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幸福到萬家》何幸福雖然命運不好,但不服輸的她是怎樣走出幸福之路的
《幸福到萬家》上映之後引發了熱議,很多網友都認為這部劇中的一些劇情不太真實,不符合當今的社會現狀。在這部劇中,何幸福的命運非常不好,他從小就上不起學,只能一直打工供妹妹上學,後來只能嫁給一個老實巴交的農民在村子裡面也經常受委屈和壓迫,但是憑借著努力和堅韌,他最終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幸福之路。
正是因為堅持正義、樂觀堅強,何幸福的生活也越來越好,並沒有被一個小小的萬家莊所束縛,反而走出了一份屬於自己的新天地。
『貳』 幸福之路的內容簡介
英國著名哲學家貝特蘭·羅素與後來的絕大多數分析哲學家不同,他對社會和人生的種種問題是極感興趣的。他是一位流暢和多產的作家,他畢生的著作中絕大部分是屬於社會思想和政治方面的通俗著作,而屬於純哲學的尚不及三分之一。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對人類前途命運深切關注是羅素精神活動的重要方面,而對自由和幸福這兩個人類基本生存價值的探討就成了羅素為大眾而寫的通俗著作的主題。他對知識確定性的追求,他的重建社會的理想,以及他對戰爭、政治、道德、教育、信仰等方面傳統觀念的懷疑,其目的在於探求如何使人類擺脫愚昧和迷信,獲得健全的理智和良好的生存環境,也就是如何獲得自由與幸福。他對人類走向自由和幸福的必由之路的研究就是通過他大量的關於社會、政治、倫理和教育等方面的著述表達出來。羅素自己曾經坦言,他的非哲學的通俗著作不是以哲學家的身份寫的,而是以遭受世界苦難現狀的普通人的身份寫的,他謀求的乃是改善世界的生存狀況,表達出世人謀求自由和幸福的心聲。
在本書中,羅素不依任何高深的學說,而是把一些經由他自己的經驗和觀察證實過的通情達理的意見歸納起來,製做出一張獻給讀者的方子,希望無數感到郁悶的男男女女,能夠在此找到他們的病案和逃避之法,能夠憑著適當的努力變得幸福。該書曉暢明白,歷來為廣大讀者所喜愛,國內也曾有多個譯本刊行。傅雷先生的精湛翻譯更是為這本書增添了光彩。
『叄』 《佛陀教你放下》——通向人生幸福之路的實踐心理學
蘇曼那沙拉 原著 包德君 選編
1、放下「妄想」
我們經常不自覺地就會想太多。
其實我們越多想就會越不安、越恐懼、越沒自信,損失的能量越多。
我們想得越多,距離現實就越遠,逐漸進入「妄想」世界,並且,被妄想關住,再也逃不出來。
比如,生了誰的氣之後,越想就越生氣。
妄想是一種劇毒。
我們經常因為妄想而痛苦不堪,感覺活著很難很累。
最終,你會因為這些妄想感到憤怒。
憤怒是不會帶來任何好結果的。
妄想從哪兒來的?
我們通過眼耳鼻舌身意接收信息的一瞬間,就開始用自己的主觀來解釋信息。頭腦飛速旋轉,無法停止思考著「是不是這樣」「是不是那樣」,不斷地製造出妄想。由於這些妄想讓你產生了負面的情緒。
如何停止妄想?
