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蔡禮旭幸福人生講座第一集感悟怎麼寫
最近看了《幸福人生講座》,越發感覺到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作為父母,作為老師,責任之重,任務之重,
幸福人生講座觀後感
。
大家都知道現在在學校里都在學習、頌揚弟子規的精神,可是最該學習的是作為父母的和作為老師的我們。正所謂身教重於言傳,身不正怎叫孩子正,借用蔡禮旭老師提到的一個例子,一個好戰國的領袖走進孩子的課堂,告訴大家要學會友善,不要跟別人打架,哪個孩子會聽,他的話多麼的蒼白無力。作為父母和老師的我們可千萬不要做這個領袖。
在工作的過程中,總是會有家長朋友向我「告狀」,說自己的孩子這一點不好,那一點不好,幾乎就沒有好的地方。我很不理解,老話說得好,「孩子都是自己的好」,可現在的家長朋友這是怎麼了?
我們不要用自己的思想去壓制別人,包括我們的孩子,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更何況是人。我們都在想讓孩子圓我們的夢,可孩子就得放棄自己的夢,等他們長大做了父母,也會讓他們的孩子去圓他們的夢,這樣下去越往後的孩子越可憐,而我們是「罪魁禍首」。
我們應該去尊重孩子的思想,多看到自己孩子的優點。好孩子是鼓勵出來的,這個道理大家都懂,可是真正做到的卻不多,這需要我們發自內心的愛和鼓勵。如果是違心的,孩子是會感覺到的,這樣的褒獎不如不獎。
我們都有這樣的感覺,當你要參加比賽或者演出時,不免有緊張的情緒,此時你就會在心裡念叨「不緊張,不緊張」,可結果真的不緊張了嗎,不是!反而更緊張,因為你一直在暗示自己緊張。教育孩子也同樣,你整天說他的缺點,「啊,你看你這不如誰誰誰,那做的不好……'那孩子就在你整天的這些「不好」的暗示下生活,孩子心理得到的是「我這也不好,那也不好,我就是不好」,就這樣一直不好下去,這是父母給的暗示,
觀後感
《幸福人生講座觀後感》(http://www.unjs.com)。
◆分享好文◆
而相反的,咱們只看孩子的好,天天說它的優點,孩子就一直按著「好」的暗示發展,越來越好。
-------------
幸福是什麼? 沒有解釋!幸福是一種感覺,一個簡單卻讓人遙遠的詞!下面就淺談一下我個人對幸福的看法及了解。
許多人都在問:幸福是什麼?
幸福沒有比較,只有自己的感覺,不是擁有了什麼才是幸福的。人生中偶爾也有悲傷,也有失落,但悲傷、失落過後,陽光依舊燦爛,幸福的感覺依然存在。簡單的生活、給自己一個微笑,也是一種幸福!所以讓自己學會快樂,不讓悲傷包裹自己!
仔細看。。。仔細想。。。我們每個人都是幸福的孩子。幸福,快樂都是自己的感覺!人都有自己的悲傷,都有自己的心情故事,都會有想哭的感覺!
但,如果讓悲傷包裹住自己,讓自己的悲傷帶著自己走未來! 讓哭的感覺一留著,幸福,是遙遠的! 為什麼有的人只看到別人的快樂、幸福,卻在哀告自己的不幸福!快樂是自己的,幸福是自己的,同樣悲傷也是自己的!
