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你認為"幸福教育"是什麼樣的
個人認為幸福教育如下:
促進每個生命個體獲得幸福體驗,提升幸福能力,發展幸福品質,最終培養內心有力量的未來公民。
幸福教育讓兒童在幸福生活中准備未來的幸福生活。幸福教育既關照當下,更指向未來。幸福教育關注兒童生命的自覺與成長,關注愛、價值與歸屬,追求生命的真實成長與意義。幸福教育始終讓兒童站在教育的正中央。
幸福教育,不僅僅是單數,指某一朵花或某一種花,更是復數,體現融融春意的似錦繁花,呈現一派春色,一種氣象,是「照亮、照遍、照透校園」的價值觀光輝。
辦幸福教育的重要性
在我國改革開放的社會背景下,青年大學生的學習、生活環境有了較大的改善,應當說生長在這個時代的青年大學生是很幸福的。但據相關調查,當代大學生群體中對幸福的認識和體驗並非完全這樣。
有的同學並不認為能夠跨進大學校門是一種幸福;有的同學因家庭經濟貧困、生活清苦而感到不幸;有的同學因學習成績不理想而感到壓力很大;有的則因工作去向的不確定而感到迷茫;等等。這些現象說明,加強對當代大學生進行幸福觀教育是一種迫切的需要。
② 家長想讓孩子將來更幸福,應該怎樣教育孩子
幸福是一種內心的感覺,這種感覺需要先從外在吸收,然後慢慢轉化內在的感受。作為父母從小要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很重要!首先父母要和睦相處,家庭的氛圍才會好,讓孩子有個健康的生長環境。父母要努力工作,盡量給孩子創造好一些環境。父母還要細心照顧好孩子的生活飲食起居,讓孩子有個健康的身體。父母還要調配好時間,多陪孩子,給孩子一個豐富的童年生活。家長要對孩子多賞識,多鼓勵,給孩子自信!身心健康才能健康快樂的生活,才能幸福一生!
③ 幸福教育的三個理念是什麼
幸福教育的三個理念是,一擁有樂觀的心態,二對學生真誠無私的愛,三提高自己的學識。
一是擁有樂觀的心態。沒有一個人願意與整天哀聲嘆氣、愁眉苦臉的人在一起,總是喜歡與開朗、樂觀的人在一起。老師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到學生,當學生有更積極、陽光的心態,他們的學習成績就會更好。學生有更高的志趣,更開闊的眼界。
二是提高自己的學識,作為老師,得到學生的肯定和認可是最幸福的,我們除了用心去關愛學生外,還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學識。讀書可以拯救自己,幫助自己,最大程度地實現自己的價值。這個時代,信息瞬息萬變,不學習便跟不上形式,跟不上時代。
幸福教育的三個理念
第三是對學生真誠無私的愛。師愛是師德的核心,也是教師的靈魂。讀懂了這種愛,我們便能更好地詮釋我們身邊平凡事例中那熾熱的愛心,文人們歌頌: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確實,教師是引領孩子們成長的導師,除了教他們文化知識外,還要教他們為人處事,這首先就要求教師自身要起表率作用。
④ 什麼是幸福教育
幸福教育主要是讓人真正理解什麼是幸福,知道幸福是什麼,就會有幸福的滿足感。
把幸福當成一個目標來進行培養,我們做精英教育,但更要做平民教育。我們是在做培養「社會人」的工作,為每一個學生打下這樣的基礎:有理解幸福的思維,有創造幸福的能力,有體驗幸福的境界,有奉獻幸福的人格,成為和諧社會里的「幸福人」卜橋。幸福教育的核心,應當是把教型改猛育當做一件幸福的事殲信情來做,「幸福的教,幸福的學」。
應對了現代人的缺陷,解決物質社會給人心理上帶來的沒有滿足感,完全無底洞式的心理和生活。去更好的創建和諧社會。
⑤ 什麼是幸福教育
蘇霍姆林斯基這樣說: 「在教學大綱和教科書中,規定了給予學生各種知識,但卻沒有給予學生最重要的東西,這就是:幸福。理想的教育是:培養真正的人,讓每一個從自己手裡培養出來的人都能幸福地度過一生。這就是教育應該追求的恆久性、終級性價值。」
