就給別人壓力大家也在無形之中開始高要求自己說到底,還是壓力大和攀比心現在的科技水平確實越來越高隨之而來的幸福感也是再提高有的人生活水準很高的各種曬朋友圈,微博等無形之中,就給別人壓力大家也在無形之中開始高要求自己

❹ 為什麼現代人越來越沒有幸福感了

是的,現代人的幸福感確實非常低!原因如下:

1.房子、教育、醫療、養老四座大山

如今即使是農村人也都得必須在城市買房子了,因為沒有房子男孩找不到女朋友,女孩也不會找沒房的男孩結婚。而中國的高房價根本不是普通工薪階層能承受的。

孩子教育也是很大的一塊開支,現在大部分年輕夫婦都只要一個孩子,都希望把孩子培養成人才,而各種培訓班又層出不窮。普通家庭都得省吃儉用才能勉強負擔的起。

醫療更不用提,家裡有一個得大病的基本就得宣布破產了,動輒幾十萬的治療費可以說分分鍾能讓人崩潰。

養老,如今養兒防老的年代已不復存在,不是說現在的年輕人不如以前孝順了,是現在的年輕人壓力太大了。上有老下有小,很多人拿著一個月兩千塊錢的死工資,還不夠一家人吃飯,省吃儉用家裡一有生病的人馬上回到赤貧狀態。沒有幸福感可言。



4.社會階層分化嚴重

中國的富人越來越富,窮人也越來越窮。很多窮二代窮三代的孩子混了一輩子可能也就混一套房子的貸款,還是省吃儉用摳出來的。

而富人家孩子一生下來就有上億、上千萬資產,根本不用擔心錢的問題,對錢也沒有太多概念,也有時間追求夢想、理想。一大把時間嘗試自己喜歡的東西,不用怕失敗,也不會承擔什麼風險。

窮人的孩子一輩子都在為溫飽打拚,也沒資格談什麼理想、夢想。甚至連談戀愛的資格都沒有。

社會上大部分人是普通人,普通人的幸福感無從談起。

閱讀全文

與焦慮和幸福感哪個更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多少人的婚姻被時間消磨完整版 瀏覽:930
後羿射日的故事的弓叫什麼 瀏覽:593
抖音上四個美女跳舞的抖音是什麼 瀏覽:411
從化溫泉帶給了從化哪些經濟 瀏覽:86
廈門大學經濟學該選哪個專業 瀏覽:786
美女怎麼變得這么靚 瀏覽:392
別人說美女十八變怎麼回復 瀏覽:148
事業科屬於什麼單位 瀏覽:976
當前香港經濟發展什麼比較突出 瀏覽:902
拉動經濟效益是什麼 瀏覽:257
婚姻中除了錢還有什麼是重要的 瀏覽:815
事業編面試沒准備怎麼辦 瀏覽:140
屬鼠人今年婚姻問題如何 瀏覽:717
肥城愛情心理咨詢哪個好 瀏覽:470
寧波打了疫苗的健康碼是什麼樣的 瀏覽:697
幸福是從什麼時候播的 瀏覽:16
為什麼贊美女排 瀏覽:300
事業單位會計基礎知識看哪些書 瀏覽:875
如何看婚姻是否合適 瀏覽:202
關於當兵愛情的電視劇有哪些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