每個人都渴望幸福的人生,不一定擁有財富的人就擁有了幸福,要想幸福就要懂得人與人之間如何相處,所以我們要了解幸福認識幸福,從而得到一生美滿的幸福。沒有幸福的人是痛苦的,人之所以痛苦,就是認為自己總是對的,別人總是對不起我,將一切錯誤都歸罪於別人,而不反省自己,也有滿身的錯和過失,這就使自己遠離了幸福。。正如勞格拉底說『沒有人想犯下錯誤,之所以犯下錯誤,乃是他的無知』故而如果有人犯了錯誤,我們要去關懷他、寬恕他、以及以身作則的感化他,而不是發怒、生氣、討厭和打擊他,否則我們就像他一樣,同樣是無知的人。因為我們也犯下了無知的錯誤,遠離了幸福的人生。
我們要認識幸福,了解幸福,才能夠得到幸福的人生。聰明的人他必定懂得無論處事待人接物都要做到『勿以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人心正則從善,事事循理,自能安久相處,人心邪,則次情縱欲,任意妄行,自必貽患無窮的道理。任何一種麽煉都是通向幸福的寶貴經驗,要從失敗中站起來。事不三思終會後悔,能夠忍讓自然幸福而無憂。
擁有幸福,需要多了解他人,社會、文化,歷史、從而愛國守法,學科學干好本職工作,必定擁有一個幸福的人生。
〔幸福人生講座觀後感〕隨文贈言:【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況】
⑵ 善學聖賢教誨,成就幸福人生
在某次全球性的哲學大會上,來自不同國家、不同宗教的人,都選出他們各自國家聖哲人最重要的一句教誨,然後所有人再打破國家和宗教界限,對這些聖哲人的教誨進行排名,結果排名第一的是孔子的「已所不欲,勿施於人」,諸位朋友,只要您時時處處有這個態度,一定能贏得別人對你的尊重。
「已所不欲,勿施於人」的下一句是「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任何事情沒有做好,都要回過頭來找自己的問題,比如孩子沒教好,父母要找自己的問題;下屬有過失,上司要找自己的問題,而五倫關系都應該用這樣的態度去反思。
目前夫妻關系經常遇到有些挑戰,比如一個女士發現先生有外遇了,求助本書的作者蔡禮旭老師求助,蔡老師說,如果你真心想解決問題,必須先回到一個念頭就是「我錯在哪裡?」因為一個人不先從「我錯在哪裡」著眼,而是一直把情緒耗在「他錯了」,帶來的結果就是每天忿忿不平,絕對會意氣用事,所以第一點就是一定回過頭來想「我錯在哪裡」,縱使自己只有兩褲槐分錯,先生有八分錯,你也必須先反省自己的錯的那兩分,唯有一個人有這么真誠的態度才能夠喚醒先生的良知,這就是「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第二點就是,不可以去責怪那個女人,因為孟子說「人必自侮」,一定是自己的家人之間先有沖突了,別人才會乘虛而入,正所謂「家火不起,野火不來」,所以一定要回過頭來了解自己的狀況,還是要從修正自己做起。
在東漢有一個大臣叫宋弘,當時光武帝的姐姐夫君已經去世,滿朝文武百官中,姐姐唯獨看中了宋弘,於是光武帝就代替姐姐向宋弘表達了心意,一般人都會對這樣一個千載難逢求之不得,沒想到宋弘卻拒絕了,而且留下了那個千古名句,「貧賤之交不能忘,糟糠之妻不下堂」,現在的男人很少有機會聽到這個故事,孫純行所以往往抵抗不了誘惑,「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既然有緣當夫妻,就應當珍惜這份恩義。
《呂氏春秋》上有一段很重要的教誨,「凡事之本,必先治身」,「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所以為天下者也好,為國者也好,為家者也好,都要先從自身的修身根本開始,當你的身修好了,你的家庭自然和樂,同事關系自然融洽了,事業絕對經營的很好。這些都是中國四千五百年前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教誨,我們一定要好好的去篤行、去落實。
學習聖賢學問第一本書是《弟子規》,《弟子規》要學多久?要學習一生,這個教誨要一生奉行,只要你全心全意把這些教誨落實在生活中,你越會感覺它的博大精深。所以,三個字可以讓你抓住中國文化的綱領,叫「君、親、師」。一段話可以讓你掌握聖賢的教誨,叫「君子九思」,具體就是「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一本書只有一千零八十個字的經典可以讓你掌握聖賢教誨,叫做《弟子規》。