幸福的意義:
幸福,是指一個人的需求得到滿足而產生長久的喜悅,並希望一直保持現狀的心理情緒,並不與快樂、滿足、方便劃等號。幸福感=R*滿足感(R:幸福商)。幸福劃分為四個維度,滿足、快樂、投入、意義。每個維度的幸福都是好的,但是將淺層次的快樂轉化為深遠的滿足感和持久的幸福感是一件益處更大的事情。對於幸福的詮釋涉及了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經濟學、文化學等多個學科。幸福是在不幸之中解脫和以後與之形成對比才能感覺得到的。
⑥ 教育||如何培養孩子的幸福感
專欄: 理事會教育
推薦編輯: 仙靈
推薦語 :幸福感是孩子快樂的源泉和動力,要怎樣培養孩子的幸福感呢?這篇文章提供了一些公認可行的方法。特此推薦。
「天底下沒有哪個母親不愛自己的孩子,只是愛的方式不同」。這是兒子昨天晚上對我說的話。無論哪種養育方法,無論哪種教育方式,我們的目的都是相同的,就是希望孩子能夠幸福。幸福的重要因素不在於外物,而在於是否真正擁有幸福感。
什麼是幸福感?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每個孩子都要依次建立起兩個幸福感。一個是首要幸福感,第二個是次要幸福感。
首要幸福感是指孩子對父母給予自己的愛,能夠完全確定,毫不懷疑,堅信父母會永遠無條件地愛他。次要幸福感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所獲得的快樂。
首要幸福感的培養,對人的一生來說至關重要,一旦建立起來就會伴隨終身,永遠都不會改變,孩子不需要父母一直在身邊,也能感受到父母的愛,會真正走向獨立。
一個人如果沒有牢固的首要幸福感,就很難擁有完整的次要幸福感。往往容易把內心的快樂過分依賴於外在的東西。如果結果令人滿意,他們就很快樂,很自信。反之,他們就會感到很挫敗,很迷茫。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總是依賴於外在的事物,這樣的人註定無法獲得真正的快樂與幸福。
父母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幸福感呢?
1.完整的家庭
孩子真正的幸福其實在於父母是否快樂。是否能夠營造快樂的家庭氛圍,是否能夠給孩子提供高質量的陪伴,是否能夠用幸福快樂的精神去影響孩子。
2.身體的健康。
生命在於運動。運動可以讓孩子擁有健康的身體,可以更加有力量,可以有更加充沛的精力去學習,去生活。從而獲得更多的滿足感與成就感。多帶孩子參加戶外活動,可以豐富孩子的心靈,讓孩子的身心得到放鬆,獲得更多的快樂。
3.品德的培養。
先成人再成才。「成人」遠比「成才」重要。一個人是否能夠成功,智力因素只佔20%,而另外80%則是人格因素。父母應該做好孩子的榜樣。及時發現自己性格的缺陷,踐行終生學習的理念。讓自己過得充實且幸福。潛移默化之中教會孩子收獲幸福的能力。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積極樂觀,不畏艱難,懂得感恩,學會付出。讓他懂得付出比收獲更讓人感到幸福。父母要創造機會,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價值。比如在家多做家務,為父母端茶遞水,為父母捶背揉肩,為父母排憂解難。
4.善於賞識孩子。
密切關注孩子的成長與進步。對具體的細節和行為進行及時稱贊。讓孩子得到正面的激勵。獲得更多的認同感。
大多數人認為誇獎可以讓孩子更自信。實際上誇獎可能會導致情緒緊張和行為反常。誇獎越多,不端行為可能就越多,因為孩子想表現出「真我」。有時候剛剛誇獎孩子,孩子就做出了與「誇獎」相反的事情。誇獎需要適度。只能誇獎孩子的努力和成就,不要誇獎他們的品性和人格。贊美的語言應該能讓孩子看到自己的真實情況,他才能受之無愧。才能擁有真實的成就感與幸福感。
5.正確表達對孩子的愛