每當妄想升起來的時候,實況轉播自己當時的心情。
比如因為某人的話怒火中燒,馬上實況轉播「我現在有怒氣」。於是,怒氣就會神奇地一消而散。
2、放下「我執」
人類為了生存,必須要執著於身體感覺。
只有大徹大悟的人才能消除自我的錯覺。
「我才是對的」這種想法會讓你痛苦不堪。追求完美也會產生同樣的痛苦。
要知道:我們大家都不完美,世界上存在的全都不完美。
如何放下「我執」
「分離自我」——用別人的眼光看待自己,打個比方,你叫「張三」,你就可以這樣說「張三很憤怒」「張三很苦惱」「張三很焦慮」,堅持練習下去,「張三的問題」就會煙消雲散。
3、放下「他執」
人際關系實質上就是合作關系,基礎是付出和索取。
能夠為他人付出的人才能交到朋友。
你給予他人的東西。決定了你人際關系的質量。所以,能夠交到什麼樣的朋友,取決於你能夠給予他人什麼。
你的人生取決於你與誰構建人際關系。
最好是能夠給予別人最想要的東西。
例如:因為自己愛吃肉就請素食主義者吃肉,只會讓對方苦惱。請人吃飯一定要「請你吃你想吃的東西」。
語言暴力更可怕。因為自己說的話而傷害到了別人,是很重大的罪過,所以,我們說話時要格外小心。
如何擺脫別人的語言傷害?
要想「這個人是在宣洩情緒,這些話都是嘔吐物」。請問,你會把別人的嘔吐物拾起來咀嚼嗎?
記住:不惡語傷人,就是在保護自己。
如何教育子女?
佛教認為用「愛」來養育子女不好。
因為「愛」就是「佔有欲」,就是想將事物永遠留在自己身邊的一種強烈的慾望,以及對於「佔有物」離開自己的恐慌。
用「愛」來養育子女,父母與子女都會感到痛苦。
尤其是孩子,因為所有的生命都是生來就「渴望自由」的。
如果父母「愛」過了頭,孩子甚至會用暴力斬斷父母的佔有欲。
應當如何處理親子關系?
佛教認為用「慈」代替「愛」來養育子女。
「慈」就是「對所有生命的關懷」,以「希望你能夠幸福」的祝願來對待所有生命。
如此,孩子會感到輕鬆快樂,父母也會感到幸福,這是最好的狀態。
4、放下「物執」
我們對於不斷變化的事物,卻期望它們保持現狀並一直保持下去。這種執念正是我們痛苦的根源。
要想解脫就只能放下執念。
如何放下「物執」?
一切都是借來的,執念就是認為這些東西都是「自己的」。
其實包括身體,到了時間都是要還回去的。經常這樣想,就能降低執念。
不要吝嗇,東西借來就是要用的,你會租一輛車鎖在車庫里嗎?
對於知識同樣如此,不要貪婪的佔有知識,而是運用知識。
5、放下「過去」和「現在」
我們很多時候為過去的記憶而苦惱,為過去的失敗而後悔,對過去所受的侮辱感到憤怒,等等。
其實,回憶摻雜了很多的主觀妄想,還是忘記過去比較好,過去只能用來埋葬。
和「過去」一樣,未來也是不存在的。
所以,人生沒有綵排,每次都是正式演出,要珍惜每一秒「活在當下」。
不要追悔過去,不要幻想未來,想在當下,樂在當下,活在當下。
6、放下「老病死」的恐懼
無常的世界裡誰都不能「永葆青春」。
方法就是拋下「不想變老」的念頭,「不想變老」就等同於「現在就想死去」。
越執著於身體,就越容易得病。
身體和心理往往是一同行動的。驅動身體的正是心靈能量。
心靈成長會讓身體獲得能量而充滿活力。
佛陀說過:「所謂正確的生活方式是,即使身體出問題,心理也不能有問題,即使身體患病,心靈也不能抱恙。」
如果你敲一下鼓,會嚇周圍人一大跳。但是,如果你持續有節奏地敲,大家就不會在意,甚至當做演奏而傾聽。「死亡」也是如此。
快樂人生的秘訣:用「笑」補充能量
在我們身體里有一個蓄電池,不斷釋放生命的能量。我們要時刻保持心中的光明,它是生命能量之源。補充能量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論遇到何事,都要保持笑容!」這就是通向幸福人生的道路。