不知道大家聽沒聽說過「百匹猿猴現象」?這個現在是說,一個島上的猿猴開始知道用水把紅薯洗干凈之後再食用,當則嘩知道用水洗紅薯的猿猴超過一百隻以後,其他島上的猿猴也陸續開始用水洗,而它們之間並沒有過接觸交流,這是「波」的力量,這個現象叫做「百匹猿猴現象」,這個顯現在人類也得到印證,某一個實驗室,研究出來一種化合物,為了申請版權,他們並不想讓別人知道,但是結果很奇妙,沒過多久,多個實驗室竟然陸續都研究出來了,因為腦波一動就感。當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好的念頭,這個社會就會亂;當每個人都提醒自己要落實聖賢教誨,所產生的「波」一定會影響整個世界。所以,請我們每個人都用心學習聖賢教誨,經營好自己的幸福人生。
⑶ 蔡禮旭出生日期
蔡禮旭,1973年出生於台灣,畢業於師范教育和信息專業,曾任小學教師,課余從事兒童經典教學。在教學相長中,有感於聖賢教育為人生首要教育,遂辭去公職,遠赴澳洲凈宗學院研習傳統文化,並師承儒學耆老徐醒民老師學習儒學,專精研修和推廣中國傳統文化。
中文名
蔡禮旭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1973
職 業
講師
信 仰
佛教
代表作品
《如何經營幸福人生》《細講弟子規》《德育故事——小故事真智慧》
⑷ 蔡禮旭幸福人生講座讀後感
我聽了一遍蔡禮旭老師幸福人生講座,總的感覺很好,很受啟發。
蔡禮旭老師用豐富的智慧幽默的語言和諧的動作把學習弟子規的重要性全面的闡述出來,同時由分句講解了弟子規每句話的意義,並且擴展到我們人生的每個階段,擴展到我們生活中每一個環節,感覺真是相見恨晚,我一定在今後的生活中聽從聖賢人的教誨,用弟子規來對照自己,改正過去的錯誤,做一名有道德有智慧的有存心、謙卑的人。
⑸ 幸福人生講座 如何做一個真正如法的好人(第一集)
諸位學友,大家下午好。今天很高興有這個機會跟諸位學友一起來研討「如何讓人生能幸福」,我們這是「幸福人生講座」。首先我先自我介紹,我姓蔡,禮貌的禮,旭日東升的旭,蔡禮旭。我小時候有一個習慣,後來才知道這個習慣也挺好,就是只要有長輩來到我們家,我只要聽到他的聲音,不管我是在何處, 我一定先放下我手邊的工作,到這位長輩面前跟他問好,我說叔叔好,阿姨好。諸位學友,當我這么一鞠躬下去,抬起頭來,長輩的表情非常高興,摸摸我的頭說,你這個孩子真乖,我也很滿意,因為他肯定我,我也很高興,我就走了。所以當一個孩子在做有德行的事,他在力行聖賢教誨,聖賢教誨我們要當一個有禮貌的人,當他真正鞠下躬去的時候,事實上他的內心會很歡喜, 因為人本來就有好善好德之心。所以我從小這個習慣就養成,後來也因為這個習慣得到非常大的益處。 有一次剛好我在上電梯的時候,有一位女士跟我母親的年紀差不多,我先進電梯,後來她也進來,我就會問她說,「這位女士,請問您上幾樓?」諸位朋友,您坐電梯會這么問的舉手。好,謝謝。假如你進電梯的時候,有一個人跟你微笑說,「請問你上幾樓?」諸位朋友,你的感受怎麼樣?很舒服,可能那一天心情都很好。所以禮貌是人與人之間最優美的距離,這個禮貌不得不教。所以我常常跟我的學生講,還有跟學生的家長講,我說「學禮貌重要,還是考九十八分到一百分重要?」問:是學禮貌重要,是學一生正確的態度觀念重要,還是把九十八分拉到一百分重要?哪一個重要? 答:學禮貌重要。 都覺得禮貌重要。 問:請問現在的家長,在做前者的工作,還是在做後者的工作? 答:後者。 為什麼?明明口頭上都覺得做人做事重要,但是實際上遇到孩子的時候,都還是只逼他的功課。 問:所以問題到底出在哪? 答:望子成龍。 那分數一好了,就望子成龍了嗎?分數一好之後,他人生就幸福美滿了嗎?所以很多的問題都需要我們深入思考,都需要我們用智慧去判斷,才可能判斷正確。 我相信很多的家長都把孩子往分數那邊推,然後等孩子大學畢業出來的時候,很可能連跟人家打招呼的能力都沒有。甚至於不要說等大學畢業,很多大學生去念書念沒幾個月被學校退學, 為什麼被學校退學?人與人相處的能力太差了,還有自己生活自理的能力太差了。與人相處能力跟生活自理的能力都是影響他一輩子,而九十八分跟一百分差兩分,會不會影響他一輩子?