如果有人愛你,你的心就會變得柔軟。如果你愛別人,你的心會變得勇敢而且堅強。在成長過程中,無論孩子遇到什麼問題。我們盡量不要以「愛之深,責之切」去指責。而是以朋友,家人的身份站在孩子的身邊,以解決問題為目的。讓孩子堅信,無論什麼時候,父母都是無條件地愛他的。
成功的人不一定是快樂的,但快樂的人必然是幸福而成功的。幸福感是內心一種持久性的快樂。讓它始終陪伴著孩子的成長,為孩子提供快樂的源泉和動力。讓我們的孩子成為擁有幸福感的人,成為一個真正幸福的人。
⑦ 如何培養孩子的幸福感
如何培養孩子的幸福感
如何培養孩子的幸福感,幸也是我們對孩子最大的心願,然而,其實孩子的幸福,從他還是媽媽肚子里的小胚芽開始,就已經初具雛形了。下面分享如何培養孩子的幸福感,一起來看下吧。
一位世界著名的兒童心理衛生專家說:「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長大後會因不適應激烈競爭和復雜多變的社會而深感痛苦。近年來,一種旨在提高孩子對挫折心理承受力的教育已在發達國家興起。這種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樂觀精神。
幸福既是一種外部的狀態,也是一種內在的品質。幸福狀態易來易失,如給孩子一件新玩具,孩子歡喜雀躍,但這種情緒很快就會消失。幸福的品質卻十分穩定,這是一種感覺良好和產生樂觀的素質。教育和心理衛生專家幾乎公認,對挫折的良好心態是從童年和青少年時不斷受挫和解決困難中學來的。父母和教師在培養孩子「幸福品質」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
要培養出這種品質,父母應重視家庭中寬松的氛圍,在父母把握大方向的前提下,盡可能給孩子更多的選擇,而不應事事以自己的喜惡去強求一致。盡管有時孩子的選擇是痛苦的,但他們可從中「悟」出點道理。每一個父母都應清醒地認識到他們不可能一輩子呵護孩子,孩子最終要到社會上摔打,建立廣泛的人際關系,而這種關系是建立在子女與父母的人際關系以及父母與他人交往的基礎上的。熱情好客、待人誠懇寬容的父母對孩子有很好的影響。
在一些富裕國家,人們已深刻認識到物質條件的優厚並不是與孩子的幸福感覺成正比。在適當的物質生活保證下,要教會孩子除了物質以外,如何在內心創造一種快活的情緒。西方流行一句話叫「幸福的人過著一種平衡的生活。」許多教育家強調在「挫折教育」中應培養孩子從多方面獲得幸福的能力。只把幸福寄託在一種追求上,最終往往是痛苦的。
「挫折教育」的另一重要內容就是培養孩子對受挫的恢復力。樂觀的孩子不是沒有痛苦,而是能很快從痛苦中解脫,重新振奮。父母和家長應認真培養孩子在「黑暗中看到光明」的自信心和技巧。
孩子的幸福感如何建立
幸福也是我們對孩子最大的心願,然而,其實孩子的幸福,從他還是媽媽肚子里的小胚芽開始,就已經初具雛形了。
為什麼呢?因為幸福最終的歸因,就是安全感,而孩子最初的安全感又來源於父母。
因此,如何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不斷提升孩子的心理資本,也就成為我們每個父母都需要破解的密碼。
今天來跟我們聊聊這個問題。
孩子安全感的建立,從胚胎時期就開始了。
為什麼這樣說?
美國「9·11事件」一年後,有人找到一些親歷這個事件的一些孕婦,進行了調查研究。
這些孕婦在事件發生後都出現了心理問題,表現出了創傷後應激障礙(性格大變、情感麻木、失眠、逃避會引發創傷回憶的事物、易怒、過度警覺、失憶和易受驚嚇,等等)。
研究發現,她們的孩子身上也有相同心理障礙的生物學標志,而且,當時正處於孕晚期的孕婦生下的孩子,表現得尤為明顯。
也就是說,這些媽媽把當時的情緒傳遞給了還在子宮中的孩子。她們的孩子出生後,情緒比一般的孩子更為緊張,心理資本也更低一些。
所以,從備孕開始,媽媽就需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備,並讓自己保持一個穩定的心態。如果媽媽的情緒穩定,孩子也就可以合理地攝入充分的營養,並滿足情緒的發展需求。