不會。因為我也是從升學主義之下產生的一個學生,而在十多年的讀書生涯當中,真是回頭一看,沒學到什麼,所以我們有這個深刻的體會,就不願意我的學生十多年的時間,耗在跟他人生沒有大關系的學習上面。所以我們有這一份明白才會深入去思考,怎麼樣讓一個學生,讓一個孩子,真正學到一生正確的態度跟觀念,然後讓他這一生的根基能夠扎得很牢。 所以沒有學禮,他的人生可能會增加很多的阻力,因為他一失禮,人家就可能不幫助他,甚至於還會障礙他。但是假如我們很有禮貌的時候,人生可能會增加很多的助力,幫助我們的助力,所以我們為人長輩應該去思考,學哪些東西可以幫助孩子一輩子。所以我從小跟長輩問候的這個態度,也是因為父母的教誨,所以從小就養成這個習慣。 當我跟這位女士打完招呼之後,她也很歡喜,那我接著就跟她自我介紹。我說:你好,我叫蔡禮旭。她說:你好,我叫丈母娘。她聽成我叫蔡女婿,所以就跟她這樣就聊起來了,結果這么一聊,發現她的女兒跟我是同一屆的高中同學,所以也從這里體會到諺語常講的「有緣千里來相會」。所以諸位學友,我也是從海口飛到深圳,又從深圳到了香港,所以加起來也超過一千里, 所以我們也是「有緣千里來相會」。 剛剛提到這個事情的過程,是從在電梯裡面向別人問好。而孔夫子說「不學禮,無以立」,有禮貌的話,就很能夠在人群當中立足。所以我們很歡喜別人向我們問好,相同的,假如我們肯主動去跟別人問好,別人同樣也會很歡喜。假如今天在座諸位朋友,您都來自於不同的社區,今天我們課程結束之後,每位學友回到自己的社區的時候,幾十個社區同時都會響起問候的寒暄之語,都能夠互相說「請問你上幾樓?」當幾十個社區都這樣子開始的時候,我們相信香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一定會起一個不小的變化。所以其實我們希望社會更好,我們希望人與人之間能夠互相尊重、互相關懷,應該從哪裡下手?絕對不是去要求別人先做到。互相尊重、互相關懷是結果,因要從我們自己主動尊重別人、主動關懷別人開始做起,相信整個人與人之間關懷尊重的風氣就會很快的形成,很快的變化起來。 剛剛我們提到有緣才能來相會,所以緣分得來不易,所以我們知道緣分難得就要「知緣」,知道緣分難得就懂得「惜緣」。珍惜緣分,除了利益自己之外,還能利益家人,甚至於利益更多的人,所以好的緣分,我們更進一步要懂得「造緣」。 今天有這個因緣跟諸位學友來討論一下「如何做一個如法的好人」。這個緣最主要是因為我們中國老祖宗承傳了四千多年的智慧,我們中國人才有這個機會來領受他們的教誨,所以這個緣是因為老祖宗留下來的智慧,才能結識這個緣分。 我們的講座主題是「幸福人生」。諸位學友,人生怎麼幸福?人生應該怎麼樣才能幸福?幸福的人生一定有幸福的思想觀念,你有正確的思想觀念才會有正確的行為,有正確的行為才會有正確的習慣,有正確的習慣就會有正確的性格,有了正確的性格就會有好的命運。你有好的命運,人生一定會幸福。所以根源還在哪裡?一個人人生幸不幸福,根源還在他的思想觀念,所以能夠讓思想觀念正確,你的人生就紮下了正確的根基。 諸位學友,要依據誰的思想觀念來經營你的人生?甚至於是替你的孩子紮下正確的人生根基,要依據誰的思想觀念?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一個人人生要幸福,也就是思想觀念要正確,思想觀念一正確,才能做一個如法的好人。你是好人,那人生一定會走得圓滿。 所以現在人很喜歡看書,尤其很多人喜歡研究心理學,我常常會請教他們說,假如你看一個心理學家的書,他四十歲寫了一本書,六十歲又寫了另外一本: 問:請問你會先看哪一本? 答:六十歲。 問:為什麼你們會覺得先看六十歲的? 答:心理更成熟了。 諸位朋友,我們剛剛這位學友說的,可能心理更成熟,更有智慧,「可能」是不是一定?我們的命運,還有我們下一代的命運,可不可以建築在「可能」上面?不行。我們重新再來思考一下: 問:一個二十歲的人比較單純,還是四十歲的人比較單純? 那是單純好,還是復雜一點好? 答:單純好。 對。我們說這個社會是一個大染缸,所以不見得六十歲的人一定比四十歲的人有智慧。 所以現在這么多的人都在看心理學,拿著心理學的理論來教育他的孩子。有些人一開始先接觸蘇聯的理論,就拿蘇聯的來教育孩子;改天又有人告訴他,義大利的不錯,他又用義大利的來試看看;又有一天說歐洲的不錯,他又去拿歐洲的教育理論來教育孩子,請問他的孩子變成什麼?很多人說變成實驗品。很多心理理論都是用什麼來做實驗?拿動物,所以我們說現在的孩子就像小白老鼠一樣,供人家做實驗。很可能實驗到最後,錯了,重新再來,可不可能?不可能。所以人要下抉擇要很理智。到底什麼樣的思想觀念才能讓一個孩子一生幸福美滿,成為一個如法的好人,這個我們要去思考。 在社會上遇到一些滿成功的朋友,聽完我們一節課,他站在旁邊久久不忍離去,等我跟很多的這些朋友交流完之後,他才走過來。他對我說,「今天這句話我不講很難過」,他說「我今天聽蔡老師講《弟子規》,我十多年的社會經驗,居然只是《弟子規》裡面的一、兩句話」。諸位學友,他都已經四十歲了,他十幾年的人生經驗摸索出來,只是聖賢教誨的一、兩句話。所以很多人人生走了四十年、五十年,突然發覺,假如人生讓我再來一次,我一定會少犯很多過失,我們有這樣的遺憾,請問我們的老祖宗有沒有這樣的遺憾?會。所以老祖宗很慈悲,很替我們後代子孫想,你們感受到了嗎? 我曾經聽一位長者問了一句話,讓我自己很震撼,我從來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這位長者說,四大古文明只剩下哪一國?中國。為什麼在全世界的歷史,幾千年當中只剩下一個古文明留下來?原因在哪裡?這個很值得我們思考。會不會是四大古文明的老祖宗在神明的面前說,「來,我們誰抽到可以不用滅亡,誰抽到了,那個民族就不用滅亡」,是不是這樣?不是。是不是僥幸抽到了,這支簽剛好被我們中國老祖宗抽到了,所以我們文化不用斷,絕對不是這樣。 為什麼中國的古文明可以承傳幾千年?我相信埃及也好,西亞也好,當初為什麼他們的祖宗發明文字,要把這些透過文字, 把他們的經驗寫下來?為什麼要寫?假如他每天只想到自己的食衣住行過好就好了,他會不會在石頭上刻這些圖案、文字下來? 不可能。所以他們的老祖宗也有這一份心,希望把人生很重要的智慧經驗傳承給下一代。但是他們並沒有傳承成功,而只有中國老祖宗傳承成功,所以這個緣是全世界最希有的緣分。我們要把原因找出來,你才能夠「知緣」,才能珍惜這個當中國人的緣分,「惜緣」。 為什麼中國文化可以承傳幾千年?原因在中國老祖宗觀察到語跟文一定要分開來,才能把文化綿延幾千年而不斷,為什麼? 因為假如文章跟語言沒有分開,假如語言一直變化,變化了兩百年之後,兩百年後的人聽懂不懂兩百年前的話?就聽不懂,一聽不懂,文章也就看不懂。我們有一個朋友離開故鄉二十年,他二十年後回故鄉去跟很多的親友聊天,有時候一些話還要經過解釋才聽得懂。所以言語二十年就起一個小變化,那兩百年起大變化,那兩千年根本就不知道他在寫什麼文章。老祖宗發現這一點,所以講話用當時的語言,而寫文章就用統一幾千年的方法來寫,就是「文言文」。老祖宗就因為設計了文言文這個法寶,所以能夠承傳幾千年的智能而不斷。 所以我們希望自己的人生不要摸索了幾十年才知道哪裡做錯了,這樣就為時已晚。也不要讓我們的孩子摸索了幾十年之後, 才知道對跟錯、是跟非,這樣的遺憾千萬不要再發生。我自己也是到二十五、六歲的時候才有這個機會遇到聖賢的學問,遇到老祖宗的教誨,所以自己也覺得很遺憾。 當我知道之後,我很珍惜這個緣分,剛好我也進一步從事教育工作,教小學。我有一個結拜大哥,他有兩個女兒,一個是小學二年級,一個小學四年級,我就拿著兩本《弟子規》,就開著車子開了三個小時去找我這個結拜大哥。在飯店裡面坐下來,飯都還沒吃,我已經忍不住了,開始一條一條講解給他聽,告訴他說,這每一句對孩子的一生,都是影響深遠,就這樣一直講過來。結果剛好講到一半的時候,突然很悲傷,我的眼淚就嘩啦嘩啦就掉下來,當場沉默了三分鍾。 後來我情緒比較平和下來,他就對我說,「我聽大學教授講課,也沒有人講成你這個樣子」。我就跟他解釋了一下,我說「我剛剛念到一半的時候突然覺得,假如我在小時候就有老師把這些道理給我講清楚,我的人生可以少走多少冤枉路,少走多少彎路。走了彎路還不打緊,在走這個彎路的過程,又不知道傷了多少人的心,又不知道造成多少人的痛苦,所以突然覺得很悲傷,也很遺憾」。有這么深的一種感受,就不願意自己的學生, 甚至於我們中國人的下一代,再發生同樣的遺憾。所以我一有機會,絕對會把《弟子規》都放在包包裡面去送給別人,在我的車上也常常會擺著聖賢的書籍,隨時緣分成熟可以送給別人。 我們有一個朋友,他的孩子一個已經十八歲,一個二十歲, 剛好去年我們認識了,就把這些聖賢的教誨,包含《弟子規》, 介紹給他。他非常感慨,他說「我的兒子都已經這么大了,來不及了」。