平穩積極的情緒,對胎兒來說,是一種必不可少的精神營養。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做胎教實際上更多的是做給媽媽的。
同樣的,孩子出生後到1歲半之前,他的安全感在很大程度上也都是由媽媽是否健康、是否有穩定的情緒決定的。
這個時期,孩子的很多行為能力——坐、爬、走、吃、說話等等,都是一個從沒有到逐漸有的過程。
他們是那麼的弱小,需要我們全方位的照顧——餵奶,換尿布,看病……否則,他們將無法生存。
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是缺乏的,往往用哭聲來表達自己的需求。所以,在他哭的時候,我們需要無條件接納他的情緒,還要能夠判斷出他是餓了還是尿了,是需要抱抱,還是需要陪他玩……
如果孩子一哭,我們就焦慮不已,甚至打罵他,那麼他就會認為,自己是不可愛的,他的生活環境是不安全的,他們的安全感是很難良好建立的。
所以,想要孩子成為一個有安全感的人,一個幸福的人,那麼從胎兒期到一歲半,請穩定自己的情緒,並無條件地愛和呵護他。
很多媽媽問我:
「我的孩子(2歲左右)動不動就打我,脾氣特別大,他長大後會不會家暴?」
其實,這個跟家暴半毛錢的關系都沒有。如果父母雙方都沒有家暴,那麼基本上孩子也學不會家暴。
他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表現,主是要想表達自己的反抗——我不再需要你的包辦和替代了。
比如,一個2歲左右的小朋友,他努力要掙脫媽媽的懷抱,想去玩路邊的'沙子,可媽媽卻不放手,非要抱著他去看前面的小花。
這個時候,媽媽抱得越緊,孩子就越要用力掙脫。他可能還會打你,咬你,抓你,甚至還會有很暴躁的脾氣。
為什麼呢?因為媽媽這么做已經破壞了孩子的安全感。
我們說,當孩子已經有能力(這個孩子已經會走,有行為能力了)去探索世界的時候,他除了需要一個穩定的撫養環境,需要媽媽有穩定的情緒,還需要從自己的嘗試中的去獲取掌控生活的安全感。
這時,給予他們安全感的方式,就不再是全方位的照料和愛護,而是放開他的活動半徑——在保護孩子安全的情況下,盡量讓他多探索。
否則,你就會發現,孩子突然變得叛逆、不聽話了。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人生第一次叛逆」(1.5-3歲左右)。
前天,我跟女兒在我家小區的花園玩,一個5歲左右的小弟弟走過來和我女兒打招呼,問:「你在看什麼書呀」「你在哪裡上學呀」……
我女兒就跟我說:你看,這么小就是一個「撩妹小高手」了。
其實,談不上什麼「撩妹」,只是說明他有了社交的需求和能力。
你會發現,3-6歲年齡段的孩子,經常會說,「我是熊大」,「我是奧特曼」,「我是白雪公主」……他們經常沉浸在一種角色扮演的游戲當中。
為什麼呢?因為他們已經具備了角色認知的能力,並且對規則和社交產生了很大的興趣。
所以,這個時候,我們除了放開孩子的活動半徑,還要:
引導他的社交,讓他在游戲規則當中,學會禮貌、禮儀;
引導他在角色認知里,培養起責任感、語言能力、行動能力;
並且進一步培養他的生存能力,包括他做家務的能力。
也就是說,除了進一步拓寬孩子的探索領域、幫助他們認知自己和環境外,還要教導他們了解社會、人際交往的規則和禮儀,讓孩子了解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
這樣,他們在環境和交往中,才會有的放矢,才會如魚得水,輕鬆快活。
這也是幫助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建立安全感很重要的一個方面。
一個6歲的孩子,非常優秀。不僅成績很好,還會很多才藝,琴棋書畫都學得有模有樣。
然而,他已經開始厭學,並且要跟我探討「人為什麼要活著?活著一點意思都沒有」這樣沉重的話題了。
為什麼呢?