諸位朋友,會不會來不及?亡羊補牢,為時未晚。我就告訴他,精誠所至,還是要用你的真誠心、耐心去扭轉孩子的思想觀念,當然這個工程就比較大一點。他因為有這么深刻的一種遺憾,他也是隨時把《弟子規》放在他的包包。有一天去理頭發,理頭發一邊理,不浪費時間,還把這些《弟子規》的教誨介紹給理發師,那位理發師剛剛懷孕,還沒生孩子。一介紹給她之後,又把《弟子規》讀誦的光碟送給她。所以這位理發師回去之後,常常就放著《弟子規》聽,後來也生了一個男孩。我們這位朋友又去剪頭發,她就跟他說,「只要我的兒子一吵鬧,我就把《弟子規》放下去念,他馬上就不哭了」。 因為自己有深刻的遺憾,他不願意別人再重蹈覆轍他的錯誤的路,所以這位朋友有這樣的一種存心,相信會積很大的福分, 這個福分也將庇蔭他的後代。我們也相信他的孩子一定會慢慢看到父親的這些典範,進而去改善自己的行為。 我們既然知道老祖宗有這么高度的智慧,承傳了幾千年的文化下來,我們接下來就要好好深入理解,中國聖賢到底給我們什麼教誨。我常常會問朋友一句話,我說你是中國人嗎?怎麼沒有回應?你們還在考慮很久,這個問題要考慮這么久嗎? 問:你是中國人嗎? 答:是。 聲音不是很大。為什麼要問這個問題?我常常問的時候,一開始都是聲音很小,後來再問第二次,他們就很大聲說「是」, 我說聲音大就一定是嗎?我們要重本質,重實質,不是聲音大就有奶吃。 我常會問他們一個問題,我說假如有一個人從出生就在美國長大,而他的父母都是中國人,我們敢保證他的血液一定是正統的中國人血液: 問:但是他的思想是誰的思想? 答:西方人的思想。 請問血液比較重要,還是思想觀念比較重要?他的血液會影響他一輩子嗎?他的思想觀念會影響他一輩子的存心,跟與人交往的態度,所以思想是更重要的東西。所以我們雖然是流著中國人的血,諸位朋友,我們的思想是不是中國人的思想?這個就有賴我們細細的去思考。我們中國聖賢教誨,坦白說,已經斷了兩、三代了,所以我們現在喊很大聲,「是」,但是也要真正理解自己現在的思想觀念,到底是東方人的思想觀念,還是西方人的思想觀念。現在全世界文明國家,這個文明要打括弧,是物質文明,而不是精神文明,這個物質文明發達的國家,他們的思想觀念都是偏向西方思想,我們來觀察一下,自己是不是也是偏向西方思想? 西方人的思考以自我為中心,自我再提升,人與人的交往就會形成「競爭」狀態,競爭到某一種程度又會提升到一個境界, 就開始互相攻擊,「戰爭」,戰爭再提升,變成「世界末日」。我常常走在路上看到電線桿上貼著四個字,叫「末日到了」,諸位朋友,末日到了沒有?很多人會覺得末日就是原子彈炸下去了, 核子彈炸下去,然後地球壞了,不是這樣。末日是什麼?當人的思想都不像人的時候,那過的日子可難受了,當道德倫理都淪喪的時候,人的生活跟禽獸就沒有兩樣。 那一天我們到汕頭去演講,他們汕頭推展了一個多月的經典讀誦,教導孩子做人做事,也是從《弟子規》開始教起。一個多月之後,老師辦了一個小小的活動,請每位小朋友分享一下他們一個多月以來學習的心得。有一位七歲的孩子,他就上台去,他說「我學了《弟子規》之後,才知道做人應該要孝順」,這句話有味道,他學了之後才知道做人應該孝順。所以現在很多的長者面對這些孩子也好,青少年也好,都會很生氣,「你不知道應該孝順嗎?」他們知不知道?人不學不知道,「人不學不知義」,你能怪這些孩子嗎?是因為大人已經不了解做人的根本在哪,所以沒有傳下去,所以根源還在我們大人身上,不能把現在孩子這種這么偏頗的行為,統統把責任推給他們,那一點都不公平。 這個孩子接著就說了,「我還沒去學《弟子規》以前,每天都想著如何謀害父母」,七歲。這句話講出來的時候,他的母親瞠目結舌,那個表情非常驚訝。我相信她這一輩子,她孩子已經七歲了,從來沒想過她的孩子會這么想,一邊聽,一邊眼淚止不住,一直流。為什麼?孩子說,每天逼我上這個,上那個,而且夫妻兩個又忙得要死。忙得要死,孩子能不能感受你愛護他?感受不到,所以父子無親了。你還逼他去學一大堆東西,請問逼孩子去學一大堆東西的目的在哪?講好聽一點叫做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講難聽一點就是怕孩子學的東西不夠多,他的面子掛不住。 所以當我們老師講到這個例子的時候,另外一位老師馬上就上台來跟我們一起分享,他說他今天剛剛問了一個孩子,也七歲,他問孩子說,你喜歡爸爸多一點,還是喜歡媽媽多一點?當然問這個問題好不好?問得很不好,問這種問題分明就是要讓孩子生分別,生好惡,害了孩子,孩子的心胸應該是很寬廣的,都被我們這些大人的錯誤思想給他錯誤引導。應該是引導他要多孝順父母、關懷父母,還在問他喜歡誰。結果這個孩子連想都沒有想,他說「我兩個都不愛,兩個我都很恨」。這位老師一問,很驚訝,為什麼驚訝?因為他的父母在跟這位老師提到他孩子的時候是得意洋洋,你看我的孩子鋼琴學那麼好,你看我的孩子代表學校出去參加什麼比賽,都是名列前茅,所以他很引以為榮。但是曾幾何時,他有沒有去想過他的孩子在想什麼,他的孩子的感受是什麼。 所以大人不是真正去理解到孩子的感受,大人只是用他覺得好的方法強壓在孩子身上。這樣的孩子壓下來,他的人生會幸福嗎?他的人生已經生病了,他的思想已經生病了。縱使他拿到的是某一個名校的大學畢業,他的人生就幸福了嗎?所以值得我們思考,到底現在的下一代,孩子在想什麼。 有一個初三的孩子親自煮飯給他父親吃,結果他父親吃完之後就死了,倒在地上抽搐就死了。過了沒多久的時間,他的母親同樣的,吃完飯之後也死了。結果當他在祭拜他的父母的時候, 一祭拜完,馬上不耐煩的就把這些祭拜的食物倒到水溝裡面去。他的嬸嬸看到這一幕,心裡一驚,這個孩子對父母一點恭敬心都沒有。突然這個孩子又走過來問他的嬸嬸說,他說「嬸嬸,我爸爸跟媽媽是不是有買保險?」這句話一出來,他嬸嬸突然覺得全身起雞皮疙瘩,不對勁,馬上報警調查,調查結果才發現,都是他親手下毒,是四川的一個十三歲的孩子。調查完之後,諸位學友,您知道為什麼殺父母嗎?保險費才一萬多塊,動機更是讓我們嚇死了,動機是為了買一台手機。我們聽到這種故事,覺得這是真正末日到了。一個孩子居然為了要買一個手機,把最親的父母都殺了,他的心中已經沒有恩義,沒有道義了,只有慾望。 我們回過頭來來思考一下,孩子對物質有這么強烈的慾望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從小教孩子慾望: 問:誰教的? 答:父母。 所以現在這個時代的父母不冷靜下來思考,絕大部分的父母走到中年的時候,他會覺得人生很苦,忙了大半輩子,教出來的孩子會讓他每天睡不著覺。所以人不懂道理,人生真的會走出一大堆讓他非常感嘆、非常無奈的一些結局出來。 我們反觀一下,我們現在跟孩子互動是用什麼方法?都是物質。你這次月考假如考得好,帶你去吃幾百塊的雪糕,這是小學時候;上了初中,你假如考試考得好,就買一台腳踏車給你。孩子拚命在乾的動力是什麼?不是要成就自己的人生,然後進而可以奉養父母,不是,是為了達到他的目的。高中的時候考試考好,為什麼?因為可以拿一台數碼相機,所有人生的動力都是物質。有一個初中生剛考完高中,考完的時候對他母親說,他說: 媽媽,你應該幫我買幾件上千塊的名牌衣服。他媽媽說:為什麼?這個孩子說:我考上高中,幫父親省了幾萬塊。不然我沒有考上高中,爸爸還要去幫我張羅,花一大堆錢,幫我買一個高中念。所以你看孩子的腦子里裝的是什麼?都是慾望,都是用錢在衡量任何價值。所以當往後的下一代統統是以慾望為追求的時候,就會做出多少傷天害理的事情出來。 所以我們說,不是核子彈爆炸了叫末日,是當所有人的思想觀念都已經不是人的思想觀念的時候,那個時候就是真正末日到了。所以我常常對一些老師演講,我就會跟他們說,你們一定要好好把你的學生教好,為什麼?假如我們不好好把我們的學生教好,將來的國家跟社會是交到誰的手上?都是交到他們的手上。假如他們的脾氣特別大,假如他們連關懷別人的心都沒有,都是自私自利,等到他們成為國家的棟梁的時候,我們的晚年會很凄慘。假如他們沒有聽過孔老夫子的教誨,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應該要照顧自己的父母,自己的這些老的長輩,也要同時去照顧別人的父母跟長輩。他都沒有這個思想觀念,每天腦子里只想著自己,當我們老的時候,他們會說老就老了,就讓他們自生自滅,到時候我們可很凄慘。 所以我們為人長者,為人老師,甚至於你為人上司,都應該把下一代,把你的晚輩,你的部屬,盡心盡力去教導,社會是一個共同體,密不可分。所以當我們有這個警覺性之後,一定要抓到教育的核心,絕對不能從自我開始,自我再講比較白一點,就是自私自利的態度出來了。與其我們在那裡怕未來社會會很亂, 不如現在從自己做起,從自己的家庭做起,不要再走這一條路了,這一條路是死路一條。 我們在教育界常常聽到一股聲音,什麼聲音?