原來,他從中班開始,就在學英語,學書法、畫畫、鋼琴、圍棋等各種興趣班;到了大班,媽媽就經常帶著他到處秀——展示給別人看,他能背什麼,能寫什麼;上學前班的時候,他已經把一到三年級的課程初步學了一遍。
所以,這個孩子到了一年級,就開始不寫作業,想各式各樣的辦法去逆反。
他的父母想不明白,昔日那個聽話的神童為什麼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著名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3到6歲的孩子處於前運算階段。具體說來,這個階段的孩子普遍對顏色、圖形很感興趣,對守恆定律能夠有充分的理解,但對文字和概念的東西不感興趣。
雖然,也有極少一部分孩子確實會對文字感興趣。但是,不管是否感興趣,都不要過度教育,不要讓孩子過早過多地去學習數學、語文等學科知識。
這種違背了孩子的發展規律的教育,本質上就是對孩子安全感的一種破壞。
比起學知識,我們這個時候更應該去做的,是最大化地讓孩子去玩,讓他有規則地玩,因為孩子有非常多的剩餘精力需要釋放出去。
否則,剩餘精力未能及時釋放出去,就會造成內傷,如同這個抑鬱的一年級的「神童」。
這是一個得不償失的結果。
曾經有一對父母通過微信,跟我控訴他們的孩子是多麼的不聽話,多麼的叛逆。
比如他故意把分數考得很低,故意去報復爺爺、奶奶的管教方式,甚至故意把一些食物搞壞,還經常嚼著嚼著食物就吐出來,用衣袖擦得滿桌子都是……
這是一個中規中矩,恪守規則的家庭:孩子的爺爺曾經在政府的政研室工作,奶奶在圖書館工作,姑姑在人民銀行工作,爸爸在銀行工作,媽媽也是在什麼金融辦工作……卻養出了一個特別叛逆的孩子。
為什麼呢?6-12歲這個階段的孩子,最大的安全感需求,就是成就感和價值感。但他們給孩子立的規則卻把它們破壞了。
比如,他們通過零花錢來逼孩子遵守規則:孩子期末考試沒有考到多少分,那麼零花錢就減去多少;今天哪件事情沒有做好,零花錢又會扣掉多少……
這個規定特別不合理。
一方面,我們千萬不要用錢來交換孩子的人格自尊。凡是人格自尊很低的人都容易犯罪——那些違法犯罪,尤其小偷小摸的人,往往都容易為了錢去降低自己的人格。
另一方面,這樣的管教方式只會破壞孩子的安全感。他會因此想盡一切辦法,利用他所有的聰明才智來干壞事——他要從叛逆中感受自己的力量。
所以,我只給他們提了一個建議,就是給孩子固定的可以自己支配的零花錢,可以自己決定用來買筆,還是買衣服。
兩周以後,他的媽媽告訴我說,孩子有了非常大的變化。
總之,安全感是孩子一生幸福的基底,而孩子對安全感的心理需求又是在不斷變化的。
在生命之初,孩子的安全感在父母穩定的情緒,以及無條件的愛和呵護里。
1歲半到3歲,孩子的安全感在他對於這個世界最大化的探索中。
3到6歲,孩子的安全感在他的社交里,規則感里,和每一個讓他自信的游戲角色里。
6到12歲,孩子的安全感在他的成就感和價值感里。
我們做父母的,要根據孩子的發展規律來變化養育方式,而不是一廂情願地要求孩子聽話和服從。
如此,我們才能養育一個有安全感的孩子,養育一個可以在未來收獲幸福的孩子。
⑧ 你認為怎樣的教育可以讓孩子獲得一生的幸福
要培養孩子樂觀向上的性格,不要鑽牛角尖,學會寬容和善良,不要勾心鬥角的生活。
⑨ 孩子的幸福教育是什麼
幸福教育的內涵是什麼?它應當是以人的終生幸福為目的,在教育中創造、生成豐富的幸福資源,培養出能夠創造幸福、享受幸福的人。
把幸福當成一個目標來進行培養,我們做精英教育,但更要做平民教育。我們是在做培養「社會人」的工作,為每一個學生打下這樣的基礎:有理解幸福的思維,有創造幸福的能力,有體驗幸福的境界,有奉獻幸福的人格,成為和諧社會里的「幸福人」。
幸福教育的核心,應當是把教育當做一件幸福的事情來做,「幸福的教,幸福的學」。讓教師享受教育的幸福,讓學生體驗幸福的教育,讓每一個孩子在快樂中獲得成功和幸福。感悟幸福,理解幸福,珍惜幸福,從而使學生的人生充滿幸福,成就一個幸福個人。
教學相長。教師是學生幸福的源泉。助人為樂,成人之美,教人有幸,育人是福。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成就學生,幸福自己,老師和學生的關系永遠就象一首歌里唱得那樣:「你是快樂的,我就是幸福的」。教一輩子書,春種秋收,花開花落,桃李滿天下,棟梁在其中,不分高低貴賤,學生個個成人。教師在教育活動中感覺不到幸福,學生在學習中就不會感受到幸福,只有成為一名幸福的教師,善於工作,樂於工作,享受工作,讓學生在學習中享受成功的快樂,為學生一生的幸福奠基,幸福著他人的幸福,我們的教育才能真正走向輝煌,達到幸福的彼岸。
感悟幸福教育,成就幸福人生。可喜的是幸福指數已進入中國人的生活質量指標當中。從「他為人民謀幸福」到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為我們展現了一幅幸福美好的社會圖景。教育工作者必須承擔起幸福教育的責任。
教育幸福了,人生肯定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