教育一定要改,這一條路我們一定堅持走下去,絕對不回頭,一定要繼續改下去,繼續改。我說,當這一條路走到的是一個懸崖,要不要繼續走?繼續走之後就變怎樣?掉下去。我們的教育一直在改,請問教出來的孩子是愈來愈優秀?還是愈來愈差勁?所以人做事要理智去深入思考,不能意氣用事。不能想說我是教育部長,我是教育局長,我已經開口說要改了,就不能往後退,不然我沒面子,把全國、全社會的教育思想就堵在自己的意氣用事當中,那可不得了。改的方向一定要正確才行。 而中國對於教育的本質抓得非常清楚。 什麼「教」?中國東漢許慎編了一本書叫《說文解字》,把每個字的義理開顯得非常精闢,而且都是一句話就開通,所以我常常看古書都會打從心裡佩服聖賢人。「教者,上所施,下所效」,所以教育最重要的本質是要以身作則。「育」是「教子使作善也」,教孩子使他能夠做善人,所以這個「育」當中最重要的關鍵詞是「善」,而「善」要有標准,孩子才懂得他做人的分寸。我常常說,以前的讀書人是志在聖賢,現在的人讀書志在賺錢。聖賢跟賺錢差很多,賺錢是都為了自私自利,所以這樣育出來的孩子沒有辦法成為一個善人,這樣育出來的方向是偏頗、是錯誤的。當方向不正確的時候,應該趕快迷途知返,要拉回來,所以這個拉回來的動作是刻不容緩。而中國的教育政策綿延了幾千年從來沒有改過,甚至於連元朝、清朝入主中國的時候都沒有改。為什麼元朝、清朝都已經入主中國,也沒有改中國的教育政策?因為他深刻體會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跟對一個人、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的深遠影響,所以他們不動,知道好。我們看一下清朝盛世的時候,康熙、雍正、乾隆,都是最喜歡中國文化的皇帝,所以他們是深入研究中國聖賢教誨,知道這樣的教育政策能夠讓家庭和樂、社會安定昌盛, 所以他們才沒改。 結果我們現在的教育是拚命改,而且說實在的,改的人知不知道他要改到哪裡去?可能又有新的理論又出來了,他又拿來參考一下,而這些理論都源自於西方思想,西方思想觀念已經主導了這個世界一、兩百年的時間。我們不是不願意讓人家站在前面讓他們引導,我們是要冷靜下來,到底引導到哪一個路上去了? 諸位朋友,我們來看一下現在的整個社會跟世界狀況,是不是就是這一條路?確確實實是。我們來看一下,現在的孩子很會競爭,競爭之下的心量特別狹窄,人的心量一狹窄,日子就會很痛苦,每天都是患得患失。競爭到最後,對人就有攻擊性,就變戰爭。所以我們每天打開新聞,必然有戰爭的報導。假如戰爭真正能解決事情,那我們也可以接受,問題是戰爭有沒有解決問題?甚至於把問題更加嚴重。所以我們看看現在美國所帶動的戰爭,有沒有好結果?沒有好結果。美國曾經管過的戰事,沒有一件是好的收場。當然我們對美國人不能責怪他們,因為他們沒有像中國這樣的老祖宗,沒有幾千年聖賢的傳承,甚至於因為沒有學過《弟子規》。《弟子規》當中有一句話,他聽懂了,學會了, 他就不會用戰爭的方式去解決問題。哪一句?「勢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無言。」 你用權勢、武力去壓迫別人,人家的心怎麼樣?「不然」, 絕對一有機會馬上就起來報復你。「理服人」,你用真正做人的道理去對待他,去替他設想,去關懷他,他就能夠打從心裡佩服你,進而與你和睦相處。你看這么樣重要的一句話,就在我們中國聖賢教育裡面第一本童蒙的書裡面就教到了。所以美國現在帶動了很多的戰事,全世界也都捲入了戰爭的陰影之下。而美國這樣的表現對他的下一代是什麼影響?好還是不好?不好的影響。所以剛剛說的「教者,上所施,下所效」,所以上面的假如施的是好的,他會學好的;上面教的是壞的,他學壞的。 所以現在美國青少年教育問題非常嚴重,美國二00二年把原來品格教育的預算兩億五千萬美元,調成七億五千萬,瞬間提升三倍,有沒有效?諸位家長,現在人有一個錯誤的思惟方式, 什麼方式?他覺得花錢就能解決問題。中國人的教誨,錢是最後才考慮的,但是現在人卻把最後考慮的搬到最前面,所以現在人確確實實思想倒過來。美國人都用錢來解決問題,我們待會兒就一個美國現實的青少年的心理分析來看看,到底他錢花下去之後,會不會有好的結果。好,我們這一節課先上到這邊,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